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券商发展论文

2022-05-08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综合性券商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券商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对国内各券商投资银行业务不同维度的比较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券商投行业务的开展仍主要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以及股东的资源禀赋,具有鲜明业务特色的精品券商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展望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将为投资银行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综合性券商发展论文 篇1:

熊锦秋:券商要从为市场提供正能量中收获利润

2012年,15家上市券商净利润同比下降36.35%,不过,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等创新业务占比略有提高,成为亮点。笔者以为,券商要摆脱经营颓势,赚钱无可厚非,关键是要着眼于从为市场提供正能量中获取利润。

目前国内券商总体上还摆脱不了靠天吃饭局面,由于2012年多数时间行情惨淡、下半年还出现IPO暂停,由此2012年15家上市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20%、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20.68%。不过,2012年券商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5.5%,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等创新业务利息收入增长较快,显示业务收入来源开始拓宽。

但是,国内券商相比国外券商的盈利模式还是过于单一,主要业务收入来源还是传统的经纪、投行业务。2012年券商经营业绩惨淡,某种程度也可以说是券商自作自受,之前券商在为发行人过度包装甚至造假上市的过程中,对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负价值、负能量,市场低迷、IPO不得不暂停,反过来也影响了自己的生计。今后券商理应从中汲取教训,大河有水小河满,券商的未来和利润,其实与整个市场的健康和红利紧密相关,“市场持续低迷、券商独享富贵”这样的局面很难持续。

国外成熟券商是资源配置的一个主体,借助提供集市值管理、财务顾问、兼并收购及资管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来优化企业实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另外,大力发展债券业务,推动资本供需对接。笔者认为,国内券商要获得更多收益,关键要为市场提供更多正价值、正能量,要围绕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为企业等客户提供更加多元且有价值的服务,如此才能实现资本市场和券商两方面可持续发展。

首先,券商可在持续督导上市公司,引导上市公司规范、诚信运作等方面发挥作用。保荐人督导主要是确保上市公司履行规范运作、信守承诺和信息披露等义务,目前法规对上市公司持续督导期规定较短,对在主板、中小板上市的,保荐人持续督导期间为证券上市当年剩余时间及其后两个完整会计年度,而创业板在此基础上延长一年。英国AIM市场实行终身保荐人制度,笔者认为A股市场应该借鉴,规定上市公司实行终身保荐人制度;同时规定,保荐机构在督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并取得积极效果,理应由此获得相应回报,但如果督导不负责任、就需为此受到处罚。

其次,券商可在企业兼并收购中发挥作用。按《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收购人进行上市公司收购,应当聘请有资格的财务顾问,否则不得收购上市公司,而证券公司是有资格成为财务顾问的一个重要主体。作为财务顾问,券商可协助买方寻找目标公司,提出收购建议,编制并购公告并提出令人信服的收购计划,确定并购条件,当然也可向意欲抵御敌意收购的卖方提出反兼并办法。当前上市公司并购在A股市场风起云涌,比如最近孟凯对三特索道的收购,三特索道实行定向增发的反收购,财务顾问可以依法依规在其中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促进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其三,作为长线投资者积极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治理。比如,截至2012年末,海通证券自有闲余资金仍高达225亿元,笔者认为,券商或许可从中拿出一部分投资一些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利用其大机构持股地位,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把自己的利益与整个市场的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目前券商融券业务还没有怎么开展起来,一个原因就是券商券源有限,即使有转融通渠道也仅有90只股票可以转融券,而且券商通过转融通业务从证金公司借券作为投资者融券来源,这需要向证金公司支付一定代价;券商自有股票越多,从事融券业务的成本越小,等于变相增加收入。

其四,积极拓展债券保荐承销业务。2012年宏源证券债券承销保荐业务成为其业绩亮点,共承销债券2833.4亿元,助公司业绩增长34.4%。债券是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的短板,这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当然券商保荐承销债券,也要履职尽责,并防范其中风险。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综合性券商发展论文 篇2:

国内外券商投资银行业务比较分析

摘 要: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券商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对国内各券商投资银行业务不同维度的比较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券商投行业务的开展仍主要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以及股东的资源禀赋,具有鲜明业务特色的精品券商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展望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将为投资银行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关键词:券商 投资银行 业务 中外比较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外券商投资银行业务比较

相较于中国投资银行30余年的发展历程,国外投行历史更加悠久,经历了经济与金融周期的考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更加稳定的行业格局。

一是美国投资银行业穿越多轮周期,在新经济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推动直接融资体系发展、打造高质量投资银行。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始于19世纪初,在南北战争期间迅速发展。然而,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应该分开经营,这使得投资银行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被削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宏观经济改善、储架发行政策推出、股市表现持续向好、投資银行产品创新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美国投资银行业务逐渐形成现代化投资银行体系,孕育出谷歌、苹果等一批科技龙头企业,为推动美国新经济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末美国资产证券化率为158.1%,中国资产证券化率为59.6%,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从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新经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之匹配的资本市场制度和强大的直接融资体系,而当前我国融资体系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尽管近年来资本市场一系列政策旨在提升直接融资的比例,但建设高质量投资银行仍然任重道远。

二是对比中、美投资银行业务绝对收入规模及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来看,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仍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由于股、债发行不振,20世纪70年代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维持在5亿~10亿美元的低位,投行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持续下滑,从1970年的12.7%降至1979年的6.8%。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进入爆发期,收入规模持续增长,1980—2016年间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从15.2亿美元增至268.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3%。而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仍处于高速成长期,从投资银行业务绝对收入规模来看与美国相对成熟的市场存在较大差距。2019年我国证券行业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69.1亿美元,仅占到美国2016年投资银行业务收入的25.7%,从绝对收入规模来看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较为接近,未来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从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比来看,近年来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比保持在10%左右,略低于我国13%左右的收入占比,主要系美国证监会统计口径下并购重组咨询费收入计入到其他业务收入中,而根据Coalition的统计,全球前十二大投资银行IBD业务收入占比在27%左右,远高于我国的13%。

三是从投资银行业务的业务类型、业务深度与广度来看,当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与美国在成长初期较为相似。美国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承销保荐收入、财务顾问收入和贷款收入。近年来财务顾问收入和贷款收入占比快速提升,逐渐超越承销保荐收入成为投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19年三项细分业务收入比例约为5:3:2,承销保荐收入中,债券承销手续费收入相较股票承销收入更高,2019年占到投行业务收入的32%,股票承销手续费收入占比仅为17%。进一步细分来看,股票承销业务以再融资为主,2019年IPO、再融资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22.0%和65.5%,收入占比分别为34%和50%。债券承销业务以公司债作为主要发行品种,规模占比为65.6%,收入占比为75%,ABS、MBS发行规模占比分别为14.4%和5.4%,收入占比分别为5%和3%。相较美国多样化的投资银行业务而言,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结构较为传统,在业务深度和广度上与国际化投行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承销保荐业务仍然是投资银行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2019年承销保荐收入占投行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78.2%,而以并购重组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财务顾问收入占比仅21.8%,收入结构与美国投行业务发展早期较为相似。

四是从行业格局来看,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仍处于高速发展期,尚未形成稳定的竞争格局,头部投资银行的规模效应并不明显,集中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美国投资银行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摩根大通、高盛、美银美林等大型综合性知名投行业务收入常年位居行业前列。当前我国投行业务收入集中度显著低于美国,2019年美国投行业务收入CR10为61.6%,而我国CR10仅45.3%,集中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规模效应明显,2019年美国投行业务收入排名第一的摩根大通实现投行业务收入44.7亿美元,而我国投行业务收入排名第一的中信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仅37.4亿人民币,业务规模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在股权融资业务领域,美国市场大型综合性投资银行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行业竞争格局基本保持稳定,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投行具有较高的定价权,而我国市场竞争格局尚未稳定,各券商行业排名波动较大,且头部券商定价权不强。在债权融资业务领域,美国具有商业银行背景的投资银行在业务规模上更胜一筹,但行业整体竞争格局也保持稳定,头部公司排名波动不大,而在我国债券市场,银行市场份额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债、短融、中票等业务领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且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在并购重组业务领域,美国并购重组业务收入CR10近年来一致保持在54%左右,而目前我国集中度还相对较低,且近年来随着中小券商的入局,行业格局进一步分散化,财务顾问收入CR10降至40%左右。目前美国并购重组业务已经形成了综合性投行和精品投行共存的相对稳定的行业格局,并购重组手续费收入前10中既有高盛、摩根大通等综合性国际大投行,也有Lazard、Evercore等精品投行,且近年来精品投行市占率逐年提升,从全球范围来看2019年精品投行M&A收入市占率已经达到40.9%,而国内并购重组市场目前整体规模尚小,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远未稳定。

二、我国券商投行业务比较

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19年我国共有96家券商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涉及股票承销、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领域,合计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479.9亿元(专项合并口径),同比增长30.9%,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证券行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3.6%。以下从微观视角对我国各券商投行业务的开展进行比对分析。

(一)各券商投行業务概览

整体上来看,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与自身规模成正相关,当前行业内各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分化明显,头部券商收入规模遥遥领先。在2019年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96家券商中,中信证券投行业务收入最高,为37.4亿元,世纪证券投行业务收入最低,仅166万元,行业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从96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的分布情况来看,各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均值为5亿元,而超过70%的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不到5亿元,15.6%的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在5亿~10亿元区间内,仅12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占全部券商数量的12.5%,这也反映出行业投行业务收入分化较显著。我国各券商的投行业务收入基本与公司的整体规模成正相关关系,2019年投行业务收入位列行业前10的券商营业收入也均排在行业前12位,头部券商投行业务收入规模远远领先,业务优势较为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券商投行业务的开展仍主要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以及股东的资源禀赋,具有鲜明业务特色的精品券商数量仍然相对较少。

各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有所分化,主要系部分中小券商开始着力打造投行业务特色,但整体进程仍较为缓慢。在2019年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96家券商中,中天国富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到55.8%,华宝证券占比最低,仅0.3%。从96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占比的分布情况来看,2019年全行业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占比为13.6%,绝大多数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也均接近这一水平,78.1%的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占比均在20%以下,反映出当前大部分券商并不以投行业务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从投行业务收入占比位于行业前10的券商来看,仅中信建投为头部券商,其余均为中小券商,其中中天国富证券、中山证券和开源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占比最高,分别达到55.8%、51.1%和42.7%,反映出部分中小券商开始走上以投行业务为特色的精品券商发展路径,但从投行业务绝对收入规模来看这些券商仍然偏小、行业排名也相对靠后,尚未出现如Lazard、Evercore式的精品投行,整体发展仍较为缓慢。

(二)各券商投行细分业务比较

股票承销业务整体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头部券商龙头地位稳固,但近两年部分券商把握注册制改革机遇实现弯道超车,IPO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19年全行业共有62家券商合计实现股票主承销佣金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67.7%。行业龙头地位较为稳固,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及中金公司股票主承销佣金收入稳居行业前列,其中,中信证券连续5年位列行业第1,中信建投连续5年位列行业前3,中金公司自2018年以来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19年股票主承销佣金收入已升至行业第2。中小券商因项目储备相对较少,股票主承销佣金收入波动幅度较大,行业排名每年也有较大调整。整体来看,当前股票承销业务竞争格局较为稳定,但需关注的是,在IPO承销业务方面,部分中小券商紧抓科创板设立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机遇,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典型的如国金证券、民生证券、长江证券等。

与股票承销业务相比,债券承销业务对券商的综合实力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债券承销业务集中度低于股票承销业务,行业整体竞争也更为充分,各类券商发展较为均衡。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19年全行业92家券商合计实现债券主承销佣金收入202.3亿元,同比增长35.6%。中信建投、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债券主承销佣金收入连续两年位列行业前3位,2019年中信建投证券实现债券主承销佣金收入19.2亿元,位列行业第1。中小券商债券承销业务也具有亮眼的表现,多家中小券商债券主承销佣金收入行业排名靠前。此外,债券市场相对充分的竞争格局也推动了部分券商在细分领域积极发展特色业务。

财务顾问业务行业格局与债券承销业务较为相似,整体集中度不高,也是部分中小券商重点发力的方向,其中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集中度相对较高,头部券商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根据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19年共有96家开展财务顾问业务,合计实现财务顾问业务收入103.7亿元,同比小幅下滑6.6%。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华泰证券近两年财务顾问业务收入均保持在行业前5位,其中中信证券财务顾问收入连续5年位列行业第1,2019年公司实现财务顾问业务收入7.1亿元。与此同时,近两年部分中小券商主动发力财务顾问业务,排名快速上升,2019年渤海证券、开源证券财务顾问业务收入分别达到3.4亿元和2.9亿元,分别上升至行业第6位和第8位,江海证券、中天国富、山西证券行业排名也迅速上升至行业前15位。从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来看,因其对投行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行业集中度也要显著高于财务顾问业务,头部券商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三)各规模类型券商投行业务开展情况比较

头部券商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相对均衡,在股票承销、债券承销以及财务顾问业务方面多点发力,各项业务行业排名均较为靠前。2019年净利润规模位列行业前5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我们重点将其投行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比对。中信证券投资银行业务龙头地位稳固,最近5年中仅2018年投行业务收入位列行业第2,其他年份均保持行业第1的位置。2020年以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均积极把握注册制改革机遇,强化相关项目储备、加快推进业务发展,IPO业务发展较快。此外,大型券商中,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近年来投行业务发展迅猛,行业排名迅速上升。2019年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分别位列行业第2位和第3位,分别实现投行业务收入36.1亿元和28.8亿元。其中,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银行业务自2016年以来快速发展,与中信证券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并在2018年实现投资银行业务收入首次超越中信证券位列行业第1位;中金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自2018年以来快速发展,同时公司紧抓注册制改革机遇,科创板项目规模领跑全行业,同时也带动了公司投行业务行业排名大幅提升。

中小券商投行业务排名相对靠后,且收入波动较大,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行业内开始陆续出现部分具有投行业务特色的中小券商。从细分业务来看,中小券商股票承銷、债券承销以及财务顾问业务行业排名整体上基本与公司自身综合排名保持一致,并未涌现出投行业务绝对收入排名靠前的中小券商。同时,由于中小券商项目储备相对头部券商较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整体投行业务绝对收入规模及行业排名波动较大。近年来,部分中小券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业务特色,如国金证券、长江证券、民生证券在IPO业务领域,平安证券、信达证券在ABS业务方面,国开证券在政府支持机构债方面,中银国际证券在金融债、地方政府债的承销上,渤海证券、开源证券、江海证券、中天国富证券在财务顾问业务方面,均逐渐在细分业务领域形成自身特色。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聚焦国内外券商投行发展,对中美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国内各券商投行业务的开展进行横向对比。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规模及资产证券化率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较为接近,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因此,在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背景下中国投资银行业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通过对国内券商投资业务的分析,整体上来看,券商投行业务收入与自身规模成正相关,当前行业内各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分化明显,头部券商收入规模遥遥领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投资银行业务仍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券商投行业务的开展仍主要依托自身的规模优势以及股东的资源禀赋,具有鲜明业务特色的精品券商数量仍然相对较少。展望未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将为投资银行业务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文华,陈海洋.制度变迁与券商投行业务创新发展路径探析[J].西南金融,2015(11):21-27.

[2] 罗光义.我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 毛振华.中国债市发展70年[J].中国金融,2019(13):29-31.

[4] 王常青.以优秀文化为引领,推动投资银行高质量发展[A]. 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9年论文集[C].中国证券业协会专题资料汇编,2020:7.

[5] 翁媛媛.从高盛投行业务创新看国内券商投行服务转型[J].证券市场导报,2013(07):11-16.

(作者单位: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9)

(责编:纪毅)

作者:陈君君

综合性券商发展论文 篇3:

券商加速财富管理转型

2020年是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全面加速的一年,国内券商正在竞相争夺这块蛋糕。

2010年,广发证券就率先成立了财富管理中心。2017年,華泰证券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2018年,中信证券将“经纪业务发展与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2020年,国泰君安亦将零售业务和分支机构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

头部券商在财富管理转型道路上正全力以赴,中小券商亦不甘示弱。国金证券、兴业证券等早已纷纷布局,且目前成效凸显。华金证券、联储证券等小型券商各种转型动作不断。

今年以来,券商业务架构调整频现,各券商陆续推出财富管理平台和体系,加强金融科技实力。

“我们正处于财富管理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机,本轮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将有望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兴业证券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在这场全面转型之下,大券商利用天然的客户和资源优势继续抢占先机,借助科技手段打造财富管理平台;中小券商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打法,存在着弯道超车的机会。

“最终决定财富管理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不是谁的客户多、谁的托管资产大,而是谁能够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在公司内部实现财富管理业务的正向循环,这样的公司才是真正实现了财富管理转型的成功。因此,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大券商和小券商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上述兴业证券人士表示。

国民财富的积累、佣金下滑严重、资管新规等都在加速推动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发力财富管理转型成为业界共识,但要想成功并非易事,道阻且长,财富管理转型需要长期投入才能成功。
券商代销金融产品大增

经过几年的布局,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已初见成效,重要表现之一为代销金融产品规模的大增。根据中证协数据,2019年证券行业实现代理销售金融产品收入43.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5%。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以8.3亿元的代销金融产品收入一骑绝尘,遥遥领先。财富管理基因浓厚的中金公司则以3.42亿元位列第二,国信证券位列第三,代销金融产品收入2.12亿元。

根据《财经》记者了解,由于受到上半年市场行情影响,券商代销金融产品结构中,股票型、混合型产品占比逐渐增加。

例如,国金证券上半年金融产品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其中权益类销量同比增长272%,固收类同比增长33%;广发证券今年股票型、混合型产品的销售占比相比于2018年、2019年末均有大幅增长;兴业证券上半年产品保有、权益类产品销量也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权益类产品最受欢迎。权益类产品相较现金类和类固收等其他产品而言,风险较高,客户需要有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但预期收益也更高一些,尤其是在市场行情较好时段。”国金证券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监管层也正鼓励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日前,监管部门对券商分类评价规定作出了优化调整。7月10日,证监会修订的《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发布,新设了财富管理指标,投资咨询业务收入突出或者代销金融产品收入突出的券商将新获加分。

新增的财富管理指标为,证券公司上一年度投资咨询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或者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位于行业前10名、前20名的,分别加1分、0.5分,前述两项按孰高分值加分。

依照新修订的分类评价指标进行测算,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信证券等10家券商可获得1分的加分;国泰君安、平安证券、国金证券等10家券商可获得0.5分的加分。
7月10日,证监会修订的《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发布,投资咨询业务收入突出或者代销金融产品收入突出的券商将新获加分。图/IC

产品销售可以侧面反映各券商财富管理能力的禀赋,以及向财富管理转型的阶段性成就。但两者终究存在差异。财富管理的内涵更为丰富,形成业务闭环所需涉及的链路更长。

“即便是以金融产品销售作为财富管理业务的基本盘,也需要进行投资研究与投资顾问等能力的培育,从而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业务模式进阶。”广发证券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头部券商科技赋能驱动转型

代销金融产品大增的背后,是券商在财富管理转型方面的开花结果。实际上,一些头部券商早已开启了财富管理转型之路,它们的相同点是几乎都调整了业务架构、科技赋能、以客户为中心。

广发证券作为先行者于2010年在国内率先成立财富管理中心。在财富管理转型中,广发证券尤其重视研究的核心驱动力作用,打造多层次的财富管理研究能力和投资顾问服务能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产品、人员、平台三大子战略为驱动,推进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深化,在产品销售、产品保有、财富管理客户方面都维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广发证券人士表示。

2017年,中信证券搭建金融产品超市,提升交易与配置服务能力。2019年,中信证券建立了行业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富管理业务系统平台。

华泰证券也早在2017年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目前,华泰证券借助科技手段,形成总部驱动的平台化发展模式。海通证券在2017年也确定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战略目标。

国泰君安今年亦更改了机构设置。在获得业内首批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资格后,4月29日,国泰君安将零售业务和分支机构管理委员会更名为财富管理委员会,下设零售客户部、私人客户部、金融产品部、数字金融部等四部门。

从头部券商的转型逻辑看,几乎都是通过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数字化和智能化相结合,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以及资产组合。

“依托金融科技的迭代更新,充分運用金融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全面财富管理服务,深挖数据潜在价值,实现全价值链整合,正成为国内大型证券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全新商业模式的必然选择,金融科技的应用将推动证券公司形成面向未来的发展新动能。”华泰证券表示。
中小券商另辟蹊径差异化竞争

头部券商凭借资源优势、借助金融科技布局财富管理转型,中小券商亦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形成不同的打法,提前布局,差异化竞争,且效果凸显。

例如,作为最早“触网”的传统券商,国金证券也较早将财富管理转型写入了业务战略,其转型包括借助科技力量优化财富管理服务路径、推出了个性化的资产配置组合方案和个性化的产品投资策略方案等。

兴业证券也于2018年底正式将经纪业务总部更名为财富管理总部。有别于中信证券的金融产品超市,兴业证券致力于搭建精品店,基于客户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都有相应的产品配置需求。

中泰证券正在加强建设IT系统和互联网移动客户端,搭建公司级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开创线上投顾互联网营销服务新模式,推进产品中心、综合金融服务中心及财富中心建设,促进证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模式的转型。

2019年,天风证券启动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已初步完成相关业务组织架构调整,有序推进财富管理业务的开展。

在财富管理转型成为必然的趋势下,中小券商如何实现财富管理转型、抓住机遇实现差异化发展?

联储证券推出储宝宝,突出自身特色,走差异化、个性化发展道路。近期,其又推出“直播广场”。华金证券围绕其公司财富管理转型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方向,对公司交易软件“优+理财”的理财商城进行了全面的升级,上线“小目标”定投、“基金严选”专区等。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大型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内涵更为丰富,除了普通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等产品代销,还有借助衍生品等创新业务为不同类型的客户设计个性化的产品,真正满足了资产配置的需求,而小型券商则基本仍停留在产品代销的层面上,对业绩的实质性贡献较低。”广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陈福对《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财富管理转型依然被一些中小券商看作弯道超车的赛道。实际上,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小券商发展财富管理大有可为。

国金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券商规模可以助力财富管理转型,但这不是转型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真正能否成功实现财富管理转型的因素在于是否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且具备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是否具备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赢取客户信任的关键,也是财富管理转型获得胜利的关键。

财富管理业务属于零售业务,渠道布局非常重要,中小券商在本地拥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高质量财富管理服务。

西部证券董事长徐朝晖认为,最终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竞争格局应和银行市场类似,呈现“哑铃型”分布。“哑铃”一头是头部券商提供综合性财富管理服务,另一头是众多中小金融机构,聚焦当地,提供特色化财富管理服务。

“中小券商如果能抓住财富管理机遇或许可以实现细分领域头部化,最终带动整体实力全面提升。因此中小券商财富管理转型不仅有可为,甚至大有可为。”徐朝晖表示。
漫漫转型路

实际上,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最早在2010年就有券商提出,但直到最近三年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兴业证券人士认为,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此前投资者对财富管理理念的接受程度还不足,对于投资者财富管理理念的培育还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资管新规的落地,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趋势引导,以及刚性兑付的打破,给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带来了发展机遇。此外,对外开放加快、海外资金的流入以及白热化的佣金战也加速了券商财富管理转型。

财富管理转型已成为券商共识。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表明,未来券商业务发展将向个人业务财富化、交易业务机构化的方向转变。券商只有拥抱这一改变,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转型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相反道阻且长。目前,券商业财富管理依然处于初始阶段,转型成功言之尚早。

当前国内券商的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仍是以传统交易模式与产品销售模式并行为主,真正来自财富管理业务的收入贡献占比较低,远远不及国际领先的投资银行和国内商业银行。

徐朝晖指出,与银行机构相比,国内券商在中高端零售金融服务领域起步较晚,大部分券商缺乏专业化、体系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经验和能力,存在产品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兴业证券相关人士也向《财经》记者指出,目前券商财富管理转型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最好时机,但在转型的过程中“理念”的转变将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而这种难题主要来自两方面,分别是客户理念和员工理念的转变。

“券商的客户通常会片面地认为券商的产品都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对于中低风险产品的配置,通常会更倾向于在银行购买。这对于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兴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客户理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券商需要花比银行更多的时间来获得客户的信任。

员工理念的转变对财富管理亦十分重要。财富管理转型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相较传统经纪业务只追求股票交易佣金的工作压力要大得多。

广发证券人士也表示,当前券商财富管理转型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业务转型仅停留在战略层面,内部投入不足,财富管理品牌尚未建立;第二,产品及服务供给丰富度不足;第三,经纪思路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财富管理买方定位的发展,导致业务的盈利模式单一。

“总之,为了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中取得竞争优势,券商无论选择何种发展路径,均需要打造核心竞争能力,构筑业务‘护城河’。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客户需求的洞察能力、金融产品分析和筛选能力以及资产配置能力。”徐朝晖表示。

基金投顾业务试点也成为券商财富管理的重要转型之路。自2019年10月试点开始以来,已经有7家券商获得试点资格。兴业证券认为,券商在客户服务和渠道方面由于基金公司,在产品创设和组合策略设计方面优于银行,随着管理规模的扩大,或将为券商带来增量收入,也将提高券商作为基金销售渠道的比重。

作者:张欣培 杨楚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后现代古典主义论文下一篇:研发设备增值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