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内涵发展

2022-07-22

第一篇:立德树人内涵发展

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

南开大学校长 龚克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总体布局中,把教育放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首位,以“人民满意”为总要求,特别强调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素质教育、提高质量和综合改革结合在一起,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教育公平落到“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并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理解和贯彻。这里,我仅就“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与内涵式发展”谈谈初步的学习体会。

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它是在十七大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对于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的新概括。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本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日益紧密、教育的功能多样化和溢出效应不断强化的新形势下,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确实成了一个大问题。不妨到媒体上看一看:有人认为,尽管育人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已经并日益成为更多的任务如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等之中的并列的一项;有人认为,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处于竞争中心的研究性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学术创新,表征大学水平的核心指标是研究产出。这种观点事实上是科研为本的观点,将育人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林林总总的“排行榜”大抵是这个路数;有人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求大学把重心放在产学研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这常常见于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的言论甚至是正式的文件;还有人认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建设学科、发展学术,这往往见诸于大学的规划文件和不少学者的言论。如此等等,其共同点是偏离了大学育人之本。需要澄清的是,有不少论者,以洪堡强调“研究”、蔡元培强调“学问”、梅贻琦强调“大师”为元理论,论述“学术为本”的观点,这其实是极大的误解。仔细而完整地看看这些哲人的言论,就不难发现:洪堡并不是就研究论研究,他强调的是只有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尚的品格,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育人;蔡先生讲“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针对的是学生错误认识,在那篇著名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他“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日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其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育人;梅先生讲“大学乃大师之谓”针对的是“大楼之谓”,而他之所以重视“大师”,是因为他们对于育人之重要,即在同一篇讲话中所说的“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其着眼点和落脚点还是育人。

十八大报告明明确确地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可不是一般性的宣示,它是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正本清源的重要命题,它针对的就是当前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甚至还在发展着的对于教育本性的迷失。“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明白白地表达了我们党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和坚守。它提示我们,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目的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而不是升学率、不是论文和奖励以及头衔多少的排名、不是大楼和设备等等。

还必须注意的是,报告不仅仅是一般性地讲“育人”是根本任务,而是进一步指出要“立德树人”,这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成才,先成人;要成人,先立德。育人之道,立德为先。古人重视“立德、立功、立言”,称其为“三不朽”,并将“立德”摆在第一位。而在当下,却往往是重视“发文章”,或可戏称为“立言”为先。殊不知,真正能“立”得住的文章,必定是“道德文章”。没有德,就没有魂,没有魂,就不成人,若竟有文,岂不是“鬼话”?!“立德树人”是古往今来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在我们的学校里,“德育”也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但其实效尚不尽人意,所以在十八大报告还要特别强调“立德树人”。

真正贯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必须从根本任务的高度来认识“立德”的重要性、“根本”性。

首先,要破除将德育仅仅看成是几门课程的错误认识,更不能将德育仅仅当作是政治理论专门知识的讲授。要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从做合格公民的基础要求做起,将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贯穿到全部的教育环节之中。

进而,要转变将德育仅仅看成是德育专门教师和辅导员的任务的错误认识。所有的教职员工都要真正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从事教育职业的根本任务,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和言行举止中。既要“言教”更要“身教”。专业教师在专业教育和研究指导中要有“德”,一方面以敬业精神、严谨学风、求真精神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尽到教育学生了解和理解科研诚信、学术伦理、职业道德(文有文德、史有史德、法有法德、医有医德,如此等等。每一种专业都有自己的道德伦理要求和学术专业规范,它们是“专业化”的公共道德伦理)的职责。干部职工在履行职务中也要有“德”,要自觉认识到作为“老师”(学生总是把学校的员工干部当作“老师”的),不要以为只有“上课”才是育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学生:我们认真负责就是教学生认真负责,我们敷衍马虎就是教学生敷衍马虎;我们热情就是教学生热情,我们冷漠就是教学生冷漠;我们公正就是教学生公正,我们偏私就是教学生偏私。

再者,要超越“灌输”型教育,以启发和引导为主,以教师的育人自觉启迪学生的成人自觉、立德自觉,才能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这就是说,德育的“落实”不是落到教材里、课堂上和活动中,而是要落到人心里。这才能达于“树人”,否则就只不过是写书、讲课、搞活动罢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焕发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主动发展,大学尤应如此。在大学教育中,必须破除将学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的育人观。如果不认识、不尊重学生自身在其发展成长中的主体地位,不是启迪、引导、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是搞行政化的命令、或是工业化的“塑造”,那或许可以制造出“工具”,却不可能真正“树人”。所以,立德树人必须充分认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之本,立德树人。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虽然在不断拓展,但是其“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或核心功能始终没有变。坚守“立德树人”之本才是大学的正道,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

二、提高质量看素质,素质教育靠改革

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里,一口气讲了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质量三件事,最终落脚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蕴含了十八大对于当前教育工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

提高教育质量,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日益强烈的要求。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十四大报告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十七大报告则突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什么党的代表大会报告要反反复复地讲“提高教育质量”?不仅是因为它是“永恒的主题”,更因为这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即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转变质量观。向哪里转?从知识为本向素质为本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交集就是“素质”,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关键。一方面,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综合和全面的,包括思想品德的修养,包括科学素质、人文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另一方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公民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紧迫又长远的需求。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是在“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总要求下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的;十四大报告也是首先讲“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提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十五大报告将“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放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突出位置;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则郑重提出并一再重申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更是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

素质教育讲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总是没有真正得以全面实施呢?原因在于还没有实现教育改革的真正突破。素质教育不是一个阶段性的教育(如不少人以为素质教育只是基础教育的事情),素质教育也不是一个方面的教育(如不少人以为素质教育只是知识教育的补充),素质教育也不等同于“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素质教育是在人类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超越工具主义教育的、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全面的历史性转型。因此,不更新教育观念不行,不转变教育模式(包括内容和方法)不行,不调整体制机制不行,一句话,没有综合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素质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段话,点明了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和提高质量的关系。它揭示了素质教育要以改革为动力,强调了这种改革的综合性,也指明了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的中心是素质教育即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实际上是重申了教育纲要的要求,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以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和方向是至为重要的。改革本身不是目的,内容的更新、方法的改进、学制的调整、专业的分合、考评的宽严等等乃至权力的收放和转移、机构的设置和整合,教与学、学与做、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师与生、干与群等等关系的调整,都要彼此兼顾相互呼应,不能各行其是,此“综合改革”之谓也。然而,这个综合改革需要有中心,这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有重点,这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十八大报告将素质教育与教育综合改革、提高质量结合在一起,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改革环境和提供很好的制度保障,并通过素质教育实现提高质量,这也是检验教育综合改革成败的标准。

当前,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转型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甚为紧迫。适应社会需要,结合教育实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三、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和特色

专门针对高等教育,十八大报告中只有一句话,即“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深刻地指出了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结合点的突出重要地位。正是由于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地位,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对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中寄予厚望。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并可能接受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就业人口来自高等教育,它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导向作用更强、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大,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高等教育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什么是内涵式发展?

首先,它是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提高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第一要义。质量问题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过了大约30年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法国在1984年通过的《高等教育法》中强调,“法国政府认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1984年“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倘若美国高等教育沉湎于不求进取的状态,倘若允许追求高校文凭而不学习,那么各级教育都会深受其害。”因此,“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教育质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6.9%,在校学生数从1998年的340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2232万人,增加了5.56倍。目前,从规模上看,我国无疑已是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今后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是静下心来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这里,必须再次强调的是,不能再用工具主义的质量观来谈质量,确立素质为本的质量观是提高质量的前提。

再者,强化特色是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内涵式发展应各有千秋、各具魅力、各领风骚,突出个性化发展观念,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地区和行业特色,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形成本校发展的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近些年来,我国大学确实存在着趋同发展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批评者往往斥责一些高校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丢失了学科特色。然而,我们不能否认综合化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甚至含有教育发展的规律性。教育特色的实质其实不在于学科的差异,而在于文化内涵的个性。拿基础教育来说,教学科目几无不同、教学目标几无不同、教育资源亦趋均衡,难道就不能发展特色了吗?再看牛津、剑桥或是哈佛、耶鲁,他们之间在学科构成上差别不大,但谁能无视其各自的特色?因此,学校的特色根源于其文化特质。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是教育特色发展的逻辑起点。大学的文化内涵是最重要的内涵。文化的个性是制度个性、体制个性、模式个性和形象个性的内涵所在。学校提供给师生的不仅是教室、操场、图书馆、实验室、礼堂等等有形的东西,对于“育人”来说,学校是一个无形的文化环境,它积淀着这所学校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特定的人物和故事,积蕴出这所学校独具的风格和气质、特属的光荣与梦想,也形成了特别的文字性表征(如校训、校歌等等)、制度性安排(如书院制、选修制、导师制等等)和物化的载体(如文物、建筑、碑刻、雕塑等等)。而要发展特色,不能只是嘴上说说,需要给予各个学校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改变过度的行政主导、管制和干预,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自由,扩大校园的民主,如此才能让各自独特的文化特色成长起来。南开大学的文化特质就浓缩在“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之中,它表达了南开人的核心价值理念,乃是南开“话语”的核心。结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南开大学要进一步拓展“公能”文化的时代内涵,以“公”为先,以“能”为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有文化高素质之秉公尽能的“南开人”。

第二篇:立德树人,实现学校和谐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一起学习和探讨学校德育工作。

我校的德育工作以“立人、树人”为中心,以常规管理,课堂渗透、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励志教育为主线,并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确立了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高一,实行养成教育;高二,实行行为习惯教育;高三,实行感恩教育。

一、坚持常规管理

1、构建完善的德育管理体系。我校德育管理体系共分四级:学校、年级、班级、学生会,其中以年级、班级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学校、年级、班级各自都有一套完备的管理方案。

2、加强常规检查。学校协同年级、学生会对校园违纪、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检查结果,全部计入量化考核。

3、我校每学期坚持做到“三个会”制度,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汇报会,每学期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4、量化与考核。各年级、各班每月、每学期、每学年都有一次量化积分评比,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同时,我们制订了《班主任奖励方案》,将“优秀班主任”、“双优班主任”、“功勋班主任”的荣誉称号授予那些为学校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班主任。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年级、班级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又大大减轻了学校的工作压力,还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重视德育渗透

学科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系,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将德育资源的挖掘和体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我校全体教师从本学科教育的道德要求出发,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把传授科学知识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德育内容,这样不仅避免了强加和说教的感觉,而且使德育可知可感,有血有肉,具有了较强的可接受性。

三、以德育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德育的实践与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五大系列教育活动:

一是国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年新生入校以后,我们都聘请部队官兵对学生进行短期军训,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队形队列训练、唱军歌、整理内务等形式,帮助学生确立规范意识,增强纪律观念,磨练坚韧意志,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如:3月学雷锋演讲、征文、板报比赛,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在母亲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12.4法制宣传日组织普法签名,黑板报评比,元旦组织文艺演出等等。

三是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乡镇中学进行慰问演出,在寒暑假做普法调查等内容的社会实践报告,到白求恩纪念馆等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

四是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

五是体育艺术教育活动。我们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手工艺品展,成立了各种学生社团,如文学社、书法社、舞蹈社、DJ音乐社等等,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

四、优化德育环境,注重潜移默化

我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网络、校报、黑板报、宣传栏、标语、标牌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教室内、外张挂伟人画像、语录;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橱窗,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组织专题图片展览、专题节目制作与播放、专题歌曲演唱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如:校训的制定就是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诠释后讨论确定。校园内的草坪上的标语,也来自学生的智慧。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五、开展励志教育,为学校发展助力

自2013年引进励志教育以来,我校的励志教育已经走过了五个学期。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全体导师认真批阅成长册、与学生倾心长谈、共同活动,全体学生认真朗读励志信、填写成长册、与导师座谈、参加励志心品课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精神面貌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有的学生由以前的厌学逐渐转变成了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有的学生由以前的浑浑噩噩、迷茫转变成有了比较清晰的目标,有的学生由以前的懒惰变得勤奋上进。励志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真正实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以上就是我校近年来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与尝试,其中还有许多不成熟和值得商榷的地方,愿与同仁们共同探讨,共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谢谢!

德育教育工作 汇报材料

2015年5月15日

第三篇:立德树人,抓校园文化建设,促学校特色发展

木老元中心学校教育调研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集中表现了学校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师生起着向导、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创建整洁、文明、平安、和谐、具有丰富内涵的校园这一目标,我校根据《施甸县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活动取得显著的成效。

为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落实县教育局的方案要求。我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致力于塑造学生美好品德,开启学生智慧人生、引导学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不断完善德育管理机制,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 习惯。加强对学生世情、国情和社情教育。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经典文化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人生指导教育、网络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作用,挖掘身边的德育资源,不断充实德育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我校既重视硬件建设,也重视软件建设;体现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加强规范引导,注重个性发展。积极动员全体师生,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三方面做出努力,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提高育人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一、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1、搞好校园美化,净化,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我校师着力进行对教学楼美化和净化工作。在教室贴挂名言警名,规范和要求,既美化了教室,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在净化教学楼方面,我们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实行班级,楼道每天定时小清扫,每周集体大清洁,使广大师生始终能在优美而整洁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除在视觉角度让师生感受到美,我们又完善了校园广播音乐系统,上下课的铃声都是优美的音乐,让师生听觉上也得到美的享受。

楼外的操场等硬件建设,美化,绿化亦有明确的思路,将在后续的工作中逐步完成,那时,整个校园绿树成萌,花团锦簇,身处校园,如在花园。这是我们的愿景,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让每个角落都释放着教育的智慧。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校在班极文化建设方面极为重视。每个班级墙壁上都贴挂条幅,名言,《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在前面黑板旁张贴眼保间操示意图和视力测量表,黑板上方写上了学风要求,墙角处有统一制作的读书角,学生可在休息时惬意地享受读书之乐。教室后墙均设有一面标准规格的黑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每星期都可就不同专题进行文化宣传和文学创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 彰显特色,关注细节,大力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点晴之处。我校本着“建设有文化的校园,塑造有思想的教师,培育有素质的学生,办成有特色的学校”这一目标扎实地开展精神文化建设。

1、组织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每学期,每个班级都要求有计划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卫生,感恩立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讲和谐”,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2、抓住契机,巧妙育人。结合“学雷锋活动”,我们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处处善待他人,热爱学习,骨于钻研,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结合“主题读书活动”我校要求教师躬身示范,引领学生把读书当成惯,打造书香校园,提高学校的文化气息。在这方面,我组织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汇报活动,有读书月,优秀图书展,主题班会,朗读比赛等,使学生浸润在书籍中感受文化的魅力,阅读的乐趣,这一切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明祭扫,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乡士革命英雄,在学生心里埋下报国宏愿。

3、以德立校,构建和谐。我校特别重视学校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这种和谐表现在领导相互学习,分工合作,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领导与教师互相尊重,彼此关怀。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平等沟通。以高尚的道德为原则,以高效的开展工作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使命而建立起的人际关系,使得全校师生能在放心,安心,舒心的氛围中生活。

三、依法治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凡事无法而不立”。为使学校的发展更为规范,更科学,我校不断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先后制定了《木老元乡中心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师德教风建设实施细则》、《安全管理制度》、《班级量化管理及考核细则》、各科室《管理办法》、《财物管理制度》、《爱护财物公约》等多项制度,为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制度保证。

苏联知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物质基础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 也有人说“花香修人性,绿篱筑爱心”,都是在强调校园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如今,我校已经形成了此项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并取得了阶段的成果。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将校园文化建设做得更好,真正实现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第四篇:立德树人学校征文: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

立德是育人的根本,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使命和价值。

xx市xx实验学校是一所幼小中xx年一贯制的公办学校,培养的学生从3岁进幼儿园到18岁高中毕业,学生生命的底色就在这里铸就。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所好学校就要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

一、“立德树人”是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

“立德树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德育方面要从小培育学生的是非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个方面,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材,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这就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顺应每个学生自然的禀赋,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尽最大可能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

“立德树人”包含了德育和智育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xx实验学校牢记育人使命和价值,传承“德行好、基础实、能力强、视野阔、特长显”的学校育人目标,始终将“立德”放在育人的首位。2019年10月学校将迎来八十年校庆,八十载xx育人播撒爱,新时代立德树人再出发。学校致力于为祖国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关键在教师。

结合区域“三好两优”人才建设项目,党总支在发动师生、家长讨论的基础上,设定了xx“好老师、优势学科、优秀团队”标准,明确将“立德树人、学科育人”写入好老师和优势学科标准内容中。党总支通过设标准,达到广大教职工共学习、树榜样、有提升的教育成效,在广大教职工中倡导立德树人使命和育人价值。

二、增强全体教师 “立德树人”责任感

2014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对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说:“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是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

“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师德”。“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关键是要拥有大量的好老师。办人民满意教育需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xx实验学校党总支落实学校“全员、全面、全程”的教育机制,通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的不断涌现。营造风清气正、和谐进取、敢为人先、积极探究、勇于创新、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

党总支开展多种教育活动,提高全员“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xx实验学校目前全校教职工247人,围绕学校“实验性、创新型、国际化”办学目标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党总支就学校师德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坚持师德规范要求,加强思想文化引领,营造“立德树人”氛围。结合长宁区“三好两优”人才队伍建设要求,自下而上广泛听取师生、家长意见,制定了“xx好老师、xx优势学科、xx好团队”标准,引导广大教工和班组对照标准,完善行为,提升师德修养;并注重挖掘培育身边先进师德典范,每年评选“xx好老师、xx优势学科、xx优秀团队”,通过道德讲堂进行表彰宣传,弘扬先进,倡导师德风尚;组织中小两部学生运用网络APP无记名征集“最喜欢听老师讲的一句话”和“最不喜欢听老师的一句话”活动,在道德讲堂上进行发布。通过设标准、树榜样,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党总支组织开展以“勤耕杏坛,芳菲满天”为主题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利用建党纪念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xx实验学校建校80周年、十九大报告会、道德讲堂、电影党课、外出参观、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最喜欢听的十句话》印成书签发给每一位老师等等,在教工中广为宣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宣传xx“好老师、优势学科、优秀团队”标准,激发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服务奉献、敢为人先、勇于创新,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xx好老师。

党总支把“弘扬高尚师德,倡导立德树人”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强化党性观念,提振教师精气神,引领党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工以敬业爱生、服务奉献的突出成绩共同奏唱出校园最美好声音!

三、培养党员教师成为“立德树人”的楷模

xx实验学校目前的党员人数共101人,占全校教工总人数的41%,抓好党员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将党员培养成师德典范和教育教学骨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更多教师树师德、强师能,为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优秀教师人才队伍的保障。

党总支鼓励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在探索幼、小、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以及开展国际融合教育实验、探索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总支组织“道德讲堂”让党员成为引领高尚师德的模范。“道德讲堂”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和师德素养,增强党员“立德树人”意识,促进党员带动广大教师成为师德强、业务精的好老师,将党员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管理骨干,推动和促进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例如:《清气满校园,师德耀xx》的“道德讲堂”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有青年党员教师谈教育理想;有教工团志愿者展示他们的风采;有展示学校“三好两优”先进集体和个人风采;有校领导为 “三好两优”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奖;有“团队育人 润物无声”视频展示;有幼儿部中班教研组教研活动的展示;有手球队师生的访谈;有小学部合唱队献给亲爱的老师们的合唱《茉莉花》;有校长对好老师诠释的微讲座。“道德讲堂”主题活动凸显师德师能、立德树人、党性修养、服务宗旨等关键词,催人奋进、积极向上,每学期召开的“道德讲堂”与每年3月开展的党员师德承诺活动增强了党员教师的师德素养,提升了党员教师立德树人意识。

党总支开展“做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系列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的育德能力和思想境界。2019学年起,组织党员教师每周开设“党员教师讲时政”活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国旗下讲话”;组织青年党员教师跨学段开课、全体党员教师听评课活动;结合家长、学生所需,组织党员参加特色课程---《情商》课程的培训学习,提升党员教师的育德能力,帮助党员教师更好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以及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校共育、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总支组织“做受学生欢迎的xx好老师”的微型党课征文、演讲活动,提升党员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境界。

四、“立德树人”培育xx时代新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在教育综合改革、注重“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和优质。

党总支倡导鼓励党员教师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先锋模范。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学习成为了学习常态,走班制的学习模式给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和师生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党总支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要求党员积极参与集体辅导助力学生成长的教育活动。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对学习困难、心理焦虑等学生开展个别化针对性的辅导,以及集体会诊、集体反馈、分头指导、集体家访等行之有效的个性化教育。

“集体会诊”---在以党员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集体会诊制中,导师组成员在党员班主任老师的召集下,每周一碰头,一月一例会。每周一碰头,班主任老师主动向任课老师询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行为规范的表现。通过任课老师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班主任把学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及时反馈给任课老师,和谐师生关系。在每月例会上,各科老师就个别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状态起伏较大、心态出现问题、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方法需调整以及个别学生进步较快或者退步明显等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分析,集体确定帮扶对策。

“集体反馈”---对一些需要与家长反馈、沟通的学生,党员班主任邀请家长到校,相关任课教师集体与家长反馈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情况,听取了任课老师全面而科学的建议和辅导,凝聚导师团队集体智慧的沟通、反馈往往全面而高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

“分头指导”---对学生进行全面“把脉”结束后,党员班主任协调任课老师进行课外辅导、答疑解惑等,导师组老师各自领取 “扶贫”对象和“攻尖”对象,随后,任课教师各自采取行之有效的个别辅导形式,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师生一对一),点对点(帮扶薄弱方面)的辅导。一阶段后再进行评估。党员教师尤其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使家校共育达到理想效果。

“集体家访”---以党员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集体家访制最大限度发挥了教师团队家访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学生更加亲近教师,亲其师信其道,家长更加信任教师,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推学生成长!例如,党员班主任施宇慧老师先分析学生情况,找出典型,确定家访对象。随后征询并邀请任课教师一同随行。在高三第一学期开始前,施老师协同语、数、英学科老师一同前往陈某(过渡焦虑型)、顾某(严重偏科型)、郑某(自由散漫、严重缺爱型)等几位同学家里,了解情况,送去老师们的关爱。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许、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情况。在家访的过程中,有着丰富德育工作经验的语文万技伟老师充分展现了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技巧,与家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家长的充分信任与认可,也让我们其他老师觉得受益匪浅。数学曹俊老师和英语任含华老师认真查看了学生的暑假作业,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并给学生私人定制了近期小目标。英语任含华老师为顾某同学定制了英语一考能达到100分的目标;万技伟老师为陈某同学定制了每天读15分钟文言文的任务,争取语文过班级平均分;曹俊老师给陈某同学定制了每天挑战一道数学难题的任务,争取能在数学学科上有突破;给郑某同学定制了补齐暑假作业的任务,争取不拖欠作业的目标。通过本次家访,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老师满满的关爱,更是老师的鼓励和信任,事实也证明了他们将这份鼓励化作了学习的动力,高三一个学期下来,这几位同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总支将继续加强组织、宣传和发动,将党员服务宗旨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建项目积极回应“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引领全体党员和广大教师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xx实验学校就是这样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培养了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造就一代有青春梦想,有理想追求,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

第五篇:立德树人

努力争做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老台乡小学

2015年8月26日-30日,我校40名教师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安排,由以县一小为盟主捆绑联动的三所学校参加的为期五天的‚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四好教师‛专题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感到:好的教育需要好的老师。新疆处于民族复杂、政治形势严峻的时期,更需要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需要这些好老师带动新疆的教育事业,最终带动新疆各方面事业的大发展。

张春贤强调,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与核心要素,没有好的老师,就没有好的教育。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首先是国家公职人员,要自觉用好干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教师是知识分子,肩负着引领社会风尚、传播现代文化、启蒙基层群众的特殊使命;教师的本职身份是教育工作者,从事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总书记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新疆各族教师都要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如何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才能成为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首先,做新疆特色好老师,就要像天山雪莲般的高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就要像天山雪莲坚定守护生命和美丽一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做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就要像天山雪莲不畏严寒秉持高洁一样,用好课堂讲坛,守好校园阵地,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疆精神,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当热爱我们的职业,对教育饱含热情,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动力源泉,是教师前进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爱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用爱去感染身边的人和事。

提高工作的热情,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的问题。一是自身需要做出改变。如今的教师生涯面临两大方向:一是力求创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二是墨守成规,直至走下讲台。然而事实上有很多教师对变革和新思想表现出恐惧,他们甘心平庸,封闭在狭小的教室里,早已忘记了社会的变迁。而优秀的教师则不停的探索新思想,尝试新变革,寻找有助于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新方法。只有这样不断学习实践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信条,保持一个职业责任感和热情,教学才能不断进步。其次,要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在如今复杂的社会,仅仅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每个教师还必须为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负责,提升教师的这一地位。真切的感受‚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所带来的自豪感和兴奋感。而‚优秀‛是要通过许许多多艰苦的奋斗换来的形容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如今,社会赋予老师的责任和要求也随着城市的不断进步而提高。总结一下可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八个字为重点,树立一名优秀的教师形象。教师应内有自觉能动和创造的主体意识,外有昂扬的精神面貌!

其次、做新疆特色好老师,就要像大漠胡杨般的顽强,把立德树人贯彻始终。 教师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崇高事业,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在碰到各种困难、挫折、考验的时候,就要像大漠胡杨一样,保持一种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们最崇尚有知识的人,最尊敬有德行的人。教师要承担起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必须要师德垂范。不仅要严格要求自自己,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给学生以正确引导;更应主动审视自身不足,干干净净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像大漠胡杨一样,吃苦耐劳,越是清贫越不放弃追求,执着于教书育人,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把根扎在三尺讲台。

做立德树人的新疆特色好老师,更要秉持大漠胡杨那种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的顽强品质,在面临特殊困难时,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努力开拓出适合新疆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

关于教师生命的两个态度:

第一个态度,就是有‚韧‛劲儿地学习。做教师一个普遍问题是文化素养缺失:视野不宽、底蕴不厚、修养不足、情趣不多。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读书。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读书、读经典,才能获得生命的气象。‚读书是最高级的化妆品,是老师最长远的备课。如果说有字书是光合作用,无字书就是化学反应。读书,让教师从容、淡定、祥和,从而驻颜有术。‛

第二个态度,则是靠‚恒‛劲儿积累。‚日本有句谚语‘滚石不生苔’,这告诉我们要有定力,定下来才能生出智慧,获得机遇和回报。‛窦桂梅说,‚演讲、笔耕,把自己的人生当故事,不断积淀,在现实中找到成长点,发现自我追求的动力,为自己立一座人生的丰碑。‛ 人生是一本书,自己写出来大家读。‚教师的十条修炼‛是她自己对这本‚大书‛的独到诠释: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慎独养身、伸展个性、爱在细节、海纳百川、合作学习、海星角色。

每个教师都要思考怎么样生活才能达到生命的高度。而让教师的生命得以润泽,需要教师以一个个教室为基地,以自我发展为目的,遵循专业历程的基本规律,让课堂改变职场、实现价值,站在学生面前,用思想的力量、学科的魅力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第三、做新疆特色好老师,就要有绿洲白杨的进取拼搏,做‚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表率。 做新疆特色的好老师,就要像绿洲白杨般的努力奋进,不讲究生存条件,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积极生长的倩影;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就会生根、抽芽、玉立成一道风景。只要有一间教室,有一张课桌,就应该有新疆特色好老师辛勤授课的尽职身影,只要有一个学生,有一本作业,就应该有新疆特色好老师努力耕耘的执着付出。教师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深耕,在非专业领域广泛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要知道自己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提高自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我们知道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递本学科的知识,但是更应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学科知识不能过分强调,因为它不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重点。

我们学校是民汉合校,所以我们更加要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树立一个有新疆特色的教师形象,作为各族学生的引路人,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育他们做人,为他们指引人生方向。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业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牢固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学校是典型的农村民汉双语寄宿制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不多,规模不大。但是学校非常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和民族团结精神的塑造。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以及点点滴滴的事务,努力抓好养成教育,大力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和秩序意识。从遵守交通规则、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公共秩序等点滴平常事做起,养成重修养、明礼仪、讲文明、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民汉教师在工作中能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拒绝愚昧、反对迷信、远离极端;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引领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互相欣赏。这次学习之后,我相信我校更加会把去极端化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更进一步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筑牢防范和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的防控体系,凝聚共识,切实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总之,我们觉得要做一名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不仅需要热爱教育、对教育有热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你了解新疆热爱新疆,对新疆的历史知识、民族文化有更深的涉猎,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为社会树立标杆,以一个个‚微行动‛教育感染学生、带动影响身边的人;作为一名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更需要你能自觉承担起民族团结的责任,与少数民族师生、家长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牢记自己的身份和神圣职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为新疆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捆绑联动‚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四好教师‛集中教育学校总结

努力争做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单 位:吉木萨尔县老台乡小学 日 期:2015年8月30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领导坐班接访制度下一篇:劳动用工合同书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