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3-02-22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

教师专业发展方案

江夏区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方案

为促进我区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我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我区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区教育全面、均衡、优质、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科学实施”的原则,以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科学规划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努力构建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途径、方法,为江夏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上下合力原则:按学期周期常态统筹各级各类教师专业成长事项;

面向全员原则:按学年周期培养各学校、各学科任课教师;

扩充基数原则:按评选周期保持区级学带、优青稳步扩容水平;

重点打造原则:按评选周期力争市级及以上各类骨干教师评选比例不断提升。

三、任务要求 (一)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个人任务和要求:

1.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活动,记录精炼、详实、连贯; 2.遵纪守法、作风正派、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师德素养,深受师生好评;

3.近5年以来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必须达到2次及以上。 4.任现职以来必须获得过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各级各类表彰或所带班级获得区级以上优秀班集体。

管理部门任务和要求(责任部门:政工科、办公室、基教科、工会): 1.加强师德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安排以《武汉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承诺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学习教育活动的督查。

2.严格年度考核制度。认真开展教师年度考核、师德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严格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3.认真开展评选表彰。认真组织开展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校长(书记)、教师楷模、劳动模范等各级各类评选表彰活动。

(二)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个人任务和要求:

1.积极参加教师全员培训,全面完成培训周期内继续教育学习培训任务。五年培训周期内必须达到360学时,其中- 23

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教师任课管理。严格教师专业对口任教制度,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江夏区教育局关于管理干部任课的暂行规定》(试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表率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一线教师队伍力量。

3.认真开展教学竞赛活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级各类课堂教学比武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严格赛前培训-竞赛组织-竞赛总结-表彰展示的竞赛程序,规范各类竞赛活动的管理,确保活动的开展真正起到有利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认真开展学生竞赛活动。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年度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特别是对少数市级及以上竞赛活动较少的学科,区教研部门要积极搭建区级竞赛活动平台。学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开展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各类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把学生课外活动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学生竞赛活动,强化教师对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四)教育科学研究 教师个人任务和要求:

1.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近五年至少承担或参与一项区级及以上课堂研究,并有一定研究成果(可自报自选教案或教学实录等均可);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近五年必须承担或参与1项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并有一定研究成果;

2.校级骨干教师,近五年至少要有5篇专业论文在校级教育网站、刊物上发表或至少有3篇专业论文在区级及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区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在江夏教育信息网上传优秀课件不少于3篇;区级骨干教师,近五年至少要有3篇专业论文在市级及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市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在江夏教育信息网上传优秀课件不少于5篇;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近五年至少要有3篇专业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或在省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在江夏教育信息网上传优秀课件不少于5篇; 3.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近五年编(译)著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或教材、教学参考书(不含复习资料等教辅材料)1部,参与编著的不少于3万字,并由市级以上出版社发行;

管理部门任务和要求(责任单位:教科所、教研室、体卫站): 1.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区教科所要精心、统筹规划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多方搭建教育科研平台,严格规范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和结题工作的管理,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强化骨干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研究的管理。

2.认真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区教研管理部门要不断丰富教师学术研讨交流平台,认真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讨、论文评比活动、鼓励教师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展示交流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对在各级教学研讨活动中获奖教师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 67

持力度和管理力度,切实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方案得以有效实施。各相关管理部门和学校要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和经费保障。

附:教师专业成长周期主要任务一览表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家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实现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的目标。

三、工作思路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五、工作思路

(二)通过自我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点。每天都会碰到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教师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强化课前、课中、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并将其内容上传校园网或个人博客。同时我校将利用学校现代化技术条件,在老师自愿申报、自选时间、自定内容的“三自”前提下,将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课”、说课、常态课等作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客观材料,自我分析、自我反省、不仅能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能产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需要。

(三)通过建设学习共同体

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新知识多,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这是中老年教师自愧不如的;同样,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等又使青年教师望而兴叹。我们将以“自主、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为核心,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人人争当“良师”。倡导教师自愿承担、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学校搭建了联片教研这一平台,让各位教师都得到展示。

(四)实现科研内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以“高效课堂”实验样本校为契机,我们确定我校的科研原则是: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我们的工作理念是:研究的价值不是成果,而是获得成果之前的经历。研究的目的不是人的新成就,而是成就新人。将科研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全体教师人人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且将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装入个人成长档案。在县镇级名师的引领下,对各种课型形成相对高效的模式。

(五)搭建成长平台,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教师搭台子是加速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每学期要开展一次以年组为单位的公开课、评课、研课活动,在课堂上下功夫;支持奖励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并大力宣传获得的成果,及时通过喜报、广播、升旗仪式等形式报道成绩。

(六)名师示范辐射,扩大自助式自主培训成果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种竞赛,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并扩大从中脱颖而出的教师的影响力,每学年要开展镇级名师、学科带领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活,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起郑坊小学名师队伍,以点带面,使其在学校教师自主发展中起到辐射作用,带动广大教师经历“不会自主”到“能够自主”的过程,切切实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切切实实促进学校发展。

六、具体措施

(一)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1.教师个人根据学校行动方案制定《教师专业化发展个人行动计划》, 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措施。

2.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个性化的学习和专业化发展任务驱动式,即要求每位教师建立个人继续教育成长档案。包括以下内容:自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例评析,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包括自培计划,培训记录表,培训成果登记表,培训总结,听课记录等。在这些方面对教师进行提出有具体的要求,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教师成长档案”是个人作品的系列收集,是个人进步的体现,其内容应真实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过程,涵盖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内容清单:即每一项的具体名称,可使记录档案的内容一目了然。

——教师个人三个发展规划。

——知识与技能的鉴定:最后学历文凭,教师资格证书、职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计算机水平等级证书等复印件。

——荣誉称号及获奖记录(含辅导学生获奖情况)。 ——成果记录:

(1)一份本学期工作计划;

(2)一次最得意的学生作业,加上自己最满意最有激励性的评语; (3)一个研究小专题;

⑷本学期自己一堂公开课课堂实录及说课材料; (5)本学期最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介绍; (6)一份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7)参加各种培训的情况记录;

(8)其他能展示自己专业发展的相关材料。 (9)自学笔记, 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都要记5000字以上的自学笔记,规定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促进教师自学。

(10)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教学反思5篇,如管理反思、教学反思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坚持开展教学反思,上完每一节课后,及时撰写课堂教学反思,作一位教学反思的实践者。

(11)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写教学论文一篇

“教师成长记录袋”由学校统一设计,并设专柜展示,所收集的内容由教师本人根据清单的要求,不断充实和更新。

3、定期展示,取长补短。“教师成长记录袋”每学期进行定期展示。期中展示,让教师自己了解在前半学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对照同事的成长记录袋,明确后半学期努力方向。期末展示是为了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定。

4、活动展示,进行宣传。向来校参观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展示,并把客人的意见和建议转达给老师。在家长开放日或召开家长会时,让家长观看本班任课教师的成长记录袋,让家长了解任课教师的情况,看到教师的成绩,从而使家长对教师满意,对学校放心。

(二)本学期促进教师成长活动要点: 九月:

1、教师上交三年个人发展规划,初步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2、信息技术培训开始。

3、同伴互助:联片教研活动开始 十月:

1、青年教师多媒体应用公开课展示。

2、信息技术培训。

3、同伴互助:联片教研活动。 十一月:

1、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活动。

2、信息技术培训、测试。

3、联片教研活动。

4、校本培训活动

5、青年教师多媒体应用公开课展示 十二月:

1、青年教师多媒体应用公开课展示。

2、信息技术考核

3、联片教研活动。

4、教师课件制作比赛 2015年元月:

1、教师专业成长各种资料收集,丰富教师成长档案。

2、教师专业成长考核。

第三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案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我校设计制订了《刘家桥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方案》,从而建立教师自我发展的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学习型教师评价机制,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建设一支学习型的教师团队,让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活出生命的意义!都能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

教师潜力最大程度的挖掘,是以教师自主发展为前提的。我校领导确立了三个策略思想:首先是领导与教师共同成长意识,在制定学校“十一五”五年校本研修发展规划的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个人五年发展计划及个人学年和学期自主发展计划;二是坚持分层指导的意识,确定总的原则,对不同个体进行分阶段实施的检查、指导;三是将学校的发展建立在促进教师发展的意识,以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实现学校的发展。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遵循和探索教育规律,追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 2.激励性原则

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的目的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激励教师在精诚合作和平等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反馈调节原则

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必须明确“为改善教育过程,提高教育工作质量,促进教师的发展而评价”的指导思想,尽量保证评价结果的可归因性,并通过多方面的反馈活动,实现对教师工作的指导作用。 4.实事求是原则

无论是设计评价方案、收集评价信息、处理评价信息,还是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与鉴别,都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相信和依靠教师,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 5.可操作性原则

一要坚持“可测”,即规定的评价内容可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和手段加以测量;二要坚持“可比”,即评价指标能反映教师劳动的共同内容和普遍属性,保证教师之间在工作状况及效果的评价上具有可比性。减少主观随意性、片面性等不合理、不公正的做法。 6.自我发展原则

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改进工作,促进教师发展。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不能离开教师自我反思和激励。评价方案既要为学校管理者服务,更要为教师检查和改进工作服务。评价中要坚持自评在先、自评为主、他评为辅,最终评价要努力反映自评意见的做法。

三、具体措施

(一)自我评价定规划,彰显教师专业个性

一个没有专业个性的教师群体,无法创造生机勃勃的教育发展局面,从某种意义而言,教师专业个性的形成是学校实现办学理想的生命之所在。我校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发展阶段: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师—学术带头人。将骨干教师分为:实践型教师、经验型教师、科研反思型教师三种类型。学校引导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发展愿望与需求,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和老师们一起先分析让每位老师自我评价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骨干老师属于哪一种类型,设计富有个性特征的专业发展规划,定出各自的努力目标。学校定期的组织学习,让教师们能以最快速度掌握最前沿的教育资讯,及时改进自己的教育观。 在老师们自我评价,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过程中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关注教师现实表现与注重教师未来发展的结合,二是学校对教师期望与教师自身发展期待的结合。我们试图以这样的手段,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与自主性,这样,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就成为不仅是学校想要的,更是教师需要的。

(二)人本评价营和谐,培育教师专业素养

一个教师都是评价者,同时亦是被评价者,他们评别人,评自己,同时自己也被他人所评,在评价的过程中,和谐的评价氛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校首先营造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把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健康的心态作为重要的环节来抓,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评价的目的不是批评,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推进。从而有效遏制了教师在评价过程出现的抵制心理,文过饰非的行为,退缩行为,相互攀比等心理。

重视评价对教师成长的指导、支持、激励作用,对教师自身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把教师专业发展、心理需求等因素纳入评价机制里,设立了个人教学成果奖、个人论文奖、课题立项奖、辅导学生奖、优秀班集体奖、优秀学年组奖、优秀年级组奖、名师教坛新秀奖等各类奖项。该制度由教导处拟出初稿,

深入人心的评课方式——我校根据人的心理需要,按照先苦后甜的原则,让每个评课教师先评两个不足,再说两个优点,突出一个主题。对于每一位上课的老师来说,所上的课都有两个优点两个不足,而主题是学科教研活动定的一般都能实现,这样所有执教老师在评课中持平静的心态认真听取评价,心理乐于接受他人意见。实际上两优点两不足虽然从数量上来看都是四点,但对不同等次的课所提的要求和建议完全不同,对不同层次的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也起到了真正的作用。让老师们明白评课是为了帮助他个人进步,而不是专找岔子,大家评课没有心理顾忌,畅所欲言,健康的教研氛围迅速辐射开来,同伴互助有了实质性的收获。商议修改,最后由教代会通过正式实施。

科学合理的家长评价——在每一学年学校都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来到学校参与孩子们的学习,同时也参与学校的管理。家长们亲身参与学校教学活动,既增进了对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老师工作特殊性的理解。家长们在听了孩子们的课之后结合平时对老师的了解,匿名对孩子的任课老师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涉及到:教师师德(为人师表、爱护学生等),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等),教育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对家长学生的态度等),依法教学(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对老师的建议或意见等几方面。学校将综合考虑家长评价将之纳入期末绩效考核之中。

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基本能够客观的反映问题,有利于学校全面考核教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种评价方式无论是对学校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促进。

(三)动态评价掘潜力,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群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三校合并后教师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我们不可能要求老师群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等速前进。在工作中,我们实施动态发展性评价,把评价教师的工作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向前发展。在评价过程中不仅注重教师的工作结果,更注重每个教师在工作中的发展过程与点滴进步。

1、建立个人校本研修夹

我们将有效评价贯穿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以促进教师的工作行为转变。我校为每位老师建立了个人校本研修夹,档案袋全面记录教师个人成长中的点滴,有个人发展规划、校本研修活动记载、参加外出学习或支教收获、岗位练兵课几次教案与评课记录、实践反思案例与评析、成果整理与展示等,每学期末老师们都将各方面材料整理放入其中。让老师们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时,为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才干,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2、研评结合改规划

每学年,学校都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岗位练兵”活动,青年教师“岗位练兵”评比活动分为说课、授课、课件三个部分进行评比,说课(25%),课件(25%),上课(50%)。最后评出

一、

二、三等奖,并给予相应奖励。更重要的是对“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名师—学术带头人”五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分别就目前教学状态做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提出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3、每学年学校都进行“学科骨干、学科带头人开放课”活动

这项活动既是各位骨干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展示,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鲜活的学习研究范例。开展骨干教师开放课活动,既可以给同伴一个学习的示范,也可以推动骨干教师不断反思,不断地形成、完善个人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同时教导处根据骨干老师的献课情况并综合教科研方面的成果,对骨干教师的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并对照市、区名师评比条件,确定下一批名师培养对象。

总之,我们通过有效的评价优化了学校工作管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造就了一支爱学习、勤思考、善研究的优秀教师队伍。我们将不断学习和探讨,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运用新的评价机制,构建一个有机的、高度柔性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学研型教师队伍,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第四篇: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西里镇中心小学

关于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建设行政驱动和自发组织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科学引导,双轨运行,互补互助,共同发展。盘活区域名师资源,培育团队精神,造就专业领军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建立一个机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管理指导、评价奖励机制,保证团队的有序、有效、有为运作,树立教师的团队发展意识,强化团队的自我管理,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打造特色品牌自主发展团队。

建设两个团队:以行政驱动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团队,以各级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为核心成员,打造区域内业务精湛、视野开阔、善于创新、能示范引领、培训指导的专业发展团队。以自发组织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积极引导、支持核心教师牵头自由组合形成专业发展团队,从教育教学需要出发,开展相关教科研活动,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意识。

强化三项职能:引领教研方向,加强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掌握前沿信息,以前瞻性的眼光开展团队教研活动,提升团队研究水平;开展课题研究,把影响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问题列入研究范围,积极申报立项课题,扎实开展过程研究,推出一批有推广价值,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科研成果;整合优势资源,充分挖掘团队成员智慧和研究潜力,建立资源共享、协同合作渠道,集团队活动成果为区域共享资源,提升团队工作质量。

三、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导向

1、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将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和团队活动开展作为教师专业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制定专业团队建设实施方案,立足实际,开放思想,构建典型带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全面展开,跨学科、跨学段、跨校际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格局。要明确责任要求,加强组织管理,整体推动团队发展,使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真正成为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广泛宣传发动。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工作的宣传,将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意义、要求、制度和措施,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倡导“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组建专业发展团队”的建设理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追求专业发展的积极性,积极引导、鼓励、支持教师组建团队。在倡导教师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各级特级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等,都要积极组织建立目标明确、主体多元的专业发展团队。

(二)创新活动路径,搭建团队发展平台

1、立足校本教研平台。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实践基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要把团队专业发展建设融入校本教研管理。一要明确内容。要根据团队专业发展目标和规划,进一步调整、筛选、创新校本教研主题,特别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小问题、真问题、新问题,开展理论学习、专题攻关、案例研究等活动,突出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二要明确责任。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要立足校情,为团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创造条件。要提供时间、空间、人力和物质支持,注重多方合作,积极推进学习交流,创造专业引领机会,聘请教育专家、名师作为学科学术导师,以外出进修、与名校联谊等形式引领教师体验幸福成长,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团队负责人是团队活动开展的第一责任人,是团队开展活动的组织者

与实施者,要合理规划,带领团队成员积极进行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提高研究实效。三要高效开展活动。要立足课堂进行开放式研究,开展研修课、评优课、调研课、精品课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论坛展示、教学比武、读书交流、教学开放等多元研修形式,为团队提供锻炼发展平台,使不同团队、不同层次的老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密集、有序、优质的研究活动,累积团队的战斗力,拓宽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提升团队专业水平。

2、深化联片教研平台。联片教研是拓展提升团队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深化、创新联片教研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把联片教研作为助力教师专业团队建设的广阔平台倾力打造。一是继续深入组织固定片区联片教研。落实小学《关于建立联片教研固定片区的通知》和《关于建立初中学校联片教研固定片区暨全面推进联片教研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立足片区实际,协商制定片区活动计划,加强联片教研。把片区内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研究项目纳入联片教研主题,适时组织固定片区教师团队的培训指导、研讨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片区召集人要协同片区联系人,创新教研机制,建立积极有效的制度、策略,引领区域内学科教研员、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到团队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群体智慧,加强交流切磋,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县、镇、校要表彰奖励在联片教研活动中成效显著的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促进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二是积极倡导自由联姻式的联片教研。鼓励各镇、学校根据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发展目标和自身校外资源优势,以开放的眼光和发展理念,内部挖潜,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突破口,外部联姻,借力外部优势对口资源,跨片区、跨县域、跨市域构建开放的大联片、多维互动教研模式,建立专业优势共同体,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建设一支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专业发展团队。

3、依托课题研究平台。课题研究是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有效

载体 。课题研究是必须依靠团队力量、集体智慧、分工协作才能出成果的教育活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能更加有效地的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积淀、教学实践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增强,加快团队成长步伐。深入落实县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工作的意见》要求。一要建立团队。构建以教科室主任为成员的教育科研骨干团队,以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培训与指导为主要职责,引领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组织全县具有教育研究兴趣和研究专长的一线骨干教师,建立课题研究专业团队,加强对各级立项课题的研究与交流,提高科研能力,打造有优势、有特色、善创新的研究团队。二要加强研究。加强选题研究,坚持务实、量力、前瞻性原则,鼓励团队教师从自身的特长、经验、兴趣、爱好出发,协同制定团队研究课题,积极申报立项研究课题。加强过程研究,创造学习培训机会,为团队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引领与支持,组织团队集体攻关,挖掘个人潜能,展示集体智慧,增强团队凝聚力,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形成品牌团队、特色团队。三要强化管理。课题研究基地在学校,学校要统筹、规划课题整体工作,成立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小组,加强对学校课题研究的实施、组织、管理、指导工作,关注过程,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要服务保障到位,把团队课题研究工作与校本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利用校本教研平台促进课题研究日常化,要特别给予团队负责人具体实施课题研究的时间、空间、物质等保障,使各层次团队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的任务落到实处。

4、借力网络教研平台。网络教研是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互动空间和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要认真落实淄博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网络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网络教研。一是用好已经建立的省、市、县教科研网络平台。给校内所有任课教师分配账号,实名注册,对所有教师进行平台使用培训,熟悉

平台栏目、功能和使用操作方法,熟练应用。二是积极申请建立自己的网络教科研平台。已经审核通过的教研室和学校,要合理设计栏目,充实网络平台优质资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保证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未申请的学校,要在新学期开始后,及时申请,保证尽快投入运行。三是加强网络教研管理。制定网络教研计划,建立网络教研评价制度,加强和优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开放、丰富的教研教学资源库。培育教师有效运用网络资源的意识和能力,使教师把进入网络教研平台自主学习、上传下载资源、参与教学论坛讨论、按时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的网络教研活动成为一种习惯。四是探索运用网络学习教研新途径。建立专业团队交流QQ群、博客,用好知网平台、积极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开展研修、研讨和专业交流。

(三)建设团队文化,激发团队发展活力

建设团队文化是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有力措施,会有效促进个人和集体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激发团队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加强团队建设,必须重视建设团队合作文化,培育团队合作精神。一要建立学校发展、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共同愿景。学校要树立育名师、创名校的意识,将拥有名师、名团队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要求,将培养一支名师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教师要倾注工作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团队共享的理念,建立彼此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价值观,努力营造资源共享、个性自由表达、身心愉悦的成长空间,在团队发展中,实现提升自己、超越自我的目标。二要形成良好的合作环境。要通过建立有效地沟通交流机制、适当的激励机制、适度的良性竞争机制等,形成领导和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相互尊重、信息畅通、技能互补、决策高效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做到日常工作不推诿,遇到难题群策群力,优化团队合作过程,使教师在团队中分担任务与责任,共享信息与荣誉,在民主、和谐

的对话氛围中,消除人浮于事的“人造团队”现象,以优秀的学校文化、团队文化,实现团队内部深层次的真正合作。

(四)建立管理制度,保障工作规范有序

1、建立分级备案制度。各专业团队建立后,要明确团队名称、规模、活动形式、及研修方向,在尊重团队成员意愿的前提下,积极申请,逐级备案。

2、建立指导培训制度。要积极聘请专家,对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充分利用各级培训为团队组织者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要定期组织召开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经验交流会,通过举办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团队评比、活动展示等方式主动搭建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影响力,推广团队建设先进经验。

3、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制定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机制。从师德建设、组织管理、活动开展、成就效果、创新实践等方面,定期对全县所有教师专业发展团队,进行全面考核和动态管理,对于成绩突出,连续考核优秀的团队成员,在评先树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管理不善的给予注销处理。要适时评选表彰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团队给予适当资助和扶持,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

2013年9月15日

第五篇: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案(推荐)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实施方案(修改稿)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师成长的内在需要。以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来引领学生的发展,师生共同成长在校园,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教师专业的目的和宗旨。

立足校本培训,对教师专业进行考核,意在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竞争机制,建立相应的平台,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打造一支敬业水平一流、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

一、指导思想 1.关注自我:

每个人的基础有好坏,水平有高低,我们的评价关注的是自我。是自我水平的纵向比较,不需要和其他人横向相比。以此消除和优秀教师比较的恐惧心理。

2.关注过程:

我们的评价关注的是过程。关注的是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以此消除不思进取的懈怠心理。

3.关注发展:

我们的评价关注的是发展。只要你的指标成绩在进步(不管你指标的达成水平还是那么低),你的指标评定就能获高分;只要你专业成长的总体水平在发展(不管你现有水平还是那么低),你就是个好教师。以此消除技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情况,特制定石城一小教师专业化发展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和思路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业人员的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胜任型、特色型、专家型教师。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研究、探讨、合作、交流、互助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 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三、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导主任、教研处主任

四、实施细则

(一)、理论学习

阅读、摘抄教育专著、新课程理论丛书及教育教学杂志。订阅专业期刊一份(2分) 业务笔记,每学期不得少于5千字。(2分)

写阅读教育专著或教育理论丛书、教育教学杂志心得体会,每学期至少一篇。(2分)

(二)、教学提升

1、教学展示

①上公开课:每节按备课组、校级、县级、市级、省级分别得

2、

3、

4、

5、6分。 ②教学讲座:每次按校、县、市、省级分别得

1、

2、

3、4分。

③优质课竞赛:校级

一、

二、三等奖得

3、

2、1分,县级

一、

二、三等奖得

5、

4、3分,市级

一、

二、三等奖得

7、

6、5分,省级

一、

二、三等奖得

11、

9、7分。

2、听课评课

①每学期听评课节数必须达到学校常规要求的标准(15节),每节听课后必须有意见交流(至少2条以上),达标后,得5分,每超过一节得0.5分。10分封顶. ②语数备课组、英语综合组中的评课每次得0.5,语数教研组中的评课每次得1分。

3、教学反思

坚持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不少于16篇,达标得2分,每增加一篇加0.5分,4分封顶。

4、学科技能(教师本人参赛,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的各类竞赛,但不含优质课竞赛)。获校级

一、

二、三等奖计1.5、

1、0.5分,县级的在校级基础上加一倍,市级的在县级基础上加一倍,依次类推。

5、现代技术

①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每节得2分,6分封顶。计算机老师的得分为教师中的平均得分。(上完课后,课件必须发至邮箱:在邮件标题中标明“上课课件”字样,注明上课的老师姓名、学科内容、具体时间——第几周星期几第几节。)

② 制作适用的课件上交学校,若幻灯片制作的每件得0.8分,4分封顶;用Flash制作的每件得2分,4分封顶。(不得网上下载,但可以部分借鉴,课件必须必须发至邮箱:课件有封面、学科内容、作者姓名,邮件主题标明“原创课件”字样。)

以上两项每个老师只发一个邮件。

6、论坛发贴

(1)各教研组合作教研活动后,在学校教研论坛中发贴要求如下:首先,备课组长在教研论坛中建立一个主题,如“一年级语文微格教学合作教研活动”,主题内先由备课组长简要介绍本次活动上课时间,上课教师,上课的内容;第二,接着是上课教师上传自己上课的教案;第三,教案下面上老师上传自己的点评。备课组长的管理贴得1分,教学详案一篇得2分,上传该课例的评课稿一篇得1分(必须是自己本人的言论,不能用附件发送,标题下面要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以课例的次数封顶。)

(2) 在学校文学社论坛中,一学期完成15篇学生习作上传的班级语文老师得3分。(必须在本班主题内发贴,学生习作要署真实姓名,其它地方发贴不计分。)

(3)在县教研论坛中发贴,发表一个主题得0.5分,精华贴子得1分,回复别人的贴子得0.1分,10分封顶。

(三)、教学科研

1、课题研究:

承担学校的课题研究,市级课题主持者得2分,参与者得1分,省级课题主持者得3分,参与者得2分。课题结题主持者得3分,参与者2分。

2、科研论文:

凡属正规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或教学案例征集获奖的,按每篇县级

一、

二、三等奖分别得

1、0.5、0.2分,市级

一、

二、三等奖得

3、

2、1分,省级

一、

二、三等奖得

5、

4、3分,国家级

一、

二、三等奖得

7、

6、5分。论文发表按国家、省、市、县级分别得

8、

6、

4、2分。其他小论文的获奖或发表按以上类别折半得分。

辅导学生参加正规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征文、习作发表按科研论文获奖得分。

3、宣传稿件:积极宣传报道学校新闻动态,向有关部门投稿,采用的稿件每则按县级加1分,市级加2分计分。本项合计5分封顶。

(四)、教师培养

1、完成师徒结对听课任务的老师得2分。

2、按照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指导教师在县级以上教育教学业务竞赛中获奖,每人次给指导老师县级计1分,市级计2分,省级计3分。

3、教师获得县、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教学业务上的荣誉称号,按县、市、省、国家级分别得

2、

4、

6、8分。(任期内有效)

(五)、其他加分

1、凡是本考核学期或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可加3分,学校行政人员加5分。

2、凡是本考核学期或任教一年级和县统考年级的语、数、英老师可加3分。

3、心理导师每学期加3分。

4、排练六一节目的老师得5分。

五、实施步骤

1.建立评价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工会主席、教导、教研主任为组员的评价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评价工作。

2.教师每学年初制订自己的学年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内容包括:自身优缺点分析、上学年的成绩和不足、本学年发展目标与措施。并将以上“细则”内容列成表格,作为“我的专业发展计划书”,再选择你自己准备实施的项目上打“√”。也可以填上“细则”中没有的你认为是自己专业发展能达到的内容。

3.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教师制订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进行指导和审定,帮助教师完成最终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定稿。确保发展计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4.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教师将教育教学的过程资料,包括优秀的教案设计、精彩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与论文、教学反思、获得的各种奖励等反映成长过程的资料都存入档案袋,定期展示。

5.每学期末,教师进行专业成长自我小结(学年末撰写专业成长总结,主要关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专业成长自我评分,同时向学校报告实施情况及申报加分奖励。 6.采取积分制,一学期累计出各自得分。

7、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进行发展性评价,核实得分情况。 8.评价结果反馈,并进行奖励和表彰。

六、结果运用

1.设立教师专业成长发展性评价专项奖励金:基数为30元(只参与者享受),学期结束时累计各自得分,按总的得分分科排队,奖励的人数为分科设奖40℅(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四个组),其中各科奖励等次的人数为一等奖10℅,奖励90元,二等奖15℅,奖励60元,三等奖15℅奖励30元。

2.评价结果将列入“教师目标考核”(教师末位淘汰实施方案)中,其分值为8分。按评价总得分折算出分数(即:折算所得分=个人所得分÷最高得分×8)。同时纳入学校绩效考核。

3.评价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评聘和评先选优的依据之一。

七、几点说明

1、男满48周岁,女满45周岁的一线教师以及所有后勤教师允许不参加测评,也不享受奖励,在列入“教师目标考核”时,按人均成绩计入。

2、实施细则中的各项计分,同一类的按最高级别计分,不重复计分。

3、各项计分必须真实,若弄虚作假,除该项不得分外,该项还要倒扣2分。

4、借调和代课老师不参与考核。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专业三年发展规划下一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