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学发展的基础论文

2022-04-1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中国新闻学发展的基础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全面厘清了类型化发展的概念、发展脉络以及特点,指出了广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广播发展的一些前瞻思考。关键词:专业化类型化中国广播前瞻一、专业台与类型台的异同广播专业频率可以分为内容专业化、受众专业化两种,两者都不是的就不属于专业频率。

中国新闻学发展的基础论文 篇1:

论网络档案学的构建

摘 要:本文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构建网络档案学的可能性,并从学术基础、社会基础、学科需要的角度分析其构建背景,从学科概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角度探索其基本内容。

关键词:网络 档案 网络档案学 构建

1 网络档案学的构建

网络档案学构建设想的提出,正是基于网络全面渗透的新形势下,档案学的学科研究对象随着网络的全面渗透而产生了诸多传统档案学所无从涉猎的新领域,且新现象层出不穷、发展迅速。网络的出现与应用,不仅使宏观层面的国家档案事业发生了重要变革,如档案信息化的规划、档案资源开发的新机遇、档案馆藏资源的新形式等,而且对微观层面的具体档案实体工作也产生直接的影响,如贯彻国家战略而进行自身改革等。同时,在学术界,对于有关网络与档案之间的种种关联研究层出不穷,且成果丰富。为此,网络档案学理念的提出与网络档案学学科构建设想的建议具有时代必然性。

2 网络档案学构建的背景

笔者提出构建网络档案学这门档案学新环境下的分支学科,并不是为了赶时髦,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近十年来档案学学术研究领域的现实出发,通过文献的定量分析,得出构建网络档案学分支学科的专业学术基础:进而通过网络环境的社会分析,指出构建网络档案学的社会基础已经形成;最后从档案学学科发展的角度,以学科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构建网络档案学乃是档案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是赋予档案学学术研究新的血液所在,更是档案学学术发展重要动力之源。

2.1 学术基础

我们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统计分析来看,国内对于网络与档案的关联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新世纪得以蓬勃发展,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本文通过中国期刊网(包括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分别以篇名和主题为检索前提条件,且限定为精确检索,同时以“网络+档案”、“网络+档案馆”、“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网络+档案学”为关键词,以200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为时间跨度,对新世纪以来档案学界就网络与档案之间的相关研究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

通过对检索结果的初步分析,不难看出,新世纪以来,档案界对网络与档案的关联研究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且有一定的数量基础,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真正提升到档案学学科的角度进行针对性研究的还十分缺乏,不过已有初步的尝试。从初步的统计结果分析,目前提出构建网络档案学分支学科已经具备了专业的学术基础,学术界近十年来通过相关研究已经为构建网络档案学创造了学术环境。

2.2 社会基础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新世纪以来,网络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冲击勿庸置疑,今天网络已经深入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档案界来看,因为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驱动,整个档案事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家信息化政策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有的已经纳入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之中。在此背景下,档案学学术研究迎来了契机,有关档案信息化的研究、网络与档案、网络与档案馆、网络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研究甚为热闹,且有学者提出了网络环境中档案学的走向这一元档案学命题,这种学术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场景,为构建网络档案学这门分支学科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现实已经处于网络社会的范畴之中,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学术的研究都已与网络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2.3 学科需要

从档案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学科独立性的确立较晚,学科发展历程不是一帆风顺,可是,我们一路走来,在学科高度综合与分化的大背景下,档案学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且取得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成果,这是档案学的大幸。总结档案学学科发展的经验,其中重要一条便是与时代保持紧密联系,以专业为基础,从专业的角度分析社会,从社会的角度拓展专业研究的视域,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关注、对公共档案馆理念的关注、对档案法制建设的关注等,在这基础上,档案学学科取得了发展,有关分支学科已经初步形成,如公共档案馆学、档案法学已经成为档案学重要的分支学科。

今天,当我们面对网络环境这一全新的社会环境,档案界以外已经提前关注,特别是在传统强势学科中,与网络相关的分支学科已经形成,如网络经济学、网络传播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新闻学等,在我们的邻近学科图书馆学中,2003年,已经有人提出“网络图书馆学是一门亟待研究的新兴学科”,2006年,《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王波先生在《图书与情报》上以“网络图书馆学的兴起与发展”为题发表了长篇大作,从网络环境中图书馆界的表现角度系统阐述了网络图书馆学问题,并在图书馆界引起震动。从档案学的角度,我们虽然一直有关联研究,但是,切实缺乏一明确的方向作为引导整个网络与档案现象之间的系统研究。通过借鉴相关学科的经验,笔者以为,提出构建网络档案学对于档案学学术研究拓展既提供机遇也奠定可能,这是档案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3 网络档案学内容初探

一门学科得以确立并取得发展,这不是偶然所致,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且具有关联性的现实需求方能形成和发展。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图书馆学、情报学亦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分支学科:的出现同样如此,它不是凭空而生也不会无端消逝。笔者以为。若从档案学分支学科的角度探析网络档案学问题,必须要分析涉及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属性以及学科发展等作为学科的基本问题。如果对这些基本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则难说把网络档案学作为档案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3.1 网络档案学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档案学界还没有对网络档案学进行过针对性的探讨,更说不上对其进行概念界定。本文将根据学科概念界定的原则,通过对网络档案学相关问题的探析,初步尝试对其进行概念的初步界定。希望学界今后能够继续研究,对其进行更加科学、更加专业地学术界定。

笔者以为,网络档案学首先是档案学学科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档案学分支学科,为此,它关注的内容必定是各类档案现象;这些档案现象与网络休戚相关;它具备其他档案学分支学科所不具备的特征。当然,这种分析离科学的、精练的学科概念界定还存有很大的距离,如与网络休戚相关如何界定,是否可以简单地对其界定为处理与网络休戚相关的档案现象的学科,若如此,显得过于笼统甚至浅薄。同时,细究起来,我们很难将其与电子文件管理学相区别,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对电子文件作如此之界定:(Electroni-cRecords)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

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这一定义按照电子文件形成、管理、利用的顺序对电子文件作了界定,它形成于数字设备(如计算机、扫描仪),并有相关环境(如操作系统、数据库)支持;以数码形式(数字、图形、音频、视频)存储在外存储器上;依赖于阅读及处理设备;同时需借助网络传输。很明显,电子文件管理学的概念界定正是基于电子文件的概念界定之上,专门处理电子文件的系列问题的学科,那么,这与我们对网络档案学的界定之间则区别模糊,对电子文件管理学与网络档案管理学之间的区别略显模糊。依笔者看来,网络档案学是以计算机普遍应用、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环境为时代背景,以处于这类背景中产生的各类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讨和提供这种新型环境中档案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为基本目标的新型档案学分支学科。

对于这个初步的概念界定,笔者以为可作进一步的解释:第一,它告知我们网络档案学诞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即以计算机普遍应用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第二,它告知我们,网络档案学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中,专门针对出现的新型档案现象而诞生与发展。这类档案现象,体现在电子文件的生成与运行现象之中;在新环境中,传统档案管理实践与理论受到时代背景的冲击: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科学地分析,探讨解决新环境中所出现的新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使问题能够在未来的现实环境中得到客观解决。

3.2 网络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当然,对“网络档案学”这一名词的界定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对其能否成为档案学一门分支学科有待未来学科发展作检验,伹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学术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笔者看来,学界很有必要为“网络档案学”的构建献计献策,使之成为新环境中档案学的一重要分支学科,不要局限于某一现实建设的阐述与分析之中,如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数字化等,我们应当从更宏观、更精确、更具有生命力的角度去分析时下网络环境中的诸多档案现象的出现。笔者以为,以“网络档案学”为新学科之名可以体现“更宏观、更精确、更具有生命力”的切入时下诸多档案现象,不仅包括“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数字化”等,而且还可以涉及学术、学者、专业实践的时代特征与未来趋势等档案人、档案事。笔者以为,网络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可以在坚持专业的基础上参考相关学科成果初步作如下界定:

3.2.1 研究对象。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必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拓展,拓展到一定程度其子学科便相继出现,网络档案学概念的提出以及学科构建的设想正是基于这一学科发展规律而提出的。关于档案学的研究对象学界已经对其进行了宏观、精确、专业的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档案学学科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其门下已经出现诸多分支学科,如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史学、档案术语学、档案法学等等,这些学科的出现与构建,均是学科研究对象不断拓展的学科发展规律所致。

网络档案学的研究对象,笔者以为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而在目前状态下,广义的对象更具生命力。狭义的说,可以概括为研究与网络直接相关的档案现象,如档案网站的建设与管理、档案资源的在线开发与利用等。而广义的研究对象则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与网络直接相关的档案现象,而且包括档案信息化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发、电子文件等与网络间接相关的档案新现象。

3.2.2 研究任务。对于研究任务,毫无疑问与我们确定的研究对象休戚相关。其研究任务,具体来说,涵盖内容相对甚广。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传统处于学科探索初期的电子文件问题、数字档案馆问题以及政策化与时代化背景甚强的档案信息化问题纳入网络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中,这些问题早期要么是作为传统分支学科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档案管理学等研究范围的拓展之中,要么是一种非明确的专业课题之名,但远未归纳于某一学科之中,只是以具体问题之分析而逐渐展开,没有学科之名,唯有问题研究之实,因此也缺乏宏观主旨之道,为此,这些问题之研究具有重复性之重,很难有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另一方面,基于这些新问题研究的时间铺垫,从档案学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新问题的持续出现、新形势的深入渗透,档案学面临着自身的变革与发展,特别是有关无档案学的基础学科问题,有待于我们从宏观的专业层次进行深刻的把握,为此,笔者提出网络档案学的构建。不仅将传统新问题之研究纳入其中,而且将新问题背景下的专业元问题归入旗下,成为其另一重要研究领域。综合述之,我们提出的网络档案学这一时代特征明显的档案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可以如此表述,研究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驱动背景下的一切档案现象,如电子文件、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化等具体专业命题以及网络全面渗入档案事业诸层面背景下的新问题。

3.3 网络档案学的学科性质

既然提出构建分支学科之设想,同时分析出其学科背景、学科内涵以及学科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等,其实,我们还需对其作为一学科之性质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索。新版“档案学概论”中对档案学作如此定义,即“档案学是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网络档案学作为其分支学科,从对其内涵与研究对象、任务的分析来看,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其一大特色,同时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也表现得十分自然。但是,它的档案性的特征永恒,所有的新问题也好,新形势也罢,均是围绕着档案现象而展开,只不过,这种档案现象不同于传统环境中的档案现象,它不仅使传统档案现象面临新问题,如有关纸质档案等传统档案馆藏资源的数字化保存与开发利用问题,而且直接面临新环境所致的新事物,如OA环境中的电子文件,信息化环境中的数字档案馆问题等等。同时,这些新问题、新环境、新事物促使档案学基础理论发生影响,档案学研究对象进一步拓展,进一步促进档案学学科的发展,如研究对象的扩展、研究问题的深入、元学科问题的催化等。尽管如此。其仍不乏为社会学科的客观属性。一方面,作为档案学的分支学科,受其母体影响为必然,则其综合性特征不容置疑;而客观分析其构建背景与研究对象和内容,背景具有复杂的时代特色,如信息化浪潮、网络化冲击、办公自动化的全面推进等社会背景以及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的海量出现等专业新环境;研究对象与内容更加复杂,不仅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新问题,而且要从时代的角度分析专业性命题,这种专业与时代的交织研究对象与内容使作为档案学分支学科的网络档案学具有高度综合性。因此,概括说来,我们可以给网络档案学以如此定位:即网络档案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综合性为其特征,时代性为其标志。

作者:倪代川

中国新闻学发展的基础论文 篇2:

广播类型化发展的历史及前瞻思考

摘 要:本文全面厘清了类型化发展的概念、发展脉络以及特点,指出了广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广播发展的一些前瞻思考。

关键词:专业化 类型化 中国广播 前瞻

一、专业台与类型台的异同

广播专业频率可以分为内容专业化、受众专业化两种,两者都不是的就不属于专业频率。类型化电台是经过明确目标受众和市场定位采用标准化生产、流程化运作、循环式播放、同质化传播的一种运营模式,类型化广播在“受众专业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内容专业化”,追求频率整体风格的统一。

两者间有几点不同。在内容上,专业化电台它不是单一内容,是多样性的内容。而类型化电台,是单一内容,单一风格,包括包装都是统一的。在受众需求上,专业化电台针对的是一个特定群体,而类型化电台,它针对的是众多人群中同样的需求。在节目形式上,专业台会比较要求主持有个性,突出主持人的个人魅力。而类型化台的主持人表现和节目结构的状态要求较一致。在内容编排上,专业台会要求多样化编排。而类型化台的编排就比较统一,比如说表盘式的。

二、广播专业化和类型化的发展历史

在世界广播史上,由于各国的管理体制与方法不同,决定了一个国家电台的节目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如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在广播诞生后的很长时间内实行国家垄断控制,广播节目大多属于政府行为。而在美国则始终是市场调节管控,同时辅以相应的法律调节,由此决定了美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具有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明显特征,成为一种典型的市场产物的代表。

早期在媒介覆盖不充分的情况下,广播电台提供综合性节目内容曾经是必须的。听众的复杂构成使广播电台必须考虑众多不同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听众的需要。

综合性节目的最佳提供方式是板块式结构,即根据不同层次听众的收听习惯,在不同时段为目标听众提供集中服务。在美国广播初期,这种方式曾占主导地位。①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发现板块结构是最好的综合台的表达结构,因此就大量使用板块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原是全国媒介的广播,面对电视的兴起,为了争取听众以求生存,就不得不转而成为地方性媒介——广播逐步向小城镇发展,形成了地方电台的繁荣。同时,由于看电视的人逐渐增多,广播的广告收入减少,使广播电台的节目也进入了调整期。到1952年,广播以制作费用低廉的“猜谜”节目等取代了制作费用较高的娱乐节目。这时由于有了录音技术,质高价廉的录制节目更多取代了实况节目。广播的新闻和评论节目也有所减少。

1.最早出现的专业台——音乐台

战后广播另外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调频台的大量涌现。美国到1952年调频台从战争结束时的900多座迅速增加到2400多座;这为专业台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音乐台的产生是受到了酒吧音乐的启示。有一次,音乐台的创始人托德·斯托兹和他的一个朋友比尔·斯图尔特到酒吧去喝啤酒。他们注意到投币唱机里只有几首同样的歌曲被人反复点播,他们联想到电台的听众也会有人喜欢这种播放方法。于是在他们工作的KOWH台进行了试验,三个月之后,这个台功成名就。同一时期,在德克萨斯州也有人用类似的方法在几家电台播放音乐。由此,音乐台浮出水面。

在这种背景下专业台迅速增加。“二战”以后广播面临着两大危机:一是电视的冲击,广播市场萎缩;第二大冲击就是技术方面——频率的增加,单一电台受眾规模被挤压。“二战”以后,美国一下子多了几百个频率,专业台和类型台恰恰就在这时应运而生,把众多的频率利用起来,首先就是不同的音乐台的出现。

2.全新闻台

1964年首先在洛杉矶出现了美国第一家全新闻电台。它在一天24小时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广播诸如全国新闻、国际新闻和地方新闻,在两次新闻之间插播一些轻松的散文、音乐及广告。在美国甚至还出现了全天连续播出天气预报的“气象电台”。每个电台都标榜一种特别的风格,争取特殊的听众。

全新闻台一般以18~30分钟为一个节目时间周期。在每个时间周期内,它们都提供国际国内新闻、地区州内新闻、地方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气象消息以及评论和新闻特写等各类内容。它们每个时段都要改编稿件:增加最新内容,播放不同的特写、评论,提供新的二手新闻资料,以保证骨干听众能继续收听,并同时吸引新的听众不断随时加入收听。在新闻报道中全新闻台比较重视对不同观点的材料作详尽的报道,甚至展开专家讨论。这是全新闻台吸引听众的手段之一,满足了听众深入了解新闻的愿望。

3.新闻与谈话综合台

谈话台也和全新闻台一样,每天24小时播出。其谈论的主要话题包括政治、医疗、心理、个人经济以及房屋和汽车修理等方方面面。谈话台成功的关键是主持人的智慧、素养和听众的积极参与。这类广播电台除了播出自办的谈话节目外,还大量播出电台辛迪加提供的谈话节目。

在广播电台出现之初,谈话节目就成为了当时仅有的少数节目中的一种。从1919年创办的威斯康星大学WHA实验电台的节目单里,可以看到以客座身份为听众播出的大学教师的闲谈节目,他们谈音乐欣赏、园艺、电学和历史,还有的给听众朗诵故事。1933年始,谈话节目迅速蔓延,听众有了更多参与,并与社会焦点问题有了密切的联系,出现很多煽情和闲聊的谈话节目。随着技术发展,有了来电显示、延时播出等等技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谈话节目更是大行其道。但是,从70年代开始,谈话节目的主持人就要有更多地准备,当没有打进电话的时候,他要自己谈很多新闻事件或者话题的内容。到了90年代,主持人不仅是要会谈话,而且要会一些幽默小品,会一些音乐小段,等等。

美国出现了一大批谈话节目明星主持人,像拉里·金、拉什·林保等。除了明星主持的谈话节目以外,还有因为录音技术普及了,受众已经不是打电话参与,很多听众就在家里自己制作谈话节目,然后上传到广播节目辛迪加,辛迪加经过审查,如果符合质量要求,就可以在辛迪加销售。

4.信息台

在专业信息台中,服务信息台是比较具有特色的电台。它播送的内容主要有谈话节目、体育节目、现场报道、交通信息,以及市场动态、天气预报和其他信息节目。这类电台在紧急情况时更显出重要作用,往往发挥联络、指挥和救援作用。

美国的农业人口仅占全国很小的比例。根据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规定,农业人口属于不能被忽视的听众。因此,美国的农业广播电台相当发达,尤其在美国中部和南部的许多州。农业台属服务信息台,农业台播放的广告充满了乡土气息。在节目安排上,农业台更多将节目重点放在晨间和午间。

5.特别专业台

特别专业台是指面向少数民族及特别群体开办的广播电台。这类台包括数量众多的黑人电台和其他少数民族电台,还包括分布在美国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个宗教派别的数百家广播电台。

目前美国真正走入新媒体、走向网络的恰恰是广播电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很多电台都迅速走入网络,而且开通了数字广播,当时美国政府对公共广播电台给予特殊资助,允许公共台免费在数字频道播出。

21世纪以来,美国广播的发展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它的经济新闻量增加非常大。大家都知道,美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债务群体。它的股市、期货、汇市都非常发达,参与金融运作的人达到了美国全美人口的1/3。广播电台最容易得到这些动态信息,因此经济金融类的广播电台数量就非常大。再有就是地方新闻的需求,許多电台分布在美国的各个角落,它在反映地方动态上应该是比较迅速的,所以对地方新闻的需求,比较多是靠广播来提供的。

再简单看一下英国,英国BBC广播系统包括5个全国性无线广播电台和40座地方广播电台,这5个全国性电台无论是节目数量、质量还是影响范围都在英国广播界占据显著地位,也体现出BBC的频率专业化建设现状。

BBC的频率专业化具有自己的特色:

1.音乐节目是BBC频率专业化的主体。BBC电台的一、二、三台都可以看做是音乐频率,而且每个频率的音乐类型各有侧重。这3个音乐频率几乎囊括了各国家、各民族、各流派的音乐精品,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2.巩固并不断扩大目标受众。BBC各频率的节目设置都不是“纯专业性”的。可见,BBC频率专业化的目的并非是要将频率节目都集中于某一专业领域,而是要使该频率在以某一专业领域为主体的基础上,综合其他各类节目,实现节目形态、频率资源的整体优化。最终目的是要不断巩固和扩大该频率的目标受众。

3.广泛举办相关社会活动。BBC在“跳出广播办广播”方面,突出表现在以大力投资相关社会活动作为自身频率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策略。BBC各音乐频率举办的很多音乐艺术活动都成了各国音乐界瞩目的世界盛会,成为将优秀音乐人及其作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平台。这样做,一方面使BBC的频率专业化建设拥有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发展动力,另一方面也使BBC作为一个广播机构的功能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广播的现状

1986年12月15日广东电台珠江经济台开播,之后出现了一个全国兴办经济台的热潮。在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和90年代初涌现出来了比较专业化的广播发展,但是到现在多数专业化广播频率其实都是小综合。

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到2010年底已经走过了70年。国内广播媒体在近年无疑日益走出低谷,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这一点可以从2009年超过100亿的广播广告额显示出来。②在这时候,对我国广播媒体现存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助于把握症结,找准前进目标,以利于再续辉煌。

广播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其中的问题也极为突出。要针对问题症结进行深入思考,寻求新的发展策略。

1.频率数量有限,尚未形成全国收听大市场

根据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统计信息,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27个,电视台247个。③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天共有1.3938万个广播电台播出节目,其中4779个中波电台、9159个调频电台(含6279个商业台,2880个教育台);④泰国目前有超过2000家广播电台。我们的电台总数只有泰国的约十分之一,美国的约五十分之一,但是我国的人口却是泰国的20多倍,美国的4倍多,频率数量匮乏,可见一斑。

同时,我国的广播媒体还都为区域传播,尚未形成全国大市场。2008年全国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96%,中央广播节目覆盖率94.42%,无线广播综合覆盖率92.99%。⑤从中可知,中国只有少量的非无线覆盖。由于广播的无线发射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半径仅100多公里,这也就是说,中国广播是真正的区域媒体,除去官方要求的各地无线转播的中央电台之外,别的电台都没有外地落地方式。进一步可知,从每家每户实际可以接收的广播电台频率看,只有少数几个全国的和十几个地方频率,一些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地区,频率数量就更少了。

另外,从全国收听份额来看,连续两年地方台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2010年广播市场为中央电台、省级电台和市县级电台所瓜分,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是10.2%、33.3%、56.5%。市县级电台占全国的市场份额在2009年为54.9%,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中央电台与省级电台的市场份额则略有下跌。这也从更深层次反映出我国广播市场的条块分隔状况,地方台只能局限于当地,满足于省、地、县域化生存,不可能做大、做强,从而缺乏全国性、多样化的品牌电台及节目。

2.广告收入总量小,经营模式单一

诚然,在全国媒体市场总收入构成中,广播媒体的市场赢利总量在增加,但是市场份额却在各媒体中排最后,且处于下降趋势:2008年全国媒体产业赢利市场总量为2665亿元,其中电视的市场份额为32.36%,报纸25.96%,广告公司23.64%,期刊8.92%,互联网6.40%,而广播只有2.72%(53.3亿);⑥2009年全国媒体产业市场总量约为5000亿,其中广播收入75.83亿,仅占总容量的1.5%。⑦而在美国,广播广告一直都占媒体收入总市场的10%至12%的份额,相当可观。

绝大多数电台缺乏多样的经济支撑点,除了广告收入和财政拨款之外,没有其他收入。其实,广播节目自身本应该成为广播收入的来源之一,但是由于全国市场尚未形成,各台之间的节目售卖不成气候。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横向经营活动又由于体制的束缚而搞不活。这种单一的经营模式无疑会加大广播经营的风险。

3.广播媒体的接触率低,收听时间呈下降趋势

近30年来,广播的受众接触率呈持续下滑的态势。1982年北京新闻学会组织的国内首次受众调查显示(样本为北京地区的受众),广播听众在人群中的比例最高,达到96.9%,高于报纸(92.3%)、电视(81.1%);其中,35%的人主要通过听广播获得新闻。⑧199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全国性受众调查显示,在媒体接触率上电视为98.6%、广播75.9%、报纸71.9%、杂志62.9%。⑨然而,新世纪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⑩广播媒体的接触率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等诸多媒体中位于最后,仅有34.18%,相较1982年广播接触率下降了64.7%,比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要低很多。而在美国12岁以上的人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都会收听广播,平均每人收听广播在120分钟以上。

而同样令人揪心的是,现今我国广播听众人均日收听时长仅为美国的约1/10。有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广播听众日均收听时长为10.4分钟,2009年为10.6分钟,分别同比下降5.36%和1.89%。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人均收听广播节目的时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相较于2005年,2010年我国广播人均日收听时长下降了78.8%。这着实是一个值得广播人反思的状况。

4.广播节目投入少,节目交易不畅

一些电台的一些节目常常呈现出“口水+麦克风”的粗放型模式。主持人对着麦克风说上几十分钟、个把小时,一档节目就完成了,缺乏认真的策划、调研、组织。这样虽能填补播出时间,又减少了节目成本;但投入不足、粗制濫造却使广播节目缺乏能量、活力,状况堪忧;那些本应火在广播的读报、谈话、健康节目却在广播里难觅“身影”。有数据调查显示:广播节目的自制量是电视的3倍还多,交换、购买比例却不及电视的1/3。

自制量大一方面说明了广播人的辛劳及生产能力强,另一方面也影射了大量低成本运作存在,使得广播节目难出精品;最终实际上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当前,我国广播节目交易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既没有多样化的交易平台;又缺少内容丰富、优质的交易节目;价格体制也不健全;更重要的是市场化观念还不强。

很多精心制作的节目也都是一次性播出,比如像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这档节目就很精致,有很多大牌的评论员,有一手的、独家的新闻信息资源,但一次性播出、一次性消费,实际上并没有把它的价值完全体现出来。

四、广播发展的前瞻思考

1.突破旧思维,实现体制创新是广播发展的前提

当前,我国的广播是与行政层级同构的建台格局,电台都是一级一台,只能增设该台的频率,而不能在同一层级增加台数,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广播电台的总数,使得同一层级市场无竞争可言,一些电台坐吃体制内优势,缺乏活力与动力。这种层级分开、条块分割的格局也严重阻碍了广播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难以形成繁荣的全国大市场;另一方面利益主体过多,也会加剧层级和地区之间的矛盾。

此外,各层、各地电台基本是依一个套路设置频率,都设有如新闻、经济、文艺、交通、音乐频率等,虽名为专业频率,其实都是相关的综合频率,功能简单重复,很少个性区隔。所以同处一个大区的台,只有少数具备了差异化运营的意识,大多则很难在功能上产生差异互补。专业电台功能设置的同质化也使得电台频率效用大大缩水。因此,要改变广播面貌,开创发展新格局,就要突破旧的思维,实现体制创新。不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频率数量有限的困扰。

2.完善市场机制是广播发展突围的关键

广播的市场化至今依旧处于迟滞状态,尽管从最初的制播分离,到后来的产业化战略已经议论多年。没有市场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发展力。广播媒体应该早日立足市场、整合资源,纵横双向开拓营利渠道。只有完善市场机制,才能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促进广播产业经营新格局的到来。从横向来看,音像出版、演艺业等都是广播实现多种经营的可能选择。对于广播而言,无论是节目制作市场、播出市场还是交易市场,只有将市场做大,按照市场需求和市场化的法制管理,才可能分得更大的“蛋糕”,而其基础则有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

3.加大投入,提升节目质量是广播发展的法宝

提升广告收入与市场份额,归根结底还是要做好内容。广播遵循的也是“二次售卖”的经济原理,而广播节目的售卖则处于这一售卖流程的第一环,也是最核心的一环。只有节目内容好了,广告才好卖,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做好节目就要舍得投入,增强节目的质量意识,杜绝粗制滥造。加大投入可以直接用于节目策划、制作,也可以用以购买优质的国内外节目。在这个技术易得的时代,好的内容才是广播的核心竞争力。

应该让节目制作有更好的团队,有更多的时间,应该有打造精品的追求,能够办成全国著名的节目。范例很多,比如,上海交通广播的阿丁,讲交通法规的节目就是精品,还有浙江台的万峰、吉林台的钟晓等人的节目,以及对年轻人婚恋问题的谈话节目等。

4.依靠科技走融合之路是广播发展的重点

当前,广播与网络、手机媒体的融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开拓新的声音传播领域成为新的发展机遇。要知道广播是人类发明的第一个集成媒体——即用一个终端可以同时接驳多个信息源,电视是第二个,网络目前的集成度最高,获胜的可能也最大。所以在新技术背景下走出新路的不二法门就是进一步提高媒体的集成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加功能,提高选择性;如可以随时播放、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以此来增加受众的接触机会,同时拓展自己的发展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集成”、“融合”不是简单的功能相加,而是媒介功能更高层次的“分化”。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吸引受众注意的基本前提是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不可能有一种集成多种媒体的“万能产品”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而,“集成”、“融合”应以受众需求为导向。

5.提升公信力是广播发展的生命

广播媒体的接触率、公信力持续下降,理当成为被高度关注的着眼点。国际大媒介一直把公信力视为媒介发展的生命。对广播发展来说,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是非常短视的行为,重塑广播的公信力,才能稳固其发展的根基。2008年冰雪灾害的时候,中国之声的收听率成倍上涨,那么平时怎么维持和打造自己的公信力?我觉得也是广播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就是要提高节目质量,提高信息的有效性,提高对信息评价的权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轨,媒体市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过去习惯上的主流媒体正经历重新洗牌,地位随着市场的演变而不断变化。今后,谁是主流媒体,完全取决于市场。这个市场固然与媒体的传播手段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媒体在社会和民众中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6.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全面调整,才能最终形成中国广播的未来辉煌

当下国内广播频率专业化的发展,总体上还处在一种“小综合”的状态,包括普遍存在的交通广播、音乐广播大体皆属此类。广播行业在这种层面上的运行,可能还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类型化广播本质是“受众专业化”基础上的“内容专业化”,其诞生和发展适应了受众收听习惯的改变。新媒体环境下阅听人的媒介接触习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 ①从依赖于对信息的解读转变为讨厌对信息的深度评说;②从专注聆听转变为伴随式的收听;③从对节目的忠实和对主持人的忠实转变为对某类信息的忠实和对某种时尚文化的忠实进而转变为对频率的忠实;④从每天固定时间开机转变为一天、一周内随意开机(伴随式收听也使开机频率在减少而开机时间在延长)。

现阶段,我国的广播媒体对受众而言,除去交通流动人群外,已经不存在必须收听的动力。听众很少会锁定收听某一个节目,广播节目的伴随功能越来越突出,听众对广播的感觉方式从一个个节目的细节式体验变成了对频率整体的把握。他们不再有耐心去等待、搜索某一个特定节目,而是希望一个频率的播出内容是恒常、稳定的,他们不必花费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轻易得到。

在这种情况下,广播要同时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受众群体:在家收听广播节目且较为传统的“留守”人群,以及在路上收听广播节目且较为新兴的“移动”人群。两种人群的年龄结构出入较大,职业亦有不同,自然需求也存在着差异。前者一般爱锁定或选择音乐、娱乐、文艺、游戏类广播节目,后者则更多地锁定或选择资讯、新闻、谈话类节目。

同时,类型化电台需要整个台提供流程化的一种运行模式,它跟我们以往综合台的节目组这种运行模式应该是不一样的,就“像肯德基和麦当劳一样,拿出来就是这个味”。类型化的发展应该是广播中心的一条比较实际和重要的一个途径,所以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共同来努力。

作者:周小普

中国新闻学发展的基础论文 篇3:

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介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人们对新闻业未来发展的隐忧日益加剧。关于“我所理解的新闻业是否会消失”以及“我们是否需要新闻学院”的讨论很激烈,问题直指新闻学院存在的合理性问题。“智能化”是我国媒体发展不能回避的抉择,媒介业态在智媒技术、产业、职业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显而易见,新闻传播教育面对形势变化的任何胆怯和迟钝都会阻碍新闻业的发展,它有责任对传媒业态的变迁而做出回应。变化的媒介业态倒逼新闻传播教育必须转型。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 智媒 价值理性 数字人才

传媒的变革,在当下表现为大数据、算法、机器人写作越来越成为常态,各种新媒体机构算法设计的算力比拼,彻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传播模式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传统的新闻传播学是基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生产活动而形成的相关知识体系,与正在转型中的传媒现实有明显的不适应,知识体系的变革势在必行。在智媒传播变革的当下,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夯实的基础,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融合的技能,哪些是需要剔除的不合时宜的理论?厘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以全新视野重新架构新闻传播知识体系,观察当代传媒业态的走势。从媒介进化史和计算科学融入的速度可以看出传媒变革的基本方向。透视传媒技术的历史演进与技术自我进化的走向,有助于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领域确立智能思维和批判意识,有助于在传媒理论体系、学科专业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结构性的调整与改变。

一、动态变化中的传媒业态

以往我们过度关注传媒自身的变革,忽视了网络技术变革对于传媒发展的意义,或者潜意识中没有把网络技术、数字计算技术算着是传媒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忽然发现,以数字计算为主导的新型传播形态正在成为主流传播形态,而且发展势头迅猛,即将和正在引发深度革命和文明转型。数字文明时代,通过记录赋能,个人会成为高能个体,机构会成为垄断性机构。一个具备数据意识、数据头脑和数据技能的数据公民更容易获得成功。新技术文化资本颠覆了传统布尔迪厄意义上的文化资本概念,成为社会新宠。可以看到,自印刷媒介以来的大众传媒渐渐暗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今天大众传媒的修修补补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只需要看一下网络技术近20年的变革史,就可以看到其焕发的传播能量。在网络技术Web1.0时代,即数字只读时代,其特征是以静态、单向阅读为主,网站内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信息进行整合使用。当时的Web就是静态网页,一个一个静态网页拼接成网站。Web2.0时代,即数字交互时代,是以分享为特征的实时网络,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的网站上使用。PHP主导Web2.0时代,“PHP是最好的语言”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html+php+mysql的数据交互的Web时代由此形成。Web3.0即大数据时代,以算法为基本运作框架,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提供更多人工智能服务,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复杂的系统程序才具有的功能。Web3.0时代,网页已经不单单是网页了,它可以是方便使用的小程序,还可以是各种应用。模块化、组件化成了Web3.0的代名词,如同拼图一样,按需求把想要的功能,想要的板块,一点一点的拼接上去,需要获取哪部分的数据也是清清楚楚。

1.智能技术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近年来,人工智能主要被运用在数据新闻、知识图谱与人脸识别等领域,帮助媒体在海量的新闻图片中完成精确查找,识别并构建图像中人物的关系图谱,提升新闻线索发现的效率。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海量的用户数据,二是云计算提供了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超级计算的能力。如果把数据比作燃料,那么计算就是引擎,这两种关键技术结合在一起,让机器深度学习成为现实。人工智能在媒体中被广泛运用到新闻内容的生产、审核、处理、分发和反馈整个链条。比如,腾讯公司的青云智能平台是“内容+人工智能”的率先尝试者,它的业务涵盖了智能语音平台、文本和图像处理以及智能视频处理等,机器辅助智能能够很好地对内容进行标签分类、内容纠错以及智能配图。再比如,YouTube使用Google Brain能够识别颗粒度更细微的内容,帮助精准投放,从而提高用户粘度。总之,智能技术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发展很快,在媒体产业中大展身手。这些知识图谱的变化,完全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知识所具有的解释力。

2.智能技术重塑了传媒产业的新格局。智能技术的传播优势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军新闻业,曾经自成一体的传统媒体产业的边界面临重组,整个产业呈现出发展大趋势与非显著趋势交织的状态。所谓大趋势是指电信公司、互联网公司、平台机构以及商业媒体机构正在以加速度进行业务的兼并与拓展,在媒介产业中表现出有力的竞争优势。一些互联网大公司率先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媒体业务,如谷歌、脸书、亚马逊、IBM以及国内的BAT等成了先行者。一些企业加速网络新闻业务与其他业务的整合,例如,百度在硅谷成立了商业智能实验室,阿里巴巴架构了包括电商业务、数字娱乐和阿里云的数字媒体业务体系,腾讯推出了青云智能平台计划等。总之,互联网公司和政府公共传媒机构正在重新创造自己,利用智能技术的融合开展信息生产的新方式。

3.智能技术给新闻传播职业提出新的要求。因为互联网企业要不断重新设计新的岗位,在全球规模经济的扩张方面展开竞争。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使一些可操作性的劳动工种消失,如自动化写作与报纸投递员,也派生了新的工作岗位。直播、短视频、知识付费等新兴的领域囊括了很多优秀的内容生产者以及智能媒体辅助操作业务。大量的人开始在网上工作:网络主播、网络文学撰稿人、短视频运营者以及微信公众号维护者等在互联网上建立新的职业身份,形成新的社交圈子,并发展出新的媒介文化。除此之外,智能影像辅助设备在城市中被广泛应用,遍布街道的传感器具备收集、存储、传递信息的能力,大大扩展了我们原本对影像媒介的定义。“我们发现世界上日益增多的电子产品不是手机,而是摄像头……摄像头意味着原子世界的信息正在逐渐被完整采集,在数字世界里人可以被越来越精准地描述出来。”传感器新闻、无人机新闻将媒体记者让位于数以万计的传感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信息采集的范围,数据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对新闻从业者来说,未来的职业可能是机器人记者和人类记者配合,前者负责快速地发消息,后者负责后续跟进和深入分析,新闻生产的方式将从记者编辑生产转向记者为主智能机器为辅的報道模式。

4.智能技术改变了新闻信息的接受方式。智能媒介进入家庭后,大众的媒介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基于非人格的计算机联机的工作关系可能带来新的困扰,比如人际关系降格、智能设备依赖等。在日常交往中,“所有的对话必须遵循最高绩效的原则,否则就是浪费时间”。新闻阅读、评论、转帖等成为信息消费的新方式,这决定了新闻话题生产与用户的趣味越来越紧密。因此,新闻生产的文本形态、内容选择都要发生变革。

应当说,智媒变革趋势是锐不可当的。虽然数字文明时代的景观尚不能看到全貌,就目前的开端状态来看,已经一日千里了。由此我们可以说,当前的传媒变革是一种裹挟式的转型,是一种文明转型,所谓融媒体、全媒体理念在数字文明时代只能是一种阶段性存在,是一种过渡性形态。着眼于应对这种过渡性传媒形态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显然是没有出路的,未来仍面临新的困境。

二、媒介进化路径与新闻传播知识体系定位

对传媒产业而言,引入智能辅助机器后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果机器可以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为什么还需要我们?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智能技术在分担我们工作的同时,也弱化了我们的才能,偷走了我们的生活。”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里写道:“不必再费时间来描写其他各种技术的相继发明、才能的试验和使用……人类的一切能力都发展了,自尊心加强了,智慧已几乎达到了它可能达到的最完善的程度……但‘实际是’和‘看来是’是迥然不同的两回事。”对传媒“智能化”的进程我们要有理性的认知,不仅要看到智能化的表象,还要对技术的本质进行透视。当智能设备变成我们生活中依赖的一部分时,我们应该留心它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和身份。我们既要思考媒介的技术智能在历史上从何而来,又要预测未来技术将自我进化到何等地步。放在历史长河里看媒介技术的变革就会发现,新闻传播职业的调整,其实一直都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谷登堡发明印刷术,带来了纸媒的发展;美国南北战争,导致了新闻报道方式的成型;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竞争导致了大众化报业的盛行,开启了媒体监督政府的模式;社交媒体的崛起,导致了传统新闻写作模式的瓦解……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媒介的变革是动态的,没有固定模式,其知识体系也是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变迁而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的。

1.从媒介演进的历史理解“万物皆媒”与“智媒”的辩证关系。万物皆媒的要义是指任何物体都有媒体化的可能。在智能技术的发展下,每一个物体都成为信息的收集端和输出端,每一个智能机器都可能被媒体化。一切皆媒,但不意味着一切皆智媒。从报纸、电报、广播、电视、互联网到移动手机,我们经历了媒介技术翻天覆地的发展,按照保罗·莱文森提出的补偿性媒介理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种先天功能不足的媒介所做的一种补偿。他在《数字麦克卢汉》中写道:“我们不甘心偷窥者汤姆的冲击,所以我们发明了窗帘。我们不甘心让电视屏幕上喜欢的形象飞逝而去却袖手旁观,所以我们发明了录像机。拉开距离一看,这些逆转无疑可以被看成是媒介自动的、必然的突变……然而实际上,它们是人有意为之,是用人类理性煽起和完成的逆转。”媒介产业的技术革新都不是突兀地兴起,手抄稿件太费时费力所以发明了打字机;口语易逝所以发明了留声机;广播由于难闻其人所以促进了电视的发明,得以既闻其声又闻其人;模拟信号的电视传播由于只能按照预编排的节目流程播出,所以促进了数字信号电视的兴起,让电视观众有了节目的主动选择权。归根结底,媒介演进史表明技术的发展仍是以人的需求为目标,一切新媒介都是以延伸人的感官或解放人的身体为追求。智能媒介更是如此,在对用户的理解和洞察方面它比传统媒体表现更为突出,能够从多个维度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智媒将在人类未来生活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2.从技术自我进化的逻辑来理解“未来传播”与“当下智媒”。媒體生态是一个人与媒体共栖的复杂生态系统,“囊括了人、实践、价值观和技术的特定环境”。在未来,人机合一的媒介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机器能够洞察人心,人也能够驾驭机器,这两者互相推进。当我们在创建机器智能时,我们要回答人类究竟需要的是“真正的智能”还是“以愚蠢的方式服务于人类的智能”?关于机器智能未来发展的愿景有两种可能:要么机器变得像人一样聪明,要么人变得像机器一样愚蠢。在某些场景中,机器比人聪明。比如,谷歌开发的神经网络不需要人类的帮助就能够自主学习,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任务处理中已经超越了人类,以谷歌街景为例,它能够用神经网络分辨出图像中哪些部分是门牌号而哪些又不是。神经网络的优势还在于机器永远不会感到无聊且不知疲倦,而人类则对识别门牌号这类枯燥无味的工作倍感无趣。智能技术的深度学习成为各大公司未来的战场,但也需理性看到,无论机器学习进化到何种程度,都不过是让机器学习人类做过的事情,而不是学习人类不会做的事情,至少目前看来如此。实践也表明,智能媒体中机器人写作的稿件存在很多缺陷:观点和事实的逻辑错位、信息的简单复制和拼贴、模板痕迹明显等。智媒会越来越聪明,但这不过是我们创造了更好的机器。

3.基于以上认识,关于未来传播知识体系的定位需要做出调整。传统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体系由“学”和“术”构成。所谓“学”基本围绕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原理、新闻传播伦理、新闻传播法学等构成;所谓“术”则是以“采写编评”加广播影视的基本实践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那么,在智媒传播时代,新闻传播知识体系将以数据算法为中心,形成知识体系,数据算法知识是未来新闻传播知识体系的树干,而传统新闻传播理论则转型为知识枝叶,在知识树干上需要嫁接其他学科的知识。旧知识体系瓦解,新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随着社会化媒体越来越成为主流,新闻传播学作为“学”的价值渐渐萎缩,“术”将成为代表这一学科的主要存在标志。以传播学为例,传播学关于效果的研究,在数字传播时代就成为家常便饭,全样本的数字挖掘和分析成为一门基本技能。未来,模块化、制式化的知识体系在新闻传播教育与业界的互动中会逐渐形成。因此,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将不可避免。

三、新闻传播教育的转型

近年来业界讨论的“我们所理解的新闻业”(Journalism as We Know It)会消失这类问题此起彼伏,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2018年发起了“我们是否需要新闻学院”的辩论,最后形成了三派观点:需要、不需要和中立。业界和学界的讨论都直指新闻学院存在的合理性问题,真实反映了人们对新闻业未来发展的担忧。新闻学院面对未来形势的任何胆怯和迟钝都会阻碍新闻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有责任对传媒业态的变迁而做出回应,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范式上向智能传媒教育范式转移,在人才培养上推动数字思维人才的培育。

1.课程设置:基于传播学为元理论的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传播学从来就是一个多学科集大成的领域,当今的社会科学也越来越看重跨学科研究。传播学在课程取向上,注重传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这就要求高校要整合课程资源,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及时调整,跟进智能技术发展的步伐,“其优先方向有二:一是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社会学科门类的交叉;二是与大数据技术、脑科学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新工科和新理科的交叉”。一些知名的新闻学院在交叉学科方面已经做出了探索。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主持了关于数字新闻的批判性研究,调查俄罗斯广告系统如何对Facebook进行操控。美国西北大学设计了媒体技术驱动项目,召集了工程领域和传播领域的教授进行合作。这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应对互联网技术的变革,让新闻业比以往更有吸引力。“无论未来的传媒产业链如何融合,公共传播(Public Communication)依然是传播学恒久的问题。”社会如何生产公共议题、大众如何讨论并生成自己的意见、大众的意见又如何进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决策,这些都是传播学本学科的核心问题。无论学科交叉如何融合,新闻传播教育要以传播学理论为其他学科的元理论,围绕公共传播问题进行课程的科学设置。

2.教学范式:传媒专业硬技能与软技能合一。在传媒教育领域,如果说硬技能(Hard Skill)与特定的专业技能相关,比如新闻摄影、电视构图、消息写作、视频剪辑等具有可重复性操作的特征,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软技能(Soft Skill)“则是一种相对隐形的且能够迁移到所有职业及所有场合的能力,如人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与关怀等”。在过去,传媒教育更多地关注学生硬技能知识的培养,比如,如何区分报道中的事实和观点,如何让受访者说出他的故事,如何核实消息来源的动机与真伪,如何使用图形图像工具进行传播的可视化报道,甚至如何避免媒介审判。但在智能化时代,一些硬技能可能会被自动化软件所取代,比如,在体育和财经新闻领域,腾讯的自动化写稿机器人Dreamwriter每天产出2500篇报道,美联社将“AI+媒体”项目作为重要战略,计划在2020年将80%的新闻内容生产实现自动化。新闻学院在硬技能的教学方面拥有良好的经验,但在软技能的教育方面就难以施展,记者具备的某些品质无法被教授,比如天然的好奇心和同情心等。单一的硬技能知识和能力结构很难适应智能社会的需求,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要加重软技能与硬技能的统合。

3.人才培养:从原子思维到数据思维的数字人才。智能媒介的出现,导致传媒人才结构的变化,将会激发对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和可视化三方面人才的倾斜。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要将重点放在思维层次的训练,从传统时代的原子思维转向数据思维。数字人才是指拥有信息通讯技术专业技能的人才,他们在数字战略管理、数据深度分析、媒介产品研发、数字化运营和数字营销方面具有专长,“与消费领域数字化转型主要依靠海量互联网用户的人口红利相比,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将更加依赖人才红利”。普利策曾经倡导“将新闻业培养成为一份需要高深学问且受人尊敬的职业”,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新闻人才。在依赖用户点击数据流量和广告费的今天,新闻业的从业门槛与过去相比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计算机写作大大提高了新闻行业的效率,但同时也让记者和编辑这类工作正在萎缩。再过若干年,我们在编辑部里看到的景象不再是一批伏案工作的编辑,而是一台台计算机,这个行业被重新定义。”在智能算法时代,记者工作的重点要从“第一个报道者”转化成“新闻事件的阐释者”,能够运用信息通讯技术,迅速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在报道速度上不能跑赢写作机器人,但在报道深度上可以有所作为。目前具有数字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吸引和培养智能媒介所需的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在全球智能经济发展中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一环。

四、不变的传媒教育理念:人文价值理性超越技术理性的逻辑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的现代智能传媒技术,改变了人类的信息生产与接收方式,重塑了媒介文明的样态。未来的传媒业,人机协作将是常态。“自动化新闻尽管在复杂性方面不断发展,但计算机永远不会充当积极的消息核查者”,机器无法完成的领域正是媒体工作者未来精进之所在。比如,机器新闻写作依赖于数据和算法模型,而社会生活并非全部可以数据化。另外,对于复杂的多变量问题,机器很难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价值判断,需要人的介入来协同处理。机器人类化的计划尚未成功,而人类的机器化成果斐然。“谷歌势力范围每扩张一次,他们奉行的泰勒主义对网民智力生活的控制就加强一次。”我们使用谷歌越频繁,所输入的词条越多,检索得到的答案就越精准。久而久之,机器越来越精准,我们的问题却越来越愚蠢。

“人工智能+传媒”的发展路径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媒体发展的困境,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教育和教师,这不仅是由智能技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更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学生的媒介素养和技术能力不会自动发生,学生的成长需要成年人的引导与扶持。教师集诸多角色于一体,无论是在传统时代还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其引路人和情感陪伴人的角色始终都不会发生变化。传媒教育形态发展的逻辑不等同于传媒业态发展的逻辑,只有坚守人文价值理性,才能超越并引导传媒业态技术工具理性的发展。纵观媒介的进化史,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潮流,现代传媒社会是一个技术化的社会,且朝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无论智媒技术的发展有多么先进,也无论人与智媒技术的博弈结果如何,强调人的主体性以及以人为本的精神始终是技术变革的立足点,也是高等传媒院校彰显人文的教育要义。在捍卫人文的基础上拥抱智媒技术并发展技术伦理教育,将是未来社会人与智能传播技术共生的实现路径。

作者陈小燕系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陈龙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网络亚文化传播机制与引导研究”(项目编号:18ZDA31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智勇.终极复制 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美)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数字乌托邦 一部数字时代的尖銳反思史[M].中信出版集团,2018.

[3]刘正伟.在“万物皆媒”时代,AI如何赋能媒体内容生产?[EB/OL].东方资讯网,(2019-05-27)[2020-04-09].http://mini. eastday.com/mobile/190527100842017.html.

[4](美)皮埃罗·斯加鲁菲(Piero Scaruffi).智能的本质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64个大问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5]杨晓白,比尔·格鲁金斯,菲利克斯·萨尔曼.我们还需要新闻学院吗?[J].青年记者,2018(19).

[6]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3).

[7]冯建华.传播学40年:传播研究的旨趣与重心——访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立峯[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12-17)[2020-04-09].http://ex.cssn.cn/zx/bwyc/201812/ t20181227_4801216_4.shtml.

[8]邱德峰等.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范式转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02).

[9]陈煜波,马晔风.数字人才——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J].清华管理评论,2018(Z1).

[10]吴军.智能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1]陈龙.转型时期的媒介文化议题:现代性视角的反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9.

作者:陈小燕 陈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创意论文下一篇:循环经济理论完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