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辅导员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初探

2022-09-13

所谓“80后”、“90后”, 从模糊的印象性概念上来讲是指分别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两个群体。2008年秋季高校校园迎来第一批“90后”大学生,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工作主力军的“80后”辅导员, 遇上个性更鲜明的“90后”学生, 他们如何开展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1“8 0后”辅导员与“9 0后”大学生主要的心理、思想特征

1.1“8 0后”辅导员:蜜罐儿里长大的荆棘——自信、勇敢、叛逆

“80后”是特别的一代, 他们大多出生在一个充满温暖和温情的环境中, 多情多识多彩又有些脆弱和叛逆;他们也一直成长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中, 激情澎湃敢于表现自我, 个性独立充满自信但又有些虚浮。人们曾说“80后”是“温室里的花朵”, 是“垮掉的一代”。事实上, “80后”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不堪, 他们勇敢的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使命。

“80后”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教育时会更加注重实效性, 鄙弃“假”、“大”、“空”的教条主义, 他们大多有自己的主见, 一般不拘泥于成规, 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同时, 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强, 能迅速融入信息社会, 熟练操纵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

1.2“9 0后”大学生:燕窝儿里成长的玫瑰——时尚、个性、自私

“90后”后的生活条件比之“80后”更加优越, 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相对充足使他们有着很强的自我优越感, 经常流露的是“谁的青春有我狂”、“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座右铭。他们喜欢新颖、有个性的事物, 衣着外表、兴趣爱好都追求独树一帜, 追求非主流的时尚。他们也敢于面对现实, 目标明确, 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90后”自我的私密空间小, 他们追捧“火星文”, 极力保护个人隐私。他们推崇民主平等, 积极维护个人权益, 与老师交流的时候比以往的大学生更加要求得到公正平等对待。但由于过分追求展现自我, 集体归属感不强, 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顾及集体利益, 相对缺乏团队精神。同时依赖网络, 缺少理想信仰。

2“8 0后”辅导员开展“9 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优势与劣势

2.1“8 0后”辅导员的优势:最了解“9 0后”

(1) “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一样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 “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年龄差距不大, 也走下教师的“神坛”, 希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能够适应新型师生关系。

(3) “80后”辅导员可以使用“火星文”等语言与“90后”交流, 并且可以使用QQ、MSN、博客等方式与“90后”亲密接触。

2.2“8 0后”辅导员的劣势:华而不实、阅历不足

(1) “80后”辅导员充满自信, 但也容易自负。想法很多, 可却会有些华而不实, 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认为自己空前优秀, 容易忽视前辈的经验。

(2) 做事有些眼高手低, 能给学生理想一类的东西, 但是却对学生的生活关心不到位;与经验丰富的教育者相比, “80后”显得亲切有余, 经验不足。

3“8 0后”辅导员做好“9 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教师位于高高在上的神坛, 不可冒犯,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而“80后”则大多崇尚民主、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 反感教条的死搬硬套的本本主义和高姿态的说教, 这与“90后”希望得到平等对待的需求是一致的, 加上年龄差距小, 他们在行为、思想方式与90后学生比较接近。因此“80后”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克服存在的缺陷,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把学生的所思所想作为思想教育工作地切入点, 增加思想教育的亲和力, 为“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服务。

3.1 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提升个人魅力

“80后”辅导员年轻、朝气蓬勃、工作有冲劲, 但缺乏经验, 而且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 有可能出现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量和质的把握超过辅导员的现象。因此, “80后”辅导员不仅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 还要努力扩大知识面,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个人素质, 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同时, 要克服“80后”普遍存在的华而不实的缺点, 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踏实负责、真心实意的用高度的政治觉悟、渊博的知识及深厚的人文素养去引领和关爱学生。

3.2 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90后”大学生大多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 功利欲望心强烈等问题, 没有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容易产生空虚感, 因此, 要旗帜鲜明的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奋斗的动力源泉, 也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增强教育方式的生动性, 多联系大学生的实际, 充分调动“90后”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他们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3 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90后”大学生心理比较脆弱, 遇事很难自我调节, 又不愿与同学交流, 因此建立完善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十分必要。这要求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善于观察, 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并与之谈心, 采用适当的方法, 与学生以心交心, 进行情感交流, 发现病因对症下药, 必要时给学生一些心理疏导, 帮助学生尽快达到心理和谐。

3.4 提高网上引导的有效性

网络对“90后”来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80后”辅导员可以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利用QQ聊天工具、电子邮箱、校友录、个人博客、飞信等网络平台, 增加与学生交流的同时, 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总之, “80后”辅导员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克服存在的不足, 用师爱的甘霖加以浇灌, 用真心的沟通加以融合, 用平等的交流加以引导, 以心换心, 以情启情, 才能开创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摘要:“80后”辅导员如何开展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笔者认为“80后”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克服存在的不足, 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用真心的沟通和平等的交流, 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提高网上引导的有效性, 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80后辅导员,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 吴昊辰.“80后”教师新概念[J].教育双周刊, 2006, 11.

[2] 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 2008, 12.

[3] 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分析下一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特点与项目管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