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土局扶贫工作汇报

2023-04-24

工作汇报总结指的是对一定时间段工作,或者一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书面总结,那么,工作汇报的正确格式和内容要求如何?应该怎么写出一份重点突出的工作汇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县国土局扶贫工作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县国土局扶贫工作汇报

县国土局机关档案工作汇报材料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档案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安徽省档案管理条例》,着力抓好档案管理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局档案工作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各类档案的管理、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我局档案管理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化管理的过程,逐步健全了档案管理体制。XX年5月档案升级以后,我局始终把档案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一是加强对档案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意义,提高管理水平;二是机构改革以后人事变动,及时对专兼职档案员进行了调整。三是对档案鉴定小组进行了调整,负责日常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管理质量。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约束机制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档案管理条例》,但随着机构的变化,职能也日渐增强,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了各股室的工作职责,加大了对档案调阅工作的管理,做到调阅档案由分管领导亲自审批。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和档案管理制度,把我局档案管理工作推上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通过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也大大增强了大家的档案意识和自觉遵守档案工作制度的自觉性。

三、加强硬件建设,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为了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我局在原有基础上挤出部分资金,添置了10组档案柜,极大限度地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为档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加强软件建设,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我局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档案部门的指导下,机关文书材料均按照新的归档要求进行整理。二是推行各股室业务档案资料由兼职档案员预先组卷,综合档案在接收时严格把关,认真逐卷审查,对不完善的待完善后再上交。到目前为止,我局综合档案室收集卷宗总数为11476卷,其中:综合档案928卷,会计档案178卷,土地管理专业档案10346卷,声像档案24卷,各类档案的立卷归档均符合规范化要求;三是认真落实八防措施,坚持测量并记录库房温湿度,添置防虫、防霉药剂,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是在正常管理的同时注重档案的开发利用,编制各类案卷目录等多种检索工具,编制了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基础数据汇编等编研材料。严格按规章办理借阅手续,填写利用档案登记簿,建立了利用效果登记簿。

五、档案工作的努力方向

我局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档案工作业务规范化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加强档案建设。为全面正确地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准确履行行政执法职能提供后勤保障。一是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宣传贯彻力度,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抓好档案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继续做好每年的资料收集、整理、组卷、建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开创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县国土局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档案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我局按照《旌德县档案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开展了国土资源管理专业档案的资源整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我局档案管理和资源整合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情况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我局档案管理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化管理的过程,逐步健全了档案管理工作体制。2001年5月档案升级以后,我局始终把档案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不断加强对档案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每次机关人事变动,都及时对专兼职档案员进行调整,对档案鉴定小组进行调整,真正做到组织健全,人员到位。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约束机制。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执行《安徽省档案管理条例》,随着机构的变化和职能的日渐增强,结合工作实际,重新确定了各股室的工作职责,加强了对档案调阅工作的管理,做到调阅档案由分管领导亲自审批。通过建立健全工作职责和档案管理制度,通过对干部职工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档案意识和自觉遵守档案工作制度的自觉性,使我局的档案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三是加强软硬件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我局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几年来,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原有基础上又挤出资金,添置了10组档案柜,极大限度地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为档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二是推行各股室业务档案资料由兼职档案员预先组卷,综合档案在接收时严格把关,认真逐卷审查,对不完善的待完善后再上交。截止到今年6月份,我局综合档案室收集卷宗总数为13228卷,其中:综合档案1220卷,会计档案178卷,土地管理专业档案11806卷,声像档案24卷,各类档案的立卷归档均符合规范化要求。三是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注重档案的开发利用,编制各类案卷目录等多种检索工具,编制了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基础数据汇编等编研材料,严格按规章办理借阅手续,填写档案利用登记簿,建立了利用效果登记簿,促使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专业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被列入2006年底以前完成专业档案资源整合工作的单位之一,为按时完成整合工作任务,我局的主要做法:

一是认识到位。档案资源整合,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源决策资政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整合工作任务下达后,我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充分认识档案资源整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布置整合工作,切实把整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地抓好整合工作。

二是人员落实。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确定了一名副局长分管档案资源整合工作,负责督促、协调整合工作的开展和落实,由局办公室具体抓落实,确定专职档案员为联络员,具体落实资源整合和联络工作。此外,还专门抽调了一名精通电脑操作的人员具体负责各类专业档案的微机录入,从人员上保障了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软件落实。挤出6800元资金购置了“世纪科怡”综合版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并多次邀请省、县业务人员进行软件和整合工作业务培训,使参加整合工作的人员熟练掌握了整合工作的要求和软件操作规程。

四是狠抓进度。专业档案资源整合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我局档案卷宗较多,整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按时、按质地完成整合工作,参加整合工作的两名工作人员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抓落实、赶进度,已于9月上旬完成全部专业档案的微机录入工作,共计11806卷。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旌德县档案资源整合工作实施意见》确定的工作程序,与县档案局共同协作,作好各类档案的整理移交工作,同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使用工作制度,全面完成档案资源整合工作任务。

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县国土资源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县国土资源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2013年以来,在县委、政府和州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省、州、县人民政府关于依法行政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把法制建设放在国土资源管理的突出位置,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夯实依法行政基础工作,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更新服务观念,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前半年,我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做好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

局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始终把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摆在首要位置,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狠抓落实督导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局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行政执法工作方法、步骤和措施,结合本地实际,指导推进了我县的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在工作中干部职工不断更新服务观念,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和执法水平。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为强化系统内部教育培训,制定了全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利用每周四上午时间,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以及政治理论、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基础业务知识。同时干部职工加强日常自学。派干部参加了省厅、州局举办的政策法规、地籍测绘、建设用地、规划耕保、土地利用、执法监察等专项业务培训班。

(二)抓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为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法制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土资源法规宣传。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8.29”测绘法宣传日、“12.4”法制宣传日,均进行了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宣传,提高了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为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群众和用地企业贯彻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意识。

二、创新保障机制,推进依法行政的开展

我们从抓制度、抓管理开始,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群众最关注的事情做起,着力创新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健全制度约束机制,提高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能力。一是结合纠风工作修订充实和完善了学习、工作、党建、纠风、精神文明建设等10多项制度,从制度上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干部职工的从政行为。二是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邀请行风监督员进行监督,拓展了民主监督渠道。三是认真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硬性规定,严格责任追究,建立自我纠错机制,加强对工作人员行为的监督约束力度。四是认真执行国土资源系统《行政为民十项措施》和《工作人员五条禁令》,深入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把严格执行“十项措施”和“五条禁令”变成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以政令是否畅通、效率是否提高、手续是否简化、服务是否到位、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五是建立了工作督查机制,建立了督查台帐,领导小组成员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对局机关以及乡镇国土资源所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记入台帐,与股室干部职工的年底考核挂钩。

(二)落实责任,严格土地执法监察。一是制定了《动态巡回检查制度》、《违法行为查处办案制度》、《监察报告制度》等二十几项内部监察制度,建立完善了《巡查情况登记台帐》、《违法案件行政处罚登记台帐》、《人民来信来访登记和信访案件处理登记台帐》。二是严格土地执法,狠抓执法网络建设,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监察网络。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电话。

(三)严格土地市场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一是积极做好项目用地的报批工作。在农用地转用和报批过程中,严格执行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决执行征地“两公告一听证”制度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工作制度,按照农用地转用指标和土地征用审查报批程序的要求组织报件。对县上重点项目用地提前介入,全程给予用地服务,做到依法报批、依法供地、依法征用和依法服务。二是认真推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对协议出让土地能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批复文件签订合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操作”,为土地的资产管理交易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矿产资源管理秩序通过整顿已趋规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加大矿产资源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宣传。对全县境内的重点矿区、矿点的采矿权人、从业人员进行矿产资源法、矿规、安全办矿、绿化办矿及矿产储量核查、检测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部门矿管工作人员和乡镇国土所工作人员进行矿业开发管理知识业务培训。对群众并发放有关矿法、矿规、矿山安全生产宣传资料3000余份,出动宣传车23台次,悬挂横幅4条,拉扯挂图20幅。二是依法强化矿业权管理。根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几次较大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和矿山安全检查工作,对无证开采、乱采滥挖、无照经营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治理,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矿山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对无证开采的采矿点一律取缔,对限期整改内未达到基本安全条件的一律关闭,同时做好矿业权纠纷协调工作,从而使我县矿业管理逐步规范化。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规范行政行为

(一)实行领导集体决策。在工作上,坚持集体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一方面,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全局人事、财务、用地审批等事宜集体研究、集体会审、集体决策;另一方面实行一把手领导下分级管理负责制,各分管领导按照责任分工自主地开展工作,各股室无条件地接受分管领导的管理,做到逐级管理,逐级负责,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各股室制定了详细的服务流程图,明确每一个环节责任,形成上下衔接、前后协调、内容清晰的工作流程,增强了机关决策和业务工作的透明度。

(三)严格规范行政行为。一是积极推行联合执法。各股室相互协调,杜绝同一业务不同股室多次到同一服务对象的问题。二是严格规范收费行为,收取费用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按承诺执行。三是严格规范罚款行为。对各类违法用地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确立执法以教育、纠正为主、罚款为辅的原则,克服了以罚代管的倾向。

五、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执法工作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乡镇、村干部法律法规意识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加强联合执法的力度,与公安、司法部门的联系应进一步加强;四是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六、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必须明确划分行政执法的职权,把执法责任权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岗位及执法人员;将执法任务、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具体化,明确考核标准和奖惩办法,使依法行政经常化、规范化;建立健全以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责任为核心的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廉政勤政制度、执法人员考核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责任和评议考核制度,切实做到执法主体到位,目标措施到位,保证措施到位,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二是要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严格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加大国土资源执法力度。

三是严肃查处土地违法和滥用行政权力侵占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着重从国土资源管理的行政执法能力和严格依法管理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是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的紧急通知》的精神,加大对土地矿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国土资源厅依法行政工作汇报

一、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成效突出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国土资源厅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刚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XX省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政府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为促进全省经济“增长较快、投资增长、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环境趋优”的良好态势做出积极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切实落实保障发展的要求,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厅在多项业务工作中获得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的表彰鼓励,厅长朱立军同志被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省委委员。

(一)土地管理方面,我厅在面临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形势下,迎难而上、善治善为,积极作为,提出了“规划先行、计划管控、盘活存量、节约集约、把握时序、开发山地”的土地管理新思路,真抓实干,破解难题。一是坚持依法管理土地,在全省广泛开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认真组织编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控,严格计划管理,努力争取国家多方面支持。今年国家初次下达我省2012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1.03万亩、农用地9.28万亩、耕地6.15万亩,分别比上初次下达数增加1995亩、20340亩和6450亩,特别是新增建设用地占农比达83.13%、占耕比达55.76%,比去年大幅度增长;二是科学管理用地指标,积极创新土地利用方式。创新利用方式,通过低丘缓坡和增减挂钩试点、调剂用地、补办完善用地手续、闲置用地处理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存量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缓解了当前新增建设用地压力。今年,我省作为国土资源部批准的首批低丘缓坡利用试点省份,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已获一期5万亩低丘缓坡利用建设用地指标和1.6万亩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并将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留的70平方公里机动指标分解下达各地,解决园区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不足的问题,确保“两加一推”工业项目、园区和开发区用地计划高于总计划的35%。三是按照《XX省土地整治条例》等法规规定,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积极开展土地整治,组织实施工矿废弃地和灾毁土地的复垦,大力提倡“向山要地”、“建设工业梯田”,推进未利用山地的开发利用,1—9月,我省共备案土地整治项目712个,总规模20万亩,总投资5.55亿元,新增耕地14万亩,新增耕地指标节余57万亩。四是在严格保护全省47块万亩大坝的基础上,全面启动5000亩以上坝区耕地调查评价工作。五是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结合农村土地所有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努力促进农村土地“还权赋能”、“集约经营”、“高效产出”、“造福于民”。六是积极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的试点工作,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加强了耕作层剥离利用的研究和组织实施,做到既保障地方工业建设用地需求,也切实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努力解决山区建设用地资源匮乏的难题,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高度肯定。截止2012年9月24日,省政府批准土地231宗,面积11万亩,同比增长82%;新增建设用地9.87万亩,同比增长85%。其中:工业批次用地82宗,面积4.32万亩,同比增长48%,占2012年批次用地面积的40%;新增工业建设用地4万亩,同比增长49%。

(二)矿政管理方面,深入贯彻执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的意见》(黔党发〔2012〕18号)精神,结合我省经济发展需要,按照“系统规划、整装勘查、合理配置、有序投放、集约开发”的原则将全省共划分为4个国家规划矿区和5个国家规划矿区之外矿区,已设探矿权195个,拟设探矿权130个,已设采矿权1780个,拟设采矿权190个。2012年,国土资源部批准我省计划投放计划煤炭探矿权22个、划定矿区范围34个、采矿权28个,为我省煤电钢、煤电铝、煤电化、煤电磷“四个一体化”提供资源保障。我省在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地质找矿“358计划”的基础上,按照“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要求,制定实施我省地质找矿“246战略行动”方案,在全省范围内确定8个重点找矿区域,实施优势矿产资源找矿突破行动,已成功实施了全国第一口超千米页岩气战略调查井“岑页-1井”压裂产气工程,并实现试气点火,开创了能源矿产多样化进程;务正道地区铝土矿整装勘查项目已累计新增获得铝土矿资源储量1.2亿吨,预计至2013年底累计新增资源储量1.5亿吨。积极推进地质找矿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三)围绕今年各项中心工作,我厅开拓创新、善治善为,各项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基础公益性和民生工程建设用地供应、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地质灾害防治、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大大提升;机关作风转变“简、优、快、争”四字承诺全面兑现;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扩权强县”、“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等专项活动,加快“一张图”建设,全面落实“保发展、保红线、保民生、保廉洁”的工作要求。确保2012省委省人民政府部署的50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四篇:县国土资源局四五普法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代表县国土资源局向您们不辞辛苦,前来检查指导“四五”普法工作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根据国土资发〔2001〕254号、豫国土资发〔2001〕24号文件精神,在“四五”普法期间,我们认真按照市国土资源局及县“四五”普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立足本职,着眼全局,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普法工作,有效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律意识,培养了一支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执法能力的干部队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使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现将我局“四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扎扎实实做好普法基础性工作

“四五”普法工作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只有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才能为普法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健全普法工作组织机构

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四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了两名普法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普法的具体工作;在经费上,我们拨出专项资金,确保普法经费落实到位。我们设立了县、乡、村三级普法宣传组织机构,从上到下都确保普法机构、职责、人员和经费的落实,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成立检查验收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法制宣传教育的落实情况,确保了普法工作取得实效。

(二)制定普法规划和年度学习计划

为确保“四五”普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们根据县普法办、市局制定的“四五”普法规划,研究制定了《“四五”普法规划》,确定了“四五”普法的内容、对象、实施步骤、具体措施。五年来,我们按照国家、省、市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本系统工作实际,逐年制定年度普法计划,每年依照普法计划积极组织,紧密部署,确保普法计划的全面落实。我们建立了干部职工法律知识学习、培训、考试和考核制度,将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并对普法工作进行经常性的指导、检查和监督,激励全系统干部职工学好法用好法,有效推进了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

二、精心组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为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执法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和部门威信,我局围绕“四五”普法教育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营造依法管理、合理利用、珍惜资源的良好氛围。

(一)订购和编印大量的法制宣传、学习资料。“四五”普法期间,我们一方面积极订购国土资源报刊杂志和政策文件汇编供全系统人员学习使用,并制作国土资源知识宣传版面,订购、制作大量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的小册子和传单发放给社会群众。五年来,共展出国土资源政策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图版1000余块,散发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小册子、宣传单15000余份。另一方面收集编印各种法规政策文件汇编,自2001年以来,我们陆续编印了《国有土地知识汇编》、《土地管理政策法规知识汇编

(一)》、征订《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读本》等约2000余册,利用新闻媒体、报刊及时刊登国家、省、市有关法规政策规定,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扩大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面,我们针对县农村人口居多的实际情况,在各乡(镇)人口密集地书写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固定墙体标语3000余条,每逢农村集日、庙会,不定期组织普法工作人员送法下乡,向农民朋友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为群众解答疑难问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仍每年征订《国土资源报》480余份向群众发放;借助新闻媒体,在市、县电视台、广播站播出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保护耕地内容的稿件180余件;举办“国土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发动全民参与,提高了群众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借助法庭开展国土资源案件公审和以案说法活动,使参加庭审的群众从审判中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以全县集中治理涉土信访案件为契机,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及相关配套文件及时向群众发放,通过开展多方面的广泛的宣传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法律观念明显提高,保护耕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三)充分利用法制日土地日搞好宣传活动。我们在抓好日常宣传的同时,注意利用每年的“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掀起开展国土资源法规政策的宣传高潮。通过组织人员开展义务咨询,对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典型案例的宣传图版进行展览,向过往行人散发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资料,邀请主管县长做电视讲话等形式,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深入人心。同时,我们又把有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贯穿到节目中向群众宣传。如2001年在县里举办的6·25土地日晚会,其中我局的一个小品“猪八戒上项目”,其语言诙谐,道理通俗易懂,受到了群众的热烈好评,并在全市文艺汇演中取得了二等奖。五年来,我们共为15000余人提供了咨询服务,为1000余人当面解答了提出的问题,展出国土资源政策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图版1000余块,保护国土资源的横幅标语300余条,散发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单15000余份

;主管县长、国土资源局长发言、电视讲话30余次,有效增强了全县人民的国土资源忧患意识和耕地保护意识。

(四)努力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国土资源法律意识。鉴于全国过去不少国土资源违法现象是由于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和单位行为引起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列为重点对象,采取送法规政策上门的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即把订购和编印的法规政策文件资料、国土资源杂志赠送县、乡领导干部阅读,让各级领导干部懂得法规政策,了解土地、矿产违法违纪行为的后果和利害,以杜绝领导违法批地和单位违法占地用地的现象的发生。这些措施的采取,让县乡领导干部了解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法规,对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国土资源法制宣传与建设用地、地籍发证、出让、转让等业务工作相结合,针对一些乡(镇)和个人保护耕地的意识不强,造成土地浪费的现象,积极向用地、办证的单位或个人宣传我县耕地少、矿产资源少、后备资源不足的县情,使用地者、办证者树立起依法用地(矿)、节约用地的观念。在创建“执法模范县”工作中,我们把法制宣传与创建巩固土地管理“四无”(无违法批地、无少批多占、无未批先建、无非法出让)乡(镇)相结合。把宣传的重点放到农村,走村串户,送法上门,通过宣传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进入千家万户。在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中,我们将国土资源法制宣传与查处各类土地矿产资源违法案件、调处土地权属纠纷相结合。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与调处土地权属纠纷的过程中,根据案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国土资源法制意识,并对一些典型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进行公开曝光,起到以案释法的作用,达到处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如2001年5月,某村民无视法律法规,私自在基本农田中建房,在国土部门多次劝阻下其仍强行施工,对此,我们依法对其进行强制拆除;2005年5月,我们将一破坏文物的非法砖厂强行关闭,并将当事人移交县司法机关处理。市、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到现场进行了采访、录像,节目播出后,使群众受到了生动的教育,增强了基本国策观念和依法用地的自觉性。

在普法宣传工作中,我们坚持作到“三个结合”,即:日常宣传与阶段宣传相结合,一般宣传与专题宣传相结合,面上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通过宣传,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敢于举报,使一些违法案件能够及时得到查处,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了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意识,树立了法制观念,形成了珍惜资源、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光荣、浪费资源可耻的舆论氛围,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内外结合,循序渐进地组织学习和培训

(一)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法律知识学习活动

“要想宣传法,首先学好法”。在我局,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各股室、土地所集中学法已形成制度。我们坚持学法考试制度,每年统一时间,组织人员参加全县法律知识考试及局系统考试,建立考试档案,并把此项作为选拔中层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通过“业务大练兵”、“学法看行动”等方式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热情,掀起了干部职工积极学习贯彻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及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的重要指示及《决定》的热潮。我局将每周五的下午定为学习法律法规时间,采取“月总结、季考评”的方式督促广大干部职工搞好学习,定期抽查干部职工参加局统一组织的业务法规考试。2004年底,我局配置了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90余台办公自动化设备,建立了局域网络系统,各股室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并专门设置有《政策法规》、《土地知识》等学习专栏,广大干部职工可以利用网页随时学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知识,能够及时掌握国土资源系统最新的法律法规知识,依法行政的水平日益提高。

测绘是全县经济发展、合理用地的基础,没有准确的数据就没有有效的管理。以前,大多数人都把测绘工作看的不重,认为测绘就是“一把钢尺地里走,东西南北量到头”。在《测绘法》的颁布实施后,我们加大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测绘管理,从事测绘工作的同志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圆满完成了各项用地服务保障工作,受到了县领导及用地单位的一致好评。

(二)加强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地资源矛盾、工业占地与保护耕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未批先占土地、无证开采矿产资源等各类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加强对国土资源执法人员的重点培养和教育尤为重要。为此,我局着重加强了执法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依法行政水平。2001年,我们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市局举办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培训班;2003年,结合《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我们组织本系统100多名工作人员参加了《行政许可法》的知识培训;2004年,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颁布实施后,我们组织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学习《决定》内容,领会《决定》精神,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在我县国土资源体制改革后,我们针对当前矿业管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土地所执法人员缺乏矿业管理知识等问题,精心准备,举办了矿产资源执法培训班。涉及矿产资源的7个乡(镇)的土地所所长、业务骨干以及局机关矿产管理人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河南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办法》、《洛阳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行政许可法》、《行政

第五篇: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应用情况工作汇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州国土资源局有关开展2011年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推进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提高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的普及率,拓宽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提升服务质量,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安排部署我局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情况,抓好自查工作,建设完善制度。现将2011年信息化应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分工

我局始终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突出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此项工作。2011年,按照自治州国土资源局以及和静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总体要求,加大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力度,落实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办理效率,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并专门安排1人负责网站建设和信息更新工作,建立起了信息发布联络机制,完善了申请受理机制、保密审查机制;形成了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负责人分工明确的工作局面;各股室具体工作事项由各股室负责人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认真按程序审查需要公布的政务信息,及时在网站上向社会公开;为政务信息全面及时安全公开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工作重点突出、整体推进迅速 1.完善门户网站、加强平台建设

2010年8月,我局派专人参加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举办的网站建设培训班,以“政务公开、服务社会、提高效率、加强监督”为目标,建立了内容全面、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页面美观大方、能实现统一信息发布、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门户网站,为了使网站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和新颖有特色,网站在内容方面开辟了多个栏目,内容有:单位概述、政务动态、法律法规、土地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测绘管理、工作动态、通知公告、规划计划等多个栏目。开辟了政务公开专栏,建立了举报专栏、意见薄,还专门设立了信访举报信箱、局长信箱,促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为民,听取群众意见,搞好网上窗口服务,树立网上和静国土新形象。今年8月,我局又派专人前往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参加三级网络培训,目前我局三级网络机房建设和线路布置已全部完工并初步接通使用。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务信息公开

我局先后制定了《和静县国土资源局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保密审查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了信息公开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机制,并以股室为单位,分解细化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职责,做到责任、任务、措施三落实,确保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的开展。 我们加强了信息保密审查。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审查程序,对公开的政务信息,都由股室负责人、分管领导严格把关,审查无误后方可上网发布,从而保证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保证信息公开安全、内容真实有效。

3.加大办事服务力度、加强互动栏目建设

一是及时丰富政务信息公开内容。我局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和热点,进一步丰富政务信息公开内容。我们在网站上主动公布了机构职能、政策法规、土地交易信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公布了公众举报电话、信访地址等。

二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政务信息公开条例》。为确保《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落实,我局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严格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强化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配备兼职人员承办此项工作。

三是重视利用其他媒体发布信息。我们在办公楼大厅安装室内外两块电子屏幕重复发布重要信息,如:土地招拍挂公告、土地出让结果公示等。在土地市场网上我们及时发布规定信息,在办公楼大厅设置公示栏向外张贴公告公示信息。

四是创建了局长信箱、信访投诉、在线咨询等互动栏目,实现了对社会民情的上达反映、对执法巡查情况监督举报、对业务办理流程及时咨询的功能。我局通过门户网站,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虽然我局在建设政务信息网上做了一些工作,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有了较大改善,但我们认为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公开宣传力度不够;二是网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导致部分栏目建设仍不够完善,发布信息量少;三是由于信息公开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工作机制方面还不够完善。 下一步我们决心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和自治州国土资源局的指导帮助下,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网站栏目建设,丰富政务公开信息内容;进一步细化各项任务分工,加大政务公开宣传力度,将国家的各项国土资源惠民政策和我们国土资源系统落实双保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所做的工作向社会宣传推介;增加信息管理人员,强化人员技能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把我们的网站建成有自己特色的一流网站,让更多的群众来监督我们的工作,了解我们的工作,支持我们的工作,依靠信息网站推进依法行政,推进网上阳光政务,使信息化建设和政务信息网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国土工作。

一、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概况

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年来,总计安排工作项目141项,投入工作经费24330万元。在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一条主线,两个支撑,一个目标”的建设思路,在扎实地逐步推进。 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和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逐步确定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地质调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数据支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加速实现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

六年来,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数据支撑体系已基本建成,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地质调查成果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有了良好开端,基本实现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

二、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主要成果

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主流程共包括立项论证、设计编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社会化服务等六个模块。几年来重点开展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三个模块的开发研究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和成果。

1.基本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主流程的信息化

成功开发研制了区域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首创的prb过程和数据模型,将gps的定位结果反映到掌上电脑的地形图和遥感影像上,实现了gps、gis和rs的有机集成,地质人员可以在掌上电脑上按照技术标准记录地质现象、绘制地质素描图,实现了区调野外原始数据采集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区调野外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的桌面系统,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整理和成果输出的主流程信息化。全面完成了设备定型、技术要求编制、人员培训和设备配置等工作,并在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中全面推广。 2.固体矿产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进入推广阶段

以区域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为基础,开展了固体矿产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目前已经开发成功。2004年在6个重点项目中试点使用,2005年开始较大范围推广。 3.地质环境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研制进展顺利

地质环境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三类专业工作的野外数据采集。目前系统开发进展顺利,即将进入小规模试点阶段。

4.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系统开发取得一定进展

完善了钻孔采编系统。该系统具有钻孔地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钻孔图件自动绘制等功能,现已全面推向社会,得到大多数地质工作单位的认可和广泛应用。

开展gis矿产资源选区评价系统和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等研制工作,为提高地质调查部署科学性开发了新的工具。开展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与数据模型开发研究等项目,为提高设计编制水平和地质调查成果的直观表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的研制开发为地下水资源信息管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综合评价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三、数据支撑体系建设主要成果

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体系是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支撑,主要包括基础地质数据库系统和地质综合成果数据库系统。作为地质调查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投入了较大的建设力量和资金。目前该体系的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

(一)基础地质数据库系统 1.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完成1163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图的数字化和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该数据库共包括约2000万个地质实体,数据量约90gb,有acrinfo和mapgis数据格式,具有方便快捷的查询检索功能。完成800余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图的数字化和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

2.区域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完成965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图的数字化和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完成我国30个省(区、市)110个图幅的1∶5万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水工环综合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 3.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

完成区域重力数据库建设,包括总计约86万个重力点的测量数据。建成包括2000年以前的全部航电数据即部分地面电法数据的电勘查数据库。完成全国1∶100万航磁数据库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20万-1:50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 4.自然重砂数据库

完成全国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包括全国200多万个自然重砂样品鉴定成果数据及处理结果。 5.全国矿产地数据库

完成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建设及数据整合。该数据库共收录全国约25000个大中小型矿床、矿点信息,以及近800个典型矿床的矿区地质图和重要剖面图数据。 6.钻孔地质数据库

建国至今,我国已积累1.3亿米钻孔地质原始资料,目前已完成10个省的350多个矿区、120万米进尺的重要钻孔岩芯原始编录资料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库建设。 7.地质基础数据库类

完成中国岩石地层数据库建设,该数据涉及全国岩石地层单位数据文件约80380个,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国家地层数据库。完成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建设,实现了全国15300个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的入库和数据整合。完成全国岩石数据库建设。

(二)地质综合成果数据库系统 1.小比例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完成全国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已向社会157个用户提供全套数据。完成全国1∶2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和1∶250万数字地质图挂图的编辑出版,在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展出中受到好评。全国1∶500万地质图、1∶500万矿产地质图和1∶600万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等建设成果已陆续向社会各界提供使用。 2.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

完成了1949年以来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的建库工作,共采集地质勘查相关条目94998个,矿产地数据53195个,矿区工作程度数据137248条,开发了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编辑地质工作程度图集150张。该项成果对于中央、地方和企业部署相关地质调查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 3.地质资料目录类数据库

主要完成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资料目录数据库、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中文目录数据库、地质调查项目档案目录数据库、地学图书期刊类文献标题和摘要数据库建设,开展了馆藏图文地质资料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工作。

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主要成果

1.基本建立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以来,配合数据库建设工作,研制了建库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数据描述标准、产品标准、数据采集标准等35项标准,有力地推进了地学数据库的建设和系统开发,保证了数据质量,为信息共享与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2.国家地质调查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

经过三期网络建设,基本形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大区地调中心(天津、沈阳、南京、宜昌、成都、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和部分专业地质调查单位及地调院间的三级网络体系,实现主干千兆速度的数据信息传输,通过网络系统向社会提供国家地质工作信息、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地质文献资料和全国地层数据库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地质调查资料数据实时传输和项目管理提供快捷服务。 3.地质调查门户网站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服务功能 地调局网站自2000年元月运行以来,已经安全运行了5年,运行稳定,近3年的访问量达80万人次,2004年底月访问量达到35000人次,呈上升趋势。网站运行效果比较好,专题特色明显,栏目设置较合理,信息较及时、全面,平均每天有3-6条新消息,还设有信息服务栏目,如元数据库、地质资料目录等。

(四)成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良好开端

开展了元数据库建设,完成了主要数据库的元数据库建设和发布工作;开展了地质调查数字化成果的社会需求方式与内容研究、数据压缩技术研究和在线离线服务技术体系研究;开展了成果目录数据库、地层数据库的网上服务工作。依托863课题,在解决数据传输与共享的技术问题方面有重要进展。

五、“十一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思路

“十一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将继续按照一条主线、两个支撑、一个目标的总体思路,重点加强主流程信息化的开发和建设工作,继续夯实两个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化服务工作。

在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主线——主流程信息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全面推广各专业野外数据采集系统,重点加强选区研究、数据处理和设计编制等模块的分解和开发,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地质调查技术水平。

在地质调查数据支撑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系统。按照定期更新的原则,规范数据库的维护。为扩大面向社会的数据信息服务,加强已建数据库的保密处理工作。

在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骨干网络体系的各节点建设,提高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能力。加强地质调查信息网站建设,扩大服务能力。

强化地质调查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体系建设总体框架,规范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目录发布制度,扩大服务信息量。

池州市第八中学,原为贵池区殷汇中学,创办于1958年秋,先后为安庆地区和池州地区重点中学,“池州地区示范高中”,2003年5月,晋升为“安徽省示范高中”。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贵池区委、区政府将殷汇中学新校区建设列为贵池区八件惠民实事之首,成就了造福于贵池人民的千秋伟业,2009年1月,学校顺利整体搬迁至新校区。2009年5月更名为池州市第八中学。

八中校园面积260亩,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环境清新优美,宁静无扰,由东向西依次分为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分区清晰,布局协调,依势而建,层次分明。以徽派建筑为主调,现代建筑为点缀,相得益彰。校园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23幢建筑。学校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设备完善,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

八中实行“三全”管理,学校现有59个教学班,学生3800人,教职工182人。学校本着“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点,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素质教育成绩显著,教学质量在池州市名列前茅,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先后获得“池州市文明单位”“池州市文明校园”“池州市园林式单位”“贵池市花园式单位”等各级各类荣誉150余个。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发展迅速,育人环境日异更新,为进一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学校十分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领导,加强科学管理。

环境教育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义务。创建绿色学校是一项荣誉工程,又是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使创建工作有序进行,扎实开展,学校成立了创建绿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亲自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校办室、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处、团委等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组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拟订计划、全面部署创建工作,并切实抓好工作落实,促进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同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织检查、及时处理解决创建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学校领导和教师还积极参加各类环保培训,并采取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多渠道地搜集有关资料,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积极探索环境教育理论,撰写总结,效果良好。学校还设有环境教育宣传栏,各班黑板报增设环保内容,及时向师生进行环保教育。校园里存有环保宣传标语,图书室、阅览室添置了有关环保宣传教育的书刊,并大力加强相关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保证了创建工作稳健有效地开展。

二、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近几年来,学校把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创建优良环境活动中。校园规划既立足于现有条件,又有创新意识。设计规划标准高、特点突出。整个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情趣无限。校园呈现的文化氛围与优美、整洁、典雅的环境,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体。

1、校园净化。干净、整洁的校园是学校文明的第一标志。一直以来我们在环境卫生上实行两手抓。一手抓清扫,一手抓保洁。学校物业公司的专职清洁组,有工人10余名,每日负责对教学楼、办公楼、广场等处从早到晚清扫、保洁。定期组织全校性卫生大扫除,总务处、德育处联手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总务处还把每次检查结果纳入当月班主任考核和班级评比中,有效的促进了校园净化工作。做到了办公室、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符合卫生标准,整个校园无卫生死角。

2、校园绿化。校园绿化建设经由上海同济大学林李景观设计所精心设计,形成了现在层次分明、绿色满目、布局合理,集观赏与休闲为一体的校园景观,校舍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是一所集工作与学习、生态和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校园园林景观建设以绿色为主题,结合校园生活、办公、学习功能,以绿色,自然为特色。绿树成荫,鲜花吐艳,置身其中,感受宁静幽雅,令人流连忘返。 学校还为绿化美化加大资金投入,使校园绿化工程初具规模。现在整个校园乔木、灌木、草皮合理分布。香樟、桂花、银杏、合欢、雪松、广玉兰、竹子、栀子、海棠、迎春、山茶、木槿、兰花等各种花草树木相得益彰,形成了丹桂飘香、四季花开的优美环境。尤其是大片花木苗圃与以徽派建筑为主调,现代建筑为点缀的校园建筑群中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了宁静典雅特色的育人环境。

3、校园美化。学校在校园美化上也有许多新意。首先,根据学校的地形地貌,制定了校园规划和绿化规划,使得校园建设布局合理。乔木、灌木间植,名贵花木和普通花木间栽,配以奇石、小竹点缀,别具风情。其次,修建了运动场,并于四周饰以花草树木。校园各种灯光定时开放,丰富了全校师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师生的生活品味。再次,学校的各种校牌制作规范精致,在校园广场、走廊过道和不同功能的室内,分别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名人名言、名家字画等,更使校园美化意境锦上添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写给银行客户的感谢信下一篇: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