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账会计工作问题论文

2022-05-1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账会计工作问题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财务软件来进行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其中总账子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大多数会计人员只注重财务软件的应用,而忽略对软件的系统设置。本文重点研究总账系统中权限设置和日期控制设置的方法和意义,以期能帮助财会人员提升财务软件的应用价值。

第一篇:总账会计工作问题论文

企业总账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

摘要:企业总账会计的主要管理职责是保证会计信息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还需为管理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在管理会计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总账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通过研究分析其转变发展的必要性、针对性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对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企业总账会计的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总账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必要性,总结了转变环节的应对策略,以为企业总账会计的转型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企业总账会计;核算型;管理型;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会计核算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以企业总账会计(General ledger accounting)管理为例,主要负责复查、审核企业财务各方面信息。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信息工作管理质量,总账会计需尽快转变自身职能,联动企业相关部门等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精准的财务方面数据支持。现就企业总账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分析如下。

一、企业总账会计管理现状

(一)受时代影响较大

随着市场时代的发展,物价飞涨、成本和售价的急跌,企业在现金流的管理层面每况愈下,使得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账目管理中存在诸多漏洞;加之相关管理人员缺乏,使得掌握企业核心账务的财务监管流于形式;无法从“技术管理”转向“现代管理”,管理层在角色转变中,也无法发挥企业总账会计管理的应有作用,更无法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二)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从当前的会计管理现状来讲,企业总账管理面对的工作,不再是以往传统的核算技术管理,即通过无可挑剔的报表来完成管理会计工作;而更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及对公司业务熟练程度,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企业总账会计管控环节,要想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必须吸纳意见,更好地实现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新核算管理路径。财务转型迫在眉睫,管理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加快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步伐中,将人才管理、管理理念创新、管理路径完善等作为有效方法,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三)合理界定核算型会计和管理型会计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层面,管理型会计主要以专门的系统性理论与方法学习、会计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计划置于企业经营管理战略决策层面,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运营经济效益。管理型会计与核算型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accounting)的主要区别在于关注和分析会计数据时间不同、主要工作目标和职能不同、服务主体不同。细化来讲,比之核算型会计在已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和经营活动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核算和整理的数据时间;管理型会计以核算型会计为基础,关注企业未来,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有利决策。核算型会计为促进财务部门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核算和监督中,以新技术和新方法准确记录和整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相关数据;管理型会计从宏观层面,将企业经营管理内外部管理目标相渗透和结合,更好地为企业的财务预测、未来计划、决策执行和调控等提供依据。在服务主体层面,管理型会计更具灵活性,核算环节可就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变通。

企业总账会计核算中心须转变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在算好账的同时,对相关预算执行信息进行适时反馈和控制,更好地在资金支付、风险核算和监督责任区划中,确保资金和财务使用安全,实时了解企业核算现状,在事前和事中监督中为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二、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一)打破職能局限

传统核算型会计的主要职能仅仅局限在核算和监督上,专业人员主要负责会计数据的整理和核算,缺乏对数据的精准分析和整理;以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完成其职能的外延性需求。与此同时,管理会计更能够提供全面的信息,从报表产生到事后记录,管理会计整体发挥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产业链完整性效果,进而为决策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等。

(二)时代发展所需

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企业在运营环节,对管理会计提供了关键性、基础性的支持,并在降低人为误差导致的会计管理问题。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并在应用层面整合了企业内外部环境,符合管理型会计的相关要求,也更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三、转型路径分析

(一)扎实核算型财务

夯实核算型财务的基础,需从报表公式、自动化,报告和说明模版化上加以完善。即保证财务报表的及时性和准确型、规范性。基于报表、记账型财务的要求,需通过成本结构控制、报表异常情况分析、经营价值等进行完整性、系统性、及时性和可比性分析。

(二)把握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

将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作为管理型财务重点,同时择优选择投融资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之用。从理论和实际角度加强成本控制,将诸如企业成本经营环节新的成本控制;引入新的成本概念理论,并从制度化管理层面建立合理有效的措施;综合部门和业务特点;明确业绩评价目标、设立请假指标、依行选择评价标准、考核与激励等多元措施;配合技术开发,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成本管理手段,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及其效益,从质量管理上整体提升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效果。

(三)明确管理对象和重点

总账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管理对象和管理重点的把握。通过运用各种方法,以达到节约资金、提高效率,将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记账核算协同记账事后分析,对日后工作或事项管理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增加公司利润和股东权益。

细化来讲,管理成本=责任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设计成本+质量成本+差别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重置成本+固定成本等。因管理环节,诸多成本管理均归属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故需通过整合财务成本,并不断对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深化、发展,通过对决策成本和责任成本进行重点管理。

1. 成本决策

在成本管理中,将成本决策作为核心管理事项,更能通过应用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夯实既定管理目标,搜集检索成本信息管理内容,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助力。择优选择提升契约经济效益、消除不可控因素、约束数据分析方案,合理费用控制效果,最终更好地实现对成本的科学控制。

企业开展成本决策工作的主要实施步骤为:依据决策内容考虑战略因素,确定可选方案综合性清单,便于决策者准确的回答问题。战略性思维至关重要,对避免短期决策行为价值可观。详细阐述决策价值标准。复合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变通性,要求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或使投资效益最大化;激烈竞争或利益集团标准判定等,均作为有效量化指标。对管理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细致化分析,包括整理和决策相关信息、现金流未来预期、决策模型建立等。通过相关成本确定最佳方案并付诸实现,以此不断改进后续决策。

2. 责任成本

总账会计管理中,要改进和完善责任成本会计理论,需以提高成本会计水平、加强成本管理理论为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通过打破传统会计思维,将会计核算推向有利于企业获得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深入分析和总结企业案例,针对性提出解决之道的管理会计层面。

技术方面,通过应用会计电算化,以在责任成本会计技术改革中融入新的潮流趋势,更好地提高会计效率,缩短信息传递反馈速度,使得会计核算得到质的飞跃。一方面,在朝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发展中,将信息化技术充分融入进去,利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能力与效率,更好地在成本预测、企业战略决策,成本核算等全局控制中达到技术应用效果,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以此提高我国的责任成本会计技术。企业文化建设层面,充分做好成本把控、加大企业内部文化宣传,重点培养企业成本思想宣教,全方位考虑企业成本管控重点。

(四)加强企业总账会计内部管理

1. 从管理制度上健全

健全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体系,需严格会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明确各方人员的职责,督促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协同审计部门、统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强化对管理者的监督考核等。落实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职能岗位部门的管理责任,岗位轮换以激励会计人员积极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会计账务处理环节,就数据凭证、账目核算、会计报表审核及其账目记录等做出系列规定,并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建立严格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审批权限、严格审批程序,对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查处等。

2. 道德层面加以约束

基于对会计行为的道德约束,需从加强总账会计人员自我修养、个人素质和技能提升。将会计职责作为评价会计行为的主要标准;加强会计内部管控、提升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法律法规为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诚实守信,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究其原因在于,会计法律只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其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一旦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及相关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性;会计内部管理也就无迹可寻。

四、结语

在企业总账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新时期,通过分析企业总账会计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向管理会计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实施路径,以为企业总账会计管理提供可行性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春荣.对企业总账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思考[J].纳税,2020,14(14):95-96.

[2]Environmental Water Research;Studies from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in the Area of Environmental Water Research Reported(Accounting for Adaptive Water Supply Management When Quantifying Climate and Land Cover Change Vulnerability)[J].Energy &Ecology,2020.

[3]王盛,程苗苗.智慧企业财税审经营模拟赛总账会计竞赛策略[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8):217.

[4]苏瑞民.新时代企业总账会计从核算型迈向管理型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20(06):41-42.

[5]宋小雨,刘宇会.新时代企业总账会计从核算型迈向管理型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9(07):133-134.

[6]耿国慧.企业总账会计稽核现状及优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1):126.

[7]袁霞.新时代企业总账会计从核算型迈向管理型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8(31):96-97.

[8]D E Gorelick,L Lin,H B Zeff,Y Kim,J M Vose,J W Coulston,D N Wear,L E Band,P M Reed,G W Characklis.Accounting for Adaptive Water Supply Management When Quantifying Climate and Land Cover Change Vulnerability[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020,56(01).

(作者單位:长春西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王立谨

第二篇:通用财务软件总账系统设置体系解析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财务软件来进行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其中总账子系统的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大多数会计人员只注重财务软件的应用,而忽略对软件的系统设置。本文重点研究总账系统中权限设置和日期控制设置的方法和意义,以期能帮助财会人员提升财务软件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财务软件 总账系统 设置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会计理论与实务也经历了重大而快速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核算方式,逐步进入了会计信息化智能核算和管理阶段。目前,国内品牌财务软件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主要分为通用财务软件和专用财务软件,其中通用财务软件的应用较为普遍,其特点是不含或含有较少的会计核算规则与管理方法,由用户自己输入会计核算规则。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本企业会计核算规则、管理流程和制度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掌握通用财务软件的设置原理,以使通用财务软件经过设置后成为本企业的专用财务软件。如何系统、科学地进行信息系统设置,使财务软件的业务处理功能、管理功能和控制功能有效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企业会计核算业务、会计管理流程、监督控制服务,是财会人员学习和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总账系统设置的意义

总账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其他子系统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均要传递到总账子系统进行处理和存储,因此,对总账系统的设置在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进一步通过多层次明细权限分配,确保数据正确性和安全性,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一)多层次分配操作权限

在进行权限设置时,一般的方法是利用系统管理中的“权限”功能赋予用户一些操作权限,这样操作员将拥有所赋予权限的全部功能,不能将操作员的权限进行合理分工和控制,不利于控制数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如,赋予某操作员填制凭证的权限,此操作员则可以在总账系统中填制包含任何科目的凭证,不能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权限控制。如果将总账系统中的参数设置和“数据权限分配”功能结合起来进行设置,便可进一步科学地分配操作员的权限,以达到权责互相制衡的目的。

(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利用总账系统中的相关设置项目,可以多层次地控制操作权限,在输入数据、审核数据、查询数据的过程中确保操作的合法性,实现对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控制。账簿中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清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生产状况等,通过对数据输出权限的分级设置,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防止非法人员随意查看和输出信息。

(三)合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和营运风险

通过对操作员制单权限、查询权限及资金额度的控制,能有效地控制企业重要的或金额较大的业务,实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和营运风险的职能,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服务。

二、总账系统设置的原理

(一)制单权限设置

在财务软件中关于制单权限设置有“制单权限控制到凭证类别”、“制单权限控制到操作员”和“操作员进行金额权限控制”三项内容。如果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中仅赋予操作员“填制凭证”权限,而不选择以上三项设置,那么此操作员所填制的凭证可以包含任何科目和金额,不会受任何条件的束缚,这样的设置不利于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

如果凭证在初始设置时进行了分类(如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通过选择“制单权限控制到凭证类别”和设置“数据权限分配”让不同的操作员填制不同类别的凭证。但是,如果企业规模和业务量较大,而凭证不进行任何分类处理,需要不同职能的会计来完成填制凭证的任务,这时就需要选择“制单权限控制到操作员”,同时通过“数据权限分配”功能将所对应的科目指定给每个操作员,操作员即可填制并保存所赋予科目的凭证。并且对数额较大的发生额进行相关控制时,需要选择“制单权限控制到操作员”和“操作员进行金额权限控制”功能来实现,然后通过“数据权限分配”功能设置不同操作员对应的科目和金额范围。

(二)审核权限设置

关于审核权限的控制有“凭证审核控制到操作员”、“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凭证必须经由主管会计签字”三个选项。如果选中“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凭证必须经由主管会计签字”两个复选框,凭证必须通过出纳和主管审核签字后才能执行记账功能。

如果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中赋予操作员“审核凭证”权限,在未选中“凭证审核控制到操作员”选项的情况下,此操作员拥有审核任何凭证(不包括自己填制的凭证)的权限。但是当企业业务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多名审核员分别审核不同制单人所填制的凭证,以保证财务系统数据源——会计凭证的正确性,则应选择“凭证审核控制到操作员”选项,同时需要继续执行“数据权限分配”功能,进行相关权限的分配后,即可实现审核与制单人一对一的监督功能,否则当前操作员即使有“审核凭证”的权限也不能审核任何制单人所填制的凭证。

对于包含“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的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一般包括出纳审核这一过程,所以要选择“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选项。除了系统管理员赋予操作员“出纳签字”权限外,还需进行“指定科目”设置,即指定现金总账科目(如1001库存现金)和银行总账科目(如1002银行存款),出纳才能定位包含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的凭证,然后签字,同时只有指定科目后出纳才能进行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的查询功能。

(三)受控科目设置

在财务系统中,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或预收账款)、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或预付账款)这两类科目比较特殊,如果设置不合理,在使用这些科目填制凭证时,屏幕上会出现“不能使用【应收系统】的受控科目”或“不能使用【应付系统】的受控科目”的提示。在进行会计科目设置时,为了及时统计客户或供应商的往来信息,将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或预收账款)设为客户往来辅助账,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或预付账款)设为供应商往来辅助账,这时被默认设置成应收系统或应付系统的受控科目,也就是说只有在应收系统或应付系统中可以使用这些科目制单,而总账系统没有用这些科目制单的权限。若需要在总账系统中使用此类科目,则可不指定受控系统,即设置为空时,便可由应收或应付系统控制,也可由总账系统控制。

(四)现金流量科目设置

流动资金的收入与支出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财务部门在月末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在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中,通过合理的设置和应用,到月末可以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既可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又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为了实现这一功能,需要进行三步操作设置,一是打开总账子系统“参数设置”,选择“现金流量科目必录现金流量项目”选项,二是打开会计科目中的“指定科目”窗口,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货币资金等科目指定为现金流量科目,三是在项目档案中启用“现金流量项目”。在填制凭证时遇到“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时,根据业务类型在“现金流量”窗口中选择对应的项目,月末即可利用现金流量公式生成现金流量表。

(五)查询权限设置

查询权限设置主要包括账簿查询和凭证查询。

如果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中赋予会计主管“账簿查询”权限,那么他拥有除出纳专管科目(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所有科目的账簿的查询权限,这样不利于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细分查询权限,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又有利于操作员通过专业化分工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但是若对明细账查询权限进行细分,需选中“明细账查询权限控制到科目”选项,同时继续进行“数据权限分配”,操作员便可查询相应科目所对应的账簿。

如果系统管理员在系统管理中赋予操作员“查询凭证”权限,那么他只能查询自己填制的凭证,但如果同时选中“可以查询他人凭证”,则操作员可以查询所有凭证。

(六)凭证日期控制的设置

1.制单序时控制设置。为了确保凭证的有序性,在填制凭证时要对制单日期进行实时检查,如果选中“制单序时控制”复选框,凭证保存时必须遵循随着凭证编号的递增制单日期也递增的规律。若不选此项,凭证保存时制单日期则与凭证编号无控制关系。

2.系统日期控制设置。财务软件系统中默认计算机系统日期(计算机主板上的CMOS时针记录)为现实日期,填制凭证时系统会实时检查制单日期与系统日期,业务日期不能滞后系统日期。因为会计核算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只能对已经发生的业务进行处理,不能对未来的业务进行核算。

3.建账日期控制设置。建账日期是系统管理员在建立账套时总账启用日期,填制凭证时系统会实时检查制单日期与建账日期,业务日期不能超前建账日期,即不能跳到建账以前,没有建账就处理业务,显然不符合逻辑。所以在设置建账日期时,一定要确保从建账日期开始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处理业务。

三、小结

在使用财务软件进行企业会计信息化核算和管理时,初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些设置将直接影响到各种权限的分配和控制,并影响数据存储规则和传递方式,对后期账簿数据的查询和统计、报表数据的提取产生影响,所以,作为账套主管在会计业务正式开始处理前,必须按照企业核算和控制的要求合理进行各种参数设置,以使财务软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和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钟爱军,侯中生.用友ERP-U8总账系统应用问题及其解决技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02).

2.童伟.财务软件使用中的初始化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3).

作者:王春梅

第三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问题研究

摘 要:会计核算和管理服务是会计工作中的基本内容。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会计工作的工作任务也不断变化,因而提出了更多要求。会计工作属于基础工作,但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工作的质量决定着会计工作的正常发挥和有序进行。为了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必须重视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从而为会计工作的改进提供合理的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一、相关理论概述

1.会计基础工作的涵义

会计基础工作属于经济管理中最基本的内容,通常需要制定财务人员责任制、填报会计资料、运用会计基本科目、登记各类账簿、编制财务统计报表、保管财务资料、进行财务转账等。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企业集团式发展模式的逐渐形成和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金融工作的管理难度,因此有必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这对维护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十分重要,同时可以有效提供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必须对此拥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更是每一个会计工作者务必要遵循的法则。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既会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活动也会影响会计职能的有效进行。由此可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社会化生产的大趋势,也是适应我国国情变化的重要考量。

2.会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一般都被称作是会计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取得、填制、审核、传递、保管、会计形式、设计、准备和审计要求、提交截止日期等。会计表格、设计、准备和审计要求;档案存档要求、保管人截止日期、移交程序和销毁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内容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在各种各样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基础、广泛。身为财务人员,必须对会计基本工作内容的严谨性和重要性有清楚的认识,从而使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法》第五章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团体中的会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能和职责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规定如下:第一,依照国家法律对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和监督;第二,制定组织团体财务实务处理的方案;第三,对财务数据进行独立核算和分析,并做好预算和考核等财务工作;第四,处理与财务相关的其他事宜;第五,加强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复杂多样需要各领导或组织者之间做好前期的协调工作,以方便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具体措施

1.完善会计工作制度

会计工作制度一般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记录,进行有条理的归纳和编制,为了保证企业会计工作顺利进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制度,严格把控持证上岗,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书,然后按照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对财务资金的收支和发票审批进行归纳和整理,对成本核算进行细化处理,明确每一位责任人的岗位职责,从而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

完善的财务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进行的基础,也就是说,完善的财务制度可以规范会计工作流程,提高其完成质量,也能使各企业的领导者从真正的意义上认识到会计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如何解决会计工作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和方法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可以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力度,规避财务问题的发生,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经济利润。

依照《会计法》的相关条例规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工作制度,加强对内部工作的监督,必要时可以聘请相关专业性较强的律师事务所参与指导和培训教育,从而从专业技能上提升会计工作的相关工作质量。

2.建立健全高效的监督管理审核机制

各单位的会计工作管理负责人员要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高效的监督和指导,再在此基础上引导会计人员增强职业道德素养,从而在理论上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模式。认真履行工作监管职能,及时发现监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与此同时,企业应该合理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既要相互配合,又要相互协调,避免监督管理工作出现重复审查的现象。

对于会计审查制定,企业应该结合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并且确保监督力度,检查工作力度和抽查力度。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严肃处理,凡是对资金大额的使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监督才能分配下去,如果遇到违法违纪的行为就必须交给司法部门严肃处理,与此同时,更要提高各企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会计培训学习,使其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规范资金的监管制度,使资金监管工作成为会计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对资金的严格监控,保证财务资金整体运行的安全性,确保资金从审批到放款的过程中,都得到有效的配合和监管,因此,加强对财务资金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把资金的监管力度狠抓起来,才能使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上升,才能保障会计基础规范工作长久顺利进行。

会计工作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发挥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供保障。《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企业的业务发展过程必须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管制度。设置定期轮岗,保证资金安全正常运行。通过多种制定并行,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更真实完整地参与企业的运作。

3.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应该定期为财务人员安排专业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从而适应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和需求。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税收政策将不断改进和深入,然而各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对这方面的理解相对滞后,专业素质较差,对法律的学习能力比较欠缺,將无法适合企业的发展需求。

企业应鼓励财务人员进行自我进修和继续教育,积极参与会计各方面技能的学习,优化财务人员的知识架构,提高财务业务处理能力。同时重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的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储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使得新型会计工作人员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客观公正、保守秘密等,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考核任免制度,严禁不合规人员从事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同时重视对财务人员进行法律常识教培训,让财务人员自觉形成依法办事的意识,以及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

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离不开创新,会计人员也不例外,除了基本的工作之外,也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再结合自身所了解的信息积极主动地提供一些新建议和新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投入热情。企业应该对工作绩效考核有足够的重视,明确岗位职责。实时、定期对各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岗位履职情况考评,考评合格的继续入职,考核失败的就进行下一轮评定。对财务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常规化和标准化的考核,从而保障会计工作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4.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要完善会计内部的控制制度,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规定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能和职责,长期以来,各企业间的评级指标一般都是通过内控制度而得出的结论,因此,各管理会计的主体之间不仅要懂经营管理的技巧,还要通晓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一般情况下,内部控制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利用会计方法对现有的会计工作进行经济活动控制。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确保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指标。

严格来说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辅佐各企业单位间的监督内控,定期制定监督检查机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原因所在,然后再进行有效防控和解决。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准则,杜绝财务部门发生资金管理和使用不善的现象,根据财务凭证审查的实际需求,建立有关监管制度,从而为会计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三、结论

会计管理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指导性,是一门完善的经济学科,其在整个市场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要不断重视和利用会计信息体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教育,我们必须把这项艰巨的任务重视起来,保证会计工作完成质量,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马萌.关于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明日风尚,2018,(10):374.

[2]王枭.如何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分析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8,(19):226.

[3]王庆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07):192-193.

作者:陈鹏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认证论文下一篇:雕塑残缺与美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