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案例分析

2023-06-01

第一篇:注册安全工程案例分析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笔记

事故案例分析笔记

一、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坍塌

车辆伤害

容器爆炸

机械伤害

瓦斯爆炸 其他爆炸

触电

火药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火灾

冒顶片帮 淹溺

其他伤害

透水 锅炉爆炸

起重伤害

放炮(爆破)

高处坠落

灼烫

(蓝字)

(红字)

(黑字) (先写红字,在写蓝字,黑字不写)

危险危害因素控制

二、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1、 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 2、 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3、 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降低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4、 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5、 发生意外事故时,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施救条件。

三、选择预防对策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四、事故预防优先原则: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

五、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 1、 改进工艺过程、机械化、自动化; 2、 设置安全装置; 3、 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4、 电气安全对策;

5、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6、 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治; 7、 个人防护用品。

六、报告事故的内容: 1、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 事故的简要经过;

4、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 已经采取的措施; 6、 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七、事故调查的程序: 1、 成立事故调查组; 2、 事故现场抢救、处理; 3、 事故有关物证的搜集; 4、 事故事实材料搜集; 5、 事故人证材料的搜集; 6、 事故现场摄影、录像; 7、 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8、 事故原因分析; 9、 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10、 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归档。

八、事故分析;

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

1、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

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 10、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11、 未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间接原因:

1、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2、 教育培训不够; 3、 劳动组织不合理;

4、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错误; 5、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 其它。

九、事故教训:

1、是否贯彻落实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是否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3、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4、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执行是否到位;

5、安全培训教育是滞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是否到位;

6、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是否到位;

7、企业负责人是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8、是否存在官僚和腐败现象;

9、是否落实了有关三同时的要求;

10、是否有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经典答案

问题一 事故原因(事故性质的原因)

1、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 2、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 人员未经专业培训; 4、 作业现场混乱;

5、 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6、 设备未经检验。 问题二 事故责任

1、 主管生产负责人、违章指挥;

2、 操作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专业培训或违章作业);

3、 安全负责人未制止违章行为(发现违章行为者未制止违章行为); 4、 法定代表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问题三 整改防范措施(教训)

1、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 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 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 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投入(换成经典答案五); 6、 制定并落实应急预案。

问题四 参照GB16441-1986分析存在的危害因素及存在于哪个作业中? 九大类(红字+蓝字)

其他伤害:滑倒、摔伤、摔伤等。

问题五

为杜绝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安全对策措施:? 1、 应选用本质安全性能好的相关装备; 2、 在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3、 工人应严格执行XX操作规程;

4、 配备防止XX事故伤害的必要的防护用品;

5、 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7、 制定针对XX事故的应急预案。 问题六

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1、通讯设备

2、报警设备

3、个体防护设备

4、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5、各种急救和救援设备 问题七

应急程序应用包括哪些内容 1、 可能出现的灾害各类;

2、 明确可能发生灾害的装置;、设备或场所及灾害的后果; 3、 重点预防部位的防灾器材配备相关数据及所需技术资料; 4、 灾害应急机构及有关人员的职责; 5、 灾害初起时立即采取的措施; 6、 对内警报、对外通报和联络; 7、 疏散组织不同风向时的疏散路线; 8、 重要记录和设备的保护及危险物品的处理; 9、 救灾过程中应急人员应佩戴的防护用品;

10、 应急期间的必要信息、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作业指导书、联络电话号码等。

问题八

应急准备的不足

1、 员工应急教育不够或培训不足; 2、 预案应急演练不足;

3、 应急救援器材不足或防毒面具不够或防护面具不足;

4、 未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或应急救援器材不好使、陈旧不好用; 5、 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或没有统一指挥或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问题九

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1、 撤离的方式、方法;

2、 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

3、 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或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或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 问题十

事故调查取证中主要资料和证据 1、 发生事故单位名称和发生时间;

2、 肇事者和受伤害者的自然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状态、身份证),技术背景资料、安全教育及考核记录; 3、 事故发生当天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工作情况; 4、 事故发生地点内设备、物料位置图; 5、 设备损坏情况,现场残留物,破损部件描述;

6、 肇事者和受伤害者受伤情况描述,现场采取的救护(或应急)措施; 7、 肇事者和受伤害者所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相关安全管理制度。

问题十一

技术上的问题和措施

1、摘录题干,去掉杂物,罗列条目;

2、将上述罗列条目取反。 问题十二

事故报告内容

问题十三

该厂应针对哪些重大事故风险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答案:九(事故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六(应配备的救援设备) (红字+蓝字)

问题十四

指出该厂在编制和预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个答题技巧 1、 审清题目,明确考点;明确问的是什么,

关键词:并、性质、与

注意隐蔽的含义:有关责任人的错误事实。

2、涵盖要点,有的放失

关键词:故意、责任、之内。 3、避重就轻,合理用时;

先看问题,再看题干。 4、宁滥勿缺,查遗补漏;

5、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单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本技巧只适用于不会答或不明确的情况: 1、 如果四个条案中有三个与安全无关,只有一个有关,那么答案就是这个有关的; 2、 数字题:一般不是最大什和最小值;

3、 四个答案中三个长,一个短取短的;三个短,一个长,取长的;

4、 选项中有三个很熟悉,一个不熟悉,又无法确定熟悉的是不是答案,取不熟悉的;

5、 选项中有三个不很熟悉,一个很熟悉,又无法断定不熟悉的不是答案,取不熟悉的;

6、 选项中有三个是通用术语,一个是安全术语,取安全术语; 7、 四个答案都很长,通常在前两个里;

8、 大多数题目都完成以后,个别实在不会,可以考虑观察项的大致分布,曲线分布;

最后的办法:猜

切记:不要空着不答。

第二篇: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10

(第三章)案例46 某酒店火灾事故

乙市某酒店于1983年6月动工建设,1986年4月投入使用,楼高9层共31m,建筑面2积7130m,1层是大堂、商场,2层是餐厅,3~9层是客房。起火当晚,该酒店入住旅客243人。

1996年7月16日下午5时,2层餐厅刘某打开电风扇,至17日凌晨1时许锁门外出时,没有把电风扇电源关闭。电风扇在运转中,异物进入电风扇罩内,影响电风扇正常转动,加大负荷,引起电机电流增大,使电风扇电源线过热燃烧,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导致火灾。7月17日凌晨1时50分有人发现起火,即告知在1层大堂值班的保安员。保安员上2层发现一房间着火,见房门上了锁,就回1层打电话找酒店值班经理,未找到人。然后再上2层拟用灭火器灭火,但不会使用;打开消火栓开关又无水。此时火势已蔓延,该保安员再跑回1层大堂给各楼层服务员打电话,最后才想起打“119”电话报警。市公安消防局指挥中心于2时16分接到报警,先后调动5个消防中队,共13台消防车120名消防员赶到现场灭火救人,由于采取措施得力,仅用10min就将火扑灭。在灭火过程中,一部分消防人员利用4台云梯车在酒店的东西两侧升高救人,一部分消防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各楼层,采取背、抬、扶等方法救人,共抢救和疏散出222人。

这起火灾造成30人死亡,1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3.84万元。 问题:

1.简述卤代烷和二氧化碳灭火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答:卤代烷灭火机理主要是通过溴和氟等卤素氢化物的化学催化作用和化学净化作用,大量捕捉、消耗火焰中的自由基,抑制燃烧的链式反应,迅速将火焰扑灭。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是通过稀释氧浓度、窒息燃烧和冷却等物理机理灭火。

适用范围:卤代烷和二氧化碳都适用于扑救A类火灾中一般固体物质的表面火灾。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还适用于扑救棉、毛织物及纸张等部分固体的深位火灾。

2.简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及人员逃生的基本方法。 答: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措施有:(1)利用内部固定消防设施,立足自救。(2)适应立体作战需要,部署消防力量。(3)火场侦察。(4)扑救路线的选择。(5)供水措施。(6)高层建筑的灭火战术。(7)防排烟措施。

高层建筑人员的逃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利用避难层或疏散楼梯逃生。(2)利用楼房的阳台、落水管和避雷管线进行逃生。(3)封闭房间门窗的缝隙,阻止烟雾和有毒气体的进入。(4)用绳子或床单撕成布条连接起来,把一端捆扎在牢固的固定物件上,顺另一端落到地面。

(第三章)案例47 某歌舞厅特大火灾事故

1996年11月20日,丙市发生特大火灾伤亡事故。

事故经过:丙市某歌舞厅由王某个人承包,经丙市某区公安分局核准定员140人。歌舞厅在1996年6月重新装修时,使用了大量的易燃装饰材料,装修完毕后没有向文化、消防部门申请验收便开始营业。此后虽经文化、公安部门检查督促,经营者仍未整改,消除隐患。1996年11月20日13时20分左右,该歌舞厅3号雅间内,吴某(市化工技校学生)给李某(市玻璃制品厂工人)等人散发香烟,李某坐在转角沙发顶部,用卷着的报纸燃火点烟,随手将未熄灭的报纸扔进所坐沙发的破损洞里,致使沙发起火。李某和陈某(待业青年)把起火沙发两侧的沙发拉出,又跑到吧台拿来汽水灭火,用脚踩火,未能扑灭。进而火势蔓延,火焰蹿出了3号雅间,将歌舞厅墙壁悬挂的装饰布点燃,火势迅速扩大。当火焰蹿出3号雅间,迅速蔓延时,人们一起拥至北门(只有0.8m宽)逃生,由于门窄拥挤且有5级台阶,有的人又返到南安全门(安全门平时上栓挂锁,很少有人知道)。在舞厅的304人中(包括工作人员5名),只有71人逃生成功,其余233人不同程度一氧化碳中毒,无力逃离火场,有的被烧死,有的窒息而亡。造成死亡233人(其中男133人,女100人).重伤4人,轻伤16人,直接经济损失128万元的特大火灾伤亡事故。

问题:

1.请根据本案例的描述分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

答:造成这起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李某在3号雅间点烟时,将沙发引燃,并未能及时将火扑灭。

造成火灾事故的间接原因:(1)该歌舞厅严重违章经营。歌舞厅由王某个人承包,经丙市某区公安分局核准定员140人,而火灾发生时,场内人员达299人(不包括工作人员5名),严重超员。(2)歌舞厅使用大量可燃物装修。歌舞厅在1996年6月重新装修时,使用了大量的易燃装饰材料。装修完毕后没有向文化、消防部门申请验收便开始营业。此后虽经文化、公安部门检查督促,经营者仍未整改,消除隐患。(3)歌舞厅起火后,经营者没有及时打开安全门进行疏导,造成人群混乱,拥至狭窄的北门,挤倒成堆,加之室内装饰材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使大量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无力逃离火场,造成人员死亡。

2.通过该事故,请分析在火灾初期阶段,应采取哪些有效的疏散措施可以减少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中的伤亡。

答:(1)有组织地疏散人员。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发生火灾,必须有组织地进行疏散。 (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在人员多、疏散条件差、火势发展比较缓慢的情况下,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内的人员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其他人员疏散。在火势猛烈、疏散条件较好时,可公开通报,让全部人员疏散。

(3)疏散引导。工作人员要设法引导疏散,为人们指明各种疏散通道。如果火势较大,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影响疏散时,工作人员可利用各种灭火器材,全力堵截火势,掩护被困人员疏散。安全疏散时一定要维持好秩序,注意不要互相拥挤,要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者撤离火场。

(4)制止脱险者重返火场。对疏散出来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

(第三章)案例48 某花炮厂爆炸事故

某花炮厂属私营企业,主要产品有鞭炮和烟花。在全省烟花爆竹企业专项整治期间,该厂从2000年12月开始停产整顿,至2001年4月整顿完毕,经当地公安部门批复同意该厂恢复生产,并与当地政府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

2002年4月,该厂修建用来搬运原料的卷扬机提升系统,卷扬机提升斜长约60m,垂直高度30多米。上工区在半山腰,下工区在卸货停车场,操作平台设在上工区。卷扬机于2002年10月初建成投入使用。该厂委托安全评价机构进行了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机构明确指出自制的卷扬机不能使用,如要使用须经有关部门检验鉴定合格。当地公安部门在2002年11月1日对该厂核查中,特别指出卷扬机不得用于运输药料,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法人代表A当场表示,不采用机械方式搬运黑火药,卷扬机只是用来搬运辅助材料,绝不运载带药原料和人,厂里也制定了制度并告知全厂职工,违者罚款。A还以书面形式向公安部门作出保证,绝不会用卷扬机来搬运黑火药和人。但事实上,自2002年10月份以来,该厂曾多次利用卷扬机搬运过黑火药,A对此视而不见。

2003年2月22日,厂安全负责人B前往某市购买黑火药和烟花材料,当日在该市租用了两辆5t解放牌货车。23日上午,一辆车装载4t黑火药、1t高氯酸钾,另一辆车装载约7t的烟花材料。B负责押运。车抵达厂后,根据副厂长c的指示,B指挥司机将第一辆车先行开至卷扬机下工区。副厂长c指派三名工人去卸货,将车上的高氯酸钾和黑火药卸下,装人卷扬机的吊篮提升到上工区,为加快搬运速度,C又去找几辆手推车来运送,当天值班管理人员D也听命指派9名工人到卷扬机上工区去搬运。未经专业培训的D操作卷扬机,两名工人在旁负责卸货,其余7名工人用两辆手推车将货物搬运入库。卷扬机前两次提升上来的是高氯酸钾,在提升期间,卷扬机曾发生吊篮下滑的故障。第三次提升黑火药时,因提升过卷、钢丝绳突然崩断,吊篮坠落至下工区地面,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2人重伤、20人轻伤。

问题:

1.请确定这起事故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答:责任事故。 理由是:

(1)违规使用卷扬机和手推车运送黑火药。

(2)在发现卷扬机发生故障后,未采取果断措施,停止违规操作。 (3)操作人员无证操作卷扬机。

2.请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 答:(1)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落实整改措施,不重视安全工作,忽视安全管理。 (2)卷扬机在操作过程中钢丝绳崩断,造成装载黑火药的吊篮坠地产生碰撞导致吊篮内黑火药爆炸。

(3)违章指挥、违章操作,采用卷扬机运送黑火药。 (4)作业现场管理混乱。

(5)用于货物运输的卷扬机未经检验。 (6)卷扬机操作人员无证操作。

(7)政府有关部门未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3.写出有关责任人的错误事实。 答:(1)副厂长C违章指挥。 (2)值班人员D无证上岗。

(3)安全负责人B的行为虽然是昕命于副厂长c的命令,但作为厂安全负责人未制止用卷扬机与手推车运送黑火药。

(4)企业法定代表人A,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对事故隐患没有认真整改。

4.请根据这起事故的特点,提出整改(防范)措施。 答:(1)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6)加大安全投入。

(第一章)案例49 某公司冲焊联合车间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某公司拟建年产6万辆轿车生产流水线,利用原有的冲焊联合厂房和涂装联合厂房设置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该项目的原材料为钢板,主要辅助材料为涂料(主要成分为苯系物、溶剂汽油)、焊丝等。

冲压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开卷落料丝)→冲压成型(各冲压线)→检验(专用检具)→入库。焊装车间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组合→焊接→补焊→检查→涂密封胶→车身调整。

问题:

1.简述该公司拟建的冲压车间和焊装车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答:(1)冲压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①备料:噪声、振动、劳动强度过大等。

②冲压成型:噪声、振动、有毒物质(润滑油雾)等。 ③入库:噪声。

(2)焊装车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①组合:噪声。

②焊接、补焊:非电离辐射、电焊烟尘(氧化铁、氧化锰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局部振动、高温等。

③涂密封胶:有毒物质(苯、甲苯、二甲苯等)。 ④车身调整:噪声、振动。

2.简述防止涂装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答:(1)喷涂间应设置配套通风净化系统。

(2)喷涂间室体及与其相连接的送风、排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备,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备,或铺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3)喷涂间应按相应的防爆等级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设施、仪器、仪表。

(4)喷涂间内所有金属制件,如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和输送可燃液体的管道,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气接地。

(5)对处理油漆、稀料等的设备和管道均设有静电接地,通风系统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6)在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报警。 (7)与喷涂设备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过滤器等部件易发生故障处,宜配套有响声的或声光组合的报警装置,并与喷漆操作动力源联锁。

(8)喷漆间设禁火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9)喷漆操作中使用的物料不得与皮肤接触,宜采用防护服、防护眼镜或长管面具与人体隔离(作业人员应该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10)喷漆间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测定和电气安全技术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记入档案。

(11)喷漆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喷漆作业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喷漆间,进入人员要严格进行防火防爆教育。

(第一章)案例50 危险化学品运输泄漏事故分析

某年1月24日10:00左右,在某路段发生特大汽车追尾事故,造成5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一辆运输车上装载的有毒化工原料泄漏。事故发生在某高速公路自北向南方向路段距某市14km处,4辆汽车相撞。其中一辆面包车上3人当场死亡;一辆运输车被撞坏,车上2人死亡、1人受伤,车上装载的15t四氯化钛开始部分泄漏。四氯化钛是一种有毒化工原料,有刺激,挥发快,对皮肤、眼睛会造成损伤,大量吸入可致人死亡。事故现场恰逢小雨,此物质遇水后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某市、某县有关领导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公安、消防人员及附近群众200余人,对泄漏物质紧急采取以土掩埋等处置措施。

问题:

1.简述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 答:(1)用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应符合要求,禁止使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等运输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化学品。

(2)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在车辆上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器材、消防器材等。 (3)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 (4)车厢应有防止摩擦打火的措施。

(5)槽、罐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齐全的安全设施及附件。 (6)运输车辆应有防止电火花和导除静电设施。 (7)运输车辆应按规定设置危险物品标志。 (8)车辆的技术状况必须处于良好状态。

2.简述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安全要求。 答:(1)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应有相应的资质。

(2)运输工具、车辆必须符合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3)托运剧毒化学品应向公安部门申办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 (4)驾驶员、装卸员、押运员等应经过相应培训,持证上岗。 (5)必须配备押运人员,运输车辆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下。 (6)不得超装、超载。

(7)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有关人员须了解所承运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应急措施。

(8)按规定时间、路线行驶。

(9)严禁超速行使,与其他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0)中途停车住宿或无法正常运输,应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剧毒化学品运输途中出现意外,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告,并采取一切可能的警示措施。

第三篇: 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模考押题班 233网校:徐曰勇

2018年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考押题一

案例一:

【某建筑企业吊臂折断脱落事故】案例描述

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没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某项工程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式起重机时,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式起重机吊臂的放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而是用电焊将防滑板焊住。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45万,丧葬及抚恤60万,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设备损失200万,停产损失150万。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共16分,每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 此次事故的主要负责人为(

) A.企业经理

B.现场安全管理责任人

C.与此次事故有关的甲班工作人员

D.甲班班长

E.甲班队员 233网校答案:C 233网校解析:此题问的是主要负责人,根据题面,事故是组装完毕后,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的,故而 C 为主要负责人。

2. 根据上述情况描述,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A.45

B.105

C.133

D.333

E.483 233网校答案:D 233网校解析:停产损失为间接损失,其他均为直接损失,45+60+28+200 = 333万元 3.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该事故的类型应为(

) A.物体打击

B.机械伤害

C.起重伤害

D.车辆伤害

E.其他伤害 233网校答案:C 233网校解析:因为是塔式起重机上发生的事故,所以选择 C

4. 根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该企业所在的行政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监督部门,对该企业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行业监督和管理

B.该项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处罚 C.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实施罚款的处罚 D.建筑企业应当为企业所有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E.甲班队长应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233网校答案:BCE 233网校解析:安监部门负责综合监管,A错误;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D错误。所以选择 BCE 5. 此次事故发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的部门和单位应包括(

) A.地市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B.工程监理部门 C.地市级公安部门

E.县级工会 233网校答案:AC 233网校解析:死亡3人,为较大事故,需要市级政府调查,所以 DE 均错误,监理部门不需要参加,所以选择 AC 6.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

) A.私自改装,使用不牢固的设备

B.塔式起重机驾驶员作业时未加注意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D.塔式起重机吊臂防滑板开焊 E.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233网校答案:AD 233网校解析:管理原因属于间接原因,所以CE 不对;B 在案例中并未体现出来,不选,所以选择AD 7.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监察条例》和该企业的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 A.塔式起重机设计文件应经安全生产管理监管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方可进行制造 B.该企业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应经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验方可使用 C.该企业应制定塔式起重机的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D.此次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报告

E.该企业在申请办理有关特种设备行政审批事项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在40日内办理完成

233网校答案:BCD 233网校解析:第十二条 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以下简称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以及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A 错误 第五十三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办理本条例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其受理、审查、许可、核准的程序必须公开,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许可、核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的决定;不予许可、核准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E 错误。所以 选择 BCD

D.县级环保部门

8. 针对此次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按照事故调查分级规定,此次事故属于一般死亡事故 B.按照事故调查分级规定,此次事故属于较大事故

C.在向受伤未愈的相关人员调查取证时,交谈取证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h D.此次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括该企业的基本情况 E.此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233网校答案:BDE 233网校解析:死亡3人属于较大事故,A错误;C 一般不超过半小时。所以选择 BDE 案例二:

【某省“2.18”地铁施工坍塌事故】案例描述

2011年2月18日12时50分,某省某市地铁某线某站工段施工地(露天开挖作业)发生地面坍塌事故,造成长约100m、宽约50m的正在施工区域塌陷,施工现场西侧路基下陷达6m左右,将施工挡土墙全部推垮,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渐渐被水泥淹没。事故造成在此处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施工人员17人死亡、4人失踪。经抢险人员全力搜救,未发现生还人员。据初步调查,某省某市地铁某线某站工段建设单位为某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某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某股份有限公司某局,监理单位为某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等级属于(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E.重伤事故 233网校答案:B 233网校解析:死亡 10~29 属于重大事故,此事故死亡17人,属于重大事故。 2.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该由(

)负责调查。 A.省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

E.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33网校答案:A 233网校解析:重大事故要有省级调查,所以选择 A 3. 该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逐级上报,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h。 A.1

B.2

C.3

D.4

E.5 233网校答案:B 233网校解析:单位负责人1小时内上报,政府每级2小时,所以选择 B

4. 如果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或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则以下处罚正确的是(

)。

A.对事故单位处50万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B.对事故单位处200万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

C.对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D.对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E.对主要负责人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233网校答案:AD 233网校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重大事故对单位罚款50-200万。对负责人罚款60%,所以选择 AD 第三十七条

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5. 该事故中,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检查事故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233网校答案:ABCD 233网校解析:根据法律规定,选择 ABCD 第二十五条

事故调查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二)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三)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四)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五)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6. 该事故中,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是(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E.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233网校答案:ABDE 233网校解析:根据法律规定,选择 ABDE,C应为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二)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四)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五)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六)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

7.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

)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B.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C.向调查人员行贿的

D.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E.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233网校答案:ABDE 233网校解析:根据法律规定,选择 ABDE,没有 C 案例三:

【赤城县煤矿小东湾井“11.10”瓦斯爆炸事故】案例描述

2002年11月10日14时,位于赤城县东卯镇古子房村的赤城县煤矿小东湾井渣子沟采区八下山左平巷小上山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l人受轻伤,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

一、事故经过

11月10日,渣子沟采区安排23名工人井下作业,共有3处作业地点,其中在八下山左平巷小上山工作面有古某、马某、孙某、石某和周某五人作业,周某负责往出拉煤,其余四人在小上山工作面掘进。约8时,工人陆续下井,8时20分,古某等5人在八下山左平巷小上山工作面作业。9时左右,班长兼瓦斯员姜某(未培训)到工作面检查瓦斯(当时瓦斯浓度为0.7%,CO2浓度为0.6%)后,发现工作面局扇没有开,把局扇开启后,就离开此工作面。13时30分左右,小上山工作面人员准备第二次打眼放炮,石某在工作面上打了2个炮眼,每个炮眼1m多深,装一个炸药,炮眼用煤面和煤块封堵。

在没有检查瓦斯的情况下,马某(未培训)在距工作面19m拐弯处进行放炮。14时,在八下山井底车场的姜某听到“轰”的一声,并感觉有股风吹过来,看到八下山左平巷有黄烟,估计发生事故了,就赶紧组织井下推车工郝某等4名工人去事故地点抢救,同时,让文某向井口报告。姜某带领4名工人沿着八下山左平巷往里走,巷道烟雾逐渐增大,到小上山下口后,由于小上山烟雾大,于是他们就摸着电缆往前爬,在小上山溜煤眼至拐弯处(即放炮地点),先后找到了石某、马某、古某、孙某(石某在小上山趴着,其他三人在上山拐弯放炮处趴着)。随后,把伤亡的4个人抬到八下山井底车场,这时,接到事故报告的井口负责人王某、煤矿副矿长冯某、安全科科长辛某先后到达井下,发现石某烧伤严重,古某、马某、孙某等三人已停止呼吸。现场抢救人员先将石某背到地面,送往医院抢救,后将古某等3人抬到地面。古某、马某、孙某等3人经赤城县医院诊断为CO中毒窒息死亡。

二、事故原因

(1)该矿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一通三防”机构不健全,无井口各级岗位责任制,矿长及管理人员未能认真履行职责,安全管理混乱,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职工素质低,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瓦斯员和放炮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违章作业是这次事故的又一主要原因。

(3)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操作规程不具体、不完善,无作业规程,致使工人现场作业和操作无章可循,是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

(4)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力。对该矿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现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等问题未及时督促整改,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又一原因。

(5)矿井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紊乱,工作面循环风,瓦斯积聚;炮眼用煤面封堵,放炮产生明火,引起局部瓦斯爆炸;工人现场短距离放炮,造成较大伤亡事故。

三、责任分析及处理意见

1、马某,在装药前、放炮前未检查瓦斯的情况下,在距工作面19m远的地方违章放炮。马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因在事故中死亡,不再追究其责任。

2、石某,用煤面、煤块封堵炮眼,违章装炮,引爆瓦斯。石某是事故的直接责任者。

3、井下班长兼瓦斯员(未参加培训)姜某,未按照规定检查瓦斯,对工作面局扇随意停开、违章装药、放炮等现象没有及时制止,严重失职。石某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4、小东湾井渣子沟采区的主要负责人王某,严重忽视安全生产和职工安全教育,致使矿井在“一通三防”、瓦斯管理、安全装备、井下爆破等方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规章制度、现场管理及职工安全教育等方面存在重大漏洞没有按照《整顿标准》实施整顿,严重失职。王某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5、煤矿安全科科长辛某,未能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对矿井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未对职工进行上岗安全教育,对矿井未认真按照《整顿标准》进行整改,监督不到位。辛某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6、生产技术副矿长冯某,协助矿长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未认真履行职责,没有按规定及时制定作业规程、完善矿井的规章制度,矿井安全技术管理混乱。冯某对事故负有重要责任。

7、煤矿党支部书记富某,是全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未能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未按要求对职工进行上岗安全培训,职工素质低;规章制度不执行、管理机构不健全,疏于安全管理。富某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8、赤城县经济贸易局局长裴某,对赤城具煤矿安全管理、安全整顿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9、根据《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对赤城县煤矿处以3万元罚款。

对在这起事故中负有责任的人员分别予以开除、行政撤职、辞退、党内警告处分、向县政府做书面检查等处罚。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确定事故的类型和性质。并指出事故原因中哪些是直接原因,哪些是间接原因?(3分) 233网校答案:

事故类型:瓦斯爆炸。 事故性质:责任事故。

事故原因中,(1)~(4)是间接原因。(5)为直接原因。

2、《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七项职责是?(7分) 该事故中,赤城县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是谁?哪一些职责没有做好? 233网校答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七项职责是: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该事故中,赤城县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是煤矿党支部书记富某。 以下职责没有做好: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例如:无井口各级岗位责任制。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例如:操作规程不具体、不完善,无作业规程,致使工人现场作业和操作无章可循。

(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例如:职工素质低,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瓦斯员和放炮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

(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例如:矿井在“一通三防”、瓦斯管理、安全装备、井下爆破等方面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例如: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不完善。

3、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事故的,可能有哪些处罚?(5分)

233网校答案:企业主要负责人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造成事故的,可能的处罚有:

(1)罚款。私营企业投资人投入不足的罚款2~20万。根据事故级别,罚款上一年总收入的30% ~ 80%。 (2)撤职。并在5年内,不能担任任何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发生重大以上事故的,终身不能担任本行业的主要负责人。

(3)刑事处罚。一般情况下,情节不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7年有期徒刑。

(4)其他处罚。例如:记过、降级、降职等。

4、《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七项职责是?(7分) 该事故中,赤城县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是谁?哪一些职责没有做好? 233网校答案:《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七项职责是: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该事故中,赤城县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是谁?哪一些职责没有做好?

233网校答案:该事故中,赤城县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是煤矿安全科科长辛某。 以下职责没有做好:

(1)未能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对矿井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2)未对职工进行上岗安全教育。

(3)对矿井未认真按照《整顿标准》进行整改,监督不到位。

5、“一通三防”是指?(3分)

233网校答案:通风、防火、防瓦斯、防煤尘。 案例四: 【某热力发电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案例描述

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灰库等;大型设备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制氢装置、水处理装置、除尘装置等。发电用燃煤由汽车直接运往储煤场,在储煤场用滚轴筛将煤破碎后送入燃煤锅炉。

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两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运行时制氢装置中存有的氢气为50 kg。制氢装置边缘30 m处,有6个卧式储罐,作为生产过程成品周转储罐。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

锅炉点火助燃油为柴油。厂内有两个固定顶储罐,存储了柴油,两柴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550 m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卧式汽油储罐,两个汽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所在的生产工艺单元。(12分)

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给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指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6分)

3.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或设施,并提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7分) 1.按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其所在的生产工艺单元。

233网校答案: (1)火灾:储煤场。 (2)锅炉爆炸:燃烧系统。 (3)容器爆炸:制氢系统。

(4)其他爆炸: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 (5)触电:配电与送电系统。 (6)车辆伤害:储煤场。 (7)灼烫:燃烧系统。 (8)淹溺:汽水系统。

(9)机械伤害: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 (10)中毒和窒息:制氢系统。

2.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给出的危险、有害因素分类,指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对应的物质名称。 233网校答案:

(1)易燃易爆性物质:汽油。 (2)自燃性物质:燃煤。 (3)腐蚀性物质:硫。

3.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爆炸的主要设备或设施,并提出预防其发生爆炸的保护装置或设备。 233网校答案: (1)锅炉:安全阀。 (2)氢气储罐:安全阀。 (3)制氢装置:安全阀。 (4)汽油储罐:阻火器。 (5)磨煤机:惰性气体保护系统。 案例五: 【浙江迅达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六月岙矿“4.12”放炮事故】案例描述

2001年4月24日下午4时15分左右,在上虞市道虚镇浙江迅达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达公司)六月岙矿发生一起死亡3人的爆破事故。

一、矿山概况

迅达公司六月岙矿地处道虚镇,现有职工九人,年产宕渣3万吨左右,迅达公司属私营企业,法人代表阮某。公司委任章某为该矿矿长。

二、事故经过

4月24日上午,章某等人进入现场,对距地面15米左右宕面上的,两个炮孔(一个炮眼朝东,一个炮眼朝南)进行扩炮作业,炮眼距离3米,抛空深度5米。上午11时左右章某等人将朝东的炮孔扩炮完成,并装入了约12包炸药。下午12点半左右开始对朝南的炮孔扩炮,约3时左右完成,并装入了同样量的炸药。同时,在离地面78米处的一块大石上准备好搭炮。下午4时15分左右,章某,李某分别在两个扩壶炮位置进行点火,诸某则准备点搭炮。扩壶炮用导火索长1米左右,搭炮用导火索长约60公分。

点炮过程中,章、李二人用香烟点火,分别向扩壶炮炮眼中先后塞入两个炮头(均是先点火,后塞入,时间约半分钟左右),两个人点好后撤至搭炮点,诸某正准备点搭炮以便三人一道撤离时,炮眼朝南的扩壶炮突然爆炸,塌下的石头将三人一齐压进,一分多钟后,朝东的炮也发生爆炸。三人当场死亡。

三、其他说明

六月岙矿安全员为诸某(非死者),张某。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有?(9分)

233网校答案:根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规定,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有: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 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2)人的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2、根据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有?(6分) 233网校答案: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3、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别是?(5分) 233网校答案: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六月岙矿矿长兼爆破员章某及爆破员李某,诸某在爆破过程中违章操作,使用过短的导火索,同进起爆两个扩壶炮,而且采用了先点火后塞入的起爆方式,多处违反了《爆破安全规程》及《露天矿山作业规程》的有关规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1)六月岙矿矿长章某身为矿长兼爆破员在爆破过程中长期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六月岙矿安全员诸某,张某,作为矿上的安全员没有履行现场安全管理职责,对矿里长期的违规爆破行为没有及时制止,上报,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迅达公司本身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法人代表阮某对下属的六月岙矿安全管理不力,对该矿长期违章爆破作业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4)道墟镇政府虽然经常对六月岙矿进行安全检查,但也没有发现该矿的违章爆破行为,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4、如何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5分) 233网校答案:预防措施

1)制定爆破作业规程,严格执行,杜绝违章作业。 2)安全员进行现场作业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第四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案例分析

201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题: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

E.火灾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 )。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E.A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

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

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

E.A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第二题: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庭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19.6%、甲烷含量2.7%、硫化氢含量850mg/m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应认定为( )。

A.责任事故

B.意外事故

C.中毒窒息事故

D.突发事件

E.人身伤害事故

2.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需办理( )。

A.动火作业许可证

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管道作业许可证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A.B工程公司

B.C炼油厂

C.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E.B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第三题: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缓,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

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缓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第四题:挖一个20公里有管道深2.6米

问:1.现场有哪些危险因素及其致害物

2.F公司有哪些特种设备?这种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什么内容?

3.F公司要吃出哪些安全费用?

4.分析F公司现场要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第五题:一企业进行淀粉打包作业,8台打包机与临时储库用8米高的墙隔开,电机与开关采用防爆电器,木质筛子边角用铁包住,由于打包机坏,导致物料对方在二层平台,班长甲组织10名工人清除二层物料,工人用铁锹或直接向楼下抛清扫淀粉打包从二楼扔到一楼,或从楼梯滚到一楼,用铁质工具敲打筛子清理粉尘,导致淀粉粉尘爆炸,后又多次爆炸。

问题:1.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该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哪些问题

3.淀粉爆炸与气体爆炸的不同之处

4.防止此类爆炸制定技术和管理的措施

第五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

第一题

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的液氯槽罐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

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迅速逃离了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大范围污染,造成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面问题(共16分,1~5题为单选题,6~8题为多选题)

1、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槽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

B、槽车设计不合理

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

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是( )

A、槽车液氯破裂B、标志不清C、有毒物质D、作业环境不良

3、该事故的严重程度属于( )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C、重伤事故D、一般事故

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追究事故直接责任的是( )

A、驾驶员甲B、驾驶员乙C、村长D、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人

5、该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 )

A、请军队参加调查

B、加强危险化学品的运输管理

C、调查事故经过

D、提出对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

6、该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 )

A、收集与事故发生有关的事实

B、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C、慰问抢险人员

D、寻访驾驶员甲

E、及时让新闻媒体发布信息

7、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

A、中毒人员死亡的丧葬和抚恤费用

B、受伤住院村民的补助、救济费用

C、受伤住院村民的医疗费用

D、事故罚款或赔偿费用

E、槽罐车停运期间减少收入的损失

8、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运输单位需要办理的手续包括( )

A、经资质认定

B、对驾驶员甲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

C、配备必要防护用品

D、办理夜间行车手续

E、配备押运人员

第二题

某日16时10分,某厂维修班开始进行连接污油地的污油管线作业。16时20分,钳工甲将带有底阀的污油管线放入污油池内,当时污油池内的油水液面高度为500cm,上面浮有30cm厚的污油。在连接距离液面100cm高的法兰时,由于法兰无法对面正面连接不上,班长乙决定采取焊接方式。17时10分电焊工丙带着电焊机到达现场,由于是油气场所作业,电焊工丙在现场准备好后,去车间办理动火票。17时20分,钳工甲见电焊工丙迟迟没有回来,又快到下班时间,于是用电焊机开始焊接。焊接进行3分钟左右,发生油气爆炸,爆炸将污油池水泥盖板掀翻,污油池着火,钳工甲掉入污油池内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面问题(共14分,1~3题为单选题,4~7为多选题)

1、在油气场所焊接必须由具有( )的人员操作

A、防爆基本知识B、防爆基本经验C、焊工作业操作证D经过焊工培训E、领导允许

2、该起事故的性质是( )

A、自然灾害B、刑事案件C、责任事故

D、非责任事故E、意外事故

3、该起事故中,爆炸的直接原因是( )

A、通风不良B、作业场所狭窄C、环境温度不当

D、违章动火E、对易燃危险物品外理错误

4、该事故中,直接与油气爆炸有关的因至少有( )

A、空气B、污油挥发的气体C、环境温度

D、点焊焊接时产生的火花E、污油

5、钳工甲此次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 )

A、电磁辐射B、触电C、油气着火

D、油气爆炸E、机械伤害

6、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该事故可能涉及的事故类别有( )

A、其他爆炸B、火灾C、淹溺

D、灼烫E、机械伤害

7、该起事故中,爆炸的间接原因有( )

A、作业组织不严密B、安全教育培训不够C、动火现场监护不到位

D、没有动火票制度E、安全意识不强

第三题

某甲醇生产仓业,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10台载重量为20t的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另有甲醇罐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和6个装车台,另有1个4m高的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作业。灌装作业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灌装站内划定了黄色警戒线。所有槽罐车都按要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 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指出该企业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并说明理由。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指出灌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原因。

3、从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该灌装站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

第四题

某县一化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06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生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要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导致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该往哪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05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

1、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

2、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

第五题

某年夏未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

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若干。

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庆,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钢瓶相继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8分)

1、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试提出防范措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综采队班组交接班制度下一篇:驻村扶贫工作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