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023-03-31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积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的农民,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因,新农村建设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新农村建设既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构建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的农村生产关系。那么,从生产力的角度上看,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发展新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发展新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的生产关系,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促进新农村文化的建设呢?考生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废除城乡文化交流的制度性障碍,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方面,要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加快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村文化的融合。人口流动可以促使城乡文明的碰撞与交流,这有利于冲击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民的精神生活、价值观念,进而引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而这种交流与碰撞得发生关键是需要政府打破限制城乡文化交流、人口有效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构建城乡文化交流的机制和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据城乡不同的文化需要,正确处理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文化推广形式和推广运行机制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农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碰撞中,把推广现代文明与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地改造。

(二)强化政府文化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增加对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

各级政府应从城乡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文化职能:政府作为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财力投入和转移支付,用于文化建设的财政资金增量应向农村地区倾斜;改变过去重经济、轻文化的政府职能,强化农村文化产品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村文化建设监督制度,纠正农村腐朽陈旧落后的文化,传播积极向上的新农村文化,为新文化的传播培育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大力发展和推广农业科技教育,向农村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不发达最主要体现在农民无法掌握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知识文化和能力技能,从而导致生存、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作为政府除了向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倾斜外,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还可以引导民间资本、非营利组织在农村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得投入,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

第二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课题报告

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2010年8月9日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只有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食用菌产业的兴起和不断壮大,使得种植地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换貌”,通过优势产业的示范引领,成为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一)加快农业增产增效的优势产业

《“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结构调整包括双重内容:一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二是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新的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食用菌既是营养保健的高档产品,又是高效节能、独具优势的新产业(图1),只要科学认识、正确引导、合理组织,势必会成为今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切入点,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图1.食用菌产业的独特优势

食用菌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它行业争资源,可谓现代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典范。山东省邹城市平阳寺镇近年来利用采煤塌陷地发展食用菌产业,仅仅两三年时间,就取得了以前传统种植模式下十多年的经济效益(表3),真正

体现了食用菌产业“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特点。

表3. 邹城市平阳寺镇食用菌与传统农业效益分析(每亩效益对比分析)

项 目 传统“一麦一棒”种植模式年效益 种植食用菌年效益

每亩

年产量 小麦500kg,玉米600kg

(按一般耕地最高产量) 食用菌:3000 m2×15kg/ m2=45000kg

(按70%的利用率,建设7层,每亩可发展3000m2)

每亩

毛收入 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500kg×1.5元/kg+600kg×1.2元/kg=1470元 按2006年平均6元/kg计算:

45000kg×6元/kg=270000元

生 产

成 本 包含种子、农药、肥料、浇灌、收播等共约600元 包括材料费、水电费、运输费、人工费等,折合每平方米50元

每亩

纯收入 1470-600=870元 270000元-50元/ m2×3000 m2=120000元

效益比 870÷120000=1:137

2000年以来,中国食用菌产业产量始终是逐年快速增加,全国500多个食用菌主产县中有很多乡(镇)、村依靠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福建省古田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旋律,2006年该县食用菌总产量达37.6万吨(鲜品),比增10.6%,食用菌产值达1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3%。2007年1-5月总产量达11.14万吨(鲜品),出口鲜品600吨,干品185吨,出口额263万美元,预计2007年食用菌总量达41.5万吨,产值达12.9亿元。

目前,工作在基层和一线的生产科研工作者们已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如变废为宝的食用菌投入少,粮食、畜牧等都是可以把食用菌作为后续产业来发展,秸秆转化沼气工程之前

先用秸秆生产食用菌,然后再生产沼气,食用菌废弃料由于充分发酵,产生的沼气量明显增加。此外,各地也在不断积极研究新的栽培技术,部分食用菌产区已经实现埋袋木耳、冬菠菜、夏玉米、冬小麦四作物高产立体种植等多个立体种植模式。这些新型栽培模式的不断研究成功并投入生产,对地区经济特别是农业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能否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成败的关键指标。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少,生活水平低下,与城市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农户为了增加收入纷纷进城务工或被组织出国务工。基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和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的事实,当前提高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仍是千方百计增加非农就业机会。然而,当前劳务输出中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劳务输出主体文化程度不高,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行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带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无序化的竞争。另一方面,劳务输出主体为青壮年,大量劳务输出往往造成留守儿童、老人赡养、当地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长期发展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一是就地积极发展品种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劳动密集型优势农产品;二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支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而食用菌正是这样的产品和产业,近年来不少地区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既有效解决了劳务输出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又大幅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比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毗邻俄罗斯,每年在俄滨海边疆区务工者超过一万人,仅2005年11月至2006年2月10日期间,该市劳务输出2352人。近几年,牡丹江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努力构建品牌优势,争取出口创汇。2006年全市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达到7.35亿袋,总产量37.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5%和62%;全市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到10.03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468元。

辽宁省大连市炮台镇则是依靠种植食用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从富裕走向更富的典型镇。炮台镇原主要靠种蔬菜发展果树致富,户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是辽宁省的致富乡

镇。2002年6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炮台镇现代农业园区视察调研,并亲自为炮台镇题词“炮台镇要与时俱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2006年初镇领导经考察,认为食用菌是个利于农民增收的好项目,在市、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协调下,镇里把原现代农业园区改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改变了炮台镇的种植模式,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该镇与大连春天公司合作,系统解决了菇农在食用菌生产上,菌种、菌包的难题,专业化带动产业化,带动2200农户种蘑菇,由过去的一栋温室种菜年收入1-2万元,现在一栋大棚栽培食用菌年收入7-8万元,增收了3-4倍。2007年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新发展各种菌袋、菌棒2200万袋,农民增收前景更为乐观。

(三)推动农村改容换貌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各地食用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下,农民居住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文化教育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善,涌现出很多“种蘑菇致富村”和“精神文明村”,河北省平泉县庙后村就是靠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该村2000年之前还是一个贫困村,户均收入不足1000元,房屋破旧,道路高低不平,农民出门主要靠自行车或步行,为供子女上学,许多家庭债台高筑。自2001年县里加大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后,该村利用独特的气候和资源,大力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促使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卫生条件得到改观。伴随着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建设、生产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的成立,产业链条的构建和完善,周围的道路、广播、电力等基础设施也会随之完备起来。而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重复利用,以及化肥用量的下降都直接减少了农村污染源,农村的卫生环境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观。如今的庙后村出行家家都有了摩托车,部分生产户买上了小货车,户户都住上了明亮的大瓦房,冰箱、彩电、电话、煤气灶等产品也基本普及,路面变平了,房子加高了,村庄变得更美了。

2. 农民素质逐步提高,文化氛围日益增强。与传统独立耕作、操作简单的农业生产不同,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分工协作,参与过食用菌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的农户,其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

的提升,成为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调研发现,为了更快更好地了解国内外市场,庙后村的许多农户订了报纸或买上了电脑,一些生产大户也当上的老板,昔日的外出打工村变成了今天的再就业基地、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小康村。

3. 农村秩序明显好转,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农民生活条件改善了,文明程度也跟着提高了。实现就业后的年轻人不再有多余的时间闲游寻事,农村社会秩序逐步走向安定;同时,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后,因为贫困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事件大幅减少,农村治安压力日渐缓解。庙后村自从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稳步推进“一村一品”计划,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以来,通过组建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形式,大大激发了农民“爱村建村”的热情,提高了农民自身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全村呈现出一片“劳动致富、文明相处”积极景象。

第三篇: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西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

——遵义市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各地干部群众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建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于西部农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西部

农村如何向更高层次发展,向现代文明迈进,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大课题。遵义市余庆县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也为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

创建思路的形成

余庆县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东南部,是遵义、黔南、黔东南、铜仁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2001年,全县农村实现了整体脱贫,但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和落后的习俗成为阻碍建设新农村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余庆县委、县政府在2001年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中,派出百余名干部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村民组、小腮镇哨溪村大屯村民组,这些干部看到,农民成规模地种植红金橘增收致富,硬化庭院和连户路、改水、改灶、改厕,村容村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余庆县委把罗家坡和大屯的经验概括为“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并在全县选点示范。他们制订了每户找准一条致富路,建一幢宽敞的房子,有一套好的家具、家用电器,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八个一工程”,以及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和改厕、改灶、改环境、建文化广播室、建体育娱乐场所等细化指标。罗家坡、大屯、桥底、后坪等试点村寨,在党政干部的积极引导下,用农民的双手和智慧使一家一户、一村一寨改变了面貌,农村文明程度得到明显提高。

余庆县“四在农家”创建思路的形成,有着现实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这种发展思路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余庆县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了农村家居环境面貌基本改变、农民精神面貌基本转变。

这种发展思路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余庆县28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在整体脱贫后,农户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增长缓慢,多数农户还没有达到全国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在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后,余庆县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农村,“四在农家”创建就是该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

这种发展思路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践载体。余庆县委和县政府在酝酿出台“四在农家”建设方案时,明确提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在实践中,依托村党支部建设,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机统一起来,使这一活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载体。

创建的主要特点

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型。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文明由实践创造并展现一种社会素质,说到底是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本质的展现,人们不同的实践活动创造着不同的文明。余庆县有400余年建县史,一座座山寨,传统文明留存较多,而且惯性很强。如何实现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容回避的问题。余庆县实施的“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就是推动这一转型的主动抉择。这一举措与其他辅助性措施相互配合、交融演进,正在播洒一团团现代文明的火种。“五通三改三建”虽然侧重的是物质文明建设,但其中渗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从启动到展开都以思想道德建设为精神动力,以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智力支持。“四在农家”既包括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也包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而且也契合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发生了变化。村组道路和通信手段的改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改水、改电等,既促进了生产,又方便了生活。二是农业生产方式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大乌江镇的农民长期以手工劳动和自给自足为主,自然经济与半自然经济的比重较大,这使得农民收入的增长极为缓慢。在建设中,他们大力发展庭园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目前,余庆县180个示范点的耕地经营结构调整面达60%以上,庭园经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创造条件搞多种经营,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深加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的总思路和总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二五”和“三五”计划时,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2年、1983年和1984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中都出现过这一提法或基本相同的提法。但必须看到,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内涵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应该说政府把握得很好,是在财政相对增收,达到20%的比例,有一定的财政能力的情况之下,我们开始推进新农村建设,来化解农村公共品开支不足的问题。现阶段提出建设新农村,首先应该看到这是国家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不光是我们提出,欧洲国家,只要是有小农场的,比如像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等,这些欧洲国家的农场,相对来讲规模较小,而且原来传统的村庄还存在,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从粮食安全角度来说,我们也需要在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来为国家的经济安全提供一个起码的基础。因此我们说,现在提出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表现,是我们政策上实事求是的表现。

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村容村貌整治(当然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而是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当前“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包括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能够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农村全面工作的“龙头”和“主线”。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主线”,就把握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因此,我们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阶段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思路和总要求。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议》中的亮点之一,被认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那么,新农村究竟“新”在哪?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新”在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农村为城市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而各级政府通过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农业稳定、农民增收、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其次“新”在城市中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中逐步建立起来,农民可以享受到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的成果,不必因此背井离乡;三是“新”在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新农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农民生活和缓,有较强的幸福感,甚至于出现城市人由于渴望返璞归真,开始向农村回流的“逆城市化”现象。“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统筹城乡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议》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描述一共20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容,又有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内容;既有农村综合改革的内容,又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新农村建设紧扣科学发展时代命题

从党的十六大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矛盾条件下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如何实现城乡协调

发展,已经变成国家战略。从2003年中央明确强调“三农”问题重中之重以来,连续强调了四次。现在又进一步提出一个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具有统管全局的指导思想,它恰恰符合最近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

2002年前党中央就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现在看来,要从根本上遏制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就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这也是一些欧洲有小农场的发达国家以及东亚小农经济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不是无源之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直到1997年之前,农村财政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到只有10%左右,在这种比较低的财政比例情况下,完全由财政来承担农村的公共品投入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到2004年,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加总,已经占到GDP的近20%,加上预算外财政,整个财政规模占GDP的比重近30%。一般来说,这一水平已经具备了由国家财政主导来提供农村公共品开支的条件。

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好,关键在于如何在实际行动中为它增墨添彩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文化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尤其应该重视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阻碍。关键是要突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抓好地县两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各级各部门贯彻执政党新的执政理念的认识;改变单纯追求GDP、盲目招商引资的行为惯性。只有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做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规划,注重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才能确保全国新农村建设能够准确落实党中央的指示,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经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家乡福鼎市西阳村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努力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符合西阳村实际的农村工作新路子,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西阳村在这个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西阳村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不断的创新思路,取得比较好的成效。

这里有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原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三万元,到今年超过了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翻了好几番。整个村的村风村貌得到较大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西阳村的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现代化事业的整体推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市委的指导下,西阳村确立了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战略举措。一是实行“工业带动”、“工业富村”。以星火工业区为发展工业的先锋,盘活土地资源,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通过“土地出租、厂房出租、场地出租”等方式,吸引各地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目前,工业园已经开发土地138万平米,吸引了18家企业落户。同时,出租村集体用地,组织本村富余劳动力进厂务工。随着工业项目的增加,流动人口的积聚,村经济得到了兴旺。二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通过引进外地客商开发、引进龙头企业和异地党员联营合作等多种渠道,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企业和农民达成双赢的局面。另外一个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规划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立了农业技术的培训室,促进农业的市场化。通过“三化”并举,西阳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不仅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还促进了西阳村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工人和公民的转变。

新的发展思路带来了新的发展成效。回顾西阳村近年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我认为可以有几点带有普遍性意义的做法和经验。

首先,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我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三个引导。三个引导是观念引导、典型引导、政策引导,观念是在前面,观念问题关键是转变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观念不改变,还是等、靠、要,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调动自我的积极性和能力。西阳村抓住了村班子和党员的观念改变,通过他们领导和带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决了群众过去那种依赖的思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是第一点我认为他们很好的经验。

第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西阳村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产业园区化、居民社区化、生产规划化、组织合作化、保障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的基本思路,制定了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分布实施,通过这个规划我们看到西阳村整个空间结构体系、现代产业布局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人居生态环境体系等专项规划建设的蓝图,我们可以看到西阳村这样一个规划,可以成为全省固本强基一个示范点、农业示范村、园林生态示范村和著名的民营工业村,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促进。

第三,要坚持依托县域经济,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观念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有一个经济基础,没有经济物质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一句空话,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来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物质基础了。

第四,要坚持上下联系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讲创

新精神了。在西阳村的建设过程中,当然首先是得益于固本强基中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制度了,党委、政府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农民积极参与,成为建设的主体。社会各界给予了资金、技术和知识等的帮助,成为新农村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部分,西阳村的领导挂点推动,本身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还有社会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将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所以在这个方面做的比较好,进步发展也是比较快。这是我们总结的四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创造热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以推进,实现富裕、公平、安康文明的发展目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组织审计工作底稿下一篇:社会稳定情况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