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

2022-11-28

第一篇: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孔子的“礼”功用的表述及其政治意义

孔子很重视礼,他认为礼的实施会使各种关系达到和的境界,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他呼吁人们呼吁人们约束自己严格按照礼来规范自己,以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协调状态,使整个社会呈现稳定和谐的局面。 “礼”功用及其政治意义在于

一、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习和运用“礼”都是一个根本条件。只有在这些“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 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在社会交往方面。孔子强调人们应该以“礼”来对待他人。上下级应该互相体谅,营造一种宽松的社会人文环境,这样才能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孔子认为“礼”作为社会交往的原则十分重要。;“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这种以“和为贵”为准则的“礼”正是孔子所梦寐以求的。

三、在治理人民、处理国家大事方面。自周公创设“周礼”以来,“礼”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政治统治服务。“周礼”的作用就是划分人们的上下尊卑贵贱,严格规范人们的等级制度。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以“礼”来教化引导民众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刑法等法治手段来惩罚不道德的人或事,人们虽犯法而受到惩罚,可心里却没有悔改之意;如果施行德政,以"礼"的精神来教化引导民众,那么人人都不敢做坏事、错事,心里时时有危惧觳觫之感,要是这样,社会也就可以达到稳定了。孔子在这里以对比的方法指出了“法治”与“礼治”的不同,“法治”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上思想上道德上的邪恶,而"礼治"却能以柔和缓进、以理服人的方式使人们懂得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道德的力量促使他们走上正道而耻于做坏事,这种精神在孔子思想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孔子还认为 ,“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论述表明“礼乐”在孔子心目中一直是君主权威的象征,是统治工具的体现,也表明了孔子对“礼乐”在政治生活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四、以"礼"治天下还体现为"孝悌"原则。

董仲舒的完整思想体系

董仲舒提倡儒学独尊,将孔子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提出“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学说,为两汉谶纬迷信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也提出了对皇帝的过分残暴加以限制的理论,但主要是论证“君权神授”和封建专制的合理性。②董仲舒从天人感应出发,建立起一套神学化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札、智、信、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是天的意志,是永恒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把神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由此决定人的行为说成是永恒的准则,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街、③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反对诸侯割据,提出“诸侯不得专封”,全国政权应“一统乎天下”,这对二升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巩固中央集权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

1、董仲舒对“天”“、人”的阐述

“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在董仲舒的思想当中“天”的意义和本质其实是“仁”;并且在董仲舒看来“天”不仅具有“仁”的涵义而且它还是万物的创造者,具有主宰者的意味。对于“人”的认识董仲舒指出,“人”是天地之精所生的最尊贵者,是受命于天。

2.天人相副

董仲舒《人副天数》篇中记载:“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 1 /

4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谷川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在董仲舒看来除了人的形体与天地相副之外,人的感情也与天相类。“皆当同而副天”可以看出董仲舒的天人观,“人”完全是与“天”相“副”的“副”是相符合的意思。

3.以君王为中介的天人感应

董仲舒在《王道三通》篇中指出,“古之造文者,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董仲舒明确的提出了,沟通天人关系的中介是王,即君主。那么君主如何将天地人三者沟通起来呢。而君主沟通天地的关键还在于“仁”,“仁”是天地人三者的“中心”。如果君主治理的不好,“天”将降下灾害。“人”是与“天”相副的,且两者的本质都是“仁”,而沟通“天人”,使“天人合一”,主要的工作还在于君王,君王施政仁和,国泰民安就是“天人合一”。

玄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后产生的一种哲学思潮,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自然与名教等哲学问题,也就是本体论的问题。

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正始玄学(约240—249),以王弼、何晏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一阶段。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用道家思想解释《周易》。他们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是世界的本体,“有”为各种具体的存在物,是本体“无”的表现。王弼还从哲学上探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宣称名教出于自然,尊卑名分是自然的结果,应当反映自然。

竹林玄学(约255-262) ,以嵇康、阮籍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嵇阮崇尚自然,认为“自然”乃是宇宙本来的状态,是一个有规律的和谐的统一整体。他们认为名教破坏了这种和谐状态,因此,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对司马氏集团以名教掩饰政治上的腐败极为不满,否认自然与名教一致。这一时期,向秀与嵇、阮相反,认为自然与名教不相矛盾,用“称情”、“得性”解释自然,提出“有生则有情,称情则自然”的主张,认为人的欲望与自然“不得相外”。在有无关系上承认有一个“不生不死”的生物之本作为万有生生化化的根据,他们引进了“自生”、“自化”的概念,成为玄学开始向祟有理论过渡。

西晋玄学(约263—316)以裴頠、郭象为代表,构成玄学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时期,玄学仍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由贵无派发展到极端,使当时的一些名土如阮瞻、王澄等人,继承嵇、阮中颓废的一面,嗜酒极欲,追求表面形迹上的放达。这种放浪形骸的拙劣模仿完全窒息了玄学贵无派在思想上的创造力,使它走向没落。二是沿着向秀的思想发展为裴頠和郭象的崇有论哲学。裴頠重新肯定名教的作用,反对在万有之外去寻找事物的本体,认为万物“自生而必体有”,从而完成了从贵无向崇有的过渡。郭象发展了他的学说,把崇有论推向极端。

东晋玄学(约317-420),以张湛为代表。为玄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超生死、得解脱的问题便成为玄学的中心内容。张湛综合崇有、贵无学说,把世界和人生稍纵即逝、虚伪无常的,主张采取“肆情任性”的纵欲主义,把玄学引入了绝境。这在政治上反映了门阀氏族的没落。

“太虚即气”的内容及其政治意义

“太虚即气”是北宋张载提出的唯物主义元气本体论的基本命题。

主要内容:1,“太虚者,气之体也”, “太虚”不是虚无静寂的真空,而是充满着“气”这种极为细致,为肉眼所不能看到的物质颗粒。在一定的意义上,也可以说太虚就是元气。“太虚”是张载用来表示物质性元气的本体形式的哲学范畴,它具有物质和空间总和的含义。

2、关于太虚、元气和万物的关系。“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张载认为太虚和万物都是元气的不同的运动状态,气的聚合状态就是万物,气的分散状态就是太虚,对于元气而言,只可有幽明之别,不能有有无之分。这就把本体和现象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3主张“有生于无”,揭露佛道唯心主义在物质世界以外寻求“虚空”本体,,必然造成“形自形,性自性”,即割裂本体与现象之统一的唯心主义观点。(或者答

1、张载

把气作为万物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在他看来,整个太空充满了气这种物质性的实体,无形无状的“太虚”是气的本然状态。

2、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张载批判了当时的佛、道本体论思想。他认为,若说“虚能生气”,则虚无穷,而气有限,那么,无穷的东西怎么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有限的东西。这必然会造成“体用殊绝”的矛盾,从而堕入道家(道教)有生于无的怪圈。若说万象为太虚中所现之物,与太虚无关,那就会割裂形状与本性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山河大地都看作是人的幻相。

3、气的变化有聚和散两种状态,它“聚而为万物”,万物又“散而为太虚”,凝聚和分散是气的变化的暂时状态,而气本身是永恒不灭的。这两种形式与人的感觉联系起来,则是气的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 )

政治意义:张载气一元论哲学的最大成就是哲学思辩性空前加强了。张载“太虚即气”思想则弥补了古典气论哲学形而上学不发达的缺陷。“虚即气”、“动非自外”、“一物两体”、“一故神两故化”等哲学命题的问世,宣告中国古典气论达到了它的高峰阶段。“太虚即气”是张载的政治理论基础,他从太虚即气出发提出了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必须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从而使其安定,国家才能被治理好。同时还提出井田治天下的平均思想,希望以此解决北宋社会尖锐的社会问题。他的这些政治思想具有改革时弊的现实性,有利于防止官僚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具有进步意义。

张载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1、张载还试图用气论来说明人性及人心问题。“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和》) “虚”即“太虚”,指气的本然状态;“气”指人身禀受之气,有清浊昏明的不同。人身所禀受的太虚之气和阴阳二气的结合,就构成了人性。一方面,每个人都先天地具有“太虚”本性,这是“天地之性”;另一方面,每个人由于后天禀受的阴阳二气不同,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本性,这是“气质之性”。

2、从这种二重人性论出发,张载提出了“变化气质”的主张。“天地之性”是无可变化的,能变化的只是后天的“气质之性”。这种变化的途径就是“善反”,即善于反省人性中的恶的因素,并彻底摒除之,以回归“天地之性”。

意义:张载是宋儒中人性理论体系的重要奠基者,他从天地之性、气质之性以及人性与教育等方面建构了其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天地之性主要说明主体人的善良本性来源于天命,是人所皆同的,是人性的本然状态。气质这性则主要解答了天地之性如何落实于现实层面,表现为个体人的本性,形成千差万别的人的具体品质,是人性的实然状态,而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则着重回答了道德教育在人的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三个方面就构成了张载人性论的逻辑结构体系,一环紧扣一环,环环演进,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一切哲学思辨,思终都落实于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上,为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修养方法,主张主体的修养从自身出发,扩充自己本有的道德本原,“依良知而行”,将良知落实到日常的道德实践中去。王守仁从“心即理”思想出发,强调“格物”即“格心”,在此基础上提出“致良知”说。

第一,王守仁与朱熹一样,认为“理”是认识的对象。但他又认为,“理”是在“心”中而不是“心”外。在他看来,“格物穷理”是无法穷尽认识的。因为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木鸟兽”等等不胜其烦,如果圣人不是“本体明了”,那是无法穷尽的。 第二,良知是先验的道德认识,与见闻无关。王守仁认为,“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杂于见闻。”除了良知,再没有其他的知识,“良知之外别无知”。所谓认识,就是先验认识能力的神秘自省和先验道德原则的自我扩充。第三,良知是道德判断的标准。王守仁强调,情感判断与是非判断是同一的。即是说,“好恶之情”与“是非之心”是一致的。以上这些看法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心外无学”。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王守仁反对程朱理学这种“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并以此说作为“圣门之教”。“知行合一”所要解决的是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问题。

第一,王守仁认为,知与行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他所针对的是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这种说法割裂了知与行的关系。在王守仁看来,知行原来只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如果没有“思惟省察”,那就是“冥行妄作”;如果没有“着实躬行”,那就是“揣摸影响”。

知与行的统一体现在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中,“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强调知是出发点、行是归宿的知行统一观是值得肯定的。但当知行达到高度的统一时,王守仁则有意模糊这两者的界限,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按照这种说法,知行只是一种层次上的差别,而不是主客的差别。当这种层次上的差别消失时,知行的差别也就消失了。

第二,王守仁主张以知为行,从而将“行”纳入主观的范围。他声称,“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如果一念发动处不善,就要将这不善的念头彻底克服。

知行合一的意义

如果说“心即理”是王守仁哲学的本理论,那么,知行合一就是如何使这一本体落实、贯彻于日常生活的修养论。

第二篇: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及问答论述题

复习资料

第一章

古希腊政治思想

人物篇

1、柏拉图

(1)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 (2)青少年时代: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既学习过诗歌,又写过戏剧,还研究了毕达哥拉斯等许多人的思想。20岁时,他又投师于苏格拉底。

(3)深厚的师生情谊:柏拉图对苏格拉底非常敬重,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影响是很深的。

(4)游历岁月:苏格拉底被处死之后,柏拉图也离开了雅典,经过前后近十几年的游历。这期间柏拉图曾接触过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些思想家,受到了改学派办学园的启发。

(5)创办学园:公元前387年,柏拉图结束游历回到雅典,创办自己的学园。

柏拉图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留下了系统著作和完整思想的人。代表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等。主要思想有:理念与理想国,社会分工理论,哲学家治国思想。

①理念与理想国:

理念是宇宙万物的普遍本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人们通过感官所认识的具体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不完善的、暂时的、不真实的。“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

所谓国家的理念就是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而所谓最理想、最完美的国家就是实现了正义原则、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国家。这一理想国不仅是他研究和衡量现实政体的尺度,也是他全部政治思想的最终归宿。

②社会分工理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③哲学家治国:哲学家作国王,实行王政或者贵族政治。他认为当时的四类政体为恶(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结党营私、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

④推行共产制,看出了私有制的某些弊端与矛盾

⑤教育与治国,主张男女应当平等接受教育,教育必须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国家的栋梁,重视哲学的教育。

⑥晚年时期,强调法治,认为所有的人必须遵守法律。

2、亚里士多德

(1)公元前384~前322年,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2)一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①求学时期:17岁时,亚里士多德进入了柏拉图学园学习,成为柏拉图学 园中最有才华和柏拉图最得意的门徒之一。学生时代的亚里士多德就善于独 立思考,尊重老师却不盲从。在学园中,亚里士多德多有涉猎。

②游学经历:完成了一批政治学、伦理学著作,在希腊学术界有相当的声望。 公元前343年,应马其顿国王腓力的邀请担任太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这 样,亚里士多德为永垂史册的亚历山大大帝当了4年的家庭教师。

③创办学园: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马其顿王国回到了雅 典,创办了吕克昂学校。由于他常和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后人称亚里 士多德派为“逍遥派”。 ① 中庸之道:作为生活在希腊城邦奴隶危机的时代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视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为己任。他的思想虽不乏深刻,但是极为稳健,容易被接受,为了防止两极分化带来的可怕后果,他特别强调“中庸之道”。

(4)著作:代表作有《政治学》、《工具论》、《形而上学》、《雅典政制》等。作为古希腊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学识渊博,思想严谨,兼收并蓄。他涉猎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几乎所有的

学科,完成了大量的著作。其中,《政治学》无可争议的算是政治科学的奠基之作。主要思想有:政治学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国家起源于家庭;人是城邦的动物;政体分类理论;理想社会理论。

①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亚里士多德最早试图对当时人们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知识进行系统分类的人,他认为政治学属于实践性学科的一种,政治学的目的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达到“善”,应包括伦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他采用经验的、历史的研究方法。

②国家的起源:国家起源于家庭。

③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高于个人,个人依赖城邦,个人不能离开城邦而存在。

④政体分类理论:划分不同政体,分析了不同政体的特点,而且试图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不同的原因。赞成民主政体。

⑤理想社会的特征:中产阶级掌权与轮番为治、财产私有公用、实行法治、控制人口与加强教育。 著作篇

1、《理想国》

(1)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中年时期的一部代表作。主要内容有:理念论与理想国;社会分工理论;主张由哲学家治国;主张实行共产制;提倡教育。

(见上)

2、《政治家》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代表作之一,是政治科学的奠基之作。主要内容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国家起源于家庭;人类本质上是政治的动物;政体分类理论;理想社会思想。(见上)

简答篇

1、评述柏拉图政治思想中“哲学家治国思想”的提出?

答:(1)理论基础:社会分工理论,一个理想的国家必须有一批专业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社会分工理论讲国家人民分类为统治者、护国者、生产者)

①“金”“银”“铜”理论:哲学家金——高贵的统治者;军人银——次一等的护国者和辅助治国者;生产者铜和铁;

②个人心理构成因素(理性、激情、欲望):具备正义勇敢等各种优良品质的人才能成为最高统治者,哲学家恰恰具有这些品质。

(2)内容:

①哲学家成为国王,由哲学家领导着军人,统治着生产者。 ②政体:王政或贵族政治

③希腊的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都是恶的。 (3)评价: ①积极:

柏拉图的“哲学家治国思想”试图把国家政权掌握在经过教育和培养的哲学家手中,即掌握在能将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的人手中,目的是使国家尽快地摆脱当时的危机,走向繁荣。

②消极: 柏拉图的“哲学家治国思想”具有一定理想主义的色彩,在当时的希腊世界不存在哲学家当国王的城邦。

柏拉图主张阶级关系不容打破,实现的仍然是统治阶级民主,忽视了下层生产者的政治权利。

2、亚里士多德如何论述“人类本身上是政治的动物”?

答:(1)前提: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向善的,都有一个向善的目的。自然赋予人类的目的是过道德的优良的生活,而人类只有组织为城邦,才能实现上述目的。

(2)人类在本性上,也是政治的动物。人类在本性上要过社会生活,要在政治上组织起来。 (3)亚里斯多德强调城邦对个人存在的意义。城邦高于个人,个人依赖于城邦,个人不能离开城邦而存在。

(4)由于不能脱离城邦的天性使然,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行动,参与公共生活。

(三)比较:

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

(1)他们都认为政治学的研究目的是如何实现一个国家的“善”,这是最高的善。

(2)他们都认为私有制对社会整体带来离心和瓦解的后果,是导致城邦的不团结,不关心公共事务的原因。

(3)都主张实行财产公用,认为这样可以体现公平正义、团结全体人民。

(4)都强调控制人口。虽然亚里士多德未给出精确的数字,但他理想城邦的人口数与柏拉图所计的差不多。

(5)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出男女应该平等接受教育 (6)不主张推翻奴隶阶级

不同点:

(1)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柏拉图——社会分工论;亚里士多德——自然生成论。

①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由于人的欲望、物质需求增长产生

分工,最终形成国家。

②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起源于家庭,由家庭联合成部落或村社,最终形成

城邦。人们为了过优良的生活而组建国家。

(2)在阶级构成问题上,柏拉图——层次分明的等级制;亚里士多德——等级松散的理想国。 (3)在所有制形式上,柏拉图——共产制。亚里士多德——私有制。

①拉图主张在统治者和保卫者之间实行财产和家庭共有制认为这样会提升

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亚里士多德主张财产私有公用,反对柏拉图消灭家

庭、婚配社会化的主张柏拉图主张土地只有使用权无占有权。

②亚里士多德把土地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城邦,一部分归公民所有。 (3)在治国之道上,柏拉图——“哲学王对国家的最高统治”,强调人治,否定法治。亚里士多德——法律是优良的统治者。

(4)在政体上,柏拉图——贤人政治;亚里士多德—民主政体。

①柏拉图认为人生来就不平的,优秀的人总是少数,主张哲学家治国,而

且当他们培养出和自己一样的后继者时才可以辞去自己的职务,执政者

是近似终身制的,是无限制的。柏拉图主张实行“王政”(或贵族政治),

批判民主政治,他的政体理论从原则理念出发。

②亚里士多德不赞成让哲学家永远执政的主张,也不相信哲学家的灵魂真

的是掺入了黄金。认为城邦是平等的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主张实行民

主政体,政体理论从事实经验材料出发。

(5)柏拉图”理念论“认为宇宙是万物的本质,是唯一的真实存在。亚里士多德批判理念论。 (6)亚里士多德将政治学当成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这是始创。研究方法:柏拉图用哲学、伦理学、甚至修辞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政治问题。亚里士多德经验的、历史的研究方法。

(7)亚里士多德提出“中庸”重要思想 (8)阶级立场不同。

第二章 罗马帝国时期政治思想

人物篇

1、西塞罗:(公元前106年至公元前43年)罗马思想家。

(1)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希腊政治思想与罗马政治思想实现的有机完美的融合。罗马政治家与

罗马法学家实现了统一。

(2)主要著作:《论国家》(《论共和国》)、《论法律》、《论官吏》、《善与恶的定义》、《神性论》

(前三篇刚好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政治家篇》相对应) (3)主要思想:

A. 国家起源学说:他一方面承认国家是人类出于生活上的需要,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同时他又认为,国家并不是随便的一群人用随便的方式而形成的一种随便的社会组合,而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之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它来自于人们的共同约定。

B. 对自然法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自然法就是植根于自然、与自然相一致或来自于宇宙的内在准则。它永恒存在,普遍有效,它命令人们做正当的事,禁止人们做不正当的事,它是一种最高的理性。他认为有国家就必然有法律,世界上存在这两种法,一种是自然法,一种是由人们制定、颁布的成文法。而且,自然法是根本,它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是正义的基准或尺度,是成文法的基础。他认为,自然法就是一种永恒的、客观的原则。有了它,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才有了衡量的标准。

C. 人的自然平等学说:他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且每个人的理性与上帝的理性都是共同的,理性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律性。而且正因为人类有共同的理性,所以人类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平等的,至少在法律面前应当是平等的。

D.对共和制优点的论述:他认为,在共和制下,执政官是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他要依法行使权力,而且他的权力不能高于一切。在共和制下,“服从这应该有希望在未来当统治者;而统治者应该记住人们服从自己只是暂时的”。

2、奥古斯丁(354至430)

①主要著作:《上帝之城》、《忏悔录》 ②主要思想: A、恩典说

他认为,所有的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这就是原罪。由于每个人都从其始祖那里传承了原罪,所以才有七情六欲,而且这些情欲常常压到理性。当人们达到道德行为当事人年龄后还会继续犯罪,这就是本罪。由于人类无法选择自己的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无法逃避上帝的惩罚。不过,上帝是仁慈的,他从人类中选取了一部分,使其信仰基督总而得救,其余的人则无法逃脱惩罚的命运。上帝挑选谁、舍弃谁,完全是随意的,完全是一种恩典,并不已被选中者的主观努力为转移,也不以被选中者的特别气质、特别品质为前提,在上帝面前,人们无能为力,只能等待恩典。

B、双城论

他把人类分为两类,即所谓的天上之城和地上之城。他论证说,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在现实生活中是混合在一起的,没有哪一个人间组织、人间社会可以与“上帝之城”或“世人之城”相等同。所谓上帝之城是由注定得救的基督徒所组成。他们真诚地相信上帝,具有虔诚、敬畏、忏悔、勤劳和禁欲等美德。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恒的完美,永久的太平;世人之城则是由弃民所组成,那里无论多么富足,仍然是悲惨的。

C、教权至上论

他认为,基督教会的使命更重要、更根本。因为,基督教会就是上帝之城在现实生活中的代表。上帝的恩典只有通过教会才能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作用。教会是上帝拯救人类灵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它本身是神圣的、正确的。人们必须皈依这个神圣的组织才能得救。换句话说,只有通过基督教会,才可能进入天堂。在这个意义上说,教会的使命高于世俗国家的使命,教会的权力高于世俗国家的权利。

简答篇

1、罗马与希腊政治思想的区别?

1)①古希腊城邦政治下,人口有限,注重集体民主政治参与,国家主人翁

意识强。政治思想家多是集体主义者,政治思想关注公共政治生活的

民主,关注整个城邦的善和正义原则。

②古罗马疆域辽阔,人口膨胀,个人与政治生活疏远。政治丝线开始注

重个人。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完善纯洁健康,追求个人精神自由,法

律上平等。

2)①古希腊政治思想着力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与繁荣,不断的追求民主制度的完

善。

②古罗马政治思想重点转移到立法上来。只求法律制度的完善,通过论证制

定解释法律使帝国统治合法化。

3)①罗马时代基督教宗教神学政治思想异军突出,成为罗马政治思想中重要部

分。这也是希腊政治思想中没有的。

4)①古希腊思想家追求纯粹单一的民主政体,强调民主。

②罗马政治思想对希腊的政治思想进行了借鉴和发展,试图用几种政体的完

美结合的混合政体克服单一整体的极端化,民主与专制结合,侧向与专制。 5)①古希腊思想家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知识及是美德,用教育教化民众。

②古罗马则强调法律的约束作用。用法律统治民众。

2、斯多葛学派是怎样提出自然法的?

1)古希腊早期的思想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都倾向于把人、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服从于自然界的发展相同的规律。特别是赫拉克利特曾明确提出:世间万物的变化服从着统一的“逻各斯”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所谓“逻各斯”已经带有“宇宙理性”、“自然规律”的含义。

2)斯多葛学派接受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他们认为,自然界是有组织、有秩序、融贯合理、连续发展的真实存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偶然的,一切发展变化都受赫拉克利特所提出的“逻各斯”的支配。这一“逻各斯”就是理性法则,就是自然法.既然是自然法、自然规律,那么它的力量是客观的、神圣的、不可抗拒的。从而提出了自然法。

3、如何看待罗马混合政体? 1)罗马的混合政体跳出了“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暴民政体„„”的循环怪圈,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三种因素相混合,使这三种因素得到了精确的调整并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

2)罗马人的政治智慧就在于,他们使君主、贵族和民主这三种政体因素实现了最佳组合,使这种权力既互相钳制,又互相支持和合作,从而使得这种力量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绝对的。这种混合政体“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于一身,又不使其中任何一个原则过分膨胀,从而蜕变为自己的对立面。每一种力量都被其他两个所抵消,任何一个都不能压倒和超过其他力量。因此,这个政体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均衡状态”。

3)罗马混合政体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设计、所主张的混合政体有所不同,除了包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希求达到的那种含义之外,还包含着在国家政治权力内部如何实现平衡与互相制约的含义。

4、罗马法学家是怎样看待自然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 区别:

①他们首先认为自然法就是最高的理性,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是人

们行为的最高道德标准,是所有成文法的基础和依据;

②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是理想的法,它高于现实中所有的法,一种法律即使

得到各民族的普遍接受和普遍实践,仍然不能等同于自然法。或者说,自

然法是完美无缺的,而所有现实的法律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之处。 联系:

①法律以正义为基础,而正义则是以理性的自然法为前提。理性是神和人共

有的规定性。

②凡是体现了理性、符合理性的法律就是体现了并且符合于自然法。凡是符

合自然法的的法律,就是正义的、正确的法律;凡是违背自然法的,就是

非正义的、错误的。

5、基督教是如何从受压迫者的宗教变成统治者的宗教的?

(1)最早期的基督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宗教学说,而是被压迫者的一种反抗运动,他的思想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对统治者的仇恨,要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对未来的美好许诺。这些,对于饱受苦难的广大民众来说,显然是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然而,早期的基督教虽然是受压迫、受奴役的社会下层人民的反抗运动,但这一运动要发展、要扩大规模、要扩大影响,毕竟需要各种宣传、鼓动,毕竟需要组织各种活动,这就决定了他的信徒不能仅仅是下层贫民,就必须接纳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入会。而当时包括相当一部分社会中上层在内,各阶级普遍感到不满,社会动荡不定,但谁也无力改变现状。悲观、失望、忧虑、烦恼、厌世等情绪非常普遍。而基督教许诺人们可以进入永恒的王国,可以与神同往,可以永享幸福和安宁,这对于那些极度忧虑、极度悲观的中上层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种极有诱惑力的精神解脱,所以,他们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皈依基督教,并在教会食物中取得了主导地位,他们在编写教义时,对早期的基督教教义进行了篡改。

(2)不仅如此,早期基督教尽管充满了反抗和复仇的情绪,但这种反抗的复仇毕竟是消极的,它并没有与现实的政治斗争结合一起,而只是把希望寄托在虚幻的救世主身上。这在事实上触动不了罗马得统治,反倒被社会上层所利用,这样,基督教早期的那种反抗复仇精神被阉割、被淡化,基督教也有早期的那种奴隶、穷人和被压迫民族的宗教,变成了可以为社会各阶级所接受、甚至是更适合有钱有势的人、更符合罗马统治阶级需要的宗教了。

(3)于是,罗马统治者改变了早先对基督教残酷的镇压政策,开始注意保护并且利用基督教。在公元311年的宽容敕令和313年的米兰敕令先后颁布后,基督教不仅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开始得到罗马统治者的一系列特别关照,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基督教正是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

第三章 中世纪欧洲政治思想

1、简述托马斯阿奎那的政体理论

(1) 阿奎那基本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学说。他认为统治者被授予权柄的目的不是让他们谋求私利,而是让他们谋求自己治理的区域的公共幸福。他区分了正义的政体和非正义的政体。如果一个自由的人的社会是在为公众幸福的统治者治理之下,这种政体就是正义的。相反的,如果那个社会的一切设施服从于统治者的私利而不是服从于公共福利,这就是政治上的倒行逆施,是非正义的。

(2)阿奎那根据统治者是有许多人还是几个人或者一个人来担任分了六种不同的政体。正义统治包括:个人担任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制、少数人担任统治者的贵族政体,多数人统治的民主政体。相对应的非正义统治包括:暴君制、寡头政体和暴民整体。其中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暴君制是最坏的政体。

(3)阿奎那认为在符合正义原则的前提下,统治者的人数越少越好。

首先,凡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的,就比多样体更容易产生统一。

其次,自然始终以最完善的方式进行活动,最接近自然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办法。

其三,经验证明,凡多数人统治的城市和省份,常常由于相互倾轧、不断

纷争而陷于分裂。因此,有一个国王执政是最好的政体,同理,有

一个暴君执政的政体是最坏的政体。

(4)他还认为无论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甚至共和制都有蜕变为暴君制的可能。但要防止暴君制的出现,应当实行君主制。

(5)阿奎那强调教权至上论,世俗权利服从宗教权利。因为即使是最好的政体,也只能保证社会的成员达到世俗的目的。但教权至上并不意味着可以免去世俗君主的责任。世俗君主的责任在于专心致志的领导他所支配的社会走向幸福生活。第一,必须维护它所统治的社会的安定;第二,必须保证不让任何事情来破坏这样建立起来的安宁;第三,必须殚精竭虑不断扩大这种福利。

2 、但丁的世界帝国、世界君主是如何提出的?意义是什么? 内容:

(1) 首先城市兴起与异端的涌现着一社会背景,为但丁的思想奠定了基础,而但丁是市民异端的重要代表人物,这里异端是指在基督教内部一些与占统治地位的正统神学观点大相径庭而受到教会权威排斥或迫害的派别。市民对罗马天主教主导的封建割据状态耿耿于怀,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城市市民的出现使神权政治遇到了新的、真正前有力的对手,这些为但丁思想的提出做了铺垫。

(2) 其次,但丁批驳了教权至上论,对当时流行的教会权高于世俗政权的观点加以驳斥,为此他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权与王权互不同属。他提出主张尘世和永生的幸福诗人的两重幸福,教 权与王权会引导人们达到这一目标,他又认为二者皆来自上帝--帝王 或世界政体是直接从宇宙的统治者即上帝那里获得它的权利。

君主需要成为尘世单一的最高权威。他认为几个事物结合在一起,其中有 一个起支配调节作用,否则这种结合就不可能持久,甚至会因相互斗争而解 体。从个人到国家需要一个善的统治者来支配,权威多了就会乱。

要实现世界和平,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政体。认为世界和平是头等大 事,而人类要实现和平、幸福就必须意志统一,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世界帝国, 有一个世界君主,他的意志能控制和引导其他一切人的意志,,只有这样的 世界政体,正义才会发挥最大的威力。只有这样的世界政体,才会使人类的 贪欲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安居乐业。

(3) 最后,但丁认为,要想使人们过有理性的生活并获得自由,是世界和平持久地最大限度的实现,必须要有个世界帝国、世界君主来统治。

3、中世纪异端思想的特点

异端是指在基督教内部一些与占统治地位的正统神学观点大相径庭而受到教会权威排斥或者迫害的派别。

(1) 因为教会占领着思想文化阵地。因此他们的思想都是在宗教神学范围之内加以异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从早期基督教和《福音书》中寻找根据。

(2) 他们的异端思想多半是一些口号和简单的主张,并未形成独立、统一的思想体系。 (3) 他们的异端思想都主张恢复早期的基督传统。 (4) 他们都要求财产平等或公有 (5)思想上的活跃与声音。

4、马西略的政治思想和生平了解。 政治思想:

(1) 双重真理与两种法律:马西略提出上帝的启示(信仰)和人的理性(哲学)都具有真理性,但这两种真理截然不同。天启的真理和人的来世生活相联系,哲学的真理与人的现世生活相联系。同样,神法和人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神法纯粹是神的命令,是一种心理上的威慑;人法是公民的命令,是一种肉体上的折磨和财产的损失。

(2) 国家的起源、目的与理想形式:马西略否定了军权神受的观点,恢复了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自然起源说。他认为,在理性支配下,人们为了维护和平与秩序而建立了国家。国家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过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美好生活。最理想的国家形式应当是民选的君主政体。

(3) 信徒是教会权威的来源,教会要服从国家的管理。神职人员也是人,由神职人员组成的教会并没有等同于上帝的无上权威。神职人员与其他人员一样都是国家的公民,应受到公民应有的同等待遇,并且服从国家的法律和政府的命令。

生平了解:

马西略出生于意大利,在《和平保卫者》一书和大批论文中为世俗权利辩护,严厉批评教皇政策,试图为国家的权威和人法提供一个世俗的理论基础,使政治摆脱神学束缚。在西方学者中被誉为现代国

家观念和清教改革运动的先驱。

第四章 16世纪欧洲思想

概念篇

1、文艺复兴

①14~15世纪,欧洲新兴的市民阶级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摆脱日渐没落的中世纪封建文化和信仰对于人的精神束缚和思想愚弄,并以完美丰富的艺术、文学、诗歌和音乐来为世俗人生的幸福创造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文艺复兴思想家和艺术家们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艺术中发现了可以满足他们现实斗争需要的武器——理性精神、自然哲学和科学、优美的艺术形式,以及人的主题意识与个性精神高扬的文化模式。对湮灭千年的希腊文化的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后人将这一切称为“文艺复兴”

②文艺复兴的本质并不仅仅是对古典文化的复兴,而且是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追求与创造。思想家艺术家们对一千多年的希腊罗马文化进行了一场以再生古典文化为旗帜、以创造资本主义精神和资产阶级新文化为目的的伟大社会运动。

③文艺复兴是一场规模浩大、具有思想解放与观念启蒙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精神开始形成的标志。

2、因信称义

(1)因信称义的概念:信徒凭借信仰,无需教会这个媒介,就能够直接与上帝相沟通。这一“因信称义”说的根据是基督受难已经赎清了人类所犯下的罪,人只要信靠上帝就是对上帝,就能得到上帝的恩典。路德所说的“信”是指任何情况下对上帝,对基督的坚信不疑。信靠上帝就是对上帝最高的崇拜。

(2)因信称义说否定了天主教会的善功得救论,否定了教会神职人员的特权。

3、得救预定论

①加尔文从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出发,提出了“得救预定论”,认为谁是选民,谁是弃民,谁能得救,谁应该受罚,是上帝凭他的“永恒意志”预先确定的,教会对此无能为力,从而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救赎论”。

②得救预定论不同于宿命论。他认为从善或为恶虽为上帝先前预定,但人不能把上帝的预定作为个人怠惰的借口。人并不因上帝的预定而失去为善的自由,因为上帝并没有用必然性来强制人们为恶,人们依靠上帝的恩典和帮助仍有为善的自由意志和能力。

简答篇

1、马基雅维利主义: (1) 人性恶。

他要求君主和政治家必须把人性作为研究和观察社会这只问题的出发点。他根据自己的观察指出,为了自己的安全而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的本性。由于人的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因此总是得不到满足,不能安分守己。人也都很势利,不知感恩图报。

(2) 权力是国家的核心和政治的目的。

没有权力的约束,人民就会追求自己的狭隘目的而危害整个社会;没有权力,就没有统一和秩序。统治者的一切活动都应以夺取、扩大、保有自己的权力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3) 实行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马基雅维利在政体问题上的观点是:如有可能,就建立民众政府;如有必要,就实行君主专制。虽然共和制有很多好处,但是君主制则是治理陷入混乱的“病态”国家的一计猛药。他认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力量,才能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

(4) 专制君主的统治术。

①法律和军队是君主政权的基础。

②为了达到治世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③君主应当使人民畏惧,但不应当使人民憎恨。

④君主应制服命运,驾驭命运。

2、布丹的国家主权论

(1)从家庭的夫权中引申出国家主权。

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一样,所有的立法行政权力都只应当属于一个中心,

这个中心或者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集团,他或他们必须握有至高无上的

权力,这个权力便是国家主权。 (2)国家主权的特点及其内容。

国家主权有三个特点:

①从时间说,它不是一种临时权利,主权者虽然生命有限,但主权却是永恒的;

②从空间上说,它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是不收任何限制的权利,他可以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绝对的支配自己的国家和臣民;

③它不受法律的约束,主权高于法律,法律源于主权。

主权的内容则包括:立法,宣战,媾和和缔结条约的权利,官吏任命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要求臣民效忠和服从的权利,货币铸造和度量衡的选定权以及征税权。

(3)政体分类和君主主权。

①根据权利继承的合法子能够与行使权利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每一种整体

区分为三种形式,即民主政体可分为合法民主政体僭主民主政体和叛

乱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可分为合法贵族政体僭主贵族政体和叛乱贵族

政体,君主政体可分为合法君主政体僭主君主政体暴君政体. ②合法的君主政体是最为合理的一种政治形式.这是一种最高权掌握在一

个人手里的"共和国".只有君主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国家主权的不可

分割,奠定国内各种对立因素的和谐和统一.他反对僭主君主政体和暴君

政体.主张"暴君可抗

(4)主权者与公民. ①主权者就是统治者.被统治者都是公民.公民之间不能平等,贵族享有更多特权.但所有人都有服从主权者义务,享有主权者保护的权利. ②主权者与公民之间更不平等.主权者不受臣民任何约束地支配他们.主权者应当受先于国家存在,先于主权并高于主权的上帝神法和自然法的约束. 国家主权理论提出的意义

③在中央集权国家建立初期,贵族和教会的势力还十分强大,民族国家的巩固需要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就有导致国家分裂的危险.布丹的国家主权理论说明了民族国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不仅为当时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为后来的各国政府维护自身的独立自主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提供了理论依据。

4、宗教改革在近代欧洲的历史作用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用一种更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基督教代替专门为僧侣阶级谋利益的天主教,而不是反对宗教本身,更不意味着人们在宗教方面更宽容。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从体制外冲击了神权政治的统治基础的话,那么宗教改革实际上是从体制内给了神权政治致命的一击。其历史作用主要有三点:

一是使欧洲基督教意识形态成功的从中古到近代的过渡;

二是实现了政治、经济权力的大转变,促进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是为近代欧洲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五章 17世纪荷兰政治思想

人物篇

1、格老秀斯

如何论证自然法?

(1)格老秀斯继承了斯多葛学派的观点,指出:

自然法是正确的思想所下的命令,它按其是否合于理性,指出一种行为本身是否具有道德依据或道义上的必然性。自然法是最根本的法,使一切意志法、成文法的依据。它的基础在于人类本性,来源于人类的社会性上帝的自由意志和人的守约本性。

(2)之所以称为自然法,是因为它的基础在于人类本性。具体地说,自然法有三个来源: 第一是人的社会性。人们只要保持着正常的理性状态,行为就是公正的就是善的。

第二是来源于上帝的自由意志。人的理性来源于上帝的启示,将人的理性与上帝的理性统一起来。 第三是来源于人的守约本性。

(3)自然法的存在可以从两方面论证,其一是逻辑推理;其二是世所公认。 如何论国家主权?

(1)国家的主要特征是它掌握着或者说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主权。主权至高无上,不受任何法律和个人干涉,包括颁布法律、执行法律、任命公职人员、征收捐税、决定战争、缔结条约等权力。

(2)主权对内有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的特性,对外有独立性。实现君主主权。 (3)君主主权论。但是当最高权力违背人民利益时,可以武力反抗。 如何论证私有制?

(1)私有财产制神圣不可侵犯。财产根据一种特定的契约分配或占有,一旦私有便不可侵犯。 (2)格老秀斯将私有财产权列入自然法范畴,列成一项自然权利。

2、斯宾诺莎

怎样评价《圣经》?

(1)批判《圣经》,对待圣经应像对待其他一切事物一样,从本身出发来加以理解,以历史、考证式的研究。

(2)《圣经》不是上帝写的,是一部历史著作,出于两千余年许多人的手笔。(3)《圣经》中存在大量自相矛盾和悖理的说法,他否定了上帝和各种神迹,所谓的上帝就是自然本身所固有的规律。

怎样区分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

1、自然法状态

(1)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曾经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中。

(2)在这种状态下,一切物属于一切人,人们服从自己,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每个人也不服从任何其他人,大家都只受自然法则的支配,无所谓公正与不公正。

(3)每个人皆各自寻求自己的利益,纯以自己的利益去判断善恶。

2、社会状态 社会状态:

(1)人类在建立国家之后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2)社会状态下,善与恶为公共的契约所规定,每个人皆受法律的约束,必须服从政府。

(3)国家的统治权是以人们缔结契约时所转让的权力为基础,它有统治一切的最大权威。国家的权力大于个人,法律有约束一切的力量。

如何论证思想自由权?

(1)个人虽然把自卫权交给了社会,但没有人愿意或者被迫把自由思考或判断的权力转让给其他人。思想自由是天赋人权,不能转让。思想自由权利属于个人。(2)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让人们自由思想和言论自由是统治者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办法。

(3)思想自由的同时,在行动上要守法。

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简答篇

1、霍布斯的国家学说 (1)关于国家的形成。 霍布斯认为,理智使人发现了自然法。但这只是导致人类和平的信约,信约如果没有权利作为后盾,就是一纸空文。如果要解决人类和平的需求,只有人们之间订立契约,放弃自我管理的权利,放弃的行为是相互平等和毫无保留的,放弃的权利被授予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来代表。

(2)国家主权与主权者。

国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主权是处理国家一切事物的一切权利,是国家的灵魂,所以体现它行使它的主权者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第一、主权者对臣民具有绝对的权利。 第

二、主权者也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 第

三、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

第四、主权者的权利不可分割,不可转让。 (3)国家整体理论。

霍布斯从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学说中并未得出主权在民的结论,而相反得出了君主专制的结论,所以霍布斯推崇的理想政治管理形式为君主制。在他看来,在君主国中权利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可以使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最和谐的融为一体。君主权利具有很多优越性,第

一、君主可以使君民利益相一致。第

二、君主个人决断无矛盾。第

三、君主制不会引起内讧。第

四、君主亲臣能害人也能救人。最后、君主国的均为如果被不能明辨是非的幼孩继承,可能引起内乱,但这只能由于臣民的野心与不义。总体看来,最符合霍布斯的理想政府形式是君主国。

2、霍布斯的自然法学说

(1)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的生命的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也就是说,自然法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摆脱自然状态,过和平的生活。

(2)保护自己。

(3)让渡权利,订立契约。 (4)反对战争。

(5)自然永恒不变。

(6)建立一种强大的权威,使得人人都能遵循自然法。

3、洛克为什么主张三权分立? (1)洛克认为,国家应该以既定的、向全国人民公布周知的、经常有效地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来实行统治。即提倡法治。

(2)洛克同当时的绝大数思想家一样,也把已经出现的所有政府形式划分为民主制、寡头制和君主制三种。他既反对寡头制又反对君主制,不能以统治者个人品质影响社会生活。

(3)提出于“光荣革命”之后,维持秩序显然更为重要,洛克的主张刚刚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辩护。

4、霍布斯和洛克思想比较(关于社会契约方面) (1)关于自然状态与自然法。

①霍布斯与洛克相同,同样认为人类在进入政治社会前曾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②但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下,人们由于人性恶的特点以及为了自身利益和追求平等,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战争状态。

③洛克认为自然状态还具有自由、有序特点,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都受着自然法的约束,人们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毁灭自身,所以自然状态是有序的。

④同时,洛克在强调人们具有自由平等权利的同时,还强调自然状态下的私有财产权利。 (2)关于社会契约。

①一方面,霍布斯认为须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缔结契约时需要交出全部权利,而主权者不受契约限制,拥有绝对权力。

但洛克认为,人们的基本权利,生命、自由、财产权利是不可转让的,只可以转让充当自然法执行人和受害人享有迫使侵害者赔偿损失的权利。

②另一方面,关于建立社会契约的目的,霍布斯简单的认为是为了解决人类和平的需求以及时人们的安全得到保障。

但洛克认为是为了目的是保障人们的根本利益,保障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3)关于国家政权理论。

①霍布斯认为主权者应该拥有全部的国家主权,主权者进行君主专制,推崇君主制国家。

②但洛克反对君主制,认为权利不应该过分集中,而应该让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三权分立,相对于行政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最高。他认为民主制,寡头制,和君主制都不适合英国,最适合的政体是共和制。

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简答篇

1、伏尔泰、卢梭平等理论比较

(1)平等理论的背景,都来自对法国封建等级制的批判。 ①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判断依据上,伏尔泰继承自然法理论,认为神在世界各地创造的各民族虽不同,但其根本人性是相同的。自然赋予人们共同的本性、共同的权利,所以人人是平等的。

②而卢梭承认自然状态说,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过着纯朴的、道德的生活,遵循自然法的原则。相互同情、彼此关怀、亲密无间的自然感情代替了法律。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真正的平等。

(2)在不平等的来源上,伏尔泰认为人人可追求平等,但现实生活中平等是不可能的。因为生活资料有限,屈从、奴役、不平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他强烈谴责、抨击这种社会不平等,但认为其是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即脱离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3)在追求什么样的平等上,伏尔泰要求的仅是政治、法律上的平等,即废除封建等级制,承认人人生而平等。卢梭主张用暴力推翻暴君,消除不平等之后所要建立的并不是最初的那种自然社会,而是订立新的契约,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新的平等。

2、伏尔泰的宗教主张

(1)宗教迷信是人类理性的主要敌人,是社会祸害的万恶之源。人们之所以接受宗教,一是由于无知,二是由于僧侣们的恶意欺骗。

(2)他以严谨的历史事实为依据,指出,所谓的《圣经》是杜撰的产物,是胡言乱语、荒唐可笑的神话故事;所谓的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人吸收了各民族中流行的各种宗教传统综合而成的;所谓的耶稣基督只是一个凡人。宗教裁判对所谓异端的迫害剥夺人的一切,极其恶劣。号召人们同宗教作斗争。

(3)但他并不主张取消宗教。

第一,他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认为没有上帝便没有世界,上帝是永恒的,世界也是永恒的。上帝为自然界立法。上帝只发布一次命令,宇宙便永远服从。上帝怎样创造世界是不可知的。

第二,宗教虽有辱人类理性,但对束缚人们行动、维系社会道德必不可少。

3、评价孟德斯鸠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三权分立 (1)地理环境决定论

①看似道理,但既不全面、也不深刻,很难令人信服。

②孟德斯鸠所处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说法仍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安排的。孟德斯鸠力图从客观的物质自然条件中寻找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变迁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③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虽然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国家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但由于它本身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它必然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就此而言,对孟德斯鸠的探索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2)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洛克分权思想的进一步发挥,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理论上的进一步总结。虽然鉴于当时法国强大的封建势力,孟德斯鸠的有些主张还比较温和、保守,例如关于贵族院的设立、国王的神圣不可侵犯等,但总的来说,他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特别

是他的三权分立原则,事实上已经成为近代西方各国国家政权的一个重要组织原则。

4、评述卢梭人民主权思想

(1)人是生来自由而平等的,国际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公意”是人民主权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卢梭民主思想体系的基石。

(2)卢梭认为,主权“不外是公意的运用”。把公意或全体人民的意志当作国家主权的核心内容。 ①主权在民。卢梭不同意格劳修斯否定人民主权的观点,他认为最初的社会契约必须是自由人之间的自愿结合,以克服共同的困难。认为最初的社会契约论只能是“人民同自己订立契约”,由此结合而成的共同体是自由、平等的成员构成的,既然契约是在人民之间订立,且任何权力并没有交给第三者,所以由契约而形成的国家,国家的主权在民。

②主权不可转让,不能分割。主权既然代表公意,原则上就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从而也是不可分割的。

③主权的核心是立法权。公意是通过法律来体现的。一个国家的立法权必须属于人民。主权为民。 ④政府是臣民与主权者之间的中间体。政府、行政长官只是执行者,他们的权力来自主权者——人民的委托。每个公民应该都有机会担任行政长官。

⑤主权不能代表。推崇直接民主制。 (3)卢梭的政治思想反映了18世纪中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法国广大小资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政治要求。他激进的民主主义理论成为法国1789年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他个人则不仅被尊为这场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而且被这场大革命中的激进派尊为革命的导师。

(4)人民主权学说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是他激进民主主义主张的集中体现,是卢梭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贡献,是十八世界启蒙运动思想宝库中的最精华部分。卢梭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封建专制的叛逆精神,探究封建社会的各种不平等现象的起源,提倡民主,否定君权神授,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人民主权学说奠定了卢梭作为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倡导者和引路人的历史地位。

第八章 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

简答篇

1、潘恩的人权理论评述

(1)潘恩首先指出人是天生平等的这一主张。承袭了启蒙思想家关于人人具有平等、自由等自然权利的思想。但是,潘恩的思想没有停留在此,而是较欧洲启蒙思想家向前推了一步,作了自然权利与社会权利(天赋权利与公民权利)之分,提出借助于公民权利可以实现自然权利方面的平等。

(2)天赋人权是一切公民权利的基础。 (3)公民权利不能侵犯天赋权利。

2、潘恩是如何看待政府的 (1)对政府与社会作了区分

社会是由我们的欲望所产生的,政府是由我们的邪恶所产生的。前者使我们一体同心,后者制止我们的恶行。

(2)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政府是一种必要的“恶”,他主张建立最小的政府。潘恩是一位坚定地自由主义者,是一位反对一切形式压迫的革命者。

问答论述题

五.问答题

1.古希腊城邦的本质是什么?其意义和价值何在?

答:在本质上说,城邦就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 意义和价值: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带来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和发达的公共生活。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这一切都激发了人民对政治的关心和思考,带来政治思想的发展和繁荣。城邦政治的多元化是希腊政治思想家的视野非常开阔,政治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政体、民主、自由、正义、宪法、法制、公民等,都是在城邦的背景下提出并作出解释。

2.奥古斯丁国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国家是一种必要的恶事恐惧痛苦和死亡的根源,他阐述国家的价值在于树立一个至上的,绝对的伦理标准,用宗教方式奠定道德对政治活动的意义,但是具有国家的不完善性与功能的局限性

特点:将其分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他用基督教伦理来解释国家

3.阿奎那神学政治观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在其国家理论中有何具体表现?

答:基本特征: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具体表现: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关于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教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因此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进一步来说,既然世俗统治者服从教会统治者是上帝的安排,因此,凡是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主就是“暴君”,限制和废黜“暴君”的权力是正义的。

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何必要性。同时,论证教会法高于国家法,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从法的方面论证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5.格劳修斯国家主权学说对布丹政治主权学说的发展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答:⑴发展:格劳修斯是在研究国际法中讨论国家和主权问题。他明确指出,主权就是不受另一个权力支配的权力。国际活动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在格劳修斯以前,布丹只是从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出发,提出主权最高、永久、不可分割等性质。格劳修斯这种关于主权国家对外独立的性质,是对布丹主权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⑵局限性:拥护君主主权,否定人民主权论

他认为①人民不能任意改变政府形式②主权是主权者的一种私权③反对所谓一切政府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利的理论。

6.孟德斯鸠分权与制衡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进步性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①孟德斯鸠将权力划分为三种,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②立法权力制定临时或永久的权力,并且修正或废止已制定的法律。立法权代表国家的一般意志。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因不方便,人民只是选举代表,实施代议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的意志,应该掌握在国王手中,以便有利于解决国家需要迅速处理的事务。司法权惩罚犯罪或裁决私人讼争,交法院行使。③三权之间相互合作制约。对立法权的制约,两院互相行使否决创制权,除征收银钱方面;立法权有权利审查法律的实施情况,但无权钳制行政权,也无权审讯行政者;行政权规定立法机关会议的召集时间和期限,制裁立法机关的越权行为。

历史进步性: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借鉴了光荣革命后英国的体制,主要吸收了洛克的自由、法治与分权学说,批判和排除了霍布斯等人的专制主义主张,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在他的笔下,无论是权力的归属还是权力的运用,都具有适中有度、不走极端的特点。

7.为什么说洛克的政治理论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源泉?

(1)在《论宗教宽容中》洛克系统的阐述了政教分离和信仰自由的原则,倡导仁爱与宽容的精神,有力的评判了英国严重存在的宗教偏执思想,为宗教信仰自由思想在英国和西方国家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2)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洛克式最早对自然权利理论进行系统论证的思想家。(3)洛克热门为政府的重大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人们的菜场,这一观点明确阐述了霍布斯先前提出的国家是保护个人权利的工具的观点,影响19世纪整个欧洲。(4)分权理论的提出,是洛克对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贡献,特别是他对自由的理解,以及法治、自由与分权关系的思想为以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洛克的分权思想经过孟德斯鸠影响到美国的思想、政治制度,在现代分权原则已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中一种

8.简述休谟与洛克在财产权问题上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休谟观点的理论意义。

(1)共性:a.都属于现代市民阶级的理论务求,体现市民阶级对财物正当、合法占有的诉求b.个人财产权看做一个社会的基础,最核心的东西。c.把财产权上升为政治哲学的层面。

(2)区别:a.洛克:认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时不证自明的、先验理性规定的原则。

休谟:不是自然权利,而是一种政治社会规则下的权利。 b.洛克:强调个人占有。

休谟:财产占有当中的社会性,财物稳定占有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c.洛克:财产占有的正当性来源于劳动。

休谟:占有涉及一个所有权的划分规则,与劳动本质无关。 (3)意义:a.财产权规则是个人与公共利益的协调机制。b.最大的公共利益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正义规则。c.用奠基在经验、传统、习俗上的正义规则替换了启蒙政治学的理性,突出人的需要,为后来的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开辟了道路。

9.伯克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政治特点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社会是人为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的产物。国家和社会都产生于契约。社会契约是附属性的,而国家契约是神圣的。他重视传统的东西,将情感、道德看作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同时强调宗教的重要性。他认为国家和社会是成长出来的而不是设计出来的,瑟吉欧一种历史型的持续变化的过程。

政治特点:①主张维持现状,反对激烈变革②强调稳定的的价值和传统习俗在维系稳定方面的作用,注重社会的复杂性和连续性,并为社会中等级③带有浓厚的精英政治倾向。

10.密尔代议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是什么?

答:基本内容:评价一个政府或政治制度好坏的标准就是两个;一是看它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进步的程度,包括在才智,美德以及实际活动和效率方面的进步;二是看它将现有道德的

实质: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原则的在政治问题上的应用。 六.论述题

1.试述柏拉图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他是如何比盘民主制的,他的批评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答:⑴主要内容:①哲学家统治,也称贤人政治,其内在原则或标准是智慧。他认为只是高于法律,最好的统治不是法制,而是由有知识的人统治。②政体分类思想,按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三类即:一个人统治、少数人统治和多数人统治。这三种政体又有好坏之分,一人统治可分为王制和僭主制,少数人统治可分为贵族制和寡头制,多数人统治可分为共和制平民制。③政体嬗变思想,当一种政体下统治者和公民的品格和心灵发生变化后,政体就会发生相应的嬗变。这种嬗变指向堕落的方向,其具体路线是贤人政体-荣誉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⑵批判民主制:在民主政体下,人们崇尚自由平等。自由是放纵的,人们为所欲为,不能忍受任何的约束,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平等被不加区别的给与一切人,不论其是否应该享受平等,平等走向极端,极端的平等带来极端的奴役,在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下,独裁者攫取了权力,凭借暴力建立专制统治,民主政体必然演变为僭主政体

⑶对西方分权制衡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2.试述马基雅维利权力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个理论观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和理论意义 答:⑴主要内容:①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是马基雅

维利政治思想的核心。权力就是使人畏惧的实力或暴力,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而不是屈服于专制政权的统治②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础,一个是法律,一个是军队。他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律来治理。人民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才会变得坚定、精明、文雅。然而人是贪婪的,欲望是无穷的,法律有时也无能为力,因此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比起为封建领主服务的雇佣军队和外国援军,他主张国家急需训练一支由自由市民组成的义务军队,装备精良、纪律严明、忠于国家。

⑵理论基础:人性恶论,他认为,人类最初和动物一样,是分散活动的,追求权力和财富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权力和财富有限,人们的欲望无穷。因此人与人在争斗中彼此关系是虚假伪善的,人的行为是反复无常忘恩负义的。

⑶研究方法:不重书本重实际,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

⑷理论特点:①丢弃人天生是一个政治动物的问题,将国家建立在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基础上;②割断政治学说与伦理道德的关系,认为政治有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③把严谨的科学精神带进政治学说领域;④把政治学说建立在权力基础上,开创从世俗角度探讨政治问题的先河。

3.试述霍布斯与洛克社会契约论的异同,并指出社会契约论的历史意义。

答:⑴相同点:霍布斯与洛克社会契约论的产生都是自然状态下没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来裁决人们之间的纠纷,又缺少一个公共裁判者和公共权力来保证裁决得意执行。于是,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的欠缺,彼此共同约定:大家放弃自己的权力,交给一个人或一些人组成的议会,按照社会全体成员或他们授权的代表所同意的规定行使。

⑵不同点:①、霍布斯为人民订立契约时应交出他们的全部权利,权力,而洛克认为自由权财产权都是订立时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的权力。②、洛克认为人们交出的权利只是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而不是任意伤害他人的权利,而霍布斯要求人们交出的实际上是人们运用一切手段惩罚伤害他人的权利,权力,从而实现自我的保存。③、洛克认为被授予权力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必须受契约内容的限制,按照社和全体成员的委托行使他们的权力,而霍布斯认为主权者没有参加契约,因而不受契约的约束,她的权力和权利是至高无上不受限制的。

⑶历史意义:①、奠定了欧洲自由主义的基本模式-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个人自由与民选政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个人自由与国王专制统治的关系②、奠定了欧洲古典主义的传统和基础:个人自由与权利是根本的,政府必须为维护人们的自由和权利而存在③、确立了人民主权论:人民委托认可的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人民服从政府是有条件的,人民是政府权力的最高和最终所有者,是制约政府权力的主导性力量。

第三篇:高考思想政治复习总结

科学调度扎实落实

高考思想政治复习总结

今年我校高考取得了建校来的最好成绩,其中文综成绩受试题难度提高的影响,平均分数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对我们普通学校来讲,也算是超水平发挥了,为我校成绩的全面提升做出了贡献。政治成绩较好,同学们反映因为复习到位,模拟习题与高考题相似度高,所以做起来较得心应手。同学们的肯定,说明我们的复习策略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总结出来与各位同行交流。

策略一:科学制定复习计划。高三任务重时间紧,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和复习进度是首要的任务,每一位高三老师要按照计划的要求,落实教学。

从复习阶段上,我校依然采用三轮复习法。我们依本市、本区的几模拟考试为分水岭,划分复习阶段。

一轮复习:年9月1日----年2月。

二轮复习:年3月中旬——5月初

三轮复习:年5月中旬——6月初

对于我们基础较弱的学校来讲,多复习、多巩固更有效些。 策略二:采用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我们采取双案加一体的教学策略,即学案和教案互补,多媒体与之配合。一轮复习立足于基础,复习要全面、系统。我们精心编制详细的导学案,一课一案,内容包括考点明示、知识点回顾、重难点突破、高考典例、学以致用,总结提升、能力提升几个主要栏目。教案要对各栏目

1的实施提出建议,哪些是对老师的操作要求,哪些是对学生的要求。同时把学案的内容转换成多媒体,便于师生更直观的复习讲解,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二轮复习不是一轮的重复,应立足于一轮双基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内的整合及模块间的整合,增强针对性,突出重、难、热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复习内容:知识模块整合,方法专题模块整合,热点整合,选修复习。

知识模块整合: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知识做专题性复习。如《政治生活》分为公民、政党、政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经济生活》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整合。《文化生活》分为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及我国的文化两大板块复习。《生活与哲学》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四个板块复习。形式是选取综合试题,练讲结合。

方法模块主题整合:围绕一个“专”字,进行专题训练。选择题重点练习组合式题型。主观题重点是图表类、填表类、体现类、反映类、说明类、表明类、辨析类。总结答题技巧,提炼易错易混点,加强整理,错题重组,强化训练。

热点整合:热点在第一轮复习中有所体现,但是分析角度比较单一。各个模块复习完后,引导学生对一年来的重大热点做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以所订热点复习材料为线索,了解、分析热点,

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中,尽量以热点专题带动知识、专题、方法、选修专题,提高复习效率。

所以,二轮复习导学案不同于一轮,比后者精炼,重在分析热点,体现热点与知识点的融合,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轮导学案主要是对不同题型、易错易混点的辨析归纳。

不论几轮复习,不能机械重复,而是紧扣双基,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给学生新鲜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

策略三:精讲精练,找准抓手。复习中,各种习题可谓铺天盖地,学生全做不可能更没必要,基于政治科的学科特点,体现国家意志,我们复习的第一个抓手是国家的重大时事热点,不论哪一轮复习,以热点创设情景,带动知识的运用,推动能力培养提升。习题选择能体现热点的,自已自创习题,选编其他地区的习题,精炼、精讲,提高复习效率。第二个抓手,用足用好市区检测题。几套检测题均为专家集体智慧的呕心沥血之作,对复习的引领作用决不能忽视。事实证明,我们市区的命题思路与高考的脉搏是一致的,有利于学生高考的发挥。今年的几套题命中率很高,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我们的好成绩的取得与之不可分割。如何用足用好检测题教研室均有明确要求,不再赘述,

策略四:优质教研,师生齐力。我校高三共三名教师,新老结合,取长补短,复习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练习,不搞单兵作战。学案、课件数量多,任务重,老师们分工负责,明确任务,

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复习的设计、操作中。团结的备课组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学校的好评。

我校艺考生数量多,复习时间短、基础差。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专门为艺术生订制基础性强、内容精干的复习资料,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复习基础重点知识,穿插热点、专题。为有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加油、打气;为不知道怎么复习的同学讲解复习的思路、方法;为情绪不好的同学解开心结。文综在艺术生的考试成绩中站了三分之一的比例,我校艺术生的文综成绩普遍达百分以上,为他们升入高等院校做出了贡献。

总之,高考备考复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

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练、学习方法上的自我发展、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综合应用上的自我整合。它绝不是简单的拼时间、拼精力、漫无边际地大量演题的过程,而是科学的、有计划的过程。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明确复习要求,把握复习方向,科学调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才能提高高考政治复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

第四篇: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 天命不常

谓天命即是上天受命之意。天命不常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周公在执掌周王室政权期间,详细阐明。周灭商,并不是决定于周人自己,而是决定于天命,解释了夏商周的更替是天命不常的表现。天命不常思想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在理论上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天命,通过天命去解释社会历史的变革,试图把以往发生的社会历史的变革归结于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一思想放映了商周之际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对于强化周王朝的政治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

2. 性善论

是孟子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支配人的行为。性善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前提,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关于人性善的根源,孟子认为不是来自人的后天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无差别的良知良能。性善的基本内容就是理和义,表现为敬长和爱亲。孟子的人性论揭开了人性的一个侧面,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对于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是片面的,它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

3. 性恶说

荀子认为人性恶,并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造就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系,否定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影响。荀子从人的感官欲望、权势欲望,说明了是人的生物本能产生了人的利欲之心。人性恶、人本性好利。所以,荀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时时刻刻抑制人恶的本性,同时,他主张在社会实践中矫正人的本性,化性起伪,最后达到善的境界。

4. 明分使群

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荀子的观点。他对于社会的基本看法是人群聚而组成社区,认为人类要生存,就必须“能群”,即人有组成社会集团的能力。维系人群的力量有二:一是君主,二是礼。君和礼是合群的主要力量,但合群之道在于分。有分然后才能有群,但是分不是无条件的,首先必须由君主来分,其次,要分之以义。荀子所说的分的含义包括了社会分工、财产定分、等级贵贱之分。这是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荀子“明分使群”的社会观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认识水平的原因,荀子把维系人类社会的因素仅仅归结于道义的原则,缺忽略了人的共同经济生活这一决定性的因素,“明分使群”的社会观具有片面性。

5. 天谴说

董仲舒认为君主个人权力过于强大,君主随心所欲运用权力有时会造成政治混乱,甚至政权倾覆,这是有违于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董仲舒利用甜的权威给君主一定的约束。君主治理天下必须遵循天的法则,假如君主滥用权力,有悖天道,天就会给予责罚,此所谓“天谴”说。董仲舒以天作为批判君主的工具,利用天的权威给君主以一定的制约,在当时是一种明智之举。但天谴说至多能对君主形成某种心理震慑,不能改变或组织君主独断专行的事实。天谴说成了统治阶级自我政治调节的理论之一。

6. 《白虎通议》

西汉末年,封建神学和庸俗经学的混合物谶纬迷信盛行起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提倡,迅速弥漫于学术思想领域。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封建皇帝也乐于出面,建初四年(79年)皇帝亲自主持和召集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观一场大讨论,以便使谶纬迷信和封建经典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神学经学化,经学神学化。在白虎观,博士、儒生纷纷陈述见解,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后由班固等人整理编撰成《白虎通义》一书。《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这部书是今文经学的政治学说提要,广泛解释了封建社会一切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神学、伦理学法典。

7. 名教出于自然

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无派,主张“名教出于自然”。王弼的政治观是以“贵无”论为基础的。他认为“无”是自然、社会、人类乃至一切事物的本源。从“贵无”本体论出发,王弼明确提出“名教出于自然”。在“名教”与“自然”之间,“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自然”为母,“名教”为子,“名教”出于“自然”,本于“自然”。王弼竭力证明,提倡名教与崇尚自然并不相悖,而是互为表里的,维护君主政治等级秩序的“名教”之治,确实出于无为的“自然之道”。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说,为“名教”的政治合法性与正当性提供了新的政治哲学论证。

8. 道统论

韩愈的道统论是基于其排佛倡儒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儒家一向倡导的仁义道德。韩愈进一步提出,儒家之道与释老之道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儒家之道不仅仅止于道德自觉的层面,不仅仅是一种内心的境界,而是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所谓仁存乎内,义见乎行,心和行的统一才是道的全部。儒家之道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的最高原则。韩愈在反对释老之道的同时,极大地强化了以儒家作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9. 格物致知

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朱熹提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始见于《礼记 大学》。”把“格”训为“至、穷、尽”之义,表明“格”的活动是一个在范围上不断拓展,在程度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最终的目标便是对所有事物获得一种彻底贯通的领悟。“格”的对象是“物”。物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不仅指客观的物质,而且还指人们的社会活动乃至人的精神思维。“致知”就是推及本心固有的知识,使其无所不知,这是因为人心是有灵的,但由于有万物的屏障,从而使心体昏暗未明,从而要通过“格物”使心体光明,从而达到“致知”。

10.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是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存天理,灭人欲”属于心性修炼。“天理”是公,是大善,是人的仁爱之心。“人欲”是私,是小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灭人欲”是二程和朱熹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们认为“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主张恢复和保持天理的公心,去掉利欲的私心,即循天理之公,灭人欲之私。

11. 致良知

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是其伦理学说的基本宗旨和核心思想。“致”即恢复,达到;“良知”即与生俱来的天赋道德观念。“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道德观念,格除物欲的昏蔽正其邪恶之心,而使之达到极至的道德。修致良知的目的是存理灭欲。实现存理灭欲的途径为克己,即是要加强内心修养,使善念得到扩充,克服恶念,恢复内心固有的道德观念。王守仁认为,人若能完全致良知,即为圣人。致良知把封建纲常伦理主观化,让人们自觉主动去行,其实质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

12. 童心说

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文章。“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他把文学作为宣扬其反传统、肯定个性精神的社会思想的有效工具,把代表人的赤子真心的“童心”作为文学创作和评价的最高准则。针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提出了他的文学进化论观点。他高度评价小说戏曲的价值地位。李贽的这些思想是制约整个晚明文学革新的重要杠杆,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二、简答题

1. 西汉经学诞生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 经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儒家经典学说,并阐明其含义的学问。孔子晚年编订和整理了一些传统的文献,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这六经被人们公认为宝典。汉初的几个皇帝虽然采取了一些扶植儒学的措施,但在政治思想上主要还是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儒学和儒生的地位并不高。直到武帝,国力强盛,要求加强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儒学才真正受到重视。汉武帝即位后,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使得经学日益兴盛和发展起来。汉代经学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学者在研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两种思想派别,后经相互争辩、互相渗透和整合,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汉朝是经学发展最为繁荣和昌盛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儒生通过对经学进行阐述发展的过程,使经学的思想深深渗透到普通民众之中。

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兴太学,置五经博士,各以家法传授儒学。所传授的都是今文经学。从此,儒学终于从先秦时期的一家之言上升到官方正统哲学的独尊地位。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

1、在完成中国政治上的大一统的时候,开始对思想进行控制,达到思想上的大一统。在汉朝到汉武帝时期,黄老学说,法家学说,阴阳学说等都存在,对统治者的思想控制是不利的,所以进行思想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就要控制思想。

2、儒术和其他学说的不同:作为中央政权,在完成了国家疆域、政治体制统一的基本任务之后,接下来,就应该轮到在意识形态的建构方面做好文章了。如何在百家思想中选择与确立出帝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以便有效地统

一、重整人群民众的精神世界,似乎已成为当务之急。鉴于前朝秦亡的惨痛教训,刑名法家肯定已不可用,至少也不能作为旗帜来标榜;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道学,在思想本质上是极端的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显然与帝国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领域实施统一治理的路向相抵触、相悖逆,根本不利于社会伦常秩序的建立。

3、汉武帝的个人喜好也是关键的。儒家学说能成为统治思想,重要的关键也在于统治者的需要和爱好。汉武帝本人好大喜功,认为自己是无上的,对确立自己权威的事情,他肯定是会接受的。

4、还有就是政治上的实际操作者。在独尊儒术之前,很多政治家都已经开始将儒术的有为而治开始进行和实施,如卫绾、窦婴、田蚡、公孙弘、赵绾,等等。】 内容:

1.两汉经学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的经院哲学体系,它以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特色,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2.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每一经都置若干博士,博士下又有弟子。博士与弟子传习经书,分成若干“师说”,也就是若干流派。武帝时的五经博士共有七家。武帝以后经学日益兴盛,博士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确定了十四家博士。 3.据《后汉书·儒林列传》记载:“于是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戴、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这十四家都属于今文经学,其官学地位一直保持到东汉末年。

4.今文经学的特点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今文经学以《春秋》为万世立法的“元经”,其主流就是“春秋公羊学”。 意义:

两汉经学是中国文化在先秦学术大发展的基础上以儒家为主所进行的第一次综合,天人感应论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罩上了神学的色彩,而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一方面是对先秦儒家崇尚仁义,注重个人修养思想的继承;另一方面,则是从社会制度的角度,以明显的自觉意识,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对先秦儒家修养论的理论性发展。阳德阴刑、独尊儒术的主张,则反映了儒家学说与封建专制王权相结合、为专制王权服务的自觉性,这表明,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 白虎观会议的内容和影响

内容:

自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汉朝君主的统治思想支柱。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儒学学派传承不同,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汉宣帝时曾召开“石渠阁会议”加以统一,但是经历王莽新朝的战乱之后,各家的歧异再次抬头。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这样考详同异,连月始罢。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 影响:

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把谶纬学说和今文经学混合在一起,使儒学进一步神学化,作为解释封建社会一切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的依据。钦定的奏议,赋予了光武以来儒家经典与谶纬迷信相结合的神学性与国教化性质。

3. 魏晋玄学的背景

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

两汉时期,经学独尊,为朝廷入仕干禄之门,今文经学谶纬之说流行,天人、阴阳、符应等观念大盛,依附政治,而日渐荒诞,深受王充、仲长统、荀悦等人批判;而古文经学则偏重章句训诂,流于繁琐支离。东汉所标举的士人气节,多已陷于虚矫。至汉末魏晋时,儒家经学虽仍为官方学术主流,然玄学风气则随名士清谈逐渐流行,以《老子》、《庄子》、《易经》为讨论张本,喜好讨论有无、本末等玄理,论辨深具理致。

汉末,由于天下大乱,刘表于荆州,招致士人,当地局势大体安定,文士、学者多前往归附,日渐形成特殊学风,后人研究有称为荆州学派者。荆州学风,逐渐舍弃象数、吉凶等说法,而改以义理内容为主。

汉代时,气化思想、宇宙生成论盛行,演述阴阳、天人等论题。而魏晋时期,此类讨论渐往形而上学形式发展,以王弼、郭象为其代表。而汉代对人性的讨论,逐步发展成为魏晋时「才性」与「人物鉴赏」等论题,其中以刘劭《人物志》为其代表。当时政治势力更替,局势混乱,原有价值体系面临挑战,「名教与自然」、「圣人论」亦随之而起。

魏晋玄学可分前后两期,魏末西晋时代为清谈的前期,是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实际问题和哲理的反复辩论,亦与当时士大夫的出处进退关系至为密切,可概括地分为正始,竹林和元康三时期,在理论上有老或庄之偏重,但主要的仍是对于儒家名教的态度,即政治倾向的不同。东晋一朝为清谈后期,清谈只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已失去政治上的实际性质,仅止作为名士身份的装饰品,并且与佛教结合,发展为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趋势。

4. 宋明理学对人性的阐发

周子认为性源于太极,其中除了人之性,还包括天下万物各自的性。

宋明理学对于人性问题的理论,往往是通过对于先秦儒家尤其孔孟人性论的诠释而提出的。在整个宋明理学的传统中,不同学者对于人之“性”的理解自然有所差异,但作为大部分学者基本接受的“大端”,关于“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或“天地之性”、“义理之性”)的理论,则是宋明理学传统在人性论方面最具特色的理论贡献。其中,张载、程颐发其端,而以朱熹的总结最为周密。

张载提出,性与天、道一样,都源于“太虚即气”。他将性一分为二,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命题。天地之性是“太虚”的本性,是永远存在的。气质之性是天下万物各自具体的性。天地之性是至善至美的圣人之性,气质之性受人们禀气条件的限制,又包含自然本性,故而有善恶。

二程提出“天命之性”“生之谓性”的概念。天命之性“乃极本穷源”之性,至善无恶。生之谓性是人们“受生之后谓之性尔”,经由气的运行而形成,又称为“才”,“才禀于气,气有清浊”,故才有善恶。

朱熹进一步发展二程的学说。朱熹认为,人性不同于物性,只有人能够“于其间得形气之正,而能有以全其性。”人有仁义道德,物则只能得气之偏。朱熹对气质之性的解释也与前人不同。

北宋理学认为,气质之性是阴阳二气及形质本身的属性。朱熹认为,人物的性是禀受天地之理得来的,人物未生时,天地之理流行于天地之间,理禀受到一定形气之后才成为性。但理一旦进入形气体质就不可避免受污染。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是同一的,二者的关系好比是理与气的关系。

5.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 ”,“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的目的是存理灭欲。实现存理灭欲的途径为克己。克己有四种境界:一是静坐息虑。一是省察克治,一是防于未萌之先,一是勘破生死念头。致良知的政治意义在于打消农民心中蕴藏的反抗的念头,此之谓“心中贼”

明武宗正德三年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根据知行合一,王守仁要求人们严格把握自我动机。“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对于下层民众而言,“知行合一”意味着人们处处遵守封建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严整的社会秩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三、论述题

1.孔子仁与礼的关系及其政治意义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孔子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孔子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大体上,春秋前期人们把亲敬尊长、爱抚众庶、忠于君主等行为都看作是仁的表现。孔子对于仁的理解,基本上继承了春秋前期思想家的这些认识,并且在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成了系统的仁学。

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仁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种含义是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特别是对于居于统治地位的等级来说。孙子试图以仁爱为根本,建立起各等级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孔子从伦理学的层面上理解社会政治生活。

第二个含义是“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这句话,重点在于克己,即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一个人能否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主要决定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不是决定于他人的影响。

孔子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仁作为最高的信念。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质,每个人都要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无时无刻不仁,即“无终食之间违仁”。

礼的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出现。从春秋初年开始,人们已经十分重视礼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广义上的礼,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个方面的文化规范,孔子对于礼的理解也大体上在这一范围之内。

孔子认为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妇、兄弟之间,还是君臣之间,都应该以礼为基本准则。礼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基,“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礼可以规范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礼对于国家的政治事务很重要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

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周代的社会制度而言,因此,孔子在很多时候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强调对于周礼的继承,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周礼的规范下,春秋时期的社会才能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优良秩序。事实上,孔子恢复周礼的思想主张并不符合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则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孔子把仁作为一种道德境界,而礼则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唯一途径,只有在离得节制下,才能使“天下归仁焉”。在孔子看来,道德的良善才是政治的目的,这决定了孔子以仁礼这两个概念建立起来的政治哲学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 2.宋明理学以理易礼的时代背景

北宋时期,儒学的主流仍然是汉唐主流儒学思想的延续,强调用礼乐制度来维护社会的秩序。比如范仲淹提倡按照周礼改革官制,民间学者李觏甚至草拟了依周礼治国的全面的政治改革方案——《周礼致太平论》。

北宋前中期,以礼治国是主流,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安石把以礼治国的思想付诸了政治实践。王安石认为学术与政治是一回事,经术正可以综世务,因此他编纂《三经新义》作为变法的理论基础,为了正确理解经文,王安石还创造了一部《字说》。王安石的变法很快失败,但是王氏新学的统治地位,却一直延续到了宋宁宗时期。但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对儒学的发展仍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标志着儒学治国原则面临着重要转变,人们已经不相信仅仅通过制度层面的礼乐教化,就可以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宋朝从建国以来,一直积贫积弱,先败于辽,后灭于金,和金朝对峙的南宋,又是屡战屡败,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彰显着君臣们无能,也彰显着当时儒学的无效。宋太宗时统治政策的转向,由外转向内。“国家若无外患,必有内忧。外患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忧,深可惧也。”

理学又称性理之学,主要谈论性与天道。性与天道的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但是往往被用于阐明社会政治问题的论证手段,还没有在本体思维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汉唐儒学关于自然和人类社会本源的认识基本囿于宇宙发生论的范畴,这种证明方式虽然比较直观,但是人们难以形成对宇宙本体或万物本源的高层次认识。魏晋之际的玄学思潮一度把人们引向本体讨论,但是,玄学家们的认识基本未能超出“本未有无”。

理学开山祖周敦颐重新勾画了一个宇宙生成图式。张载的“太虚说”。到二程正式使用“理”作为宇宙的本原。周敦颐的太极说既说明了天地万物的生成过程,同时也解释了人性和道德的产生。“天了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传统认为,仁义之德先天地存在人的心中,是人的本质体现,道德与人性是同一回事。张载从“太虚即气”出发,比较明确地阐述了“理一分殊”的思想。二程和朱熹对“理一分殊”的表述十分明确。

理一分殊是理学思潮的核心命题,它的根本政治价值是论证了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首先,他们将道德伦常上升到本体的地位,天理与道德是同一事物。其次,他们提出天理先于事物而存在,道德从而具有了不为人的意志所左右的绝对权威。再次,理一分殊成功地论证了社会不平等的合理。

二程和朱熹将天理纳入本体系统,对理欲问题作了详尽的发挥。首先,他们进一步辨析了理、欲的内涵。天理是宇宙本体和道德本原,对于人来说,构成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以有天理也。”人欲指的是人们的种种欲求。两者的区别在于:凡超出维持人之生命所必须的欲求即是人欲。“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凡超出礼义规范的行为也是人欲。“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天理之不存,则与人欲何异矣。

程朱的灭人欲之方是克己和持敬。程朱的克己与孔子的有所不同,“天理人欲相为消长,故克己者乃所以复礼,而非克己之外别有复礼之功也。”持敬则更注重人的内心,“常常存个敬字在这里,则人欲自然来不得。”不论克己或持敬,都必须随时注意自己有言行举止,“有纤毫私欲,便能识破他。自来点检惯了,譬有贼来,便识得,便捉得。”

第五篇:思想政治复习知识要点 2

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在党的十五大

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的重要会议是十六大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形成的

4、邓小平认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发展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旧秩序仍然没有改变

6、当今世界威胁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3、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4、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5、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16、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股份制企业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17、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18、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19、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与按劳分配结合在一起的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20、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1、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制度是保障制度

2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人民民主专政

24、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力

2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共同繁荣

28、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29、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30、文艺工作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1、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2、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33、“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34、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35、“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37、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为人民服务

38、决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性质和方向,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思想道德建设

3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0、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41、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阶段

4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5、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技和教育

4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7、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8、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9、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50、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51、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3、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54、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56、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和基础是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

57、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58、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59、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

60、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6

1、在县级以上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6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

64、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实事求是,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6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中共十三大6

6、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科命题的会议是中共十二大 6

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共十三大

68、在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中,最基本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6

9、邓小平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改革开放

7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7

1、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属于集体经济

74、股份合作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7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

76、从根本上说,避免两极分化的条件和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 7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78、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经济总量平衡是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7

9、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邓小平反复强调的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80、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共同富裕 8

1、法律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82、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是共同开发 8

3、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中最具有卓远见识的伟大创举,最富有实践效应的重要内容是建立经济特区 8

4、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根本的工作路线 8

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8

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8

8、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保持社会稳定

89、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中,改革是动力

9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91、实施科教兴国,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9

2、我们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因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3、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采取公司制

94、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95、邓小平指出的“鼓实劲,不鼓虚劲”的科学含义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9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9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收入 9

8、“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99、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句话科学地阐明了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100、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①

10

1、有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0

2、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10

3、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阐述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 10

4、在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中,我们要对外商投资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10

5、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战略是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市场多元化 10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10

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0

8、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体的时期,世界范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0

9、判断一个政党所制定的政策好坏,归根到底要看它是解放生产力还是束缚生产力的

110、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1

11、十一届三种全会后,邓小平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是由东向西梯次推进 1

12、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规律。所以,国民经济要以比例协调为目的 1

13、我们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否合理,应该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1

1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

15、在改革开放时期,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反对腐败

1

16、历史表明,所有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是同吸收和借鉴国外文明成果分不开的

1

17、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相前看》和南方谈话 1

18、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讨论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

19、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120、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

21、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力争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为此,他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战略思想

1

22、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

1

2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1

24、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原则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2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

1

2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

28、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 1

29、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的是中共十三大

130、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

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它们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

32、一个社会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1

33、.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劳动还存在差别,同时它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1

34、处理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

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

36、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1

37、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1

38、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

1

39、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40、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1

41、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是从严治党

1

4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 1

4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

44、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

45、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46、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比例协调

1

47、在我国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1

4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1

49、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会改变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其原因是两种制度的地位不同,中国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50、我国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多项选择

1、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包含:

①解放生产力②发展生产力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在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因为改革是:

①社会主义设发展的直接动力②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③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④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⑤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基础

3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市场经济的共同性有:

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经济管理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

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条件有:

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③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存在差别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 ①思想道德建设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

①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②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③它们的本质内容是一样的④它们承担的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8、根据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主要有: ①工人②农民③知识分子④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⑤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

9、邓小平理论

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②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

①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②开放创新的理论体系③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

①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②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③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④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因为它是①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统一②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统一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④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⑤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10、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原因是:

①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②解决国内各种问题都离不开发展③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④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离不开发展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

11、四项基本原则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保证

①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③有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1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有

①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②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③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④农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劳动力

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①消费资料市场②资本市场③技术市场④劳动力市场⑤房地产市场

14、台湾问题是

①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②中国的内政问题

15、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主要内容有

①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④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6、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 ①理论联系实际②密切联系群众③批评与自我批评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实现

①工业化②经济的社会化③经济的现代化④经济的市场化

18、到201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要

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②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③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④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9、邓小平认为,中国农业发展主要靠①政策②科学20、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主要有

①社会稳定功能②劳动力再生产功能③经济调节功能④实现共同富裕功能

21、我国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政策主要有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通过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④以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

22、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

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②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③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3、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发展生产力是①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②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③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原因

①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②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决定的③它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等客观条件决定的④它的历史任务是基本实现现代化

25、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是

①按劳动力价值分配②按资本分配③按技术入股所获得的收入

26、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宏观调控方式,必须

①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②由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为主③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变为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好规划、协商、监督和服务

27、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就其内容来说二者是一致的②从概念上二者有区别③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

28、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概括为

①两极称霸的格局已经打破②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③世界正处于新旧交替动荡时期

2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3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③④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②《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1、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因为()①③④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②农业发展关系着绝大多数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安定③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3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①产权清晰②责权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33、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手段包括①经济政策②经济杠杆③经济计划

34、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社会救助②社会保险③社会福利④社会优抚

3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民主集中制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6、邓小平提出经济特区的窗口有

①技术窗口②管理窗口③知识窗口④对外政策窗口

37、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①“一中一台”②“两个中国”③“一国两府”④“台湾独立”⑤“外国插手”

38、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③“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39、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①农业②能源和交通③教育和科学

40、党的十五大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发展民主②加强法制③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④完善民主监督制度⑤维护安定团结

4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④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⑤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

42、我国新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①思想建设②作风建设③组织建设

43、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②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③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④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44、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要求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45、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的发展思想,其内容包括

①抓住机遇②经济是波浪式发展的③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④经济发展争取隔几年上个台阶

46、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和调节功能,主要包括①价格机制②供求机制③竞争机制

47、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两手抓”,是指

①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②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③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

48、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的维护和平主要表现在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③真正的不结盟④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⑤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4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②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⑤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②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④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⑤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特点有

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②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③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

52、下列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①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②.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③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④要努力寻找能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53、当前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有

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上升②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④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

54、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反对①极端个人主义②利己主义

55、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的总要求是 ①政治合格②军事过硬③作风优良④纪律严明⑤保障有力

5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包括 ①政治领导②思想领导③组织领导

5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是指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工运动会策划方案下一篇:致公司员工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