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16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我们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同样重要,有了能力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更快地学到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下面,笔者将从对“能力目标”的认识、能力目标的制订、“能力目标”的落实三方面,浅谈物理生本教学中“能力目标”的培养。

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论文 篇1:

以“生”为本 构建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科学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实行“探究式学习”,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笔者在物理教学中不断创设实验情境,使实验现象或结果激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对实验的不断设疑。营造强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健词】以“生”为本;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步入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教育转化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来,用知识作为载体,注重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把传统教学中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化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科内容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放到同等地位上,把只重视传授知识转化到以知识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教育上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革课堂教学,而探究式教学是课改的一大特色,它体现初中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色,能发挥物理学科的教育功能,给学生创设一个亲近生活、亲近社会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感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发现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探究式教学的几点策略:

1 创设情境,激发探究

1.1 运用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激发探究欲望,提高兴趣

教育首先是一种生活,一种健康的、纯真的、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让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才能学以致用、超越生活、有张有弛,如坐春风。生活中有不少现象,平时习以为常,一旦提到课堂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雨后彩虹为什么这么美丽”;“旋转的伞上的雨水为什么能脱离雨伞而飞出去”;“为什么拔下电源插头时,带有电火花产生”等都能很快激活我们思维;生活中很多物品是利用物理原理制成的,在课堂上回味,投石激疑、如临其境。玩具是中学生身边非常熟悉和喜欢的物品,它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物理仪器或教具,我们要充分发挥玩具的教育功能。如憨态可掬的不倒翁可帮助我们理解重心;活泼可爱的“猴荡秋千”可帮助我们理解单摆的周期及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千变万化的万花筒可帮助我们理解光的反射。如此等等,妙趣横生,倍受青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热情。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他们就会提出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实践表明,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导探究,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不断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来探索物理知识。

1.2 通过实验,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创设一些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教学,会使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实验心理学认为,创设实验情境与实验教学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本质在于视觉形象与特定意义的结合;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视觉追求,思维激活,记忆强化。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3 通过实验问题创设情境

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背景的铺垫以及铺垫的技巧。只有当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任知结构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探索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情境教学才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升华。

2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把探究式学习推向深入

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倘若在学习、探究的同时,加以创新,那将是教育的升华。比如,笔者在讲完光的折射以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几章的知识用一篇作文的形式将它描述出来。一位学生写到:“星期天的早晨,刚睁开睡意蒙蒙的双眸,整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映入了眼帘,这是光的漫反射现象,看到了本身并不发光的物體;回头发现墙上的影子,这又是光的直线传播;走到鱼缸前,欣赏美丽的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可见,作文用于物理,使物理更加充满魅力,更加吸引人。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逻辑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了观察身边现象的意识,提高了自主探究的意识。从而使探究式教学得到了升华。

总之,作为一个教育者,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以“生”为本,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由间接被动地接受知识,改为通过学生探索,直接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了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学,强调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作者:黄茂聪

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论文 篇2:

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中“能力目标”的培养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我们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要认识到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同样重要,有了能力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及更快地学到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下面,笔者将从对“能力目标”的认识、能力目标的制订、“能力目标”的落实三方面,浅谈物理生本教学中“能力目标”的培养。

关键词:物理生本教学;能力目标;认识;制定;落实

一、对“能力目标”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重视能力目标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较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把取得好成绩作为最终目的,以知识为本位,重知识,轻能力,这样培养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整体呈现高分低能的状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制定科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循序渐进地培养各种能力。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引导者,科学探究的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

(二)什么是“能力目标”

能力是对活动起到调节作用一种心理特性,它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是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保证。而对物理教学而言,落实能力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不局限于学到物理知识,弄清物理原理,而是要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自主探究物理问题,自主获取物理知识,自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能力目标的制订

(一)结合不同的课型制订合理的能力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第八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制定了以下能力目标:(1)能从演示实验中,归纳出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并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推理方法得出新的结论,最后试着用语言归纳出来;(2)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要求思路清晰,简洁明了。这一章节从知识上讲,就两个知识点:一个牛顿第一定律,一个惯性定律,学生掌握并不难,但是光弄清这个知识显然不够,学生得学会从实验中有所发现,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得学会将观察到的感性材料提炼成理性知识,培养知识归纳能力。

(二)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恰当的“能力目标”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摩擦力》探究实验中我设计如下能力目标:

方案A:能利用所给器材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方案B:与同伴合作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方案C: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以上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地选择,让目标总是适合当前所教的学生。

三、“能力目标”的落实

(一)培养学生的目标达成意识,让他们心中装着目标

物理教学能力目标的落实主阵地在课堂,在课堂的开始,我们就应该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呈现给学生。比如,在第九章《压强》一课中,我设计的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受力面积及压強,以及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记住压强公式、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能力目标: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在观察、对比中认识压强。

(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从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影响压强的因素。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3)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以上目标我会首先在课堂一开始就出示给学生,并让学生齐读,主要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习过程中,学生就可能有意识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达成相关目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就有一种目标达成意识,并更加重视能力目标,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

(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八年级下册《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内容,如果仅从知识的角度考虑很简单,就是要学生知道F浮=G排,能根据这一公式计算就行了。但是这个实验背后有哪些故事?当时又是怎么把浮力和排开水的重力扯上关系的?最后又是用什么办法来研究得出这一结论……以上这些探究的过程中有很多难点要突破,所以是培养思维能力很好的材料。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跟学生讲阿基米德鉴定王冠的故事及阿基米德的灵感,让他们把上节课学到的“浸在液体中体积”这一概念换成“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由“排开水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能想到什么?最终逐渐推导出浮力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然后再展开实验探究。

(三)激发求知欲,让能力的培养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物理实验的事实表明,只有当学生被教师设计的实验情境所感染,或者思维进入预定情境之中时,实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先做“硬币跳高”、“漏斗吹乒乓球”的实验。这些现象使学生不解,“硬币为什么升高呢?”、“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带着这些疑问,学生在增强自主探究意识的同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多让学生参与物理实践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社会。学好物理的关键在于应用物理。物理的实践活动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解决实际问题,二个是解释生活现象。比如,在学习了透镜一章后,我让学生自制照相机、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他们就会自觉地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觉而愉快地就训练了他们的观察、动手、思维等能力。

(五)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没有磁感线鲜明正确的形象,没有建立起磁感线在空间分布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电磁感应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四、结束语

能力的培养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在能力的培养上我们不要着急,要循序渐近,由浅入深。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付诸努力,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有提高。

参考文献:

[1]嵇建中.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本理念初探[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2).

[2]丁丽娟.重视物理教学中的生本对话,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物理教学,2014(9):20-22.

作者:刘正炜 严民巡 范思章

初中物理生本课堂教学论文 篇3:

以生为本视角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对策探析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再满足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需要,从学生出发才是契合以生为本理念、实施教学的方向。以生为本的视角下开展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冲击当下物理教学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的提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中来。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物理;教学对策

初中物理学科是学生初二阶段开设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有着较高要求,是诸多学生知识学习的一大困难科目。过去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在被迫参与物理学科学习时压力重重、困难重重,学习存有抵触心理。而以生为本理念的提出恰好转变了这一现状,为当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注入了新动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从以生为本的视角下开展物理教学活动,才能够实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新变革。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应该得到物理教师的重视。在物理教学中,精心创设生活化、问题化的物理情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细心观察下掌握物理知识,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多媒体式创作、教学问题式创作、联系生活式创作,其应用场所也有所不同。可应用在导入阶段,也可应用在上课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最常用的情境创设是问题式情境创设,利用问题为切入点创设课堂情境,能够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以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如在进行“浮力”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从而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对该章节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如“同学们大家是否有坐船的经历?”“坐船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重量限额,为什么?”“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行驶?”这些问题的创设和浮力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的头脑高速运转。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泰坦尼克号》的视频,为学生播放撞击冰山后沉船的场景以及漂浮的场景,并与浮力知识教学相结合,让课堂在情境创设下变得异彩纷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合作教学是教师落实生本理念,打造高效教学课堂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法来实施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一起对知识进行探究,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的一种重要途径。当然,教师在采用合作教学法实施教学时,也要综合考虑多个角度。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选择,确保学生之间能够形成最优搭配,以让学生能够在相互配合下相互促进。教师要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适当安排小组长来总结和指导合作学习的方向,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積极性。其次,教师要注意合理规划自己的位置。不要让自己成为“旁观者”,也不要让自己成为“主人公”。教师是主导者,是陪伴者,也是监督者。只有教师正确认知自己的职位,才能够有效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的合作能力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生活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用物理的眼光看待生活,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物理核心素养才能够得到提高。教师要注意在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开展教学,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物理,从而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如在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时,为让学生深入理解能量转化机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生活中的过山车、蹦极的视频,让学生利用机械能转化知识对相关运动现象的能量转换加以解释,很快学生就能够熟练地掌握机械能及其转换的内容,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也更迅速。

四、开展全面评价,鼓励认可学生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过去单一的“分值化评价”已经不再满足当下教育教学课堂的需要,教师必须从全面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有的学生物理思考能力强,但动手能力弱;有的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强,但逻辑性偏弱。教师必须全面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这样才能够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基础上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丰富自己。为了实现真正从学生出发,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将评价的主动权交付于学生,学生在自我评价下能够有效的认知自己,这也是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时刻“以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能够沿着正确的新方向前行。教师更要多元创新,多角度变革,积极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落实新举措,让“以生为本”得以贯彻于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每一个角落,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参与度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苑文领.生本课堂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

[2]罗玉梅.生本教育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分析[J].甘肃教育,2017(24).

作者:钟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生自主学习初中政治论文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