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广告设计论文

2022-05-0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校企联合广告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提出,面对企业“用人荒”与毕业生“无工作”矛盾、企业希望“员工稳定”与毕业生“频繁转岗”矛盾,只有校企文化有效对接和融合才能有效解决这两对矛盾;同时提出实现校企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夯实校企物质文化融合基础,创建校企文化对接体制机制,找准校企课程文化融合抓手,搭建校企文化交流的平台。

校企联合广告设计论文 篇1:

基于现代职教体系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研究与实践

摘 要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是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三大园区建设为平台,进行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的理念探索、机制探索、实践探索,构建“学园城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把职业教育融入产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现代职教体系;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探索

一、新常态下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的理念探索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面对新常态,需要反思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以新思维探索新实践,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将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归结为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她在《切实加强产教结合,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一文中指出:“要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要把职业教育融入产业的背景下,这样才能办好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1]“实行产教结合是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机制;要组织行业组建指导机构,建立产教协作新机制;专业体系要适应产业体系,明确产教对接新机制。”

职业教育产教结合始于学者福斯特(Philip J. Foster)的“产学合作”办学形式,福斯特的观点体现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院校、专家学者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理论共识”[2]。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实施与运行机制和实践模式,如“双元制”“合作教育”“产学合作”及“三明治”等。产教结合在我国的探索也可以追索到近代的实业教育,其后是建国初期的“半工半读”,再到如今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并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模式,如“专业教学+校内示范基地、骨干专业+校办企业、校内学习+定点企业实习、学校+公司+用户、校企结合,联合办学、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直接结合”[3]等产教一体化或产教融合模式,产教结合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我国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充分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既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方法,也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实践平台,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有机地将教学与平台、理与实、方法与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两张皮”的瓶颈。由于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是一个主体多元化联合平台,受到学校内外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现代职教体系的实践中需要契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突出区域特色、院校特色,使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校企协同,构建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这一举措是以组织方式使“产和教”、学校和企业集合为一个共同体,强化教育、学习、实训相融合,创新顶岗实习形式,有力地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少的不是资金、不是合作的对象,所缺的是长效机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只有从政府主导的‘向度’、高职教育的‘高度’、协同育人的‘深度’、社会服务的‘宽度’等方面系统地架构和探索[4],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机制探索

校企一体化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利益相关者长期博弈、合力推动的结果,政府、学校、行业企业是校企合作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以市场为契约,以利益共赢为目标组成利益关联共同体,通过人才培养这条纽带,实现各自的利益需求。地处浙江温州的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温州人的市场意识精神,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出具有“浙工贸”特色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长效机制与教学规律,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生态链。学校利用自有资源,建立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国际服务外包园,三大园区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园区建设于一体,在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机制探索

校企一体化是高职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探求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之间相融互化、互利共赢的结合因子,通过机制构建维系、保障彼此的利益。校企就本体而言是独立与分离的两个组织概念,由于其内在的某些关联与利益共性的诉求,使其具备了超越形态的相互深度融合,而具有了“一体化”的某种需要。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是校企深度的结合,学校与行业企业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的价值诉求与某些利益关联,通过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能够构建实现共同需要的平台或载体,使学校与企业通过这些平台可以获得各自的利益,实现互利共赢。作为教育主体,学校可以借此创新教学方式,使教学性生产与生产性教学找到实践的具体形式,即校企一体化模式,这是我们所探索的产教融合的基本的初步的形态。

通过一体化构建使学校主体的“教”与企业主体的“产”相互融合,这种融合需要各参与主体发出内在的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以利益追求为驱动,以契约为纽带,以共有平台为依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因此,学校从参与主体的内在融合出发,构建“政产学研市”即政府、企业(产业)、学校、科研、市场“五位一体”联动的办学机制,使五个主体间资源共享、利益共赢、责任共担,并以契约为纽带使机制运行具有市场特征和生命力,从而确保校企一体化“产教”的深度融合[5]。

(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探索

高职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是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表现与应用,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所构建的教学性生产和生产性教学具体结合的实现形式,是校企在教育中具体合作的运行机制。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只是高职教育流程中的一个层面,其重点是针对校企关系的合作;“流程”的关注点和切入点是教育主导,而非生产主导,以确保利益双赢。通过建构高职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的基本范式,从高职与企业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着手研究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的教学规律。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以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改革研究为切入口,打通“教学性生产流程”与“生产性教学流程”的“链系统”,“探索教学与生产一体化,企业(行业)全面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协同育人的规律。进而形成校企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产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模式,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实现毕业证、职业资格证、顶岗工作实习证‘三证’并举,形成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三三制’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6]。

(三)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的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

为进一步保障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有效运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学园城”一体化的新平台。这是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质量保障的前提,其着力点是以学园城一体化的新平台为依托,着眼社会发展及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在此基础上,构建多主体评价体系。基于多主体合作的特殊性,探索社会需求、政府主导下的合作满意度评价体系,行业企业利益多赢的合作发展度评价体系,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校企一体化评价体系涉及四个方面:学校、学生、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形成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学习、成长)、社会(行业企业、家长等)、教育主管部门(投入产出、效益)。评价指标以教学评价为核心,突出“教学性”与“生产性”两大特性,并依此确定各自评价的关键要素。其中,校企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采用多元评价法,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企业师傅,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合成评价系统。

三、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模式的实践探索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体制机制创新的改革自觉性、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实践自主性,搭建了“学园城一体化”实践平台,通过园区化人才培养、园区化创业实践、园区化社会服务,使教学、生产、技术资源、课程、师资、校企利益等要素能够协调有效地调配,育人与生产有机地结合,实现“产”与“教”在过程上深度融合,进而“探索课程范式项目化、课程组织多样化、课程实践生产化、课程成果产品化的‘一体化课程’[7]”,把职业教育融入产业,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校企合作“两张皮”的状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学园城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化实践平台建设始于学校发挥高校人力、智力、技术、文化等资源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2009年以来,在温州市中心城区先后建成浙江创意园、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三大园区,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资源的集聚效应。学校将园区资源、城市社会资源进行聚合,反哺学校教学需要。学校协同“学园城”各方主体,借用生态系统论理论,以教学性生产和生产性教学为核心,以校企共赢为目的,以资源共享为平台,实现生产与教学两个系统的融合,即“产”与“教”的一体化,构建“学园城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实践模式,使理念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

浙江创意园的建设有力传递了政府引导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意向,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新兴创意产业集群,教育与市场的隔膜被穿透,学校与企业的壁垒被打破,多方共赢的效应突显。2013年园区成为温州市唯一的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2014年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又落户该园。创意园真正成为助推学校内涵发展的“发动机”。学校推出以园区化校企一体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的教改创新项目,内容涉及园区化校企一体实训基地共建共管、园区化校企一体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及园区化校企一体运行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等。在园区发展的基础上,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创办了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培养本土文化创意人才。学校鼓励二级学院在园区建立自己的实训中心,要求不仅在园区开展实践教学,并且在园区开辟教学区块,将部分相关的理论教学放在这里进行;同时园区还为教师研发、学生创业提供便利,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真刀真枪的锻炼。

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是温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重点支撑项目,也是国家级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现在已经成为专利、版权、商标等服务项目的“一站式”平台。学校以知识产权服务园为载体,开展高职知识产权教育,发挥园区入驻企业在师资、案例教学、就业等方面无缝对接优势,实现产教融合无障碍落实,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就业质量。在知识产权服务园基础上,2013年建立了温州知识产权学院,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应用型人才。

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是以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为核心的省级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2013年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规模经国家商务部核定位居浙江省前列。学校以此为平台,引导温州企业实现经济产业从制造外包向软件、服务外包的转型升级和战略调整。发挥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的资源和实力,组建创业工作室模式,其中致远工作室还申请成立了师生创业公司,以工作室+公司的方式推进教育创新。

(二)学园城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作为教学实践的载体,学校创建的“三大园区”已经形成园区化教育教学平台、园区化社会服务平台、园区化创新创业平台。学校按照现代产业尤其高新产业发展的需要,创新设计“高教+科技+创意”的现代服务业形态,使现代产业与高等教育相融合,基本形成了“学园城一体化”产教融合实践路径。学校“学园城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是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多主体下的协同育人,需要协同的体制机制保障,需要协同的利益分配,更需要协同的价值认同。

路径一:开放式的高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普及、学科边际日益模糊、跨领域工程近乎常态的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改革决不是孤立的,它必定是国家总体改革的一部分。“学园城一体化”改革是学校以其创业型高校的实践探索为基础,释义高职领域综合改革理念:即学校以协同育人为中心,园区以集聚资源为优势,城市以和谐发展为共识,政产学研资源共享、利益共赢、责任共担,协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路径二:互动式的市场配置资源有效整合机制。教育与经济相关,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只有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规律,高职教育改革才会取得成功。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不仅表现在新型劳动力培养质量提高,还表现在富集的高校人力、智力、技术、文化等资源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升。“学园城一体化”正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旋律中思考、探索市场配置高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

路径三:协同式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创新。教育作为现代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等院校以其创新力、文化力成为现代都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引擎,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实力。近年来,学校发挥创业型高校的机制活力,积极整合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协同政府和社会力量,以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物质资本相融合,组建了多家集教育与生产为一体的法人实体,并以园区为平台促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创业型经济发展、创业型城市建设的协同推进,走出了一条协同创新、联动发展的特色路径。

(三)成效

浙江创意园将社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实现园区、产业、教育一体化探索。学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广告与包装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等6个设计类专业入驻,带动专业建设,同时为学生进行创意类产业创业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以真实的产业集聚区影响和鼓励学生创业团队入驻,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市场主体。毕业生中先后有7支创业团队入驻浙江创意园,共有340人参与创业实践。入园企业每年接纳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为期6个月的实践,目前共接纳了127人次到园区企业实践,提升了教师专业实践技能。浙江创意园还鼓励各专业在园区建立工作室,动漫工作室以动漫和广告设计专业师生为团队,与温州动漫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融产业经营与教、学、研于一体。有效地构建了教师实践、学生实习、竞赛辅导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易的设计”工作室融合工业设计、鞋类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眼镜设计与工艺四个专业资源,对外开展产品设计、手板制作,还有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展独立的创业历程。学校面向社会、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服务园被温州市知识产权局授予“温州市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称号。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参 考 文 献

[1]鲁昕.切实加强产教结合,深入推进校企合作[J].职业技术教育,2011(4):54-56.

[2]马铮.德、日、澳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1下):20-23.

[3]蒋国平.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产教结合新机制和办学模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5(1):150-154.

[4][7]邱开金.产教如何才能水乳交融[N].中国教育报,2014-3-3(7).

[5][6]陈衍.贺星岳:建构校企一体化高职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4(8):60-61.

Research on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He Xingyue

Key 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exploration

Author  He Xingyue, president of Zhejiang Industry and Trade Vocational College  (Wenzhou  325003)

作者:贺星岳

校企联合广告设计论文 篇2:

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路径研究

【摘 要】本文提出,面对企业“用人荒”与毕业生“无工作”矛盾、企业希望“员工稳定”与毕业生“频繁转岗”矛盾,只有校企文化有效对接和融合才能有效解决这两对矛盾;同时提出实现校企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夯实校企物质文化融合基础,创建校企文化对接体制机制,找准校企课程文化融合抓手,搭建校企文化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文化 对接融合 路径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存在着两对普遍而又难以缓解的矛盾:企业“用人荒”与毕业生“无工作”矛盾、企业希望“员工稳定”与毕业生“频繁转岗”矛盾。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员工稳定而员工频繁跳槽。对最近几年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80后”“90后”跳槽频繁,有的甚至一个月换一个工作岗位。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毕业生从学校走到企业(社会),对企业文化不认同、不适应、不接受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社会)所表现的这种不适应,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不顺、融合不通所造成的。文化是学校、企业和个人的灵魂和统帅。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学校与企业深度对接与融合,学校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也是应有之义,是破解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社会)所表现的文化不认同、不适应、不接受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促进校企文化互动,对校企文化整合和无缝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必要性

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具有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是高职教育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育要向纵深方向发展,培養的人才必须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即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标准,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企业经过非常短的时间培训甚至是不需要培训都能到达到岗位的工作要求,毕业生要能用及好用。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需要将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进去,努力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人才。一个学校好不好,关键看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而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是企业和社会,只有将校企文化深度对接,学生在学校就接受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理念、优秀企业文化元素,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使高职教育在众多教育类型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是学生向社会人角色转变的必然选择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知识面宽广、专业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从这些方面而言,应该是能适应企业岗位的工作要求。然而,“80后”“90后”跳槽频繁,有的甚至一个月换一个工作岗位。据调查,频繁跳槽或辞职的原因是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或者是对岗位期待值太高,心理落差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认为毕业生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不能吃苦耐劳,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适应不了不被认可的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不够自信,难以发挥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毕业生从学校到企业(社会),对企业文化不认同、不适应、不接受。这种对企业文化不认同、不适应、不接受往往让毕业生和企业、同事发生各种冲突。因此,只有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才能顺利实现学生向社会人角色的自然转变,为学生的就业及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抉择

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机会。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有效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离不开校企之间的文化对接与融合,因此,必须确立先进企业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地位,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企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沉淀与建设,校企文化的有效对接,为建设一支忠于企业、热爱企业的队伍提前做了准备,节省新员工的培养时间及成本,从而提升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品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有效路径

加强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进和融入优秀企业文化。总的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夯实校企物质文化融合基础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企文化对接建设中的基础载体,它是维系学校与企业文化融合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具有支撑、导向作用。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校园蓝图规划和校园建筑上,这要求校园蓝图和规划体现职业特色,如在校园里建立富有职业感召力的形象雕塑,橱窗展示成功毕业生的职场历程和奋斗故事。同时,通过引厂入校让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参与生产、管理、经营,和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加强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实训室等建设,将理论和实践、实训、试验等有机融合,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与氛围,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项目实施过程)组织教学过程,达到学用结合、综合训练的目的。

(二)创建校企文化对接体制机制

体制是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规范体系;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指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功能。校企文化对接的活力取决于高效合理的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否高效合理直接影响着学校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成效。体制机制具有制度文化的属性。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校企文化对接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它是维系学校与企业文化融合不断深入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建设一套“行(企)业、学校多元联动”的文化整合机制。高职院校要成立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建设委员会,在各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聚集企业文化资源,发挥企业技术与人才优势,建立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长效机制。在建立制度时应借鉴企业制度的严格性、规范性、创新性,借鉴企业的管理经验及运营模式;在培养人才上要重视团队精神、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创新精神等职业素养的养成。

(三)找准校企课程文化融合抓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抓手,课程文化是指按照社会对学生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是校企文化对接的交点和纽带。校企应联合开发,将文化融入课程建设。高职课程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等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要融入企业的核心文化,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使得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同时,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知识与技能能为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实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就要求以创新创业课程为抓手,将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责任意识、团队意识等很好地融入课程中,建设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与环境。以课程为抓手,实现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是一条有效路径。总之,要构建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立体式体系。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企业适应能力;坚持协作和创新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四)搭建校企文化交流的平台

高职院校要主动搭建校企文化交流的平台,在校企文化交流平台搭建中占主导和主体地位。高职院校的师生要大胆地“走出去”,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积极下企业一线实践,只有教师具有了企业职业人的精神和相关素质,才能在人才培养中将企业的理念、文化等传递给学生。学校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在真正的学习中感受企业的文化及企业对职场人的要求。同时,也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搭建校企文化交流的平台。请企业的经理等来学校担任兼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企业的文化和生产经营理念。请企业专家进校园,通过举办企业文化论坛、企业文化讲堂、校企联谊大会、企业捐赠大会、校园开放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介绍企业价值观、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模式等,让学生深入领悟企业所要求的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也可以校企共同举办各种技能比赛,将竞赛活动常态化。高职院校师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可大幅度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财会专业开展点钞大赛,会展专业开展广告设计大赛,应用英语专业开展导游英语口语大赛,游戏设计与制作专业开展网络游戏设计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开展汽车改装与升级大赛等。通过一系列种类繁多的大赛,让企业员工和高职学生同台竞赛,营造出浓厚的职场氛围,在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吸纳企业核心文化,为培养企业的合格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高职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中,高职院校应主动引入企业文化,将校企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实现校园文化的企业化,逐步减少毕业生就业时对企业文化不认同、不适应、不接受现象,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具有企业文化特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海滨.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内容的问题探究[J].教学与实践,2016(7)

[2]王振丰.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以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为视角[J].学术论坛,2012(6)

[3]颜莉芝.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高职思政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4]潘春胜,孟铁鑫.高职校企文化融合路径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作者簡介】陈丹丹(1982— ),女,湖北宜昌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古代文学研究。

(责编 苏 洋)

作者:陈丹丹

校企联合广告设计论文 篇3:

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

摘 要:基于协同育人视角构建产业学院是实现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产业学院是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新型高职教育办学模式。作为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构建产业学院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结合学校、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发挥各协同单位的优势特色,科学规划逐步推进。

关键词: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種类型,担负着为产业经济培养输送人才的重任。与经济联系直接、紧密的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必然跨越产业与教育、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的界域,施教活动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1]协同育人指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密切协同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跨界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创立产业学院实现产教融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热点,产业学院的开展有利于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整合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增强高职教育办学活力,在更高平台和更广范围内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等的互利共赢,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及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2016年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以打造广东高职教育品牌为目标,建设15所左右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高职院校,按照“服务发展、精致育人、强化特色、争创一流”的要求,重点建设若干个全国领先、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专业。[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设计制作专业近年来依托高速发展的广东广告产业,通过打造“教授+能手”高水平师资团队,构建“创意策略到设计执行,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以赛促学提升创新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一系列教学与改革成果。作为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品牌建设专业,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在当前技术与产业快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专业质素,继续保持在国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领先地位,我们提出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行业、企业联合共建产业学院(二级学院),提升专业整体办学实力的专业改革发展思路。

一、当前我国高职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模式的发展态势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的简称,其核心就是摆脱单一的学校主导的教学形式,让企业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近年来受德国“双元制”——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TAFE”体系——校企合作市场化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校企合作社区化模式等世界先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念与模式的启发,逐步探索出适合我国职教国情的校企合作的多种形式,从订单班、冠名班到学生派驻企业顶岗实习,到校企合作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组建职教集团,到产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形式演变与发展的过程。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二级学院)是依托高职院校现有专业, 采用“双主体”合作模式,由髙职院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创建、共同管理的股份制二级学院,一般由企业提供资金,负责办学所需硬件、设备,高职院校负责办学管理等软件建设。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共建的产业学院普遍采取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以培养高职全日制学历学生为主的二级学院;二是以企业内部员工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为主的二级学院;三是全日制学历学生培养和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双重任务相结合的二级学院。[2]

与高职院校普遍意义的二级学院不同,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通常具备投资主体的社会性、办学主体的多元性、管理独立等明显特征,产业学院是一种较深层次的合作形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针对行业、企业的需求,校企双方借助产业学院这个平台实现从招生、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团队与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直至学生就业的全过程深度合作。产业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经营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型模式,即学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主体共同举办,以股份制的形式确立髙职院校与企业对产业学院各项权利与义务。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学校与其下属单位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同母体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托管与被托管”的关系。产业学院普遍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校企双方人员和外部人士共同组成,负责二级学院的制度定制、人力和其他资源建设、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开拓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思路。

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实践启示

1.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WPP学院模式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国家唯一一所艺术设计专业类的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8月,上海工艺美院与WPP集团合作创办WPP(市场营销传播学院)学院,培养传播设计与营销高端应用型人才。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WPP集团是全球最大广告传播集团之一,其营业范围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游说、品牌形象与沟通,拥有包括奥美、智威汤逊、传立等313家广告传媒公司,遍布全球107个国家。WPP集团作为业界翘楚,代表着全球领先的创意理念与技术水准。WPP学院位于上海繁华的徐家汇地区,下设“传播与策划”“广告设计与制作”两个专业,现有三个年级,在校学生150人,专业教学团队均为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资深执业人士。学院实行双主体办学体制, 成立理事会,院长、执行副院长均由合作企业(公司)派出人员担任,上海工艺美院提供办学资金、基础教学团队等资源。课程与教学由企业主导,WPP集团调动集团内优质的人力、案例与设计资源和优质的专业实践岗位、机会,为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通过将优秀毕业学生安排进入WPP集团下属公司实习工作,实现从招生到就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度合作。

2.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古镇灯饰学院模式

中山职院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依靠中山镇区产业经济发达的区域优势,构筑“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拥有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的中山市古镇被誉为“中国灯饰之都”,中山职院针对古镇灯饰的产业聚集的优势条件,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专业依托古镇灯饰行业企业技术优势和实践优势,密切协同企业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灯具设计专业人才,打造区别于传统产品造型设计的专业优势。并以此为基础与古镇政府联合创设灯具学院,从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为古镇灯具产业提供全面的服务与支持。由于办学定位准确,专业优势与特色明显,背后有政府、行业、企业的强力支持,教学成效提升明显,目前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每年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近百项,在广东省高校中名列前茅,招生、就业收到学生与企业的追捧,办学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3]

三、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重点问题

从上述两个案例来看,无论是采取哪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普遍采用校企双方共同投资、共同参与学院管理的合作办学机制。在产业学院内部校、企双方是建立在股权关系上的协作伙伴关系。学校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推动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政府和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和科研促进教学,促使教师队伍和专业建设的全面提升,全面深化高职教育综合改革。在当前国家及广东省政策及各項改革措施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国内各兄弟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研究,在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建设策略中应具备发展眼光,科学制定发展路线图,兼顾好各方利益。

1.共建企业的选择与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

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的校企合作理念,聚焦于艺术设计领域相关产业并选择合适的合作企业来共同创建产业学院,是创建产业学院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这将决定产业学院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从企业视角出发,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产业学院的基本动力与目的来自于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渴求,在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随着人才的不断培养和企业的不断发展,人力结构必将日益完善,人才需求也将随之逐渐减少,那么产业学院面对企业人才需求与教育投入动力减弱的情势下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充分了解产业(行业)、综合考虑企业利益诉求、成长性、规模等要素, 即合作企业应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实力,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能否支撑起对产业学院这一平台的长期可持续支持与投入。对合作企业的全面分析慎重选择,可以保证产业学院发展的正确方向,有效地规避风险。

2.产业学院学生的培养与职业可持续发展

共建产业学院所选择的合作企业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重视人才和梯队的培养与构建,具有服务大众、回馈社会的价值观,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广阔的视野和校、企合作育人理念。学科知识的跨界融合和更新快速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特征,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如何在专才的基础上获得全面的艺术设计综合能力,防止产业学院被异化为职业培训学校。应以发展的视角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针对性需求的同时满足学生就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在保证毕业生就业率的前提下,关注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满足学生自主择业、就业与创业的需要。[4]

3.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协调

通过产业学院实现多方共赢,充分协调好参与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的参与动机不同,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企业以盈利为最终目的,通过参与建设产业学院培养自身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学校以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扩大、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目的。企业的逐利性特征决定了企业建立产业学院这一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效果即企业自身的盈利状况将决定企业对产业学院持续投入等投资决策,企业的这些决策必将影响产业学院的发展和走向,因此协调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利益关系至关重要。[5]通过规范办学、制度建设明确规定校、企、学生三方在合作办学中的各自利益分配、权利与义务等,保障各方利益,求同存异,避免触及政策红线和制度管理的灰色地带。

四、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的实践路径

现阶段国内对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的研究与实践尚处积极探索阶段,各校、各专业的条件不同所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管理上普遍认为与企业联合兴办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的制度改革的“试验田”, 通过引入或借鉴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实行董事会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双主体管理模式。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能否做到“一校两制”,就是对高职院校现有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触及各方利益十分艰巨的系统性改革工程。

产业学院将依托学校现有艺术设计专业群,以服务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宗旨,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合作,兴办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及培训为一体的实体性职业教育平台,实行深度产学合作的发展模式。产业学院的成立必须签订合作办学合同加以约束,合同条款中必须明确双方投入与收益的比例分成。重大的投入与支出须获得合作各方的所有权人同意。而现实情况下由于机制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实践成本较高,产业学院的建立是一种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的实践创新行为,因此在当前制度、机制等一系列条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走一条校企共建订单班——工作室——产业学院的建设实践路径是可行与高效的。

通过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制”培养的初步关系和校企联合建立校内工作室等形式,搭建起基本的合作框架,引入企业资源创设校企共建的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通过工作室这一产、教、学、研综合平台,开展项目制教学。它是一种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方式,该模式并不陌生,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式最早出现在1919年的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它有效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打破了学校的围墙将企业主导的设计项目引入课堂,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

采用分阶段实施的广告学院建设模式,成本低,易于操作,校企双方通过由浅入深、由阶段到全面的合作路径,相互之间充分磨合互相了解,有效地降低了由于校企双方办学目的与办学理念矛盾对广告学院建设产生的影响。校企合作的项目制课程易于生成教学成果,产生示范效应,比较适合广告设计类专业对生产设备成本要求较低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例如摄影、PS、广告策划与制作、广告客户服务、文创产品开发、影视制作、软件开发、产品设计与试制等。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工作室等方式锤炼教学管理团队,操作灵活,易于推广和执行,较少地涉及管理与制度改革,合作较为容易,管理也较为简单,便于及时总结经验规避风险,为后续深度合作的展开奠定实践基础。

分层、分阶段逐步开展广告学院建设,有利于在现有条件下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资源获取能力、企业运作和项目管理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在现有条件下为校企双方开展周密调研、科学论证,制定科学合理的广告学院建设方案和制度框架赢得时间,通过边做边建,利用好校企合作项目制教学和工作室等资源,全面提升教学团队设计教学、实践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是创建产业学院的核心目的。如此一来,可以避免风险和形式主义误区,求真务实将校企双方现有可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结语

产业学院的建设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要契合校企双方利益诉求和主办院校当前财务、人事等具体制度。而面对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的迫切形势,待上述所有条件均具备再谋求产业学院一蹴而就的开花结果,显然不切实际。当前应在整合现有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密切联系企业从实处合作做起,逐步构建起产业学院的合作框架,即“从订单班、冠名班到产业学院”分层次、分步骤由浅入深、由单一动作到全流程合作的校企合作办学思路,从执行的层面考虑较为现实和稳妥。通过订单制培养、共建工作室、项目制教学等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探索,在双方理念和团队充分磨合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各类各个级别的深度合作,发挥产业学院优势,多个维度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参考文献:

[1]钱吉奎,朱斌,周世青,等.从“订单班”到“地铁学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9):42-46.

[2]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万伟平.公办高职院校政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2(3):8-11.

[4]易雪玲,邓志高.探索“专业镇产业学院”高职教育发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23):59-61.

(责任编辑 钟嘉仪)

作者:周大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济增长节能减排论文下一篇:汽车营销发展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