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育人

2022-09-11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可见, 情感教育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运用的教学策略, 发挥情感育人功能, 构建数学乐园, 充分调动和开发学生的情商和智商?

1 施之以爱,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倡导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贯彻全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育人目标。为达到这一育人目标, 教师就必须首先处理好师生关系, 让学生亲近自己则是这关系要达到的目的, 同时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必由之路。

爱是教育的基础。有人说, 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 而应是平等的交流, 什么时候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视了, 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爱能使教师真心弯下腰来与学生平视, 没有了爱, 也就没有了教育。作为教师, 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缩小师生心灵的差距, 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激活学生思维的波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亲切的眼神, 会心的微笑, 生动的语言,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精彩部分给予表扬, 会让学生感受到快慰, 感受到学习的愉快。在课间活动中, 与学生一块游戏、谈心, 与学生成为朋友, 使他们喜欢你, 爱上你的课, 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师要把握好角色, 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做好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让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同时, 教师要当好“小学生”,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随时插问“不明白”的问题, 通过师生交流把握课堂, 建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成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标志是什么?课堂上师生角色的互换是教师爱的回报, 更是成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标志。课堂上教师变成了“小学生”, 是小学生成了“小老师”, 课堂上师生之间互问“为什么?根据是什么?你能说出理由吗?”师生之间相互解心中之惑, 我们就说你成功了!“小学生”与“小老师”既能解决问题, 又能锻炼“小老师”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 才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争辩质疑、标新立异。

2 用爱建立情感的数学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数学课堂应充分利用好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 教师用爱筑起情感的数学课堂, 一定是成功的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发展的成果加强情感课堂的调控力, 充分发挥情感在数学课堂的作用, 通过强化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1 建立情感的数学课堂, 增强情感的自控作用

建立和谐的充满爱的“情感”数学课堂, 教师必须增强情感的控制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 并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做到“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教师应增强情感的自控作用, 人有七情六欲, 教师也会有顺心和不顺心的时候, 在课堂上, 教师必须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 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学生随即会被和蔼可亲的教师拉回到课堂中。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 得到学生的信任,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就会在和谐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发展。

2.2 充分利用情感渲染,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动力,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情感渲染可以将学生由“我要学”向“我想学”转变,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极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 教师的丰富感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和源泉。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本身的感情状态, 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共鸣,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数学教师, 必须热爱学生, 热爱数学, 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对待数学教学问题, 以满腔的热忱, 富有情感的语言与学生交流, 同学生一道度过每一堂课。

3 挖掘数学与生活的魅力, 激活其情感因素, 启迪学生思维

首先, 我们的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有无穷的奥妙, 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激情, 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数学新课标“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如我区一位教师的一个教学片断:学生已认识了平、闰年之后, 让学生随意说一个年份, 教师顺口就能答出是平年或闰年, 引起学生的好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为什么这么神?接着教会学生巧算方法。从学生恍然大悟、会心的笑中, 我知道学生已体验到了数学的趣味和奥妙。

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是充满趣味的, 如我区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 每建立一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师都积极鼓励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恰当例子。其中有这样一段教学经历:一平方厘米, 学生会说“大拇指甲盖”、“纽扣”等, 有个学生说“门牙”, 这时我拿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比了比, 并说, “长这么大的两颗门牙, 漂亮吗?”引起学生哄堂大笑。从笑声中, 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 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一情感因素, 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

其次, 要让学生充分明白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而又应用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总之, 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的情感因素, 情感问题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作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把握, 必须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情感方面的双向信息反馈, 以实现理智与情感的协调统一, 用自己的“爱”贯穿课堂。情感教育对数学教学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重视情感教育, 把认知与情感迭加起来的教育方式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的情感因素, 情感问题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作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把握, 必须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情感方面的双向信息反馈, 以实现理智与情感的协调统一, 用自己的爱贯穿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育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共图书馆新业态发展的探讨下一篇:社交零售平台的发展状况分析——以云集微店平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