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之心理教育论文

2022-04-23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高中语文之心理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青少年心理教育在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当中,除了以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还加入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内容,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心理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起正确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高中语文之心理教育论文 篇1:

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积极健康的心理。

通过调查发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常受到下列问题的困扰:①来自自身的困扰,如学习压力、考试焦虑、抗挫折能力以及青春期问题等;②来自他人的困扰,如人际关系问题,与老师、同学及家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来自社会的困扰,如志向理想问题,对待人生的态度,对将来就业所做的心理准备等。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几个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要求全体教师广泛参与。

针对以上学生面临的困扰和教育部的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努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教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努力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语文教师的心理教育任务主要表现为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心理指导。如当遇到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心理指导:

1.首先从试卷(或作业)分析入手,查找出学生在做题时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清还是马虎原因、是理解不深刻还是表述不周到、是方法不得当还是书写太潦草等,从分析中查找不足,定出下一段学习目标。

2.查找出问题不应只是批评,而应是耐心指出不足,用鼓励的话语点亮希望。

3.做知心朋友,分析学生自身特点(包括各方面的信息),通过交谈打动学生、激励学生,使之上进。

二、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1.通过介绍作家、作品进行心理教育

鲁迅爱人民、忧国家的情怀,史铁生身残志坚,司马迁遇逆境而始志不渝都可作為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载体。

2.通过分析教材中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心理教育

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虽是一篇游记,但作者的感受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正是高中生的必修课。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通过记叙日常琐事,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的。我们可以由亲情推及师生情、同学情、家国情,使学生成为富有情感、爱憎分明的人。

3.通过评价教材中作品的艺术手法进行心理教育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用自己切身的感受设喻的方法来进谏,巧妙地劝说齐王,使得具体的事物说明了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再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用对比的方法,使赵太后明白了父母应为子女作长期打算的的道理,进而使太后最终同意以长安君为人质。委婉劝谏是一种高超的语言艺术,批评也要像太阳那样,用温和的态度、暖心的话语,让对方心悦诚服,而不应用强制的手段,生硬的话语使人不愿意接受。

4.通过把握教材中作品的现实意义进行心理教育

如《祝福》中祥林嫂之死、《雷雨》中鲁侍萍的悲剧、《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选择跳江,推究这三位女性悲剧的根源是由封建伦理制度和封建礼教、旧的文化观念和旧的世俗观念导致的。而生活在现在的女同学则沐浴着新社会、新思想的阳光,是“半边天”,应摒弃歧视,自信而坚强,努力争取早日投入到祖国建设中。

三、充分利用课余活动及课外读物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学、合群、自信的健康人格。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听报告、参观、写影评或读后感、演讲、辩论等活动,充分利用活动本身的特点进行心理教育。

四、充分利用学生自身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评选标兵等方式来利用学生自身进行心理教育。如利用作业标兵、诵读标兵、演讲标兵、书法标兵、最佳辩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信、向上的拼搏精神。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我们应多出点子、多想办法,努力开创“高中语文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天地。

作者:白小军

高中语文之心理教育论文 篇2: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青少年 心理教育

在当前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当中,除了以往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还加入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内容,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心理教育,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起正确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实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在简单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内在关联的基础之上,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青年心理教育进行初步探究。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的关系

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力求通过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之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而对于当前正处于青少年发展关键阶段的高中生来说,如果此时无法对其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帮助其塑造健全人格与良好品德,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和开展心理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需要借力高中语文教学,利用丰富的语文资源和具体教学内容,开展青年心理教育,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有效提升自身语文知识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对策建议

1.积极借助人物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课文中所展现的各种人物形象,特别是正面的人物形象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如笔者曾经在开展《沁园春·长沙》一课的教学时,通过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语句进行分析,在引导学生结合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生平和课文创作背景,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感受毛泽东强大的伟人魄力、远大抱负理想的同时,用毛主席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的积极心态感染学生,鼓励学生重新树立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而在开展《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时,笔者则通过带领学生用恩格斯的视角,与马克思开展一场灵魂上的交流与对话。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品读课文,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笔者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播放了一小段有关马克思的人物传记片,利用生动立体的视频使得学生可以对马克思为全人类发展、为人类服务、为无产阶级斗争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马克思本人充满使命与责任意识的人物形象给予进一步了解。进而在有效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核心内涵的同时,可以利用马克思的崇高形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进而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态度价值观。

2.主动利用课堂活动

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时需要主动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准确掌握学生心理差异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譬如說笔者在开展《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角色模拟的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积极鼓励学生模仿作者马丁·路德·金,在班级当中开展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说比赛。而在此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学生的情绪、语言能力等进行仔细观察,逐渐掌握了学生们真实的内心世界。随后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身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畅谈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列举出了多个学生喜爱明星的成长奋斗故事,鼓励学生勇于逐梦、敢于拼搏,进而逐渐引导其能够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价值观。

为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班级中畅所欲言,在有效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使其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因此,笔者在开展《我与地坛》一课教学中,正是通过引导学生在班级中谈谈自己与家人之间曾经出现的矛盾和纷争以及最后的解决方法,鼓励其谈谈自己未来想要成为何种父母,利用这种谈话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感悟深沉伟大的父爱与母爱的同时,可以学会关心和体谅父母,并利用平和的方式处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有效加强和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之余,使其能够释放自己内心的压抑和负面情绪,学会正确看待问题,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灵活运用课外实践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单凭有限的课堂教学显然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还需要教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高中语文学习。而课外实践活动也是教师渗透和开展心理教育的一大重要途径,譬如笔者在讲解《咬文嚼字》时,则通过将学生按照具体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分为若干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互联网、图书馆等查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包括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等。随后,笔者通过将课文分为若干部分并将其分派给各个小组,引导小组成员回忆以往自己学习语文课文的过程和方法,充当“一日教师”在课堂中完成该部分知识内容的详细讲解。通过将课堂的教学主导权交还给学生,一方面,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激发,大大增加了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笔者通过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为学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融合创造有利条件,不仅顺利完成了心理教育,同时还有效帮助学生深化语文学习,树立起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教师通过成分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带领学生拜访名人故居、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等方式,也可以使得教师在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完成相关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彻底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而在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之下,将心理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以及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高中语文教学与心理教育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心理教育是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践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核心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通过主动结合具体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积极借助人物分析、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外时间活动等逐渐渗透青年心理教育,进而有效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简娟.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J].语数外学习,2014,(11):48-50.

[2]何素梅.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心理教育[J].语文天地,2014,(22):77-78.

[3]李艳秋.高中语文课堂如何渗透学生的健美心理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2016,(01):57-59.

作者:杜海燕

高中语文之心理教育论文 篇3: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摘要:伴随着现阶段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改革,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全面成长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问题之一。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角度上而言,良好的心理发展需求是其全面成长的支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将学科知识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结合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内心世界。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期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他们的日常学习压力较大,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如果心理压力较大,那么将不利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方式,给予学生及时帮助,让学生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抗挫能力与自信心等,但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鉴于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从整体的角度上来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要求,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发展需求,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促使学生心理发展更加积极、乐观。所以,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具体的心理教育目标,并结合课本教材中具体的知识内容选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进而合理融入于课堂中。

例如,在进行《兰亭集序》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为了有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明确了具体的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活动,并且促使学生深入领悟王羲之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在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知识,有效引导其产生了更加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良好的生命观念,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如此一来,有效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引导学生实现了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不仅仅只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们进行单纯的心理健康理论灌输,而是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同时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验等。因此,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创设出良好的情境,结合情境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同时缓解学生的日常学习压力,进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

例如,在进行《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这一表达与交流教学环节中,笔者让学生们在课前进行了准备,回忆自己在成长道路上受过哪些挫折,最终的解决方式是什么,以及自己经过这些挫折之后的感触是什么等。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再引导学生们进行依次进行分享,笔者也为学生们分享了自己遇到的挫折,并引导学生们挫折是人生中的常态,但是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决定了结果,所以我们需要勇于面对挫折,不断的进行突破。如此一来,对学生们进行了平等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实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三、引導学生形成健康心理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阅历、思维等相对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一时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正确的指导,从而帮助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在课堂中让学生们分组,要求各小组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沟通与探究,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并且借助团队的力量,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除此之外,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体现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笔者及时对各小组进行的表扬,体现出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促进了学生的形成积极、阳光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现阶段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各个学科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们在心理上有着较大的负担。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结合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在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够为祖国输入更多优秀的人才,助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继平.积极心理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华夏教师,2018(29):36-37.

[2]李晓丽.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16(15):110-112.

作者:朱文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专业化小学科学论文下一篇: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