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品质培养下的初中历史论文

2022-04-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意志品质培养下的初中历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新课改的标准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客观来讲,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如果对于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高效率地传授知识,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意志品质培养下的初中历史论文 篇1:

初中历史课堂对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探索

摘 要: 初中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的发展与富强培养人才的重任,所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当前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把历史课堂真正变成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场所,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规划中有一定的安排,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主动的思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意志品质 培养方式

历史教师在实现其所有的教学目标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应在教材的使用、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结果的评价和课后的作业等方面为优化课堂教学而努力。

一、情境教学,优化意志品质

因为历史知识的特殊性是很难让学生直接感知的,甚至会引起乏味之情,尤其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刚刚接触到一门新的课程的时候,往往会有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所以创设历史情境,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期望。优良的意志品质是可以通过学生在重现的历史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这样的个性表现可以使教师有效了解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倾向性。环境学习论者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意图的、复杂的,是处于它所发生的情境脉络之中的。”所以情境教学应当被用于中学历史课堂。

在历史教学中为了重现经典教师会创设“音像情景”、“图片情景”和“角色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中看到学生的意志品质倾向,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客观的评价,指引学生完善自己。尤其是在角色情景中,通过角色的扮演拓展教学思路。学生通过课外的资料搜集、材料整理编写新的历史剧本,然后分角色地重新演练并且在课堂中展示有关的历史事件或者人物。教师会讲述这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让学生扮演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模仿他们的对话,感受他们内心的真正的顽强意志,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对于历史教材中有关意志品质培养的素材的深入挖掘

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志品质培养的典型,世界历史是人类不断奋斗的历史,从个人到集体的成长都充满艰难和曲折。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最终是取得最终的胜利。在历史课堂中,有非常多的材料是关于意志品质的培养的,例如重大的历史事件、个人英雄事迹和名言警句等。历史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挖掘这样的素材,从中寻求关于意志品质教育的结合点,只有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才能获得学生最终的意志品质的提升。

在中国近代史中,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无数革命者在战争中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正是这些人的努力才换得今天的美好生活,革命先辈们在战斗的过程无不充满困难与挫折,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确立证明这一部分人的鲜血换来的是最终中国人民的幸福。所以这样的事迹表明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的重要性,这种美好的意志品质是后世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师要将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还原给学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中的优秀意志品质,在历史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培养自身的意志品质。

三、设计作业,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中学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教学作业,但是新课改后的作业要体现教师的用心设计性。所谓设计性是指在教学完成后的作业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及从中自身是否得到精神品质的熏陶。例如,让学生采访自己身边的英雄,采访参加过战争的人物。在这样的作业完成的同时,学生会亲身体验了解具有优异品质的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直接对中学生的心灵产生大的启发,加深学生对自身意志品质的培养观念。

对于学生的读书意识,教师应当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地进入阅读历史的习惯,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相关的励志书籍,阅读是学生二次吸收知识的过程,作业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当学生在讨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正确的意志观念,发扬好的摒弃不好的也是教师引导的职责。当学生开始从阅读中思考自我的时候是他们真正受教育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是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思考什么是自己应该有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有重大的意义,在历史的先驱中表明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一定是有良好的坚定意志,以及远大的抱负。在历史课堂中通过对重要事件及英雄人物的学习会让更多的学生感悟和理解,对比历史的过往而更珍惜当下,这或许才是对中学生成长最有意义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宁裕先,等主编.历史教学方法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崔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孙献民.浅析历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

作者:庞继春

意志品质培养下的初中历史论文 篇2: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在新课改的标准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客观来讲,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如果对于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高效率地传授知识,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所以,初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设备、角色体验、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来完成课程教学。探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中,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验式教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次系统地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各种教学方式不断地涌入课堂,“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性的教学手段,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将学生融入和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基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学习知识、思考问题,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进行高质量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体现。

1.体验式教学概念解析

目前国内对体验式教学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还有待深入,且多集中在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对体验式教学的途径讨论较多。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体验式教学的探索还不多见,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通过构建情境,呈现教学内容,让学习者在切身的體验和经历中建构知识、产生情感、发展能力。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关系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在对话和感悟中丰富内容、内化吸收知识。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方面可以找到理论支撑,情感、意志品质等的形成离不开体验,需要通过经历的过程得到发展。从教育学的视角观察,教育环境是教育过程的构成因素之一。知识、价值观、能力的获得也需要学生在一种教育情境中通过参与、互动得以实现。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意义

(1)加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感受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老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感受。初中阶段的课程学习相对于小学时期的难度会有全方位的提高,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这个抽象性的学科学习过程中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必须形成自己对这个课程的认识,才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学生来讲,要想获得一定的学习感受,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个学科具备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自己主动地进行课程知识感受,增加自己的学习收获,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正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区别于接受式、被动式学习的一种创新型的学习能力。在“参与式教学”的理念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以及个人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模式下老师扮演的是辅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中主动积极的发言,与老师和同学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老师在旁边对错误的理解进行指正,对课堂内容进行点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的策略

(1)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老师在过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上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课本文化知识的传授,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扮演知识接收者的角色。但是,在“体验式”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老师应改变以往的“枯燥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陈旧思想,营造自由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同时,老师在课堂上更多地扮演辅助者的角色,积极地和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具体想法,来更好地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将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实际行动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初中历史教学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外界的环境,达到和学生产生共鸣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可以利用初中生好问、好动、好奇的心理特征,让学生“想去学,乐于学”,以满足“体验式”教学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特点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想要达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情境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在关键的初中学习阶段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提高对他们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认识,培养他们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

客观来讲,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的特点,部分学生可能对该课程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此时初中老师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对学生课堂进行教学,以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在现代社会和科技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电脑、多媒体等电子设备不断地渗透到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热衷的娱乐休闲方式,初中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正好可以充分与这些电子设备联系起来,讓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下完成学习。

例如,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初中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部分做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初中学生,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将某个法律知识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展现给初中学生,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这种生动、直观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抽象性,加强学生的参与感,使他们感受到该课程知识的魅力,高效率地获取知识。

(4)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信心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说法,强调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挖掘他们的禀赋和潜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也应该倡导教育者考虑个体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再因材施教,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努力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置难度系数适中的作业,让他们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逐步提升自信心。尤其对那些内向、发展较落后的学生,教师更需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这些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成功,感受任务完成的快乐。

(5)注重反思,引导成长

教学评价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我们认为教学评价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师生双向的反馈,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视教学效果,往往忽略了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累积和质变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观察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和态度;教师可以将对学生的评价量化,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之一。通过学习反思,学生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提升该课程的知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6)保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纪律

顾名思义,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对社会有益的人。学生在初中时期正处于自身成长的关键期,此时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遵守各种纪律,形成良好的纪律意识至关重要,但恰恰由于初中学生年龄较小,情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在“体验式”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活跃,不遵守课堂纪律,甚至有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的现象,不但会影响课堂秩序,还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初中老师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在进行“体验式”课堂教学前讲清楚课堂规则、活动秩序,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每一位初中学生的情绪,圆满地完成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任务。

4.结语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倾向于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教学空间也拘束在课堂中,授课方式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缺少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成了“可有可无”的科目。一线教师应该主动求变、识变、应变,转变教学理念,从备课、讲课上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验式教学则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通过反思教学、因材施教、情境教学法等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柳槐.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周刊,2019(03).

[2]林媛.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杜海燕.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07).

[4]戴蓉蓉.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53).

作者:邵长利

意志品质培养下的初中历史论文 篇3: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意志品质;教学培养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不管是军事、政治、经济还是教育上的竞争,追根究底是综合国力和高科技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培养高素质人才还得依靠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强的意志品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科学知识的教育,更要注重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意志品质的意义

1.有利于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各种诱惑的干扰。因此,初中生更应具备坚强的意志力,集中精力学习。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从17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开始到现在的21世纪;学习内容的空间范围广,不仅涉及中国的发展历史,还有全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知识量过多,给初中生学习带来困难。除此之外,其他因素,如自信心缺乏、学习兴趣不高、挫折失败等原因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障碍。初中生想要学好历史,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品质对于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历史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精神基础。具有坚强意志的人一定是注意力集中的人,因此,集中注意力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方面。集中注意力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提高知识水平。总而言之,具有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2.有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对于健康的评判,不仅要考虑身体素质的好坏,而且要注重心灵方面的健康。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优良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初中历史教学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历史人物的感召力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能产生重大影响,以伟大的历史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3.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

现在大多数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安逸顺利,没有经历什么大的挫折和挑战,没有锻炼意志力的机会。上初中之后,学习上的压力和困难逐渐增多,有的学生会经受不住小小的挫折,出现厌学、逃课、打架甚至自杀的问题。这些都是缺乏坚强的意志的表现。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虎门销烟林则徐、“铁人”王进喜等的优良品质,能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使其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适应社会,取得成功。

二、培养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对策

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现在教育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1.发挥学校的教育导向作用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教育。在任何一个社会时期,教育都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手段,针对青少年时期的意志品质的教育要基于其自身的需要,不能采用强输硬灌的方法。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学力量。在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和精神的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

2.发挥家庭的环境引导作用

家庭对青少年的意志培养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要注重在家庭中形成平等和睦的良好关系。传统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家长专制的不良作风,弥补我国家庭教育的缺陷,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家长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教育孩子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重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3.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

从社会视角的价值观教育看,良好的社会风气能为青少年群体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媒体、教育部门等应该承担起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责任,以青少年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其形成优秀的意志品质,既要满足青少年个人发展的需求,也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媒体要加强自身的自律性,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努力实现影视作品的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帮助青少年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献民.浅析历史教学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S1).

[2]阮巧玲.寓意志品质教育于历史教学——例谈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历史教学问题,2011(3).

[3]李民弟.利用历史素材对中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J].文教资料,2011(25).

作者:杨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合作办学酒店旅游管理论文下一篇:旅游地理教学人文素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