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弟子规教案范文

2022-06-18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弟子规教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国学弟子规教案范文

国学-弟子规-教案

第一课时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总序: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注释

悌 :弟弟敬爱哥哥。

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厚德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注释: 承:承担。 解读:

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应该恭敬的聆听,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解读:

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之后,先探望父母,下午回家后,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注释: 苟:如果 解读:

纵然是小事,不要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擅自作主,任性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贻:遗留 具:准备 解读: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身体有所不适,受到伤害,父母亲就会忧虑。品德修养有问题,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耻辱。 思考题:

1、弟子规从几个方面谈做人应有的礼仪规范。

2、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面对父母的教导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人物链接: 故事一:

温家宝总理谈中国传统文化

新华社消息 温家宝总理1月31日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与西班牙文化界人士、青年学生进行了座谈。

院长女士,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久负盛名的塞万提斯学院与大家见面。中国和西班牙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今天的座谈会以文化为主题很有意义。贵国著名剧作家哈辛托•贝纳文特曾说过:“文化是理解与沟通的良师。 ”文化交流对增进我们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必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在此,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天人合

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故事二:

捐肾救母的田世国

田世国,山东人,38岁,律师,5年来一直在广州工作,难得有空回家。2004年2月26日,田世国的弟弟从老家给他打电话说:母亲查出患尿毒症。突然听到这不幸消息,田世国仿佛天塌了下来。第二天,田世国就匆匆踏上北上的列车,回到了母亲的身边。看着母亲被病魔折磨的消瘦不堪的身躯,田世国心里十分的痛苦。田世国的母亲为了不拖累儿女,一度想放弃治疗。田世国在得知最好的治疗方式是移植一个健康的肾脏后,田世国偷偷跑到上海中山医院做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他毅然决定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妈妈。

2004年9月27日,田世国把母亲骗到上海来,他说:“如果我妈知道那个肾是我的,她会从楼上跳下去,她绝对做得出来!”田世国说,他永远忘不了母亲听到他说找到肾源时的那个眼神,那是求生的欲望。

田世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了一个千百年的问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名言链接: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曾国藩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丘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第二课时 出 则 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注释: 泯:消失 解读:

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弟妹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 ;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解读:

如果长辈还站着,年幼的我们不应先坐下来,如果长辈坐着,允许我们坐下时才可以坐下。在长辈面前讲话,声音要低,但是回答的声音,低到听不清楚,那也不适当,要和颜悦色,声音要柔和清楚才好。 谨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注释: 履:鞋子。 解读:

出门帽子要戴端正,穿衣服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得贴切,鞋带要系紧 ,这样全身仪容才整齐。穿衣服注重的是整齐清洁,不在衣服的昂贵华丽,而且要依照自己的身份穿着 ,也要配合家庭的经济状况。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解读:

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 ,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增广贤文》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思考题:

1、《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我们要衣着整齐符合学生身份,联系《弟子规》谈谈理解。

2、为什么借东西要按时归还? 人物链接:

张九龄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张九龄容貌清秀,平时总是衣帽整洁。走在跃上,总显得风度潇洒,与众不同,总能赢得路人的目光。并且每当朝廷重要的朝会时,在众人中间,他也是很显眼的,连皇帝对他的举止都赞赏不已,凡是张九龄在,那里的气氛就会格外愉快,大家都乐意同他这位衣帽整洁而且又有风度的人在一走说笑、玩乐和探讨学问。张九龄的注重仪表给他带来 了好人缘。 名言链接: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聂大年

第三课时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秽:肮脏。

妄:荒谬不合理。

佞:惯于用花言巧语谄媚人

解读: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都是不可以的。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 ,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解读: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 ,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 ,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注释:

跻jī:登,上升。

解读:看见他人的优点行为 ,心中就升起向他看齐的好念头,纵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见到别人的恶习,就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注释: 却:退步。 砺:磨。

解读: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 ,应该自我督促努力赶上,听见别人说我的过错就生气, 听见别人称赞我就高兴,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这样不好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真诚有益的朋友就不敢和我们在一起。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解读:如果是无意之间犯的错,称为过错;有意犯错误那就是罪恶了。如果勇于改正错误,那就等于没犯错;如果犯了错还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辜:罪

《增广贤文》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思考题:

1、《中学生行为规范》规定不说脏话,结合《弟子规》谈谈理解。

2、孔子说:“见贤思齐”,《弟子规》中有同样的表述,请说说。 人物链接:

马班邮路王顺友

王顺友,这个并没有多少人熟知的名字,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

1995的春天,陪伴王顺友的骡子受到惊吓后脚乱踢,王顺友一不小心就补螺子踢倒了,但王顺友却一想为山里的人们送邮件,只好强忍着疼痛捧着肚子,继续上路,9天9夜的漫长路途,信是送到了,可是王顺友却昏倒了,当他被老乡架到医院时,人已气若悬丝。为了送信,他吃尽了苦头;为了送信,他饱经了磨难。

5年是这样,10年是这样……一晃眼,已经度过了20个春夏秋冬,岁月毫不留情地在王顺友的脸上纵下了“千山万水”,而他却仍然坚守着这一份工作。20年的马班邮路生涯中,他穿越过如雨一样袭来的山体塌方,也用匕首吓退过手持长刀的剪径强盗;在他落水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去捞他的邮包,但是,他的邮件从没有丢失过。 名言链接:

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 ──申居郧

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 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第四课时 泛 爱 众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訾zǐ:说人坏话。 解读:

自己有才能,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不要轻易诋毁,说人坏话。别人的短处,绝对不要揭露出来,别人有秘密不想让人知道,我们就不要说出来。

赞美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因为对方知道了,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宣扬别人的过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份的憎恶,就会招来灾祸。 《增广贤文》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伤人一语,利如刀割。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得宠思辱,安居虑危。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思考题:

1、 对待他人的缺点错误我们如何去做?

2、 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弟子规》是如何表述的? 人物链接:

贺之章的故事

贺之章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性格直爽,豁达健谈,当时的达官贤士都 很仰慕他,都愿意和他交谈,他虽然名气很大,但爱才若渴,热情地提携讲坛后辈。当他在京城身居要职时,李白还是一个初露头角的诗人。贺之章读了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见面后,虽然年龄相差四十多岁,但却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之交。后来,在他的推荐下,李白名震天下,后来成了人人赞叹的“诗仙”。 商鞅的故事

鞅是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辅佐秦孝公进行了变法。变法之初,为了取信于民,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天,商鞅在国都的南门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当众宣布,谁能把它扛到北门,赏赐黄金十两。可是到了下午,还没有人去做,这时商鞅又下令把赏金增加为五十两,这时有一个人把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马上把五十两黄金奖赏给了那人。人们见商鞅说到做到,以后推行什么政策都积极响应,商鞅变法于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名言链接: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第二篇:国学弟子规教案 2

《弟子规》第二十课教学设计

姓名:王兴兰 性别:女 地区:青海省西宁市

邮编:811603 单位:田家寨小学 职务:教师

联系方式:13909716435

一 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 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 设计理念

1.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1 事中引发思考,激发学习情趣.结合拓展,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

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祖先造字时为什么这样写?它包含怎样的意思呢?(人说话要讲信用)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第二十课,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学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

(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1.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首先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看着注音读几篇后,再自行把韵文试读两遍。

2. 集体朗读韵文,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

3. 读文之美在于轻重缓急能入韵。播放音频,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文节奏读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试行打节奏。

4. 读文贵有轻重缓急,根据诵读的需要,找出韵文中轻读与重读的字,按节奏读出韵文,(全班同学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适时指导,相机激励。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1.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刚才的几轮诵读,同学们对照韵文再读读译文,想想古人对待“信”是怎么要求的?(交流汇报)

2.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播放音频故事 [孟信卖牛] ) [说一说] 2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诚实、守信)孟信的行为符合《弟子规》的哪些要求呢?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

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分别符合《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议一议]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与辩论,相机引导,

[1]紧扣“信为先,惟其是”先自行思考,然后同桌交流,鼓励学生结合韵文要求,针对小男孩和邻居的行为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只有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品质崇高,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2]紧扣“诈与妄,奚可焉”从邻居的贪婪,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邻居之所以失去别人的帮助,是因为他没有做到“信为先”,缺乏待人真诚的品质,为了不再犯邻居的错误,谨记教导,我们再次集体朗读韵文。

(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恭敬待人,信守承诺。)

评析: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要学习孟信和小男孩,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再次朗读课文。

(五)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不断努力实践,让我们成为传统文明的实践者,现在请同学们再次用心诵读.同学们,《弟子规》中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不只是在课堂上诵读,更应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五 板书设计 第二十课

言真诚 戒 诈与妄

3

崇高 戒 刻薄语 秽污词

附:教学反思

一 拓展教材,使教学内容丰富立体

《弟子规》虽然是国学经典,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有事做,他们在上课时发言踊跃,积极表现,得到的知识和启迪也超越了原来的教材。

二 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能力,升华了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理解《弟子规》信这一部分内容的意思,理解了之后又设置了几个问题让他们学会活学活用,培养了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他们能很快说出原文意思,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他们的积极和用心超出了我的想象,基本上能很完整地解决现实问题。

三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在准备这节拓展课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活动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这些问题促使我一遍遍地精研教材,查找相关资料,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不愿表现,参与面虽然广,但还不是全班。 2.上课时我还没有做到始终和孩子平等对话。

4

第三篇:20小学国学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第二十课教学设计

上饶县第六小学 刘玉芳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第二十课围绕“诚信”这一行为,通过韵文、释文、拓展、故事四个板块的设计,体现出课文的文、意、理的统一。韵文“凡出言,信为先,惟其是”的行为要求上看,这些要求体现出做人应讲信用,做到真诚待人的道德准则;“诈与妄,奚可焉,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这些要求来看,准则意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待人真诚的人。释文表意准确,通俗易懂,为学生自读自悟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拓展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揭示了课文内容的现实意义,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事《孟信卖牛》以生动的事例诠释“只有自己做到真诚守信,才会赢得众人的信任、尊重。”这一道德修养与道德智慧,体现出《弟子规》行为准则的道德素养与道德智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读中习法,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对八句韵文做到熟读成诵,诵读成韵。

2、读中感悟,结合释文与故事读中理解“信”的行为要求,从传统文明的行为准则中感悟传统道德行为对人积极影响。

3、学中反思,紧扣拓展,借助情境,学会以课文的处事准则,反思自己的行为得失,并能自觉地运用传统文明准则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4、学中陶冶,诵读中感受古代韵文的音韵之美,内涵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

1、块组合,分层推进。紧扣“信”这一主题,根据诵读入韵、读文明意、悟理导行三层教学目标,相机设立创设情境,话题揭义;字正腔圆,诵读成韵;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生活介入,明理导行教学四环节。分层推进,层层落实,促进知行合一。

2、四化并用,优化组合。确立以“读—思—悟—行”为主线的教学策略,实现理解、感悟、思辨、导行的有机统一;引导学生读准韵文的字音、节奏、音高,掌握停顿,落实诵读化。借助故事,在故事中诠释文本要义,在故事中引发再度思考,在故事中激发学习情趣,体现教学故事化。结合拓展,设情境,在课堂生成“借物”情境,为知行合一的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再现教学情境化。引导学生反思生活,明理察失,增强行为规范意识,张扬教学生活化。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揭义

1、创设情境,导出话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字,这个字大家都很熟悉。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2、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祖先造字时为什么这样写?它包含怎样的意思呢?(人说话要讲信用)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第二十课,从古人的“信”的行为要求中,学学为人处事的真诚与智慧。

(二)字正腔圆,诵读成韵

1、字正腔圆,读通韵文

A、《弟子规》是古代韵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首先把韵文中不认识的字,找出来,看着注音读几篇后,再自行把韵文试读两遍。

B、集体朗读韵文,提出诵读要求:读书贵有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精神饱满,咬字吐音清晰。(教师相机引导)

2、轻重缓急,读出韵味

A、读文之美在于轻重缓急能入韵。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找出诵读的停顿节奏,按韵文节奏读文。现在请同学们先试行打节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B、读文贵有轻重缓急,根据诵读的需要,找出韵文中轻读与重读的字,按节奏读出韵文,(全班同学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适时指导,相机激励。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C、学生集体诵读,进一步强化诵读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韵文表达的是怎样意思。(为故事诠释,读文明义的这一环节做铺垫)

(三)故事诠释,读文明意

1、释文结合,读文知意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通过刚才的几轮诵读,同学们对照韵文再读读译文,想想古人对待“信”是怎么要求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把握信的行为准则:出言—信为先,惟其是)

2、故事引路,据文辨义

下面,我们一起听听孟信卖牛的故事,看看获得怎样的启示。

[孟信卖牛] ——教师生动讲述

[说一说]

[1]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用心想一想,贫穷的孟信为什么赢得大家的尊重?(诚实、守信)孟信的行为符合《弟子规》的哪些要求呢?

[2] 点评:虽然孟信家里穷,经常连饭都吃不饱,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用病牛去换粮食,他的这种行为赢得了别人的尊重,这种道德修养也是道德智慧。

3、情境插入,依理明义

看动画短片《男孩和金斧头的故事》

说一说:你认为故事中的两个小朋友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分别符合

《弟子规》中的哪句话?

[议一议]

评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考与辩论,相机引导,

[1]紧扣“信为先,惟其是”先自行思考,然后同桌交流,鼓励学生结合韵文要求,针对小男孩和邻居的行为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义。(在人与人的交往 中,只有诚实守信,待人真诚,品质崇高,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2]紧扣“诈与妄,奚可焉”从邻居的贪婪,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邻居之所以失去别人的帮助,是因为他没有做到“信为先”,缺乏待人真诚的品质,为了不再犯邻居的错误,谨记教导,我们再次集体朗读韵文。

(四)生活介入,明理导行

1、回顾生活,明理察失

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明白自己的行为得失就是成功的开始。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事例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真诚表达,恭敬待人,信守承诺。)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整理了以下几道题目,请同学们加以判断,并说出你的想法。

1、芳芳没做家庭作业,老师检查时,她告诉老师丢家里了。( )

2、小亮踢球时,不小心把王奶奶家的玻璃打破了,他连忙向王奶奶承认错误,并且赔礼道歉。( )

3、冬冬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不及格,回家妈妈问他考试了没有,冬冬说没有考试。( )

4、文文和妈妈一起上街去,乐乐让他帮忙买一盒铅笔,可文文却在公园里玩忘记了,没有买到铅笔。( )

5、小明和小红约好星期六去图书馆,可奶奶突然生病住院,小红临时要去看望奶奶,所以她打电话告诉小明取消约定。( )

评析: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要学习孟信和小男孩,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再次朗读课文。

(五)升华题义,激励实践

同学们,《弟子规》中为人处事的准则是祖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不只是在课堂上诵读,更应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努力实践,让我们成为传统文明的实践者,在实践中传承与发扬祖国的文明,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学业与德行。现在请同学们起立,再次用心诵读,让《弟子规》的行为准则成为我们的实践指南。配乐诵读:

五、板书设计

第二十课

亻 言

真诚 戒 诈与妄

崇高 戒 刻薄语 秽污词

尊重 帮助

附教材内容 第二十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第四篇:《弟子规》教案之一——《小学国学教案精选集》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崔兴君

一、 教学内容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二、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 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 引领展示

(1)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2) 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

[建议]

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 答疑解惑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齐读“谨而信”部分)

(2)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

[建议]

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

画面:

生1:这一段的大部分意思我都懂,就是那个“晨必盥”的“盥”我不理解。

师:你真是个善问的孩子,不过我要纠正你一下,“盥”这个字的读音是(guàn)。

生1:噢,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师:真有礼貌!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1:带着大家齐读。

生2:老师,“袜与履”中“袜”是指袜子,“履”是什么意思呢?

师:这个词平常我们做动词用,其实它的本义是名词。你看看袜子和什么呢?哪个同学可以做他的小老师?

生3:我知道了!“履”的本义就是鞋子!

师:真聪明!学贵有疑!但还要善读书。还有什么不懂的,再读读书!我们这本《弟子规》后还有“经典解说”,请你试着向它求解!

„„(学生读书自学)

[建议]

在这个画面中,学生质疑提问,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质疑探新的精神。

(3) 这章所写的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些细节往往影响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大家了解吗?(交流王安石的成就)

(4) 我们手中的这本《弟子规》里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

[建议]

故事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和感染力,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在读故事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小节后配备王安石不讲卫生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样浅显的小故事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3. 链接

“经典故事”《不讲卫生的王安石》(见《弟子规》第51页)

4.“经典拓展”(见《弟子规》第51页)

(1) 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相机交流)

(2) 这个故事后还有几个小问题,你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呢?(完成习题,交流)

(3) 如果我们能按这一章所说的去做,就能培养出良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齐背这两句!

5. 自由创编

(1) 《弟子规》是清代的儿童蒙学教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是新时期的弟子,在理解这几句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改一改、编一编!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弟子规》。(配乐、独立创编)

(2) 编好了吗?在四人小组内好好交流交流,把你的大作读给伙伴们听,大家都要洗耳恭听!(四人小组交流)

(3) 你觉得谁创作得最好,推荐他代表你们小组展示给全班同学听。我们来评评看谁编得最好,谁是我们班的“大学士”。(小组交流后推荐一名代表,全班展示) (4) 还有许多同学也想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在你就可以去找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交流。(全班交流)

[评析]

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是诵读、理解,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联系个人经验,创编具有时代特点的《弟子规》,赋予经典以鲜活的生命,以真正继承中华经典中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

6. 总结延伸

(1) 到这里,这一章就全部读完了。你能完整地背一背吗?(自由背)

(2) 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分男女生比赛)

[评析]

这节课只是一个“驿站”或“加油站”。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受到熏陶,获得方法,所以课堂是以“还准备读什么经典书籍”而结束的。给学生打开的是读经典的大门,读经典的广阔天空。让学生一直走下去,读下去„„

正文见《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读本》——《弟子规》

第五篇:国学教案2《弟子规》入则孝第1段

《弟子规》入则孝

教学目标:

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1、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学习、理解内容:

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 A、请2名学生读 B、生评议

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 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1、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

2、请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

3、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样对吗?

小结: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四、举例说明:

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

1、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

3、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关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业:

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务员暂行规定范文下一篇:搞笑春节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