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持好的精神状态

2023-06-13

第一篇:怎样保持好的精神状态

怎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什么是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就是人的思想意志的临时定位。是说人当时的心理思维情况如何。

无数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证明,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和部门也好,能否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情况下,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就能做好各项工作,克服各种困难,遇险而不惊,如果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就只能是相反,既做不好工作,又办不好事情,还有可能导致手忙脚乱,犯严重地错误。

然而,良好的精神状态从何而来?又如何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呢?

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自良好的思想基础。就是讲,一个人也好,一个单位和部门也好,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上,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即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都是党和国家整体利益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人民群众离不开和少不了的。你从事的工作是在为别人服务,同时,别人所从事的工作也是在为你服务,大家的服务是相互依存和支撑的,这个世界谁离开了谁也不行。因此,为了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别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大家都应该以饱满地热情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把各自的工作做得更好。

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自于每个人平衡的心态。所谓平衡的心态,并不是要求每个人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而是要有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心态。首先,在工作上要有一股子拼劲,不甘落后,主动地向先进学

1 习,各项工作争创一流,创一流的业绩。其次,在荣誉上不与人争抢。对工作看重些,对名利看淡些,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另外,在享受上不与人盲目攀比,要有知足感,可以多吃苦受累,不可以奢侈浪费,珍惜来之不易的资源。

良好的精神状态来自于健康的心理。在精神和心理健康上,要始终相信自己是最好的“医生”,提倡自己经常给自己看“病”。既不能未老先衰,精神不振,也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锺,不管他人闲事,更不能为了谋取个人的和小团体的利益非法侵占党和国家的资财,成为历史的罪人。做人,要做个好人;交友,要交正直的朋友;当官,要当个好官;干事,要干的漂亮而又富有成效。

有人说:“精神状态是个宝,事事处处离不了”。这话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无论一个人或是一个单位,要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并不难,但创造精神上的财富最难,尤其是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更是难上加难。

对领导干部来讲精神状态更为重要。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如何,对部属和群众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何做到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除上述几点外还应强化五种意识。

强化学习意识。知识决定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实践证明,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不学习是一切落后的根源,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学习的过程就是追求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升华的过程,勤勉学习的态度就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肩负起发展的责任,就要真正强化学习意识,勤于学习、

2 善于学习。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讲,学习是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一定要把学习作为工作、生活、竞争的第一需要,作为终身的必修课。要有毛泽东“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气概,要养成良好的学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特点,不断拓宽学习途径,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和群众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提升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领导能力,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强化团结意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干劲、团结出成绩、团结出干部,只有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核心战斗力。一个班子如果不团结,四分五裂,怎么能驾驭全局,怎么能带好队伍,谈何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谈何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要喊响团结的口号,力倡团结的风气,高扬团结的旗帜,争当团结的模范。“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先决条件,只有搞好团结,才能真正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么一种政治局面。”

强化责任意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是一个民族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支柱。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什么是事业心、责任感?事业心、责任感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前进征途中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

3 是对事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有些人之所以精神不振作、工作不认真,主要是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什么是事业心、责任感?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事业心、责任感;明代大学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事业心、责任感;毛泽东同志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事业心、责任感„„没有事业心、责任感,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此,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地方、哪个岗位都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深厚的感情,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勇气。

强化拼搏意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拼搏成就梦想,奋斗铸就未来。你定的目标再好,任务再具体,不落实也等于零。落实就是干,就是拼搏。拼搏就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拼搏就是“不白活一回”,“活就活它个龙抬头,活就活它个虎生威”。拼搏就是充满奋发向上的工作激情,就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没有拼搏,就没有司法行政的今天,更不可能取得现在这些辉煌的成绩,所以一定要强化拼搏意识。

强化创新意识。胡锦涛同志指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忧患。常怀忧患,可以使人头脑清醒,永不自满;常怀忧患,可以使人警钟长鸣,永不懈怠;常怀忧患,可以使人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如果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干部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创新意识,不思进取、抱残守缺、固

4 步自封、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坐享其成、小富即安、小成即满,不可能有发展,不可能上台阶,不可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创新意识,强化“弯道超越”意识。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弯道超越”,我们才能打出一片新天地,才能“欲与天公试比高”。要通过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形成新思路,拿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完成新跨越!

简言之,如果每个人能出色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精神状态。

第二篇: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

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 把责任扛稳 抓牢做实 要正确认识三个方面的关系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提醒我们要时刻把风险估计的充分一点,把“发条”拧得紧一点,严防思想松懈、要求松绑,防止不出问题不重视,知道问题就是出问题。具体到实际工作,就是要常记纪律、规矩,常有自律意识,常在有为状态,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扛稳抓牢做实,要正确认识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与“老观念”的关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所谓“新常态”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依法从严治警的新常态、纪律作风建设的新常态。要求我们树立新思维,认识新常态,跟进新措施,适应新常态,创新新举措,引领新常态,提振精气神,积极新作为。

——树立看齐意识,破除“沉疴痼疾”。“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在“新常态”上,要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看齐,向上级党委看齐,向党委核心看齐,自觉把上级党委确定的制度和原则作为引领各级行动的先导。对中央和上级提倡的要坚决响应、对中央和上级禁止的要坚决杜绝、对中央和上级决定的要坚决照办。以高度自觉的敏锐、破旧立新的勇气、革故鼎新的胆识、立说立行的作风、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破“老观念”、立“新理念”,破“旧办法”、树“新标准”,破“潜规则”、立“明规矩”。向《党章》看齐,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看齐,遵守“四个必须”“八条规范”,把握好“六大纪律”戒尺,既发挥道德感召力,又强化纪律约束力。

——树立规矩意识,破除“麻痹思想”。“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从严从紧讲纪律、躬身自省守规矩,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最面前,提升思想上的敏感值、行为上的警觉性。尤其要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守“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在深化军队改革大考面前,必须听号令,守规矩。由于特殊的形势任务,要求我们更加突出讲纪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决不能做“两面人”、“老好人”,决不能说“两面话”。要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等“铁规铁矩”,革除“认识不清,麻木不仁,心存侥幸”陋习,克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搞变通”顽症,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必止,树起“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规矩”新标杆。

——树立纪法意识,破除“模糊认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纪律是治党之戒尺,两者不可混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法纪分开”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纪在法前,才能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把“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只有坚持纪严于法,才能突出强调党员和党组织区别于普通公民的政治责任。纪律红线失守,是法律底线失守的预警信号,法律底线失守,纪律红线必然荡然无存。因此,要求我们必须用纪律的尺子衡量党员干部的行为,对党员干部违纪行为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才能有效防止党员干部踩踏法律“分界线”,才能保证党员干部在严的纪律面前“心有所畏”、止足不前,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二、正确认识“监督人”与“关爱人”的关系

执纪是保护干部,监督是关爱干部,监督执纪不及时、没有效果,就会就会导致党员放任自流、心无所谓、言行失范,就容易犯错误,引发“蝴蝶效应”。

——纪律审查的目的是警示人。“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纪律审查工作,就是要和违纪违法现象作斗争,惩恶扬善,激励正气。纪律审查不仅是针对现象查问题,更重要的是剖析根源解决问题、治病救人。如果有“病”不治”,有“错”不纠,任由“小毛病”滋生蔓延,必然会导致违纪违法的“破窗效应”。在执纪上,要拿出动真碰硬的劲头和刮骨疗伤的狠劲,让党规发力、禁令生威,让其他同志受到教育,让心存侥幸者收手、让违规违纪者止步,让大家敬畏纪律、遵守纪律。要注重把握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灵活方法,把握尺度,注重执纪效果,体现党组织的关心厚爱。 ——有效监督的本质是关爱人。“严是爱、宽是害”。监督是防止权力变质的最好防腐剂,没有监督的权力是最危险的权力,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发生问题,拒绝监督的干部终将走向颓废。监督是一种很自然、很正常的教育、约束与爱护,是一种深沉而严厉的爱。“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有效监督的本质是对同志的一种帮助,多一份监督就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监督就多一份踏实。要把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警戒和一面镜子,摒弃“监督就是找茬,就是给自己过不去的错误思想”,树立“监督就是负责,就是关爱的理念”。党内没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宽广的胸襟,培育豁达的气度,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关爱,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要探索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和人性化的监督机制,主动前移关口,减少漏洞、真空,防微杜渐,防止监督松劲

——抓早抓小的核心是保护人。“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只有善于洞幽察微、见微知著,从苗头抓起,从细微之处抓起,防病于未萌、治病于初起,才能有效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一般问题发展为违纪违法问题,从根本上保护党员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建立常态化的教育警示、经常性的风险排查、动态化的提醒帮助机制,抓早抓小,未雨绸缪,发现有不正之风和违纪苗头就马上去“管”,触犯了纪律、破坏了规矩就及时“治”。当党员干部出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时,如果及时抓、及时管,就有可能将问题制止在萌芽状态,在“是”与“非”、“对”与“错”面前,如果有人及时咬耳扯袖,就有可能起到幡然醒悟、悬崖勒马的效果,反之,见危不救,甚至阿谀奉承,无异于推波助澜、害了同志。

三、正确认识“要尽责”与“被问责”的关系

有权必有责,在岗必尽责,负责必明责,履责必尽责,失责必追责。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构建“人人知责、认真履责、个个尽责、严格问责”的责任体系。

——要明责知责。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岗位越重要,责任就越沉。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要克服重“权”轻“责”,重“履责”轻“负责”,重“分管责任”轻“一岗双责”的倾向。坚持“我的岗位我有责、履行权力我负责”及“责由岗定、人随责走、事按权办、权责一致”的理念,实现“责任主体明确化、岗位职责具体化、责任层级清晰化、责任链接无缝化”,形成“层层有责、人人明责、共同尽责”责任链条。

——要担当尽责。“人生须知负责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在岗必有责,有责就要担当。责任担当的本质是对党忠诚,担当就要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不为私心所拢、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或,打消自我监管怕丢面子、严管同志怕伤和气、严管下级怕丢选票的顾虑,树起“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矛盾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危机面前挺身而出,失误失败面前承担责任,歪风邪气面前坚决斗争”的好样子。

——要负责问责。问责旨在尽责。问责是手段,负责才是目的。问责一个,警醒一片。“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没有问责就难有担当,有责必问,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违者不违要问责,不尽心不尽责要追责,出了问题要有人负责。要把握好被动问责与主动问责的关系、事后问责与事先督责的关系、就事问责与深层追究的关系,体现问责力度和问责的效果,用有效的问责倒逼每名同志都尽心尽力尽责。

第三篇: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XXXX年是令人兴奋、令人自豪、令人难忘的一年。我国国运昌盛,喜事连连,“风景这边独好”。我们隆重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胜利召开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世界很不安宁的情况下,我国保持了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这一切,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和民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江苏在2001年里的形势也很好,同样让人鼓舞,令人喜悦。我们在困难较多、大事较多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实现了新世纪初战告捷和“十五”头年高起步、开好局的要求。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从江苏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省进一步呈现出团结稳定、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局面;我们成功承办了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和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议,扩大了江苏的知名度,展示了江苏的新形象;我们深入学习宣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全省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有了新变化;我们胜利召开了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作出了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勾画了新世纪初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所有这些,都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2002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里,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国际新环境,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机遇与挑战、利与弊空前复杂地交织一起的新形势,面对我省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任务,面对要求高于往年、困难多于往年的新情况,要继续大力推进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趋利避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的要求,动员和组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开拓。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党中央两代领导核心的重托,时刻牢记致富人民的重责,时刻牢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任,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精神是力量,是魂魄。好的精神状态是好的思想、好的作风的标志和体现。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不久前召开的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要立志做大事,就要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奋发”,就是要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形成一种蓬勃朝气、一种昂扬锐气、一种浩然正气;“有为”,就是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上有新的作为,在发展先进文化上有新的作为,在实现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上有新的作为。经验表明,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形成和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就能敏锐地抓住和用好机遇,就能正确地应对和战胜挑战,就能有效地解决和克服困难,就能与时俱进,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实现新的目标,创造新的辉煌。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树立率先之志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省第十次党代表大会提出的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体现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和强音,反映了全省人民的期盼和心愿。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作长期艰苦的努力。当前,对于江苏来说,我们不仅直接面对入世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双重压力,而且直接面对兄弟省市各显所长、竞相发展的新一轮竞争。这种竞争首先表现为发展思路、改革举措的竞争,如果我们在思想解放、观念创新上不能走在前头,就难以保持率先发展的优势,就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落伍。因此,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发展,也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加快发展,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小富即安、小胜即满的思想障碍,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率先之志。这是我们迎接新挑战、经受新考验、战胜新风险、赢得新优势的迫切需要。率先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定位,是一种责任。树立率先之志,需要有争创一流的目标和要求,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需要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和风貌。江苏人民有敬业勤业、苦干实干的优良传统,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把率先的思想打牢,把率先的目标盯紧,把率先的措施抓实,就一定能化决策为行动,化蓝图为现实。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善谋发展之策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当今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纷至沓来,如果我们仍然在旧模式、旧观念中兜圈子,单纯靠老办法、老经验对待新事物,甚至抱残守缺,墨守成规,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突破常规的胆略,就必然会落后于时代潮流,贻误事业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七一”重要讲话的发表,意味着新一轮思想解放的高潮已经到来。这不仅会大大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会大大推动机制、体制的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注入巨大动力和活力。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就要大胆开拓,勇于创新,不尚空谈,不搞争论,一切让实践来作结论。我们要着眼于新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新的思路来加快发展,以新的举措来深化改革,以新的办法来推进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必须更加注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必须更加注重按法律法规办事;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必须更加注重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我们要着眼于新的实践,赋予“五大战略”以新的内涵,善于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症结,狠下功夫,寻求突破。当前,特别是要继续优化所有制结构,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进一步释放私营个体经济的巨大增长潜能;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在抓好农业和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重点扶持抓好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竞争力;要继续实施分类指导的方针,采取新的举措,促进区域共同发展;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保问题,在可持续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同时,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大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也都要抓住重点,寻求突破。只要我们用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善谋发展之策,共筹解难之方,就能有效地推动全局工作,提高江苏整体发展水平。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艰苦奋斗,激发创业之情

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艰难中起家立业,在困苦中成就伟业,在奋斗中创造辉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富民不可能实现,强省将陷于空谈,率先必然落空。唯有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在苏北经济发展正处于打基础的地方,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借助外力而不依赖外力,激发、凝聚民力而又珍惜、用好民力,自力更生,知难而进,打好基础,实现“后发”。在苏中经济发展正面临起飞的地方,也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停步,不松劲,实现迅速“崛起”。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同样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实力还无法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抗衡,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的富裕程度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只有正确对待过去,敢于超越自我,继续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率先发展,全面“提升”。须知,创业是最好的守成,只有不断创新业,才能真正成伟业,攀高峰。全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党性锻炼和人格修养,以苦砺志,以俭修身,做艰苦奋斗创大业的表率;都要善于团结和带领群众艰苦创业,帮助他们实现致富愿望。只要干群一心,同舟共济,形成全省人民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生动局面,我们就能开创江苏美好的未来。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转变作风,强化落实之功

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奋发”的精神转化成“有为”的行动,关键在于强化落实之功,把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为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党中央把2002年确定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就是要求我们在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上狠下功夫。实践反复证明,地区之间发展上的差距,除了客观条件的差异之外,从主观上来说,主要取决于两条:一是决策是否正确;二是落实是否到位。一个领导干部既要有科学决策的基本功,又要有狠抓落实的基本功,两者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基本功,都不可能成大事。现在,我省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已经确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政方针已确定,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的重点和措施也已明确,关键在于狠抓落实。抓落实,就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是要杜绝空谈,反对形式主义。我们看一个干部是否在抓落实上下功夫,不仅要听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了什么;不仅要看他干了什么,还要看他干成什么。在抓落实上下功夫,就要深入基层、了解民心、掌握真情,切实做好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就要随时掌握实践发展的新趋势,研究新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就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和总结群众实践中的新鲜经验,运用典型来指导全局工作;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和措施,实施分类指导的方针;就要实实在在地多办实事好事,为基层解忧,为群众解难;就要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制和各项工作机制,使责任得以明确,使监督有效实施,使考核规范科学,真正做到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要在全省大力倡导注重实践之风,注重实干之风,注重实效之风,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注意发现和重用那些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政绩突出而不事张扬的干部,善于识别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在我们党内,绝不能让投机取巧、夸夸其谈的人如愿以偿,也绝不能让勤勤恳恳、踏实工作的人吃亏。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需要我们团结拼搏,形成人和之力

事实表明,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有各种条件,最重要的是人和的力量,而人和力量来自团结。团结具有强大的威力,必然带来丰厚的回报。“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江苏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是全省上下团结拼搏所创造的奇迹。要加快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必须用“加法”和“乘法”,把上上下下的智慧集中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把本地的优势和长处整合起来,防止用“减法”和“除法”,造成智慧和力量的无谓分散。对领导干部来说,善于团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胸怀,是一种领导艺术。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有讲大局的政治觉悟,都要有讲团结的良好愿望,都要有兼听纳谏的宽阔胸怀,都要有善于同不同意见的人合作共事的协调能力,搞好班子的团结,搞好与群众的团结,搞好方方面面的团结,在全省形成凝心聚力求发展、团结实干不争论的良好氛围。只要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善于团结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事业就愈有生机,愈有活力,愈有希望。

新的形势令人鼓舞,新的任务催人奋进。我们的事业充满生机,我们的未来无限美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第四篇: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良好精神状态

敬爱的党组织:

无数历史事实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良好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它就是形象、就是意志、就是力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党全国人民必须始终保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良好精神状态。

攻坚克难,强调的是明确任务和突破难点问题。

攻坚克难要求我们在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十八大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攻坚克难,就是要在围绕实现这两个目标任务上把握重点、攻克难点、解决热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实现突破。比如,如何实现两个翻番的发展目标?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在创新管理和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在这些方面都有许多难点问题需要攻克和突破。

当前,从国际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浪潮不断兴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局部地区动荡不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所抬头。从国内形势看,我们的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科技竞争力、创新力还不够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还比较突出。纵观国内外形势,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正确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对我们是一个重大考验,也决定着我们能否攻坚克难。只要我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汇报人:xiexiebang

2014-07-17

第五篇:解放思想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精神是信念,是支柱,是动力。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有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前进就有动力,事业就充满希望;就能充分凝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无坚不摧的合力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就能敏锐地抓住和利用好机遇,有效解决和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就能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因此,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建设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学校组建以来,全校师生振奋精神,团结一致,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校正处于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的攻坚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斗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干劲。不能小绩即满,盲目陶醉,停滞不前;也不能因有差距而畏缩不前,丧失斗志。我们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进一步自觉增强谋发展、干事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需要每位教职员工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必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要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学校的决策;要涤除浮躁之气,静下心来,埋头苦干;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切实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为学校发展尽心竭力。

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走出一条好路,闯出一条新路,干成一番事业,必须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干劲。作为“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要实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领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领跑”,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中“领先”,不断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敢于向高的攀,与强的比,对于认准了的事绝不半途而废。“崛起”在于“奋力”,要有追求卓越的志气、开拓创新的勇气、昂扬向上的锐气,拼搏进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让我们全校师生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目标追求上永不知足,在工作事业上永不停步,抓住机遇,敢创敢试,促进学校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得又好又快!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最新主任助理工作总结下一篇:怎样把作文写具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