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

2023-04-08

第一篇: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

【实习报告】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参观实习

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前身为秦川机床厂,1965年由上海机床厂分迁至陕西省宝鸡市,是以生产精密机床、机床液压件、机床铸件为主的全国机械行业骨干企业。 1994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之一。 1995年,由秦川机床厂改制为国有独资的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1998年,集团公司控股设立的“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11077万股A种股票,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1年,成功实施债转股,中国华融、长城、信达、东方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股,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006年11月,原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汉江工具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合并组建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12月,公司增资控股宝鸡机床,实现了陕西省机床工具行业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截止2009年底,公司注册资本 7.5亿元,资产总额达42亿元,员工1140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1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800余人,高级技工1200余人,国家级专家10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齿轮磨床、螺纹磨床、外圆磨床、通用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龙门式车铣镗磨复合加工中心、数控复杂刀具、木塑机械以及精密高效拉床等高端数控装备,以及数控功能部件、汽车零部件、精密齿轮箱、精密齿轮、精密铸件等零部件产品。其中,秦川机床的齿轮磨床和外圆磨床,汉江机床的螺纹磨床,汉江工具的复杂刀具、宝鸡机床的数控车床,在国内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分别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陕西省名牌产品”。 2009年,公司(含宝鸡机床)实现销售收入47.5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5.4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33亿元,实现利税3.55亿元,实现利润2.09亿元。 公司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龙头企业,位列第三(大连机床、沈阳机床位列前两名)。曾获得:“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星”,“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工业报联合评为“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三十佳”,被商务部评定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等荣誉。2009年,公司被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认定为“全国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在2009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公司“适用于批量磨削的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技术及产品”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公司立志成为所涉及领域的技术领先者,行业领导者,高端市场占有率的追求者;为用户提供从图纸到产品、从装备到整套工艺技术,以系统集成为擅长,以“精密、高效、复合、专用、大型”为特色的大型数控机床工具企业集团;成为我国数控机床和数控功能部件的产业化基地;2012年达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产业规模,跻身国内装备制造业50强。

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原名秦川机床厂),1965年从上海内迁至陕西宝鸡,是我国精密机床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3472人(含控股子公司),其中硕士以上学历6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15人,国家级专家8人。截止2005年底,公司资产总额16.3亿元,形成了精密数控机床、塑料机械与环保新材料、液压与汽车零部件、精密特种齿轮传动 、精密机床铸件、中高档专用机床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维修服务等六大主体产业群。拥有20多家控股、参股公司,是上市公司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37)的实际控股方。

公司荣誉

公司曾获“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管理进步示范企业”、“全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30佳”、“全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之星”、“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跻身“200

5、2006中国工业(金切机床)行业排头兵企业”,位列第三。200

3、200

4、2005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十佳企业”“数控产值十佳企业”以及“精心创品牌活动十佳企业”等三项殊荣。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有动态条件下的“三精”(精密加工、精密装配、精密检测)优势。1997年通过了ISO9001(1994版)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取得 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取得ISO/TS16949-2002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

到2005年底,公司负责或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57项,拥有各种专利43项,尚有5项在申请或受理中。

2所获奖励

四十年来,先后开发200多项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50多项获国家、部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其中:

精密数控磨齿机形成七大系列、200多个规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06年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并出口到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磨齿机制造商,产品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其中Y7032A碟形双砂轮磨齿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建国以来机床行业产品获得的最高奖项;Y7125A大平面砂轮磨齿机、YK7232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YK7250数控蜗杆磨齿机(数控八轴五联动)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997年,该机在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被专家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齿轮磨床制造水平跨入世界先进技术行列”;YK73125大规格数控成形磨齿机被科技部列入国家攻关计划等。

3公司产品

公司开发多种系列、不同规格专用机床、加工中心产品。其中04年研发成功的龙门式车铣镗VTM180、VTM260、VTM320系列车铣镗复合加工中心,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机床工具商品展览交易(CMTF2004)上被誉为“镇馆之宝”。

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制中空机、发泡机、注塑机产品的企业。成功研制国内首台SCJ230塑料中空成型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功研制的国内首台SCJC500×6多层中空成型机、木塑成型生产线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代表国内塑机产品及环保新材料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

由机床母机核心技术衍生的一批功能部件产品成为公司经济效益的主要支撑之一。形成年产15万套汽车(载重)转向泵的生产能力,跻身国内汽车转向助力泵市场前四名;特种齿轮箱、电梯曳引机、精密齿轮等功能部件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精密铸造达到2.5万吨,成为西部最大的优质、精密机床铸件、风力发电机轮毂等零部件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齿轮磨床、外圆磨床、高速滚齿机、复合齿轮刀具、拉削工艺及设备等核心技术,具备向用户提供从图纸到工件的全套工艺设备解决方案的能力,形成独有的“精密、复合、特种、大型”产品定位优势,进军全球精密机床产业链的中高端。

第二篇:科尔沁牛业公司简介

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草原腹地——通辽市。是以肉食品加工为龙头,以绿色饲料加工、畜牧产品研制开发以及生物制剂、医药原料、草原生态建设为基础的大型股份制企业。注册资本16,159万元,截止目前为止总资产为38,615万元,现有职工700余人。拥有育肥牛基地、屠宰加工厂、草牧场、胚胎移植中心、餐饮连锁公司等下属企业。

科尔沁牛业公司现已获得多项国际贸易认可和国家级有关认证,包括俄罗斯、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国家的出口权,并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了绿色食品证书及伊斯兰协会注册为清真食品标志。2000年8月,公司被批准为国家指定的向香港、澳门提供活牛的企业。2001年7月,公司被指定为中国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示范工作重点企业, 2002年12月公司被认定为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03年7月公司被评为“内蒙古科技创新示范企业”;2003年8月公司通过了“HACCP食品安全预防性控制体系的第三方认证”;2003年9月,公司被评为“屠宰加工优势化”企业;2003年11月,公司“牛肉冷鲜肉”在中国肉博会上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2004年1月,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3月,公司“2万吨冷鲜牛肉生产线及加工技术设备”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2004年11月,进军香港百佳超市获得成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新闻;2005年1月,公司2万吨冷鲜牛肉生产项目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05年1月,公司被国家民委、国家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认定为清真食品定点加工企业;2005年4月,公司被评为“2004内蒙古民营企业50强第15位”;2005年5月公司被内蒙消协授予“诚信企业”称号;2005年9月,公司通过马来西亚政府官方注册,成为国内仅有的几家可向马来西亚出口的公司之一;2005年10月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优秀龙头企业;2005年10月公司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科尔沁牌牛肉”产品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2005年11月公司在陕西杨凌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科技成果博览会获“优秀展示奖”;2006年10月,公司被自治区科技厅、国资委、总工会联合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创新型企业”;2006年11月,公司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承担单位。2007年9月,公司生产的科尔沁牌鲜冻分割牛肉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2007年11月,公司通过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认证证书;2008年公司成为奥运会指定供应商,圆满完成奥运产品供应任务。

公司“科尔沁”品牌2002年以来连续被评为自治区著名商标,于2005年12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国内外,在北京、上海、广州、四川、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已设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点,并形成了畅通的

销售网络。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珍爱生命,做道德人”。发展战略是以地区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化的大市场营销观念,用系统工程原理将企业全面推向社会化、规模化、产业化。

公司将以肉牛的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依托地区资源,遵循市场导向,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整合,逐步形成以肉食品加工为龙头的绿色牛业纵向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牛业产品现代化;经营体制集团化;资本运营资本化;市场营销国际化的态势。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把科尔沁牛业做成中国肉牛产业第一品牌,再经过5年的发展,争取进入到世界肉牛企业的十强之列。

第三篇:八百里秦川绽奇葩

—记著名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教授

李彩香

2005年3月2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洋溢着热烈而庄严的气氛:2004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在这次大会上,令人瞩目的是我国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终于诞生了。共有两项成果获此殊荣,其中一项是由我国西北地区高校惟一的女院士、位于古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率领的科技创新团队在“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的成果获得。为张立同院士颁奖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温家宝总理紧握张立同院士的手向她表示祝贺时,这位坚强的女院士眼睛湿润了。在这荣誉的背后,是张立同院士几十年来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报国之志、以一个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奉献精神在八百里秦川这块热土中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付出的无数心血。

执着铸辉煌

张立同1938年出生于四川重庆,她的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战火中度过的,那段在川、黔、桂逃难的经历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刻下深深的烙印。她父亲是个忧国忧民的律师,从小受父亲“没有国哪有家”的熏陶,“国家”在她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抗战胜利后,父亲带着一家人几经辗转回到北京。中学时代,她勤奋好学,刻苦用功,被评为北京市第一批“ 三好学生”。1956年,她以第一志愿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热力加工系,1956年9月,随国家院系调整,她来到西北工业大学热加工系铸造专业学习。结束了5年紧张的大学生活,她没有回北京,选择了西北工业大学。从此,张立同在西北这块沃土上开始了她几十年的奋斗征程。

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已将一些重要的涡轮叶片生产由锻造改为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叶片的工作面无需加工就可达到所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当时,我国的熔模铸造技术还十分落后,即使增加抛光余量的叶片,变形报废率仍高达30%~50%。当时,一片高温合金叶片的价格相当于张立同4个月的工资,这对于我们积弱积贫的国家来说是多么大的浪费呀!对祖国的挚爱,对科学的追求,以及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张立同在那样一个批判“ 唯生产力论”逆风劲刮的年代,勇敢承担了“高温合金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叶片新工艺研究”课题。

抗战时四处逃亡的经历,磨砺出了她一股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当时不少人都涉及过叶片变形问题的研究却没有得出结果, “叶片变形无规律可循”似乎成了“真理”。她不信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经费有限,仪器奇缺,资料空白怎么办?她决心首先获得叶片变形的第一手资料。为此,她与工厂技术人员、工人一起跟班生产,亲自测量了上千个叶片在十余道工序中的尺寸变化规律,测定了叶片在浇铸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同时,她和同事一起,自己动手研制了成套“熔模铸造用陶瓷型壳高温性能”的测试仪器,获得了陶瓷型壳高温性能变化的大量数据。经过半年不分昼夜的工作,从获得的数万个数据的分析中,她发现了刚玉陶瓷型壳的高温软化变形机理和叶片的铸造热应力变化的特点,终于寻找到叶片变形规律,首次从理论上全面揭示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在熔模铸造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本质,为无余量精铸工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引起同行的极大关注, 获得了高度评价,著名材料学家周尧和院士兴奋地对张立同说“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一定能解决叶片变形问题。”这时的张立同并没有笑容, 她深知这只是迈进了门槛,以后的路程更艰巨。她领导课题组全面铺开了“无余量熔模精密铸造新工艺”的研究工作。为了搞清刚玉陶瓷型壳的变形问题和寻找新材料,她刻苦攻读陶瓷专业的理论知识,四处去调研,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具有优良中温抗蠕变性”的高岭土陶瓷型壳材料替代昂贵的电熔刚玉的思路,先后研制成功上店土、峨边土等新型陶瓷型壳材料,成功地解决了困扰航空熔模铸造生产十几年的刚玉型壳高温变形问题。她还揭示了熔模铸造模料组成、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研制成功一系列高性能模料,研究发展了保温壳体新工艺和低热应力熔铸工艺等。1976年用上述工艺铸造出我国第一个无余量叶片, 验证了无余量工艺材料的潜力。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76年,我国引进英国斯贝发动机专利, 其中重金购买的“无余量熔模铸造技术秘密”中,陶瓷型壳材料、模料和陶芯等分属三个厂家专利,还需另花大量外汇去买。在大家束手无策、进退两难时,张立同抓住了这个机会,胸有成竹地提出用他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上店高岭土材料和模料来替代进口材料,研制无余量叶片的任务,并毅然承担了这项国家急需的攻关项目。 这个项目不仅涉及到大量研究工作,还涉及到不少材料的定点生产问题。1976年的天灾人祸使得不少生产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研究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国家需要”的号令鼓舞着她去克服困难, 张立同带领课题组即使在“闹地震”的高潮中,仍然坚持留在工厂。她是一个学者,更像一个将军,指挥着她的部队在科学的战场上奋勇驰骋。用“见山开路, 遇水搭桥”来形容,更能描绘出他们的科研历程。为了寻找材料的定点厂, 她跑遍了铜川矿区没有设备仪器自己研制,终于开发出高温强度、透气性、膨胀、抗蠕变、表面润湿仪等十多种材料性能的测试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她夜以继日地工作,已经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一天深夜,她独自在实验室工作,由于实在太累了,她一不小心被喷出的高温蜡糊住了双眼,灼热的痛苦以及旷日持久的疲劳几乎使她丧失信心, 委屈和伤心一霎那涌上心头。可是第三天,眼伤还未愈,她又进了实验室。凭着这种拼命精神,张立同带领课题组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1980年,用铜力上店土型壳材料铸造成功我国第一批高精度、低粗糙度的斯贝低压一级无余量空心导向叶片。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专家持着怀疑的态度将上店土型壳材料、模料和叶片带回英国鉴定。在精确的测试数据面前,英国专家信服了。他的书面鉴定说,我国无余量叶片的“尺寸精度和内部质量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公司斯贝发动机叶片相当,表面粗糙度还略低于英国叶片”、“上店土是一种非常令人满意、具有非常好抗蠕变性的型壳材料”。从此,张立同他们的无余量铸造工艺研究成果得到国际认可,我国的熔模铸造水平终于进人了国际先进行列,这为发展我国新型发动机复杂内腔叶片及薄壁复杂整体构件的生产奠定了理论和工艺基础。铜川上店土型壳材料,也被正式命名为“ 中华高岭土型壳材料”。这一材料的诞生,为我国进一步发展优质型壳材料开辟了一条新路,满足了国内高精度熔模铸件的要求,生产的铸件远销国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科学的春天更激发了她的斗志,她没有停歇,又带领课题组接连突破了“铝合金石膏型熔模铸造”和“高温合金泡沫陶瓷过滤技术”等航空重大课题的技术关键,1985年一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一、

二、三等奖共三个奖项。

勇攀新高峰

在日夜奋战的日子里,她不曾想过要得到什么,而一旦得到诸多荣誉,她又觉得自己做得太少,一种责任感驱使她向更高的目标迈进。1987年,她根据国际航空航天材料的发展趋势和从事高温陶瓷材料研究的基础,又提出发展航空航天高温结构陶瓷的新方向。1989年4月,张立同作为高级访间学者来到美国NASA空间结构材料商业发展中心的实验室, 她是进人该实验室惟一的中国大陆学者,承担了美国未来大型空间站结构用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探索研究工作。

1991年1月,张立同怀着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带着在国外研究的成果回到西北工业大学。近两年的国外研究经历便她更明确了航空航天用结构陶瓷一定是高可靠性的,更坚定了发展“具有类似金属断裂行为的连续纤维增韧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决心和占领这一高技术领域的信念。她带领学生们共同走过了研究工作中艰苦的历程。为了在我国发展连续纤维增韧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她到处呼吁,四处奔走争取经费, 却没有得到支持,课题组就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因陋就简自制了一台热压机。

1992年的冬天特别冷,为了调试热压炉,他们在冰冷的实验室度过了春节。功夫不负有心人,课题组很快在热压自增韧氮化硅性能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93年的全民经商风又给张立同课题组带来了新考验,是放弃航空材料研究去搞开发,还是坚持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方向?她发动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我们不能散伙,既要做教授,还不能做穷教授”,“要发挥群体力量去赚钱,稳定队伍、积累资金,等待机遇发展陶瓷基复合材料”。从此,他们确定了“航空为本、广打基础、重点突破、军民两用” 的发展策略,全组齐口协力,当年就在高温陶瓷材料的应用开发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们还利用挣来的钱,研制了一台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小型CVI炉,拉开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序幕。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很快有了结果,初步的性能数据令人鼓舞。在“九五”课题计划中,“连续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终于被列为国防预研课题,但意想不到的困难也接踵而来。当他们把实验型技术与设备向工程型转化时,所遇到的困难几乎使张立同课题组对CVI工艺丧失信心!1995年,国际CVI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技术鼻祖、法国波尔多大学Naslain教授被盛情邀请到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他们希望能得到他的启示。Naslain教授在看过他们研制的设备后,毫无表情地说了一句话“我掌握工程化技术花了20年,你们至少要用10年。”

他们不信邪,师生五六人夜以继日地泡在实验室做试验,然而却做不出一炉性能合格的试样“ 九五” 课题中期检查时,差点被亮了黄牌, 他们真正品到“ 至少10年”的味道。失败更增加了强者的斗志,他们先后做了4代CVI设备,试验了400余炉次,整整用了3年时间,在1998年底终于制备出第一批性能合格的试样,又经不断改进,于1999年全面突破了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与设备的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材料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此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和设备封锁, 获得了六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制造工艺及设备体系,建成我国第一个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使我国一跃成为继法国和美国之后,全面掌握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CVI制造技术及其设备的第三个国家。采用该技术制备的多种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在不同发动机上均一次试车成功,在航空航天高技术领域和材料界引起轰动。就在1995年张立同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她的科研工作也如日中天,国内多家航空航天部门纷纷上门来商谈合作,国际会议也纷纷邀请张立同院士做特邀报告,相关成果通过了由国防科工委主持、有7位院士参加的技术鉴定,总体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十年磨一剑,张立同和她的研究群体抵制了学术界的浮躁风,他们深信,科学的道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她在胜利面前没有止步,也没有去赶时髦换方向,而是提出要做强、做大的发展新思路。他们先后又获得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863 ”和国防基础研究和型号等10余项国家项目的支持,建立了跨学科的合作队伍。为满足国内外对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迅速增长的需求,已逐步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应用开发相融合的发展链条,发展产业、降低成本、建立中国品牌,以解决“ 用得起”的问题。

Naslain教授2001年再次来到西北工业大学,看到大小各异不同规格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非常惊讶。后来他在给张立同院士的一封信中说:我一直在关注你们实验室的发展,我认为你们实验室不仅是一个中国的重点实验室,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是啊, 10位教授、20位博士、100余名研究生, 1000平方米的国际化标准厂房、3000余平方米的实验大楼、一系列自行研制的国内独一无二的复合材料制造设备和多台进口的复合材料测试设备,同法国波尔多大学、德国宇航院、日本京都大学、韩国机械研究院以及多家国外大公司的紧密联系, 使超高温复合材料实验室正在向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实验室迈进。

悉心育人才

张立同院士在科学道路上凭着自己百折不挠的毅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她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在学生心目中,张院士是一位治学严谨、学养深厚、境界高远的良师,她襟怀坦荡,有大家风度,无名人架子。在她的周围,活跃着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大家和她谈理想、谈人生,她对人生的感悟值得每一位学生学习。

材料系专业一般为铸、锻、焊、热处理,乍一听,让人发休,女生尤其对其有恐惧心理。当女生们每每感叹她所取得的成绩时,张院士总是说,科学研究是不拒绝女性的,关键是要有执着的精神和忘我的劳动情, 年轻人应该坚信,没有跨不过的高山,没有做不成的事。她经常对她的女学生们说,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定要活得有价值,价值不在于高低贵贱, 而在于对别人、对社会的贡献。女同学从心理、智力上都不比男同学差, 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同样能办到。在她的鼓励和感召下,个别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的女同学,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正确的认识。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张立同认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采用何种模式、何种方法,最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是张立同院士经常思考的问题。

张立同常说“没有创新,没有超越。”正是基于这种科学的认识,她总是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她坚持两周进行一次课题组学术交流会, 让研究生汇报论文进展,教授做专题介绍,实验人员提实验工作建议, 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注意培养课题组浓厚的学术气氛。她严把研究生论文质量关,总是和研究生一起逐字逐句推敲论文,反复修改,要求论文要有新的观点及深人的理论分析。研究生说,张老师指导的论文至少修改三遍才能过关,连文字、标点也不能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研究生们秉承她的作风,自觉地把“新试验、新数据、新分析、新理论”作为评价论文的标准,要“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 。 严谨的治学思想、辩证的治学观点、创新的治学态度结出了累累硕果她培养的硕士生有70%攻读了博士学位,已毕业的30多名研究生中, 大部分在各自岗位上独领风骚。他的学生成来飞教授现为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任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荣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博士生导师徐永东教授现任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荣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2005年被评为“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博士后叶枫和已毕业的博士殷小玮获德国洪堡奖学金潘正伟博士在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论文先后在国际权威刊物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在读博士生苏娟华发表的论文已被SCI收录多10篇;还有李镇江博士、黄剑锋博士、熊信柏博士等的论文发表在国际、国内著名杂志上,博士生们还分别在其研究领域里申请了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在治学的道路上,张立同院士以一位严师著称,在日常的生括中, 她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慈母,她以女性特有的细心给了每位学生母亲般的关爱。有一次,张立同接电话得知,一名研究生的姐姐因车祸去世,她立即派人买好飞机票,等第二天该研究生考完试后,她将实情告知,这位学生既没有耽误考试又及时赶回了家。每当提起这件事, 这位研究生总是感动地说:“我不仅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更遇到了一位好母亲。”

她的一位新婚不久的女博士生在一次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和丈夫双双出了车祸,当这位博士生被抢救过来得知自己的丈夫已永远地离开自己后,悲痛欲绝,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张院士就一直从病房到她出院不停地开导、安慰她,终于使这名学生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并圆满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她的学生们说,像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

一位美国电子工程教授请张立同剖析一种电子材料的功能故障, 她很快解决了间题,这位教授十分感激,要支付高额酬金,张立伺婉言谢绝“中国人更注重友情。”美国教授为此称赞她“你是一位真正的学者。” 一位中国博士研究生在论文中遇到一个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材料难题,在此之前一个法国留学生因没有解决这个难题而被教授“炒了鱿鱼”,这

位中国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张立同教授立即伸出援助之手,指导他很快解决了阿题。“学者两事, 道德文章” ,在张立同身上体现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

在谈到如何培养年轻人的何题时,她曾经这样说过“规在我已年过60,也许在院士中还算年轻,但是必须承认,已步人人生历程的老年期, 创新思维的鼎盛期已过。我要逐步将核心地位转移到年轻人身上,否则就会挡路了。”大音希声,朴实的话语尽显大家风范人如斯言,在她的精心培养下,课题组已建立起一支由年轻博士组成的高素质学术梯队,在他们之中,有一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一人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两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奋两人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资助, 一人获国防科工委委属高等院校优秀教师称号,一人获国防“ 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但她不满足于现状,弹精竭虑的是青年人的成长和学术梯队的建设。她奋斗的目标是要搭建一个平台, 一个提供全方位材料科学研究的大舞台,一个真正产学研相结合的大舞台,一个年轻人可以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 一个女人能走多远”张立同院士以自己突出的业绩做了回答。她登上了许多男同志也难以企及的高峰“八五”“九五”期间,课题组共承担了国防预研、航空型号、国家基金、部委基金、横向协作项目等26项课题。她先后主持国家和部委级重大和重点项目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

一、

二、三等奖4项,省部级

一、二等奖13项,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260余篇。先后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部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等荣誉称号,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九届代表和陕西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常人眼中,这够风光的, 但对待名利荣誉,张立同却淡泊视之。多年来,无论是报奖还是定职,张立同从来不争,甚至申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领导反复动员后才填的表,在她的心目中,唯有事业最风光。

创造不息,攀登不止。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张立同院士仍在她生命的金秋为崇高的事业不断地求索奉献,她将用自己的执著和赤诚在我国的国防事业发展史上写下精彩的一笔。

第四篇:秦川镇中心小学教师教学常规检查表

1、各条目等第的确定检查考核结果:

2、综合等第的确定根据各条目符合要求的情况综合确定A、B、C三个等级。即:

该项目完全能做到为“符合要求”,记为“☆”;A:27☆--24☆ 该项目能基本做到为“基本符合要求”,记为“△”B:23☆--19☆ 该项目未能做到为“不符合基本要求”,记为“○”C:19☆以下或有2○

第五篇:全乡奶牛业发展汇报材料

2000年以来,我们按照省委“主副换位”、市委“农转牧”发展战略,在“畜牧立县”方针指导下,坚持“以牧立乡、以牛致富”的乡域经济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全乡奶牛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2004年,全乡奶牛存栏18060头,比2000年增长8.3倍;交售鲜奶2.5万吨,比2000年增长7.4倍,成为全县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第一乡,奶牛业成为强乡富民的主导产业。

一、在奶牛业发展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抢抓机遇,建站促发展

我们大造舆论,在全乡上下形成“支持伊利、发展自己”的舆论氛围。经给农户算效益帐,群众热情高涨起来了。群众认识了,乡政府主要领导便天天跑企业,讲明我们所处的环境,具备的优势,发展的空间,我们的诚意深深打动了企业,当年就为我们乡建了3个标准化奶站。目前企业投资900万元,在全乡共建标准化奶站15个。但奶牛少、地处偏远的村屯,企业不可能建站,我们就与企业商量鼓励个人建站,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筹资建站。通过“投资建站,以站促养”办法,在6村19个屯共建大小承包奶站(点)17个。目前全乡3,876户,已有3,395户养上奶牛,占87.6%。

(二)拓宽筹资渠道、扩群增量

我们积极引导农民把手头的资金投入到养殖奶牛中来,向农民宣传“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思想,在内部挖潜.五年来,农民自筹资金达8000万元,用于发展奶牛业。我们帮助农民协调各种关系,采取奶资担保,工资担保,信用户联保等办法,共利用伊利企业养牛贷款2200万元,信合贷款240万元,农行贷款50万元,购进奶牛2,145头。本着 “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出台16条引资养牛优惠政策实施定向定位招商,吸纳社会各方资金,投资养奶牛,办牧场。大庆石油管理局下岗职工范虹2001年到小康村投资50万元养奶牛,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到35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在已有六个市县31人,在我乡投资2120万元,饲养奶牛751头。

(三)典型带动,规模推进促发展

一是借典型示范群众。乡村两级先后20次组织近500名农牧民远到全省奶牛之星双城,近到本县小八盘参观典型开阔视野,用先进的生产经验解决农牧民在奶牛生产中落后的生产方式。

二是用典型引路,让典型说话。前伍代村是我县有名的民族贫困村。2000年,乡政府号召群众发展奶牛,群众认为养奶牛不托底,原村党支部书记吴福林带头购买5头奶牛,当年获得纯效益1.6万元,群众看在眼里,动在心上,纷纷买进奶牛,几年时间,这个村奶牛存栏便由当初的260头猛增到目前的1,832头。

三是走规模、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路。以乡辟小区、建专业村屯、村育大户为重点,全面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目前10头以上奶牛大户发展到108户、20头以上大户发展到14户.2003年辟建烟屯村林业队和乡牧场2个奶牛小区,1处标准化、规模化克尔台村奶牛公寓。

(四)延伸产业链条,保障牧业发展

一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促发展。今年,全乡7.8万亩耕地,饲料作物播种面积就达到了5.6万亩,其中种植青贮3万亩、健宝牧草3900亩、紫花苜蓿900亩。

二是兴建草业促发展。2002年以来我们对辖区内12.4万亩草原全部实行禁牧政策,奶牛养殖全部实现了舍饲化,保护了草原,恢复了生态环境,缓解了草原压力。同时,我们采取政府出资种草、改草,加大对草原治理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先后围栏封育种改草5.5万亩。

三是狠抓水源建设促发展。2001年以来,我们鼓励群众围绕牧业发展打抗旱井,政府出台了对连片种植青贮30亩上的地块免费出资打一眼抗旱小井,对连片种植青贮200亩以上的免费打一眼中深井,对种植紫花苜宿、健宝牧草200亩以上的同样免费打一眼中深井的优惠政策,4年来共为农民免费打大小抗旱井300余眼。

(五)繁防引管建并举,提质增效

加快奶牛业的发展,尤其是要推进奶牛业的提档升级,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在扩张奶牛饲养数量的同时,把提质增效作为建设奶牛大乡的主攻方向,在繁育优良母群、强化防检疫力度,引进和购入优质高产奶牛、科学饲养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5个方面,为提质增效提供保障。

二、在民族扶贫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扶贫措施

(一)实施科技扶贫。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列入扶贫计划。突出了科普工作的实效性,紧紧围绕奶牛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积极开展科技培训。

一是搞好种植业科技推广,夯实奶牛业发展基础。2003年以来,在种植业生产上,全面推广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松整地、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增加了种植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满足了奶牛业发展对优质充足饲料的需求。

二是推广应用秸杆加工转化技术。近年来,县乡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举办奶牛科学饲养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培训15600余人次,科学养牛技术已在全乡推广。通过秸杆转化利用,种植业亩增收50元,全乡种植业增收近380万元,增产鲜奶3300吨,增收500万元。

三是推广应用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今年我们

共召开青贮、牧草种植饲喂技术现场会8次,有力地促进了青贮、苜蓿种植饲喂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是增加科技中心户。我们坚持每屯建3—5户科技中心户,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克尔台村八宝代屯科技中心户宋海深,全面推行奶牛科学饲养,奶牛平均单产6.5吨,纯收入6万余元。全乡群众,特别是文化层次较低的农民通过学科学,掌握了奶牛养殖、青贮种植等实用技术,降低了饲养成本,增加了效益,加快了脱贫步伐。

(二)实施包扶扶贫。2003年8月份,我们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向贫困大学生献爱心活动,为波布代村小马家屯贫困学生马琳、马悦双胞胎姐妹捐款7200元,县政府副县长李世宇个人拿出2000元,县教育局支持4600元,圆了姐妹二人大学梦。今年,定点包扶我乡的县直单位是劳动局、气象局、农发行和药监局。李世宇县长及各包扶单位共为23户贫困户筹措化肥30袋,现金3250元;为村卫生所捐赠办公桌椅3套。还重点完成了后(后伍代)--东(东新屯)红砖路铺装、村小学上电、村卫生所内部装配、村办公室维修等工作。前五代、后五代两屯的自来水安装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

(三)实施招商扶贫。大庆投资者魏永华自筹资金20万元在波贺岗子屯建奶站,通过建站促进了奶牛业的发展。以资源为载体,先后引进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区刘久杰、大庆市供水公司张传彬等4户客商,投资355万元,利用波贺岗子屯土地,建立转基因杨树苗木基地、中草药基地和养牛基地。通过招商扶贫不仅给波贺岗子屯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资金,而且每年最少能安排本屯剩余劳动力20余名,年务工收入8万元以上。在招商引资户的带动下,该屯奶牛存栏由2002年初48头,发展到156头。除此之外,又养鹅2900只,加上国家兑现退耕还林政策,该屯2004年收入达84万元。

(四)突出主导产业,坚持以牧为主脱贫。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为扶贫攻坚带来的新机遇,我乡提出了“以草为业、以农养牧、以牧立乡、以鹅脱贫、以牛致富”的经济发展思路,主要靠牧业经济来实现脱贫致富。

一是实施扶贫牛工程。2001年,利用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扶持烟屯村5个大户养牛,创建“一强带四贫”扶贫联合体。联合体负责人给所带贫困户物资无偿援助,帮助确立脱贫主导产业。王彦章给贫困户张有金1头价值1.5万元大奶牛(日产奶50斤),在扶持其脱贫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张有金致富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张有金家已基本摆脱贫困。2003年,乡党委、政府为扎朗格村167户贫困户协调伊利公司养牛借款278.4万元,购买奶牛348头。

二是农经济向牧经济转变。2000年,我们采取“一强带四贫”的办法,将利用财政资金7万元购买的7台小型拖拉机无偿分发给7个有丰富生产经验、致富能力强的农户,他们每人包扶4户贫困户,为这些贫困户无偿指导服务三年,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2002--2003年,按照县政府规划整村推进扶贫办法,给扎朗格村扶贫肉牛资金23.8万元,68户贫困户实现养牛。2003年出资5万元扶助106户养鹅,共饲养8500只。其中马占友养鹅1000只,当年实现纯收入1.3万元。

四是实施扶贫羊工程。2000年,利用财政扶贫资金20.23万元,扶贫三个村屯(太平庄、波布代、官尔屯)46户贫困户,购买可繁母羊674只。并采取扶贫到户、选户经营、放母还犊、保值增值、滚动发展的方式,签定合同。承包经营期为三年,合同期满原承包经营的扶贫羊无偿归承包经营户所有。据调查扶贫养羊户户均纯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并实现滚动发展。

(五)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实施项目扶贫。我们将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公益事业。为扎朗格村打1眼自来水井、4眼抗旱中深井,解决了350户,1150口人,2600头牲畜饮水问题,新增灌溉面积1200亩。为孩子配备了“爱心车”,为群众生产生活和儿童上学提供方便。完善了畜牧综合服务室建设,农机库建设,对小学危房进行了改造。2003年春季,为烟屯、前伍代两个贫困村,争取到一万亩草场改良项目,2003年共收获干草360万斤,实现创收72万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方案下一篇:数学培优补差计划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