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合体字的文化蕴含

2022-09-11

汉字从夏商的龟甲到公元二十一世纪的简体字, 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 成为世界仅存的表意文字, 并峙与西方世界的表音文字。中华民族对汉字的崇拜由来已久, 如仓颉造字的传说、民间的“敬惜字纸”习俗、对“福、寿”等字的崇拜, 体现出汉字的神秘性与崇高性。汉字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 不仅仅是书写沟通的工具, 因其具有表意性, 汉字符号的视觉传达, 还可直观地感受到书写者通过汉字所表达的情感与意愿。本文探讨的合体字即合文, 通常呈现在某一贵重器物或是被题字到书法作品中、抑或是以剪纸的形式展现, 多用来表达吉祥、祝福的观念。

一、吉祥观念下的合体字创作

合体字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命令或微调军队的符文, 通常是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 刻在竹或木上, 再剖为两半, 双方各执一半, 合之以验真假。汉代被道士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 称为“复文”。民间流传的常见的合体字中多数是吉祥合体字, 这与中国人的择吉观念有紧密的联系, 表达人们最基本、最朴素的理想。不少传统文化已经消失, 而吉祥文化至今经久不衰。北京大学教授陈泳超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西方体系下的吉祥文化是一部史诗或神话,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更像一部民间童话集”。《说文》:“吉, 善也”。1吉祥观念是中国人在长期社会实践和特定心理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吉祥观念将某些自然事物和文化事物视作吉祥的观念信仰。2民间百姓生活常遭遇不测, 所以不断创作吉祥的作品表达对未来的美好寄托, 体现中国人积极向上、简单朴素的追求。吉祥合体字的创作便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二、吉祥合体字的特点

合体字的字形讲究对称性。民俗文化讲究对称均衡, 人们一般把这解释为是出于“好事成双”一类的心理暗示。与此相匹配的是我们对称均衡的汉字字形, 多形声, 多上下、左右结构, 自成方形, 真可谓是四平八稳。由此看来, 在审美上, 人们对于汉字和民俗都有着同样的要求和期盼, 即对称均衡。3如“黄金万两”

吉祥合体字的读音大多数非一字一音, 合文而不合音, 合体字没有固定的读音, 而是组合成的几个汉字按照顺序来读。

吉祥合体字与书法艺术有密切的联系, 是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吉祥合体字相比汉字单个字符来说, 民俗合体字存在着图画性倾向和顾字思义“一看即明”的特点。4吉祥合体字与艺术、生活紧密联系, 人们可对其进行创作, 逐渐赋予了吉祥合体字装饰性、象征性、趣味性的特点, 其文字本身的实用功能降低, 象征意味增强。

三、吉祥合体字的文化蕴含

(一) 祈财心理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人们都勇于言义、羞于言财。但其实并未是民间百姓的真实内心写照, 人们对财的追求始终如一, 民间对财神的崇拜就是表现形式之一, 汉字的表意性与艺术性使民间百姓将对物质的追求表现在文字上, 创作出了与“财”有关的不少合体字, 将朴素的物质追求与欲望寄托在文字以图吉祥, 能达到心中所愿。

财, 《说文》:“人所宝也, 从贝才声。”宝是珍贵的东西。财宝是财富的表示, 均从贝取义。贝为古钱币的一种, 称为贝币。《说文·贝部》:“古者货贝而宝龟。……至秦废贝行钱。”以齿贝最为流行, 殷周时仍有使用。由贝而组成的字多与财货有关, 如贷、贩、贸、购、贿、赁、资、赎、赊、账、赋等。贝既为财货, 也必为人们所追求、所宝贵。贝, 除为贝币的实体外, 还表示一种观念, 即在民俗心理上的走向富裕的愿望。

“招财进宝”中的“寶”字和“財”字共用部件“貝”, “財”字的右半边和“招”字的左半, 以“半边, 以“扌”同时代表“才”和“扌”。再将“進”字的“辶”拉长来保持整体平衡, 最终组成了“招财进宝”的合体字。整个合体字由四个字组成, 利用“進”的“辶”将三个字涵括起来, 又有“寳”字的“宀”将三个字囊括其中, “宀”甲骨文作, 象形字是房屋之形, 《说文》释义交覆深屋也。5“宀”可解释为屋子、房室。走之旁形似车载, 表达出黄金满屋、招引财气、财宝的愿望。

“日日有财见”这个合体字中共同利用了部件“”, 分别是“有”、“財”以及“財以及“見”。部件“”同时代表了貝。再将“見”字的“儿”拉长承载整个合体字。将两个“日”字置于合体字上方, 又像两只眼睛之于财字的上方, 部件“”置于合体字中心。该合体字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了有财可见的意味。

以上的两个与财有关的合体字, 我们发现象征财富的“貝”都位于合体字的中心, 这也突出合体字的所表达的主题和民众创造合体字的心理, 体现出百姓对物质财富的朴素追求。

笔者在生活中发现, 在不少小本经营的店面中, 除了有与“财”有关的合体字, 还有一些祝福生意兴隆的合体字, 比如“生意兴隆”就是以“兴”字作为基底, 突出主题内容“兴”, 即店面兴旺、兴盛, 合体字形似“興”、生意中的“生”与“隆”中的“生”重叠, 为了与興相像的对称之形, 在“意”的旁边多了部件“丨”。

(二) 伦理道德

民间吉祥文字的创作不同程度受到生产生活和伦理道德的影响, 生产生活中从形象上影响文字的装饰和造型;伦理道德是教化, 是礼仪规范, 从意识上影响着民间吉祥文字的创作活动。6

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主张中占有统治地位, 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深深根植于百姓的心中。这些思想也体现在民俗合体字上。自春秋至清代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孔孟之道”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虽然经过两千多年, 地球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孔孟之道”的精髓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 它仍然在有形和无形之中, 对中国人们起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与规范作用。

“唯吾知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古钱币上, 利用方口钱中的“口”字旁, 上下左右构成了合体字“唯吾知足”。同样, 我们可以在后来的书法作品中找到“唯吾知足”。这种钱币只是一种“花钱”或“佩钱”, “花钱”始见于西汉, 是民间对所有不作货币流通钱品的统称。遗俗流传就成了现在的纪念币, 通常用作玩赏、装饰、节庆、馈赠、纪念、压邪、祈福之用, 也有为传习诗文、习俗和圣贤语录而作。“唯吾知足”也就是知足常乐的意思, 反映了古代人朴素的追求与理想, 正如孟子说:“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 是求有益于得者也, 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 得之有命, 是求无益于得也, 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古人将这样的字体设计到花钱上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也是对人生的追求与信仰, 这样的精神也流传到了后代, 正如有“唯吾知足”的书法作品。

“唯善呈和”合体字的设计与“唯吾知足”有异曲同工之处, 其传达的思想是:“善”为“和”之源, “和”为“善”之态, 意为与人为善, 以和为贵。“唯善呈和”乃是佛家开导世人的教化语, 与“善恶昭彰”相对应, 意思是说施善政, 人与人善行相待, 只有善才能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只有善是人类的美德。

“学好孔孟”的合体字常常被写作书法艺术品、或被印刻在器皿, 甚至被印到肥皂盒以及现代人印到T恤衫上。可见, 孔孟之道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整个合体字是以“學”与“孟”的上下结构作为基本框架, 左右两边加了部件“女”、“乚”, 这四个字共同利用“子”,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是“学”、“好”、“孔”、“孟”。甚至有的人用回文来解读该合体字:好学孔孟—学孔孟好—孔孟好学—孟好学孔。这样的合体字在人们反复创新与应用就是为了宣扬“孔孟之道”, 在生活中的行为要遵循这样的思想主张。

四、结语

中国文字亦可说是由中国人独特创造, 而又别具一格的一种代表中国性的艺术品。我们只有用艺术作品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文字, 才能了解其趣味。7汉字形体的表意性和艺术性堪称世界第一, 这是汉字在民间被创作成合体字的重要条件。

吉祥合体字在艺术设计和商业领域应用广泛, 表现出一定的活力, 其独特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显而易见。每一个合体字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美感和诗意, 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中国文化的底蕴, 寄托了民间百姓对生活的美好期盼。作为民俗活动的产物, 吉祥合体字承载了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特别是吉祥文化, 并通过多样的载体展现出独特魅力, 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摘要:民俗合体字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且富有活力, 诸如我们在婚庆场合见到的双喜合体字“囍”, 这些合体字由汉字或部件组成, 合字而不合音。本文对生活中常见的表达吉祥的合体字进行收集整理, 总结出吉祥合体字的特点以及分析其字形承载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合体字,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许慎, 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2] 辛艺华.福、禄、寿、喜、财—民间装饰字体的文化蕴涵[J].文史知识, 1998 (2) :61-70.

[3] 黄彦.民俗汉字研究--民俗文化在阐释和识记汉字中的作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4] 王妍.民俗合体字研究[J].语文学刊 (教育版) , 2015 (14) :53+58.

[5]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6.

[6] 郭小强.民间吉祥文字创作的伦理观念[J].文艺研究, 2009 (3) :146-147.

[7]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证券投资理论课程中的应用下一篇:儿歌在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