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产业讲话

2022-08-02

第一篇:文化旅游产业讲话

文化产业讲话稿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文化产业的定义。

事实上,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产业指的是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今年,国家统计局文件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尽管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定义不同,但文化产品的精神性、娱乐性等基本特征不变。

那在我们国家,我们经常还会听到一个词,文化事业,它和文化产业有什么区别呢?

从行业划分看,文化事业的特征是公共服务性、非营利性,文化产业是要通过企业的运作使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行业性质不同可以看出他们的发展宗旨一个是追求社会效益,一个是追求经济效益。那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单位实行行政管理体制,其决策机制来自政府规划、文化政策法规和上级意图的指令性管理。文化产业实行的是企业管理体制,靠市场来调配资源,靠商业运作来创造利润,以独立的市场主体、按照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自主决策,实现文化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 我们说了它的定义,到底哪些才算是文化产业呢,文化产业的范围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下。

这个是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划分,把文化产业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跟相关层。

“核心层”主要包括新闻、图书报刊、电影电视、文化演出展出等等;

“外围层”主要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等; “相关层”主要指的是文化设备的生产销售等。

在三个层次中,核心层和外围层是文化产业的主体,相关层是文化产业的补充。

由于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取得新突破,文化业态不断融合,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许多文化生产活动很难区分是核心层还是外围层,因此本次修订不再保留三个层次的划分。

今年七月底,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文化产业分成这个9块内容,前面七个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主体,后面的两个是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是补充。

2 那么了解完了文化产业的内容,我们再来看看现在世界上主要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以资借鉴。

首先是美国,美国没有文化产业这个称呼,他们也没有文化部,美国的文化产业实际上就是版权产业。具体分类我就不说,这里主要通过一些数据了解一下各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特点。2010年,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总量的18%—25%,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那么怎么衡量一个产业是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呢?我们一般认为如果这个产业的产值超过GDP的5%,就认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国家这一数据的比重是2.75%,而且也提出来要在十二五末达到5%的水平。

从增长率上看:尽管美国遭遇了金融危机,但是版权产业的表现要好于其它的产业,2007到2010年的版权产业整体的平均增长率为1.47%,而整个美国在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05%

从版权产业的就业贡献上来看:在2010年,整个版权产业吸取的劳动力就业,占所有劳动力的比例为8.19%,是所有私人公司的劳动力总数的9.91%。那从工资贡献上来看,2010年该产业的平均工资比美国的平均工资高出15%。

从美国的文化产业的进出口情况看:2010年美国的版权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340亿美元,我们知道美国是飞机、农产品出口大国,版权产品出口达到了这些产业出口的额的两倍到三倍,可见版权产业已经到了相当发达的地步了。

分行业来看一下,美国影视产业堪称世界之最。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2.3%。唱片产业在全球中的份额非常高,主宰唱片业的主要是华纳兄弟公司、索尼音乐娱乐公司、BMG公司等十几家。图书出版行业也是处于霸主地位。

3 再来看一下英国的情况

文化产业在英国叫文化创意产业,这前面讲的是创意产业在英国的就业规模,表演艺术产业也是丰富多彩,比较著名的有如皇家芭蕾舞剧团、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剧团等。另外,英在国际音乐艺术产业中的地位仅次于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伦敦是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英国的大部分文化艺术活动主要都在伦敦,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伦敦不愧是创意之都。

接下来看看法国的情况

法国是全球最重视文化战略的国家之一,而巴黎更是世界的艺术长廊,多年来一直是艺术家向往的圣地。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法国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国,其电影产量名列世界第五。出版业也相当发达,是文化产业的龙头。这是表演艺术业的情况。

再来看看德国

出版业,每年德国图书的销售额都达到97亿美元,大号称欧洲大陆“报刊王国”。

电影业,德国是传统的电影大国,虽然一度衰落,但90年代又开始复兴,最负盛名的是创办于1951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这个是电视业的情况,他们每人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约为3小时。

4 我们把目光转向亚洲,看看日本的情况

日本的文化产业被称为感性产业,日本文化产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对就业贡献特别得大。 日本游戏业号称“一兆日元产业”,是世界游戏业的先锋,日本游戏软件的销售额排世界第一。

另外呢,有“动漫王国”之称的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有60%以上出自日本,日本的动漫形象已经被全球的人们所认识,提升了日本的整体的形象。

再来看一下韩国

2010年韩国文化产业产值超过650亿美元,占全国GDP比例超过6.5%。其中,游戏产业是特色。这个比重显示韩国的游戏市场在世界游戏市场的比重正不断提高。

5 基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我国于2009年出台了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我先对这个规划出台的背景向大家作简要的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关联带动作用。因此,抓住了文化产业,就抓住了调整供给结构的突破口,就从总供给方面进一步优化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文化产业有逆经济周期的特点,我们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百业萧条,但是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产业却得到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同时还是知识和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拉动就业。

第二个方面,是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1000-3000美元是文化消费活跃、消费结构提升的阶段,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是文化消费大幅度跃升、而物质消费比重逐步减缓的阶段,我国2011年人均gdp达到5432美元,正好处于这个文化消费跃升的阶段。

第三个方面,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呢,我国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科技硬实力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落差。

第四个方面,就是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还有诸多问题,所以亟待出台一个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第二篇:文化产业座谈会讲话稿

今天把大家请来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的目的就是征求大家对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也代表文广局全体职工向各位拜个晚年。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很有高度,很有想法,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学到了很多东西。下面我讲以下几点: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够为社会提高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也能够涵养税源、解决就业,同时也是促进文化活县建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2009年国家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在规划中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

(一)降低准入门槛。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根据文化产业不同类别,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加大政府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方

1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三)落实税收政策。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中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研究确定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具体范围,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四)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五)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促进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些优惠政策的提出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就我县而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和文件,为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2003年就做出了《关于建设文化大县的决定》,确立了“建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市场活跃、竞争力强、影响面大的文化大县”的发展目标。今年召开的县委五届五次全会又提出了“生态立县、开放强县、旅游兴县、文化活县”的四大发展战略,把文化工作提高到突出的战略位置。中国传媒大学专家对丰宁今后十年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详细规划,出台了《文化丰宁发展纲要》、《丰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重大文化产业项

目专项规划》三部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 5%以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为实现“全国文化百强县和国家级县域文化产业实验区”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我县结合十二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及时组建了强有力的“文化产业领导小组”,责成专门队伍,主攻文化产业,切实把文化产业工作落到实处,提出了“一心、两带、多园区” 的文化产业项目布局。一心:即以九龙山文化产业为集散中心。建立九龙山核心公园、九龙山文化经济圈和博物馆群落特色文化街。二带:京北第一草原文化娱乐产业带、汤河大峡谷休闲体验文化产业带。以两带为中心建立草原风光旅游区、风情度假区、大汗行宫主题公园、草原花海长廊、峡谷森林探险娱乐区、山水田园生态体验区、百里画廊创作采风区。四个园区:即以九龙山满族文化产业园、凤山古镇文化产业园、九龙醉酒文化产业园、缘天然养生体验产业园为主的多园区建设格局。丰宁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谓势头强劲,方兴未艾。另外在我县环首都经济圈七项攻坚任务,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等重点战略规划中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民间工艺是丰宁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的一朵奇葩,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丰宁民间工艺品为依托打造文化产品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重点扶植了“滕氏布糊、满族剪纸、玉米秸画、彩棉、刻瓷、桦皮画”六大品牌,不断加大对民间工艺美术项目的扶植和开发,通过积极的引资外

联,制定宽松的政策,提供适宜的场地,减免经营税额和必要的资金扶持等,使以滕氏布糊画、丰宁满族剪纸、玉米秸秆画为代表的丰宁民间工艺美术不但有了生产基地,有了特色产品,还拥有一大批技术人才,初步形成了产业,而且,各自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闯入了高雅艺术的殿堂,创造了丰宁民间工艺美术史上的辉煌。

滕氏布糊画,自1992年获国家专利以来,曾先后荣获了“艺术奇葩”、“华夏一绝”的美誉和3项国内最高奖山花奖及国际、国内多项大奖,滕腾本人也获得了工艺美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代表作《和平昌盛图》被选入人民大会堂河北厅,《凤凰宝相瓶》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陈列。《老鼠娶亲图》、《十二生肖图》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产品远销国内外。

丰宁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1993年丰宁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2005年丰宁剪纸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张冬阁、石俊凤、王秀莲、魏文娥等先后获得“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玉米秸画由民间艺术家郭凤芝创作,投资注册了“玉秸工艺品公司”。作品不但走进了北京,走进了奥运,而且今年又走进了上海世博会,12幅作品被上海世博会永久收藏。 刻瓷画和桦皮画是由我县年轻艺人王清军和姜春生近年主攻的两种民间工艺,其作品在制作、技法、取材、流程上都有程度不同的创新,艺术功底扎实,文化积淀厚重,一

经问世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市场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优惠的国家政策,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浓厚的发展氛围,争奇斗艳的艺术形式,人才辈出的艺术群体,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要牢牢地把屋住发展机遇,谋事想事办成事,促进文化产业的的发展。

二、几点想法

1、站位要高。我们在座的各位可以说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先行者,实践者,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在文化活县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大家要站在全县的角度,为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克服固步自封,小打小闹的意识,要敢想敢做,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

2、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把产业作强作大上下功夫,要走出丰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真正的形成产业化。

3、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在产品的品种上要加大研发力度,增加研发的投入,包括资金的投入和精力的投入,研究一些造诣高,民族特色突出的艺术产品,生产中要注重质量,形式上要创新,克服大众化,平庸化,要出精品,打造拳头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得起考验,站稳脚跟。

4、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的包装和宣传,提高知名度。要积极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各种比赛,展示活动。

5、建立激励机制。我们要在自己的领域,把自己的产业作强作大,得到社会的认可,市场的认可,我们就会争取到更大的支持。我们生产的艺术品要积极参加国内国际比赛,争取大奖,我们也将出台奖励机制,对获得大奖的艺术家要给与一定的奖励。

第三篇: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总结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效,分析面临的形势,谋划“十二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安排部署2011年度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切实加快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建设步伐,全力推动我县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随后,高书记还要讲重要意见,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坚定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我县以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为目标,加快泾川旅游经济区建设,全力推进旅游产业集中突破, 全县旅游产业得到长足进步。

一是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把旅游业作为全县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之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以王母宫为龙头的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步伐,整合县内资源,完善配套功能,挖掘文化内涵,强化宣传推介,全力打造泾川旅游品牌,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2008年来,县委、县政府持续将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年度“六个集中突破”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不断优化发展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实施重点项目,全县旅游产业一年一大步,三年实现了新进步和新提升。最近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旅游产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地位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旅游业在全县发展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二是旅游体系初步形成。把旅游作为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修订完善了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南石窟寺等重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有序推进开发建设。以扩大景区容量、丰富景点内涵为重点,突出“西王母文化”,精心实施了王母宫景区和瑶池景区综合开发工程,形成了集朝觐、观赏、集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人文旅游景区;立足佛教文化遗产,实施了大云寺景区开发工程;彰显生态文化,实施田家沟生态风景区开发工程和官山林场休闲区建设,形成了以王母宫景区为中心,以大云寺、南石窟寺、田家沟等为依托的旅游景点体系。 三是产业要素日趋完善。把完善旅游要素作为提升服务功能的关键,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做文章,开展“泾川名优小吃”评选活动,精细开发地方小吃;依托温水资源,温泉宾馆进一步扩大了建设规模并晋升为四星级旅游饭店,确定旅游定点接待宾馆饭店8家,有效提升了游客接待能力;建成了北大路、中山大桥、南石窟大桥等连接主要景区的旅游道路网络,开通了3条旅游公交线路,提升景区道路等级;依托县内主要旅游景点,全力推出王母宫“寻根拜谒游”、大云寺“礼佛朝觐游”、田家沟“休闲度假游”、温泉“洗浴理疗游”等旅游项目,形成了地域性旅游特色,县内旅行社增至4家;设计制作旅游纪念品20多种,设立旅游定点购物单位3家;编排大型古装神话剧《王母情》等系列文化演艺节目,开发田家沟跑马、攀岩、垂钓、狩猎等游乐服务项目,引导游客参与互动,增强了游客留驻能力。

四是品牌影响不断扩大。把宣传推介作为旅游产业开发的突破口,走出去拓展客源市场,在**等地开展了泾川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多次组团参加国内旅交会、兰洽会、西交会等区域性商贸盛会;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佛道文化暨大云寺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泾川,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等专题栏目和《中国旅游报》等10多家中央、省级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开通了重点景区旅游门户网站,实现了与百度、西北旅游网等知名网站的有效链接;先后与省内外6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王母故里?佛道胜地”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五是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大力实施“质量兴旅”战略,全力改善软硬件设施,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加快景区(饭店)晋等升级,王母宫·大云寺景区、田家沟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温泉宾馆晋升为四星级旅游饭店,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2010年接待游客达到8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00多万元,荣获全省“旅游三年翻番与质量提升先进县”称号。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旅游业的发展与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及周边地区旅游业强劲发展的态势相比,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资金筹措渠道狭窄,景区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在招商引资方面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够明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基础尚未形成;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景区提升改造任务较大,特别是道路交通、防洪排污、绿化美化、电力供应、通讯保障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经营水平不高,产业要素不够完备,特别是宾馆、

饭店、旅游商品、购物场所数量少、档次低,对文化、商贸、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产业链条短,“留不住人”的问题比较突出;经营管理机制不活,资源整合力度不大,与周边景区缺乏有效对接,尚未形成相对稳固的客源市场,综合效益不够明显,等等。以上这些问题,决定了我县旅游业尚处于夯实基础、完善要素、树立品牌、培育市场的阶段,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去年年底,省、市相继召开旅游发展大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全市旅游工作,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了全面安排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是抢抓政策机遇的必然要求。旅游业因其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社会关联度高,经济效益好,被称为绿色产业。2009年《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把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有12处提到旅游业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全力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圈”,把**、**、酒泉、嘉峪关建成东西两翼链接周边省区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发展,将泾川旅游区作为全市打造的四个基点之一。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必须顺应形势,牢牢把握。

二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发挥我县优势的现实选择。我县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自西汉以来建郡置县历时2100多年,以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独特,处于秦陇交界,现已成为**、**、**三大中心城市交汇处和陇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自然条件优越,气侯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适中,素有“陇东粮仓”和“陇上小江南”的美誉;旅游资源富集,是西王母文化的发祥地,大云寺地宫出土的佛祖舍利为佛教圣物,金棺、银椁等为国宝级文物,南石窟寺、王母宫石窟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川温泉是含活性微量元素氟离子重碳酸钙型医用泉水,具有良好的保健理疗功能;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等称号。可以说,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只要我们开发好、利用好、宣传好,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泾川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三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发展旅游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于一身,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几乎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和部门,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和文化娱乐市场的繁荣,而且可以为金融保险、信息物流、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开辟新的领域,进而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一产、二产优化升级,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把旅游业发展提高到与农业、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服务业规模扩大和产业提升,通过各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全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四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举措。旅游业不但是成长性好、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交流的信息产业,更是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民生产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带来客流、人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技术流,而且可以提升文明程度,塑造良好形象,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旅游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不同层次劳动力吸纳能力强,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居民消费结构已由传统的“吃穿用”向“住行游”升级,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对我们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五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是落实“三二一一”发展定位的迫切需要。我们要推进泾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说到底就是要把经济的筋骨做壮、文化的内涵做深、外部的形象做靓。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泾川旅游区建设是全市四大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县“三二一一”发展定位中三个优势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产业与煤炭、石油及果、菜、畜等共同构成了支撑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特色产业。只要我们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全力推进景区景点开发,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宣传促销,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持

续推进旅游产业集中突破,旅游业必将成为我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积极推进全县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攻坚时期。全县旅游业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科学编制规划,加快景区开发,完善产业要素,扩大宣传推介,多方拓展市场,全力打造“王母故里·佛道胜地”特色旅游品牌,把我县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泾川旅游区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王母故里·佛道胜地”旅游品牌初具竞争优势,全县旅游景点体系更趋完善,接待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

战略布局是:坚持以泾川旅游区建设为总揽,深度挖掘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温水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资源,集中实施项目支撑、设施提升、产业融合、品牌带动和质量兴旅战略,做大做强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区、南石窟寺、百里石窟长廊、四坡战役纪念地、官山生态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集中打造七个旅游基点,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即:以“寻根谒祖、祈福纳祥”为主题,深度挖掘西王母文化内涵,把王母宫打造成为国家级重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以“朝觐舍利、参禅礼佛”为主题,着眼传承佛教历史文化,把大云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佛教文化传承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主题,充分展示我县生态建设成果,把田家沟和官山生态公园打造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避暑、氧吧养生、水保示范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以“保健理疗、人文养生”为主题,充分发挥温水资源优势,把泾川温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养生休闲度假区;以“石窟考古、遗址探秘”为主题,以南石窟寺保护开发为中心,全力打造百里石窟长廊文化旅游景区;以“追本溯源、民俗体验”为主题,以完颜居住区、泾州民俗和历史遗存为依托,全力打造完颜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以“红色教育、缅怀先烈”为主题,以四坡战役纪念地保护开发为中心,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基地。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全县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加快旅游业发展和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必须立足县情实际,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1、以制定科学规划为先导,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发展旅游业,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发挥科学规划的指导引领作用。要做好“十二五”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按照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旅游业六大要素,进一步梳理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和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进行指导,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编制“十二五”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和泾川旅游区建设规划,使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要做好景区景点建设规划。全面加快温泉养生园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审定进度;抓紧做好百里石窟长廊、南石窟寺、田家沟民俗村、官山生态公园等景区景点规划修编和完善工作,做到与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县城发展规划相衔接,为景点科学有序开发和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要做好特色旅游专项规划。着眼满足游客多样化旅游需求,大力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林业、商贸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假日旅游、农家乐旅游等旅游新模式。重点围绕我县新农村建设成果,以特色民居、农家餐饮、农业观光、民俗体验为特色,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编制城关延风、共池等旅游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创建“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乡村旅游品牌,扩大景区群,延伸产业链,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2、以打造精品景区为核心,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和基础,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着力点。要按照“大项目支撑、大产业构建、大区域谋划”的思路,以建设精品景区为目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王母宫景区要完成瑶池景区综合开发续建工作,实施景区通水工程,完善景区配套设施,争创省级文明景区;大云寺景区要加快舍利塔内部装修装饰工程进度,尽快开建主展馆,尽早对外开放,接待游客;田家沟景区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建成水土保持博物馆等景观,争创省级风景名胜区;温泉养生园项目要加快温泉宾馆内部设施改造升级步伐,完善内部接待服务设施;南石窟寺景区要加快岩体加固和前区广场建设进度,扩大景区面积;城隍庙要加快维修进度,配套相关保护设施,积极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山生态公园要加快生态休闲屋内部装饰装修,尽快投入使用;城关镇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城关延风、共池2个村发展集休闲娱乐、农业观光、民俗体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项目20户,形成与黄金周、小长假等热点时段相适应的旅游消费热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稳定增长。

3、以完善基础配套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业设施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当前,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要实施旅游畅通工程。积极配合做好西长凤高速、西平铁路、泾渗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突出抓好北大路、泾柏路等为重点的道路建设,开通景区环绕旅游线路,优化旅游公交专线,全面改善旅游景区通达条件;全力抓好王母宫瑶池沟上山道路铺设改造和官山林场道路改造工程,形成衔接有效、集散顺畅的景区旅游交通体系。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持续抓好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南石窟寺、温泉养生园、百里石窟长廊景区绿化美化;继续加强星级旅游厕所、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通讯设施、中英文旅游标识、给排水、旅游安全、旅游信息网络平台等配套建设,不断改善旅游环境,提升综合服务功能,顺利通过A级旅游景区、星级宾馆饭店复核和温泉宾馆绿色饭店创建工作。要提升旅游服务功能。配套完善王母宫、大云寺、田家沟景区的游乐、购物、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改造升级温泉宾馆等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扩大体量,提升承载能力,形成多层次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4、以强化宣传推介为关键,全力打造泾川旅游品牌。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的命脉所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影响,提高市场占有率。要着力提升泾川旅游形象。进一步强化泾川旅游在国内主流媒体的良好形象,不间断地在中央和周边省、市、县主流媒体开展有声势的集中宣传,依托新华网,加快“王母故里·佛道胜地”网站建设,实现与知名门户网站和旅游网站的有效链接;邀请名编、名导、名作家、名画家来泾采风、创作、办笔会,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泾川文化旅游资源;精心策划、创作以西王母文化为背景的西王母乐舞作品,扩大泾川旅游文化的影响力。要切实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团参加“旅游交易会”、“兰洽会”及周边联盟城市举办的旅游宣传促销节会;适时举办走进**(**、**)大型旅游推介会、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论坛等活动;邀请有实力的旅行社和旅游宣传机构来我县开展旅游洽谈活动;开展“泾川人游泾川”和“泾川文化旅游知识进课堂”活动,让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泾川旅游、推介泾川旅游,形成“人人是形象,人人是环境”的良好旅游氛围。要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合理确定市场开发重点和主攻方向,在不断巩固发展以陕、甘、宁和台湾为主的客源市场的基础上,拓展青、川、豫等客源市场;建立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与**、**、**、**、**、**等周边城市的合作交流,通过景点整合、设施对接、共同促销等手段,建立信息、资源、客源和利益共享机制,在提升知名度和旅游综合效益上实现“共赢”。

5、以完善旅游要素为重点,不断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完善旅游要素,是增强泾川旅游整体竞争力、提升旅游产业效益的必然要求。持续开展“泾川名优小吃”评选活动,加强地方特色菜肴、风味小吃的开发力度,完善泾州民俗小吃一条街设施,积极引导客商进驻经营,打造泾川餐饮品牌;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深度开发西王母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温水文化系列旅游产品,整合包装地方土特产品,扩大规模,实现批量生产,以王母宫景区游客中心为依托,建设全县旅游商品中心,增加旅游购物占旅游综合收入的比例;鼓励发展高档次的茶艺、康体等旅游休闲娱乐业,突出抓好温泉养生园建设,研究开发温泉养生理疗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性,延长游客县内观光时间,在满足游客娱乐需求的同时增加旅游业综合效益。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多想办法、多出实招,全力推动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要抓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全县上下要将旅游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大事、要事、实事,抓紧、抓牢、抓好。县旅游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承担起全县旅游业规划布局、宣传促销、市场监管、队伍建设等工作职责;发改局要加大旅游项目的争取力度;交通局要将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列入交通建设规划优先安排;宣传部要将旅游宣传作为重要内容,切实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文广局要把提升文化内涵作为重点,不断创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方式;其他相关部门和有关乡镇要根据各自职能和任务分工,各负其责,紧密配合,形成合力,用实际行动支持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要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县上安排各相关乡镇和部门的工作任务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年底要考核兑现,分管领导、主管部门要抓好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要抓改革,强化体制保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创新旅游行业经营机制,按照社会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法,通过改制、转让、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促使旅游景区、旅游景点走向市场,实现旅游资源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鼓励企业、个人以及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联营等方式参与全县旅游开发,不断培育和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形成多元化开发经营的格局;

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共同发展的原则,主动加强与**、**、**等周边大中城市的旅游合作,建立区域联盟,开展宣传促销,开发精品线路,真正建立起大旅游经济圈;探索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参与经营、推介、演出等旅游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

三要抓投入,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打造新的投融资平台,多渠道、多层面地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市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衔接,争取有更多的旅游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的大盘子,争取省、市旅游项目资金支持;对相关的资金和项目,适当向重点旅游景区倾斜,支持旅游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从今年开始,设立2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重点支持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宣传推介工作;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鼓励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资本特别是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开发旅游资源,兴建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要抓培训,强化人才保障。发展旅游业,关键靠人才。要大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旅游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从事旅游工作的干部要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同行学,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提升宣传推介、项目建设、行业管理、工作落实等方面的能力;要重视旅游人才的培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以会代训、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旅游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导游讲解人员、出租车司机和农家乐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多渠道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同时,要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旅游规划、策划、营销、管理、资本运作等方面的紧缺人才。要推进旅游行业标准化,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评定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针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不同岗位,加强导游、酒店管理人员、服务员等旅游一线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旅游产业发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认识,抢抓机遇,鼓足干劲,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加快中国旅游强县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大县建设步伐,为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抓住新机遇

开拓新思路

全力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

——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全面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查找问题不足,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2017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力推进文化旅游首位产业跨越发展。下面,我就抓好2017年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抢抓机遇,在深入分析问题短板中进一步增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紧迫感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战略性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生态产业,更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带动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旅游兴州”战略,始终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来培育,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

入,挖掘资源潜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拓展文化旅游市场,加强行业监管,特别是全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们抢抓机遇,充分凝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全力推动景区开发建设,加快景区升级晋位,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脱贫攻坚、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文旅产业综合实力有新提升。

据统计,2016年全县接待游客40.0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45.5%。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695万元,同比增长25.44%。截至目前,全县重点景区达到9个,其中A级景区5个;建成农(林、藏)家乐140家,其中星级农家乐32家;宾馆饭店100家(床位2131张),其中星级宾馆3家(床位532张),发展餐饮企业94家。文化旅游从业人数达到1400余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二是景区规划编制站在新起点。

在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邀请国内知名院所,按照5大引擎、10大景区、60个支撑景点的资源布局和“一环、两核、三门户、四片区”的全域空间布局,高标准编制了《舟曲县旅游总体规划》和沙滩、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翠峰山、亚哈等重点景区修建性详规,规划起点高、谋划远、立意新、内容全,为舟曲旅游产业发展绘就了崭新蓝图。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呈现新跨越。

立足大旅游、大景区、大交通、大环线建设,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渭武高速舟曲连接线、峰迭至代古寺二级公路、舟曲至四川永和三级公路全面开工,拉尕山景区、大峡沟至沙滩国家森林公园、瓜咱沟至武坪3条旅游公路已完成前期,憨班至宕昌南河高速公路有望获批。投资5400万元的沙滩国家森林公园、大峡沟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加快推进;筹资6300余万元实施了翠峰山、庙沟、龙王沟、赛尔布等景区道路及游步道、观景台、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牌、新老城区亮化和连接段中华楹联灯安装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峰迭新区热斯坝综合性旅游服务区、拉尕山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全面启动。

四是乡村旅游发展迈出新步伐。

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旅游扶贫,按照各村资源禀赋、民俗文化、建筑特色,集中力量打造了曲瓦岭坝、巴藏各皂坝、立节杰迪、城关沙川、大川土桥子、武坪哈迭等11个旅游专业村,打造旅游扶贫试点村3个,特色小景点110个。新增农(林、藏)家乐40家。旅游专业村优美的环境、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流连、休闲体验,成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立节乡拉尕村被评为“绚丽甘肃十佳美丽乡村”,巴藏乡后北山村荣获“绚丽甘肃·美丽乡村”提名奖。

五是节会活动呈现新亮点。

持续加大“山水新舟曲·藏乡小江南

”旅游品牌营销力度,在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新华网等媒体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组团赴广元等地开展了宣传推介活动。按照全州“月月有节会、县县有特色、时时有惊喜、处处有看点”的要求,在举办好传统“五节一会”的同时,大力推进“一月多节会”活动,全年举办各类节会活动26场次。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中国楹联文化翠峰山高峰论坛暨第三届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并荣获“最美中国·首批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活动”荣誉称号。

六是文旅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不断创新“旅游+文化”业态,着力打造舟曲楹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苯教文献“三张文化名片”,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编排了《花开舟曲》等大型文艺节目,出版发行了《“一带一路”楹联文化论文集》、《舟曲楹联》等一大批楹联文学作品,由全国楹联文化知名学者集体创作的56米联墨鸿篇巨作在舟曲诞生;全面启动《舟曲记忆历史文献系列丛书》、《舟曲民间古藏文苯教丛书》等史料丛书编纂工作。新建了楹联文化专题展馆、土桥村乡村记忆民俗博物馆、舟曲画苑等文化场馆和43个乡村舞台。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国家和省州级文化遗产项目达到46个。邀请五省藏区藏学专家学者深入实地调研并召开研讨会,苯教文化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大旅游、大产业、大投入、大发展、大竞争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干部群众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动力不足,全社会关注支持文化旅游的氛围不浓厚。

二是缺少核心景区。

我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缺少挖掘和有机整合,体量小、布局散、线路长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5A级景区还是空白,游客以过境游、短途游为主。三是配套服务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一体化、便利化水平较低,景区与景区、景区与城乡之间的通达性不够好,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公厕、停车场等功能不完善,尤其是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不足。四是旅游缺少文化内涵。景区景点和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文化在旅游当中的比重不高,高品位资源、低层次开发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楹联、非遗、苯教文献等宝贵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很好地对接旅游市场,产业融合发展层次较低。五是旅游产品缺乏。缺乏大众化的、游客参与性强的小型娱乐节目,旅游纪念品开发不够,使游客无物可购、无娱可乐。六是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宣传推介方式不灵活,创意不新、策划不够、影响不大,融入大景区和大环线的办法不多。七是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人员紧缺,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不高,景区景点的管理、导游的讲解水平、宾馆和农家乐的个性化服务等与游客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还不相适应。

在认真分析问题不足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近期***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产业、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发展文化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期。省政府确定了打造丝路旅游黄金通道,加快建设旅游产业强省的工作思路,将通过建设核心景区,打响敦煌品牌,强化交通支撑,拓展产业空间,加快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跨越。甘南州被国家列入首批创建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州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

“五大生态”主攻方向,2016年底召开的全州旅游发展大会上出台的《甘南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明确了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把文化旅游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这些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培育,省州要求发改部门25%的投资用于涉旅项目建设,将为今后一个时期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区层次、改善旅游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兰渝铁路的建成通车,武九高速、渭武高速舟曲连接线、峰代路、舟永路和拉尕山景区、大峡沟至沙滩国家森林公园、瓜咱沟至武坪等旅游公路的相继开工,将进一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增加,舟曲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交通骨架更加健全,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良好机遇。舟曲楹联文化享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且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环境、秀丽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俗文化,还有独特的

“舟曲味道”、深受游客喜爱的农特产品,这些都是全面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极其宝贵的资源。

因此,全县上下既要看到不利因素、直面困难问题,也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清醒认识到发展文化旅游业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是转方式、调结构的迫切需要,是促发展、稳增长的有效抓手,是挖潜力、变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就业、惠民生的民心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努力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成提升区域竞争的新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增加群众收入的新亮点。

二、紧盯目标,开拓创新,在深度挖掘资源潜力中进一步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步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脱贫攻坚的决战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也是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主题品牌化、旅游市场国家化。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率先创建“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示范区”的目标。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对全县文化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安排部署,提出了打造舟曲楹联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苯教文献

“三张文化名片”,推进文化旅游“九大转变”、“十个跨越”的工作思路。我们要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今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今年重点把打造“花开舟曲”作为吸引游客、提升形象的有力抓手,把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工程,把促进文化旅游提质增效作为主要手段,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新的突破点,深入挖掘整理舟曲独特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以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力争2017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同比增长50%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4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700万元,同比增长37%。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聚焦发力。

(一)强化顶层设计,把做大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县首位富民强农工程聚焦发力。

1.以旅游规划编制为引领,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主动做好与《甘南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的对接,提升优化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修建性规划,住建、国土、文化、交通、农业、环保等行业规划要主动向旅游规划靠拢,推动旅游单一规划向全域旅游规划转变,做到多规融合和无缝对接,提高操作性和针对性,使各类规划真正成为旅游发展工作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实现全域旅游“一张蓝图”绘到底。县旅游局和文旅交建公司要尽快高标准完成沙滩、大峡沟、翠峰山、亚哈等重点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全面启动旅游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全方位、高起点、高标

准编制白龙江沿线风情线规划和特色旅游村镇规划,大力发展互动式、体验式、参与式精品旅游景点。文广局要抓住舟曲泥石流地质灾害纪念公园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重大机遇,借助地质灾害遗址和灾后重建成果,主动对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红色旅游。各乡镇要围绕朝水文化、采花文化、楹联文化、民俗文化四大经济版块,抓好生态文明小康建设规划与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对接,做优做特乡村旅游。通过增强科学规划的引控力,加快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并驾齐驱、蕴含舟曲深厚人文底蕴的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2.以打造核心景区为重点,积极推进大景区建设。按照州上“一个县市重点打造一个核心景区”的思路,组建大景区管委会,统筹核心景区建设,加快推进拉尕山景区提质增效和翠峰山、沙滩、大峡沟景区建设,有序推进拉尕山等景区的升级晋位。瞄准舟曲全域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示范区建设,倾力打造“一江两河”流域特别是山后片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突出G345沿线主要城镇和重点景区,聚焦打造郎木寺—迭部—舟曲南部峡谷森林探险体验带、白龙江流域风情线、迭部舟曲峡谷森林旅游板块、舟曲“地质灾害”缅怀与教育板块,为加快实现全州

“一核、三带、三点、四线、六板块”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聚焦发力。县财政按照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标准投入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发改渠道投资的25%要用于涉旅项目,文广局、旅游局和文旅交建公司要及早谋划储备旅游项目,3月底前要完成旅游新建项目可研、申报等各项前期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点上抓景区、线上抓景点、面上抓景色,做到高端化建点、精品化连线、一体化布局,水利、交通、林业、农牧、住建等重点建设项目要按照景观化要求打造。各乡镇要以生态文明小康建设为平台,以乡村旅游扶贫为抓手,在乡村旅游发展上高位谋划、高端布局。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开放发展空间,统筹开展景区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等工作,形成东接川北,南连九寨沟,西串扎尕那,北通冶力关、官鹅沟的大景区建设格局。

3.以特殊区位优势为纽带,主动融入大旅游经济圈。充分发挥舟曲东接陇南,南通川陕,西临迭宕,地处陇东南历史文化区、川陕蜀道文化区、九寨黄龙生态旅游区和迭宕红色文化区交汇地带的区位优势,抢抓兰渝铁路建成通车和渭武、武九高速等省际交通主干道、县域等级公路即将建成投用的重大机遇,深度融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主动融入大九寨北线、丝绸之路南线精品线路和黄河上游大草原、大香格里拉旅游经济圈。同时,要高起点谋划,高品位开发,大手笔动作,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推动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将舟曲打造成为全面展示甘南州文化旅游的东部窗口、川陕甘大旅游经济圈的璀璨明珠、古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

4.以打造花开舟曲为亮点,全力培育新的旅游增长极。舟曲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在“最美彩色风景线”的打造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期筹资400万元以“花开舟曲”为主题的观赏花卉种植工程已全面启动,即将制定下发《花开舟曲实施方案》,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任务分工,全面推动落实,要把打造花开舟曲工程作为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提升舟曲知名度的重点工程来推进,以新老城区为核心,在“一江两河”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和峰迭新区居民小区集中种植适宜舟曲生长的各种花卉,其中在新老城区绿化带、公园、翠峰山景区、武坪景区和岭草湿地公园打造花卉景观,形成新的旅游景点,供游客月月看花、四季赏花、处处看景。要把“花开舟曲”打造成全面展示舟曲发展的民族团结之花、生态崛起之花、文旅蓬勃之花、经济跨越之花、产业壮大之花、人民幸福之花、社会和谐之花、开放开发之花。

(二)紧盯旅游业态,把做优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县经济转型发展聚焦发力。

1.推进旅游与文化挖掘体验相结合。深度挖掘舟曲楹联文化、苯教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特色挖掘包装上做足文章,争取创建全国文化文明县和“中国书画之乡”。在翠峰山景区打造国学文化研修中心,建立全县乃至全州干部职工国学文化学习基地,建设一处涵盖舟曲历代楹联、诗词以及书法等内容的名家作品碑林,以开展国学讲堂、名师培训、国学教育进学校、进农村等多种形式,

在全县范围内组织游学问道、孝道文化、楹联文化、德音雅乐、书法摄影等活动,进一步丰富提升舟曲楹联碑林文化内涵。高规格举办中国楹联文化和国学文化高峰论坛,不断提升舟曲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邀请省摄影家协会开展以“舟曲山水、民俗风情”等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出版舟曲民俗、藏传佛教系列丛书,邀请省内外知名学者编撰《舟曲山水文化》、《舟曲金石叙录》、《舟曲简史》、《舟曲记忆》、《舟曲楹联文化记事》、《舟曲佛教寺院志》、《舟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文化书籍。办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持续提升舟曲特色节庆魅力和影响力。积极策划创作和拍摄反映舟曲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的影视剧、舞台剧,力争实现重点景区文艺演出常态化。大力开发舟曲锦带、藏毯、藏族服饰和花椒、核桃、土鸡、土蜂蜜等具有舟曲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必购产品,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2.推进旅游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老城区停车场建设,加强水、电、路、房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实现重点景区wifi全覆盖。抓好城乡建筑的特色化风貌改造,保护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传统村寨和民居,加快特色旅游名镇和旅游专业村打

造,重点抓好立节桃树坝、峰迭狼岔坝、曲告纳丁字河口等生态旅游小城镇建设,以3A级景区标准打造曲告纳旅游名镇。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达到城乡“显山、露水、透绿、通畅”,既提升城镇和乡村的服务功能,又保持城乡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把舟曲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3.推进旅游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相结合。充分挖掘各乡镇、村组的生态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统筹考虑各村的民俗、宗教、历史等文化资源和景区景点、山水风光等自然景观,继续挖掘提升已打造的11个旅游专业村的特色亮点,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今年要在各皂坝按汉文、岭坝村按藏文标准融入楹联文化元素,充分展示古老的传统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在大街小巷悬挂形态各异、风格多样的花灯,沿白龙江河道对两岸进行亮化,精心打造“灯市”,做好“石头文章”、“花灯文章”、“水景文章”和“楹联文章”,力争打造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示范村。以3A级景区标准创建各皂坝、吾别、土桥子旅游名村,今年新确定的7个旅游专业村要充分借鉴成功经验,深度挖掘各村的山水文化、石头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及早按照生态体验、休闲度假、田园采摘、民俗文化等旅游业态,编制好建设方案,做到文化旅游景点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完美结合,全力打造具有舟曲特色乡村旅游模式,使游客深入体验舟曲独特的文化旅游魅力。

4.推进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要把旅游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发挥旅游扶贫生力军作用,坚持走旅游与扶贫富民相结合的路子,通过金融扶持和政策支持,大力扶持引导群众发展交通运输、劳务输转、商贸流通、电子商务、餐饮住宿、手工作坊等产业,在城镇和景区周边、景观道附近,引导群众发展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农家乐、农家客栈、民宿等旅游项目,2017年建设旅游扶贫村18个,扶持发展有特色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农家乐40家,让游客参与传统手工艺制作、采摘、农耕等互动性、参与性较强的体验式活动,开发民俗深度体验游、宗教文化体验游、田园生产生活体验游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发展多种模式的乡村旅游,既能让游客通过民俗文化体验感知舟曲旅游的深度,又能增加群众经济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多渠道增收、多元化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5.推进旅游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生态优势是我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和最大资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大生态”、发展“大旅游”,构筑“大屏障”,始终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扎实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及天保二期工程等林业生态项目,广泛掀起全民义务植树热潮,加大流域治理力度,加

快实施生态水利工程,积极对接争取“两江一水”项目,为发展全域旅游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入开展“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健康人生、廉洁社会”活动,广泛宣传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倡导“环保、低碳、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助力全域旅游优质环境打造。

6.推进旅游与餐饮娱乐相结合。对舟曲饮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提升,满足游客舌尖上多样化的餐饮需求,积极筹建特色餐饮研发中心和土特产研发中心,成立餐饮协会,建设舟曲美食小吃一条街、旅游产品购物街,加快舟曲传统名小吃、名优土特产品的开发利用和商品化进程,让游客能够在餐桌上品味到、在市场上采购到、在农家院体验到“舟曲味道”,全面展示舟曲小吃风味和特色,着力打造具有浓郁舟曲特色的小吃饮食品牌。县文旅交建公司要积极与州文旅交建集团和各金融机构对接,努力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支持。探索推进PPP等新型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有条件的景区景点建设游乐场馆、健身场所、养生理疗、温泉药浴、滑冰滑雪、徒步穿越、攀岩登山、野外探险、峡谷穿越等娱乐设施,丰富旅游项目,让游客深度体验、度假休闲。

(三)明确目标任务,把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夯实基础提升发展能力聚焦发力。

1.以打破交通瓶颈为抓手,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全力构建内通外联、便捷畅通、舒适高效的旅游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渭武高速舟曲连接线等3条等级公路和拉尕山景区公路、狼岔坝至沙滩、瓜咱沟至哈迭公路,积极争取舟曲至迭部麻牙省级高速、憨班至宕昌高速公路,进一步提高全县公路通达深度和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东进西出、南来北往、互联互通”的路网骨架。以立节、曲告纳等乡镇为中心,整合项目资源加强景区客运枢纽站点建设,逐步开通县城到景区、乡镇至景区的旅游交通线路,确保旅游交通快捷畅通。全面加快重点景区游步道、观景台、停车场、游服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有景就有观景台、旅游公厕的要求,年内在拉尕山、亚哈、大峡沟、沙滩森林公园、旅游公路新建观景台4处,停车场2个,旅游公厕5座,改建公厕2座,推进亚哈、赛尔布景区自驾游宿营地建设,高标准建设拉尕山景区阴阴沟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在拉尕山、翠峰山等重点景区建设医疗救助和应急救援基地。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城区机关单位厕所要实现免费开放,城区、景区、道路沿线厕所要安排专人管理,负责日常保洁工作,进一步解决游客如厕难、乱收费问题,给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文明、干净舒适的旅游环境。

2.以新型媒体宣传为载体,在创新宣传推介上实现新的突破。县财政落实宣传资金200万元,积极组织参加省州文化旅游整合宣传活动,重点在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和首都机场投放宣传广告。加强对客源地市场的调研,以精准对接广元、成都、重庆等周边城市营销体系为突破口,针对各市场特点设计旅游产品、制定营销策略,重点在四川、陕西、青海等自驾游

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开展宣传促销,加强与兰州、成都、重庆、西安等地自驾车联盟和汽车俱乐部的合作,将舟曲主动融入大旅游环线,吸引更多的游客将舟曲作为深度体验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实现游客由“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型。持续推进“一月多节会”和“五节一会”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打造四季游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体验感。改版提升舟曲旅游微信和各乡镇微信平台,在全社会征集文化旅游宣传信息,每月举办评奖活动,利用互联网宣传迅速、便捷、高效等优势,邀请在互联网宣传方面经验丰富的公司,对舟曲旅游宣传进行全面策划、重点包装、集中发力、强化效应,形成网络宣传的强大声势。加快完善重点景区景点旅游服务中心导引体系建设,制作一套旅游景区系列纪念品,开发生产一批体现舟曲特色和风味的特色旅游商品,出版一套景点导游讲解丛书,拍摄一套景区景点画册,录制一套旅游系列宣传片,创作一组反映舟曲地域民族风情的文化大戏,制作一套旅游导引标识牌,配备一批专业导游服务队伍,推出一名展示舟曲精神文明风貌的形象代言人,全方位展示舟曲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让游客深度地感知舟曲,让“山水新舟曲·藏乡小江南”为“青藏之窗、户外天堂—甘南香巴拉”增光添色。

3.以加强行业监管为保障,在提升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的突破。

组建县旅游综合执法局,不断加大综合执法力度,编制文明旅游手册,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设立游客投诉热线,健全先行赔付体系,县财政落实旅游先行赔付资金10万元,强化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和旅游安全执法监管,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快组建大景区管委会和游客服务中心,成立旅行社、导游、星级酒店、农家乐等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运行。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运行规则,打破区域限制和行业隐形壁垒,促进各类旅游要素和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引进品牌旅行社、旅游饭店、景区管理公司、汽车租赁公司,鼓励发展和引进旅游策划营销、电子商务、旅游演艺、户外运动等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扶持发展旅游餐饮、旅游客栈、休闲农庄、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客运、游乐场所等特色中小微文化旅游企业,支持全国知名旅行社在舟曲设立分社和门市,加强与省内外旅行社的衔接,做大做强各类文化旅游企业。

三、凝聚合力,狠抓落实,在完善全民共建体系中进一步营造齐抓共管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氛围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靠几个人、或者几个部门就能抓好,涉及方方面面和诸多环节,必须上下联动,多方发力,统筹推进。今天会上下发了《舟曲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舟曲县2017年旅游工作要点》和《舟曲县2017年“一月多节会”实施方案》,我们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工作任务都已经明确,美好的蓝图能不能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各项措施能不能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

各级各部门要把抓好文化旅游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要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规划制定、督促落实等重要作用,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工作调度,落实工作责任。在旅游重大项目建设上,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干部包抓重点景区制度,集中精力、精心策划、扎实推进。各乡镇、各单位“一把手”要切实履行职责,将文化旅游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问题亲自解决。

(二)落实政策资金是保障。

今后县上将逐年加大对文化旅游方面的投入力度。县财政要多方整合、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专户,重点用于宣传促销、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改、住建、交通、农牧、林业等有关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使用时,要充分考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对涉旅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各驻舟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开发和推广适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对符合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文化旅游企业、项目,要给予最大限度地融资授信支持,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

(三)强化协调配合是合力。

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密切配合、整体联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宣传部门要加大对文化旅游业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发展文化旅游的浓厚氛围。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做好产业规划、业务指导和市场监管等工作。发改部门要更加突出旅游产业的优势主

导地位,对旅游重点项目给予倾斜扶持。各乡镇要为旅游项目落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严禁群众私自在旅游景区内乱搭乱建,杜绝辖区群众阻工、干扰景区开发建设。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文化、民宗、水电、农牧、林业、环保等部门,要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招商局要精心策划包装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注重引进有实力、懂旅游、善经营的大企业大集团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四)加大督查考核是重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今天会上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了旅游产业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纳入了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把旅游工作与项目工作、经济工作、行业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落实。各县级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大督查力度,建立健全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制度,对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考核,严格实行奖惩,强化结果运用。对落实不力、工作推进滞后的乡镇和部门,要通报批评;对敷衍塞责,严重影响工作开展的相关责任人要约谈追责。

同志们,发展文化旅游业是实现我县长足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途径,我县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全县上下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攻坚克难、苦干实干,努力形成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奋力开创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第五篇:关于培育某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讲话

关于培育某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讲话

关于培育某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讲话

整合资源,加快开发,把旅游业培育成区域支柱产业 市委、市政府旅游工作汤原现场会,明确了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抓好旅游业的具体措施。为全面贯彻会议精神,我区将进一步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不断加大旅游投入,全面整合开发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卓越秀美的旅游名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一、实施政府主导,突出旅游业发展地位

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关联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政府主导型产业。因此,我们要按照“政府主导、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纵深推动”的工作方针,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和管理。

1、明确旅游产业地位。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施“旅游兴区”战略,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为加快旅游开发步伐,建立起与全区社会、经济、地理位置相适应的旅游业,区政府邀请专家制定了《佳木斯西部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坚持以高标准、高起点、操作性强的旅游规划指导全区旅游业的发展。由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挂帅,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邀请有关专家,对全区旅游产业进行调查,提出了“一带两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即以松花江为轴心,以同三公路为纽带,建立松花江两岸的娱乐、垂钓、餐饮旅游经济带;建立猴石山风景区,发展渔猎文化与民族文化;建立卧佛山风景区,

突出发展冰雪文化与地貌景观,培育旅游新特色。

2、加强领导与协调。区委、区政府要定期召开全区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旅游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解决旅游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区委、区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旅游工作协调委员会,由各有关部门参加,同时制定协调解决旅游发展重大问题的议事制度,针对旅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协调,重点解决。要发挥人大、政协在全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围绕旅游业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检查活动,以议案、提案、建议、决议等形式,为政府抓好旅游产业和创建工作出谋献策,促进政府和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工作。

3、实行旅游产业目标管理。要建立旅游任务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逐步分解,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区乡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坚持以旅游经济发

展总体任务指标为重点,政府区长与各乡镇长签订责任书;以旅游经济分项指标、工作量、完成时限为重点,由分管旅游工作副区长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年底由区政府组织工作组对全区旅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全面推进,提升旅游业市场竞争力 围绕全市旅游业发展思路,充分整合资源,发掘潜力,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1、全力打造旅游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品牌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坚持以抓品牌、抓特色为重点,开发全区旅游资源,争创大批如卧佛山滑雪场、四丰生态园、千里生态园等名优品牌景区和特色餐饮服务业。下步,全区要集中精力和财力抓一批典型,创一批名牌,形成优势,提高郊区旅游的知名度,树立旅游新形象。同时,要不断增加名牌景区的“新特”内容,提高其文化内涵,争创新优势。

2、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发展文化旅游。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依托“三江旅游节”等大型活动,以民族艺术为重点,举办民族节庆活动。要按照“特色突出,开发精品”的思路,重点推出朝鲜族风情、赫哲族风情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通过举办一系列各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参与者众的民族活动,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3、完善旅游市场营销内容。旅游业是典型的形象产业,知名度就是生产力。要通过搞好总体策划、整体营销和科学促销,扩大我区旅游业的知名度。一是在总体策划上,要把现有的卧佛山滑雪场、农业生态园、赫哲族民族风情园等旅游资源,塑造为特色鲜明的形象予以传播,以此提高知名度。二是在整体营销上,要坚持以市场为目标,以产品为中心,适当举办一些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三是在科学促销上,

要把人员推销、业务推广和宣传广告等促销手段结合起来,增强促销效果,特别是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4、强化旅游发展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单靠政府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要采取“政府、部门、团体、个人”一齐办,区域内外资金一起上的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区景点和旅游产品建设与开发的力度。一是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投资旅游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大旅游的格局。二是要采取拍卖、租赁经营等方式,把旅游项目本身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三是要把市场前景广阔、具有龙头地位、资源优势明显的景点景区作为重点项目,利用政府有限的资金,有计划地分期开发利用,有了经济效益后实施滚动投入,后

续开发,减缓资金投入压力,提高投入效益。

5、加强管理与服务。加强旅游管理与服务是树立产业形象的关键,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搞好政府调控,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来管理旅游业,特别是保证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种非法经营行为,逐步使旅游管理法治化。要聘请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咨询机构,使政府决策管理和企业经营实现科学化。要加强旅游行业的行风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营造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旅游消费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把精神文明建设融合于发展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中,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1、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创建文明行业作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把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为营造旅游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在涉及旅游的窗口行业中开展“建文明窗口,树行业新风,创文明行业”主题活动,要在旅游企业设立文明示范窗口,在全区各景区广泛开展以文明经营、文明服务、文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2、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区域文明程度。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如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全区人民大力整治城区和景区的脏、乱、差;在公共服务单位和党政机关普遍建立“便民、利民、为民”制度,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等,从而使创建活动内容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成果不断扩大,覆盖面不断拓宽。要组织制作旅游宣传招贴画,制作大型宣传

牌,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旅游业进行宣传报道,强化市民的旅游意识,树立起“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的新观念。

3、积极创造安定祥和的旅游治安环境,确保旅游安全。要强化公安基础建设,加强巡警队伍建设,在全区所有景区景点设立110报警牌,建全区联动110报警服务台,并与120急救中心联动服务,严密内部防范,落实旅游安全设施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文化节领导讲话稿下一篇:务工人员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