商品学概论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商品学概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商品学》是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将直接影响到以上专业的发展建设。本文结合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探讨《商品学》课程改革思路,以期不断提升《商品学》课程建设质量。

第一篇:商品学概论论文范文

以建筑概论为例的概论类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摘 要] 高校本科教学中的概论性课程由于教学内容覆盖范围广,教学课时数相对较少,单一的考核方式往往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论文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建筑概论课程为例,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了综合考核方式设计。实践结果表明,该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的基础上,起到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和课后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效果。

[关键词] 建筑概论;教学;考核;自主学习

[基金项目]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A1-3201-19-700207):以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的《建筑概论》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简介] 孙晓琳(1985—),女,山东威海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热泵技术、热力系统节能。

引言

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是本科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教学结果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水准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方向[1]。传统的课程教学中,通常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的笔试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手段。而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一些概论性课程教学中,出于课程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长、专业的特殊性等方面的考虑,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无法很好地达到预定目标[2-3]。

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建筑概论课程为例。该课程作为一门概论性的专业核心课程,起到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作用,并使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研究领域的交叉学科和工程应用领域联系紧密的相关学科有所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下属二级学科,其专业研究内容与建筑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工程热物理等多学科相互交叉。而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是本专业与相关专业,尤其是建筑领域相关专业之间联系的纽带。由于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领域宽泛,而教学课时数又有限,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而为了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学习方向,除了课堂教学设计之外,课程考核方式设置的优化也同样重要。

一、建筑概论课程考核方式现状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概论或导论性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其中专业基础课的考核模式一般比较固定,采用期末笔试+平时作业的形式即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评价效果;而专业课课程内容由于专业性比较强,往往更注重工程实践方面的考核,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及授课内容灵活采用课程设计或论文辅以期末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相对这两者而言,概论或导论性课程往往存在课程内容广而课时数相对较少的特点,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的制定难度较大。

建筑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主要有几种形式:传统的期末笔试(开卷或闭卷),课程设计或论文,以及口头报告。但传统的期末笔试容易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的学习,只靠考前突击应付考试。同时由于该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多而分散,且多为基础性知识,靠常规的笔试也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衡量。而分组进行的口头报告或课程设计/论文又往往存在组内成员之间分工不合理,部分学生“搭便车”,以及论文抄袭、拼凑等现象[4]。针对该类型课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考促学的目的,有必要对课程教学框架和考核方式进行重新设计,采用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模式代替传统的、单一的笔试或报告,使得考核环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起到督促、引导学生学习,及时给予教师教学效果反馈,同时完成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

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建筑概论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育人目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建筑概论教学内容,进行了综合考核方式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建筑概论课程涉及内容覆盖范围非常广泛,但各章节之间有着特定的联系。如果把课程教学内容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绪论章节是树的根基,内容包括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而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三个主要章节共同组成树干;其余教学内容如建筑室内外环境,建筑工程材料,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节能,智能建筑,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殊用途建筑等等则是树的枝叶。如前文所述,由于该课程课堂教学学时数的限制,同时考虑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可能将所用课程内容都列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范围内。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组成分析,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绪论章节教学内容多为概念性,常识性内容,故采用课堂讲授即可,而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构造等章节是该课程的主干教学内容,知识点多,延伸与拓展内容多,且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针对这部分内容,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后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而其他属于课程内容枝叶部分的章节,由于课时数限制,完全采用学生课后自学的方式进行。

(二)考核方式设计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要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需要辅以不同的考核方式。尤其是对本课程而言,课堂讲授内容多为基础性、常识性的入门知识,传统的笔试方式难以衡量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无法对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针对第一部分,绪论章节内容,采用传统的笔试即可达到良好的考核效果。考试题型可灵活采用选择、判断、读图画图、简答等多种形式,考核目标在于:①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③考查学生对课程及学科内容的理解及扩展思考水平。针对第二部分,即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和建筑构造三大主干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笔试+作业的考核方式。其中笔试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識的掌握。而作业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将所需内容应用到工程实践的能力。作业可采用制图、课程设计、案例分析等等形式,考核目标包括:①督促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并引导其学习的内容和方向;②通过课程设计或案例分析等工程实践应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③在工程设计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于第三部分,即基本靠学生自主学习的其他章节内容,采用分组汇报+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由于这部分内容覆盖范围广,既无法全部由教师进行课堂讲授,也无法要求学生全部课后自学。故而令学生按兴趣进行分组,并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最后通过现场汇报+答辩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采用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每组学生能够对本组所选择的课题研究内容自主进行深入学习,另一方面,汇报的过程也相当于学生代替老师向其他组学生进行课堂讲授,达到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效果。总而言之,分组汇报及答辩的考核目标在于:①引导学生针对某一具体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②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对相关知识进行辨别、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对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这种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综合考核方式不仅达到了良好的考核目标,而且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采用上述教学和考核方式,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缩减,而学生课堂积极性却得到了提高;在完成作业与分组汇报过程中,学生也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综合考核方式,在概论性课程教学中不仅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和评价,而且能够很好地引导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教学实践结果也表明,这种考核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玉娜.高校课程过程化考核实践及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2]仇建,陈宾宾,徐翀,计算机学科导论类课程新型考核方式[A]//第七届全国计算机网络教学研讨暨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15.

[3]鄢泰宁,张涛,胡郁乐.专业课考试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国地质教育,20l0(02):14-17.

[4]高亮,韩玉民,赵冬.答辩考核方式在编程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0(24):135-137.

作者:孙晓琳

第二篇:高职《商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商品学》是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将直接影响到以上专业的发展建设。本文结合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探讨《商品学》课程改革思路,以期不断提升《商品学》课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高职;商品学;课程教学;项目教学

物流管理是新兴的热门专业,也是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重点专业项目。物流管理主要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的高效协调,实现物品从供应地至接收地的有效流动。在此过程中,能否正确认知和掌握相关商品的自然特性,能否熟练运用商品质量检验、包装和储存、运输等的技术,将直接影响到能否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定商品的物流管理任务。因此,商品学对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作用,探讨《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对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商品学》也是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同样将对以上专业的发展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着“能力本位、以人为本;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法是现今职业教育中广为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式教学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更能训练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是一种更加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而《商品学》由于其知识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更便于理论实践进行结合的课程。因此,针对《商品学》开展项目式教学改革具备便利的优良条件。

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教学团队承担了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物流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商品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一些课程改革的思路,实践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结合地区产业和专业课程内容,

开发富有区域特色的实训项目

根据《佛山市“3+9”特色产业基地实施方案》,佛山将着力打造白色家电、现代陶瓷等三大世界级特色产业基地和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专业机械装备等九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佛山产业的发展规划无疑对我院专业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作为具体的专业课程而言,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也需尽可能结合本地产业特色来整合并创新教学内容。近两年来,教学团队改造《商品学》传统知识体系模块,在课程中引入家电知识与养护技术、陶瓷知识与养护技术、食品知识与养护技术、纺织品知识与养护技术、家具知识与养护技术等实训项目,通过项目任务的实施与完成,学生对于本地相关产业商品有了更多了解,同时,也为其来日相关行业的求职奠定了一定的行业知识基础。

通过商品实例课堂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商品学》的课程内容是以“商品质量”为中心的,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我们备课时常以学生身边最熟悉的商品为例进行实物教学,让学生学会获取质量信息。例如,《商品学》课程所安排的第一个实训项目便是对一种特殊伪劣商品——“伪钞”的鉴别,在连续两届的学生项目小组作业展示中,不同专业都有一些学生非常配合地搜集到了数张面值不同的伪钞,在学生当中现身说法,极大地提升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增强了大家对于伪钞的鉴别能力。也有一些小组的学生为了说明月饼质量的鉴别,将中秋节的月饼带到了课堂,活跃了学习气氛;教师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了一些伪钞、假冒伪劣小商品、常见塑料包装等,在课堂上请大家鉴别,从而引发大家对相关主题的探讨。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基础理论知识,又作为消费者增加了具体的商品知识,增强了商品消费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丰富课程实训内容

时代发展到今天,网络通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大部分视听资料都可以通过这一途径获取,加之我院搬迁新校园,教学硬件设备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教学中可以充分挖掘其潜力,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课堂上使用过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消费主张》、中央七台《农广天地》、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等栏目的报道,内容涉及商品分类、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运输、商品仓储等多方面的商品知识和养护技术,这些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都是鲜活的素材。于丹教授主持的《茶的前世今生》等节目,从更加深厚的人文角度解析商品独有的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更熏陶了学生性情。

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消费体验,强化理论的实践意义

在课堂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尽可能将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品为例传递商品知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通过切实的消费体验来增强自身对于商品的认知能力。课程布置的作业或讨论的题目也是侧重于对学生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如要求学生以学院超市为例,通过实际调查了解超市商品的分类方式、陈列方式等,分析商品分类及陈列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在购买商品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查看商品销售包装上有关认证标志、商品标准号、洗涤标志等。通过完成作业,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商品知识用在自己每一次购物实践中,把理论转变为实践,体会知识为自己生活带来的价值。

结合生产实习开展商品学的校外实训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在特定学期有为期四周的生产实习,通过在不同生产制造企业、零售企业、物流企业等的实习,学生零距离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商品与货物,从而为商品学课程的工学结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近年来学生通过在沃尔玛的实习,对于商品条形码、商品分类、商品标准、商品包装等有了感性认知;物流管理专业雪莱特班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对于光电产品的生产制造流程、产品特性、物流包装技术等具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物流管理1班学生则通过在三水乐平工业园冠美电器的生产实习进一步熟悉、丰富了电风扇等商品的产品特性及生产制造流程等,从而为商品学课校外实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以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我们在课程学期初即要求每班学生自行自由组合成3~6人的项目小组,每组每个项目推举1名组长,组长由组员轮流担任;项目小组根据每次所给定的实训项目大类自由选择具体的商品品种;每个项目的小组长负责分配和协调组内的任务,组织资料的收集以及项目报告的撰写;项目作业完成后要求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项目成果展示;项目作业演示完毕后教师结合理论知识及项目成果特点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于项目对象的理解和认知。

项目小组长同时要对本组内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A(参与度高)、B(参与度中)、C(参与度低)、D(未参与)四个等级的评价;教师也将对项目小组成果综合评价打分,项目评价指标包括选题的准确度,小组成员团队合作的密切度,学习态度,搜集资料的丰富性,成果展示现场反应度,PPT制作的质量(版式风格与主题的契合性、界面友好性、内容清晰度、制作技术性)、成果汇报人口头表达力等;小组成员个人得分为所在项目小组成果综合评价得分按A、B、C、D四个不同等级逐次按2~3分递减得分评价。

通过小组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管理、沟通合作、口头表达等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在《商品学》的教学中,通过以上一些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明显高涨。特别是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又合作奋进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与信息,如学生自选的商品品种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和个人兴趣,如陶瓷、茶叶、微波炉、葡萄酒、手机等作为项目作业的内容,反映出学生的兴趣偏好。在兴趣的引领下,通过多方搜集资料,学生甚至咨询相关生产经营企业,以生动的图片、视频,以至于实物的形式将项目作业成果展示出来,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在团队精神、合作沟通、自主学习、口头表达等方面也得到了综合锻炼和提升。另外,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项目作业成果也成为一笔宝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我们进一步建设教学资源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课程的进一步建设。

《商品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以上是我们在《商品学》教学中改善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路和实践,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有许多值得思考的方面。

结合地区产业优势及专业调研,在明确学生重点就业行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强化并适当细化对相关行业商品的知识介绍,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商品学双语教学实践,以适应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要求,更有效地培养区域性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实践证明,具有丰富企业背景的教师,由于其社会阅历丰富,见识广博,所授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测评也多次获优秀评价。因此,在《商品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通过引进具有行业背景和经验的教师、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以及鼓励现有教师到企业深入学习实践等方式来增强课程师资力量,构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也要注意充分利用学院内各系部校企合作平台。一方面,组织学生跨专业、多行业、多批次深入各类行业企业开展商品认知参观、实习、实训,如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参观食品系健力宝、汽车系长安福特、电子系海尔家电等合作企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邀请合作企业相关人士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来增强学生对于相关行业及其商品的认知度,丰富学生的商品知识信息,为其踏入社会、入职行业奠定基础。

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摸索、充实和完善。我们愿与各位专家互相交流学习,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完善,摸索出更好的方法以促进《商品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付丽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品学教学改革[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1):29-32.

[2]陈明发.“商品学基础”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法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73-74.

[3]申小刚.《商品学》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5):14-15.

[4]汤云.《商品学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设计探讨[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12):59-60.

[5]李晓彤.“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10(5):31-32.

[6]黄文伟.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化建设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36-39.

[7]张向君.高校商品学学科品牌建设的探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3):91-93.

作者简介:

王慧(1977—),女,山西长治人,硕士,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与职业教育。

作者:王慧

第三篇:舞台服装设计概论

摘要:舞台服装在传递剧情,揭示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等方面是一种无声的独特语言。现代戏剧及舞台美术的设计思想的不断变革,为写实、非写实的舞台服装设计者开创了各自的广阔天地。

关键词:舞台服装;设计;要素

舞台服装一般分人物服装、演员服装两大类。舞台服装不同于时装或生活服装。舞台服装有着自身剧情需要。首先就是它的美化效果,其次是时代效果,再次是服务效果。由此可见,舞台服装是多元化的,需要从事舞台服装设计师深刻领悟,才能设计出广大戏剧爱好者喜欢,又符合剧情需要的经典作品。时装设计师多是依靠个人思维和主观性进行服装造型、色彩变化、面料改造。而舞台服装设计师却要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舞台服装设计四个要素:剧本、导演、演员、舞台。

舞台服装设计之前,设计师必须反复阅读剧本,通过揣摩和分析渐渐转化为人物形象,并通过服装语言表现出来。人物信息研究,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的舞台服装,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准确、深刻表达是对剧本,角色的诠释。好的舞台服装直接关系到一个剧目是否成功。

演员是舞台表现的灵魂,形象、性格、气质与学识构成了他的个人魅力。舞台服装符合剧情,导演也欣赏,但是未必合适演员的形象特质。服装与演员良好的结合,是舞台服装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杨丽萍《孔雀》舞剧,结合她的纤细形体,加入夸张的色彩,以及舞蹈特有的动物元素,设计出来的舞台服装产生了强烈视觉冲击力,是设计作品的典范。

服装材料,可以各种全新的面貌出现。柔软型面料可任意塑形,产生的线条柔顺,优美。硬挺爽型面料制作的服装立体丰满,外形膨胀,视觉面积大。光泽型面料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七彩的光芒,炫目灵动。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打破常规的服装选材,运用人工合成材料。如建筑材料、包装材料、植物材料的使用。对面料进行改造,运用材料的多次缝制粘贴及刺绣色彩的搭配,化学腐蚀抽纱烂花改变面料的质感,使面料形成不规则,不对称,不完整的破烂质感,会给观赏者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意味。

从结构到解构,是时代发展审美的新趋势。因为它充满个性,富有生机,聚集表现力受到推崇。解构主义是建立在对传统空间结构的怀疑基础上,设计重新分解,完全背离服装人为的穿着理念,变构重建从独立的艺术品的角度去考虑舞台服装设计的理念。毫不犹豫的摧毁传统,以现实感、随意感,以自由的心态,采用扭曲变形,折皱拼接进行混搭。使舞台更具活力,表现更有张力。同时加入建筑、雕塑的空间元素,脱离服装原有的人体工程结构,看似凌乱无形,却充满强烈的生命力。服装体积巨大,外形怪诞的解构主义设计更能在舞台上独树一帜,受到观众的喜爱。

舞台服装设计的现状。舞台美术设计从简单幕布式搭台布景,到立体化实物化并运用各色幻灯和电子激光,逐渐形成舞台设计的潮流。以往舞台服装单调的款式、过时的色彩、保守的造型,都不能满足现在舞台美术设计的需要。多样性、时尚感的创新意识,融合社会热点话题,将娱乐大事件、影视大片等观众关注的内容融入服装设计理念中,对创作意图至关重要。观众能直观的欣赏到更为前沿的流行元素,使舞台服装融入舞台剧中。总之,舞台服装设计要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发展实用类服装起到了导航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将是众多服装设计的风向标。

舞台服装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创作准则,设计师需依照演员的自身特点及戏剧的创作风格,发挥自身想象力,以设计出合适的舞台服装。本文主要就舞台服装的设计目的与舞台服装的设计特性两点来讨论舞台服装的设计原理,以便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其设计方法,实现设计理念的转变、更新,适应大众审美需要,全方位地展现舞台服装的艺术效果。

舞台服装作为表演者于演出时的着装,不仅塑造着人物的外在形象,还展现出了戏剧的整体演出风格。舞台服装来自于生活服装,但又和生活服装有所区别。在现今的舞台服装设计里,出现了大量创新因素,不过并非所有的舞台服装皆可随意创新,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演出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要求。服装自身不仅需与受众的审美需求与审美习惯相适应,还需与戏剧表演的功夫相匹配,例如水袖功、帽翅功及翎子功等,同时还需展现出哲学、民俗学、历史学、符号学、社会学及美学等价值。

出色的舞台服装设计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展现舞台艺术、引起受众情感共鸣。舞台服装作为舞台艺术中的重要元素,不仅直接塑造出了角色的外在形象,还可借助暗示与象征功能对舞台场景设计产生影响。设计舞台服装的前提条件是正确认识舞台服装的特点。比如借助服装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情绪转变,借助白色来展现人物的纯洁与高贵,粉色来展现人物的柔情,蓝色来展现人物的忧伤等,与舞台人物角色相匹配的舞台服装设计可以变成传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给受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令受众感受到舞台艺术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注重人物情感、形象和舞台服装设计的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舞台艺术的表达。舞台服装设计的变化应遵循适度的原则,而统一应遵循和谐的原则,和谐的统一才能够给受众带来更出色的视觉效果,适度的变化才可以与统一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又不会有混乱之感产生。舞台服装作为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化妆、灯光、舞美设计风格、环境条件、制作工艺、造型样式、色彩与材料等因素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特征使得舞臺服装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普通服装。各个地区、各个时代塑造舞台形象的方法与手段有所差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今舞台服装的设计有了新的装饰工艺技术、新的制作工艺、新的裁制工艺、新的设备、新的面料与新的造型。有大量的新型面料被运用于舞台服装设计中,比如七彩绘纱、金银线长毛面料、镭射面料、绣花面料、挑花面料、珠片面料与珠光面料等;此外还出现了各类新型面料的再造工艺技术,使得面料质感更具层次性与多样性,例如抽纱、褶皱、贴布、堆叠、刺绣、晕色与染色等。舞台服装的各类特殊装饰、造型、立体褶饰、分割线等皆可通过现代化立体裁剪的手法来实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里,一套套款式各异的舞台服装令受众印象深刻,凭借这一套套舞台服装,我国的设计师们将其精湛的工艺与出色的设计展现给了世人。

舞台服装的设计可以对舞台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展现出舞台人物的思想情感,也正由于这样,舞台服装的设计受到舞台角色形象的约束,一定要展现出特定角色的个性特征,如借助服装色彩的转变来展现舞台人物情绪的转变,不仅对视觉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还能令受众感受到表演者所传达的思想精神,因此注重舞台人物角色思想情感与舞台服装设计二者的融合,将极大地增强舞台艺术的表达效果。

舞台服装的风格与舞台样式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写实性的舞台设计必然要求服装也要具有纪实性,诙谐性和抽象化的风格也能增加舞台的艺术效果。舞台服装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根据不同剧目的需要,为更好地强化舞台演出效果,服装设计常常也会采用诙谐或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增强服装的美感、动感与艺术感。弗莱德说过:“创作戏剧人物的服饰必须穿透人物的表面,理解他们的内心”。这是把握舞台服装设计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现代话剧舞台服装设计要素的基调。从对这种精神性的贯穿,才不至于限于服装设计的真实与琐碎。从不同场次同一人物服装色彩变化中传递角色每一阶段的心理隐喻,角色本身的服装色彩变化就是对人物个性的表述。

舞台服装的款式设计是舞台美术设计中最具体的语言表达。在整个戏剧服装设计中首先突破的是“还原”,款式设计不应局限于真实,更应该把时间、空间模糊化,或抽离出一种被忽略的隐形的时代标记。北京人艺为纪念曹禺诞辰一百周年而重排话剧《日出》,女主角陈白露打破了该角色“旗袍装”的形象,而是改穿西式晚礼服。在保持原作时代感的同时也添加了新的时尚元素,服装以青莲紫、宝石蓝、暗红三套晚礼服风格的西式洋装亮相,选用西式洋装来代替旗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演员在话剧舞台上的灵活性考虑,同时也更符合30年代上海受西方影响而开始西化的时代背景。而王延松执导的新版话剧《日出》中,陈白露的服装造型则是以新式旗袍胸前镶满水钻蕾丝,改良的华丽大气的鱼尾长裙呈现在观众眼前。设计是具有生命力的,当今舞台的需要以及观众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作为设计者应开拓我们的设计思路,在款式设计中寻求变化与突破。

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根本,服装造型、色彩都无法脱离服装材料而独立存在。材料作为服装的三大要素之一,不仅诠释着服装的风格与特征,而且影响着服装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戏剧舞台服装设计中,注重对材料的创新能够使服装设计者获取灵感、拓宽材料的表现空间。服装的材料不仅是某种具体的面料成分,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是戏剧的表情符号,是角色的身份符号。色彩的运用有助于创造角色性格与舞台整体效果的表现,要通过颜色的搭配、色相冷暖,深浅的对比,主要角色与主要配角,单独角色与群体角色之间的区别、对比、冲突,寻找协调与统一,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命運的变化,赋予主角在不同场次、不同时空中不同的服装色彩,使众多的人物关系清晰可辨,色彩丰富不杂乱,人物众多但各有归属。

舞台服装在传递剧情,揭示鲜明的人物性格特征,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等方面是一种无声的独特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透过这种语言可以渲染情绪气氛,表现时空变化,体现时代精神,烘托主题思想。

作者:马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生时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