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2022-05-0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的厚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因素。邯郸是赵文化的渊源之地,赵文化是邯郸人最为骄傲的历史文化,是现今邯郸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

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1:

田野激情化成的“南绰罗花”

摘 要: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综合第一手资料的收集与多学科整合,建构鄂伦春族文化的美学研究,推动少数民族文艺学和美学研究的构建与发展。作者通过鄂伦春族审美意识、审美传统和审美意蕴的分析,探索鄂伦春族历史审美观与生态美学思想,建构民族审美文化符号与跨文化认同,拓展中国当代美学的研究范围,奠定中西方美学对话的理论根基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南绰罗花” 鄂伦春族 审美文化 跨文化认同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于2018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作者王丙珍博士任教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现为黑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在站博士后。数十年来,她潜心于东北边境少数民族文化的调查与研究,是东北地区较为活跃的民间文化研究者之一。《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是第一部以美学为研究视角,涉及历史学、心理学、文学、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等研究领域的开创性成果。此著作始于鄂伦春族的宗教信仰、日常生活、民间文学、原始岩画、现代油画、工艺和歌舞研究,梳理鄂伦春人的审美观念、审美传统、审美意识、审美取向和审美表达,分析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族群差异与跨文化认同,证明鄂伦春族审美文化是鄂伦春族精神的载体与象征系统,凸显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生存、生命、生活与生态层面,填补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之空白。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东北部地区以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之一,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和寒冷的地理环境形成鄂伦春人勤劳、勇敢、团结、豁达和真挚的民族性格。“美学的尺度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它与环境的自然、历史、体验各方面相联系,人类的积极参与是以环境的意义和价值核心为基础的。因而,生活在景观中,我们不仅塑造环境而且创造其价值。”a每当猎人打猎归来或是在喜庆节日里,人们围坐在森林中的篝火旁,倾诉亲情、友情、爱情和族情,传唱家园的美丽、民族的源起和英雄的业绩,叙述狩猎生产经验、神秘的大自然和生命的韵律,“世代居住在生态环境相对边缘与完好的少数民族承担着生态审美的主客体因素,少数民族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要素”b。鄂伦春族拥有富含哲理的创世神话、寻根的人类起源故事、追思的祖先传说以及充满智慧的歌谣、谚语和谜语,正是鄂伦春族口述文学承载其民族文化的生态审美特性。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以狩猎文化、信仰民俗、口述文学、民间工艺为研究对象,“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生成的因素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c。诚然,少数民族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的生产、生活以及繁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它是以民族自身所处的群落关系以及地理位置为前提而创造的,“中国当代生态审美文化研究应该关注日常生活之维,从当代日常生活与生态环境的文化立场做出辩证的批判与建构”d。少数民族的审美思维及其表现是人类生存的特有心理,是人们理解生活的特殊形式,也是人们与生活环境形成的无功利的、形象的、体验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然而,历代的文化人以及研究者由于种种因素很少关注少数民族文化,20世纪虽有外国学者对鄂伦春民族进行过相关研究,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和研究目标的非学术性,均未能对鄂伦春民族的文化做出深入的研究,更谈不上对其审美动机进行探幽。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意指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艺术创造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审美文化作为文本与语境的结合体而存在,“鄂伦春人展示了山林狩猎文化的迷人品质以及族人与天地万物相往来的和谐精神”e。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相对于神话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历史文化和科学文化等而独立存在,集中地表现为艺术活动及其产品形态。另一方面,艺术活动和手工艺产品遍布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作者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图书馆的书山文海——更何况即使遍访国内外的图书馆,记载鄂伦春民族文化的资料终是寥寥无几。由此,文化研究主体必须把田野调查作为首要条件。然而,随着鄂伦春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狩猎民族文化已发生巨变,为了能够全面地收集第一手资料,王丙珍借助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与条件,为此付出非同一般的努力。首先得力于她从小就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熟悉那里的山与水、人和物。其次,求真务实的精神激励她深入鄂伦春族地区展开调查与研究。她不仅敢于孤身进山林、走险路;也不在乎居帐篷、住毡房、吃粗粮野菜。再次,她能与所调查的主体真诚而友好地相处。加之,调查区域的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与帮助,这一切使其田野调查工作更为深入、细致与全面。本著作中的各章节引注的访谈资料即是佐证。

本书做到了美学和日常生活的统一,“一个社会的普遍的价值观和态度往往明显地表现在其民俗中”f。在生存、生态、生活、生命的审美之维中,作者将文艺作品与活生生的现实联系起来,关注鄂伦春族的日常生活的表层与深层,强化了文艺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感表达,并提升到美学思想的层面。从生活环境之美、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之美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历史与现实的生活之美,从鄂伦春人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幸福、忠诚的伦理观彰显鄂伦春族的生态道德之美。文学艺术作为族人相聚、交流思想情感、传播信息、共享天伦的中介,这种双重的审美维度与当下的日常生活存有巨大的反差,可以引导生活物质化现状向精神层面提升,唤醒人们在大众娱乐和风俗层面沉睡的审美意识。同时,将审美与人性关联起来,鄂伦春族以文艺群体活动的方式关注人性的本质,反思人性的有无、美丑与善恶,这也是人性觉醒和返魅的过程,值得读者解读、回味与思考。审美文化研究者既要擅于运用第一手资料构建审美文化研究体系,又要结合生命体验将美学理论交融为跨文化认同。在文化艺术体系日趋完善的当代文明中,审美文化是贴近生存状态的意识形态方式,亦是继人类工具文化与社会理性文化后出现的第三种文化樣态,体现人类文明积累与量变的过程。《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采用人类学、民族志的田野调查方法确认研究范畴,以研究方法本体达成新的研究意义。作者基于对审美文化的本体把握,将之从文化现象提升至民族精神的高度,在全球生态环境现状与跨文化认同中达成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共存。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以文化的外延和内涵为框架,包括地理环境、民族迁徙、原始宗教和森林文化,涉及自然、历史、心理和文化等四个层面。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研究思路充满张力,作者从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史与人和自然关系的演变史入手,侧重研究地域文化对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形成起到的关键作用,论证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对话、生态环境的变化中受到巨大的冲击,厘清鄂伦春族的三次历史跨越和六重生计方式对其审美文化的影响。值得强调的是,自然环境与民族文学艺术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认为美学与植物学相似,他在《艺术哲学》中提出文艺源于“种族、环境、时代”的三要素,“没有那客观形势,就没有那植物”g。本书既有宏观的综述,也有微观的举证,关注文学艺术与生活经验、生存空间、生态环境等息息相关的因素。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化现象本身就属于审美文化的研究范畴,作者坚持生态语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正是对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合法化运用。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和重构精神家园的手段在于研究和尊重民族文化。鄂伦春民族精神涵盖生态文化的美学内涵,对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复兴、提高民族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鄂伦春人在生存的空间和时间里追求真善美的脚步从未停歇,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以达成至高的审美境界,此种境界需要当今社会的发现、赞美和激励。从保护文化遗存的角度来说,研究即为传承,传承本身包含创新和发展;研究主体在参与性的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行动中既坚定了文化自信,又增强了文化自觉。作者对鄂伦春民族文化所进行的实践调查和综合性研究不仅呈现在文本中,而且与生活和生命交织为一体。《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对于抢救和保护鄂伦春族文化功不可没,它让田野的激情化成“南绰罗花”而装扮神圣的学术园地,让美在日常生活中诗意地流淌。

a 〔美〕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走向一种环境美学》,陈盼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b 王丙珍:《少数民族文学的创新传承与跨文化认同——以鄂伦春族文学为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c 王丙珍:《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25页。

d 王丙珍:《当代中国生态审美文化建构的基础与维度》,《前沿》2013年第2期。

e 王丙珍、关小云、关红英:《鄂伦春族文学研究》,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69页。

f 〔美〕V·巴尔诺:《人格:文化的积淀》,周晓虹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5页。

g 〔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3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满-通古斯语族民族文学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6BZW180)的阶段成果

作 者: 黄德烈,牡丹江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研究方向:地域文化与满族民俗文化。

编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作者:黄德烈

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2:

文化探究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的厚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因素。邯郸是赵文化的渊源之地,赵文化是邯郸人最为骄傲的历史文化,是现今邯郸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

在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上,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程裕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教授、河北CI策划咨询中心主任梁勇等专家学者分别就赵文化的兴起及历史地位、邯郸与赵之天下与天下之赵、赵文化与邯郸市城市营销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赵文化的特质进行了概括。

历史学家定义赵文化特质:开放,进取、包容

著名学者李学勤在演讲中指出,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当今之世,区域文化的研究以及区域文化的开发对当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赵文化因其独立而突出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近几年广为专家学者关注。赵文化具有双重特征,它既深烙着华夏文化的精髓,又带有明显的戎狄文化,是这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而在赵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赵国的建立,以及作为赵国的首都——邯郸这个城市在当时的繁荣,以及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也正是这一文化的产物。

赵文化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开放。不同区域文化区域相互融合的结果,决定了赵文化的这一特质。其次,赵文化是进取的文化,它借鉴了所融合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中最先进的因素。从这层意义上说,赵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两重性的包容文化。这种开放的、进取的、包容的文化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强的可借鉴意义。

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在古代的兴起,本身就和北方的草原文化有关。所谓草原文化,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新的经济学科和欧亚学的一个中心内容,学界称之为欧亚学。欧亚学专门研究欧亚大陆的历史和文化,这一文化对于草原文化有着很特殊的解说和定义。草原文化是处于广大沙漠或者森林地区边缘的草原地区形成的 文化,这个特点符合欧亚大陆的特点。中国一直到欧洲有很多沙漠地区,这个地区的边缘就是草原地区。欧亚大陆是连续的,而处在这种被沙漠和草原分割出来的地区形成的文化,就是我们在欧亚学中所说的草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文化,是从中国开始发展的。赵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氏的兴起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在远古时期,通过草原文化的欧亚交通带和世界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

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国内,事实上,这种影响远远波及欧亚大陆的很多地区。赵氏的兴起在两个文化交流融合之间起着重大的作用。赵文化根本的精神就是开放进取、融合交流,甚至可以说,赵国建立的过程,就是两个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

可以说,邯郸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的交融之地。两种文化在此融合消长,形成了赵文化强烈的开放进取精神。总结和弘扬赵文化的内涵,对邯郸的复兴,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赵文化研究的始作俑者

赵文化研究的发起者是梁启超。1903年11月2日,他发表了《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对赵国历史人物进行新的评价。他是近代关于赵文化研究的始作俑者。

赵文化的研究有明确的学术史起点,它的学术史又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有明确的起点,而且是由梁启超这样的文化学术大师来开创的,这在我国是第一个。梁启超对赵文化的研究和中国近代学术思潮、和中国近代新史学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点是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例如楚文化、山东齐鲁文化、秦文化等先秦历史文化中,没有一个能相提并论的。这是赵文化研究的一个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赵文化研究更加繁荣起来。1987年,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召开;1994年邯郸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12月,在邯郸召开了“赵文化研究100周年学术纪念会”。赵文化的研究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好势头。

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3:

舞动绿色的纽带

摘 要:我国森林文化历史悠久,是人类对森林资源认识、利用、改造的智慧结晶。宣传森林文化就是加深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对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使得他们在独立意识形成中对森林有科学认识,有助于培养其环保意识。

关键词:森林文化 小学生 5W理论

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原始人类依靠本能的指引从森林中获取生存资料,森林是人类的安家之所、立命之地。中华文明正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史书。农业始于林业,森林是整个中华文明产生的源泉,也是飘荡古老文明背后的绿色丝带。

森林不仅给人类提供众多的物质产品,也对整个地球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森林具有环境调节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肺。保护森林不只是一句空口号,而应落在实处。小学六年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小学生独立意识形成之时,采用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有助于激发他们参与环保的热情。

一、Who:谁来传播森林文化

传播的源头是传播者,即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传播者的职责是先期收集、筛选、整合、加工丰富信息,最后将有效信息传达给受众。传播森林文化属于感性层次的情感教学。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主导者,首要挑起传播森林文化的重担;林业工作人员和森林文化的专家学者也有义务向小学生宣传讲解森林文化。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播知识,传播森林文化首先向学生讲授森林文化的基本知识。教师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主导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控制者。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传播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教”的主体地位,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小学教师不是专业的森林文化研究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还要积极主动接受与森林文化相关的培训及讲座,习得森林文化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讲解森林文化的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还应依据讲解的具体内容,安排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直观了解森林文化。老师需要具备控制课堂秩序的能力,并将自己的经验、感悟融入课堂,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与教书育人的功效。

林业工作人员与森林文化专家学者,因有系统的林业专业知识和相对丰富的森林文化知识,作为森林文化的第一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举办讲座和开展活动等形式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专家学者在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之时应注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小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在举办各种与森林文化有关的活动之时,也应考虑到小学生心理与生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现实事物。森林文化研究员也应定期与小学教师交流与沟通,既可以及时获知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通过相互学习改进传播方法及加强传播效果。

二、Whom:对谁传播森林文化

传播中既然有传播者放送信息,就会有接收信息的受众。现代传播系统中,受众已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馈予,而可以通过双向互动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又传递信息,使自己在受众与传播者两个角色中转换。对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主要的受众就是小学生,还包括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

小学教师欠缺森林文化的专业知识,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森林文化的信息,这时小学教师就是传播森林文化的受众。教师经过知识的消化与编辑,调整森林文化的内容与改进森林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

对于主要受众小学生来说,按其心态可以分为三种受众类型。第一种是等待型受众,该类学生可能占受众比例较大。森林文化不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科目,不需要强制性学习。这类学生会以消极心态对待森林文化,仅将学习森林文化作为一项课业任务。第二种是参与型受众,这类型的学生善于接触新事物,愿意尝试学习不同的有益知识。这类学生会在课堂上提问,也会参与相关的森林文化活动,也会利用其它时间去补充理解森林文化。第三种是进取型受众,该类学生在整体受众中或许占很小的比例,他们富有自主思想,能够在课堂听讲中独立思考。课后进取型学生会主动深入学习森林文化,并转化成森林文化的宣传者。

学生家长也是受众之一。小学生在学校里接触到新事物,比较愿意与家长分享心得体会。在向家长转述森林文化之时,学生变成传播者,家长则变成受众。这也是使森林文化由学校向家庭的横向传播。家长在接收到森林文化的信息,也可能主动增加孩子接近森林的机会,例如森林旅游,植树绿化等。

森林文化传播者要研究受众群体,不断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做到有的放矢,使森林文化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贴合小学生,让森林文化的传播与受众的需求融为一体,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What:传播什么内容

森林文化传播内容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森林文化。森林文化依托森林为背景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表述,又以木竹为载体和林产品组成一个物质生产体系。狭义上的森林文化指精神系列,如林学理论、森林美学、绿色哲学、森林伦理等,这些森林理念、精神汇集成森林文化的核心。广义上的森林文化指物质系列,即森林文化的背景或载体等广泛外延,如森林树木、茶果药竹、公园园林、花圃草坪等自然、社会现象,这是森林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森林文化以森林为存在前提,又以森林理念、精神得以延续。森林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层面是指人类智慧和创造在物质材料层面上的凝固,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制度文化层面指山林区非物质形态文化。精神文化层面从结绳记事、竹简文化延续到纸张文化,依托纸张为载体,包括以森林为题材的林谚、山歌、神话、诗词、散文等文学形式和书法绘画。

人类通过劳动与森林产生联系,人的精神和品格融入森林,使森林人格化;森林的特性印入人类,使人格自然化。森林文化体现一种独立包容的人文精神,是人与自然、人与森林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关系,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人类敬畏、尊重、热爱森林,利用森林之时也感受到生存意义,并集结这些意义达到精神高度。森林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终极目标就是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Which Channel:传播森林文化的媒介

传播森林文化需要一定的传播平台,即传播媒介。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常常采取口传、手抄、印刷、电子等四类媒介,显示学校教育中使用丰富多样的媒介手段。

口传媒介是学校教学中最常用的媒介,即指教师对学生的口传面授。口传媒介属于人体媒介,传输口头语言符号。手抄媒介是口传媒介的辅助手段,多以板书的形式出现。手抄媒介承载文字符号和图形。印刷媒介在学校教育中起骨干作用,学生的教材、试卷、辅导书、教育资料都属于印刷品。电子媒介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如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电脑等。

四类媒介各有特点,学校应尽力提供各种媒介给教师使用,方便其传播森林文化。同时,教师也要深入了解各种媒介的使用特点及适应场合,合理灵活的交叉使用各种媒介,已达到传播森林文化的最佳效果。

五、What Effect:传播达到什么效果

传播目的就是在受众身上得到期望效果。一种传播是否有效就要看传播的内容在受众中获得的反响。传播森林文化首当其冲考虑森林的利益及其森林对人类的贡献,反思人与森林的关系,森林与社会的关系,森林与自然的关系。

森林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使他们在初等教育中接受相关的森林知识,提高他们对森林与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传播森林文化对小学生有三个层面的影响。首先,环境认知层面。学习森林文化可以让小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对周围环境做出相应的判断。其次,价值形成与维护的层面。教师在传播森林文化时,会将美丑善恶、进步落后等价值判断融入传播内容之中,促进学生形成保护森林与生态的价值观。最后,社会行为示范效果。教师不仅直观传播森林文化,还应将爱护森林与保护环境带进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人类重视森林的物质功能,却忽视森林的文化内涵。传播森林文化就是全面真实的展现森林,帮助小学生认识森林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人与森林、森林与自然等关系,使他们对森林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承担他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苏祖荣、苏孝同.森林文化学简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2]赵晓春.农业传播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高蕴琦.教育传播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蔡登谷.森林文化初论[J].世界林业研究

[5]刘海波、陈晓霞.学校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科教文汇

作者简介:蒙莹莹,1987年7月生,女,汉族,南宁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科哲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蒙莹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施工节能技术论文下一篇:分形理论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