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力士骑龙博山炉艺术特征研究

2022-09-11

熏香的习俗在中国拥有悠久历史。早在远古时代, 人们就无意间在烤制食物的过程中发现, 部分特殊草木燃烧时具有独特的净化、驱虫的作用, 自此就有意识地将这类草木放在火中燃烧, 以达到祛除蚊虫、净化空气及美化生活空间的目的。随着熏香习俗深入人们的生活, 熏香文化也迅速发展, 各式各样精致的熏香器具也随之诞生。

熏炉是古代熏香器具的一种, 据考证它最晚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到汉代开始流行。熏炉的材质也较为多样, 有陶质、瓷质、铜质等。铜质的熏炉最为实用, 不易损坏, 类型多样, 由于铜工艺的精湛, 铜熏炉的装饰风格也较为精致独特。属于熏炉中的上品。两汉时期, 社会稳定, 经济文化都迅速发展, 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升, 并在当时的社会思想的影响下, 熏炉的风格渐渐趋向统一, 有了具有时代审美代表意义的特殊形制——博山炉。博山炉的代表特色就在于它的炉盖以山峦为造型。其普遍造型自下向上先是在一个圆盘中间竖立一根直柄, 用以与炉身相接, 炉身为碗状, 再向上为炉盖, 炉盖呈圆锥状, 以镂雕的手法将山川、人物、鸟兽、草木、云雾等造型呈现于炉盖上, 打造出一副仙山模样。根据目前的学术研究结果和已知的部分实物资料考证, 博山炉的出现时期大约是在西汉中期。

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力士骑龙博山炉, 做工精致, 造型生动。由炉盖、炉身、底盘组成。底盘折沿、浅腹平底, 上饰鎏银同心圆和一组柿蒂纹。炉盘中部为骑龙力士。力士上身裸露、下着短裤, 左手撑于兽颈, 右手擎托炉身, 雄健有力。龙扬首跪卧, 张口欲咬, 颈部前伸做挣扎状。炉身腹部鼓起, 底部通过一个小圆座和力士的右手相连接。炉壁边缘用一圈宽带纹做装饰, 并有鎏银流云纹图案。炉盖透雕分两层, 上层云山虎熊、人兽搏斗、人物驱牛车, 下层铸龙虎、朱雀、骆驼及草木云气纹, 形象灵动细致, 精美活泼, 造型优雅。[1]通高32.3厘米, 底盘径22.3厘米。 (见下图1、2) 这件力士骑龙博山炉的年代应为西汉中期, 堪称博山炉中的珍品。绝妙优雅的造型设计展示了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件博山炉的炉柄设计所展现的升仙含义也显而易见了。屈原《九歌》中有“乘龙合辑磷, 高驰兮冲天”之语, 此博山炉的造型正与诗词中描述的情景相对应, 不禁让人联想到其造型的设计灵感是否就出自此处。

据报告, 这个博山炉出土于中山靖王墓葬的中室, 从功能分区的角度来看, 墓主人生前进行礼仪祭祀等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大约就是此室, 由此也看出博山炉与之前所流行的其他样式的熏炉一样, 都是礼仪祭祀活动的重要器物之一。要想真正的欣赏、读懂这件精致的艺术品, 就要求我们对博山炉的功用、流行期以及该时期的思想和社会状况等都有所把握。博山炉作为熏炉, 当然有其重要的实用功能, 也体现了熏香文化的传承和普及。在炉身中将具有独特功效的香草、香料点燃, 烟气通过炉盖上的镂空处徐徐腾起, 不仅能够祛除蚊虫, 还能让室内空气芬芳, 舒缓心情, 起到净化身心的作用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并且, 在祭祀、酬宾、朝堂议事等礼仪场合, 博山炉起到了祭祀神佛、祈降祥瑞、彰显地位、烘托气氛的作用, 显示皇室贵胄、官僚地主等社会上层的地位和高洁追求。同时, 由于汉代博山炉的形制优雅, 制作工艺精绝, 在殿堂、宴会等重要场合也常有它的身影。西汉中期博山炉兴起并迅速流行起来, 以铜制为主, 陶制为辅。主要使用者为王室, 诸侯及社会上层贵族等。直至西汉晚期, 博山炉的普及范围才逐渐扩大, 使用人群开始由上层社会向民间转移, 并逐渐在官僚地主阶层中传播开来。直至东汉时期, 才真正进入下层社会生活。熏炉发展到两汉时期能以博山炉的形象出现并盛行有几个原因。一是脂类香料的传入, 由于脂类香料的特性, 使熏炉炉身的设计发生变化, 炉身变高变大, 并形成了深腹带圆锥形盖的博山炉形制。二是汉初时期统治者推崇并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黄老政策, 促进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为博山炉的出现创造了经济基础和现实基础,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受两汉思想文化的影响, 两汉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融汇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 结合儒、道、佛三家的经典思想, 以及民间的风俗信仰, 喜好避讳, 多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丰富, 而这种多彩多姿的思想文化的特征自然也影响了汉代艺术品的发展。

博山炉正是熏香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与汉代思想文化结合的产物, 其中道教的神仙思想是博山炉兴起与发展的直接动因和精神根源。由于汉武帝本人对神仙思想十分崇尚, 导致整个社会, 上到贵族, 下至平民, 都对神仙世界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博山炉的造型设计, 尤其是山形器盖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通过精妙的设计, 博山炉中升起袅袅青烟, 烟雾环绕, 仿若云海, 仙山、瑞兽若隐若现, 给人以无限遐想, 充分激发了人们对升仙的向往与热情。故而, 博山炉的流行也就顺理成章了。在了解这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我们再回过头来, 对这个力士骑龙博山炉的审美价值及文化价值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首先看其博山形的炉盖, 西汉之前, 人们多用豆式香炉, 将香草点燃放置其中, 至武帝时期, 外来香料的传入并流行起来, 香草晒干后点燃即可, 对熏炉散烟、通风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而外来香料大多为树脂类香料, 不便直接点燃, 而需要在炉身底部用炭火来熏燃香料, 因而对炉身的空间高度就有了要求, 空间加大, 炉盖加高。同时匠人们充分考虑到当时社会的审美趋向, 在熏炉造型改变的同时还加入了当时的流行图形纹样, 例如将云山虎熊、人兽搏斗、人物驱牛车等图案镂雕于炉盖上层, 龙虎、朱雀、骆驼及草木云气纹等雕于下层, 而传统的四神形象一般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其中玄武常为龟蛇合体。但早期的玄武形象并不固定, 而此博山炉没有玄武的形象, 取而代之的是骆驼纹样, 可能是由于此时四神组合, 尤其是玄武形象还不固定, 也可能是器物设计受到了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但都丝毫不影响汉人升仙思想的体现, 在他们心目中, 这些祥禽瑞兽都是沟通天地的神物, 是得道成仙而出现的吉兆。点燃熏香之时, 烟气袅袅环绕周围, 仿若仙山隐现, 是同时满足实用及审美的优秀设计。

再看其炉身与底盘之间, 用力士骑龙单臂托举的造型作为衔接, 造型自然生动, 充分表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审美与对升仙向往之心。发掘报告中将此人定义为“力士”, 但也有人根据博山盖上出现的骆驼, 推断这是来自西域少数民族或深受其文化习俗影响的人而非力士。联系当时的文化背景, 个人认为后者的说法或许更合适。佛教传入中国, 一般公认是源于汉明帝在永平七年即公元64年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 访求佛法。公元67年, 他们请了两位印度僧人回到洛阳, 开始翻译佛经。根据这个说法, 佛教传入中国应在更早的时候, 此时应看做是佛教作为一个宗教, 开始正式得到政府的承认。佛教初传入中国, 未必就受到上层阶级的贵族官僚等人的注意, 传播范围也局限于部分人中。所以作为中山靖王的墓葬品, 将这个形象定义为力士还有待考证。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早期宗教发展与传统神话思想以及仙道思想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河北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这件力士骑龙博山炉, 精美别致, 做工精细。代表着死者高贵的身份和地位, 体现了死者丰厚的经济实力与其审美取向。点燃香料, 烟雾袅袅, 仿佛置身云海之中, 飞升成仙, 充分表现了墓主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对升仙的追求。

结语

博山炉的出现可以看做是战国两汉以来熏炉发展的一个高峰, 它不仅保留和发展了熏炉本身的实用功能和精神象征意义, 另一方面也因其独特的设计造型和其身上所象征的精神信仰而产生了特殊的功能。它是那个时代的精湛技艺和精神信仰的体现, 并将熏炉和熏香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在此之后的发展中, 它不仅影响了后世熏炉的形制, 同时也使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 在时代的锤炼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与升华。

摘要:目的:对西汉力士骑龙博山炉艺术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分析此博山炉的造型来源、设计方法、文化背景、以及与社会历史的关系。结论:博山炉是长久的熏香习俗下及政治经济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熏香文化与汉代思想艺术的交融的结晶, 在融汇了古代的精绝技艺与精神信仰之后, 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 同时也具备了装饰审美功能, 更成为了汉人留恋俗世生活, 追求长生不老, 飞升成神的一个物质证明, 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西汉力士骑龙博山炉作为汉代香薰炉中的珍品, 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征。

关键词:西汉力士,骑龙博山炉,艺术特征研究

注释

1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下一篇:试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调控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