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全教案

2023-04-02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全教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全教案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 、“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学习了观察”等六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六、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学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学兴趣可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七、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八、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共4课时 第二单元:身边的动植物 共5课时 第三单元:土壤 共3课时 第四单元:奇妙的水 共3课时 第五单元:空气 共4课时

第六单元:各种各样的材料 共2课时 第七单元:我学习了观察 共2课时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1 校园寻 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纸和笔、一个小盒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一、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

二、介绍科学家达尔文。

教学新课

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1、4 页的内容。

二、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 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

1、介绍游戏要求。 (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

2、查看寻宝清单。

3、开始校园寻宝,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

4、“百宝箱”收集宝贝。

四、交流寻“宝”发现, 拓展延伸

教师检查“百宝箱”,总结全课。 布置学生保留“百宝箱”,下节课带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校园寻“宝”

1、了解科学家:达尔文

2、寻“宝”游戏

教学后记:

2 观察 “宝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图画记录被 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出初步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 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 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抓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

教学准备: 放大镜、前一课找到的“宝贝”、记录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一、展示找到的宝贝

二、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它有什么特别吗?你是怎样发现它 的特别之处的?你们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

教学新课

一、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 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文 观察宝贝。板书:观察宝贝

二、学习讨论达尔文的观察方法

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三、观察宝贝

1、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打算用 什么方法去观察这个宝贝?(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3、学生观察宝贝,教师巡视指导。

4、讨论交流。 (1)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填写记录单。 (2)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 (3)对于你们的宝贝,有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解释吗? (4)小结:哪个宝贝最有价值?

拓展延伸

一、活动:认领宝贝

1、观察一颗宝贝石头

2、上交石头

3、认领宝贝

4、小结

二、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观察“宝贝” 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顺口溜:眼耳鼻舌手 人人身上有 帮我认东西 是我好朋友

教学后记:

3 整理百宝箱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并能叙述自己 分类的理由,懂得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2、能简单处理收集到的研究材料。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独立观察和思考,能乐于和其他同学合作。

2、善待被寻来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观念。

(三)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在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找共同特征”, 以共同特征为基础进行 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 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或排序

教学准备: 纸盒或瓶子作标本容器、标签纸、胶水、真标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学生拿出“百宝箱”, 引导学生模仿达尔文的做法, 整理自己的“百宝箱”。

教学新课

一、给“宝贝”分类

1、学生检查“百宝箱”,想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2、小组交流分类方法,全班汇报讨论。

3、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说出分类的标准。

4、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强调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二、制作标本

1、科学家为了长期研究“宝贝”把它们制成标本,我们也来试试。

2、老师出示石头标本或树叶标本,激起学生的制作热情。

3、介绍标本的制作方法。

4、分小组制作标本,教师指导。 拓展延伸

一、标本展览,成果交流。

二、“走进科学”单元评价

板书设计: 整理“百宝箱”

一、给“宝贝”分类

二、制作标本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身边的动植物

1 身边的植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 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 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想了解与植物有关的事情。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 有多少种植物吗?

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 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二、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

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 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身边的植物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二、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三、有趣的植物

教学后记:

2 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 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能观察记录。

3、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

4、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 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 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 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

2、我们认识哪些动 物呢? l 教学新课

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

2、学生汇报。

3、把你知道的常见动物填写在书上记录表中合适的位置。

4、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填写理由(自己的分类标准) 。

5、教师小结。

二、猜动物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

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3、合作游戏。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出示后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说特 征一个猜动物名称合作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猜的动物多。 拓展延伸

指南车信箱公告:征集有关动物的谜语。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猜谜语活动。 教学新课

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

1、请每一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进行研究,并确定好研究的题目。

2、小组交流确定研究选题。

3、学生汇报,教师对选题的确定进行指导。

4、分小组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

5、学生汇报,互相交流。

6、教师小结。

拓展延伸

出示指南车信箱,学生探讨:蚯蚓会唱歌,这是真的吗?古人的这种结论可信吗?

板书设计: 2 常见的动物

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二、猜动物

三、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土 壤 1 本地的土壤

教学目的:

(一)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采集土样。

2、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土壤。

3、能够用自己设计的方式分离土壤里的物质,并填写实验记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观察土壤的乐趣。

2、意识到保护土壤要从小事做起,能将研究后的土壤及其中的动植物放回 原处。

(三)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土壤的概念。

2、知道本地土壤的组成。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教学难点: 了解土壤的成分

教学准备: 小铁铲、塑料袋、标签、 笔、记录纸、托盘、报纸、筛子、水、烧杯、玻璃棒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有谁知道土壤是什么吗? 理解土壤的概念

教学新课

一、认识土壤

1、哪些地方有土壤呢?

2、土壤和植物、动物、人类有些什么关系呢?

二、采集土样

1、想去看看土壤吗?

2、教师宣布采集时的安全事项。

3、教学生做土壤标本的方法(18 页)

4、带工具采集土样

三、活动总结

四、课后准备 将土壤样本交给老师保存。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采集来的土壤,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要靠大家认真地、仔细地观察

教学新课

(一)观察土壤成分

1、你已经知道土壤里有哪些东西?

2、你是用什么观察方法发现的?

3、讨论: 我们还可以用些什么方法观察土壤?

4、用自己的方法观察土壤。

5、汇报观察结果。

(二)设计方法分离土壤

1、讨论: 你怎样把土壤中看到的物体分离开来?

2、汇报分离方法。

3、分组按照自己的方法分离土壤。

4、学生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自己的发现。

(三)教师小结

拓展应用

1、整理器材

2、留心观察不同的土壤。

板书设计: 1 本地的土壤

(一)观察土壤成分:土壤里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 水等

(二)设计方法分离土壤:沉淀法、筛选法、挑拣法

教学后记:

2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会做土壤鉴别类型的实验。

2、能够开展小调查活动,了解本地土壤类型。

3、能够做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实验。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乐于用所学科学知识、技能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

2、理解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

教学重点:

1、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

2、引起对家乡的关注。

3、通过中长期观察培养学生的坚持性。

教学难点: 能够做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实验、

教学准备: 上节课所采土壤、笔、记录纸、种子、花盆、不同类型的土壤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通过你们的观察,所有的土壤都相同吗?

教学新课

(一) 认识土壤的类型

1、土壤的类型是根据砂和黏土的含量来划分的。

2、打开书 第21 页自行了解。

(二)鉴别土壤

1、讨论: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土壤中砂和黏土的含量?

2、学生汇报。

3、教师补充“手捏法”。

4、学生分组对上节课采来的土壤进行鉴别。

5、学生填写实验记录。

拓展延伸 小调查

1、了解本地的土壤类型。

2、了解本地的土壤适合种哪些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大家的小调查进行得如何?

教学新课

(一)科学调查讨论会

1、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有什么结果?

2、学生汇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3、教师宣布调查结论。

(二)研究不同的植物生活在不同的土壤里

1、了解仙人球、花生适合生长在什么类型的土壤里。

2、 猜一猜, 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类型的土壤里会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 影响吗?

3、教会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对比实验)

4、学生动手实验。

5、 嘱咐学生做一个有科学精神的有心人, 坚持给豆子浇水、 记得每天察。

拓展活动

1、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无土栽培技术的知识。

2、教师补充说明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2 土壤的种类 砂质土:含砂较多。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含黏土较多。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 性居中

教学后记:

3 土壤的保护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会推测土壤遭受破坏的严重后果。

2、能够参与保护土壤的活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保护土壤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去

教学难点: 能设计保护土壤的活动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但是人类却在破坏它。

教学新课

(一)了解土壤被破坏的方式

1、出示人们破坏土壤的图片资料。

2、这样做为什么破坏了土壤?

3、列举本地土壤被破坏的情形。

4、破坏本地土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生开展讨论:这样下去我们的大地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保护土壤

1、开书 26 页,讨论这些做法是否正确。

2、你能想到一些什么办法来保护土壤?

3、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保护土壤?

拓展延伸

1、角色扮演 (土壤的申诉) 、小实验(埋垃圾)

2、校外宣传

3、土壤改良

板书设计: 3 土壤的保护

(一)了解土壤被破坏的方式

(二)保护土壤

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奇妙的水

1 认识水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获取证据,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描述对一定量的水的形状变 化的观察结果。

2、能设计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方案,并实施。能对各组实施的方案及效 果进行评价,在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易操作性、简便性的基础上, 评出 1~2 个最优方案。

3、学会使用量筒进行测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尊重证据,用证据来说明问题。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在设计方案时,能积极思考,方案严 密、可行。

(三)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重点: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难点: 能设计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方案,并实施。

教学准备: 水、烧杯、量杯、漏斗、水槽、量筒、瓶子、不同形状的其他容器若干、 尺、调匙、滴管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阅读单元页,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二、提问:关于水,我们有哪些认识?有哪些问题?

教学新课

一、拿出清水、杯瓶等各种容器。

二、试猜想:将水倒入这些容器中,水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

三、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交流汇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容器内水的形状。

拓展延伸

你能画出容器里水的形状吗?

第二课时

教学新课

一、提出猜想。

1、出示三瓶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水。

2、谁的肚子里装的水最多呢?(学生回答)

3、教师统计学生所持观点情况。

二、实验验证。

1、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根据现有材料选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

4、办法可行吗?这需要咱们亲自动手试一试。

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1)你们小组准备使用哪种实验方法?需要什么材料呢? 2)小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

5、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6、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三、反思猜想。 通过刚才的猜想和动手实验来验证,说说你有什么想法呢?

四、认识量筒。

1、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我向大家推荐一个专门用来测量水的仪 器——量筒,它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2、小组观察量筒,认识“毫升”。

3、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

4、比赛:教师说出多少毫升水,学生马上量出水。比一比,哪个小 组倒得快?

5、先估测,再用量筒测量一号瓶的水,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有刻度的物体,可以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

板书设计: 1 认识水

一、 关于水,我们有哪些认识?有哪些问题?

二、水的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 有一定的形状

教学后记:

2 流动的水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材图示,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模型。

2、对如何使小水轮转得快做出设想,并用实验证明。能找到两种以上的 办法使小水轮转得快。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思考,大胆设想。

2、注重实践,尊重事实。

3、能意识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有利和有害的一面,科学能帮助 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能帮助人们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力量,趋 利避害,甚至化害为利。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列举实例说明流水有力量。

2、 能初步了解人类科学利用流水的历史。

教学重点: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模型。

教学难点: 对如何使小水轮转得快做出设想,并用实验证明。

教学准备: 红萝卜、小塑料片若干、铁丝支架、水槽、烧杯或可乐瓶、与流水有关 的图片和声像资料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阅读指南车信箱,介绍古时水磨及这一技术发明给人类带来的好 处和它创造的价值。

二、提问:水磨是怎样利用水力的?

教学新课

自制小水轮。

1、教师出示一个小水轮范例。

2、介绍制作小水轮的材料及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动手制作。

4、简单测试后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制作经验。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后做出更多的各具特色、新奇有趣 的水水轮。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一、展示学生课后制作的作品。

二、让小水轮转起来,想想,怎样才能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呢?

教学新课

一、研究讨论。

1、小组讨论:小水轮转得快的条件和原因有哪些?试做猜想。

2、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二、实验探究。

1、提问:我们的小水轮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2、学生实验尝试,教师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变量。

3、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体验“流动的水有力量”和如何用好这种力量。

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有关水利和水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水力对人们的生产生 活有什么影响?

2、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水力,减少水力的危害?

板书设计: 2 流动的水

1、 水磨是怎样利用水力的?

2、 自制小水轮

3、 流动的水有力量

教学后记:

3 溶解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2、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并将科学探究中得到的发现用于生活中。

(三)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2、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重点: 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教学难点: 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高锰酸钾、红糖、沙子、石子、粉笔、 肥皂、洗衣粉、橡皮、面粉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教师出示一杯清盐水。 提问:透明的水中能“藏”东西吗?(学生回答)

二、请几个学生尝杯中的水。 提问:水中藏没藏东西,“藏”的是什么?

教学新课

一、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水、烧杯、搅拌棒、粗盐。

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的器材,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 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 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 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只有经过老师确 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 中。

三、对比实验。

1、观察沙子和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的情况。

2、理解溶解的科学含义:溶解就是像盐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 溶化的现象。

3、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容易 溶解。

拓展延伸

1、你还有什么问题?

2、归纳问题,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学生汇报交流上节课后深入研究的情况。

教学新课

一、提出猜想。

1、学生拿出准备的材料: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 (允许学生补充其它的材料)

2、学生预测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后将如何变化,并说出预测的根据。

二、观察实验:其他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 2)实验完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哪些材料容易溶解、哪些材料不容易 溶解的结论。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拓展延伸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溶解现象?

2、 怎样使糖块溶解得快?把自己的方法与同学交流, 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

板书设计: 表一: 没放入水中时 刚放入水中时 搅拌一会儿 搅拌较长时间后 盐粒的样 子 表二: 石子 红糖 粉笔 肥皂 洗衣粉 橡皮 溶解 没有溶解

教学后记:

4 浮与沉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

2、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

3、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4、能找出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意识到“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三)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重点: 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能找出改变物体浮沉 状态的方法。

教学准备: 平衡尺、绳、橡皮筋、测力计、水槽、铁块、木块、塑料块、卵石、橡 皮泥、气球、吸管、蜡烛、牙膏皮、橡皮、可乐瓶、有盖和无盖的小玻 璃瓶、肥皂、萝卜、马铃薯、锡箔纸、海绵、棉线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同学 们回忆一下,举例说说。

二、提问:试预测,我们将所带材料放入水中,哪些会下沉,哪些会 上浮?并说出预测的依据。

教学新课

一、观察实验:材料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

1、我们来用实验验证预测是否正确。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 沉入水中的物体 2)实验时,放入水中的物体,应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出。

2、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3、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检查原来预测的依据是否正确,现在有什么发现。

拓展延伸

你对物体的浮与沉还有哪些疑问?课后可以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物体浮在水上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 题。

教学新课

学生动手实验,感知浮力。

1、教师说明实验方法,提出探究问题:将空可乐瓶放入水中,它浮在 水面上。用手缓慢将可乐瓶向水中压,有什么感觉?

2、学生动手实验。

3、汇报交流实验感受,得出科学结论。 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4、提问:水对浮在它上面的物体有浮力,那么水对下沉的物体是否也 有浮力呢?

5、学生提出猜测。

6、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准备好半桶水,将 2~3 千克的卵石装入网丝袋 中。每位同学认真体验 1~2 次,提牢网丝袋,慢提慢放,注意安全。另 外,让装卵石的网丝袋浸入水中时,不要触及桶底或桶壁。 2)学生预测:用手提着装了卵石的网丝袋放入水中,感觉会变重还是 变轻。 3)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7、学生汇报交流。

拓展延伸

你还有哪些方法来对此进行验证?

第三课时

教学导入

教师演示沉船实验。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沉船打捞上来呢?

教学新课

一、探究实验:怎样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呢? (实验前,教师为每组准备两种不同的材料)

1、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好记录。

2、分组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交流。

二、打捞“沉船”。

1、学生分组设计打捞方案。

2、分组实验,教师及时指导。

3、汇报交流。

拓展延伸

1、打捞“沉船”,还有没有其它新的办法呢?

2、课后,我们可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或新华书店、访谈等途径收集信 息,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打捞沉船的方法。

板书设计: 4 浮与沉

一、预测:材料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 思考:为什么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二、汇报交流 三.打捞沉船

教学后记:

5 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地球上咸、淡水分配比例信息。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和与水有关的自然景观。

2、意识到水对于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水的无比珍贵。

3、将“珍惜每一滴水”化为学生每天的实际行动,养成节约用水、一水多用的好习惯。

(三)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知道生命离不开水。

3、了解自然界淡水资源的缺乏。

教学重点: 意识到水对于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水的无比珍贵

教学难点: 知道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准备: CAI 课件、榨汁设备、蔬菜、水果、彩笔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周围哪里有水?冰和雪是不是水?水还有哪些状态?地球上还有哪些地方有水?

教学新课

一、多媒体播放课件。 地球上的水的形态和分布有关的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 水域和风景,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水资源信息等。 )

二、感受生命体内也存在水。 榨水果或蔬菜汁活动。

三、生命离不开水。

1、学生举出人类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的事例。

2、假如没有水,我们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

3、将自己的观点写或画在纸上。

4、对比认识:生命离不开水。我们要节约用水。

四、珍惜每一滴水

1、要求学生用彩色笔将咸水、淡水、可利用的淡水分别占有的份数在 教材上的方格坐标图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让学生感受水资源的 缺乏,要节约用水。)

2、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现象?关于节约用水我们应该怎样做? 你有哪些建议?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拓展延伸

课后可将自己好的建议写成书面报告,寄给水资源管理局。

板书设计:5 地球上的水 一. 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 生命体内也有水,生命离不开水 三. 珍惜每一滴水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空气 1 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的:

(一)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借助其他物体直接观察空气,在观察空气的存在。

2、 能运用多种感官对空气进行观察,并能描述空气的形态特点。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猜想,并能检验猜 想是否正确。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积极的探究欲,并愿意 把自己对空气的感知、认识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三) 科学知识目标:

1、 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2、 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态。

3、 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找空气”,用各种感官观察空气,证明空气存在于 我们的周围,并用语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空气

教学难点: 设计简单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透明塑料袋、扇子、气球、海绵、粉笔、橡皮泥、碎砖 块、小卵石、水槽、矿泉水瓶、塑料吸管、大烧杯、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谜语引入“围着我的身,无色又无形” 教学新课

(一)找空气

1、你能看见空气吗?请你们利用手上的材料想办法 把空气找出来。 ①用塑料袋找空气 ②用扇子、气球找空气 ③说说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空气。 ④观察空气。

2、土块、粉笔、石头、橡皮泥、海绵里有空气吗? ①猜一猜 ②动手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3、你观察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

(二)吹气球

1、按书上的方法把气球装在矿泉水瓶中。

2、吹一吹,试着把气球吹大。

3、为什么吹不大,猜一猜。

4、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气球吹大,试一试,为什么?

5、怎样才能让我们看到空气跑出去了?再试一试。

6、说说你的发现。 拓展延伸

留心观察生活中与空气有关的现象

板书设计: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 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3 空气要占据空间。

教学后记:

2 流动的空气

教学目的:

(一)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自制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能运用多种感官对流动的空气进行观察。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制作纸风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习惯。

2、学习用尝试的方法来探究热空气的流动,初步培养学生百折不饶的科 学态度。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空气能够流动。

2、知道热空气会上升。

3、知道风是流动的空气形成的。

4、了解风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体验、实验来研究空气流动,认识空气能够流动, 知道热空气会上升。

教学难点: 制作纸风车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边长 5 厘米的正方形、圆规、图钉、竹筷、剪刀、蜡烛、 火柴、电风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玩过纸风车吗?这节课我们利用纸风车来研究空气的流动。

教学新课

(一)制作纸风车

1、打开书第44 页看图学习纸风车的制作。

2、老师教学生制作。强调剪刀的使用安全。

3、分组制作。

4、相互评价制作的纸风车。

(二)旋转的纸风车

1、根据你的经验使纸风车转起来。

2、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鼓励用更多的方法。

3、想一想,是什么推动纸风车旋转的?

4、怎样使纸风车旋转得更快?

(三)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1、讨论:将纸风车靠近点燃的蜡烛,它会转动吗?

2、有几个可以放的位置,猜想在各个位置时可能发生的现象。

3、分组动手实验让纸风车转动。注意别将纸风车点燃。

4、讨论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拓展延伸

介绍走马灯、孔明灯

板书设计: 1.热空气轻,冷空气重. 2.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热地方的 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风(冷到热) 。3.风有力量。

教学后记:

3 压缩空气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指导学生能通过实验去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 能力。

2、 学习用自己的实验结论来解释某些现象, 体验“科学结论可以通过重复 实验来验证”这一重要的科学本质和特征。

3、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自己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科学的初步办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功与喜悦,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 的作用,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应用所学知识的热情。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空气有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2、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3、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

4、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有可以被压缩的性质、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知道压缩空气 有弹性、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挤压空气”的实验来认识: 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有弹性的特征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篮球一个、打气筒一支 分组实验材料:甘油注射器一只、橡皮擦一块、硬吸管四只、牙签四只、 橘子皮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演示实验引入 :“ 给篮球充气” 解释这种现象。

教学新课

(一)挤压空气

1、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2、预测会发生什么现象。

3、提示操作注意事项,分组实验。

4、填写实验记录表。

5、交流实验结论,再次解释:给篮球充气这一 实验现象。

(二)制作空气枪

1、演示教师制作的空气枪,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进行安全教育。

3、分组制作实验,分析子弹是怎样射出去的。

(三)压缩空气的应用

1、学生说生活中的例子。

2、看插图补充说明。

拓展延伸

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

板书设计:

1、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2、空气能被压缩。

3、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教学后记:

4 空气中的灰尘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空气中的灰尘,初步学会在对比研 究中控制变量的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相似现象做出判断的能 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研究,引起学生对空气环境的关注,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空 气环境的洁净自己应该怎样做。

2、在研究空气中的灰尘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 精神,体会合作的成功与喜悦。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空气中有灰尘,知道不同的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

2、知道吸入过多的灰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3、知道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办法。

教学重点: 研究不同地点空气中的灰尘

教学难点: 会应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对类似的现象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 幻灯机一台、宽胶带一捆、小方凳 5 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每天来到学校都会发现桌子上布满灰尘,猜猜这些灰尘 从哪里来的?

教学新课

(一)光柱中的发现

1、我们现在怎么没有看到空气中有灰尘呢?你在哪里 看见过空气中的灰尘?

2、你能想办法让同学们看见空气里的灰尘吗?试一试。

3、学生分组观察、记录。

4、你还有哪些办法可以找到空气中的灰尘?

(二)研究不同地点空气中的灰尘

1、空气中的灰尘会一样多吗?

2、猜测学校哪些地方的灰尘会多,哪里会少?

3、讨论:怎样才能知道那里的灰尘有多少?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4、汇报方案,教师指导完善。

5、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第二课时

教学新课

(一)汇报实验记录

1、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2、总结室外研究活动,得出学校各个地点的灰尘含量。

(二)比较不同环境下灰尘的多少

1、观看插图。

2、比较判断,分析灰尘多少的原因。

3、了解灰尘对人体的危害。

(三)判断图中的对错

1、观察图片。

2、判断并说明原因。

3、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课后拓展

连续一周收集讲台上的粉笔灰,看看有多少?发表你的看法,要使它减少我们该如何做?

板书设计:

1、空气是不纯净的,里面含有尘埃和其他杂质。

2、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地方,空气中所含的杂质越多。

3、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持空气的洁净。

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各种各样的材料

1 形形色色的材料

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目标:

1、 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并做记录。

2、 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感受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2、意识到有些材料的不可再生性,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和 态度。

(三)科学知识目标:

1、建立“材料”的概念。

2、知道可以把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重点: 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并做记录。

教学难点: 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观察记录表、橡胶、陶瓷、塑料、丝绸的历史资料。 学生:每人自带玩具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同学们,咱们身边的物体都是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

教学新课

一、 它是用什么做的

1、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或你带来的物品,它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

2、学生分组活动,指名回答。

3、把这些物体按不同的材料分一分类。

4、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5、交流汇报。

6、小结: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我们的生活离 不开材料。

二、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观察棉花和石油这两种物体的材料来源:棉布来自棉花,塑料来自煤 和石油。

2、体会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区别。 人们把像棉花这样, 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塑料这样, 由人类合成制造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3、说说你知道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拓展延伸 你对材料还有哪些问题?课后, 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尝试着解决问题, 了解有关材料的更多知识。

板书设计:

1 形形色色的材料

1、 你知道哪些材料?塑料、玻璃、木材、橡胶、棉花

2、 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对于简单的特征明显的材料,学生分类很清楚,但有些不熟悉的学生就不 能准确判断了,很多学生把材料和物品混为一谈。

教学后记:

2 我们的衣服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调查身边常见服装材料的种类。

2、能够运用多感官和工具探究服装材料的特点。

3、初步尝试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检测不同材料的特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服装材料,如棉、丝、毛、尼龙等。

2、知道服装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 能调查身边常见服装材料的种类。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感官和工具探究服装材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服装材料发展历史的资料,丝绸、棉布、尼龙布、毛料四种同 样大小的服装材料,钩码、一次性杯、温度计、热水、放大镜、镊子。 学生:各式服装、手电筒、砂纸、剪刀、木块。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1、P54 观察五幅不同时期服装的图片。说说各个时期服装的材料。

2、随着科技的发展,服装是变化的,制作服装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教学新课

一、调查了解服装衣料的材料组成。

1、拿出所带来的服装,查阅服装的标签说明。

2、分组填写调查记录表。

3、交流汇报。

4、 请同学们说说:使用不同的材料织成的面料有什么好处?多种材料混 合使用是否可以扬长避短?

二、衣料的研究。

1、你想研究衣料的哪些特点?确定研究的问题。

2、分组讨论:对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需要的材料、讨 论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拓展延伸

课后,对小组的研究计划再做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新课

一、 衣料的研究。

1、 交流汇报制定的实验计划。如: 实验一:将衣料蒙在手电筒上,用放大镜观察衣料的纹理。 实验二:把砂纸固定在桌上。把衣料包在一个木块上,在砂纸上磨。研 究衣料的耐磨性。 实验三: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装上同样多和同样热的水,同时用不同 的衣料包裹住。一定时间后,同时测量四杯水的温度。研究衣料的保暖 性。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3、交流汇报。

4、小结。

二、选择衣料设计服装。

我们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通常需要穿上不同衣料制成 的衣服。观察 P57 图中不同的人穿的衣服各需要应用衣料的什么特点? 拓展延伸

我设计的未来服装。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参加什么活动?根据工 作或活动的需要,使用合适的衣料设计一种未来的服装。

板书设计: 2 我们的衣服

一、服装衣料的材料组成

二、衣料的研究:纹理、耐磨性、保暖性

三、设计的未来服装

教学后记:

3 纸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制定研究计划,再深入探究不同纸的各自特点。

2、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纸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3、能模拟蔡伦造纸的过程造一张纸。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为保护森林资源,我们要节约用纸。

2、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3、体会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中常见纸的一般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纸的一般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能制定研究计划,再深入探究不同纸的各自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镊子,放大镜,同样大小的牛皮纸、报纸、复印纸、餐巾纸每组各一 份,铁架台,钩码,大头针,双面胶,解剖盘,红水,蔡伦造纸的图片资料。 学生:各种纸制品,收集废纸或其他造纸原料,搅拌棒,棉布或过滤网,毛 巾或旧报纸,一大堆书,胶水。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请同学们拿出所带的纸制品,进行展示。

教学新课

一、提出问题。

1、欣赏、观察大家所带来的纸制品。

2、说说纸有哪些类型、用途及纸制品的优点。

二、研究纸的相同特点。

1、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纸的相同特点。

2、同学们运用感官认真观察,桌上的这几张纸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3、还可以通过以下下两种方法观察纸。 1)将纸片撕开,观察撕开的纸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把纸揉搓后展开,观察揉搓后的纸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注意:观察过程中要用放大镜,并把放大镜下纸纤维的样子画下来。

三、制定研究纸不同特点的研究计划。

1、关于纸,你有哪些问题?将它写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选择吸水性和抗拉强度等特点进行板书。

3、每组选择一个想研究的问题,分组做好研究计划。 纸的研究计划 第 组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猜想: 研究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4、布置分组带好材料。

第二课时

教学新课

一、 制定研究计划。

1、交流汇报各组制定的研究计划,并做适当的评价。

2、各组修改完善研究计划。

二、实验探究。

1、交代实验的注意事项。

2、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并做好实验记录。

3、交流汇报。

4、总结。

拓展延伸

说一说,生活中的纸制品分别应用了纸的什么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导入

请一位同学说说蔡伦造纸的方法。

教学新课

一、 学习造纸的方法。

1、大家从蔡伦造纸的活动中,提炼出造纸的方法。 选择树木、废纸等原料 把原料捶捣或搅拌成纸桨 把我们抄好的纸晒干

二、自己造一张纸。

1、学生分组合作生动手造一张纸。

2、展示所造纸的原品。

3、说一说,我们自己制造的纸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2 我们的衣服 1.常见的服装材料有棉、丝、毛、尼龙等 2.调查我们自己的衣服 3.衣料的研究

教学后记:

4 材料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利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材料发展的历史。

2、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3、查找资料了解生活中处理可再生物质和不可再生物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教学难点: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发展史、材料的回收和利用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收集材料发展史、材料的回收和利用的图片或资料完 整 。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人类生产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发展,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

教学新课

一、 阅读材料发展的历史。

1、学生阅读教材 P61 的史话材料。

2、教师做介绍、补充。

3、小结。

二、材料的回收利用。

1、请同学们阅读 P62 图片。你认为下图中谁做得对吗?谁做得不对?

2、如果人类无节制地使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而不知道回收利用,你认为 会出现什么后果?

3、小结: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材料大部分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使 用可再生的材料,节约资源。

拓展延伸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新型材料。

板书设计: 4 材料的应用 1. 材料是不断发展的. 2. 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使用. 3. 材料的回收利用.

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 我学习了观察

1 我学习了观察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回顾本学期经历的观察活动,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总结。

2、在学生对科学观察的认识逐步条理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观察能力 的发展和提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2、意识到科学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 惯。

(三)科学知识目标: 对观察方法进行总结和掌握。

教学重点: 回顾本学期经历的观察活动,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 在学生对科学观察的认识逐步条理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教学准备: 大白纸、放大镜、实验记录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 和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这一学期你经历了哪些观察活动? 教学新课

(一)感官观察的总结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你怎样才能选出一个又红又甜的 西瓜呢?

2、学生汇报。

3、总结用感官观察的方法,板书: 看 视觉 “形状”、“大小”、“颜色” 摸 触觉 “光滑程度”、 闻 嗅觉 “气味” 尝 味觉 “味道” 听 听觉 “声音” 单个感觉器官只能判断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只有将所有的单个感觉结 合起来,才会形成对事物的综合感觉,这样的了解才更全面。

(二)运用工具观察的总结

1、我们曾在哪些课上用到了这些工具, 它们对我们的观察活动有些什么 帮助?

2、你还知道哪些观察工具?可以用它们干什么?

(三)对观察对象进行处理的观察方法的总结 观察土壤时我们对土壤进行了哪些处理?说说这些方法的好处。

(四)思考与观察的总结

1、不断的思考,能让观察的发现更多,观察更深入。

2、有计划的观察使观察活动保持持续和有序。

3、坚持长期观察使我们了解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发现隐蔽的规律。

教学后记: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习的观察方法,以岩石等为主题内容展开相对自主 的研究。

2、能以合适的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能积极参加岩石的观察研究。

2、爱思考,能在观察和研究中提出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了解岩石有不同的种类、特征,了解人类对岩石的运用。

教学重点:岩石的观察研究

教学难点:了解岩石有不同的种类、特征

教学准备:放大镜、盐酸、铁钉、锤子、滴管、铜钥匙、小刀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新课

研究岩石

(一)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1、关于岩石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小组讨论。

2、集中汇报,教师板书。

3、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选择。

(二)制定观察研究计划

1、出示 66 页研究计划样本。

2、学生了解研究计划的制定方法。

3、小组讨论选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4、教师抽查研究计划,全班指正。

(三)收集岩石

1、课堂收集。

2、课外收集。

教学新课

观察研究岩石

1、拿出采集来的岩石标本。

2、检查研究计划,完善研究计划。

3、分工合作,观察岩石。

整理记录,展示成果

1、整理记录。

2、全班交流汇报研究成果。

3、选择好的张贴展示。

4、小组之间展开互评。

5、教师总结评价。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第二篇: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大全

第一单元 走进科学

1 校园寻 “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

(二)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教学准备: 纸和笔、一个小盒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一、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

二、介绍科学家达尔文。

教学新课

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1、4 页的内容。

二、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 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 —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

1、介绍游戏要求。 (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

2、查看寻宝清单。

3、开始校园寻宝, 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

4、“百宝箱”收集宝贝。

四、流寻“宝”发现。 l 拓展延伸

一、教师检查“百宝箱”。

二、总结全课。 布置学生保留“百宝箱”,下节课带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校园寻“宝”

1、了解科学家:达尔文

2、寻“宝”游戏

2 观察 “宝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图画记录被 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出初步的假设。

(二)科学知识目标: 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 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抓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

教学准备: 放大镜、前一课找到的“宝贝”、记录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l 教学导入

一、展示找到的宝贝

二、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它有什么特别吗?你是怎样发现它 的特别之处的?你们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 l 教学新课

一、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 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文 观察宝贝。板书:观察宝贝

二、学习讨论达尔文的观察方法

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三、观察宝贝

1、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打算用 什么方法去观察这个宝贝?(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3、学生观察宝贝,教师巡视指导。

4、讨论交流。 (1)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填写记录单。 (2)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 (3)对于你们的宝贝,有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解释吗? (4)小结:哪个宝贝最有价值? l 拓展延伸

一、活动:认领宝贝

1、观察一颗宝贝石头

2、上交石头

3、认领宝贝

4、小结

二、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观察“宝贝” 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顺口溜:眼耳鼻舌手 人人身上有 帮我认东西 是我好朋友

3 整理“百宝箱”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并能叙述自己 分类的理由,懂得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2、能简单处理收集到的研究材料。

(二)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分类,分类有什么好处,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在事物的各种特征中找共同特征”, 以共同特征为基础进行 简单分类。

教学难点: 能根据事物的共同特征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或排序

教学准备: 纸盒或瓶子作标本容器、标签纸、胶水、真标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l

教学导入 学生拿出“百宝箱”, 引导学生模仿达尔文的做法, 整理自己的“百宝箱”。 l 教学新课

一、给“宝贝”分类

1、学生检查“百宝箱”,想出自己的分类方法。

2、小组交流分类方法,全班汇报讨论。

3、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说出分类的标准。

4、教师小结活动情况,强调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二、制作标本

1、科学家为了长期研究“宝贝”把它们制成标本,我们也来试试。

2、老师出示石头标本或树叶标本,激起学生的制作热情。

3、介绍标本的制作方法。

4、分小组制作标本,教师指导。 l 拓展延伸

一、标本展览,成果交流。

二、“走进科学”单元评价

板书设计: 整理“百宝箱”

一、给“宝贝”分类

二、制作标本

第二单元

身边的动植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 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二)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l 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 有多少种植物吗? l

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 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5、教师小结。 l 拓展延伸 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课时 l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l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 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l 拓展延伸 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身边的植物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二、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三、有趣的植物

2 常见的动物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 征,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能观察记录。

3、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验条件下的定性观察。

(二)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更多常见动物的名称,在对动植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动物 分类的标准;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 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动物卡片、相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l

教学导入

1、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

2、我们认识哪些动 物呢? l 教学新课

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

2、学生汇报。

3、把你知道的常见动物填写在书上记录表中合适的位置。

4、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填写理由(自己的分类标准) 。

5、教师小结。

二、猜动物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

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3、合作游戏。教师准备动物卡片。出示后请两个同学为一组一个说特 征一个猜动物名称合

作游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猜的动物多。 l 拓展延伸 指南车信箱公告:征集有关动物的谜语。 第二课时 l

教学导入 猜谜语活动。 l

教学新课 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

1、请每一小组选择一种合适的动物进行研究,并确定好研究的题目。

2、小组交流确定研究选题。

3、学生汇报,教师对选题的确定进行指导。

4、分小组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写下来。

5、学生汇报,互相交流。

6、教师小结。 l 拓展延伸 出示指南车信箱,学生探讨:蚯蚓会唱歌,这是真的吗?古人的这种 结论可信吗?

板书设计: 2 常见的动物

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二、猜动物

三、研究一种常见动物的特性

第三单元

本地的土壤

教学目的:

(一)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习采集土样。

2、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土壤。

3、能够用自己设计的方式分离土壤里的物质,并填写实验记录。

(二)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土壤的概念。

2、知道本地土壤的组成。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教学难点: 了解土壤的成分

教学准备: 小铁铲、塑料袋、标签、 笔、记录纸、托盘、报纸、筛子、水、烧杯、 玻璃棒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有谁知道土壤是什么吗? 理解土壤的概念

教学新课

一、认识土壤

1、哪些地方有土壤呢?

2、土壤和植物、动物、人类有些什么关系呢?

二、采集土样

1、想去看看土壤吗?

2、教师宣布采集时的安全事项。

3、教学生做土壤标本的方法(18 页)

4、带工具采集土样

三、活动总结

四、课后准备 将土壤样本交给老师保存。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采集来的土壤,你想知道些什么?有些什么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要靠大家认真地、仔细地观察

教学新课

(一)观察土壤成分

1、你已经知道土壤里有哪些东西?

2、你是用什么观察方法发现的?

3、讨论: 我们还可以用些什么方法观察土壤?

4、用自己的方法观察土壤。

5、汇报观察结果。

(二)设计方法分离土壤

1、讨论: 你怎样把土壤中看到的物体分离开来?

2、汇报分离方法。

3、分组按照自己的方法分离土壤。

4、学生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自己的发现。

(三)教师小结

(四)拓展应用

1、整理器材

2、留心观察不同的土壤。

板书设计: 1 本地的土壤

(一)观察土壤成分:土壤里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 水等

(二)设计方法分离土壤:沉淀法、筛选法、挑拣法

2 土壤的种类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会做土壤鉴别类型的实验。

2、能够开展小调查活动,了解本地土壤类型。

3、能够做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实验。

(二)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

2、理解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土壤里。

教学重点:

1、知道土壤的一般分类标准。

2、引起对家乡的关注。

3、通过中长期观察培养学生的坚持性。

教学难点: 能够做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实验、

教学准备: 上节课所采土壤、笔、记录纸、种子、花盆、不同类型的土壤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通过你们的观察,所有的土壤都相同吗?

教学新课

(一) 认识土壤的类型

1、土壤的类型是根据砂和黏土的含量来划分的。

2、开书 21 页自行了解。

(二)鉴别土壤

1、讨论: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土壤中砂和黏土的含量?

2、学生汇报。

3、教师补充“手捏法”。

4、学生分组对上节课采来的土壤进行鉴别。

5、学生填写实验记录。 拓展延伸 小调查

1、了解本地的土壤类型。

2、了解本地的土壤适合种哪些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大家的小调查进行得如何?

教学新课

(一)科学调查讨论会

1、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有什么结果?

2、学生汇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3、教师宣布调查结论。

(二)研究不同的植物生活在不同的土壤里

1、了解仙人球、花生适合生长在什么类型的土壤里。

2、 猜一猜, 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类型的土壤里会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 影响吗?

3、教会学生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对比实验)

4、学生动手实验。

5、 嘱咐学生做一个有科学精神的有心人, 坚持给豆子浇水、 记得每天察。 拓展活动

1、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无土栽培技术的知识。

2、教师补充说明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2 土壤的种类 砂质土:含砂较多。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含黏土较多。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 性居中

3 土壤的保护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会推测土壤遭受破坏的严重后果。

2、能够参与保护土壤的活动。

(二)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保护土壤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主动参与到保护土壤的行动中去

教学难点: 能设计保护土壤的活动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但是人类却在破坏它。

教学新课

(一)了解土壤被破坏的方式

1、出示人们破坏土壤的图片资料。

2、这样做为什么破坏了土壤?

3、列举本地土壤被破坏的情形。

4、破坏本地土壤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生开展讨论:这样下去我们的大地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二)保护土壤

1、开书 26 页,讨论这些做法是否正确。

2、你能想到一些什么办法来保护土壤?

3、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保护土壤? ? 拓展延伸

1、角色扮演 (土壤的申诉) 、小实验(埋垃圾)

2、校外宣传

3、土壤改良

板书设计: 3 土壤的保护

(一)了解土壤被破坏的方式

(二)保护土壤

第四单元 奇妙的水

1 认识水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获取证据,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描述对一定量的水的形状变 化的观察结果。

2、能设计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方案,并实施。能对各组实施的方案及效 果进行评价,在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易操作性、简便性的基础上, 评出 1~2 个最优方案。

3、学会使用量筒进行测量。

(二) 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重点: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教学难点: 能设计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方案,并实施。

教学准备: 水、烧杯、量杯、漏斗、水槽、量筒、瓶子、不同形状的其他容器若干、 尺、调匙、滴管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阅读单元页,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二、提问:关于水,我们有哪些认识?有哪些问题?

教学新课

一、拿出清水、杯瓶等各种容器。

二、试猜想:将水倒入这些容器中,水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

三、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四、交流汇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容器内水的形状。 拓展延伸 你能画出容器里水的形状吗?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教学新课

一、提出猜想。

1、出示三瓶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水。

2、谁的肚子里装的水最多呢?(学生回答)

3、教师统计学生所持观点情况。

二、实验验证。

1、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根据现有材料选择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

4、办法可行吗?这需要咱们亲自动手试一试。

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1)你们小组准备使用哪种实验方法?需要什么材料呢? 2)小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

5、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6、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三、反思猜想。 通过刚才的猜想和动手实验来验证,说说你有什么想法呢?

四、认识量筒。

1、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我向大家推荐一个专门用来测量水的仪 器——量筒,它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2、小组观察量筒,认识“毫升”。

3、介绍量筒的使用方法。

4、比赛:教师说出多少毫升水,学生马上量出水。比一比,哪个小 组倒得快?

5、先估测,再用量筒测量一号瓶的水,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有刻度的物体,可以来测量液体的体积呢?

板书设计: 1 认识水

一、 关于水,我们有哪些认识?有哪些问题?

二、水的特点: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 有一定的形状

2 流动的水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材图示,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模型。

2、对如何使小水轮转得快做出设想,并用实验证明。能找到两种以上的 办法使小水轮转得快。

(二)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列举实例说明流水有力量。

2、 能初步了解人类科学利用流水的历史。

教学重点: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小水轮模型。

教学难点: 对如何使小水轮转得快做出设想,并用实验证明。

教学准备: 红萝卜、小塑料片若干、铁丝支架、水槽、烧杯或可乐瓶、与流水有关 的图片和声像资料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阅读指南车信箱,介绍古时水磨及这一技术发明给人类带来的好 处和它创造的价值。

二、提问:水磨是怎样利用水力的?

教学新课 自制小水轮。

1、教师出示一个小水轮范例。

2、介绍制作小水轮的材料及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动手制作。

4、简单测试后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制作经验。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课后做出更多的各具特色、新奇有趣 的水水轮。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一、展示学生课后制作的作品。

二、让小水轮转起来,想想,怎样才能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呢?

教学新课

一、研究讨论。

1、小组讨论:小水轮转得快的条件和原因有哪些?试做猜想。

2、汇报交流,互相补充。

二、实验探究。

1、提问:我们的小水轮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2、学生实验尝试,教师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变量。

3、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体验“流动的水有力量”和如何用好这种力量。 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有关水利和水害的图片,让学生谈谈水力对人们的生产生 活有什么影响?

2、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水力,减少水力的危害?

板书设计: 2 流动的水

1、 水磨是怎样利用水力的?

2、 自制小水轮

3、 流动的水有力量

3 溶解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2、经历简单的猜测,验证活动过程。

3、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二)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2、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重点: 观察溶解现象,了解溶解过程

教学难点: 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水、烧杯、搅拌棒、粗盐、糖块、高锰酸钾、红糖、沙子、石子、粉笔、 肥皂、洗衣粉、橡皮、面粉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教师出示一杯清盐水。 提问:透明的水中能“藏”东西吗?(学生回答)

二、请几个学生尝杯中的水。 提问:水中藏没藏东西,“藏”的是什么?

教学新课

一、观察实验:盐在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1、教师出示实验的器材:水、烧杯、搅拌棒、粗盐。

2、指导学生认识实验的器材,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搅拌方法。

3、提出观察实验的要求: 1)按照“没有放入水中时”、“刚放入水中时”、“搅拌一会儿”、“搅拌较 长时间后”的观察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观察记录表。 (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 3)安全提示:实验的液体不能随便尝,这样很危险。只有经过老师确

定无危险,且得到教师的允许才能尝。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认识盐在水中的变化过程是: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 中。

三、对比实验。

1、观察沙子和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的情况。

2、理解溶解的科学含义:溶解就是像盐这样,在水中慢慢消失、慢慢 溶化的现象。

3、使学生知道:有的物质在水中容易溶解,有的物质在水中不容易 溶解。 拓展延伸

1、你还有什么问题?

2、归纳问题,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课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学生汇报交流上节课后深入研究的情况。

教学新课

一、提出猜想。

1、学生拿出准备的材料: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 (允许学生补充其它的材料)

2、学生预测这些材料放入水中后将如何变化,并说出预测的根据。

二、观察实验:其他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实验过程中细心观察,并且做好实验记录。 (记录表附板书设计内) 2)实验完毕整理观察结果,得出哪些材料容易溶解、哪些材料不容易 溶解的结论。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拓展延伸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溶解现象?

2、 怎样使糖块溶解得快?把自己的方法与同学交流, 比一比谁的方法 更好。

板书设计: 表一: 没放入水中时 刚放入水中时 搅拌一会儿 搅拌较长时间后 盐粒的样 子 表二: 石子 红糖 粉笔 肥皂 洗衣粉 橡皮 溶解 没有溶解 教学后记 4 浮与沉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

2、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

3、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4、能找出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意识到“集思广益”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三)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重点: 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实验证实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能找出改变物体浮沉 状态的方法。

教学准备: 平衡尺、绳、橡皮筋、测力计、水槽、铁块、木块、塑料块、卵石、橡 皮泥、气球、吸管、蜡烛、牙膏皮、橡皮、可乐瓶、有盖和无盖的小玻 璃瓶、肥皂、萝卜、马铃薯、锡箔纸、海绵、棉线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一、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生活经验:物体在水中有的浮,有的沉。同学 们回忆一下,举例说说。

二、提问:试预测,我们将所带材料放入水中,哪些会下沉,哪些会 上浮?并说出预测的依据。

教学新课

一、观察实验:材料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

1、我们来用实验验证预测是否正确。

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1)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做好实验记录。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 沉入水中的物体 2)实验时,放入水中的物体,应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出。

2、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3、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二、汇报交流。

1、学生根据观察记录进行汇报交流。

2、检查原来预测的依据是否正确,现在有什么发现。 拓展延伸 你对物体的浮与沉还有哪些疑问?课后可以查阅这方面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物体浮在水上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问 题。

教学新课 学生动手实验,感知浮力。

1、教师说明实验方法,提出探究问题:将空可乐瓶放入水中,它浮在 水面上。用手缓慢将可乐瓶向水中压,有什么感觉?

2、学生动手实验。

3、汇报交流实验感受,得出科学结论。 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4、提问:水对浮在它上面的物体有浮力,那么水对下沉的物体是否也 有浮力呢?

5、学生提出猜测。

6、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准备好半桶水,将 2~3 千克的卵石装入网丝袋 中。每位同学认真体验 1~2 次,提牢网丝袋,慢提慢放,注意安全。另 外,让装卵石的网丝袋浸入水中时,不要触及桶底或桶壁。 2)学生预测:用手提着装了卵石的网丝袋放入水中,感觉会变重还是 变轻。 3)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7、学生汇报交流。 拓展延伸 你还有哪些方法来对此进行验证? 第三课时

教学导入 教师演示沉船实验。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沉船打捞上来呢?

教学新课

一、探究实验:怎样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呢? (实验前,教师为每组准备两种不同的材料)

1、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做好记录。

2、分组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3、学生汇报交流。

二、打捞“沉船”。

1、学生分组设计打捞方案。

2、分组实验,教师及时指导。

3、汇报交流。 拓展延伸

1、打捞“沉船”,还有没有其它新的办法呢?

2、课后,我们可通过上网、上图书馆或新华书店、访谈等途径收集信 息,查阅资料,了解

更多的打捞沉船的方法。

板书设计: 4 浮与沉

一、预测:材料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 思考:为什么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二、汇报交流 三.打捞沉船

5 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能用图表形式表示地球上咸、淡水分配比例信息。

(二) 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

2、知道生命离不开水。

3、了解自然界淡水资源的缺乏。

教学重点: 意识到水对于生命的意义,认识到水的无比珍贵

教学难点: 知道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准备: CAI 课件、榨汁设备、蔬菜、水果、彩笔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我们周围哪里有水?冰和雪是不是水? 水还有哪些状态?地球上还有哪些地方有水?

教学新课

一、多媒体播放课件。 地球上的水的形态和分布有关的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 水域和风景,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水资源信息等。 )

二、感受生命体内也存在水。 榨水果或蔬菜汁活动。

三、生命离不开水。

1、学生举出人类和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的事例。

2、假如没有水,我们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

3、将自己的观点写或画在纸上。

4、对比认识:生命离不开水。我们要节约用水。

四、珍惜每一滴水

1、要求学生用彩色笔将咸水、淡水、可利用的淡水分别占有的份数在 教材上的方格坐标图上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让学生感受水资源的 缺乏,要节约用水。)

2、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现象?关于节约用水我们应该怎样做? 你有哪些建议?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拓展延伸 课后可将自己好的建议写成书面报告,寄给水资源管理局。

板书设计:5 地球上的水 一. 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 生命体内也有水,生命离不开水 三. 珍惜每一滴水

第五单元 空气

1 周围的空气

教学目的:

(一)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借助其他物体直接观察空气,在观察空气的存在。

2、 能运用多种感官对空气进行观察,并能描述空气的形态特点。

(二)

科学知识目标

1、 知道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2、 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态。

3、 知道空气要占据空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找空气”,用各种感官观察空气,证明空气存在于 我们的周围,并用语言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空气

教学难点: 设计简单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透明塑料袋、扇子、气球、海绵、粉笔、橡皮泥、碎砖 块、小卵石、水槽、矿泉水瓶、塑料吸管、大烧杯、锥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谜语引入“围着我的身,无色又无形”

教学新课

(一)找空气

1、你能看见空气吗?请你们利用手上的材料想办法 把空气找出来。 ①用塑料袋找空气 ②用扇子、气球找空气 ③说说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空气。 ④观察空气。

2、土块、粉笔、石头、橡皮泥、海绵里有空气吗? ①猜一猜 ②动手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3、你观察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

(二)吹气球

1、按书上的方法把气球装在矿泉水瓶中。

2、吹一吹,试着把气球吹大。

3、为什么吹不大,猜一猜。

4、用什么方法可以把气球吹大,试一试,为什么?

5、怎样才能让我们看到空气跑出去了?再试一试。

6、说说你的发现。 拓展 留心观察生活中与空气有关的现象

板书设计: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 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 3 空气要占据空间。

2 流动的空气

教学目的:

(一)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自制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能运用多种感官对流动的空气进行观察。

(二)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空气能够流动。

2、知道热空气会上升。

3、知道风是流动的空气形成的。

4、了解风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制作、体验、实验来研究空气流动,认识空气能够流动, 知道热空气会上升。

教学难点: 制作纸风车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边长 5 厘米的正方形、圆规、图钉、竹筷、剪刀、蜡烛、 火柴、电风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玩过纸风车吗?这节课我们利用纸风车来研究空气的流动。

教学新课

(一)制作纸风车

1、开书 44 页看图学习纸风车的制作。

2、老师教学生制作。强调剪刀的使用安全。

3、分组制作。

4、相互评价制作的纸风车。

(二)旋转的纸风车

1、根据你的经验使纸风车转起来。

2、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鼓励用更多的方法。

3、想一想,是什么推动纸风车旋转的?

4、怎样使纸风车旋转得更快?

(三)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1、讨论:将纸风车靠近点燃的蜡烛,它会转动吗?

2、有几个可以放的位置,猜想在各个位置时可能发生的现象。

3、分组动手实验让纸风车转动。注意别将纸风车点燃。

4、讨论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拓展 介绍走马灯、孔明灯

板书设计: 1.热空气轻,冷空气重. 2.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形成的。热地方的 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风(冷到热) 。 3.风有力量.

教学后记:

虽然学生很有兴趣,但制作的风车五花八门,旋转效果大都不好.有少数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按书上的介绍做出了风车.做风车的要点是几片可以旋 转的叶子要用粘贴纸先粘在一起,然后再钉上图钉,插在筷子上.最好选 用一次性筷子,用图钉很容易摁进去.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在爸 爸妈妈的协助下摁图钉。因为连我自己做风车时也被图钉弄伤了手。

3 压缩空气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指导学生能通过实验去探究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 能力。

2、 学习用自己的实验结论来解释某些现象, 体验“科学结论可以通过重复 实验来验证”这一重要的科学本质和特征。

3、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自己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科学的初步办法。

(二)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空气有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2、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3、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

4、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有可以被压缩的性质、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知道压缩空气 有弹性、体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挤压空气”的实验来认识: 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空气有弹性的特征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材料:篮球一个、打气筒一支 分组实验材料:甘油注射器一只、橡皮擦一块、硬吸管四只、牙签四只、 橘子皮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引入 :“ 给篮球充气” 解释这种现象。

教学新课:

(一)挤压空气

1、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2、预测会发生什么现象。

3、提示操作注意事项,分组实验。

4、填写实验记录表。

5、交流实验结论,再次解释:给篮球充气这一 实验现象。

(二)制作空气枪

1、演示教师制作的空气枪,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进行安全教育。

3、分组制作实验,分析子弹是怎样射出去的。

(三)压缩空气的应用

1、学生说生活中的例子。

2、看插图补充说明。 拓展 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

板书设计:

1、空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2、空气能被压缩。

3、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4 空气中的灰尘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空气中的灰尘,初步学会在对比研 究中控制变量的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相似现象做出判断的能 力。

(二)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空气中有灰尘,知道不同的环境里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不同。

2、知道吸入过多的灰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3、知道减少空气中灰尘的办法。

教学重点: 研究不同地点空气中的灰尘

教学难点: 会应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对类似的现象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教学准备: 幻灯机一台、宽胶带一捆、小方凳 5 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每天来到学校都会发现桌子上布满灰尘,猜猜这些灰尘 从哪里来的?

教学新课

(一)光柱中的发现

1、我们现在怎么没有看到空气中有灰尘呢?你在哪里 看见过空气中的灰尘?

2、你能想办法让同学们看见空气里的灰尘吗?试一试。

3、学生分组观察、记录。

4、你还有哪些办法可以找到空气中的灰尘?

(二)研究不同地点空气中的灰尘

1、空气中的灰尘会一样多吗?

2、猜测学校哪些地方的灰尘会多,哪里会少?

3、讨论:怎样才能知道那里的灰尘有多少?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4、汇报方案,教师指导完善。

5、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单。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教学新课

(一)汇报实验记录

1、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2、总结室外研究活动,得出学校各个地点的灰尘含量。

(二)比较不同环境下灰尘的多少

1、观看插图。

2、比较判断,分析灰尘多少的原因。

3、了解灰尘对人体的危害。

(三)判断图中的对错

1、观察图片。

2、判断并说明原因。

3、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课后拓展 连续一周收集讲台上的粉笔灰,看看有多少?发表你的 看 法 , 要 使 它 减 少 我 们 该 如 何 做?

板书设计:

1、空气是不纯净的,里面含有尘埃和其他杂质。

2、空气污染越严重的地方,空气中所含的杂质越多。

3、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持空气的洁净。

第六单元 各种各样的材料

1 形形色色的材料

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目标:

1、 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并做记录。

2、 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二)科学知识目标:

1、建立“材料”的概念。

2、知道可以把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重点: 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分析制作物体的材料类型并做记录。

教学难点: 把不同的物体按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观察记录表、橡胶、陶瓷、塑料、丝绸的历史资料。 学生:每人自带玩具及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l

教学导入 同学们,咱们身边的物体都是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 l 教学新课

一、 它是用什么做的

1、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或你带来的物品,它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

2、学生分组活动,指名回答。

3、把这些物体按不同的材料分一分类。

4、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5、交流汇报。

6、小结: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的,我们的生活离 不开材料。

二、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1、观察棉花和石油这两种物体的材料来源:棉布来自棉花,塑料来自煤 和石油。

2、体会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区别。 人们把像棉花这样, 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像塑料这样, 由人类合成制造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3、说说你知道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l 拓展延伸 你对材料还有哪些问题?课后, 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尝试着解决问题, 了解有关材料的更多知识。 板书设计及 板书1 形形色色的材料

1、 你知道哪些材料?塑料、玻璃、木材、橡胶、棉花

2、 材料的分类: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对于简单的特征明显的材料,学生分类很清楚,但有些不熟悉的学生就不 能准确判断了,很多学生把材料和物品混为一谈。

2 我们的衣服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调查身边常见服装材料的种类。

2、能够运用多感官和工具探究服装材料的特点。

3、初步尝试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检测不同材料的特点。

(二)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一些常见的服装材料,如棉、丝、毛、尼龙等。

2、知道服装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 能调查身边常见服装材料的种类。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感官和工具探究服装材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服装材料发展历史的资料,丝绸、棉布、尼龙布、毛料四种同 样大小的服装材料,钩码、一次性杯、温度计、热水、放大镜、镊子。 学生:各式服装、手电筒、砂纸、剪刀、木块。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1、P54 观察五幅不同时期服装的图片。说说各个时期服装的材料。

2、随着科技的发展,服装是变化的,制作服装的材料越来越丰富。

教学新课

一、调查了解服装衣料的材料组成。

1、拿出所带来的服装,查阅服装的标签说明。

2、分组填写调查记录表。

3、交流汇报。

4、 请同学们说说:使用不同的材料织成的面料有什么好处?多种材料混 合使用是否可以扬长避短?

二、衣料的研究。

1、你想研究衣料的哪些特点?确定研究的问题。

2、分组讨论:对探究的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需要的材料、讨 论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拓展延伸 课后,对小组的研究计划再做修改。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教学新课

一、 衣料的研究。

1、 交流汇报制定的实验计划。如: 实验一:将衣料蒙在手电筒上,用放大镜观察衣料的纹理。 实验二:把砂纸固定在桌上。把衣料包在一个木块上,在砂纸上磨。研 究衣料的耐磨性。 实验三: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装上同样多和同样热的水,同时用不同 的衣料包裹住。一定时间后,同时测量四杯水的温度。研究衣料的保暖 性。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3、交流汇报。

4、小结。

二、选择衣料设计服装。 我们从事不同类型的工作、参加不同的活动通常需要穿上不同衣料制成 的衣服。观察 P57 图中不同的人穿的衣服各需要应用衣料的什么特点? l 拓展延伸 我设计的未来服装。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参加什么活动?根据工 作或活动的需要,使用合适的衣料设计一种未来的服装。

板书设计: 2 我们的衣服

一、服装衣料的材料组成

二、衣料的研究:纹理、耐磨性、保暖性

三、设计的未来服装

3 纸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制定研究计划,再深入探究不同纸的各自特点。

2、能用简单器材做观察纸的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3、能模拟蔡伦造纸的过程造一张纸。

(二)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中常见纸的一般特点和用途。

教学重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纸的一般特点和用途。

教学难点: 能制定研究计划,再深入探究不同纸的各自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镊子,放大镜,同样大小的牛皮纸、报纸、复印纸、餐巾纸每组各一 份,铁架台,钩码,大头针,双面胶,解剖盘,红水,蔡伦造纸的图片资料。 学生:各种纸制品,收集废纸或其他造纸原料,搅拌棒,棉布或过滤网,毛 巾或旧报纸,一大堆书,胶水。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请同学们拿出所带的纸制品,进行展示。

教学新课

一、提出问题。

1、欣赏、观察大家所带来的纸制品。

2、说说纸有哪些类型、用途及纸制品的优点。

二、研究纸的相同特点。

1、这节课我们着重研究纸的相同特点。

2、同学们运用感官认真观察,桌上的这几张纸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3、还可以通过以下下两种方法观察纸。 1)将纸片撕开,观察撕开的纸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把纸揉搓后展开,观察揉搓后的纸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注意:观察过程中要用放大镜,并把放大镜下纸纤维的样子画下来。

三、制定研究纸不同特点的研究计划。

1、关于纸,你有哪些问题?将它写下来。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选择吸水性和抗拉强度等特点进行板书。

3、每组选择一个想研究的问题,分组做好研究计划。 纸的研究计划 第 组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猜想: 研究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4、布置分组带好材料。 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教学新课

一、 制定研究计划。

1、交流汇报各组制定的研究计划,并做适当的评价。

2、各组修改完善研究计划。

二、实验探究。

1、交代实验的注意事项。

2、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并做好实验记录。

3、交流汇报。

4、总结。 拓展延伸 说一说,生活中的纸制品分别应用了纸的什么特点? 第三课时

教学导入 请一位同学说说蔡伦造纸的方法。

教学新课

一、 学习造纸的方法。

1、大家从蔡伦造纸的活动中,提炼出造纸的方法。 选择树木、废纸等原料 把原料捶捣或搅拌成纸桨 把我们抄好的纸晒干

二、自己造一张纸。

1、学生分组合作生动手造一张纸。

2、展示所造纸的原品。

3、说一说,我们自己制造的纸有什么特点? l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2 我们的衣服 1.常见的服装材料有棉、丝、毛、尼龙等 2.调查我们自己的衣服 3.衣料的研究

4 材料的应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二)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利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材料发展的历史。

2、知道物质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3、查找资料了解生活中处理可再生物质和不可再生物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教学难点: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材料发展史、材料的回收和利用的图片或资料。 学生:收集材料发展史、材料的回收和利用的图片或资料完 整 。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人类生产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发展,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极其 重要的作用。

教学新课

一、 阅读材料发展的历史。

1、学生阅读教材 P61 的史话材料。

2、教师做介绍、补充。

3、小结。

二、材料的回收利用。

1、请同学们阅读 P62 图片。你认为下图中谁做得对吗?谁做得不对?

2、如果人类无节制地使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而不知道回收利用,你认为 会出现什么后果?

3、小结: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材料大部分是有限的。我们要尽量使 用可再生的材料,节约资源。 拓展延伸 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新型材料。

板书设计: 4 材料的应用 1. 材料是不断发展的. 2. 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使用. 3. 材料的回收利用.

第七单元 我学习了观察 1 我学习了观察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回顾本学期经历的观察活动,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总结。

2、在学生对科学观察的认识逐步条理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观察能力 的发展和提高。

(二)科学知识目标: 对观察方法进行总结和掌握。

教学重点: 回顾本学期经历的观察活动,对如何做好观察进行总结。

教学难点: 在 学生对科学观察的认识逐步条理化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学生观察能 力的发展和提

教学准备: 大白纸、放大镜、实验记录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 和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这一学期你经历了哪些观察活动?

(一)感官观察的总结

1、 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你怎样才能选出一个又红又甜的 西瓜呢?

2、 学生汇报。

3、 总结用感官观察的方法,板书: 看 视觉 “形状”、“大小”、“颜色” 摸 触觉 “光滑程度”、 闻 嗅觉 “气味” 尝 味觉 “味道” 听 听觉 “声音” 单个感觉器官只能判断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只有将所有的单个感觉结 合起来,才会形成对事物的综合感觉,这样的了解才更全面。

(二)运用工具观察的总结

1、 我们曾在哪些课上用到了这些工具, 它们对我们的观察活动有些什么 帮助?

2、 你还知道哪些观察工具?可以用它们干什么?

(三)对观察对象进行处理的观察方法的总结 观察土壤时我们对土壤进行了哪些处理?说说这些方法的好处。

(四)思考与观察的总结

1、不断的思考,能让观察的发现更多,观察更深入。

2、有计划的观察使观察活动保持持续和有序。

3、坚持长期观察使我们了解事物发展的长期趋势,发现隐蔽的规律。 教学板书:

2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习的观察方法,以岩石等为主题内容展开相对自主 的研究。

2、能以合适的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二) 科学知识目标: 了解岩石有不同的种类、特征,了解人类对岩石的运用。

教学重点: 岩石的观察研究

教学难点: 了解岩石有不同的种类、特征

教学准备: 放大镜、盐酸、铁钉、锤子、滴管、铜钥匙、小刀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研究岩石

(一)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1、关于岩石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小组讨论。

2、集中汇报,教师板书。

3、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选择。

(二)制定观察研究计划

1、出示 66 页研究计划样本。

2、学生了解研究计划的制定方法。

3、小组讨论选定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

4、教师抽查研究计划,全班指正。

(三)收集岩石

1、课堂收集。

2、课外收集。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观察研究岩石

1、拿出采集来的岩石标本。

2、检查研究计划,完善研究计划。

3、分工合作,观察岩石。 整理记录,展示成果

1、整理记录。

2、全班交流汇报研究成果。

3、选择好的张贴展示。 拓展活动

1、小组之间展开互评。

2、教师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及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

第1课 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2-1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学习实验设计、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玻璃杯、蜡块、生锈的铁钉和无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由主题人物在厨房中发现在各种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都存在着物质的变化,引出“物质的变化是不是产生新物质”的问题,并板书课题《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二、新授

(一)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物质变化。

1、让学生观察煎蛋、燃放烟花、盐溶于水、和面、冰雪融化、铁制品生锈这些日常生活中时常能见下马看花变化现象。

2、学生试描述这些变化前后及过程的现象。

(二)活动二:冰的融化。

1、回顾以前(四年级上学期)做过的蜡块加热的实验。

2、使用玻璃杯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成水的现象及做好记录,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比较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与蜡块受热过程。

4、比较讨论后,学生容易得出冰融化和蜡块融化都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5、讨论:P5页的现象。

(三)活动三:铁锈还是铁吗?

1、引导学生观察生锈的铁钉和无锈的铁钉,并作记录。

2、用小刀削下铁钉表面的铁锈,然后用砂纸打磨铁钉,即得铁锈和铁。

3、用磁铁靠近铁锈,进行观察。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若铁锈不被磁铁所吸引,自然就得到了“铁锈还是不是铁”的答案。

3、活动延伸和应用: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铁生锈这样的变化呢?并与活动二作比较。

(四)活动四:研究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

步骤1:点燃蜡烛,将一只手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会儿,观察现象。 步骤2:将少量石灰水加入另一烧杯中,用石灰水将烧杯壁湿润,倒出多余的石灰水。

步骤3:将用石灰水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会,观察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五)活动五:给物质变化分类。

1、出示书本的五种物质变化过程情况。

2、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作出判断。

三、教学后记: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描述、分析、交流等探究过程,了解物质 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实验设计、实验验证的能力。学生学会了一点对探究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基本上能达到教学要求。

第2课 混合与分离

教学内容:课本第11-1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物质混合与分离的一些基本操作,并从中体会有的物质变化可逆,有的物质不可逆。

2、学习几种混合与分离的操作方法。

3、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准备:玻璃杯、盐、水、沙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主题人物在厨房里不小心将盐撒到水里了。

要想重新获得盐,应该怎么办?引出课题:《混合与分离》。

二、新授

活动一:物质的混合。(明确是两两混合)

1、让学生认真观察混合前各物质的特点,并写出混合后可能出现的现象。

2、学生按照书中的提示进行混合。

3、在烧杯中进行实验,用玻璃棒反混合的物质搅拌均匀。

4、仔细观察,将混合前后的物质做对比。

5、阅读资料P14。

6、拓展:分离盐和水。安照书本P14-15页的四个步骤进行实验。

活动二:分离混合物。

经过讨论得出:水和沙的混合物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水和油的混合物可以通过静置的方法分离;沙和绿豆的混合物可以用筛子筛去较细的沙子(如果绿豆较少,也可采用直接镊取绿豆的方法);至少醋和小苏打的混合物,由于有新物质产生不能用分离。

三、教学后记:初步了解物质混合与分离的一些基本操作,并从中体会有的物质变化可逆,有的物质不可逆。学习几种混合与分离的操作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物质混合与分离的一些基本操作,并从中体会有的物质变化可逆,有的物质变化不可逆。学生学习了几种混合与分离的操作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能够探究几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分析、比较物质在分离前后的差别。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第3课 生锈与防锈

教学内容:课本第16-1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和常用的防锈方法。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把科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铁钉、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工人们给铁门刷油漆的时候通常都要先刷一种橙色的油漆(防锈漆),好奇的琪琪提出“铁门为什么都要刷这种油漆”的问题。 板书课题:《生锈与防锈》。

二、新授

活动一: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1、归纳总结在生活中发现的铁生锈的现象。

2、学生讨论、推测铁生锈的原因以及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3、根据书本P18做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4、总结。 引导学生认识到:

①氧和水要同时存在,铁才会生锈; ②干燥的空气中,铁不会生锈,因为生锈需要水;

③煮沸的水加入铁钉密封后不会生锈,因为沸水中没有氧。 活动二:防止铁生锈。(安排在两周后进行)

1、讨论铁生锈的危害。

2、防治铁生锈,要针对铁生锈的三个条件——铁、空气和水提出防锈方法。

3、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其他学生先评价。

4、比较各种方法的效果。

四、教学后记:初步了解铁生锈的原因和常用的防锈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物质混合与分离的一些基本操作,并从中体会有的物质变化可逆,有的物质变化不可逆。学生学习了几种混合与分离的操作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能够探究几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分析、比较物质在分离前后的差别。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

第4课 燃烧与灭火

教学内容:课本第20-2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控制燃烧的方法。

2、知道不同原因火灾的灭火方法。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把科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烧杯、蜡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厨房里,锅烧得太热油着火了,妈妈当机立断地盖上锅盖,波波不明白为什么盖上锅盖就能灭火,由此激起学生思考,引起学生讨论。

二、新授 活动一:物质的燃烧。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出可以燃烧的物质,并说出这种物质燃烧的例子。

2、指出书本P21页中哪些物质可以燃烧、哪些物质不可以燃烧。

3、分析一下燃烧产生了哪些新的物质。

4、提问“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5、引申问题:为什么纸的燃烧要先用火柴引燃? 活动二:熄灭的原因。

1、 学生看P22的情境对话,思考:酒精灯盖上盖子就熄灭的原因。

2、 模拟实验:用烧杯罩住燃烧着的蜡烛,会发生什么现象?燃烧还能持续吗?

3、 实验时,记录实现现象。

4、 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5、 引申问题:为什么蜡烛的火焰可以被吹灭? 活动三:让木炭燃烧得更旺。

引导学生能从三个条件出发来全面考虑问题。

活动四:判断人们是通过控制燃烧的哪些条件进行灭火的。

总结灭火的方法:在灭火时往往只需要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何一个。 逐一分析在不同情况下,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进行灭火。

活动五:防止火灾发生。

指导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方面的知识,并互相交流。

三、教学后记: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控制燃烧的方法。知道不同原因火灾的灭火方法。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探究控制燃烧的方法等活动,学习如何利用科学知识和规律,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这些活动,使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科学服务于生活的最终目的。 本课教学力求使学生知道燃烧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接着通过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尝试设计让木炭燃烧得更旺的方法,引导学生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出发进行全面考虑,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及控制燃烧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燃烧的原理进行灭火,并学习有效地防止火灾发生的方法,将所学知识用于解释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发言踊跃,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5课 植物与环境

教学内容:课本第52-63页。

教学目标:

1、知道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

2、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些特征。

3、知道植物具有和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四个主题人物观察到在植物园阴生植物区里的植物,其叶子都是大而绿,而仙人掌没有这样的叶子,引发问题——仙人掌是种在阴生植物区里的吗?

二、新授

活动一:仙人掌和龟背竹。

1、外部特征的差别在哪里?

2、此差别与环境的关系。

活动二:耐旱的本领。

1、明确提出实验要求。

2、引导学生按实验步骤进行。

3、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要用塑料袋密封呢?

4、引导观察塑料袋内壁会有什么现象出现?为什么塑料袋的内壁会有水珠?水珠是怎样来的?塑料袋内壁的水珠多与少说明什么?学生思考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活动三: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

1、利用实物投影将沙漠、高山、草原、热带雨林、池塘植物群落投影出来。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和讨论。

3、让学生去了解以上环境的气候特点。

4、重点观察、了解、分析不同环境里的种类、植株的高矮、植物器官的形态等,并记录下来。

活动四:观察身边的植物。

1、活动前,引导学生分好小组,选好组长,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植株的高矮,叶子的大小、厚薄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3、参照课本的样式,填写完整观察报告。 资料:温室。

1、出示一幅温室里的植物图。

2、生通过图片去观察认识温室的环境条件。

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利用科学技术是可以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的。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对仙人掌与龟背竹两种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环境的观察比较,将植物的 外形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起联系,并通过对比仙人掌与龟背竹的耐旱本领的实验证 明这一联系。接着,再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环境里的植物的形态结构,认识环境 对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开始时,创设了问题情境,通过四个主题人物观察到的植物园阴生植物区里的 植物——其叶子大都大而厚实,而仙人掌却明显没有这样的叶子,从而引出了一个问 题:“仙人掌可以种在阴生植物区里吗?”由此,驱动学生去思考植物与环境的相互 关系,引发出第一个探究活动——观察和比较仙人掌与龟背竹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环 境,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植物的外部形态的差异。接着进入活动2——仙人掌与龟背 竹耐旱情况的对比实验,通过观察、比较罩在它们茎叶上的塑料袋的水珠的多少来分 析它们的耐旱本领。在学生对植物外部形态的差异和耐旱的本领有了初步的认识之 后,之后又设计了观察比较沙漠、高山、草原、热带雨林、池塘环境中的植物的形态 特征及其环境特点的活动,进一步让学生分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关系(活动3);选择身边熟悉的自然环境,观察该处生长的植物,考察它们是否具

有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感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比较流畅的

第6课 动物与环境

教学内容:课本第36-43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实例。

2、认识动物的形态和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一幅松鹤延年图激活了对主题任务的思考:丹顶鹤能生活在松树林里吗?

二、新授:

(一)活动一:丹顶鹤适合生活在哪里?

1、引导学生认识沼泽地和松林的环境特点是什么。

第7课 食物链

教学内容:课本第44-49页。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

2、懂得食物链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主题人物在进行网上学习,鼠尾草、松鸡和羚羊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们——松鸡和羚羊为什么会消失呢?

二、新授:

(一)活动一:动物吃什么?

1、以小鱼、小猫等为:引入“大鱼吃小鱼”、“小猫喜欢吃鱼”等话题。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科书上的图,找出图中的所有动物。

3、给找出来的动物找食物。

4、分析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二)讨论: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可分成几类?不同食物类型的动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讨论,学生将可以区分不同的食物类型的动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认识食物链作进一步的铺垫。

(三)活动二:串起来的食物链

1、明确本活动的任务。

2、加深学生对食物链的认识,引导学生把纸条粘起来串成环。

3、活动后,指导学生把各小组做好的不同的纸环串放到一起,然后把起始环穿在一根棍子上吊起来。

(四)活动三:断了的食物链。

1、以车链为例,如果断了就不能再带动轮子转。

2、思考:如果食物链断开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3、分析自己在活动2中用纸环串连成的食物链。

4、剪断其中一个环,观察串连成的食物链会怎样。

5、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一种动(植)消失对其他动物有什么影响?

(五)讨论:自然界中,食物链断了会有什么后果?

1、设想:食物链断了。

2、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作出分析。

三、全课小结。

第三单元 遗传与进化

第8课 代代相传的特征

教学内容:课本第51-5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外貌特征,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可以遗传的。

2、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创设“琪琪的小酒窝好漂亮啊!”“她爸爸或妈妈也有酒窝吗?”这一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否生物的许多特性是可以遗传的

二、新授

活动一:你跟亲人长得像吗?

1、上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按照P

52、53的表格开展调查。

2、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

3、组织学生对小组内各同学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

4、可能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可在以后学习生物的变异时再加以分析。

活动二:优势眼能遗传吗?

1、根据P54的方法,确定自己的优势眼。

2、同样的方法,调查自己的家人的优势眼。

3、研究优势眼的牲征是否在亲人之间有规律地出现?

活动三:色盲可以遗传吗?

1、色盲的定义。

2、学生与家人一起做红绿色盲测试。

3、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的遗传现象并记录下来。

活动四:生物的变异现象。

1、学生登陆“小学科学网”,了解生物界除了遗传现象,还存在变异现象。

2、调查生活中生物变异的事例。

三、全课总结

第9课 进化中的生物

教学内容:课本第57-64页。

教学目标:

1、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2、能以某类生物为,阐述生物进化的过程。

3、了解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

教学准备:回形针、原始海洋景观。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设计几个主题人物在马德拉岛考察时的发现来引出该课题的任务。“这个小岛的昆虫真奇怪,要么翅膀非常发达,要么就没有翅膀。”“为什么会这样?”

二、新授

(一)活动一:强风与翅膀。

1、认真阅读教科书,了解马德拉岛的地理环境(常年刮强风)。

2、思考问题。

3、根据书中给出的资料,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4、小组内进行分析与讨论,再组织汇报,让学生说出理由。

5、根据书所介绍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6、得出结论。

(二)拓展:大自然的选择。

1、阅读书本后,分析问题。

2、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看法,并记录下来。

3、全班交流。

(三)活动二:

1、看相应的原始地球、原始海洋景观图,并运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生观察不同时期各种动物的身体结构。

(四)活动三:

1、出示大猩猩、蝙蝠、鲸,以及它们前肢骨图。

2、观察并比较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猜测它们源于共同的祖先。

3、参照书中的方法,模拟制作动物的前肢骨模型。

4、发现这三种动物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五)阅读资料:达尔文与“自然选择”学说。

(六)拓展:海龟与“自然选择”学说。 以海龟从孵化到生存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七)活动四:寻找鸟类的祖先。

1、出示三叶虫或古代植物的化石标本,或一些化石图片。

2、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3、引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地层中,化石的种类会不一样呢?”

4、引导学生能过细心观察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

5、展示始祖鸟和现代鸟的图片。

6、观察分析,小组讨论。

三、全课小结。

第10课 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

教学内容:课本第65-68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关于恐龙及其灭绝的一些知识和学说。

2、了解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室多媒体教学控制平台。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距今约7000万年前,恐龙仍然是地球的“霸主”。然而,在6500万年前,它们奇迹般地全部灭绝了。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干净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我们一起来当科学家,踏上探索之旅。

二、新授。

1、研究任务:

(1)明确两个阶段的研究任务。 (2)组成学习小组,选择研究专题

2、研究过程:

学生通过“小学科学网”进行两阶段的合作研究,得出研究结论。

3、网络资源:

把探索过程收获在“小学科学网”上和同学分享,共享资源。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第四单元 保护环境

第11课 保护空气

教学内容:课本第71-76页。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了解不同地方空气的尘埃污染程度不同,并分析原因。

3、从实验的结果中总结出保护空气、减轻空气污染的好建议。 教学准备:胶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图中主题人物发现以前灰蒙蒙的天空,现在变成蓝色了,提出疑问:“那时的天空为什么是灰蒙蒙的?”

二、新授:

(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例子?

1、讲讲书上空气污染物来源的信息。

2、学生联系生活,讨论和交流日常生活中污染空气的例子。

(二)活动一:尘埃知多少。

1、实验准备和将胶片放到选定的地点。

2、取胶片和进行比较分析。

3、通过比较与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尘埃的多少与胶片放置的位置、放置时间、天气情况有关系。

(三)讨论:怎样才能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如何了解空气中其他污染物的情况,有什么办法?

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更全面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空气污染问题。进一步明确人类活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四)活动四:怎样保护空气。

1、进行学校周边的实地考察。

2、指导学生进行简单调查报告的撰写。

3、为编写手抄报作准备。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将怎样做?

第12课 水质调查

教学内容:课本第77-82页。

教学目标:

1、知道主要的水污染物。

2、了解不同水质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3、知道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波波被美丽的湖色吸引住了,忍不住发出赞叹:“多绿的水啊!”可是,彬彬的回答引起了思考:“可这水不一定干净呢,它很可能受到污染了。”水里有什么?不同水质的水对生物会有什么影响?污水从哪里来?„„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做个调查吧!”

二、新授:

(一)活动一:制订调查方案。

1、设计制定调查方案。 包括:调查的题目、调查成员、背景说明、调查目的、调查的方法和步骤、任务的安排、调查的结果等内容。 可参照书P78妍妍、彬彬他们的调查方案。

2、实地考察和取样。

(1)师说清楚安全事项。

(2)注意取水样的位置要具有代表性。

(3)取样后,要对水样进行编号,并进行记录。

(二)活动二:水里有什么?

1、认识干净水的特征:清澈透明、无色无味。

2、对水样进行观察:

(1)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2)利用工具进行观察。

(3)进行实验,是否有其他杂质。 (4)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三)活动三:轮藻的生长变化。

1、取不同的水样。

2、放入轮藻,观察轮藻的生长变化情况。

3、观察一段时间,并做好记录,组织全班交流。

(四)讨论:水样受到污染的原因以及保护水质不受污染的方法。

搜集资料和分析可以得知水中的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几个方面。

(五)资料:污水哪里来?阅读书本P81。

(六)网上学:我们的调查报告。

以书本P82的调查报告作为范例,提示学生完成调查报告。

三、全课小结。

第13课 变废为宝

教学内容:课本第83-91页。 教学目标:

1、能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垃圾进行分类。

2、知道生活中的大多数垃圾可以回收再利用。

教学准备:一些家庭废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彬彬、妍妍和琪琪建议波波把垃圾分类后再放到相应的垃圾箱里,由此引出“垃圾也要分类”和“怎样分类”等问题。

二、新授:

(一)活动一:家庭垃圾调查。

1、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对家里的垃圾进行观察及记录。

2、了解家庭垃圾的产生及组成。

3、根据调查的结果,在课堂上总结,得出结论。

4、结合书中的调查结果与自己调查的情况,展开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

(二)活动二:垃圾分类。

1、学生认真观察书中多类型的垃圾。

2、分组完成对垃圾分类的任务。

3、引导学生对垃圾中不同的物质进行认识。

4、认识垃圾回收箱的不同功能。

5、设计一个家庭垃圾处理方案。

(三)活动三:分离可回收的垃圾。

1、学生分组讨论及设计方案活动。

2、指导学生根据物质性质选择分离工具。

3、活动中,学生记录好本小组的分离方法、工具,并填写在书本上的流程图。

4、全班交流,对各组方案进行评价。

5、围绕分离出来的垃圾展开关于它们的用途进行讨论。

(四)讨论:回收的垃圾有什么用途呢?它们经过处理后会变成什么?

从书中给出的四组图可以获得信息,了解到回收得到的物质经过处理和生产后,可以得到各种用途的产品。

(五)活动四:制造再生纸。

1、讲述清楚制作过程。

2、分两段时间进行,第一段时间学习有关知识,并进行实验的第

1、2步;第二段时间进行实验第3-5步。

三、全课小结。

第14课 和谐的家园

教学内容:课本第92-95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哪些资源开发是“有利”和“不利”的。

2、知道一些简单的图例,学会合理设计。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波波收到了一封信,从波波的表情上看,一定是有什么事让他为难了。从而促使学生阅读信的内容,自然导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上。

二、新授

活动一:认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学生搜集资料。

2、师组织学生进行资料上与资源开发的地区进行分析对比。

3、找出“有利”与“不利”两种情况。

4、展开讨论。 活动二:设计新家园。

1)、提出问题:如宾馆、餐厅、停车场等应考虑建在什么地方。 2)、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地理与环境知识。 3)、使用图例来标识建筑物。

4、展示学生作品。

第四篇: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分析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分析

教材简要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4个课题,32课时。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如《我们吃什么》单元从吃饭入手,由食物到营养,在延伸到饮食与健康,通过对食物进行分类、检测并进行营养搭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感悟到科学可以服务于生活、服务与人类,生活处处皆科学;如《空气和水的力》单元以“力”为探究点,展开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做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时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让学生走入社会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主要教学目标

(一)主要教学目标

1.认识食物的主要种类,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考虑设计食谱等探究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深入探究人类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生命的本质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认识水对其他物质的作用,引领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逐步养成关心科学、认识科学、主动探究科学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你。

3.研究植物各种器官的作用,使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借助学生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亲近自然、亲历探究的过程。

4.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缩空气的弹力、反冲力、大气压力、水力等;知道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性质,了解人类对空气和水的力的利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知道热总是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应用;了解保暖和散热材料的性质和用途;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利用太阳能的特点;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设想,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现象,发现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胆量与能力;增强自主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水能溶解物质。能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2.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

3.制作小火箭,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

6.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食物提出问题。

7.能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促进主要教学措施:

1.坚持主体性、探究性原则。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要学习活动,设计典型的探究内容、过程和方法,为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帮助,真正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材料。

2.突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3.坚持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引导儿童关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生命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学会把科学即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反洗、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活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学学习活动是妙趣横生、乐趣无穷的科学的活动。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

预习:

(1)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

(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

导学:

一、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并随机板书课题。

(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师: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6)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

(7)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将卡片贴在黑板上,重复的食物卡片只贴一个)

(8)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

(9)讨论并汇报: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为什么?

二、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

(2)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分组讨论: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4)汇报你的发现。

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延伸: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课下思考的问题:同样一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

第二课我们的营养

教学目标:

1、知道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2、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活动,并做好试验记录。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同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

2、检测食物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准备酒精灯、火柴、碘酒、镊子、小刀、白纸等。

预习:

学生准备:各种水果和蔬菜、馒头、饼干、花生等。

导学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吃哪些食物吗?(多名学生说)对于你们喜欢吃的这些食物,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们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总起来都是想研究食物中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板书课题:我们的营养)

3、让学生根据日常积累的知识说一说: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全或不对,教师要及时补充和纠正)

4、师问:食物中真的有这些营养素吗?(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二、计划与组织

1、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食物:各种蔬菜和水果、馒头、饼干、花生、鸡蛋、肉等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研究教师展示的哪些食物?打算怎样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交流)

3、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卡”上,看看在最短的时间内,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三、事实与证据

1、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到“食物超市”(材料区)选择想要研究的食物。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边巡视边发放“小科学家记录卡”,并做实验提示打在大屏幕上,供学生参考。

实验小提示

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

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比如:酒精灯的使用不正确等)

四、表达与交流

1、教师示意实验的时间到,学生们把实验物品摆放整齐。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及时纠正或补充实验结论)

3、各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实验做的很认真,也很成功。通过看、闻、尝等很多方法发现:在纸上挤压花生米和肥肉时,会留下油渍,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在馒头和饼干上滴上2-3滴碘酒后,它们变成了蓝色,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蛋清和瘦肉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味道,说明它们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除了这几种营养素外,食物中还含有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关于这几种营养素的检验我们以后将继续学习。

五、总结评论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2、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都表现的不错,希望你们今后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讲究营养卫生,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资本。

最后,让我们唱着一首动听的《健康歌》结束今天的课题吧!

第三课饮食与健康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通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在收集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培养团体意识,让他们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通过对饮食与健康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日常饮食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

2、学会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外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资料制作小报或资料卡。

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保健医生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设计一个一日三餐的食谱。

预习:

了解自己家中平时常吃哪些食物,并搜集一些营养与健康的文字资料。

导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碰到一件令人难过的事,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上到半节课,不知何故突然奇怪的晕倒了,你们猜猜他为什么会突然晕倒呢?

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致认为他突然晕倒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缺乏锻炼,二是营养不良,教师趁机提出饮食与健康的话题,并板书课题:

3、饮食与健康

二、提出活动主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了解哪些饮食与健康的知识呢?或者你最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教师要边出示活动主题分类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

我们的问题,形成活动主题。

如:(1)、哪些食物在一起搭配好?

(2)、怎样设计菜谱?

(3)、饮食对健康有怎样的影响?

(4)、不良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5)、儿童不吃早餐的危害?等

三、自选主题,组成活动小组

师:活动主题出来了,下面请你们从中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题目进行研究吧!在教师的组织下形成不同主题的研究小组,接着每个小组取一个有创意的名字,要求是符合自己研究的主题。

四、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教师下发小组活动方案,小组开始制订方案

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你们想知道什么?)

活动方式(你们想如何去做?)

小组分工:(根据个人特长,安排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负责:

小组成员:

要求:

时间安排:

活动预期成果(你们想以什么形式来表达自己取得的成果)

可能会碰到的困难:

小组写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组方案汇报交流

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小组代表上来交流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其余的小组要边听边对交流的小组作出评价,评价的内容有语言表达,行为举止和方案的可操作性。

六、活动小结

教师作总结,挑选出较好的方案作为示范,让学生下课后继续修改完善,并强调学生准备怎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

第四课水变咸了

教学目标:

1、能从身边常见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性,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水有溶解物质的特性;能定性地描述溶解变化;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烧杯、玻璃棒、食盐、红糖、白糖、高锰酸钾、小药匙。

2、相关资料。

预习:

准备粉笔末、小苏打、面粉、食用油、沙子、黏土、木屑等。

导学:

一、观察材料,科学猜想

1、(出示白开水和食盐)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杯白开水和一汤匙食盐,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食盐是白色颗粒状的固体,而白开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假如把食盐放入白开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盐会不见了,水会变咸了,水位上升等)。(板书:水变咸了)

二、初步验证,产生问题

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猜想,想不想亲自做一做,验证我们的说法?(各小组学生亲自做实验,调制并品尝盐水,发现猜想正确,教师予以表扬,并板书:食盐——>不见了)。

2、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如“食盐是怎样到水里的?”、“还有哪些物体放到水中,也像食盐一样看不见了?”、“食盐不见了与什么有关系?”、“怎样看到一种物体到水里的过程?”等问题)。

3、大家的问题真有趣,讨论一下这些问题的答案,好不好?

4、通过小组讨论,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出白糖、味精到水中也不见了,教师板书:白糖、味精。学生可以提出观察深颜色的物体在水中的变化)。

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1、(出示高锰酸钾)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种叫做高锰酸钾的药品,请看它与食盐有什么不同?(学生答出它是一种紫红色的固体粉末状颗粒)。

2、下面,我们观察把它放入水中后发生了哪些现象?(学生汇报观察结果为:高锰酸钾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烧杯中的水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在杯子底部没有沉下的高锰酸钾。)

3、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回答,如认为“高锰酸钾是均匀分散到水中的”“食盐、白糖、洗衣粉也是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等等。)

4、小结: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一样,放入水中后变成了一些微小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溶解。(教师板书:高锰酸钾——>溶解)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溶解过程(出示高锰酸钾分子由大变小,均匀分散到水中的过程)。

四、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1、刚才,我们研究了高锰酸钾等物体在水中溶解的现象,研究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想法?(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问题,如“还有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是不是所有物体都能溶解到水中?小苏打、面粉、肥皂、石灰会不会在水中溶解?”)

2、问题提出来了,那你们想怎样研究?(学生回答,可以亲自做实验。)

3、下面,老师给大家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看哪些物体能溶解到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到水中,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各小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五、汇报交流,深度探究

1、我发现大家的研究热情很高,肯定有很多发现,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学生可以回答出:小苏打、洗衣粉、肥皂等溶解于水,石灰、粉笔末、石子、黏土等材料不溶解于水。再如:“发现有的材料溶于水,有的材料不溶于水。”、“水有溶解别的物质的性质。”、“石灰放入水中会沉淀到烧杯底部,它不能均匀分散到水中,可见石灰不溶于水”等。老师引导学生多方面汇报实验发现,并用鼓励性语言予以评价。教师板书:石灰、粉笔末、石子、黏土——>不溶解)

2、在研究中,大家还有没有重大发现,让我们分享一下?(学生可能发现“过多的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可能会出现沉淀现象”、“使用玻璃棒搅拌会加快溶解”。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过多的可溶性物质放入水中会怎样?”、“怎样加快溶解”让学生深度探究。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巡回各小组指导,学生将食盐不断放入,发现开始时食盐溶解了,后来食盐沉淀了,通过讨论可以得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由此可以想到“有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也是有限度的”。针对“怎样加快溶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桌上的烧杯、温水、冷水、玻璃棒、肥皂、糖块、小锤等材料自主设计三种有对比度的实验,得出用玻璃棒搅拌、用温度高的水做实验、将可溶解的物质颗粒变小都可以加快溶解。)

六、课堂评价,问题结课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谁来评价一下,小组同学及老师的表现?你们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第五课怎样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探索“怎样加快溶解”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2、引导学生在“哪一块食盐溶解得快”的活动中,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并认识影响物体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几个因素。

3、引导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并能控制实验条件,用对比法的原理进行科学的验证过程。

教学重难点:

1、经历利用对比的方法验证肥皂溶解速度变化的探究过程。

2、明确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经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

(小组用)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小刀、糖块、肥皂、表、食盐、汤匙、水槽等。

预习:

准备味精、肥皂块、筷子、小锤子等。

导学: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1、出示一杯纯净水,请一位学生上来喝一喝,说说水的味道。

2、在纯净水中加入两个糖块,马上让这位学生再喝一喝,说说现在水的味道。

3、教师设问:加了两块糖,水为什么还不是很甜呢?

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糖块在水中的溶解呢?师随机板书课题:怎样加快溶解

6、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教师板书: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二、探究哪块糖溶解得快

1、教师设问:你们提到的方法真的都能加快糖块溶解的速度吗?你有办法让人信服呢?

2、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设问:如果把热水、搅拌和切碎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实验,能说明每种方法都有加快糖溶解速度的作用吗?

4、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5、教师再设问:要看清每种方法是否加快了溶解,加快了多少时间?你们觉得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6、学生小组讨论。

7、学生交流,提出要用冷水与热水、搅拌与不搅拌、切碎与不切碎的对比方法。

8、引导学生注意对比实验中的注意点。

(1)、教师设问:比方冷水与热水的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

(2)、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设想。

(3)、教师再次设问:另外两个对比实验中,你们认为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必须不同呢?

9、在选择基础上协调成4个组做搅拌与不搅拌的比较;4个组做切碎与不切碎的比较;4个组做热水与冷水的比较。教师巡回指导。

10、各小组交流研究结果。教师谈话小结。

三、研究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

1、教师谈话:你熟悉的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什么?

2、学生说说。

3、教师谈话:现在我们用食盐来进行一场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先把它完全溶解在水。你觉得怎样才能使比赛更公正?

4、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明确需要控制食盐的数量、水的多少、开始实验的时间等因素,而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是不同的这的重要点。

5、各小组讨论加快溶解的方案。

6、各组比赛。

7、请速度快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快的经验是什么?

8、请速度慢的小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速度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四、体验与记录肥皂溶解的时间。

1、小结前面部分的活动。

2、教师谈话:以上这些加快溶解的方法是否也适合另外的物体比如肥皂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以验证?没有比刚才更简便的方法呢?

3、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4、教师出示记录表,让学生研究表格,提出对这个本活动的注意点或建议。

5、学生推测结果,并说明理由。

6、分发肥皂片,实验。

7、交流结果。

五、生活中应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加快物体溶解的方法,那么在生活中,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在哪里了?

生讨论后答

(如:

1、妈妈洗衣服的时候,往水里倒洗衣服后,总是用手搅一搅;如果洗衣服结块了,一般倒入温水中,还把它弄碎。

2、冲咖啡的时候要用热水冲,并且一边冲还要一边等等。)

师:看来生活处处皆科学。

六、课后拓展

师:近年来,海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课后请同学们调查一下海水被污染的原因,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并想出防治措施。

第六课做一杯饮料

教学目标:

1.能提出制作活动的思路,能对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制作的结果进行客观的评议,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2.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与交流,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知道水不仅能溶解固体,还可以溶解液体、气体。

教学准备:

橘子粉白糖奶粉水蜜桃粉苹果粉玻璃棒小勺小瓶盖一杯开水课前做个人们喜欢喝什么饮料的调查统计表

预习:

准备吸管、饮料。

导学:

一、生活切入提出问题

师:

1、老师先调查一个问题:喜欢喝饮料的同学请举手!

2、你最喜欢喝哪种饮料?为什么?(生答)

师:那你们知道大多数人喜欢喝的饮料是什么吗?请看这张调查统计表。(出示调查统计图表。)

师: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喜欢喝醒目和椰汁味道的较多。因为醒目和椰汁味道比较好喝。那么它们的味道与什么有关系?(生猜测)

师总结:饮料中的糖、橘子粉、橘子汁、二氧化碳、香精等等,都是饮料的原料,饮料中所含有的每一种原料以及每一种原料的多少,就是饮料的配方。配方不同,味道就不一样。看来一种饮料是否好喝,与它的配方有着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自制一杯饮料,看谁制作得好喝。教师板书课题:

6、做一杯饮料

二、制定方案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原料,看看都有些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水橘子粉白糖奶粉水蜜桃粉苹果粉

师:老师准备的这些可以当配料。同时还给同学们准备了制作饮料的辅助工具:干净的玻璃棒,小勺,干净的小瓶盖。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小组讨论,结合老师提供的配料,设计你们组的饮料配方方案,并填写在“饮料配方设计单”(出示)上。

学生设计饮料配方。

学生交流。

生答:

1、如:我们准备做橙子味的。饮料配方是:橙子、糖、水。另外,我还喜欢奶味,所以想加点奶粉。

2、如:我们组想做一杯甜牛奶的饮料,需要奶粉、白糖。

三、实施探究

师:同学们设计的配方很好,我感觉做出来的饮料口感肯定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计,也可以吸取别人好的想法对自己的配方加以改进后,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做好记录。(出示“制作饮料报告单),请大家看看这张报告单,今天我们使用配料的单位不是克或千克,而是瓶盖。做的时候,就需要同学们先把配料装在瓶盖中,并把使用几瓶盖的原料及时记录下来。

饮料制作报告单

橘子粉白糖奶粉苹果粉水蜜桃粉

第一次()瓶盖()瓶盖()瓶盖()瓶盖()瓶盖

第二次()瓶盖()瓶盖()瓶盖()瓶盖()瓶盖

第三次()瓶盖()瓶盖()瓶盖()瓶盖()瓶盖

第四次()瓶盖()瓶盖()瓶盖()瓶盖()瓶盖

……新课

标第

合计()瓶盖()瓶盖()瓶盖()瓶盖()瓶盖

我们发现:经过()次调制的饮料才好喝。

制作好了,自己先尝一尝。如果感觉不理想,可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调制,一直到满意为止,但要把每一次变化的情况纪录下来,最后还要把合计这一栏填好。

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首先自己解决,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可以向同学、老师求援。

学生制作饮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情况。

四、展示交流:

师:同学们做的饮料五颜六色、很是吸引人,不知口味怎样呢?组内互相品尝一下吧!品尝之后,推选出一杯大家都满意的饮料。

(学生互相品尝)

然后学生介绍自己组的饮料的特色,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将每个组所用的配料的量和所用的次数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在黑板上的记录,先看这边的数字,是每个小组调制饮料的次数,说明了什么?

(每一杯饮料都不是一次就调制成功的。)

师:一杯好喝的饮料需要进行反反复复的实验,才能成功。像这几杯大家感到味道比较好的饮料,就是因为使用了好的配方。好的配方,有好多就是经过几次、几十次甚至几百次、几千次的实验才得来的。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

五、拓展创新:

师:关于制作饮料,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多种配料一起放和分别放哪种形式的好喝?分别放时先放什么?各种配料之间的营养有什么影响?怎样做出的饮料对人体最有益?等等,请有兴趣的同学课下继续研究,做出更好的饮料,给你的家人、同学、老师品尝。

第七课水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2、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初步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处理过程。

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4、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

2、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沉淀和过滤实验的操作规程。

教学准备:

1、有关《水污染》和课本插图的。

2、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

3、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

预习:

1、从小河中取水一瓶。

2、查阅资料:生活中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

导学: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水污染》和课本插图的。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水里面有什么?你知道自然界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污染的水是怎样危害人类健康的?

学生结合进行讨论并汇报

2、教师:水里有什么呢?(板书)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有溶解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自然水域的水必须经过处理,除去部分或全部的杂质,才能饮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叫做水的净化。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学习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1)观察:每组实验桌上有两杯混浊的水,观察水里有哪些杂质?

(2)学生汇报。

(3)讲解:怎样除去水中的这些杂质?要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这种方法叫沉淀。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

(4)演示沉淀实验,边示范边讲解:加入适量明矾、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过一会儿观察沉淀后的水有什么变化?

(5)学生实验。

(6)学生观察、讨论:沉淀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7)小结:沉淀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家里的烧水壶、热水瓶等的时间用长了,壁上会有水垢,这就是水中杂质长期积淀的结果。

2、指导学生学习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过滤又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2)讲解过滤操作的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观察、比较并讨论:过滤后滤纸有什么变化?过滤能除去水中什么样的杂质?

(5)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

3、指导学生学习用消毒的方法净化水。

(1)讲述: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各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又简单又可*的消毒方法。

(2)总结水的净化方法。

学生汇报

三、自由活动

1、了解自来水厂水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1)提问:你家饮用的水是归哪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2)讨论:自来水要经过几道净化处理过程?

(3)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为什么?

2、探索研究:自己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

(1)教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2)学生设计。

(3)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

四、拓展活动

教师: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淡水的使用量逐年增多,出现了淡水资源的缺乏现象,更严重的是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到河流、田野……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请同学们课下对附近的工厂、河流进行调查。谈谈你的感想和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

第八课植物的身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学生正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

、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如:《十万个为什么》)

预习:

课前搜集课本中相关植物的文字资料和自己常见植物的资料。

导学:

一、教学导入

1.谈话: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学生画画)

2.展示学生作品:

问:你画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

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师板书:

8、植物的身体

二、学习新课

1.研究植物的组成

⑴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图片。(出示挂图)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看图、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

指出:你们可以自由结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⑵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一定要给与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考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同时让各组同学思考: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⑶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

(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问:我这有一些凤仙花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

(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

⑷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现在我请大家再来看几幅图。(用实物投影机出示课本插图)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请你们小组继续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5)小结: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板书: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构成了植物的“身体”

(6)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你有办法来解决这道题吗?请你快速找出这道题的答案。(学生继续分组查阅图书资料,寻找答案。)

学生汇报答案。

讲述:由此可见,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三、总结评论

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第九课植物的根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利用简单器具做根吸水的对比实验。

2.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

3.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知道根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带根的植物(根要多些)及相关的工具(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预习:

常见的带根的植物。

导学:

一、汇报交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你们观察了吗?有什么发现?

并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自己的发现。(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尽可能的都表达出来,教师适时引导)

二、设置疑问,大胆猜测

师:同学们课前观察的真不错,发现了这么多根的秘密,可是,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有一个问题搞不懂了,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它们都有根,植物为什么要长根呢?根对于植物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植物的根。教师随机板书。

师出示在课文《高梁情》里也看过对高梁根的描述:高梁的根像鹰爪一样,它们强有力地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一个庞大的活物,等到暴风雨来临时,高梁就能稳稳的站在土地上。

(生可能会答:

1、我认为植物的根能使植物很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

2、如果植物没有根,我们就能很轻松的把地上的草、庄稼、小树拔出来,大风也会把它们吹倒,甚至吹跑。)

师:看来,植物的根确实能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土地上。板书: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师:植物的根除了固定这个作用,还有其它作用吗?它有没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三、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活动一:引导学生设计“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的实验

师:课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各种实验用品,现在同学们各小组先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该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后,再进行实验。(各小组均有一棵生命旺盛的植物幼苗、小量筒、盛有水的水槽、棉花、橡皮泥、植物油、胶头滴管等。)

小组讨论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拔。)

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法。

小组找代表汇报。

师:为什么要用橡皮泥封起来?

(不封起来,筒内的水会蒸发,水也会减少。)

教师适当点播:

1、可用橡皮泥封起来。

2、也可用两个量筒,一个量筒里放植物,另一个量筒里不放植物,让它们的水面相平,然后看看一段时间后水面是不是相平。

3、也可把这棵植物放在量筒里,倒进一些水并在水面处作一记号,然后又滴上一层植物油,最后用棉花把植物固定住,再来观察水面的情况。)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水位的变化,那就先把你们的装置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再来看结果。

生把实验装置放在室内向阳处。(也可以放在室外,视情况而定。)

活动二:引导学生观察根

师:课前同学们观察了很多植物的根,发现了不少根的秘密,现在,我们借助一些工具,再来更细致的观察一些植物的根,看谁还能发现根的其他秘密。

师介绍桌上的材料,提示学生作好观察记录。

生借助工具对各种植物的根进行细致的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准备的植物有:葱、狗尾草、香菜、大豆、水草、野蒿等多种。培养皿里有:绿豆或豌豆的幼根。工具有:放大镜、直尺、镊子等。)

汇报观察结果

(发现不同植物的根形状不一样,但数量都很多。有的根还特别嫩,小根尖端有白色的绒毛。)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细致地观察了几种植物的根,发现它们的根都很多,事实上,植物的根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在挖取植物时,把很多小根都留在了土壤里,那么,一棵植物的根到底有多少呢?

投影资料卡,师进行简介。

师:这么多的根对植物体有什么意义呢?

1、可以使植物更牢固的生长在地上。

2、植物就会有很强的生命力。

3、就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养分……

师:根到底能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呢?(生想起刚才的实验)去看看你们的实验吧!

生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发现水位下降了一点儿,说明根确实能吸收水分。师进一步讲解:根主要是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根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也吸收了。师并板书: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发现,植物的根对植物体来说作用可真不小!

四、自由活动

师:植物的根还有其他用途吗?(投影:几种植物的根: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人参等)

谁能根据图中植物的根,说一说它们的用途?

(

1、甜菜、萝卜、胡萝卜、地瓜都能吃。

2、人参可以做药材。

3、地瓜能做淀粉。

4、甜菜能加工糖。……)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多不多呢?(在课本“我的收获”栏里标出)

五、拓展活动

师:各小组把刚才根吸收水的实验装置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能发现水位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吗?新-课-标-第-一-网

生将装置放在一起观察,发现水位下降的幅度不同。

师:水位下降幅度不同,说明什么?

(

1、说明根吸收水的多少不同。

2、说明不密封的量筒里的水也在蒸发。)

师:根吸收水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课下同学们继续研究。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第五篇: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青岛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第一课 病

教学内容:青岛版P2~P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第二课 细

教学内容:青岛版P5~P6

教学构思:

细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

2、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

教学目的: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

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再看看图片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

生:是醋;小孩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二)猜想假设

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三)制定方案

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施探究

师: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发现了细菌有几种形态?

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师: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

师: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是单细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你所观察到的细菌有细胞核吗?

生:没有。

生:有细胞核但不完整。

(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比较得出细菌的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一个不成形的细胞核。有些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有保护作用。)

(拿出一小碗馊米饭让前排的学生闻)

(五)展示交流

师:谁知道米饭为什么会变味?估计夏季在室温下米饭多长时间会变味?

生:因为米饭中有细菌,细菌繁殖速度快。一天的时间米饭会变味。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那么,细菌为何会生活在米饭中?

生:因为米饭有营养。

生:因为米饭里有糖。

生:因为细菌也是生物,也要吃食物,也要消化。

师:米饭变馊是细菌作用繁殖的结果。大家想想,植物细胞的数目是怎样增多的?

生:细胞分裂。

师:细菌的细胞也可以进行细胞分裂,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横向分裂过程,如果环境条件适宜,细菌20多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按照这样的速度来推算,一个细菌一昼夜可以繁殖72代,共繁殖出40多万亿亿个细菌,折合重量达4000吨。)

生:现实生活中细菌能繁殖这样多吗?

师:不可能。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外界条件不可能持续地满足细菌生殖对环境的要求。

生: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是不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你问得真好,说明你的思路很开阔,能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生活中有许多的问题都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所以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但我要说流行性感冒有的是由细菌引起的,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

生:病毒不是细菌,冬天细菌繁殖也这么快吗?

生:不快。

师;同样是细菌,冬天和夏天繁殖速度为何不同呢?

生:因为,细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

生:在夏天为什么腌肉、罐头能长时间地保存?

生:腌肉中盐分比较多,不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腌肉可长时间的保存。罐头经过高温消毒灭菌的,而且是密封的,没有氧气细菌无法繁殖。

师:我们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就是通过降低温度抑制细菌的繁殖,从而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师:大家回忆一下绿色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

生:自养。

师:(展示水绵图)大家想想细菌和水绵的营养方式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水绵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是靠摄取现成的营养来生活。

师:同样是摄取营养,痢疾杆菌生活在人体肠道引起痢疾,枯草杆菌却使枯草腐烂,如果将两者的生活环境改变一下,那么它们是否还能生存?

生:能,因为细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生:能,因为细菌适应环境能力强。

师:不能,因为痢疾杆菌只能寄生在生物体内,而枯草杆菌只能寄生在死了的生物体内。

师:枯草杆菌生活在动植物遗体中并获得营养,我们称之为腐生。现在,同学们总结一下细菌包括哪两种异养方式?

生:寄生、腐生。

师:细菌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见,我们无法了解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但是同学们真的很聪明,一想到身边的有关细菌的例子,就能理解细菌的生活习性,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

师: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

生:地球上一些细菌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师:一提到细菌就感到害怕和厌烦。这种观点全面吗?

生:不全面。

师:现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呢?

生:细菌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比如,有些细菌能帮我们清垃圾,乳酸菌能制酸牛奶,醋酸杆菌能制醋。

生:枯草杆菌能分解枯草。

生:我认为细菌多数还是有害的,如,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

…………

(六)拓展创新

师:既然大家各持已见,到底细菌对人类和自然界有什么意义呢?不如我们把讨论留到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以“我看细菌”、“细菌的功与过”、“小议细菌”等为题写一篇小,字数不限,大家看如何?

生:太好了。

第一单元总第三课时

第三课

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青岛版P7~P9

教学目标: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猜想假设

2了解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制定方案

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实施探究

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五、展示交流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六、拓展创新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第一单元总第四课时

第四课 食用菌

教学内容:青岛版P10~P11

一、教学目标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

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

二、教学策略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些食

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对真菌的了解。虽然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是学生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三.教学重点:知道真菌的结构,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四.教学准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

观察蘑菇.

二.蘑菇分为哪几部分?

是怎样吸收营养的?

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

四.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四、实施探究

观察与思考

.腐烂柑橘皮上的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面包片上的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青霉和曲霉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2.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在营养方式上的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

五、展示交流

.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霉菌。

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

六、拓展交流

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

第二单元总第一课时(5)

第五课蜡烛的变化

教学内容:青岛版P15~16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物质变化的主要特征。

●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2、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教学准备:

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生鸡蛋、白醋、可乐罐、锤子、澄清石灰水、吸管、碱快、白糖。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谈话: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像小苗出土了,叶子变色了,小狗长大了,这些变化,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但有些变化,我们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变化的例子吗?

2、学生发言。

3、同学们讲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变化,没有生命的物质会不会变化呢?如果有,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出示蜡烛)看!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二、猜想假设

第一个实验

、仔细观察点燃前后的蜡烛,尽可能多地说出蜡烛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

3.汇报交流。

三、制定方案

第二个实验

、谈话:你们加热过蜡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冷却后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各色蜡烛、酒精灯、烧杯、抹布、蒸发皿、火柴。

3、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给蜡烛加热和冷却,并仔细观察现象记录下来?

4、小组讨论组装实验。

教师带领学生实验验证。第一个实验:把蜡块放在铁片上加热,观察变化;离开火焰冷却,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各组汇报,要求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加热时,由固体变成能流动的液体,停止加热,冷却后,流动的液体又慢慢地变成了有一定形状的固体。

四、实施探究

第三个实验

、下面我们把蜡烛燃烧看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1)指导学生观察30页燃烧蜡烛的三幅图的实验方法。

(2)师操作示范,提出实验注意事项及要求。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3.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4.讨论:加热蜡烛和燃烧蜡烛都让蜡烛发生了变化,这两种变化相同吗?你有什么证据以证明你的说法?

5.小结: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五、展示交流

1、谈话:生活中物质变化的现象很多,看看31页都有哪些现象?

2、讨论交流这些现象各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3、小组讨论并填写书73页表格,汇报。

4、小结:在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是属于哪类变化时,最主要的是观察它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可以从变化中产生发光发热、沉淀、变色等现象中证明。

六、拓展创新

、看书上图,每组任选两个实验做做,仔细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

2、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讨论判断图上这些物质的变化是哪类变化,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5.蜡烛的变化

形态、状态变化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课后记:

第二单元总第二课时(6)

第六课食盐和水泥

教学内容:青岛版P16~P18

一、教学目标:

、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并作实验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认识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一是观察食盐和水泥的变化。

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一幅探究示意图,意图是提示探究食盐变化方法。一位学生在搅拌水中的食盐,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目的是提示学生结合已有的溶解知识认识食盐的变化。食盐在水中看不到了,说明它的颗粒大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二)猜想假设

一位学生说:“溶解的食盐还会再看到吗?”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食盐原状来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一位学生在用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说:“你看……”目的是提示学生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教科书所设计的探究方法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食盐的变化,而不要受教科书的限制。

(三)制定方案

其次教科书又通过一幅探究示意图,提示探究水泥变化方法。一位学生说:“水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的是提示学生,在认识食盐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展开新的探究活动。一位学生在用杯子向盘子里倒水(盘子里有水泥),说:“我们试一试。”

目的是提示学生自由设计探究方法,探究水泥的变化。教科书提示的探究方法是:通过加水的方法使水泥发生变化。借助探究食盐的方法思考:水泥还能恢复原状吗?并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证明。

二是认识其他物质的变化。教科书提供了两组物质变化的示意图,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类似食盐和水泥这样的变化。

第一组图片包括玻璃和水的变化。玻璃的变化由三副图片:碎玻璃、玻璃熔化炉、玻璃制品组成。图片与图片之间分别用箭头相连接,目的是提示学生认识到玻璃也可以像食盐那样,改变形态后还可以恢复原状。水的变化中,通过箭头提示学生水可以改变形态为水蒸气或冰,水蒸气或冰又可以恢复到水的形态。

第二组图片包括六种物质的变化,分别是花生到花生油的变化、种子发芽的变化、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泥土到砖块的变化、树到椅子的变化。这些图片的设置目的是提示学生进一步探究生活中更多类似水泥变化的事例。

教科书设计的这些物质的变化只是一种指向,目的是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多种物质的变化入手,探究类似食盐和水泥的变化特征。

(四)实施探究

三是归纳。教科书呈现了一幅学生交流的情景图片,目的是提示学生从能否恢复物质原状的角度来分析,寻找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归纳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食盐、玻璃等物质都可以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通过食盐、水、玻璃等物质的变化认识可逆变化。“像水泥这样的变化呢?”“我知道……”

提示学生通过水泥、木头、种子等物质的变化认识不可逆变化。

活动二: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的利弊。

教科书提供了三幅图片,分别森林大火、污染的水域、废品收购站,意图是通过对图片内容的分析,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利弊。森林大火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一些不可逆变化带给人类的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污染的水域是一种可逆的变化,提示学生认识到虽然是一种可逆的变化,但如果想使污染的水恢复到原状却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废品收购站的图片提示学生认识到很多物质是可以发生可逆变化的,我们可以合理的使用它们,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图片内容只是一种指向,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充分认识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带给人们的利弊。

(五)展示交流

自由活动:

教科书以“自制胶水”为主题,分步展示了制作“胶水”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利用脱脂牛奶、醋、小苏打等自制胶水。通过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六)拓展创新

拓展活动:

教科书提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可逆变化和不可逆变化现象?”的探究内容,提示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把探究延伸到课外。

第二单元总第三课时(7)

第七课铁生锈

《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P19~P21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

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

(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

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新课标第一网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

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

(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

(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

(4)说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

(四)实践创新,展示评价

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

(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金属与空气隔绝;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4、布置作业

第二单元总第四课时(8)

牛奶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青岛版P22~P23

教学目标: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

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知道牛奶有哪些变化,牛奶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

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

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制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

能具体说说哪些东西能让牛奶发生哪些变化呢?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

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制作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将40m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m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让老师来听一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那你知道这么好喝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下面老师教教大家如何做酸奶,好不好?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9《静止和运动》备课稿娄方华

教学目标: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3.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重难点:学会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车模型,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⑴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录像(播放一组录像:校园内学生活动录像和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录像)。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⑵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静止和运动”。板书课题。

2.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⑴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①教师谈话,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观看的录像中,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

②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物体“谁在运动、谁是静止的”展开激烈的争论),介绍运动、参照物的概念。

(以人们乘坐公共汽车情景图为例)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车内的人都在运动嘛。

生2:不,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

师: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2:司机和乘客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动,只有一个人正在向车门处走,所以我认为车内只有一个人在运动。

生1:汽车在向前运动,人们都坐在汽车里,当然所有的人都在运动了!

其他同学纷纷参与争论,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最后师生达成共识:运动、静止因所选的标准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有不同,这个被选定的标准就叫做参照物。

生1: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汽车也是运动的。

生2:坐在座位上的人,以座位为参照物,他就是静止的。

生3:以坐在座位上的人为参照物,那个正在走向车门的人是运动的。

生4:以正在走向车门的人为参照物,那些坐在座位上的人就是运动的。

……

③设计模拟实验,验证猜想与认识。

模拟“乘客与行人”的实验,进一步体验并描述运动与静止。

⑵描述运动和静止。

出示:游人坐过山车图,商场内顾客乘电梯上下楼图,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图,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行轨道图。

仔细观察图中的物体,谁是运动的?谁是静止的?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鼓励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在班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游人做过山车为例)

师: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在游人坐过山车图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游人是运动的。

生:过山车也是运动的。

师: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生:如果以车上人为参照物,那过山车就是静止的。

生:以车上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和房子就变成运动的了。

生:如果以过山车为参照物也是这样,车上人是静止的,路边的树和房子也都是运动的。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说的可真棒!看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啊。

……

教师谈话:生活中,你们还见过类似的运动和静止的例子吗?

(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看谁的发现最多。

生:比如我课桌上的课本,以课桌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以从桌边走过的同学为参照物,它就是运动的。

生:老师,也可以这么说,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也是运动的。

(学生们哈哈大笑。)

师:对!地球以每秒30千米的速率绕着太阳运动,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以这个速率在运行!在这里,地球和太阳是不同的参照物。

生:我做过火车。坐在火车上,以自己为参照物,路边的房子啊,树啊,田地啊,全是运动的!

生:如果以你自己为参照物,那你坐的座位就是静止的,火车也是静止的。

……

师:是啊,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首先要选择好参照物,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静止情况也会不同。同学们如果感兴趣,课下可以继续探究生活中有关运动和静止的问题。

3.回顾全课,评价总结。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对运动和静止进行了认真研究,真不简单!你们能不能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纷纷谈这节课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10《距离和时间》备课稿娄方华

教学目标: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

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重难点: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准备:秒表、卷尺、车模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有关距离和时间的知识?谁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

2、你们实地测量过距离和时间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并研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好不好?

二、科学探究

、测一测。

①谈话:同学们,我们到校园中去进行测量活动吧。

②师生来到操场,共同进行测量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操场的百米跑道上进行跑步测量。也可以在跑道外的篮球场区域,组织学生进行四驱车比赛测量。

③谈话:测量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实际的去测量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时间,并做好记录。二是在实际测量中,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玩”上而忽视了对时间和距离的测量和记录。

④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来。

学生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记录,讨论、交流并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进行整理。

2、分析统计表。

①谈话:根据刚才的测量和记录,我们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谈话:怎么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呢?

学生讨论并交流。

师生达成共识: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快慢。

学生纷纷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并相互进行交流。

②谈话: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谈话: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跑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速度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相同距离比较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

③谈话:研究我们的测量结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

在学生交流、描述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验证自己的预测。

三、课堂拓展

谈话:在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测量和分析还满意吗?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谈话: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泥厂安全管理制度牌下一篇:室内儿童乐园运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