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论文

2022-04-2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

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论文 篇1:

中信银行

昆明中信银行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2013年12月初,从第三届春城金融博览会上传来好消息,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凭借积极支持云南地方经济发展,获评2013年度“云南省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奖”。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在2013年认真贯彻和坚决执行总行发展战略,推动客户结构转型,设立大客户一、二部,推动大客户集中管理,梳理小企业金融部和消费金融部职责,创新产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如结合本地批发市场集群的特点,给予市场方种子基金,为商户提供种子贷款;抓住云南特色资源、特色产业,针对医药、茶叶、旅游等特色行业,全面进军现代服务业,同时,大力推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如为本地知名药品销售连锁提供网上支付平台,在云南首推POS网络商户贷款业务。

昆明中信银行支持林业产业发展

2013年12月18日,中信银行昆明分行与云南省林业厅签署发展林业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领导及相关企业代表共同参加了签约仪式。据悉,中信银行昆明分行通过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深入了解观赏苗木企业的金融需求、行业特点、经营模式等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首推“观赏苗木抵押贷”业务,解决了整个观赏苗木行业的融资难问题,同时能够有效控制银行信贷风险,是中信银行昆明分行积极探索批量开发中型客户模式的重大突破性进展。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将与云南省林业厅在资源整合、融资平台搭建、项目开发、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助推林业产业发展。

中信银行进驻昆明经开区

2013年12月18日,中信银行昆明分行位于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首家网点——经开区支行正式营业,是中信银行昆明分行进一步推动扩大网点布局,促动银行与开发区、产业园区、小商品市场等合作发展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据了解,中信银行目前在昆明市区开设了23个营业网点,覆盖了市区各个区域,并逐步推动昆明周边县域网点铺设,同时在曲靖、大理设有分支机构,总网点数达到29个。

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论文 篇2:

关于网络银行业务发展问题的思考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广泛应用,网络银行业务已成为当前银行竞争的焦点,本文从网上银行业务优势出发,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银行;业务创新;经营理念

一、网络银行的优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立在物理网点、人员数量上的传统银行,其信息规模优势正在被网络银行无限延伸的信息扩展效应所侵蚀。网络银行把传统银行的业务“搬到”网上,提供网上支票账户、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助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等服务,改变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处理模式,能为银行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便捷服务,较传统银行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便利性。网络银行是虚拟化的金融服务机构,银行网络从物理网络转向虚拟数字网络。在网络环境支持下,客户只需在家中或办公室登录到银行的主页,点击自己所需的服务项目即可完成开户、存取款和转账等手续。相比之下,传统银行提供的服务严格受到时空的影响。

(二)服务的个性化。网络银行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传统银行的营销目标一般只能细分到某一类客户群,难以进行一对一的客户服务。网络银行从金融服务价值链中获取价值,同时要求对银行的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造,建立和完善一个将市场信息和管理决策能迅速而准确地在市场人员和管理部门间互相传递的机制,将“客户中心主义”融入银行经营的全过程,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

(三)低成本运行。传统银行的销售渠道是分行及其广泛分布的营业网点,网络银行的主要销售渠道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代理商制度。这种直接的营销方式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模式中大量的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将逐渐被计算机网络、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前端代理人及作为网络终端的个人电脑所取代,可以节省巨额的场地租金、室内装修、照明及水电费用;而且电子银行只需雇用少量人员,人工成本也随之迅速下降。

(四)服务的强适应性。传统银行服务的差异集中反映在实力、资金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而网络银行服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营销观念和营销方法的创新,以及为客户提供的各种理财咨询技能上,具有鲜明的需求导向。网络银行的整体实力,将主要体现在前台业务受理和后台数据处理的集成化能力上。

(五)业务空间广阔。传统银行业务的范围较为清晰,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正在处于高速扩张之中,因而具有模糊不清的特点。可以认为,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不仅将会得到拓展,而且将会有大量的非金融机构介入网络银行业务中。这些非金融机构的介入,将会不断推出新的网络银行业务。

(六)盈利结构的多元化。传统商业银行发展的动力来自获取资金利差的盈利,这种单一结构随着网络银行的出现而发生根本改变。网络银行将为商业银行通过信息服务拓展盈利机会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营业渠道。在网络银行时代,商业银行的信息既是为客户带来利益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自身赢利的重要资源。

(七)货币存在形式发生本质变化。传统的货币形式以现金和支票为主,而网络银行流通的货币将以电子货币为主。电子货币不仅能够给商业银行节约使用现金的业务成本,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加速社会资金的周转,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益。同时,基于网络运行的电子货币还可以给政府税收部门和统计部门提供准确的金融信息。

(八)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模式的重大改变。传统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是重视单纯的业务技能,而网络银行则重视对员工综合商业服务理念和全面服务素质的训练。网络银行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熟悉银行业务的各种规范和作业流程,又要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

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问题

(一)观念落后。目前,在国内传统产业,许多有影响的大公司已经认识到了新经济的价值,并在积极推动企业向新经济模式的转型和过渡。但是,国内银行界对网络经济还没有形成清晰和一致的认识,没有充分意识到发展网络银行对于改善自身经营方式、拓展业务内容、提高金融竞争力和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大价值。一些人总是倾向于以网络安全或其他一些技术问题为理由,无视银行客户对网络银行业务的迫切需求,固定原有的业务领域和业务方式。实际上,为相关人士所担忧的这些技术,在国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模式,足可借鉴。目前,我国的IT应用技术和某些前沿的网络技术,与国外的差距不大并在不断缩小;与此相反的是,银行业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却正在拉大。

(二)网上银行业务品种匮乏且宣传力度不够。从国外网络银行发展实践看,目前他们的网上银行业务几乎包括了所有传统银行业务,并且许多创新业务品种是为传统银行业所没有,或者是传统银行无法运作的。相比之下我国的网上银行,仅提供比较简单的如账户查询、转账、支付、网上证券以及网上商城等品种,或仅是根据银行自身特点,推出单一品种的理财业务,而对其他如信贷、按揭等传统银行业务,特别是由电子商务技术引发的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助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等服务涉及不深。同时,各大银行在网络银行的宣传力度上投入不大,对于网络银行理念的推广、客户的开发,业务的推广信息却少之又少,在网站板块中几乎所有网站的内容主要是诸如本行简介、领导讲话、分支机构介绍等,只有一些利率、外汇牌价、金融投资理财技术之类的简单金融信息。

(三)网上银行的服务质量水平不高。在网上同样存在着国内银行所特有的服务质量问题,他们对客户的咨询并不怎么关心,根本没有把客户的利益或需要放在第一位。这在买方市场全面形成,客户中心成为企业普遍奉行的经营理念的当今社会,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三、大力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建议

在网络银行发展较快的国家里,银行削减传统分支机构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同时,银行的职能也正在变化。在WTO框架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外资机构的严峻竞争威胁,国内银行抵御境外同行的最大优势在于网点,不管实力多么强大的境外银行,都不可能在中国迅即完成广泛的网点布局,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业必须尽快调整自身的观念,不仅要将自身传统的网点优势保持发扬,而且还要居安思危,将我们的营业理念有所创新,从行业政策、运作模式等方面将网络银行业务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借助双管齐下,形成我国银行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责任编辑 王若平)

作者:班 波

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论文 篇3:

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合分析

【摘要】2015年以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先后开业,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银行业,对于传统银行而言,是颠覆还是融入?为此,本文首先对我国纯网络银行进行定位分析,然后梳理了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的优势与劣势。借助博弈模型分析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合关系,發现双方应加强合作,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合作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纯网络银行 竞合关系 博弈模型

一、引言

2015年以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先后开业,这两家以互联网巨头为股东身份创办的网络民营银行从筹备阶段就受到了国家、媒体及百姓的格外关注,微众银行的第一笔贷款更是由李克强总理亲自“发放”的。这两家银行将会沿着互联网金融的道路,发展成为没有营业网点的纯网络银行。

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银行业,对于传统银行而言,是颠覆还是融入?一方认为,互联网企业跨界开展金融业务,必将对传统银行所开展的各项业务提出挑战,传统银行除了被颠覆,没有其他出路。另一方则认為,互联网企业的融入,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但是体量还太小,尚达不到“颠覆”的程度。为此,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纯网络银行定位的基础上,梳理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的优势与劣势,并借助博弈模型分析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究竟是竞争关系还是应该寻求合作。

二、我国纯网络银行的定位分析

(一)纯网络银行的概念

纯网络银行是网络银行概念的一个分支。国外对于网络银行的定义有很多,如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的定义为:“能够使个人或者相关企业使用电子计算机、机顶盒、无线网络电视及其数字设备登陆互联网,获取银行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银行(ECBS,1999)。”[1]美国联邦储备局的定义为:“网络银行是将互联网作为其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渠道,并向其客户提供个人或公司业务服务的银行(FRB,2000)。”[2]根据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的分离程度,将网络银行分为两类。一类是以传统银行拓展网络业务为基础的网络银行。它是在原有银行的基础上在发展网络业务,互联网起辅助发展银行业务的作用,比如我国大多数银行建立的网上银行。第二类是直接建立的独立的网络银行,它的日常运作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比如最早的纯网络银行——美国第一网络银行、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等。

(二)我国纯网络银行的定位

纯网络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媒体和群众对纯网络银行最关心的就是其设立的目的、服务对象、与传统银行的区别等问题。通过分析表2-1,微众和网商银行这两家纯网络银行定位于小微金融。两家纯网络银行的客户群体都集中为中低端的客户,主要包括小微企业客户、个人创业者及普通消费者。在我国,小微企业超过5000万家,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创造了60%以上的GDP和贡献了近40%的财政税收。因此,小微企业在稳增长和促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已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小微金融服务”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3]但是,这类群体虽然融资需求强烈,但因为融资金额低、信用状况难以评价,传统银行对于这类群体的融资渠道几乎是关闭的。因此,纯网络银行的出现为小微客户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小微客户融资难问题。就像网商银行“无微不至”的口号一样,我国纯网络银行从服务群体,到主打模式,都体现出定位于小微金融的决心。

三、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分析

要想弄清楚对于传统银行而言,纯网络银行的到来究竟是颠覆还是融入。我们就应该将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进行比较,分析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而言,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一)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的优势分析

1.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以传统银行中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为例,工商银行2015年年末的个人客户数量为4.69亿;而支付宝注册用户超过8亿,微信注册用户量突破11亿,数据表明微众和网商银行有着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若这些用户都能转化成两家纯网络银行的有效客户,那么我国纯网络银行的受众人数将远超于传统银行的网上银行使用者。而且随着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支付宝和微信的用户队伍将不断壮大,这为纯网络银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2.高效的信用评级体系。传统银行对于客户信用的评价依赖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及实地调查结果;而纯网络银行有着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以微众银行的首款产品“微粒贷”为例,该产品运用大数据征信手段,将腾讯生态圈中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相结合,这些外部数据包括央行的个人征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如机票交易、教育机构、其他信息公司数据等,并运用大量指标构建多重模型,快速为客户出具信用报告,判定个人贷款的信用风险。[4]网商银行则延续使用阿里小贷的违约风险模型,从客户的个人信息、征信信息、历史表现、交易信息和经营状况等变量中筛选出对信用状况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构建模型进行评分,作为贷款评审依据。通过大数据征信手段的利用,大大提高了贷款审批与发放的科学性,解决了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流程复杂等问题。

3.创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传统银行业务开展主要靠着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与营销,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差;而纯网络银行业务运作完全依靠互联网,以视频交流取代传统银行的面谈、面签等环节,利润来源于中间业务收入。纯网络银行深谙“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并将之运用到产品创新中去。另外,纯网络银行还会根据客户的真实需求,创新开发产品。以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为例,就是一款无抵押、短期、小额贷款,随借随还,非常灵活。

(二)纯网络银行较传统银行的劣势分析

1.金融人才和经验的缺失。传统银行有着大量高端金融人才及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拥有一套从学校培养到企业培训的完整的金融人才培育体系;而纯网络银行缺乏金融人才和从业经验。阿里和腾讯开始接触金融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它们想在银行业站稳脚跟,除了依靠技术,还需要依赖大量的金融人才。纯网络银行发展时间较短,经验和人才短缺,这将是纯网络银行探索道路上的一块短板。

2.客户对纯网络银行缺乏信任。相较于传统银行有网点、有柜台、有工作人员,纯网络银行总会给客户一种挥之不去的“虚拟感”,生怕“跑了和尚,连庙都找不到”。因此,客户对纯网络银行的信任度不及传统银行。这种“虚拟感”会使得纯网络银行吸收存款困难,大多数客户还是愿意相信传统银行,不会将大量资金长期存放在纯网络银行。而且一旦出现网络谣言或者负面舆论时,纯网络银行不间断的服务优势会加速客户资金的转移,极有可能出现挤兑现象。

3.传统银行重视线上业务。近年来,传统银行也越来越重视线上业务,其服务渠道不断向网络化延伸,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直销银行。以民生银行的直销银行为例,在客户拓展上,其定位于“忙、潮、精”客户群体,这部分人群基本上为25至45岁的生活快节奏、追求新潮和精致生活群体。在产品设计上,其突出“少而精“,根据目标群体的特点推出六大产品,满足存、贷、汇三方面需求,产品简单、实惠,客户只需要通过APP就可以直接购买,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从分析中不难发现,传统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客户群体,业务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纯网络银行业务形成了同质化的竞争,对新开业的纯网络银行势必构成一定的威胁。

四、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合关系的博弈分析

笔者将借鉴古诺博弈模型[5]从理论层面来分析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合关系。

(一)假设前提

一是金融市场上只有传统银行和纯网络银行两个参与者,提供相同的产品,它们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二是两个参与者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双方都能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进行决策。

金融市场需求总量为:

(二)博弈过程

1.竞争博弈模型及其均衡策略组合。若传統银行和纯网络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选择竞争策略,则两个参与者都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选择策略,即使得各自开展金融业务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3.结论。通过对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后可知,双方采取合作策略可以实现双赢,使得整个金融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各方也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在当前背景下,纯网络银行應该与传统银行寻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五、纯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合作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银行业,对于传统银行而言,不是颠覆,应是融合。双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合作。

(一)双方实现信息共享

纯网络银行的优势在于潜在客户基础庞大,而且对于大量的线上客户有着自己的精确的信用评级体系,但资金匮乏。而传统银行有资金,但对于客户的评价还依赖于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而很多“长尾”客户却不在人民银行的征信范围内。因为信息不对称,使得传统银行无法为这些客户进行融资。因此,双方应实现信息共享,共同服务小微客户,发展普惠金融。

(二)双方注重渠道共享

2015年12月25日,人行发布《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通知中将个人银行账户分为Ⅰ类银行账户、Ⅱ类银行账户和Ⅲ类银行账户,其中Ⅱ类银行账户和Ⅲ类银行账户可以通过远程开户,但银行不得通过Ⅱ类户和Ⅲ类户为存款人提供存取现金服务,不得为Ⅱ类户和Ⅲ类户发放实体介质。[6]这就意味着纯网络银行的线上发卡业务迟迟不能实现。因此,纯网络银行的资金进出必须依靠传统银行,双方应注重渠道共享。例如微众银行与华夏银行就已经展开战略合作。微众银行前行长曹彤表示,微众银行的角色定义为传统银行的“补充者”,需要依托华夏银行等同业的紧密合作,如共享双方渠道,共同服务双方客户。

(三)双方合作开发产品

微众银行已经推出首款信贷产品“微粒贷”,该产品的贷款额度为500元~20万元,日利率0.05%,支持随借随还。截止目前,“微粒贷”自上线以来,主动授信已超过3000万人,贷款笔数400多万笔,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00亿元,平均每笔借款7000~8000元。说明该产品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借还都非常便捷。与传统银行相比,纯网络银行更接近商业圈、社交圈,对消费者的需求可能更加敏锐,通过对客户的消费轨迹和消费偏好的掌握,在金融产品设计上具有触觉优势。[7]而与纯网络银行相比,传统银行拥有大量高端金融人才及丰富的产品设计及开发经验。因此,双方应合作开发产品,推出更多满足小微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王信淳.纯网络银行及其监管问题研究[J].海南金融,2015(7).

[2]陈一稀.美国纯网络银行的兴衰对中国的借鉴[J].新金融,2014(1).

[3]樊志刚,黄旭,胡婕.互联网挑战银行——谁是21世纪的恐龙[M].2014:中国金融出版社.

[4]腾讯征信怎么玩?不排除向个人收费[N].南方都市报,2015.1.16.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三版)[M].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

[6]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N].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2015.12.25.

[7]王亮亮.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竞合[J].中国金融,2015(18).

作者简介:赵瑾婷(1988-),女,金融学硕士,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

作者:赵瑾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上市公司收购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财务集团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