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法运用的策略

2022-09-14

问题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历史思维源泉。人类之所以能够展开各种思维活动,其前提是因为存在各种问题。当我们学习和胜过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会展开积极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有多种办法供人们选择时,人们就会对这些办法进行分析、比较来解决问题。可见,推动人类思维的产生和发展是问题。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运用自身的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历史主体的人,面临着来自自身和社会的种种挑战,会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理论或实际问题。面对各种不同的问题,人们会感到困惑、焦虑,并由此产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人们运用已经拥有的一切物质、精神条件,对各种不同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创造性的探究,最后得出结论,这种问题意识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问题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时代要求。

正处于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黄金期的青少年有着充沛的精力,勇于探索。这种生理特征,为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基于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教师决不能在上课时滔滔不绝,叙史自我陶醉。教师应该设计巧妙的课堂提问,展开生动有效的问题教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一、避免偏颇利于探究

历史问题设计要科学,能够体现课文的精髓。做到深浅有度,探究性强,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老师盲目地担心学生答不出,提出的一些问题过于肤浅,流于形式,使用答案简单且枯燥的提问,是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锻炼学生思维的。学生也会没有兴趣参与问题的回答。如“战国时谁灭六国?”“秦统一六国是哪一年?”,问题设计太老套,不能激活思维。而复杂的、超越学生学习潜能的问题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可能性,难以建构新知识和探索本质,也同样达不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如“秦如皇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巩固统一?”此题难度较大,不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换成“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国家的统一?”就会更好些。所以,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时,教师必须量学生能力而行,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设计贴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课堂提问。

二、提问宜曲不宜直

如果说学生赵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魔棒。掌握了它,我们自会成为课堂上的智者。如有一次听一位老师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分析到解放战争的几个阶段时,他不是问:“解放战争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啊?”而是展示了三张蒋介石的漫画,且换了一种问法:“同学们,大家说说看,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解放战争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一问可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了,并且这个知识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脑海。

三、问题精练不宜繁琐突出重点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被摒弃后,有的课堂就走向了“满堂问”。你问我答,热闹非凡。殊不知,问题过多也会有害。老师“问”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忙于应付提问,必然会减少思考的时间,课堂教学效率自会降低。再者,提问过多,难免会趋于烦琐,致使层次不够清晰,重点难以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问题进行有机整合,更加突出重点,分清主次,使学生能从你的问题中有所“得”。

四、应在无疑处生疑

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那些容易被他们忽略但往往又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知识内涵需要挖掘。如在讲《抗日战争》时,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时,教师对“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对历史结论产生疑问,共同破除疑惑。比如“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了,请举例说明”时,有些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合当时的时间帮助大家破除了疑问,指出中国在二战后成为联合国创始国,还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等史实,论证了这个结论是有历史依据的。这说明学生是课堂上一直在思考,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充满了兴趣。过去,有些老师往往忽视对结论性文字的分析理解,就让学生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开发。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能够从结论性文字,浅易处挖掘深意,在学生“无疑处生疑”,在问题中开启学生的智慧。

五、体现主体主次分明

在传统的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由教师操纵,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被忽视。爱因斯坦说:“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远比他们能够解决一个问题来得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要转变教学观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并视其为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通过营造浓厚的问题情境氛围,养成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求异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自己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如,讲《辛亥革命》时,创设情境,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让学会以记者的身份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六、问题要具有创造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不必受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多种设想,鼓励标新立异,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针对学生问题产生的不同情况,教师应该坚持因人而异,因材而教的原则,积极地创设多种多样而且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教学。

1.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而产生的矛盾创设问题。如,我们在学习必修1《打开外交新局面》时,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得以改善,走上正常化。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在冷战的背景下,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够改善?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美国、世界的影响是如何?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由机械式的接受变为主动地自主性学习,实现了思维的升华

2.针对学生难以认识理解的史实,诱发引导,创设问题。如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与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分相似,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共同的原因?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这种历史悲剧?我们应从中汲取什么经验与教训?

3.让学生走进历史,对历史进行积极的体验、想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问题。历史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是遥远的,它也不可能原样重演。因此,要向学生去体会当时的情境,确实是有些难度的。如果让学生如同演戏一样,分角色扮演历史上的人物,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再现当时的场景,那么学生就可以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如,我们在学习必修2《新航路的开辟》一节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四个船队,让他们讲述航海的历程和艰险。这样,我们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可以促使他们课下收集资料,分工协作,共同探究。尽心整合与组织语言,讲述船队的所见所闻,学生的所感所思。由此,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体验中进行换位思考,自主探究。

4.解决问题的途径要不拘一格:有教师的释疑,有学生自主探究,也有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师生共同释疑,更有教师逐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课堂延伸探索。这种方法是:教师把几个典型问题筛选提炼出来,教师适时指导,先指出要查找的有关资料、途径(上网、上图书馆、工具书等),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需要对已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甄别,从而学会会取材料,然后把他们分组,互相交流资料,以资料为依据,提出本小组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并整理成简单的文字说明,学生们在整理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而对一些问题展开广泛的争论。同时,教师也提出一些自己的材料,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展开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从而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后,在教师指导下查找资料,再到整理材料,最后,利用材料解决问题的目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式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课堂提问对所教的历史知识进行研究性、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策略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生命课堂》,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2] 孙才周:《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反思》,《历史教学》,2007年第1期。

[3] 陈伟国:《历史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年10月第244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谈小场地上的精彩大课间体育活动下一篇: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企业税收筹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