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育技术论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优秀教育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淀下的民族灵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让它在校园里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当下教育实践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在学习传统经典的单一维度上,而应是全面挖掘它的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一篇:优秀教育技术论文

改革教师教育培养优秀教师

党的十七大报告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号召全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报告将教育发展作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首要位置。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教师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教师教育,培养造就优秀教师,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教师教育是培养造就优秀教师的重要保障。我国教师教育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为教育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特别是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已从规模数量发展为主要特征进入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升层次、提高效益为核心的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办学层次正在逐步提高,据统计,1999-2006年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4所,师专由110所减少到48所,中师由815所减少到199所。师范本、专科毕业生与中师生之比由1999年的31:69变为2006年的71:29;教师教育体系走向开放,214所非师范类综合性高校参与教师教育,开始形成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高校共同培养教师的新格局;师范院校学术水平和办学实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诸如3+1、2+2、3.5+0.5、4+2等多样化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新进展,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新的成果;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正在走向一体化。师范院校积极承担教师培训任务,700多所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着手”改革与建设,形成上挂高师院校,下联中小学校的多功能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对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提出了紧迫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发展提出了现实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仍然相对滞后。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势在必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教师教育摆在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战略地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发展,教师教育为基。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和院校教师教育边缘化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淡化和弱化教师教育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对加强还是取消教师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当前教育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把认识统一到温家宝总理2007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上来。温家宝总理高屋建瓴地指出:“教育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从这一点来说,师范教育可以兴邦。”我们需要继续强化教师教育的政府责任,进一步在事业规划、经费投入、基础建设、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等方面优先考虑教师教育,保障教师教育健康发展。

二、落实好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示范性举措,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国务院决定在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深得人心,制度设计和组织落实到位,实施工作开局良好,首次招生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一是招生计划顺利完成,向中西部倾斜得到落实。中西部20省生源占到90.8%。二是生源数量充足,考生报考踊跃。重点线上免费师范生报考人数均达到计划数的数倍以上。三是生源质量总体好于往年,中西部更为明显。六所部属师大免费师范生在各地的提档线平均高出省重点线约30分。平均成绩高出省重点线约41.7分。四是生源结构得到改善。农村户口生源占60.2%,男生比例占38.7%。生源结构的积极变化,有利于师范毕业生回生源省中小学任教。

如何把优秀学生培养成优秀教师,如何发挥部属师大在培养优秀教师方面的示范作用,六所部属师大责任重大。部属师大要围绕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目标,制定好免费师范生培养教育方案,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最好的教育资源来培养教育师范生。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设教师教育创新与教学平台,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把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有机结合,培养新一代优秀教师,为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三、制定教师教育院校体系总体规划,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新体系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意味着不是什么人都能当教师,也就决定了不是什么机构都能培养教师。据统计,2006年我国师范类本科毕业生24万人,专科23.4万人,中专19.5万人(其中中等师范学校5.7万人),非师范类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约30万人。从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中小学教师供给量约97万人。在2006年新补充到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中,录用毕业生数量为29.8万人。从教师资源储备数量来看是充足的,但还存在结构、层次等方面的问题。总的来看,教师教育将从规模数量发展进入质量效益提高的新阶段。为此需要积极推进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教师教育资源。国家应重点支持若干所师范大学的建设,各省重点建设好一至两所师范大学,采取措施激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师专逐步转向培养小学和幼儿教师,构建起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积极参与,开放灵活、规范有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新体系。

要逐步提高教师教育办学层次,加快实现三级师范向两级最终向一级过渡,完全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形成以本科和本科后教育为主的教师教育新格局。

四、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实现学科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

学科和专业是大学教学和科研的依托,没有学科和专业支撑,人才培养就失去基础。教师工作不同于一般职业劳动,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又包括教育专业,是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成为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要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知识方面的专家。中学教师专业具有双学科性,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具有多学科性。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最重要的支撑平台。

教师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目标是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中,始终要围绕有利于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拓展学科专业发展空间,促进学科专业交叉,推进资源建设和共享,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建立相对稳定的中小学实习基地,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力度。

五、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教师培养模式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根据不同类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要求,探索建立与之相符的培养模式。中学教师试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更加有机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本科后教育;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探索大学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全科培养模式。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适应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教师发展需要,调整和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打破传统的公共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教师培养与培训相衔接的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融合文本、光盘和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实用性强的教师专业教育精品课程教材资源库;将学科前沿知识和教育改革与教育科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六、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环节

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师范生实习支教既是教师培养从过程中强化实践训练的重要措施,又是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开展师范生实习支教一举多得,是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有利于帮助提高农村师资水平,是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密切联系,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西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忻州师范学院和新疆自治区教育厅等在师范生实习支教方面都做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更大范围推动师范生实习支教的展开奠定了实践基础。

下一步我们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精神,完善建立师范院校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建立健全实习支教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师范生实习支教前的专业思想教育和教学技能培训;采取导师带队、师生结合、合理配置、成组派遣的方式,组建实习支教小组;选派骨干教师担任实习支教的指导教师;建立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同时各地政府要将师范生实习支教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安排和接收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进行实习支教。

七、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促进教师教育发展

健全完善配套的法规法律制度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师范教育制度,随着高等教育招生、缴费、就业等制度改革被打破后,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发展规律的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我国有关教师教育的法律法规如《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立法背景在八十年代初,随着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不适应方面,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显得非常紧迫。

建议修订《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条例》,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法规体系;健全教师资格制度,提高教师资格条件,强化教育教学能力要求,严格教师资格考试,发挥教师资格制度在规范教师培养和激励教师培训方面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形成教师教育标准体系;研究建立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和评估指标体系,引导和促进教师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培养处)

作者:于兴国

第二篇: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养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积淀下的民族灵魂。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让它在校园里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当下教育实践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在学习传统经典的单一维度上,而应是全面挖掘它的教育功能,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应尝试吸取中华传统文化中养生、养心和养性的优秀文化,构建“三养教育”,即自然养生、经典养心、实践养德的教育。将三者有机结合,构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培养有中华文化底蕴、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青少年。

“三养教育”的提出

实现民族复兴是新时代的主旋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然而近十年,社会的浮躁,升学的压力,导致我国青少年学业负担较为沉重、学习效率低下;近视率、肥胖率不断提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出现了问题,如自私自利、不愿与他人合作、基本公民道德缺失等。这些现象表明,我们应当加强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抑制身体不良检出率、心理健康疾病发病率的增长趋势,关注青少年的品德和人格教育。“三养教育”的提出,就是笔者在民族复兴时代背景下,从区域教育改革出发,对如何系统提升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和品德修养的思考。

在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积淀了“三养教育”深厚的理论依据。首先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养生理论。它确立了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整体养生思想,提出“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主张顺其自然,这一思想符合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有益他们的身心健康。其次是儒家养心和养德理论。孔子说:“仁者人也”,认为“人”不是纯粹的自然人,而是置于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是合乎伦理道德的人。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学派将“仁”视为道德的第一层次。孟子主张“养”的教育方式,他认为君子之养,应该养的不是“小体”,而是“大体”,“小体”指形体,“大体”指心气。故《孟子·尽心上》说:“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又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所言意为,人若能发挥本心,道义自充,其气自盈,即为“养浩然之气”。同样荀子也十分重视养生、养心和养德,《荀子·不苟篇》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为此,儒家的“养仁心”“守仁德”“成仁生”是“三养教育”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一些地方也有人提“三养教育”。如哈尔滨市新桥小学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提“三养教育”,即以善养德、以德养心、以艺养慧 ;四川广元市教育局出台了文件,从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维度提“三养教育”,即以法养心、以法养行、以法养境等。这些论述或做法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的,或只是关注到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品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或只是根据某一具体的教育内容来谈的,而没有涉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现代教育价值的传承和发展;或只是在教育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的一些探索,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三养教育”是笔者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十多年的研究后提出的思考。无须讳言,现在中小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背背经典诗文、学学传统礼仪、搞搞象征活动、做做表面文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关注少年儿童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没有真正系统地、全面地、深入地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和实施路径。“三养教育”抓住了传统文化中“养”这个核心教育方式,通过养生来健体、养心来正气、养德来修行,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挖掘了传统文化中“养”的现代教育价值,并融入到现代教育方式之中。

“三养教育”的内涵

“三养教育”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中适合中小学生的“养生、养心、养德”经典文化进行建构的,即以传统自然(时令)养生文化陶养学生生命,以传统经典诗词歌赋和艺术精粹滋养学生心性,以儒家“知行相合”实践德育文化涵养学生德性,三者相辅相成、相融相生,在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养”人方式的基础上,培养身心和谐、健康向上、品学兼优的青少年。其具体内涵为:

自然养生即时令养生,主要根据中华传统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人的身体健康调理的基本做法,来引导中小学生健康生活。按照《黄帝内经》的论述,一年有六步主气(地气),三候为气(1个节气15天),六气为时(6个节气90天为1个季节),四时称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配合而分别当旺。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变化而递相承袭,影响人的生命健康状态。《黄帝内经》还认为:一年分为四季,一天也可以分为四季,以北京时间(下同)计算,凌晨3时立春,6时春分;9时立夏,12时夏至;15时立秋,18时秋分;21时立冬,24时冬至。21时是一天的“立冬”,冬季万物闭藏。人“立冬”入眠与自然和谐,才有利于提高免疫力;早5时是“惊蛰”,在这8小时的时间段睡眠,人体才能和谐自然,相悖则会有害。中小学是孩子身体发育的起步期和关键期,只有在这个时期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才能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绽放生命的光彩。自然养生所倡導的就是引导中小学生顺其自然、天人合一,顺应每年和每天的四时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对生命健康的基本价值取向。

经典养心。养心实指养神,就是要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心理学的精髓,蕴含着中国人对生命意义和天人关系的独到理解。“养心”就是为了心的和谐,把多种心理因素协调起来,从而实现人的“诚心”“净心”“正心”“独心”等。孟子特别重视养心,当他的学生请教其有何过人之处时,其答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小学正是孩子心灵萌发初期,也是人身心成长的快速期。明代教育家李贽在《童心说》中论述道:“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因此,对于青少年“童心”的养护十分重要。经典养心就是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典的诗词歌赋、散文、书画艺术、音乐戏曲等来滋养学生心灵,通过经典的熏陶和浸润实现对学生良好心性的培养。

实践养德,即知行相合的德育理念。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知行相合”的思想。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更是主张“知行合一”的教育,即在教育中坚持儿童化、体验式、浸润式的教学。王阳明曰“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鱼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副越,自然日帐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诱之诗歌,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三养教育”的推进

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深度。“三养教育”的推进范式既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是纯实践操作,而是在实践中构建理论,将理论又付诸教育实践循环推进的过程。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一体化推进的方式将建构“三养教育”的深度,因为其研究的成果包括有深度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其理论成果主要为基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三养教育”价值研究、内涵研究和策略研究,实践成果则主要为指导中小学生养生、养心和养德的通俗图本。学生的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健康生活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城市与乡村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广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推进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对区域教育作出的战略部署,更是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切实需要。“中小学生‘三养教育’综合实验改革研究”是国家“十三五”规划课题,我们的使命在于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当前的教育任务,将教育科研紧紧扎根于城乡一体化这块广袤的教育实践沃土之中。因此,我们在研究对象选择上作了充分的考虑,既有城区学校学生,又有农村地区学校的学生,其构成情况为农村和城市学生各占50%左右。在推进路径上我们基于城市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生长环境等情况,形成学生自然养生、经典艺术养心和社会实践活动养德的城市特色路径;也基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学生生长的环境等情况,将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民风民俗因素融入“三养教育”,形成学生自然养生、经典民俗养心和劳动实践养德的农村特色路径。城乡一体的广阔路径让“三养教育”指向教育均衡。

养生、养心与养德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厚度。“三养教育”中的养生、养心和养德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三养一体”,将养“身、心、德”融合成一件事,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以养生为基础,引导学生根据时令和节气变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均衡、适节气饮食等;以养心为重点,通过开设普及课和选学课,引导学生学习中华经典诗词歌赋,通过参与书法、戏曲、国画等艺术课程来调养宁静、和谐、尚美的心性;以养德为目标,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礼记》等中华经典著作中具有现代教育价值的道德知识转化为日常行动,在行动体验中提升道德修养。在“三养教育”综合实践中我们发现,身体健康、心性和谐的孩子能够生成更好的行为习惯,生成更好的认知态度、思维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三养”一体化的“养人”方式,涵养出来的是更有生命温度、心性雅度和品行厚度的新时代青少年。

教师、学生与家长一体推进,构建“三养教育”的力度。《礼记·学记》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师是推进“三养教育”的关键因素,只有具有健康身心、仁爱之心、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品行优良的孩子。只有教师真正懂得科学的养生、养心和养德的方法,才能让“三养教育”真正落地。因此在推进“三养教育”研究中,我们首先是“养教师”,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国学培训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通过聘请养生专家,来指导教师掌握时令养生的方法;通过倡导教师学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戏和体育项目等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或一种审美方法来修炼心性;通过研读儒家“知行相合”名篇著述,来体悟实践养德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策略。在传统经典的浸润下,我们的教师富有了更深的教育情怀和更强的文化自信,呈现出更好的职业状态。在教师的引领下,我们开设学生“每日养生课程”,引导孩子们每日按时作息、健康饮食、阳光运动。开设学生“每日养心课程”引导孩子每日吟诵经典诗词,在琴、棋、书、画、戏、剪纸、湘绣、民族乐器等中国传统艺术项目中选学一项,进行练习。我们开设学生“知行合一”养德课程即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童蒙养正的文化精髓,引领学生每日践行《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礼记》等中蕴含的有关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好习惯。

在推进“三养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把家长也纳入“三养”的范畴。我们通过开设“三养教育”家長课程,组织家长学习养生、养心和养性文化,来提升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家长在“三养教育”意识的引导下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如制定良好的家规、传承良好家风、建设书香和传统美德家庭等。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向度一体推进,融合了三方之力,保障了“三养教育”的实施力度,确保了“养”育质量。

总之,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三养教育”是我们立足于民族伟大复兴得时代背景,走出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让我区的每一个孩子享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更加美好而有中国文化含量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全面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教育功能,培植我国青少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新时代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罗和平,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教育局局长,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樊 璐

作者:罗和平

第三篇: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思想教育

对学生,我们一向是既满腔热情,充分信任,又嚴格要求,积极引导。要把马克思主义世界的教育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起来。这一句话对学校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的学校思想教育,既要帮助学生认识今天,探索明天,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又要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昨天,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必须立足于一代新人的培养和造就,立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和谐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学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关系,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应是当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历史的反思,现实的启示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精华,至今仍大放异彩。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寻找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原因,人们发现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尽管人们对“21世纪将是儒家文化的世纪”多持怀疑态度,但中国传统文化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较大影响则已有共识。

二、丰富的内涵,不竭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生存式样系统,具有集成性和延续性的特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又会产生变迁与转换,并在社会中发挥着规范、类聚乃至再生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代转换意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已经成为当代学校思想教育不竭的源泉。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生的重要道德准则。从《战国策》、《汉书》中提到的“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意识;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键奋进的民族精神,到‘顾炎武所主张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意识;从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到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性格,这些对民族共同命运的关注与支持,对祖国热爱的浓厚感情,勇于为祖国昌盛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今天,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对于青少年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以义制利”“义以为上”的重义轻利精神

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义利关系问题上“以义制利”“义以为上”的义利关系准则。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以为上”。在义利发生矛盾而二者不可兼得时,则舍利而从义。“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行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以义制利”既不可能是纯粹的利已主义,也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在孔子孟子看来,只要是符合“义”的“利”,不但不应回避,反而应努力去争取。况且事关老百姓的“利”应“因民之利而利之”。总之,传统文化在义利观上,还不是卑利、贱利,根本思想是“以义制利”,而不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在今天,我们给“义”和“利”注入新时代的内容,进行现代化诠释,更应该以重义轻利的思想来教育青少年学生,从而来制约和弱化消极因素的影响,抵制拜金主义。

3.“尽心知性,止于至善”的修身精神

儒学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要把一个人自己内在所有善的本性阐发出来,并用善良本性去爱人,去教化和感化他人,从而实现和完成“至善”的理想。《大学》又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的基础。在传统文化看来,修身是一种相当克已的人生实践形式,不具备近似严酷的牺牲精神是不可能达到完善其自我修养的目的的。同时,强化人的自我修养,以修身正其行,又并不是不可能的人生实践行为,这就要求人们在自己的人生实践初始阶段,注意加强自己和德性修炼。讲求“仁”、“义”,追求“智”、“信”。在待人处事上,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传统美德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青少年学生个体完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

4.“普通和谐”与“地行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和谐、包容精神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这是一种强调不同事物、因素、成分有机结合、适度调理的思想。“普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自我心身内外的和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构筑和谐,传统文化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规范。“地行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兼容并包的宽容精神,达到“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父慈子孝”、“父兄弟悌”,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提出 “盖崇德莫大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无私,无私莫重乎寡欲,是故君子安其身而动,易其身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故寝蓬室,隐巷陋,披知褐,茹藜藿,环境而居,易衣而出,苟存乎道,非不安也。”以乐天安命,达到一种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境界。剔除和谐及包容中的一团和气、不讲原则等消极面,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人与人、人与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层面,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合理地扬弃,批判地继承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斗中的地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宝贵的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至今仍大放异彩,许多积极的成份对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仍有许多的启迪。

对优秀部分要进行认真的弘扬,对精华与糟粕相交织在一起的部分,要认真寻找其合理内核,吸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和扬弃,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批判地继承,无疑会有助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会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战斗力,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

作者:刘伟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层住宅施工论文下一篇:教育管理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