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2023-01-01

第一篇:穿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作者:本报记者 李苑 《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5日 11版)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总书记先后发表重要讲话。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强调:“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近期,两本相关主题新作《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和《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推出,受到读者欢迎。11月1日,以“不忘历史 继续长征”为主题的长安街读书会举行,两书的主要作者,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主任黄一兵和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原副巡视员王新生,与读者共同分享了他们的研究和创作心得。本期光明读书会整理刊载其精华部分,与广大读者一起重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精神力量。

为什么已经有那么多权威著作,今天还要重新整理和撰写党史和长征史?

黄一兵:《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后,中央党史研究室出版的又一本具有权威性和相当历史价值的党史基本著作。

继《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后,时隔多年,我们写《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体现了党对自身历史认识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而且也许大家也注意到了,这三本书的写作都有一个特殊的契机。

195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了解,领导他们的党是什么情况,于是胡乔木署名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到了1991年,时逢苏联解体、东欧动荡,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需要对我们党的历史进行一个完整的阐述,特别是需要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做一个清晰、明确、客观、公正的阐述,于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在什么样环境下产生的?这本书后记中写道:时间是从2010年起草。这跟我们党史工作上一个重大事件直接相关,即2010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可以说是建党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党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规模很大,当时分管党史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就是我们起草《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根本指导思想。

这次会议第一次对什么是党史做了明确的概括,即中国共产党历史是包括三个历史统一:不懈奋斗史,这是一个传统党史的框架;理论探索史,把党在理论创新上的重大成果、发展过程、形成标志做了一个深刻阐述;党的自身发展史,党的自身奋斗史,也是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和探索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2010年以后,在写党史、党史著作、党史文章时,都强调“三史统一”。

此外,会上还提出要把握住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所谓主题、主线,就是中国近代以来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本质主流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 2 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本书的许多观点就是围绕这个思想来展开。后来这个重要观点逐步融入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

正是因为有了2010年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广大党史工作者觉得这是一个引领党史工作开创新局面的会议,因此有必要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对党的历史进行重新归纳、总结。

王新生:我也谈谈为什么写《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我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了三十多年,主要从事民主革命事件研究,长征史是我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第一次参与写红军长征史方面的书,大约是在20年前,只写了两个章节,也没有什么自己的研究,大都是吸收别人的成果。后来这些年,我在不断吸收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自己也进行了调查研究。

2016年,迎来了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过去了,长征作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中华民族一个巍峨丰碑,我们党史工作者都在思考,今天应该给读者奉献一个什么样的成果?还像过去写《红色铁流》一样吗?显然不行。过去的书虽然也很好,但是时代在前进,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了21世纪,如果拿出来的东西依然是过去的模式,作为一个党史工作者,我对不起如今这么好的条件。所以我们有这个责任为国家、为读者、为人民,拿出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精神产品。

这些年,关于长征的书出了很多,但搞研究的人写的书销量不大,反而是搞文学的人写的书很畅销。这些书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在文学加工下,读者对这件事的理解与当时的史实,距离比较远。所以党史研究者和工作者们必须开辟出一条新路来,既要让长征史扎实、准确、权威,又让读者爱看。我攒了很多年劲,终于为大家呈现出这样一本书。

如今的主题出版不仅在装帧上有了新意,内容和选题上也更加贴近读者的爱好,这两本书有什么创新之处?

黄一兵:《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的创新,特别鲜明地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这本书第一次把我们党的历史起点从1919年扩展到1840年,而且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这个时间的更改我们是有依据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起点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往前挪到1919年,从五四运动写起。我们过去写党史比较多地聚焦在党的具体事件角度上,但这部党史,则是从民族复兴的角度讲我们党的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1840年提出来的,是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要把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历史过程写清楚,未来还有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是当作一个主要历史任务提出来的。这是这本书在思想上、理论基础上的一个新的特点。

第二,这本书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贯穿九十年的写作。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最根本的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全书,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内涵解释清楚。实际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所以成为人民群众的梦想,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过程中,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二是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靠什么理论去指导的问题,三是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是一个什么样社会制度问题,四是该以什么样的文化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1840年以来,很多人都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都没成功,最终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答案。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统领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不仅反映了一个真实的历史内涵,同时也能够鲜明地体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自身历史的新认识、新结论。这许多内容组合在一块,就使这本书具有了新的历史内涵、理论内涵和时代精神。

王新生:我认为《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学术为支撑。书中既有我个人最新的研究成果,也有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参照了很多权威著作,比如《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及《毛泽东选集》《周恩来文选》《周恩来选集》等等,还有军事科学院出的关于军事方面的书。

第二,我运用了多方面的资料。比如,我还阅读了《蒋介石日记》,认真研究了蒋介石关于第五次围剿红军,以及长征途中的一些想法,以证明一些关键史实。

第三,书中包含了我的一些点评。这些点评并不是我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时间研究党史、军史时,自己的一些感想。读者可能不是相关专业的,作为研究者,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点评告诉读者如何看,引导读者对事情的认识。

我以书中《湘江之战》这个部分的内容为例。湘江之战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我在书中写道: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湘江之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最低谷,但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复兴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最先进、最大公无私的政党和军队,充满朝气和智慧,不会为严重的挫折所吓倒,他们会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调整方向,走上

5 胜利之途。我通过这段话总结了湘江战役失败后党的情况,然后引出后面的遵义会议。

还有当年蒋介石污蔑红军在茅台池中洗脚,说红军是很野蛮的军队,青面獠牙,是赤匪。我在后面引出一段话:历史是威严的,任何人在历史面前都很渺小,都要敬畏历史,因此任何人在历史面前都要老老实实做事,不得弄虚作假,如果不老老实实做事,弄虚作假,必然会受到历史的嘲弄。国民党造谣红军在茅台酒池中洗脚,无非是把红军的形象在人民中弄臭,但适得其反,这种做法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今天说党史、长征,就是用过去的精神来激励今天的人,能够穿越历史时空的其实就是一种精神。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的意义是什么?

王新生:四支红军出发长征时约有20多万人,尤其是中央红军,长征初期没有做政治动员,大家不知道到哪里去,但愿意跟着走。为什么?因为相信党。

我说一个小小的体会。2015年时我走了贵州毕节地区的一小段长征路,是大约300米的一个90度悬崖,我腿都软了。之后是一个崎岖的羊肠小道,最窄的地方仅仅能放下一只脚,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只有四华里路,我就觉得这个路再也走不到头了,感觉总是被危险威胁着,这让我震撼,究竟是什么支撑着当年的红军走过这条路?

在我的书里写过一个红军战士的事迹:过草地时,一个十几岁的小红军刚开始还蹦蹦跳跳,后来昼夜温差逐渐加大,阴雨连绵,缺乏粮食,他日渐虚弱,临终前他告诉战友:“我是活不了了,看不到革命胜利了,当你们革命胜利的时候,告诉我的家人我是为革命牺牲的。”这就是当时红军战士到死都抱着的理想信念。

长征精神的精髓就是理想信念。因为理想信念就是一个灯塔,高高竖起来照耀着人们去前进。要是没有长征精神,最终怎么能有三四万人,在军事高压和恶劣自然环境下走到了陕北。有了理想和信念,就有了灵魂和力量。理想信念是永恒的,只要中国共产党存在,革命就一定能胜利,就一定能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黄一兵:我理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长征精神为什么现在依然那么鲜活,实际上,它已经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成为自信的内容,应该具备几个条件:独特的、被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有生命力的。文化自信的三个组成部分,就包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独特的东西,能够传承久远的东西;革命文化,就是五四运动以后形成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这三个文化正是由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洪精神,甚至两弹一星精神等组成。这些精神汇聚成的力量,是能够穿越时空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本报记者李苑整理)

第二篇: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

5月14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 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墓园,汇聚了潮水般前来祭奠的人们。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即病逝在岗位上。然而,这一年零四个月却成为穿越时空的永恒。

“把泪焦桐成雨” ——有一种缅怀感天动地 这是兰考最高大的一棵泡桐树。

50多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这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人们称之为“焦桐”。

焦桐旁,矗立着新落成的焦裕禄干部学院。从各地来这里培训的学员一出门就可以看见这棵参天大树。

睹树思人,焦裕禄留下的最宝贵遗产是什么?

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是焦裕禄精神50年穿越时空,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最深厚的印记。

当年在兰考县委当干事的刘俊生忘不了51年前那个冬天,焦书记顶着狂风大雪,走出县委大门。他说:“大雪封门,我们党员干部不能坐在屋里烤火。我们应该到群众中去,解决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许楼村,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这里住的是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握住双目失明的老大娘的手,焦裕禄问寒问饥。一旁的老大爷问:“你是谁?”焦裕禄回答:“我是您的儿子。”老人哆嗦着手不停地抚摸着焦书记,热泪纵横。

“我是您的儿子”——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一深情的表达,今天听起来,仍直抵人心,发人深省。

大别山区种粮大户柳学友感慨地说:“现在不少干部与焦裕禄相比,差距太大。很多地方一年见不到一次县委书记。偶尔有领导下乡,也是前呼后拥,浮在表面,站在地头,走走过场。还有的干部连有些庄稼都认不清。”

焦裕禄就是一根标杆,他让群众怀念,也让群众量出了今天干部的长短。 79岁的兰考葡萄架村原村支书孙世忠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书记,说到今天一些“心里只有自己”的干部,得出一个理儿:“群众观念丢掉了,群众路线走偏了,群众就会把你抛弃。”

对于焦裕禄之后的第十四任县委书记、来兰考工作已经一年半的王新军来说,焦裕禄当年对群众说出的那句“我是您的儿子”,已成为心中时时震响的座右铭。他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对照检查材料上,多次使用“愧疚”“惭愧”“愧对”“对不起”等词汇。他说:“在焦书记工作过的土地上,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今年初春,王新军利用清明三天假期,走进兰考的一些偏僻乡村。村民们看到县委书记的惊奇,让他脸红,更让他受到鞭策。“差距太大,只有奋力追赶!”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穿越50年历史烟云,“把泪焦桐成雨”,凝结着人民对焦裕禄的深切思念与精神呼唤;公仆情怀,这是焦裕禄留给党员干部的最宝贵精神遗产。

“父老生死系”

——有一种力量坚如磐石

离黄河岸边几里地的张庄村,曾被叫做“下马台”。过去,这里通着官道。因风沙大,路过的文官须下轿,武官须下马,因而得名。

风沙不知吹了多少代,也治了多少代,代代无功而弃。

党培养的焦裕禄,最相信群众的力量。他一次次下乡走访,开座谈会,首先确定了种植泡桐的思路。因为泡桐能吃苦,沙窝子里也能扎根,并迅速根深叶茂,挡风压沙。

满地满坡的泡桐,成为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水沙碱“三害”的金钥匙。 50年后,徜徉于焦林中,总有人这样问:为什么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仅一年零四个月,就找到了多少辈人没有找到的“除三害”的办法?

答案并不复杂。 走进焦裕禄纪念馆,一辆50多年前的破自行车、一双50多年前的破胶鞋记录下,焦裕禄靠骑车走路,踏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住牛棚下大田,蹲点调研。

在盐碱区,他经常抓一点碱土放在嘴里品尝,说出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这让和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目瞪口呆。

刘俊生难忘那一个个镜头:无论瓢泼大雨、风沙漫天,别人往屋里跑,焦书记总是往外冲;为了弄清兰考水道,焦书记冒着大雨站在洪水中,扔下一片树叶,带着技术人员追着树叶测定洪水流向„„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也拒绝只看材料听汇报。焦书记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时隔50多年,响在我们耳边的这句大白话,传递着深刻思想哲理。

在近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少基层党员干部坦言:和焦裕禄时代相比,现在交通便利了,但距离基层却远了。经常是“身到基层心在城”,名义上下了基层,实际成了“空中飞人”“走读干部”,待不住也待不久。即便调研,很多时候也是“路上一小时,调研十分钟”。

兰考县长周辰良自我剖析:在推动工作中有时为了装点门面、树好形象,干一些面子活;为了在观摩评比中争个好名次、留个好印象,搞一些花架子。

湖北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也有个对比:“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一年多时间跑遍125个村,我在红安工作4年多,入村入户调研的村不到100个。”

深入群众,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求真务实,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看到泡桐树,想起焦裕禄。”兰考人民至今保留着这个习惯,房前屋后、庭院地头,有空地就种上几棵泡桐。泡桐树栽在农田里,既防风治沙,还能提高粮食产量。

目前兰考县农桐间作面积46万亩,泡桐200多万株。截至2013年,全县林产工业从业者4万余人,林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70多亿元。 从一个人到一种精神,从一棵树到一个产业,贯穿其中的是焦裕禄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是探求就里的求实作风。

“毋改英雄意气” ——有一种奋斗气壮山河

这是一种精神的定格:一把藤椅,静静地放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前。藤椅右手,一个大洞无声地诉说着主人曾经的病痛——肝疼袭来时,他就用茶缸靠在藤椅上,紧紧地顶在痛处。日久,藤椅被顶出一个大洞。

就是在这张藤椅上,焦裕禄写下了生命中最后一篇文章的提纲,题目是:《兰考人民多奇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岁月褪去了这张藤椅的颜色,却洗不去人们对其主人的思念;病魔夺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生命,却磨不灭激荡在他血液里的英雄气概和奋斗精神。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想起1962年冬天,大雪纷飞。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的兰考,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小小的县城火车站,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一位省领导来视察,看到兰考灾情严重,提出不如一分为四,划给周边四个县。而新上任的焦裕禄坚定地说:“情愿累脱三层皮,也不能把困难推给兄弟县。”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想一年零四个月中,焦裕禄下去查风口、探流沙、找水道、治盐碱„„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他挥笔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他写下“干革命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要敢闯,就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望着这张藤椅,人们就会再一次听到焦裕禄充满激情的声音:“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今天的我们,还有没有这般英雄气概? 今天的我们,还有没有这样的责任担当? 时代在追问。 王新军在县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上反思自己:刚来兰考也有满腔热情,但是,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激情和斗志逐渐冷却了、退缩了。与焦书记“拼上老命大干一场”的奋斗精神相比,自己明显缺少了几分对事业的执着和责任担当。

50年过去,墓碑上的焦裕禄依然年轻英俊。他当年留下的最后一句话,铿锵激越,撼人心魄:“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愿这种豪情壮志激励后人砥砺奋进“肝胆长如洗”,迸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两袖清风来去” ——有一种品格高山仰止

焦裕禄纪念馆里,一份他亲自起草的《干部十不准》,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 其中一条:“一律不准送戏票”,“十排以前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 一张小小的戏票,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刘俊生的思绪再次回到了50年前。他说,焦书记来之前,给县委领导送戏票是一个惯例。而且给县委主要领导留票,总是第三排正中间的位置,群众就有意见,戏称第三排为“老三排”,县委主要领导是老三排“排长”。

后来,看白戏发展到县委每个机关都有份。

焦书记来之后说,谁看戏,谁买票,谁花钱,不准看白戏。

其间,他无意间得知儿子因认识售票员看戏未买票,便立即拿钱叫儿子去补票。

正是这一串的“戏票问题”,促使他起草了《干部十不准》。

焦裕禄的女儿焦守凤清楚记得,当年父亲把她领到食品厂,还叮嘱厂里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女儿安排轻便活。“好单位干部子女不能去,俺爸规定的。”当年,她并没有深刻理解父亲的规定。

1966年2月26日,根据焦裕禄生前遗愿及兰考民愿,河南省委决定将焦裕禄的遗体从郑州迁往兰考。当天,兰考万人送葬,人山人海,焦守凤刹那间明白了父亲曾经的严厉,所有的委屈与不解转眼化为泪飞如雨的感情。 50年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兰考县委制定公布了新的《兰考县党员干部“十不准”》。

50年过去,仿佛一切都在变,又都没有变。

在焦裕禄陵园,离墓地不远处的纪念馆里,人们排起长队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展柜里,摆放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从生锈的锄头到带着窟窿的布鞋,还有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

睹物思人,观者唏嘘不已。

来自安徽怀远县的一家公司经理陈明对记者说,时至今日,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仍能引起全社会共鸣,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的热切期待和强烈呼唤。

“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些什么?”总书记在兰考考察时提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50年时空穿越,短暂的生命铸就精神的永恒。

让我们再一次呼唤:为了那永远不改的本色“依然月明如昔”! (据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记者张严平、赵承、刘雅鸣、张兴军)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5日 04 版)

第三篇:穿越时空的爱

——军旅作家裘山山小说《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 小说讲述的是五十年代一群进藏女兵在战火的硝烟中所经历的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生命历程,展示了她们对事业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爱情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美好向往。特别是以女主人公白雪梅的感情经历,揭示了老、中、青三代西藏军人对事业、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亲人的爱恋、对家庭的依恋。她们那为了祖国的和平统

一、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的理想献身精神和伴随着炮火硝烟、艰难困苦成长起来的爱恋,在那一片圣洁的土地上弥漫苍穹,令人荡气回肠。

在今天这和平的岁月里,每当忙完一天的工作、夜幕降临的时候看着那窗外五彩斑斓、灯火闪烁的都市,悠闲的泡上一杯清香的咖啡,和自己的爱人相依相偎幸福的坐在电脑前看电视、读书和亲切交流的时候,思绪不自觉的适时溜进小说所展示的那一个个情景。也会不时用自己的幸福对照着她们的艰难困苦,虽然我知道,她们的追求比我崇高,精神比我伟大和充实,但所处的环境,却有着天壤之别。。。。

抱着为统一祖国、使西藏真正成为劳苦大众人民的天堂的崇高理想,她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那一片圣洁的土地。扑面而来的是随时有可能的牺牲,苦、累、饿是她们经历最多的。由于刚进藏,没有公路,给养常常跟不上,她们在经历一场场战斗幸存之后,又得面临又冷又饿,几天几夜的断粮断炊。饿了只能找野菜

充饥,这样的时候,又会出现有人因尝试野菜而中毒。更让人触目心惊的是那些每每因母亲饥饿营养不良而导致婴儿胎死腹中令人心酸的场景,那也是一个个生命呀,就这样还没呼吸到大地的氧气,没看到母亲一眼,没发出一声啼哭就走到了生命的终结。

因为她们是军人,所以面临无数的艰难困苦她们没有被吓倒,而是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互帮助,相互激励战胜了一个个敌人,战胜了一个个苦难,在她们身上,无时无刻弥漫着一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的气息。她们那团结、忘我的战友之情,使我想起一句话——战友:就是那个勇于用自己身躯为你挡住子弹的人,这种精神和情景,不禁让我们生活在现在社会的人们由衷的感到羡慕和感叹。

如果说献身人类的和平、战胜艰难困苦是军人的圣神职责,那么牺牲爱情也要包括在内吗?不,不是的,他们有爱和被爱的权利。可是,在面临无数战友因为饥饿而倒下和即将倒下的时候,一个年青的军医,毅然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女友,在可以得到粮食的许诺之下娶了一个藏族头人之女为妻。也许处在今天的人们会说这是一场滑稽的交易,作为军人哪能就这样屈服,可你想过当时的情景没有?看着给养供给不上,加上藏区分裂主义分子的捣乱和挑拨、还处在奴隶社会性质的劳苦大众的贫穷和土司头人的富有。你能眼看着一个个战友不是因为战斗而是饥饿在你身边倒下!!

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主人公欧战军和妻子责无旁贷

的收养了她们的子女。同时也收养了一个藏族人民的女儿,无论条件如何艰苦不离不弃,抚养他们长大成人,穿上军装,成为新一代的国家领土守卫者。一幕幕战友之情,一场场军民鱼水之情,都在那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上和一句句——金珠玛米、菩萨兵中得到了诠释。

她们是军人,一群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而投身革命,有着崇高理想的兵。她们是女人,一群有着对国家、人民、亲人无尽之爱的女人。她们爱美,像天山上冰天雪地中绽放的雪莲花一样的漂亮,她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改写历史、解救劳苦大众,建设幸福生活。一个个倒下了,后面又站起一个个,前仆后继。拉萨的空气中,充满了她们那无尽的爱和纯洁的情,藏族人民的心中,永远影印着她们娇俏的身影和那天籁般的歌声。

我最喜欢书中男主人公欧战军的一句话——“怕什么,至少氧气够喝的”。这是她们那一代军人面对那个时代的艰难困苦中所对国家无限忠诚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无论环境如何恶劣,无论敌人如何凶残,她们都在以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生命的真谛,谱写着一曲曲绚丽的华章。有了她们昨天的奉献和付出,今天的祖国到处欢歌笑语、鸟语花香。

整篇小说让我心灵感到无尽的震撼和冲击,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的许多人,在面对艰难困苦,选择的是避让和退缩,想的更多的是自己,怎样才能得到更多,怎样才能不劳而获。有人在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自己吃饱就可以了;也有人在

想着,我已经很努力了,应该可以了,抱着那么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而不思进取;我不想妄多的去评论身边的人,因为自己也做得不咋好,比起书中的那些人,我觉得自己差的还很远很远。

读完整篇小说让我有种深深的内心触动,虽然是小说,但我相信,这小说中的故事是军旅作家裘山山根据相应的历史事实为背景而构成的。在西藏那一片圣洁的土地上,确实发生过类似不止一个这样真实的动人故事,它让我被书中的每个情节深深吸引,被每发生的一件事情所感动,它让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得到一次全新的洗涤,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教育了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热爱党、热爱国家、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及热爱现在拥有的生活、工作。面对以后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身边的任何事,我们也要勇敢地说:“怕什么,至少氧气够喝的”。

2011年8月22日

第四篇:穿越时空的记忆

从家门口出来,恰好就是崇安寺。我拄着拐杖慢慢地走着,目光无意间停留在那尊抹黑的雕像上,记忆将我拉回了那个时候。

自打记事起,就知道他很有名。每逢重大节日,总会看见他奔波与各种法师道会,那依依呀呀的琴声,便从那把二胡上倾泻下来。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天,那悠长的二胡声着实让人舒坦,仿佛天籁之音一般。

不久,听说他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不错的嗓音,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一表人才的面孔,使他获得了“小天师”的称号,可之后,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一次经过雷尊殿,听到两个人在窃窃私语:“你看雷尊殿的那个华道士,成名以后不得了了呀!吃喝嫖赌样样都干啊!我心一紧,有点将信将疑,这么优秀的一个人怎么会做出这种事?但看到他成天成天地出入赌场,甚至吸食鸦片时,我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厌恶。由于他整天出入那些三教九流的场所,他渐渐地变得穷困潦倒,最终只能以街头卖艺为生。从此,他在我的视线,乃至大家的视线中消失了。

十年后,我在一个偏僻的街头又见到了他,残忍的梅毒已经侵蚀了他的双眼。他戴着盲人眼镜,身形枯瘦,那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与沧桑。地上的草绳子,身上的破衣烂鞋和一只等待施舍的瘦骨嶙峋的手,似乎都在述说他的苦难。他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妇人,用一根竹竿牵着他。他那发黑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舞动,唯独不变的,却是那坚强的琴声。

我驻足听了一会儿,琴声中多了些对痛苦命运的叹息,多了些隐忍与无奈,更多的是对命运的不屈,就像泉水冲击在石头上,溅起无数的水花。

虽然那夜的灯光惨淡,虽然那夜冰冷彻骨,但不息的琴声仍然震慑了人们,让那些同样无家可归的人的心灵,变得激动,变得不屈,变得顽强起来。

两年后的一天,在几千人的掌声下,他站上了自己从来没有站上过的舞台,拉的,依然是那首熟悉的曲子。不过,这次的格外动人,格外激昂。在命运的压迫之下,他没有放弃,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他,就是无锡的骄傲———瞎子阿炳!

记忆又飞了回来,我端详着眼前的这尊铜像,在阳光的照耀下,我只觉得,他的背影是那么的伟大!

第五篇:穿越时空的对话

浮现在我眼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我来到一个神秘的公园里,也不知怎么的,总感到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吸引着我,牵引我到了一棵大树下。让我站在高大,看似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树面前,慢慢的,我飘了起来,眼前一片漆黑,紧接着,一阵大风把我吹了起来,只听耳边“呼”的一声,呈现在自己眼前的不再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了,而是一座破旧的茅草屋,在草屋的边上都有着相当不错的风景,有一条小溪以及各种的花草,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拍拍身上的灰尘向草屋走去,当我打开门时,一位伟大的诗人出现在我眼前,原来,这草屋的主人就是东晋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啊。

“贵客前来,不知有何贵干,恕我有失远迎。”说完,便抬起手,握拳表示失礼,这一系列的动作让我感到很奇怪,我也是无意之间被风带到这里来的,现在怎么又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一样。但自己又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也是个大诗人,只能当作自己是三生有幸喽。“冒昧打扰您,还望见谅。”我回答道,之间陶渊明面带微笑指向不远处的竹凳,示意请坐。我心想:既然老天都让我来到这里了,不妨把自己所有的疑惑都解开吧。便问:“别人都会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不惜毁坏自己的名誉,从而拿钱贪污。而您呢,怎么会愿意过着如此平淡、空虚的生活啊?”之间陶渊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走向门旁,望着外面美好的景色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追求,他们追求的是物质上的东西,而我对功名利禄不会看的太重,我只想追其这种富有乡村、田园的生活,无忧无虑的。”听了他的回答,让我从心底

里佩服,陶渊明真的如同人们所讲的清廉正直,“不为五斗米折腰”啊!

当要离开时,我又向他请教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繁荣的生活,您愿意去过吗?”陶渊明没有回答,只留给我了一个琢磨不透的笑。

直到我穿越回到现代时,也在想这高深莫测的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下一篇:常用现场急救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