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

2023-05-18

第一篇: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互联网与物联网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概念和分层结构,接着分析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最后展望了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 物联网 层次结构 两者关系 发展趋势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1页

共9页

目录

1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互联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互联网的定义………………..................................................................................4 2.2互联网的体系分层结构………………………………………………..…4 3物联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物联网的定义………………………………………………………….…5. 3.2物联网的体系分层结构…………………………………………...……..5 4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联系与区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联系………………………………………………….6 4.2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区别………………………………………………..…….….6. 5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互联网的发展趋势……………….........................................................................8

5.2物联网的发展趋势…………….............................................................................8 设计心得体会 ···························································································· 9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2页

共9页

1 引言

物联网是互联网在现代信息社会发展和延伸的产物,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标志。互联网的技术在信息社会是不能够完善的,随着人们的需求多样化,人们已经不满足现在互联网的状态,所以就产生了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研究互联网和物联网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3页

共9页

2 互联网

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交往方式、社会和文化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它不仅改变了现实世界,更催生了虚拟世界。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 2.1互联网的定义

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FNC)认为,“互联网(Internet)”这个词的定义为:全球性的信息系统,通过全球性唯一的地址逻辑地链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其它协议基础之上的,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或者今后其它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网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2.2 互联网的体系分层结构

一般认为互联网是基于TCP/IP协议的,故可以分为五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2.2.1物理层

物理层是网络体系结构的最低层,但它既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物理设备,也不是指负责信号传输的具体物理媒体,而是指在连接开放系统的物理媒体上为上邻的数据链路层提供传送比特流的一个物理连接。 2.2.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与物理层之间,它的基本任务是:把网络层下的IP数据报封装成帧往下传给物理层;从接收到的物理层上传无差错帧中提取IP数据报上交给网络层。具体有帧定界、透明传输、差错检测等。 2.2.3网络层

网络层是处理端到端数据传输的最低层。它在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帧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多个网络经由路由器连接成一个互联网络的各种问题。它负责在互联的网络之间提供一条互联的链路,为不同网络的进程间的通信提供合适的路由控制和数据交换等。 2.2.4传输层

从网络体系结构的角度,传输层既是面向通信的最高层,又是用户功能的最低层。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利用通信子网为两台主机的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性能可靠、价格合理、透明传输的通信服务。传输层还有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等功能。 2.2.5应用层

应用层是网络结构体系的最高层。应用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扩展性。应用层协议规定了应用进程在通信时需要遵守的具体规范,并通过位于不同主机的多个通信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工作来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4页

共9页

3 物联网

自1999年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概念至今,物联网正逐步深入人类智慧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3.1 物联网的定义

与互联网相比较,物联网的概念、范围、技术体系、标准都是不清晰的。国际电信联盟(ITU) 对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信息传感装置,如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将他们与互联网相连,使我们在信息与通信的世界里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将沟通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3.2物联网的体系分层结构

物联网作为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物联网体系结构。但物联网体系结构的雏形已经形成,物联网基本体系具有典型的层次结构特性。本文将物联网划分为四个层次:感知识别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支持层、应用接口层。

3.2.1 感知识别层

感知识别层是解决对客观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目的是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全面感知和识别。由于物联网终端的多样性,该层涉及众多技术层面,核心是要解决智能化、低能耗、低成本和小型化问题。具体有以二维码、RFID、传感器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 3.2.2 网络传输层

网络传输层位于感知识别层和应用支持层中间,负责两层之间的数据传输。网络传输层就是利用公网或专网以无线或有线的通信方式,提供信息传输的通路。其中特别需要对安全及传输服务质量进行管理,以避免出现数据的丢失、乱序、延时等问题。 3.2.3 应用支持层

网络层包括各种通信网络与物联网形成的承载网络,完成物联网接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信息通信。同时,云计算是物联网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云计算平台作为海量感知数据的储存和分析平台,将是应用支持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层众多应用的基础。 3.2.4 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的功能是根据物联网的业务需求,采用建模、企业体系结构、SOA等设计方法,开展物联网业务体系结构、应用体系结构、IT体系结构、数据体系结构。技术参考模型、业务操作视图设计等。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5页

共9页

4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联系与区别

4.1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联系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物联网连接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如果说互联网扩充和丰富了“地球村”的内涵,而物联网将带领我们通向“智慧地球”。物联网并不是互联网的翻版,也不是互联网的一个接口,而是互联网的一种延伸。 4.1.1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基础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使之成为“智能物体”,并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实现人和物体、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

4.1.2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扩展

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扩展的,使其具备了互联网的特性,我们不妨对将要到来的物联网展望一下,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物联网不仅能够实现由人找物,而且能够实现以物找人,通过对人的规范性回复进行识别,还能够做出方案性的选择。

合作性、开放性、适用性这些特性是互联网在应用中的重要基本特征,就是这些基本特征,引发了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物联网来说,通过人物一体化,就能够在性能上对人和物的能力都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就犹如一把宝剑能够极大地增加人类的攻击能力与防御能力;在网络上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从中获得更多的商机,就好像通信工具的出现,可以增加人类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伴随着这些交流与互动的增加,产生出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互联网和物联网实现的网络基础是相同的,他们都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在基础网络数据中来进行分组的,也都是应用了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的分组进行了对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于承载的网络结构。但是人们对实物与数据的承载网与进行物品交易和交流的业务平台是完全分开来的,物品交易和交流的业务平台可以完全自己独立完成网络系统设计与延续发展,因此互联网是这样,而且物联网也是这样的。 4.2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区别

尽管物理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的,但是两者在许多方面仍有很大不同。 4.2.1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构复杂度不同

互联网主要是电脑与电脑之间相互联系的网络,结构比较单一;物联网具有强大的感知能力,它能在各种物体种类上植入微型感应芯片,这些物品就有了感觉就有了感受,就能够与人们交流和沟通,结构比较复杂。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6页

共9页

4.2.2互联网与物联网对网络的要求不同

用于承载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分组数据网无论是网络组织形态,网络的功能和性能,对网络的要求都是不同的。互联网主要强调规范的开放性和通达性,对网络性能要求是:“尽力而为”的传送能力和基于优先级的资源管理,对安全、可信、可控、可管等都没有要求,IPv4 是如此,IPv6 也是如此;物联网对网络的要求就会高得多,目前实际上已经存在若干孤立的物联网系统,这些系统对实时性、安全可信性、资源保证性等都有很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目前 IP 网难以提供。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两者是有差别的,至少目前是如此。 4.2.3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应用不同

互联网的应用是虚拟性的,而物联网的应用是实物,这种差异性形成了两者的应用在成本上的差异性。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不仅是企业和组织,个人也可以参与其中,因此应用的种类丰富,对用户需求把握也较好。而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基本是企业来实现,在把握用户需求和实现应用的多样性上难度较大。 4.2.4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终端连接方式不同

互联网通过端系统的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和移动终端访问互联网资源,发送或接受电子邮件,阅读新闻,通过网络电话通信等。

而物联网的传感器节点需要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汇聚节点接入互联网;RFID芯片通过读写器与控制主机连接,再通过控制节点的主机接入互联网。因此,由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应用系统不同,所以接入方式也不同。物联网应用系统将根据需要选择无线传感器网络或RFID应用系统接入网络。互联网需要人自己来操作才能得到相应的资料,而物联网数据是由传感器或RFID读写器自动读出的。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7页

共9页

5 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5.1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1) 多样化。互联网用户对数据有不同的数据速率要求。比如说短信,只需要较低的数据速率,而高清视频等则需要较高的数据速率。对于未来的网络它必须要能够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2) 多点的搜索方式。网络必须要支持很多的用户进行多点的搜索方式。

(3) 绿色化。未来的互联网将用绿色的技术来实现互联网的应用。

(4) 支持物联网。目前互联网还不能够对物联网提供很好的支持。因此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优化,逐渐完善对物联网提供更好的支持。

(5) 支持云计算。目前没有一个网络可以真正实现云计算。因为对云计算来说,需要非常高速的网络,而且没有堵塞,没有断点。

5.2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无疑是现在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不但首次出现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频繁见诸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中。由于物联网是互联网应用的增长点,可以大大促进信息化的应用,包括美国、中国和韩国都把物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级产业。把所有物品与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控,物联网的新时代将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新体验。专家预估,物联网将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产业,至2020年可望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增长点。

物联网发展需要四大关键技术的支持:RFID技术用于标识物品;传感器技术用于感知物品;嵌入式智能技术用于思考物品;纳米技术用于微缩物品。如今,促进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产业环境以及支撑其运行的网络基础正在逐渐完善,中国物联网发展已拥有了良好的基础,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中国物联网发展前景良好。但同时仍存在成本、技术标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熟商业模式建立等问题,物联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总之,互联网与物联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将会是相辅相成的。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8页

共9页

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本设计,我加深了对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理解,也更加清楚地明白了两者的关系。物联网和互联网将会在相互发展中共同前进,物联网将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设计,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当中去,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我对互联网及物联网的学习研究兴趣。

由于我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批评与指正。

浅谈互联网与物联网

第9页

共9页

参考文献

[1] 杨心强.《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1 [2] 蒋林涛.《互联网与物联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 刘化君.《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现代电信科技.2010. [4] 崔艳荣等.《物联网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 薛燕红.《物联网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 陈世军.《从互联网角度分析物联网》.湖北电信业务技术支撑中心.2012. [7] 张玉学.《互联网与物联网关系及融合初探》.苏州职业大学出版社.2011.9 [8] 郭育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比较研究》.现代电信科技.2011.4 [9] 吕廷杰.《物联网的由来与发展趋势》.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0]毕业论文网.《浅谈物联网与互联网》.

http:///20141114/348633.html.2015年7月7日访问

第二篇:大数据与物联网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依靠大数据可以提供足够有利的资源;同时,大数据也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新时代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智慧化的新形态,其外在表现就是物联网,而其内涵就表现为大数据。简单来说,物联网的应用,其内在本质就利用了大数据。大数据是物联网的血液。

众所周知,物联网时代所创造的数据将不会是互联网时代数据所能比拟的,物联网时代一辆汽车甚至一个冰箱都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都能依照自己系数的改变生成数据。那么这么多的数据存在,我们又如何保护它的安全和个人隐私呢?或许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这里借用爱因斯坦的著名理论来解释就是:“只有相对的自由,没有绝对的隐私”。 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与一般的大数据有不同的特点。物联网的数据是异构的、多样性的、非结构和有噪声的,更大的不同是它的高增长率。物联网的数据有明显的颗粒性,其数据通常带有时间、位置、环境和行为等信息。物联网数据可以说也是社交数据,但不是人与人的交往信息,而是物与物,物与人的社会合作信息。大数据助力物联网,不仅仅是收集传感性的数据,实物跟虚拟物要结合起来。今天北京交通堵塞,但是并不知道堵塞原因,如果政府发布消息和市民微博发布消息结合起来就知道发生什么事,物联网要过滤,过滤要有一定模式。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清华大学教授李星表示:现在的互联网是人和人之间的通讯,物联网包括人和机器的通讯,机器和机器的通讯,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解释说:“物联网时代的冰箱、彩电等家电产品,都可以用手机控制。例如在家电上安装传感器。就可以用手机通过网络进行操控”。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3G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尤其是物联网时代,3G将促进物联网有效发挥无缝通信的巨大威力。相辅相成的是,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的传输。这也将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巨大蓝海。

物联网是未来4G业务可选择的商业模式。物联网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因为物联网突出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可通信、可寻址、可控制,并且未来任何物体都可实现上网,移动互联网将随处可见。与此同时,物物通信还会包涵大量数据业务,而未来4G的高带宽正好有了“用武之地”。也就是说,物联网会对数据业务有较大需求,也许会成为未来4G业务可选择的商业模式。正因为对数据业务有巨大需求,才会使得大数据与物联网的结合成为可能。人们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在这当中人们提出来大数据的概念,一次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优势

下面将从政策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三个方面来研究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优势所在。 2009年8月,温家宝“感知中国”的讲话把我国物联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推向了高潮,无锡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运营商、多所大学在无锡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自温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就像互联网是解决最后1公里的问题,物联网其实需要解决的是最后100米的问题,在最后100米可连接设备的密度远远超过最后1公里,特别是在 家庭,家庭物联网应用(即我们常说的智能家居)已经成为各国物联网企业全力抢占的制高点,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最后100米主要技术解决方案,ZigBee 得到了全球主要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技术由于相比于现有的WiFi、蓝牙、433M/315M等无线技术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由于其组网能力强、具备 网络自愈能力并且功耗更低,ZigBee的这些特点与物联网的发展要求非常贴近,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后100米的最佳技术解决方案。在我国企业南京物联和深圳华为的长期持续的推动下,ZigBee技术不仅在中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在全球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在智能家居 领域,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将兼容南京物联的标准作为一项基础的选择,这也为我国发展物联网营造了非常积极有利的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从南疆到北国、从青藏高原到黄河三角洲的整个广袤的国土.从城市到农村、从珠穆朗玛峰到南沙群岛。到处都可感知到无线信号讯息。而这一完整的无线通讯网络正是未来物联网在中国拓展的物质基础.是“感知中国”计划在我国全面推进的重要保障。未来物联网是比过去的互联网更具深远影响力的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将扩大传统的物品流通途径和服务范围.而且将给使用者带来更高效、更有品质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将催生一大批从事这一领域开发和服务的朝阳产业。而也惟有中国才具备物联网形成规模经济.进行大面积推广和产业化的人口优势、物质基础和市场规模。可以这么说,由于中国市场优势的存在.在未来的全球物联网产业当中.中国必将占据一席之地。

二、发展存在的问题

缺乏健全的政策和立法支持。物联网不是一种普通的技术和产品.它属于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极其重要利益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国家与政府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专利及行业立法保障方面未雨绸缪。先试先行。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与协调机制。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一体化的协调机制是导致现在互联网能遍布全球的重要原因。但是,从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作平台.导致进入这行业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各自为政。开发出大量不能相互适配和联通的技术.导致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灾难性的后果。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势必成为制约我国物联网长期发展的瓶颈。

高昂的开发成本,导致目前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很难推进到产业化发展和应用的良性循环轨道。由于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进入的门槛太高.造成这一技术无法大规模的推广。而没有规模经济效应.这一技术只能停留在技术研发阶段.不能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安全问题亟待从技术和法律上得到妥善的解决。物联网的兴起既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使得人们对它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如果物联网被恶意的入侵和破坏.那么个人隐私和信息就会被窃取.更不必说国家的军事和财产安全。这一点.从互联网时代的黑客行为就可想象得到它的巨大危害性。

总之,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努力之下.我国的物联网发展必定能抓住机遇。突破瓶颈,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真正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好的发展物联网产业。

参考文献

《大数据》作者:涂子沛

出版社:广西大学出版社

《物联网工程导论》 王志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我国物联网的发展现状与策略

吴 帅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石军.“感知中国”促进中国物联网加速发展[J].通信管理与技术,2009(5) 张南.未来两年:物联网产业发展爆发期[J].通信世界,2009(46) 我国物联网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袁国智 董毅明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2011年 第4期

第三篇: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广合同

合同编号:

本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广合同(以下称“本合同”)由以下双方于 2018年 月 日签订: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电子邮件:

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电子邮件:

电话:

电话: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诚实守信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乙方向甲方提供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广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约内容以共同遵守。

第一条 合作项目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双方合作推广甲方软件达成如下一致意见:

1.1 甲方利用乙方提供的推广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网站、软件、代理渠道)向乙方的不特定的客户群体有效宣传推广并下载“ 发财猪理财”手机客户端(以下简称“甲方产品”); 1.2 乙方通过向甲方提供软件推广服务,获得甲方的有偿推广服务费用; 第二条 推广服务内容及期限

1、合同时间

起始于:2018 年 1 月 29日至计划2019年 1月 29日 止。

2、结算款项

甲方向乙方进行推广服务费结算的约定: 付款方式:

3、付款方式: 银行转账 。乙方银行账户信息如下:

开户名称: 开 户 行: 银行帐号:

4.计费方式

按照投产比效果计费 1:20结算

既每1元广告费增加上次结算的投资总额的20元增量

第三条 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须向乙方提供通过年检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其他发布移动互联网信息所必须的文件资料。

2.甲方保证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广信息所链接的其网站或其提供的网络推广信息等内容、设计服务所需资料等是真实的、合法的和正当的,并非以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同时,不应对其产品或经营等各项内容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3.甲方保证对其网站或提供的信息等内容、设计服务所需资料等享有知识产权等或相应的许可使用权,未侵犯任何第三方之合法权益,任何由该内容引起之争议、诉求、纠纷均与乙方无关,且应由甲方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甲方并应就乙方因此遭受之实际及预期损失给予补偿。

如对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广信息的投放情况存在异议(包括认为存在错发、漏发或任何其他违反本合同规定的发布情况),甲方应在每一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广信息发布后3日内以书面方式向乙方提出,否则认定为全部信息严格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发布完毕。

第四条 乙方的权利义务

1.乙方应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发布移动互联网网络推广信息。 2.乙方应及时向甲方提供互联网网络推广信息投放服务。

3.如果因甲方未按本合同的约定支付网络推广信息费或提供信息发布相关的资料、内容等不完整、迟延、非法、不真实等,造成乙方设计、制作、发布信息迟延或不能发布,乙方不承担违约责任;甲方拒绝或迟延支付信息费,乙方有权停止设计、制作、发布信息,直至终止本合同,此举不影响乙方要求甲方继续支付已发布网络推广信息费之权利。

4.乙方有权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对信息的内容、形式和相关证明文件进行审查,如果乙方认为其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权要求修正或拒绝发布该信息。乙方有权利要求甲方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有关部门出具的生产或经营的资格证明文件;在我国取得的商标注册证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甲方应该合法获取的证明文件。

5.除本合同另有约定外,乙方无义务对甲方产生于本合同或与本合同相关的任何间接的、或惩罚性的损失负责,无论该类责任系基于违反合同、或基于侵权(包括疏忽)或严格责任、或基于其他情况而产生的,也无论乙方是否已被告知其受到该类损害的可能性。

6.乙方依据本合同约定时间发布网络推广信息,如甲方提出变更网络推广信息发布时间,需提前1个工作日向乙方提出书面申请,与乙方协商确认无误后,乙方按照甲方书面申请变更内容执行。

7.乙方必须每次结算之前或在甲方要求时提供运营费的服务明细内容及相关凭证;如乙方未能及时提供,甲方有权拒绝支付相应推广服务费;乙方不得以此为由停止本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

第五条 特殊免责条款

1.甲方理解乙方为了网站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网站进行停机维护,但是,乙方应就维护事宜提前5日事先书面通知甲方,如因此类情况而造成的本合同项下的信息不能按计划进行发布,如该迟延没有给甲方造成损失,则甲方不对此追究责任;而乙方有义务尽力避免服务中断或将中断时间限制在最短时间内,并配合甲方将可能发生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如因甲方原因在网络推广信息活动中涉及到应进行公证的事项未进行公证的,则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全部由甲方承担。

第六条 违约责任

1. 如一方违反本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违约方在收到守约方中要求纠正其违约行为的书面通知之日,应立即停止其违约行为,并在七(7)日内赔偿守约方因此受到的所有损失。如违约方继续进行违约行为或不履行其义务,守约方除就其所有损失而获得违约方赔偿外,亦有权提前终止本合同。

2. 本合同期间,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乙方可经书面通知甲方而终止本合同:甲方逾期七(7)日未向乙方支付到期款项的;甲方违反本合同其他规定,且自乙方书面通知其纠正之日起七(7)日内仍未纠正的。

3. 如甲方逾期付款,则每逾期支付一天,向乙方支付逾期部分款项的万分之二作为逾期违约金。

如因甲方原因需终止本合同,甲方应按时支付已发布网络推广信息部分的网络推广信息费。并须提前1天通知乙方;以实际投放量支付网络推广信息费用。 第七条 保密

1.未经对方许可,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有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证券交易所或其他监管机构要求和双方的法律、会计、商业及其他顾问、雇员除外)泄露本合同的条款的任何内容以及本合同的签订及履行情况,以及通过签订和履行本合同而获知的对方及对方关联公司的任何信息。

本合同有效期内及终止后,本保密条款仍具有法律效力。

第八条不可抗力

1. “不可抗力”是指合同双方不能合理控制、不可预见或即使预见亦无法避免的事件,该事件妨碍、影响或延误任何一方根据合同履行其全部或部分义务。该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政府行为、自然灾害、战争、电脑病毒、黑客攻击、网络故障、带宽或其他网络设备或技术提供商的服务延迟、服务故障或任何其它类似事件。

2. 出现不可抗力事件时,知情方应及时、充分地向对方以书面形式发通知,并告知对方该类事件对本合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相关证明。

由于以上所述不可抗力事件致使合同的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或延迟履行,则双方于彼此间不承担任何违约责任。

第九条 争议的解决及适用法律

1.如双方就本合同内容或其执行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应进行友好协商;协商无法达成共识,任何一方均可向北京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2.本合同的订立、执行、解释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条 通知及合同变更

1. 本合同双方之间的任何通知均必须以书面形式写成,以传真、专人派送(包括特快专递)或航空挂号邮件形式发送。

2. 通知及函件若为传真形式,则送达时间应以传真传送记录所显示之确切时间为准,除非发出该传真之时间为该日下午五时之后,或收件一方所在地之时间并非工作日,则收件日期应为收件一方所在地时间之下一个工作日;若为专人派送(包括特快专递),则送达时间应按收件一方签收之日期为准;若以航空挂号邮件发送,则送达时间应以邮局之发送单据为凭,自发送之日起七日为准。

本合同的任何变更均应以书面制成,经双方签署后方生效。 第十一条 其他

1. 本合同的标题及各条款的标题是为检索方便拟定,不应用来解释合同的含义。

2. 本合同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于本合同项下信息发布完毕,且甲方向乙方支付完全部网络推广信息费之日终止。

3.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方执一份,乙方执一份,传真及原件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 本合同的注解、附件、补充协议、信息发布执行单为本合同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本行以下无正文)

甲方:

盖章: 授权代表姓名:

日 期:年 月 日

乙方:

盖章: 授权代表姓名:

日 期:年月 日

第四篇:internet与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之间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一些旧技术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发展。庞大的用户数字充斥着网络,给ISP的用营带来了商机,但是也带来了问题。如何让用户能高速的连接分享资源,成为了各级服务商和设备提供商的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3G、Wifi等技术的相继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客户和服务商的供求关系。但是还不能真正的满足用户。所以又出现了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传递信息的。它的核心依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上的拓展和延伸,但是它的用户端依靠物与物进行信息传递,所以可以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递设备按约定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的一种网络。

云计算是基于因特网的一种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和服务器连成一片电脑云。因此云计算有时可以让你感受高速运算的速度,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一些实验。使普通计算机达到大型机的要求。

三网融合最早叫做三网合一,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共享资源,在同一个网络上实现语言、数据、图像的传输,实现用户能在一个网络上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功能。实现单一业务向多媒体综合业务方向发展以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简化管理降低维护费用。实现用户的投资减少,收益最大化。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这些新技术可以最大化的服务于民,用之于民。他们的诞生加速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让internet的世界变得更加完美。internet作为基础,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技术的彼此补充是当今信息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实现真正的数字化世界。

第五篇:2011中国(广州)国际智能交通与物联网技术应用论坛

(2011年6月9日至11日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会议中心)

第一天 (6月9日星期四)

时间 演讲内容

7:30-9:00

代表注册

演讲嘉宾

大 会 开 幕9:00-9:10 9:10-9:20 9:20-9:30 9:30-9:40 9:40-9:50 10:00-10:1

510:15-10:45 国家交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10:45-11:15 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景 11:15-11:45 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12:00-13:30

开幕致词 开幕致词 开幕致词 开幕致词 开幕致词

主办方领导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广州市政府领导 广东省经信委领导 广东省交通厅领导 广东省交警总队领导 华南理工大学领导 茶歇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领导 工信部领导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午餐

9:50-10:00 开幕致词

主 旨 演 讲

专题论坛(I)公安交通管理信息化3+1论坛主题演讲一:公安交通信息化在城市大活动、大灾难、大事件中的应用技术13:30-13:5

5如何建立公安交通信息化的物联网应急联动

体系

13:55-14:20 广州“亚运会”应急联动系统的特点与经验 广东省公安交警总队主题演讲二

论城市道路交通“特殊事件”拥堵的解决对策 结合国外先进经验谈假日、收费、施工引起

14:20-14:4

5的拥堵问题与相关对策

14:45-15:00 监控技术在交通执法中的应用与发展15:00-15:15 茶歇

15:15-15:40 道路交通管理协调控制

东莞公安交警谈指挥中心的内勤管理系统技

15:40-16:05

术应用经验 主题演讲三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及优先信号控制 16:05-16:30 广州市交通信息平台建设

16:30-17:55 BRT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实施技术特点

华南理工大学徐建闽教授 东莞公安交警支队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广州市交警支队

16:55-17:20 网络化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利用车辆行驶监控技术,筑建交通事故预防

17:20-17:55

物联网系统

18:30-20:00 招待晚宴

第二天(6月10日星期五)

时间 演讲内容

演讲嘉宾

一个专题讲座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9:00-9:25 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交通系统 9:30-9:55 9:55-10:20

中交协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史其信

专题论坛(2)智能交通与物联网技术应用论坛

物联网蕴藏的创新空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 三网融合技术与发展 中交协信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蔡庆华

茶 歇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科技处谢振东

10:20-10:35

10:35-11:00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示范项目

11:00-11:25 海口市车联网示范项目 海口市车联网项目组廖正刚 12:00-13:00午餐 13:30-13:55 动态感知、智慧广州

13:55-14:20 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智能交通系统 14:20-14:55 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14:55-15:10

15:10-15:35 物联网系统应用平台 15:35-16:00 云计算与物联网

广州市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刘兵

深圳市交通委员会关志超茶 歇

16:00-16:25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解决方案 16:25-17:15 互动 讨论 17:15-17:30论坛闭幕式 16:00-18:00论坛闭幕晚宴

第三天(6月11日星期六)

时间 活动

参观一 9:00-11:00

参观二 9:00-11:00

广州市交通信息中心

集合地点

广州亚运会海心沙广场、电视塔“小蛮腰”

香港一日游

香港

8:00-20:00

上日程仅供参考,主办方将及时公布最新信息。

台湾:

打造绿色城市交通解决方案

主講人則暫訂為: 台灣車載資通訊產業協會「智慧巴士工作小組」召集人陳贊鴻(研華公司技術長)

上海复旦大学RFID实验室,闵昊教授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在传统产业服务升级中的应用

香港物联网应用发展情况简介香港物流科技园

中港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案例香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应用技术研发中心

利用世界性标准来提高物联网与RFID应用可视性GSI HongKong香港货品编码协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教师安全培训内容下一篇:元旦晚会的赞助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