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动机分析

2022-08-27

第一篇:大学生消费动机分析

当代大学生奢侈消费行为及动机分析

【摘要】在现实社会消费中,奢侈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话题。尽管有各种社会与经济因素在影响奢侈消费,但是当代大学生追崇奢侈消费的行为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大学生是奢侈消费的后备力量,他们对奢侈消费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观念、见解和解释,于是他们在多种复杂的心理动机激励下,展现出了功利的、自我意识化的,以及超前的奢侈消费行为。因此,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鼓励其提高自身素质就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奢侈消费 大学生 消费行为 心理动机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个新的消费概念——奢侈消费。高盛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12%,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豪华宴席、奢华服饰、天价的商品及包装,以及各种各样变相的奢侈性娱乐、游玩方式,已经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愈演愈烈。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统计,2004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占全国人口的13%,约1.6亿人,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至2.5亿人。奢侈消费的潮流同样席卷了当代大学生,“消费至上”成为了大学生的一种消费理念,消费主义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而奢侈消费则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标榜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的奢侈消费行为及消费的心理动机展开积极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奢侈、奢侈品、奢侈消费的涵义及其特征

奢侈的英文是Luxury,源自拉丁词Luxus。Luxus原意是指“极强的繁殖力”,但后来演变为浪费、无节制,甚至指放荡。现代社会将其解释为舒适、快乐、昂贵、豪华、稀缺等意。奢侈是个含糊的概念,其含义由不同社会、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内涵以及经济条件所决定。

在经济学中,奢侈品的概念是指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有一种观点认为,奢侈品是绝对的,比如价值天文数字的名表或红酒;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奢侈品是相对的,几百万元一套的别墅,比尔·盖茨根本看不上眼,但是几百元一顿的必胜客,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奢侈品消费。

奢侈消费是指消费者通过购买豪华、稀缺、昂贵的消费品而追求舒适、快乐的生活享受,并以远远超出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和平均价格水平的消费形式来表现其消费特征与消费风格。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奢侈消费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的形成和存在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膨胀的消费欲望、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与更高生活水准的心理感受有着直接而必然的联系,同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能力的加强、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对奢侈消费带来重要影响。但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背景下,奢侈消费都在几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大众消费的显著特征:其一,昂贵性。这是指奢侈品价格及其高昂,一般远远超出社会平均收人水平和社会心理的价格承受能力。如数百万元乃至数千万元的豪华车,以千万元乃至亿元计算的豪宅,以万元计算的服装、饰品、化妆品、食品等昂贵消费品。其二,稀缺性。它表现为奢侈品本身的稀缺与珍贵。与大众消费相比,由于奢侈品的价值与价格极高,因此需求量相对较少,奢侈品的供应量也较少,因此,奢侈品就表现得极为珍贵,正所谓是“物以稀为贵”。其三,符号性。奢侈消费是一种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符号。作为经济价值的符号,它代表的是进入奢侈消费阶层的人士的经济收人水平与经济支配能力;作为社会价值的符号,它代表的是进入奢侈消费阶层的人士的事业的成功、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受人们尊重程度的提高。其四,可经济替代性。奢侈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弹性,消费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消费实力与能力来选择适合于自己消费水平与社会地位的消费品,因此,消费者对奢侈品消费的选择空间极大,选择的自主权也较大。

二、当代大学生奢侈消费行为的表现

消费社会成为主流社会形态的今天,人们自然会去追求更加舒适、更加享乐,及高品位、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无论人们对奢侈消费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评价,奢侈消费都有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大学生奢侈消费的事实也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也不能改变的。当代大学生奢侈消费行为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物质主义导向的奢侈消费行为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丰富、消费欲望膨胀的时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色彩,其物质导向性最为明显。它具体表现在吃、穿、用等生活方面的奢侈化,例如,消费高档酒席、食品,追求世界名牌服饰或顶级品牌的香水、护肤品、化妆品,使用各种推陈出新的通讯产品,如手机、电脑等。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在校大学生更倾向于享乐型的消费,而不愿进行精神产品的消费,例如参加一个费用高昂的培训班、进行艺术创作投资、欣赏高雅作品或展出等。对于物质的奢侈消费,大学生往往认为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对于精神层面上的奢侈消费,大学生却认为是有选择性的,并且往往是不值得的。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奢侈消费追求的重点在于物质产品,他们持有的是功利的价值观,对奢侈消费是崇拜而又极为现实的。

2、自我意识导向的奢侈消费行为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年代,成长于市场、信息、物流一体化的背景之下,他们的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文化的冲击、国际潮流的诱惑,以及时尚与美丽的蛊惑,他们的私欲无限制膨胀,他们迫切地要展示出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另类的、标榜性的自我形象,以充分张显出代际之间的差异。奢侈消费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为大学生在诱人的消费世界中找到了一个空间和切入点,为“消费主义”至上理念下的空虚与惶恐找到了诠释的理由,使得“自我”的奢侈消费变得合情合理、不可磨灭、不可复制,甚至在同一时代也具有了排他性。因此,奢侈消费几乎成为当代大学生“自我”与“其他”群体划分的标准,它让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变得千姿百态、纷繁复杂,也让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与评价更加停留于表层和形式。

3、借钱和超前的奢侈消费行为

不管追求什么形式的奢侈消费,其前提都是具有足够的经济支付能力。大学生进行奢侈消费具有时代的压迫性和紧迫感,因此,他们往往是不惜一切努力、甘愿付出一切成本,也要实现自己对奢侈消费的崇拜与向往之心,其结果常常是倾尽了囊中的全部货币,耗尽了家庭所有的供给,甚至把“借钱奢消”当作一种手段,试图解决经济能力不足的现实难题,有的甚至铤而走险走上不法之路。这样的奢侈消费是极为超前的,它不止超出了社会认可的范畴,超出了社会平均的经济发展水平,超出了大学生自身负担经济的能力,也超出了当代大学生原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用未来的钱来夯实今天的奢侈消费行为,意味着大学生将来要付出更加难以想象的代价才能进行弥补,意味着大学生对生产与消费的逻辑性存在着理解上的混乱与迷茫,意味着大学生对财富与幸福观的认识存在偏差与困惑。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奢侈消费行为更多地具有时代赋予的色彩,但是,这样的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方向性的错误,找出其中的原由并进行科学的引导才是当务之急。

三、当代大学生奢侈消费的心理动机

当代大学生追崇奢侈消费有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更大程度是来源于自身心理动机的驱使。内在的驱使力是大学生难以抵制或控制奢侈消费的主要障碍,也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1、炫耀的心理动机

自从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中第一次提出“炫耀性消费”的概念以来,炫耀就成为人们追求奢侈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机。尽管当今的奢侈消费在社会层级之间具有了沟通性和共融性,但是大学生崇尚奢侈消费的初衷仍然有“炫耀”之意,它依然是大学生显示自己的出身背景、家庭经济实力、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地位的重要手段。并且,炫耀心理往往导致奢侈消费的示范性和扩散性,带来嫉妒和攀比的畸形心理,诱导大学生把奢侈消费看作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上层社会主流生活方式,从而进一步地模仿和炫示。

2、归属的心理动机

当代大学生虽然持有个人主义的处世观,但是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仍然有群体归属的需求和欲望。归属于某一个群体,自身的消费行为往往就会带上这个群体的特征,或者说自身的消费行为就会向这个群体靠近,进行一些相似的消费活动。奢侈消费就是大学生渴望归属于富有学生群体的标志,或者说,如果不进行奢侈消费,大学生就会担心自己被排斥在富有的群体之外,他们力求保持奢侈的状态,以获得和群体沟通、交流、分享平等的权利,以表示他们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雷同性,以及其他学生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特质。因此,归属的心理压力时常会导致大学生奢侈消费行为的盲目性和从众性。

3、社交的心理动机

当代大学生非常看重社交活动,这是获得融洽的人际关系、获取社会情感及社会认可的心理需要。比如,大学生要谈恋爱、要参加各种聚会活动、要面向社会为自身角色的转变做好准备。为此,他们不得不进行奢侈消费。这样的消费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美好的外表形象,提升个人的气质,展示气度不凡的性格特征,塑造一个老于世故的社交形象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自信和优势,掩盖了自卑的心理和能力不足的缺憾,也让大学生更加容易获得较好的前途或机会。而这样的结果和现实则进一步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去追崇奢侈消费。

4、崇拜的心理动机

主要是指大学生对品牌或名牌的崇拜。所谓品牌崇拜,是指建立在消费者认为自己拥有该品牌某些特权(话语权、建议权等)的基础上,对品牌的忠实有如宗教信徒般的关系,并且为有意区别其他品牌的消费群,针对自己所爱品牌自我设立的一套规定明确、实施严格的价值体系制约。大学生通过品牌识别商品,他们崇拜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崇拜品牌符号的象征意义。大学生是社会时尚的引领者,对品牌的追求与消费,展显出他们独到的品味和鉴赏力。譬如,他们吃的是哈根达斯冰淇淋,喝的是星巴克的卡普吉诺咖啡,穿的是古奇、阿玛尼等名牌服饰,戴的是斯沃琪、欧米伽手表,抹的是兰寇、倩碧等高档护肤品,洒的是CD、香奈儿等顶级香水,背的是LV的包包;手里拿的是iphone手机,脚上穿的是耐克拖鞋,身上披的是Hush Puppies外套„„,这种对高档商品的过度关注和膜拜,认为“不消费品(名)牌就谈不上奢侈,奢侈的内涵就在于消费的品(名)牌化”,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以“品牌”的名义制造需求、刺激消费以及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倾向。他们信仰品牌,强烈地追崇品牌,并且忠诚于品牌,无怪乎“我消费,故我存在”成为了他们奉行的至理名言,因此,奢侈消费品(名)牌化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种必然趋势。

由此看来,并非简单的“炫耀”就可以描述大学生的奢侈消费行为,其消费的心理动机极为复杂,有时甚至是在几个动机的共同驱使下才做出奢侈消费的行为。要强调的是奢侈消费的心理动机会随着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时机、具体情景、个人的发展变化等诸因素的变化而升级或更新,但是大学生内心对“奢侈”的崇拜和抑制不住的物质欲望却始终如一。

四、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奢侈消费行为

当代大学生的奢侈消费行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有一种扩散的趋势和愈演愈烈的迹象。对这些行为进行阻止或强制性干涉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对其加强引导和教育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消费观

中国历代文化的内核都提倡“勤俭”的美德,推崇节俭、抑制奢侈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情操和道德规范,是成为栋梁之材应该具备的品德与素养,正所谓“成由俭,败由奢”。但是,当代大学生却把“节俭”看作是不会理财,不会享受生活,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就是一种具体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自我价值的主张或表达。他们的价值观是功利主义的,消费观是现实主义的,他们不在乎奢侈消费带来的各种消极后果,如对经济资源的过度浪费、对社会公平及和谐氛围的破坏、对人际关系的淡漠和货币化,以及对精神消费的匮乏等。在当前经济危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大学生追崇“节俭”的价值观与消费观是非常必要而又十分紧迫的,重塑大学生“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一种美”的道德规范,鼓励大学生树立热爱生产劳动、乐于奉献自己、先创造后享受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消费教育,提高个人素质,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

引导当代大学生奢侈消费的行为,教育要先行。教育创造的结果是高素质的人,以及全面发展的人。只有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引导他们客观公正地看待奢侈消费行为,增强他们对奢侈消费的理解力、判断力和决策力;只有教育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知识,才能引导他们从注重物质利益向注重精神文化的消费转变,才能引导他们做出理性的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才能引导他们选择有内涵、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这个时代最具创造力的生产力的代表,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铭:零售战略的新视觉[J].现代商业,2008(4).

[2] 宋思根:奢侈消费的非炫耀性动因研究——以大学生消费心理为例[J].国际商业技术,2007(1).

[3] 童星、严新明:制度、文化与社会时空——中国消费社会问题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6(10).

[4] 石泽文:中国,不要太奢侈——对当前我国奢侈消费现象的反思[J].中山大学学报,2005(6).

[5] 汪秀英:奢侈消费的经济学界定[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8).

[6] 梁滨:奢侈消费辩证观:经济学、社会学双重视角评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7).

[7] 龙林:浅论奢侈消费[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2).

[8] 尹世杰:关于奢侈消费的几个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2008(2).

[9]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

[l0] 邓海欧:品牌营销:向新消费形态靠近[N].经济参考报,2008-7-4.

第二篇:中国人面子消费背后的动机分析。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主要有群体影响和个体影响,而对于中国消费者消费行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群体的影响。消费者群体的影响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信息性影响、规范性影响和价值观念上的影响。在中国,群体影响形成从众心理和羊群效应,更成为制约消费者行为的强大社会规范。

“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因此具有了很强的面子情结。 中国人的面子消费可分为4类: 个人情感型、个人功利型、社交情感型、商务功利型。

中国人为何如此沉迷于面子问题?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

一、从众心理,盲目趋大流,消费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眼球。“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是很多人争面子的写照,这就是羊群效应。

二、盲目攀比,虚荣心作祟,通过购买奢侈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名望等,正是这种畸形的心理导致中国层出不求的各种富二代借助网络肆意炫富炒作来自己提高人气,挑战广大平民百姓的神经。

三、对个人尊严和社交资源的渴望也会使人好面子,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在当前中国这个社会,有好面子的人往往比较吃香,也会有很多人主动地加入到他所在的圈子当中,而不是被孤立或是遗忘在某个角落。

四、自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好面子心理,为了平衡自己内心的落差,维护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很多人会不顾一切“死要面子活受罪”,透支自己的消费能力来挽回面子,导致后来产生很多问题。

五、人缘关系催生关系消费,中国人追崇礼尚往来,逢年过节不论是私人还是商务礼仪,所消费的物品多数中看不中用,礼品包装越来越好,档次越来越高。很多人以消费水平来衡量关系的紧密,在“来而不往非礼也”的观念中,面子消费经久不衰。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好面子的心理并非一时形成的,而是自古到今日积月累已经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面子消费有其弊端,但也有好处,巨大的消费潜力给广大的商家提供了获得利润的目标市场。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

党 校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课论文

姓学专班

名 :兰永波

号 :201240700066 业 12生物技术 级 :生物技术班 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探微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入党已成一股热潮,而在十七大的报告上也着重提到了关于党员党风的建设问题,因此入党动机也成为了重要的探讨问题之一。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文化和思想传播的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事关能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能否为党政干部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人才,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通过对学生入党动机的了解,是解决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和推进优秀青年人才入党的先决因素。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教育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动机;价值取向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668.6万名,其中学生260.4万名。2013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40.8万名,较上年减少82.5万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增幅,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1]。这些数据表明,中央关于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新十六字部署要求得到了较好落实。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长期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一大批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为党注入了新鲜血液。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完成重大任务、抗击自然灾害等工作中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生动诠释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孕育和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源泉,是创造和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基地。大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也是党的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积极吸收优秀学生入党,对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组织、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的党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深远而广泛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培养出了一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所以,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和政治信仰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信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国际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日趋发展,国际敌对势力争夺我们青年一代的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其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大学生经受着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极大考验,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已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功利化的趋势。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是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党员加入党组织动机的纯正性也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事业的兴衰成败,也影响了党员和党组织的先进性、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学生入党动机是大学生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因而,调研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及成因,探索引导当代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的有效途径,对于建立和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研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导向,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作用,成功引导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取向,保证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的效果。

1.2论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绪论、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和端正入党动机的教育对策和建议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绪论中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探微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部分为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分析。在这一部分中,通过结合学生党建工作的实际及有关问卷调查的相关资料,对互联网相关部门大数据统计进行分析,得出了六大类具体的大学生入党动机,并总结出相应偏差动机的现实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为端正入党动机的教育对策和建议。通过整理关于党员吸收与党员队伍建设研究的文献资料,掌握目前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现实情况,首先,从个人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其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可行性建议。

2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

2.1 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分析

当代大学生除了基于正确的信仰型入党动机——共产主义信念外,还呈现出多种其他偏差性动机。总体可分为六种类型:

(1)崇高理想型动机: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认同并追随党的事业。95%的党员和70%的入党积极分子属于这一类型[2],他们大都素质全面,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刻苦学习,认真掌握专业知识,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有较强辨别能力和独立的见解,能够正确分析国内、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并且认为“政治素养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素质”。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经济飞速发展、政治和平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是合乎情理、合乎逻辑的。

(2)人生设计型动机:一般有较为明确的自我人生设计和职业发展规划,他们在不同年级、阶段有不同的自我发展需求。反映在入党动机上,则把入党和大学学习生活作为人生道路上成长成才的铺路石。在日常生活行为中,能够服从党的利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青春激昂,积极进取,追求个性化发展,积极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以实现人生的意义和最大价值。在价值取向上,他们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复合型,在义与利、风险与索取、社会与个人关系中,不做严格的边界性取舍,而是力图同时兼并。虽然这一类型学生平时能够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抉择中寻求平衡,但在两者冲突时,通常却有利益主义的念头闪现或张扬。

(3)外力推动型动机:受老师或家庭的影响,决定加入党组织。这一类学生认同主流文化,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党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学校能遵守校规校纪,严格要求自己,在被问及“如果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你选择什么”时,86%[3]同学会选择“以集体利益为重”,因而这些同学能够积极参与献血、军训、义务劳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并能争当先进,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的教育因为潜移默化而来得更为持久深刻;学校教育中,老师的人格力量也不容忽视,一个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持久而巨大。

(4)个人名誉型动机:大学生党员大多品学兼优, 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 这就使得部分学生觉得入党是一件光荣和自豪的事。有些人希望入党,图的是“脸上有光” , 具体表现为争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还有的同学天资聪颖、个性强, 从幼儿园起到小学、中学都在小群体中独揽各种荣誉,进入大学后觉得在学习等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提出了入党申请, 所以自己也理所当然要申请入党。这些同学申请入党, 并没有自己认真的思索, 仅仅把申请入党看成是标志进步或获得荣誉的一种手段。这种虚荣心与肩负历史使命感而入党是大相径庭的两种境界。

(4)实用功利型动机:主要表现在入党动机上的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部分人把入党定位为提高能力和锻炼自我的机会,或异化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就业竞争资本的功能性手段。为了达到尽快实现程序上的组织发展,他们积极迫切地表达入党意愿,紧密跟随和接触党建工作队伍,具体表现出行为上的“入党前一身汗,入党后挑着干”的特点。另一部分人则是为取得党票,表现为在某一阶段追求动力较足;他们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等方面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受社会腐败风气的侵扰,党员→从政→谋利的成长思维路径,或轻或重地在其脑中根植。同时,他们认为,入党可以更有机会被选拔为主要学生干部,能在评奖评优时特殊加分,会影响学生鉴定上的德育评定――这样的复合功能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入党追求动力。

(5)趋同从众型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在当前大学校园中,入党热潮集中表现在低年级的班级集体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现象;这一类型的入党主体在动机上表现为被动性和自我虚荣性,他们大多没有从实质上理解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应承担的社会义务。而是基于“别人写我也写,否则显的太落后”,“这样可以满足父母和亲友的期待”,或者认为“入党是一种荣誉,这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增光添彩”的认识。而在现实生活中,持有这种入党动机的同学却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和集体生活。

2.2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产生偏差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国际上,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日趋发展,文化和思想传播的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国际敌对势力争夺我们青年一代的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其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近年来,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越来越受青睐,这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积极的一面是激励更多优秀的大学生争取加入党组织;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一部分大学生把入党作为增强择业竞争的一种手段,为入党而入党。在他们眼里,获取一张党的“党票”,无异于考取一张计算机或外语的等级证书。这种实用主义倾向对大学生入党动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法制不健全,管理有疏漏,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没有得到保持有些党员、干部严重脱离群众, 以权谋私、贪污腐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些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 也使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受到了影响。

(2)高校教育因素:高校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但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院校在校生总数不断攀升,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正成为新兴媒体应用的主力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课内、校内的传统形式上,缺乏生机活力和吸引力,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引导和端正缺乏实效性。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人格力量也不容忽视,一个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持久而巨大。

(3)家庭因素:人们对于事物认识的初期记忆和看法都来自于家庭教育环境,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的教育因为潜移默化而来得更为持久深刻;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一些家长会在言行和思维上有意识地影响子女,也把一些观念。思想、态度以及看法直接灌输给后代。通过这个过程,有些大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对入党的基本看法和动机。如果长辈把入党看作是自己的政治追求,是个体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就会对子女的入党持有正确态度;如果父母对子女就业和人生发展期望和入党这一政治机遇联系起来,也就不可避免地把一些功利的观念夹杂了进去。入党不仅成为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机会,也成为了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和期望,使大学生入党动机呈现出功利化和工具性特征。

(4)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入党动机类型中的政治信仰性和自我价值型的入党动机有着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有着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成熟的入党动机表现为:得到家人和老师的关注、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满意的工作、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等。而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 尽可能地创造个人良好的竞争条件已成为大学生的共识。持有这些入党动机的同学飘忽摇摆,追求动力十分不足,对党内组织生活时而冷漠时而热衷。平时中规中矩,但关键时刻却选择明哲保身、独善其身的态度,行为上敷衍塞责。他们甚至信奉“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途”的观念,内心抱着“党票到手,革命到头”的念头。

3 端正入党动机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3.1端正入党动机的主要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 在学习中端正入党动机。一个人入党动机是不是正确, 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 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 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 才能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极做出贡献;才能够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努力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正确对待争取入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也不动摇自己的信念, 始终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2)要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理想, 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 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反映。信念, 是自己可以确信的看法, 是一个人政治立场的表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就是不仅在思想上认同共产主义的目标, 而且在行动上要为之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 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才能做到忠实代表。每个入党积极分子只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才能从根本上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3)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人的思想活动是比较复杂的, 在争取入党的过程中, 一个人的入党动机往往既有正确的成分, 也会搀杂一些不正确的东西, 只不过正确和不正确的比例多少不同而已。这就要求申请入党的同志主动靠拢党组织, 争取党组织对自己的帮助, 通过接受党的教育、实际锻炼和自我的思想改造, 发扬积极因素, 克服消极因素, 把不正确的动机改正过来。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 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有的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 但端正入党动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有的人入党时动机是端正的, 但后来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 革命意志衰退了, 甚至蜕化变质了。这些同志由于没有树立好的或者未能经常保持正确的入党动机, 即使组织上入了党, 遇到适当的气候, 还会犯错误。毛泽东同志指出: 有许多党员, 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 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 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 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 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党[4]。这段论述极为深刻, 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引以为鉴。

3.2 对于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可行性建议

(1)弘扬先进典型, 进行榜样激励引导。广泛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活动。高校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激励作用, 让先进旗帜高高飘扬。深入挖掘身边的“闪光点” , 对大多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来说, 身边的先进事迹学习教育起来更直接更有效。因此, 要十分注意发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闪光点” , 通过有效的宣传, 让其产生激励、推动和相互影响的效应, 发挥“一花引来万花开”的作用。

(2)开展社会实践, 培养服务奉献意识。列宁曾说, 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学习, 是从星期六义务劳动开始的。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 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一是进行参观考察, 学习献身精神。如组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和展览会, 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前赴后继, 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 考察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学习新时期共产党员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二是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体验奉献意识。如开展各种帮困扶贫、知识咨询、爱心资助等活动让他们感受社会需要、人间真情, 增强奉献意识。

(3)夯实团的组织生活基础,形成入党动机矫正的团内养成机制。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的组织生活是否正常,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严格而正常的团组织生活是大学生正确入党动机的有效养成机制。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未入党前,首先应是一个合格的团员。当前,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有一种只偏重校园文化,举办各类文娱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倾向,对严格团员组织生活,强化团员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团员意识的工作重视不足。高校应采取措施使团的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对接,加强团员意识教育和组织生活,严格团员考核,使团的组织工作和大学生党建工作形成一个连续过程。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网.2014.07.01 [2~3]王岩松郑学华.新长征[J]党建班2008年第四期 [4] 毛泽东选集: 第 3 卷[ M ] .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 91.

第四篇: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与分析

传播学作业

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法,首先确定课题,调查目的文中有述。随后查阅资料等设定问卷具体问题。调查对象与范围是北京工商大学学生。方法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时间随机,地点为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发放问卷。

随后回收问卷,统计数据整理总结并分析其原因以及解决方案与建议。

调查实例:

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与分析

前言(摘要)——21世纪,各种文化思想入侵着中国社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潮也在逐渐改变着。申请入党的大学生依旧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新一代共产党员将会在他们中产生。不过他们的入党动机与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否有不良取向在潜移默化地作用呢?分析这些入党动机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矫正,是大学生党建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了解大学生入党动机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更关系到党的未来。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取向的调查研究及其入党动机多元取向的动因分析,才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确保党的纯洁和形象,是确保党的事业真正后继有人的大事。

关键词:入党动机 大学生 调查 分析 解决建议

概念解释: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入党动机作为一种内在的思想动力支配着一个人要求入党过程中思想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只有在正确的入党动机支配下,才有可能推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自己逐步达到党员标准,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如果把那些存有不健康的和不正确的甚至是极端错误的入党动机的人吸收入党,必然给党的机体带来不良影响,会对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 调查结果与现状

随机发放100份问卷调查,回收率100%。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员或预备党员占4%,入党积极分子22%,共青团员72%,其他2%。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占大多数,无所谓占14,甚至有想加入国民党等其他党派的占2%。

对党的了解程度:对共产党很了解占12%,大多数一般了解80%,不了解的占8%。有认真阅读过党的章程等或其他资料28%,多数人只是一般浏览占34%,听说过一点26%,没有占14%,比例也不低。知道入党所需具备的的条件的人数有一半,知道一点36%,不清楚14%。每个人都有心中入党的标准,大多数认为为集体做出突出贡献可以入党,人品好次之,其余选办事能力22%,学习成绩好18%,人缘好14%。大多数人觉得学校开设党课的意义是让同学们了解并学习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党员,13的人觉得只能大概了解党的内容,8%的人觉得没有实际意义,还有少数人认为只是读文件和义务劳动。还有1/4没有上过党课。说明大多数人对党的内容意义和自身的了解都不够。

想不想入党:

1、想。关于为什么想入党(此题为多选)——想为党的建设出一份力,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48%,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52%,方便找工作48%,觉得入党很光荣36%,信仰共产主义14%,入党在评优时能加分14%,觉得大家都申请,随大流10%,觉得入了党为自己增长面子,会与别人不一样8%,根本不想入党8%,没想过6%。申请过入党有过,成功了(或成为积极分子等)和有过,没成功均为26%,没有申请与申请的几乎各半。多数人是因为受朋友、家人、老师的影响想入党,因个人意愿或党的领导及国家教育的人数相当。从小立志的较少。

2、不想。不想入党的人中,多数人因为不个人条件达不到标准,一些人觉得只是虚名,没有实际意义。其余——受到约束,不自由10%,需要交

党费,还麻烦8%,对自己没有帮助6%,觉得党的威信下降和党员形象不佳各占4%。党的宗旨不符合个人信仰的仅占2%。由此说明还是有多数人积极自愿入党,而且多数人要求入党是的动机还是端正的,但不免会带有为自身考虑的因素。

关于态度:写过入党申请书,的认真看党的章程,通过分析理解然后独立完成占1/4,大多数大概查了一些资料,然后通过借鉴一些别人的申请书完成,没写过的20%,16%的同学是在别人帮助或抄袭完成的。不确定自己能否入党的40%,对自己较自信能入党的的38%,少数人不太自信。说明大家对入党的态度还不够认真端正,对自身的信心与了解程度不足。

二、 问题分析及原因

关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1、 联系实际型

入党确实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像方便找工作等。把入党作为参与现实生活的一种身份或资格,作为一种实现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也无可厚非。反而,把入党、参与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和发展相联系,相对于过去那种把政治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的空洞的政治来说是一种进步,更加符合入党、参与政治生活本身的意义。因为政治不是游离于个人发展的异已力量,它与个人成长是密切相关的。政治素质本身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而入党又是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集中体现。但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有些过份注重现实成份,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只停留在外在层次上,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这种倾向再多就会演变成下一种功利型。所以这类型的同学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思想倾向。在入党行为和日常生活中能够“服从党的利益,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这类和投机功利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就业因素。因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现状严重供大于求。在这种买方市场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具备各种能力和成绩外,许多用人单位也十分看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素质,党员无形中成为某些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条件。这些就业现状使不少大学生把获取一张党票作为自己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以便于毕业时增加择业竞争的砝码。

2、投机功利型

不少人认为入党可以加学分,影响别人对自己的评定等。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的倾向,大学生入党动机状况正是社会现实在大学生思想中的一种折射。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通过人才市场参与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则越来越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更加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为了在就业竞争中取胜,分到好单位,有个好前途,以“捞党票作为护身符”。 他们认为,入党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等方面获取政治资本和实惠;受社会腐败风气的侵扰,党员→从政→谋利的成长思维路径,或轻或重地在其脑中根植。因此,他们往往掩盖自己真实的入党动机,在表面上积极要求进步,以争取入党。但一旦当个人利益与党员的要求发生冲突时,就可能会讨价还价,坚持个人利益第一,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表现出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 除去去社会就业因素,还有家庭因素。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期盼,在家庭生活中往往是以子女为中心、过分溺爱。在家庭教育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往往是“重智轻德”,忽视子女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子女价值观念功利化的问题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往往会造成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反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反差,使学生陷于入党动机的

激情与理性大打折扣,从而带来大学生党员发展路径上不良的后续连锁效应。

3、盲目从众型

社会心理学认为,同辈群体之间在心理志趣上有较强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在行为选择上会出现从众附和、跟风随流的倾向。部分学生因为大家都想入党于是他也想入,别人加入党申请书他也交。但只是直接下载或抄袭别人的,对党与入党的真正目的并不了解。而且不少是受到家庭或是朋友的影响,并非自身期望。只是觉得入党可以增长面子,跟随潮流。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与虚荣性,他们虽然也希望入党,期望对祖国对人民能做出一些贡献,但因认识上未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往往会半途而废。而且不太热衷于公益活动,对党并不能做出实际的贡献。

原因——由于大学生人生观不成熟,对党的认识、党建理论了解不够,入党动机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大学生处于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非常活跃,充满矛盾;而且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与申请入党学生规模的比例较为悬殊,党建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大多只注重初期的教育考察,对入党后的再教育意识普遍弱化;存在着任务式、指标式的量化培养倾向;存在突击准备材料、轻过程教育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入党动机和党员质量。

4、漠不关心型

少数同学对党毫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不去关心,不想入党或入不入都无所谓。觉

得没有意义,不自由麻烦甚至对党有不良看法等。他们不能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入党事情,只是浑浑噩噩地度过大学生活,甚至对别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趣,包括学习等。

大多由于教育因素: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在思想教育内容上不能够与时俱进,教育方法上依然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党课等内容枯燥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由于现代资讯的发达。党建工作者的信息汲取渠道和质量有时还不如培养教育考察对象丰富多元,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对教育联系人的心理认同,理论学习兴趣也逐渐减低。由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主体是辅导员,出于工作需要有时也有意无意地满足学生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入党的政治价值被部分地异化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激励手段,使得某些学生对党员及党表示失望。还有认知因素。大学生往往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欠缺,加之年纪轻,社会阅历浅,缺乏政治鉴别能力,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理论疑惑区和一些深层次问题,这是造成入党动机不端正的重要原因。

5、积极正确型

此类型无需多言,积极入党,目标明确,目的单纯,态度端正,有始有终。愿意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做贡献。

三、 解决方案与总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万万高素质党员来体现。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 所以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以下是几点参考方案。

1、树立正确入党动机

一个人入党的动机是不是正确,往往同他对共产主义事业和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有直接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和事实均证明:科学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只有认真学习这些理论,才能对上述问题有更加明确和深刻的认识。还要加强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引导工作,使大学生把实现个人抱负与树立入党志向正确地结合起来。可以开展一些专题活动或讨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盲目从众和漠不关心型有所帮助。

2、树立正确就业观

在择业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尤其应树立立足基层意识。随着就业制度与就业环境的变化,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应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要让他们充分发扬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党组织和学校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提倡通过创造个人在学习成绩、业务能力、品行等方面的优势参与择业竞争,坚决反对把“党票”作为择业竞争的筹码。对投机功利和联系实际型起到教育作用。

3、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国内大量研究表明,近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不良反应和心理障碍,约9%的大学生出现中度心理障碍,并且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关系到正确的入党动机的确立。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投机功利型和漠不关心型人全都有一定帮助。

4、改革教育方法

党课或是学校的教育过于枯燥化形式化,从而降低了学生党员对其的心理认同,理论学习兴趣也逐渐减低。还要增强个别单独教育的互动沟通,否则容易以偏概全。要通过各种灵活形式的教育,而且理论实际一定要讲求效果,切忌形式主义假大空。主要对漠不关心型有所帮助。

5、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要加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社会与我们的校园学习教育生活的反差太大,黑暗腐败等在校园这个社会小角落里都不免存在,何况当今复杂形势的社会。而学校和党只一味宣传真善美,假大空,对黑暗面视而不见。党员的贪污腐败等等现象更比比皆是,使不少同学对党对社会生活失望。党员并不能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很多同学认为还不如不加入。所以一定要结合社会现实,真正地做到党员和党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树立起党员的正面形象,敢于正视和批评社会的不公正面丑陋面并想办法解决。虽不是一朝一夕,但展开行动,做总比不做好。会对漠不关心型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会对所有大学生起到端正入党动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10.

【2】陈登才.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8.

【3】郑必坚.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12.

【4】宋惠昌.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5】熊卓然.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 】许明章.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3).

【7 】齐卫平.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问题的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7(9).

【8】周明宝.《背景嬗变与机制创新:社会学视角下当前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偏差研究》

【9】季庆阳靳雅静《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思考与实践》

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问卷

1、 请问您现在的政治面貌是?

A中国共产党党员或预备党员

B入党积极分子

C共青团员

D其他

2、 请问您想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么?

A想

B不想

C无所谓

D我想加入国民党等其他党派

3、 您对共产党了解么?

A很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4、 您有认真阅读过党的章程等或其他资料么?

A有认真阅读

B一般浏览

C听说过一点

D没有

5、 您知道入党所需具备的的条件么?

A知道

B知道一点

C不清楚

6、 如果您想入党的话,为什么想入呢?(可多选) A觉得入党很光荣

B想为党的建设出一份力,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

C信仰共产主义

D更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

E觉得入了党为自己增长面子,会与别人不一样

F方便找工作

G觉得大家都申请,随大流

H入党在评优时能加分

I不知道,没想过

J我根本不想入党

其他:请写明

7、 您有申请过入党么?

A有过,成功了(或成为积极分子等)

B有过,没成功

C没有

8、 如果写过入党申请书,您的申请书是怎么写出来的呢? A认真看党的章程,通过分析理解然后独立完成 B问家长或朋友,然后在帮助下完成

C大概查了一些资料,然后通过借鉴一些别人的申请书完成 D直接从网上拷下一份或抄同学的成品

E没写过

9、 您认为入党的标准是什么?

A学习成绩优秀

B人品好

C办事能力强

D为集体做出突出贡献

E人缘好

其他:请注明

10、您觉得自己入党的可能性有多大?

A一定可以

B很可能

C不确定

D不太可能

E完全不可能

11、您是受什么影响想当党员的?

A从小立志

B个人意愿

C朋友、家人、老师

D党的领导及国家教育

其他:请注明

(想入可不填)

12、如果您不想入党,原因是?(可多选)A个人条件不成熟,达不到标准

B党的宗旨不符合个人信仰

C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

D受到约束,不自由

E需要交党费,还麻烦

F党的威信下降

G党员形象不佳

H只是个虚名,没有实际意义

其他:请注明

13您觉得学校的党课有什么意义?

A了解并学习如何当一个合格的党员

B大概了解党的内容

C读报纸,念文件

D义务劳动

E没有什么意义

F不清楚,没上过

其他:请注明

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091班孟祥惠0913010125

第五篇: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思考与分析

摘 要: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情况、新特点,给高校党校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本文针对高校党建工作中大学生入党动机类型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理论觉悟和实践觉悟、升华思想境界、纯洁入党动机,结合培训实践过程做了一些探索和理论思考。

关键词:入党动机 党校培训 实践思考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当代大学生中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更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为了使我们党的光荣传统、革命精神和我们党所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代代相传,使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可持续发展、蓬勃兴旺,我们党欢迎更多有志于为这一伟大事业贡献聪明才智、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的队伍中来。为把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针对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党校与时俱进应对新挑战谱写新篇章。高校党校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主阵地主课堂。通过高校党校培训,努力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理论觉悟和实践觉悟。他们思想的启迪、理论的提高、精神的升华,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们对马列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信任。党校培训实践证明,政治觉悟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升华思想境界不断纯洁入党动机的前提和先导;理论觉悟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升华思想境界不断纯洁入党动机的武器和指南;实践觉悟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升华思想境界不断纯洁入党动机的动力和落脚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只有纯洁入党动机,才能升华思想境界,坚定信仰,一生为远大理想奋斗,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和思考

实践证明,要求入党的大学生,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家庭环境不同,认识水平、思想觉悟不同,乃至世界观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入党动机也是多种多样、各有差异的。以我校大学生为例,他们的入党动机可以归纳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追求真理型

这部分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活跃,富有探索精神,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向往真理,憧憬未

来,积极探索人生真谛。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前途充满了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拥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思想品德端正,要求自己较严格。他们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的推进,他们关心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和认识社会,通过学习和实践对比,开始认同社会主义,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并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拥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把申请入党当作追求、思索、学习和实践,产生了比较正确的入党动机,十分可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校园里出现的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实践团、青年马克思主义学校、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等,正是这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中的佼佼者。他们经过党组织的进一步关心和培养,一定能成为党的坚定战士。

2、情感升华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首先带来了农村的繁荣,城市改革也带来了社会财富的更多涌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的生活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主义出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以空前的热情和干劲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当代大学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类大学生入党的愿望,首先是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家庭成员的引导,或感恩于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对党有一种朴素的情感。其次是随着社会实践,拓展了视野,他们认为: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才有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爱国就应当热爱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就应当投身到党的队伍中去,正是基于这一点,他们超越了对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种朴素的感情上,思想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他们仍需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加强党的知识和马列主义理论学习,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真正做到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同勤奋学习、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现实目标结合起来,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3、个人荣誉型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奋斗 80多年的峥嵘岁月和伟大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66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中,聚集着一大批当代中华民族的精英,大批的共产党员担任了不同职务的领导工作。大学生党员大多品学兼优,他们在大学校园和社会上,都具有良好的形象。特别是,近几年有些著名公司在人才招聘中要求应聘者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就使得一些大学生觉得入党是一件光荣和自豪的事。但有些人想入党,仅仅出于“自我表现意识”和受“趋众心理”的影响,图的是“脸上有光”。通过入党表明自己思想好、进步快,能给人良好的印象,即使学习上不能高人一筹,政治上的超越也能为自己心理上的平衡和思想上的满足增添一定的筹码。他们觉得与人相比并不差,他能入党,我也能。表现为争强好胜、不服输和赶时髦、随大流的心理。还有的同学天资聪颖、个性强,从幼儿园起到小学、中学都在小群体中独揽各种荣誉,进入大学后觉得在学习等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学都提出了入党申请,所以自己也理所当然要申请入党。这些同学申请入党,并没有自己内在的思索、追求和实践过程,把申请入党看成是标志进步或获得荣誉的一种手段。这种虚荣心与肩负历史使命感而入党是大相径庭的两种境界。这些同学入党动机虽然层次比较浅,在对党的认识上有表面化的倾向,但他们对党朴素的感情崇敬的心情,是他们向党靠拢的良好基础。这些同学需要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加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改造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单纯荣誉感变成建立在对党的深刻认识基础上,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4、功利实惠型

执政党在社会中的地位、影响,各级党员干部都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一些党员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使一些学生产生错觉认为入党是有利可图的事。他们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看待各种正常和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以个人利益的得失来取舍自己的行为。一些人把入党视为仕途的起点,为个人捞取政治资本而向党组织靠拢,认为入党可以得到重用和提拔,有不少好处,毕业后还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还认为大学生入党方便,争取入党是机遇,把入党看作追名逐利的政治阶梯和途径;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专业与政治联系紧密,不入党不行。所以最近几年来,大学生把“更好地发挥个人特长,为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考虑”作为自己的入党动机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这些同学的共同特点是以个人为中心,患得患失,在入党的过程中,也是忽冷忽热,入党动机表现出一种功利主义色彩和典型的实用主义。这种现象要在整个社会背景和青年人思想不成熟的特征下一分为二地看待。抱有这些动机申请入党的同学,如果进入到党内来,会损害我们党的纯洁性和党员的形象。同样,这样的人最终也会发现,入党不会使他们的个人主义愿望得到充分实现,相反会成为他们的约束。有这样的入党动机的同学只有深刻地剖析自己,从个人主义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彻底洗涤自己,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才能端正入党动机。

每一位要求入党的大学生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也就是说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实现这个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作为高校党校,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结合时代特点和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对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他们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从而成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对策

新时期高校青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必须根据新的教育思路,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变革创新,大胆探索,构建具有时代特色、青年特点的教育对策。

1、强化理论教育,建设高尚精神家园。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高校青年大学生入党学员构建高尚精神家园尤为重要。

崇高的革命理想,是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精神支柱,是革命热情、革命毅力、革命斗志的内在动力。加强高校青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他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解决好从思想、灵魂上入党的问题。当前尤其要重视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注意理论学习的全面性、准确性、深刻性和时代性,着重把握理论的实质,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习不断克服和纠正思想上存在的各种模糊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理论水平。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我们党所以坚强有力,就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不可能是先进的党;没有先进理论武装的党员,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党的基本理论,从根本上确定了我们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是引导我们不断前进的伟大旗帜。要做到政治上坚定,始终保持政治的坚定性,首先要学习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如果在思想理论上认识模糊、理解不深,就不可能做到政治上坚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就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坚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2、弘扬先进典型,进行榜样激励引导。 广泛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党员形象是党员个人世界观的外在表现,是党的优良传统与新的时代精神在党员身上的体现。入党积极分子,是未来的党员,同样也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刻苦学习,自觉奉献,坚决反对把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党内生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同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先人后己,先公后私,乐于助人,时时处处做群众的表率。充分发挥本校、本学院先进典型的作用,让先进旗帜高高地飘扬。挖掘身边的“闪光点”,对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来说,身边的先进事迹学习教育起来更直接和有效。要十分注意发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闪光点”,通过有效的宣传,让其产生激励、推动和扩散的效应,发挥“一花引来万花开”的作用。

3、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服务奉献意识。对高校青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列宁曾说过,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学习,是从星期六义务劳动开始的。一是进行社会参观考察,学习献身精神。如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和展览会,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考察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学习新时期共产党员为建设社会主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二是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体验奉献意识。如参加各种帮困扶贫、知识咨询、爱心资助等活动让学员们感受社会需要、人间真情和国家建设的成就,了解肩上的责任,增强奉献意识。

[参考文献]

• 吕澄等编著,《青年学生入党培训教材》,北京,红旗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2版。

• 田信灿 杨秉哲主编,《入党培训基本教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月第3版。

• 汪家缪 张志新主编,《新时期的党性和党性锻炼》,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年第12月第1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信仰问卷调查下一篇:大学生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