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基础教材管理论文

2022-04-2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英语专业基础教材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改革,一直是独立学院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务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英语专业基础教材管理论文 篇1:

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师资缺乏、英语课副课化、教材使用缺乏规范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依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对小学英语课程地位的认识、建立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形成完整的教材管理和使用体制、解决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 新课程实施 对策

自2001年1月颁布《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以来,小学英语就成为我国的国家课程。小学开设英语课已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在小学英语教育理念、教学实践、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冷静思考一下,我国小学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为有力指导小学英语课程实施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小学英语课程实施进行了专门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课程目的

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1]

(二)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两级目标要求,一级是“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二级是“听、说、读、写、玩演、视听”。[2]一级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是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依据,以学生“能做什么”为陈述方式,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来描述,如“使学生怎么样”。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基本思想。

(三)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上,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另一方面也是从小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他们所能接受的方式和熟悉的话题组织教学,使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四)开发符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特点的课程资源

教材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这说明英语课程学习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学习,更是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教师资源缺乏

由于小学英语课开设面较广,在全国各地小学英语教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英语教师短缺的现象,乡村小学尤甚。如:“云南省文山县58名小学英语教师中,英语专业13人,转岗教师达45人。广东省2002年暑假小学英语培训的1200名转岗教师中,97%的教师都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经过暑假培训,真正合格率仅有53%。”[3]这些半路转岗的教师是教非所学、学非所教,其质量能否保证不言自明。因为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是一门艺术,有比较高的专业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除了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语言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基本功,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入门阶段的教学,越要讲究科学性。小学生学外语不同于其他用母语教授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一旦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学生过早厌学,对以后的外语学习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4]“发音不准确,英语习惯搞坏了,不仅会给中学的英语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还有可能将毁掉孩子一生学习英语的兴趣”。[5]

(二)英语课副课化,导致英语教师边缘化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虽然已经提出了准确明晰的课程理念,取消小学到初中的升学考试,旨在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然而我们的领导、教师们依然是把“应试教育”抓得严严实实,片面强调语文、数学的重要性,语文、数学成了不折不扣的“应试文化”的霸权者。造成的不良结果是语文、数学主课化,其他学科副课化。课时费发放、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定等自然都向语文、数学教师倾斜。甚至一些领导、教师、家长错误地认为英语到初中会重新学习,结果导致了英语课副课化,英语教师地位边缘化。

(三)教材使用缺乏规范

对于教材,《纲要》规定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6],学校和教师将有选择教材的自主权。目前,小学英语教材使用方面主要的问题是“缺少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课文内容与初中课本无法衔接”[7]。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学英语课程作为国家课程才刚刚起步,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和管理的规范化还存在很多问题。新课程改革推行之后,小学英语课程在全国市、县级小学逐步开设,这样的问题已经日益突出。

(四)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其他课程资源。目前,许多学校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较为狭隘,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多渠道地开发和利用教材,对于其他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缺乏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并且很多学校的教学设施滞后,主要还是依靠录音机来辅助英语教学,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还比较缺乏。

三、解决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小学英语课程地位的认识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是当今社会大势所趋。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在二至八岁,此时儿童学习外语的潜在模式的可塑性大,母语定势干扰少,可以避免外语学习过程中的“翻译”现象,儿童学习语言越早,掌握语言就越容易。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最新研究证实,儿童学习外语时使用的大脑部位与成人明显不同,并导致儿童掌握外语的速度远比成人快得多。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学习语言的部位(即布洛卡区)在人的幼年时期非常灵敏,人们的母语就贮存在该区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该区域的灵敏性呈下降趋势。一些研究者还利用核磁扫描技术对儿童和成人学习外语时大脑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儿童学习外语时,大脑将外语贮存在布洛卡区,也就是贮存在与母语相同的位置,而成人在学习外语时,大脑已无法将外语贮存于布洛卡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而这另一区域远没有布洛卡区灵敏。因此,尽早开设英语课是掌握地道英语,发展英语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

(二)建立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没有完备和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小学英语课程很难有效地实施。我们应该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利用教育内部各种资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采取各种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小学英语师资培训。对在岗和即将上岗的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短、中、长期强化培训,着重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将已经具有合格的英语能力的人培养成小学英语教师,或者把已经具有合格的教学能力但英语能力尚欠缺的人培养成小学英语教师。

(三)规范教材的使用

学校要组织专门的委员会征集教师对教材使用的意见,制定选取教材的规范,对各种教材进行评价,对教材使用环境进行评估,推荐符合本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的教材,以供教师选择。对选用教材做好使用记录并妥善保存,作为下次选用教材的参考。总之,要形成完整的教材管理和使用体制。

(四)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明确课程资源的正确内涵,树立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尽量避免课程资源闲置,以免造成浪费。由于客观经济条件限制,有些学校在一时间内很难添置先进的教学设备,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对于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音像室,要建立正确使用的规章制度,并配备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课时设置,使每个班都有机会使用;如有机器出现故障,应及时修理。对于图书馆、阅览室,应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建立严格的借阅制度,并经常更新和添置书目。对于网络室、实验室,不仅要配备专职的管理员,还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修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http://www.pep.com.cn/200212/ca29191.htm.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页.

[3]张正江.我国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后果[J].上海教研,2006,(8):70.

[4]彭梅.刍议小学开设英语课的可行性[J].Foreign Language World,2003,(3):66.

[5]张军.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2):107.

[6]参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7]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J].人民教育,2001,(12).

作者:许丽丽

英语专业基础教材管理论文 篇2:

独立学院教务精细化管理研究

摘 要: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改革,一直是独立学院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务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独立学院的特点、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从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提高独立学院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教务管理;独立学院

作者简介:李素娇(1988—),女,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研究实习员、材料工程系教学秘书。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招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目前存在公办型和民办型两种形式[1]。中央一直将其定位为“民办高等教育”类型[2],并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办学时间短,因此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参照,其管理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务管理,一直是与学生学习直接相关的管理内容,涉及学生选课、学分、考务、毕业等非常烦琐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当前高校逐渐放开选课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力培养的倾向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这也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如果无法做到注重细节、注重量化、重视工作效率和绩效考核,整个教务工作将会面临危险,甚至引发严重的教务事故。“精细化管理”则是一种强调细节管理、消除工作失误、简化工作流程的管理理念[3]。而迄今为止,“精细化管理”虽然得到企业管理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在高校管理、教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教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够通过教务管理工作中细节的优化、工作失误的避免、工作流程的简化,来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

精细化管理对教务工作的改革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缺乏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独立学院,工作中如果一味地沿袭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模式,会缺乏针对性、缺乏创新性,也无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显得十分必要。

一、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形式多样,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同传统高等院校有所区别,使得独立学院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学院的日常管理中,最为烦琐、工作量最大的往往就是教务工作,而它又恰恰是与学生利益关系最为紧密的工作。当前的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包括了学生的注册和报道、成绩管理、毕业生工作及证书管理、综合教务系统建设等方面。随着电子办公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工作都是在网络管理系统上进行。而目前的很多独立学院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在系统对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数据共享困难、联网故障等问题,使得整个教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无法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现有的优质教务系统。

2.教学质量

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具有难度。首先是生源问题,独立学院大多是在本科第三批次或专科招生,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觉性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配合性较差,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在品牌和福利待遇上,都无法吸引优秀的高教育背景人才到校任教,师资力量薄弱,在科研条件、科研平台上也无法与母体学校相提并论,缺少科研支撑的教学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

3.教学运行

独立学院的主要收入源是投资和学费收入,主要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学校公用经费、贷款本息、向母体学校缴纳的管理费等。对于初创阶段的独立学院来说,学费收入是有限的,而日常的运行经费、工资支出等会随着物价的提升而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很多独立学院入不敷出[4]。资金的缺乏,使得教务管理中,在师资力量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而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的师资、管理力量和课程体系的辅助投入也有限,这使得独立学院的教学顺利运行难以保障。

4.培养计划制订

独立学院的教务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上,往往具有同质化和同一化的倾向,它们大都倾向于开设短期热门、低成本运行的应用型专业,而缺乏基础学科建设。很多独立学院开设金融专业、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英语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贸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或者就是沿用母体学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并直接删去对教学设备和科研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这样只会使得独立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办學特色,或是对母体学校过分依赖。

二、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探索

“教务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精准性、发展性、以人为本和创新。教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需要以教务数据为基础,强调数据的精准管理;需要以当前的管理实务为基础,强调持续改进和发展;需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以教务工作者为主体,强调人本管理;需要以管理创新为方式,强调自我改进和提升。

1.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

(1)在教务岗位的设计上,做到按需设岗。一般情况下,设置学籍管理科、教学运行科、教学质量科、教材管理科、实践教学科等,每一个科室有明确的职能要求,进行教务、考务、成绩、教学建设、督导等工作,尽可能删减不必要的科室或人员岗位。

(2)明确岗位职责。①学籍管理科,需要负责新生入学、学籍信息采集、成绩管理、毕业信息校对、证书发放等工作;②教学运行科,需要负责任课教师安排、课表编制、选课管理、重修管理、双学位管理、考试管理等;③教学质量科,需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新专业申报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等;④教材管理科,需要负责学生教材发放、组织教材研讨活动、教材入库管理、学生教材费账务管理等;⑤实践教学科,需要负责实验室管理、实习管理、毕业论文管理、课程设计管理等。并且,所有的教务人员都需要挂牌上班,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2.规范精简操作流程

要做到教务工作和操作流程的规范精简,需要理顺当前的教务管理业务各项流程,消除流程中的多余环节,增加一些服务学生的环节。而规范和精简的方式,主要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中的ESIA法(Eliminate、Simply、Integrate、Automate),即删减、简化、整合、自动化。

(1)操作流程的删减:在教务管理操作中,各个科室之间存在着业务重叠和冲突的部分,因此很多教务工作者需要在各个科室之间来回走动,资料來回传递,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跨部门协调工作。因此,需要删减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重叠部分,尤其是某几项工作需要使用相同的一手数据和资料时,则可以将这几项工作交给某一个科室完成。

(2)操作流程的简化:当前教务工作的简化,包括了文档简化、沟通简化和流程简化这几个部分。在文档简化方面,可以将多个文档引入超链接,防止内容重复、栏目烦琐、数据不一致等情况;在沟通简化方面,可以在学生开学和教师入职时,对他们进行教务培训,并及时与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务管理内容的交流,节省后期办事时间;在流程简化方面,通过整合各科室的流程,来制订每一个科室的职能范围和办事流程,张贴在办公室外侧,并注重服务流程的改进。

(3)操作流程的整合:将原本几项任务合并,统一交给一个科室或一个人来处理;将同一个数据源所涉及的操作也进行合并。例如,毕业信息作为同一个数据源,就可以将相关的毕业信息的校对工作、学位资格审查工作、学位证书管理工作交给专人完成。

(4)操作流程的自动化:强调的是信息系统的使用。通过建立网上的综合教务系统来进行学生选课、上课、考勤、考试、查分等工作;同时建立教务网站,发布相关教务信息。

3.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

教务管理者是执行教务管理制度的主体。教务管理者对于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实施,直接决定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首先,是观念的普及。要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就“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原则、管理方式等方面接受系统的培训,使得精细化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另外,对于新增的教务管理规则、系统、设备设施等,需要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让工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其次,采取激励措施,对于认真履行精细化管理制度的人员实施奖励和表彰。每一个岗位都制定了明确的责任和权利,这不仅仅是日常工作要求,也是绩效考核的要求与依据。再次,安排高水平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务工作者参加教学研讨会、教务系统培训会,或者到其他子弟学校进行观摩和考察,来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最后,注重教务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培养,尤其是教务处的科级以上管理者,需要学习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运用到教务管理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务工作方法,解决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

4.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

落实岗位职责,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教务监管考核体系,提高教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岗位职责的明确,是监管考核的依据和基础;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过程,必须有严格的定量考核方法,并保证过程的公正公平;考核结果要直接与薪酬挂钩、与职业晋升机会挂钩。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在当前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引入“精细化管理”之后,能够通过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的改进,来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在学籍管理、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务工作效率,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小红.浅谈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中国电力教育,2011,(1):24—25.

欧子艳.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0—92.

喻夜兰,许春英,高志强,等.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8—49.

王 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50—151.

作者:李素娇

英语专业基础教材管理论文 篇3:

大学英语辩论教材的出版思考

【摘 要】 国内外各种英语辩论大赛的兴起,对高校英语辩论教材的出版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更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高校英语辩论教学和教材出版面临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文章对国内外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的现状、问题和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我国英语辩论教材出版策略,以期提高此类教材的编写质量。

【关 键 词】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策略

【作者单位】陈英,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

在我国极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英语人才作为实现倡议的重要资源,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知识结构单一的英语人才是无法胜任这一使命的。“一带一路”沿途国家语言生态各异、政治生态各异、文化生态各异,要顺利推行这一新的开放和走出去倡议,引领区域共同体各国走向共同繁荣,必须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1],语言成为实现“五通”的桥梁和工具。虽然“一带一路”沿途大部分国家的母语是小语种,但是没有一种语言像英语这样在国际交往中被广泛使用,成为这一区域的通用语言。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倡导国,我国需要大量能够跨国工作的政府官员、贸易代表、工程技术人员、法律人员、财会人员和物流运输人员等外向复合型人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国家赋予的重大责任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人才除精通英语和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敏捷的应变能力、严谨的逻辑判断思维和创新务实的品格[2]。

英语辩论大赛的辩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思辨逻辑思维、英语表达能力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英语辩论正是培养外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教学模式之一。因此,不少从事英语辩论教学和训练的高校教师纷纷寻找这方面的教材,有的甚至对研究出版此类教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高校英語辩论教材的现状

目前比较新的高校英语辩论教材是“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辩论赛官方指定的教材《思辨精英:英语辩论——构筑全球视角》,这是由国际知名辩论教学专家、国际辩论教育协会前主席Robert Trapp与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一线辩论指导老师共同编写完成的。在此之前,使用较多的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Gary Rybold所著的《英语辩论教程》,该书介绍了英语辩论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包括辩论形式、评判规则、思辨、立论陈词、提供论据、反驳、记笔记等主要内容。《英语辩论教程》附有两种基本辩论形式的录像光盘,为读者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资料。另外,还有William J. Miller所著的“立场——辩证思维训练Taking Sides系列”丛书,这是一套合集,不宜用做课堂教学,只能用于课后辅助阅读。

国内独立版权的英语辩论教材可谓凤毛麟角,比较知名的有陶曦、樊启青等出版的关于议会制辩论的书,主要介绍议会制英语辩论的起源、发展、技巧等内容,而关于英语辩论教学与时事、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相结合的出版物相对较少。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3]。

二、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有英语辩论教材数量较少,可供学生选择的不多。高校英语教材出版商对传统英语口语训练教材的投入远大于对英语演讲、辩论教材的投入,不重视英语辩论教材的研究和出版,使得这方面的教材数量非常有限。过去,我国对英语辩论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如今更需要集中各方力量出版英语辩论教材,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从而进一步满足培养创新型、外向型复合人才的需求[4]。

其次,现有英语辩论教材大多为外国学者所著,缺乏对我国学生的针对性指导;编写思维有明显的外国印记,与中国式思维模式有一定冲突;而且其中的案例多为国际问题,较少针对国内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增加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实践证明,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学生对外国教材的不适应很快就显露出来。外国教材缺乏对学生辩证看待事件的引导,让还未能对身边发生事件熟练思考的学生过早地运用国际思维看待国际问题,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辩论的兴趣。

再次,现有英语辩论教材大多是近两年出版的,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英语辩论教材的出版是随英语辩论赛的展开而兴起的,近两年英语辩论赛得到国家、高校的高度认可,推广面扩大。目前出版的教材主要以辩论赛要求为标准,以参赛的辩题方向为导向编写,材料、案例的选取也多来自辩论赛,缺乏总领全局的纲,也缺乏对辩论理论的基础研究,从而导致严重的同质化。

最后,现有英语辩论教材形式单一,需要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英语辩论教材的传统模式——“书本+光盘”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亟须形式上的创新。英语学习形式需要多样化,英语辩论学习亦如此。因此,英语辩论教材应向网络拓展,开发适合学生使用的、可操作性强的APP移动终端教材。

三、改进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的必要性

首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高层次英语人才。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是首要任务。作为发起国,我们要牢牢把握话语权,将现代化、全球化中的中国模式、中国价值、中国道路传播出去,通过传播中国好声音,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之间互通,最终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通、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语言铺路,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将英语作为一种媒介传播中国的文化和经验。高校英语辩论教学应将服务于“一带一路”作为重点内容,改变现有的教材出版模式,重新定位出版的任务和目标,融入更多“一带一路”沿途国家、地区的元素。

其次,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思维[5]。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扭转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认识,转向强调以学生为本,重视因材施教,重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学模式的转变对英语辩论教材的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辩论无论是作为课外兴趣,还是融入课堂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其目标都是把学生培养成高层次、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只有英语辩论教材出版的改进与教学模式的转变保持基本同步,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真正实现。

再次,网络技术普及助推大学生个性化学习。在数字化新技术信息革命背景下,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在发生不可逆的转变,他们追求不被空间和时间所限制的相对自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纸质教材一家独大的局面已成为过去,多媒体、多终端、交互式、全天候的学习媒介受到追捧。因此,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英语辩论教材出版必须推陈出新,迎合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

四、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策略

1.高校英語辩论教材出版应契合“一带一路”倡议

现有的英语辩论教材在选材的时候基本向英美国家看齐,明显之处就是人物的取名都是Jack、Tom、Rose和Eliza,教材内容涉及的国家地理、民俗文化、政治历史、科技信息,无不打上浓厚的英美标准烙印,极少有涉及“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题材[1]。在此背景下,英语辩论教材出版应改变现状,编写内容不应局限于英语母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政治,还应涉及沿途国家的文化和时政,多引用沿途国家发生的典型社会事件作为辩题。而且,英语辩论教材出版还需要解决中国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问题,研究如何用英语准确地表述中国的立场、诉求、观点和文化,把“中国故事”传播到沿途每个国家中去。

2.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应增加研发投入

英语教学的“新国标”对英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融入辩证思维训练尤为重要。很多教育界人士认为,思辨能力的培养将是21世纪教育研究的新热点[6]。为此,很多高校为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新要求,纷纷开设了英语辩论课程。在此背景下,出版社可以全面评估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及其辅导读物的市场需求,增加资金投入,开发编写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使用的英语辩论教材,谋求更好的经济效益。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出版基金给予财政补贴或贷款贴息,鼓励出版社研发精品英语辩论教材,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3.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应立足中国国情

高校英语辩论比赛的辩题往往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敏感问题,很多赛事引入西方议会制辩论方式,还有一些赛事是由国外非政府组织参与承办或由国外基金予以赞助,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保持政治敏锐性并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

4.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应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针对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发展形势,也不能及时反馈教材使用者意见或建议的现状,出版社需创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或者开设微信公众号等,以满足出版社与师生间随时互动的需要。只有这样,一线教师才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学生才能及时反馈学习的思索结果,便于教师做出正确、及时的指导。共享平台还能展示各类优秀教学成果和教学案例,方便师生对同一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有利于拓宽大家的思路,实现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的无障碍交流,帮助出版社完善售后服务。

5.高校英语辩论教材出版发行形式应向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教材发行一般在出版社与高校教材管理部门之间进行,这种销售模式容易滋生腐败。高校英语辩论教材的发行可以顺应社会的发展,在保留原有发行渠道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来进行销售,也可以推出电子图书、APP等终端。发行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可以使发行者与使用者之间实现无障碍、快速沟通,确保教材的适应性更强、效果更佳。出版社也可以依托各类不同级别的辩论比赛,或通过组织、赞助高校英语辩论赛事,举办辩论知识和技巧提高培训班等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从而促进高校英语辩论教材的营销,也可以利用QQ群、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推送辩论相关资料,与师生们交流互动,进一步拓展英语辩论教材的营销市场。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辩论教材的出版不仅要满足高校师生英语辩论教学的需求,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促进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语辩论教材要主动融入英语辩论思维的教学大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教材出版形式要突破过去单一的纸质书本+光盘的模式,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开发创新数字化教学产品;教材出版要注重出版导向和编写质量,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广勇. “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解决途径[J]. 语言教育,2017(1):2-6.

[2]文秋芳,王建卿,等. 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 外语界,2009(1):37-43.

[3]先鹏,王关富. 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势与挑战[J]. 外国语文,2014(4):167-170.

[4]刘道义.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3):34-38

[5]汪春成. 大学英语教材出版的问题与发展路径[J]. 现代出版,2016(6):40-42.

[6]阮全友. 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 外语界,2012(1):19-26.

作者:陈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环境建设园林绿化论文下一篇: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