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议论文范文

2022-05-17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专注议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是一个心不在焉的时代。可以无时无刻处于在线状态的手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据相关数据显示,成年人每天打开手机的平均次数在80次左右,青少年则在200次以上。一个人能够专注做事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脑科学的研究发现,看手机时大脑中分泌的荷尔蒙是多巴胺,令人快乐,因此容易上瘾。

第一篇:专注议论文范文

用专注谱写教育激情

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大的领域,然而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小学还只是一个争议颇多、地位尴尬的小学科。如今,信息技术教育伴随新课程改革走过了自己的第一个10年。对于信息技术教师们来说,回首这10年,有人在追逐技术“时尚”中自我陶醉,有人在“八面玲珑”中身心疲惫,有人在牢骚埋怨中蹉跎岁月,也有人直面挑战,在执着奋斗中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涂抹出一笔笔浓墨重彩。浙江省余姚市的许憬老师,显然就是后者中的典型代表。

许老师199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进入余姚市实验小学工作。1992年,他开始负责该校的计算机教改实验工作。那一年,他刚20岁。之后的20年里,许老师躬耕于教学实践,完成了对计算机教学从“职业”到“专业”再到“事业”的认识转变。2006年,他被授予浙江省第九批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在从草根到名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许老师用专注不断谱写着自己的教育激情。

专注语言教学在坚持中积累实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许老师的成长得益于余姚市实验小学的计算机教学实验。该校从1988年就开始实施计算机教学实验,1990年时已在余姚市程序设计竞赛中取得了“三连冠”的好成绩。许老师在进入该校后,逐步承担起了学校计算机兴趣小组的辅导任务。这对从业之初的他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毕业于数学专业的他,虽然强烈地喜爱计算机,但对计算机教学却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为此,许老师通过刻苦自学、积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请教,以及在实践考验中不断创新,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20年中,他辅导的学生共有270余人次在宁波市信息学奥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52人次,并培养出了26位全国信息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他知恩反哺,助力余姚市实验小学夺得了宁波市“17连冠”的殊荣,树立了学校在浙江省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品牌形象。

也许有人会认为他受命运垂青,在计算机教学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其实,他也曾遭遇过一段颇为艰难的抉择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计算机文化论受到了工具论的巨大冲击,计算机语言教学一度陷入低谷。当时,国内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取消计算机语言教学”。许老师却坚持认为“软件应用式教学功利性太强,不能完全替代语言的创造性教学”。由于鲜有支持者,甚至有专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间接点名批评他,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惑。在那一段焦灼的迷茫时期,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选择拿起笔,理性地给予回应。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撰写了题为《让语言教学重新焕发生机》的文章,发表在了《中国教育报》2003年11月14日第8版上。在文章中,他针对当时许多人拒绝语言教学的“过时、过早、过难”论,提出了三个主要观点:一是“计算机语言永不过时”;二是“青少年是语言掌握的最佳时期”;三是“语言教学的关键在于改变过去重细节、轻算法;重系统、轻理解的课堂方式”。在权威面前,许老师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为计算机语言教学正名,也为他之后更加努力和执着地投入语言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许,正是经历过这样的风雨考验,许老师对计算机语言教学的坚守才终于换来了“彩虹”。

从事计算机语言教学20年,许老师的认识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如果说在教学之初,他更关心的是学生的竞赛成绩。那么在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之后,他对教学又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教学策略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他认为“让学生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远胜过教师日复一日的教学”;“在教学中,精神的塑造远比单纯知识的传授重要”。与此同时,他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许老师喜欢这样来评价计算机语言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严谨的数学思维能力、巧妙的艺术构造能力和敏锐的问题发现能力是每一位编程者必备的素质。学生通过学习程序设计,收获的将是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意志品质的成熟。如今,许老师还在这条专注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专注科研写作在历练中厚积薄发

教学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能从认识到行动再到出成果并非易事。许老师把自己专业成长的三次飞跃,归功于三次评审工作。起初,许老师也只是停留在实践层面,从未想过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提炼出来。1998年,为了将学校在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上的经验总结出来,参评宁波市教科所组织的首届基础教育成果奖,许老师阅读了大量国内外计算机教育理论书籍,请教了多位专家名师,并反复十多次调整思路、修改稿件。最终,由他主笔的成果报告获得了宁波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并得到省教研员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这次参评,不仅让他发现了科研写作带给自己的快乐,也让他从经验型教师转变成为思考型教师,收获了专业化成长的第一次质的飞跃。2003年,许老师参加小中高评审。这一次,他实现了从实践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从那年开始,许老师每年都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到两篇高质量的论文。许老师的第三次华丽转身则是2006年参评浙江省特级教师。上课、论文答辩,经过一系列初审、终审和综合评定,许老师专注投入、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让他终于“破茧成蝶”。

对许老师来说,在经历三次评审的艰苦蜕变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释放教育教学激情的突破口,开始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挖掘,进行专注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写作。不随波逐流附庸专家观点,是他进行科研写作的基本原则。他崇尚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探索成果进行反思写作。由于他在写作中追求真实有用,他的文章不仅主题突出、观点鲜明,而且思维缜密、条理清楚,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许老师专注于教学研究的另外一个宝贵财富就是教材编写的探索和实践。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什么”是计算机教学的首要问题,与之相应的是教材问题。为了解决教材问题,许老师曾在暑期只身前往上海市长宁区向阳红小学,拜访当时全国有名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鲍云君老师。之后,他还闯进上海市教育局,开介绍信到教研室教材研发部,在研发部仓库的角落找到了当时仅有的几本计算机教材。这次上海之行对许老师意义重大,既拉开了他从事计算机教学的职业序幕,也为他后来编写校本讲义埋下了伏笔。从1992年到1998年,许老师边实践边记录,积累了10余万字的教学笔记。在这些积累之上,他自己动手制订课程方案,并编写了一套计算机讲义。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的经验和探索,1999年,许老师作为唯一的一位小学一线教师受邀参加了浙江省计算机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他的一些实践经验和思想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在教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如今的许老师,已经风轻云淡、宠辱不惊。虽已荣任余姚市长安小学校长,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课堂教育教学阵地。每周,他都会安排自己上3节课,还在想方设法地抽时间继续辅导学生参加竞赛。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坚持,用许老师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因为我喜欢自己的课堂”。其实,“喜欢”的背后饱含着他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事业的专注和激情。

(作者单位:浙江桐乡市求是实验中学)

名师简介

许 憬 浙江省余姚市长安小学校长。他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21年,初步构建“激、试、议、练、用”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培养了36位全国信息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网络教学热中冷思考》、《让语言教学重新焕发生机》等20多篇文章。“把职业当做事业,把事业当做专业”是他的人生格言和教育理念。任教以来,他曾获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浙江省青年科研标兵、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2006年被授予浙江省第九批特级教师。

作者:邓亚玲

第二篇:专注者,成大器

这是一个心不在焉的时代。可以无时无刻处于在线状态的手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据相关数据显示,成年人每天打开手机的平均次数在80次左右,青少年则在200次以上。一个人能够专注做事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看手机时大脑中分泌的荷尔蒙是多巴胺,令人快乐,因此容易上瘾。除了手机,还有形形色色的各类诱惑吸引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使我们分心,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学习。注意力的缺失正在变成我们这个时代的通病。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认为那些能够全神贯注、全心投入自己工作的人,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在工作中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而且自己的内心也更强大、充实。

我个人比较欣赏的美国知名媒体人,曾经得过18次艾美奖的奥普拉?温弗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她名字命名的电视秀从1986年开始就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秀之一,每天上演一场脱口秀,长达25年。2011年,奥普拉转型,成立自己的影视公司OWN。今天,她不仅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兼CEO,还是畅销杂志的创始人和出版商。同时,她还是被提名奥斯卡奖的女演员(电影《紫色》)以及电影《塞尔玛》的制片人。由OWN 公司创造的现实剧都荣登有线电视收视率的高峰,而她自己亲手制作的7集纪录片《信仰》更是观者无数。与此同时,她还创建了一个影响巨大的读书俱乐部,并在Twitter上有3000万粉丝。她对美国社会民众的影响广泛持久,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奥普拉效应。

作为一个具有多重身份、角色和重大影响力的媒体人士,她的作息时间表可想而知,一定是马不停蹄,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如何在这么多不同角色间转换,不被不同的角色牵扯、分心,而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呢?奥普拉说,她高效工作的最大秘密就是全神貫注。全神贯注地进入正在进行的活动会增加对此活动的体验强度和真相认知,使她更敏锐、更犀利。她在拍电影时,就专心扮演影片中的角色;在制片时,就完全从制片者的角度来审视影片。而在管理公司时,她也是全心投入,打造卓越的团队,然后给大家充分的资源、支持、信任和自主权,以至于整个团队都从心里认同并内化她的价值观,凡事都会问一句:“假如是奥普拉,她会怎样处理这个问题?”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常常十有八九是正确的。

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做几件事,正如一心不能二用一样。专注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真正秘诀。专注的表象是:拿起时,身心意三位一体;放下时,彻底没有牵挂。

那么,如何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呢?有人说,注意力就像肌肉一样,不用就要松弛,而不断地刺激它、使用它则会让它越来越有弹性,越来越有生机。有意思的是,奥普拉的很多节目就是帮助人处理各种与自己生活和心灵有关的问题的,其中一部分是正念练习(mindfulness exercise),也就是冥想的技巧。只要15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再关闭其他与外界感知的器官:耳、鼻、舌、身,然后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内在,像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纷飞的杂念、起伏的呼吸,逐渐进入什么也不想的无我状态,让灵魂“出窍”若干分钟之后,就能抵达神清心静的境界,专注因此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个能够驾驭自己注意力的人,可以成大器。

作者:陈晓萍

第三篇:深耕“三农”专注“小微”

随着农村经营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逐渐由原来服务“三农”向深耕“三农”、专注小微转变。把“三农”业务做深做细,把“小微”业务做精做强,是摆在农村信社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以四川省达州市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小微”为例,对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对进一步做好农信社服务“三农”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思路和观点。

实践篇:

靠改革谱写华章

达州市农信社在加快发展、推进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努力深耕“三农”,做好“小微”服务,在不断加大信贷资金投入,提升县域服务能力的同时,自身业务发展速度和经营质量效益突飞猛进,荣获中国人民银行“改善农村支付结算先进单位”、达州市28家公共服务行业政风行风评测第一名、“金融知识进万家”先进单位、达州市十大“诚信企业”等荣誉。

——服务渠道更顺畅。一方面在巩固农村乡镇网点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标准网点、简易网点、流动服务网点等方式,加强对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网点恢复建设工作,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到目前,全市农信社已恢复设立标准网点4个,简易网点11个,流动服务点18个。同时,对313个营业网点进行了改造升级,覆盖面达97.8%, 2854人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另一方面,积极推进自助服务和电子服务渠道建设,累计布放ATM机311台,POS机1761台,EPOS机4164台,实现达州市行政村助农服务取款点EPOS全覆盖,ATM和POS每个乡镇全覆。

——信用体系更健全。扎实做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社会诚信宣传,夯实信贷服务县域经济的基础。到目前,达州市农信社对全市116.53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信用户81.03万户,评定信用村145个,评定信用乡镇3个。共组织全民金融知识普及路演29场,开展电视大赛7场,参赛人员近6000人,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万份,覆盖人群达690万。

——金融创新更迅速。一方面通过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目前,达州市农信社已建立微贷中心7个、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2个,正规划推广2个。在此基础上,推行信贷客户经理制,全市农信社聘任了客户经理902人,为信贷客户提供一站式、零距离的服务;创新推出了林权抵押、动产质押第三方监管等担保方式,仅2013年,全市农信社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9笔5737万元,发放动产质押贷款7笔4150万元;创新推出了服务商圈和产业链的“1+N”综合信贷模式,推出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及“专合组织(协会)+农户”的信贷模式,推出服务社会居民的社区授信服务。同时,全市农信社还先后开通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服务,推出了理财产品、代收代付、代理保险产品、保管箱等金融服务,增强服务功能。

——支持重点更明确。一方面通过设立“农贷专柜”,建立农贷绿色通道,开展定点服务、上门服务和“四下乡”活动,积极发放农户购买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贷款和打井、修堰、修渠及农用机具设施贷款,大力支持春耕生产。同时,全市农信社支持发展特色产业项目110个,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0个,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个,带动农户15.78万户,培育种养殖专业大户705人。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社会民生和现代服务业发展。2013年,全市农信社发放社会民生类贷款24.55亿元,支持1650个返乡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创业,支持986名农村青年及大学生村官,支持2441下岗人员和妇女开展创业就业,支持4056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支持8755户家庭购买住。统计显示,仅2013,达州市农信社就新增涉农贷款373900万元,新增小微贷款184000万元。

——服务质量更优质。推行标准化服务,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全市农信社农村网点实行柜员制30个,上岗柜员141人。统一制作了“客户投诉牌”,统一客户咨询、投诉电话96633,并实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推行阳光信贷工程,把贷款条件、贷款流程、利率政策等实行上墙公示,公开投诉举报电话。

——农信队伍更专业。一方面通过招聘大学生到基层网点工作,为农村金融服务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仅2013年,全市

农信社就新招聘大学生新员工149人,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学习型团队、全员培训、上挂下派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素质。2013年,全市进行了审计、个人理财、党务知识、网络知识、信贷管理以及从业人员职工素养等培训57期,人员4375人次,培训覆盖面达100%。其中,市联社组织培训16期,人员1576人次。

思考篇:

让市场认同农信

尽管达州市农信社在深耕“三农”、专注“小微”上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信社的服务与迅速发展的“三农”“小微”金融需求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信贷模式、经营机制、金融产品、服务质量、品牌宣传等方面均需要大力提升。

——调整服务模式,让市场、客户认同农信社产品。农信社要更好地服务“三农”“小微”,就必须以市场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目标,切实转变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一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产品。如:以“农贷四包+惠农兴村+金融联络员+增值服务”的服务模式为“三农”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主要依托乡镇现有物理网点为农户提供存款、取款、汇款、现金等基础金融服务;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四包制基础,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以蜀信卡、ATM、POS、EPOS及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为载体,为农户提供现代金融服务;以“社区授信+扶微助小+金融联络员+增值服务”的服务模式为农村种养大户、个体经营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信贷服务。二是创新信贷产品。围绕“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在扩大林权抵押、动产质押、收费权质押的基础上,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股权质押贷款,积极扩大农民财产抵押担保范围。

——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让市场、客户认同农信社管理。农信社管理好坏直接决定服务的质量,其中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人,只有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化增强服务“三农”“小微”的力量。在法人结构治理上,一方面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维护体系完整、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积极稳妥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另一方面,从大股东选择、董监事成员的确定、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等方面着手推进有效制衡机制建设,从制度层面上督促和激励各方作用的充分发挥。

同时,要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如:建立农村网点等级考核办法,以网点所在地的环境资源禀赋、存贷业务规模、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等参数,对乡镇网点实行等级管理,并在业务经营范围、授权管理、产品投放、员工激励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要推进现代银行经营管理体制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深入总结网点转型,流程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会计等经营管理机制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加强客户营销维护,让市场、客户认同农信社情感。农信社深耕“三农”、专注“小微”必须要与客户以利益为纽带,建立深厚感情,培育“永不走”的客户。一是建立目标客户储备库。农村区域信贷服务中心要对服务区域内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建立信贷客户储备库,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网点要对服务区域内相对富余的农户建立存款、理财、代理保险等投资理财业务目标储备库。二是提供快捷结算渠道。通过提高现代金融知识普及率、提高现代金融机具布放率,提高现代金融机具的使用率,进一步让客户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三是转变客户经理职能。客户经理在做好评级授信、管好经手贷款的基础上,担负起对农信社新产品、新服务的宣传职责。四是畅通农村金融消费者诉求渠道,妥善处理金融消费纠纷,通过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入社区、进校园活动,提高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五是实施“阳光信贷”、限时办结等制度,让客户信任,让市场接纳。

——加强农信社队伍建设,让市场、客户认同农信社服务。优质服务的核心是队伍,让市场、客户认可农信社服务就必须加强农信社队伍建设。一是要大力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逐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上岗、在岗、转岗、晋级等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同时,普及员工的“三农”知识,做到知农、助农、惠农。二是要大胆启用新人,把能做事、做成事的青年员工调到农村大集镇、重要岗位开疆拓土。三是公开投诉渠道,借助社会力量对服务行为进行监督,并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

——加强金融服务宣传,让市场、客户认同农信社品牌。一是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惠农兴村”“扶微助小”两大金融民生工程,喊响普惠金融口号,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价值,将农信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二是整合宣传资源,开展类似“四川农信杯”全民金融知识大赛、“农信杯”青年歌手大赛等有影响力的活动,并利用一切纸质、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四川农信品牌。三是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开办与当地普通居民联系紧密的农村金融知识专题讲座。四是通过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社、进单位的“五进”活动,把金融基础知识和农信社的新产品新业务送到普通百姓手中。五是在农村乡镇网点建立业务咨询台,接受广大群众的咨询。同时,加强金融信息联络员培训与管理,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系四川省达州市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

作者:温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论文下一篇:煤矿采煤专业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