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体会分析论文

2022-04-2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党性教育体会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开展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党赋予党员教育工作的重大使命。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特点和干部成长规律,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是党校工作应当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性教育体会分析论文 篇1:

运用“六步法”深化党性分析

2017年9月11日-10月17日,历时一个多月,金山区委党校第十二期中青班顺利完成党性分析“六步法”整个流程,40名学员经历了一次红脸出汗、刻骨铭心的个人党性剖析。本次活动,对我校而言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是充分体现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创新之举;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及中央、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和《实施意见》精神,按照《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性教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部署所进行的大胆尝试;是创新优化党性教育方式的金山探索。

一、基本做法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要求,建立党性定期分析制度,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重点内容。2015年12月,中央强调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课地位,创新优化党性教育方式。2017年8月,上海市委党校在印发的《大纲》中指出,深化学员党性分析环节,要明确目标,严密过程。这份《大纲》在全国各省市党校中是第一份,上海走在了前列,我们金山也不甘落后。我校认真贯彻中央、市委、市委党校工作要求,在2017年9月开班的中青班中,进行了首次探索。

1.优化设计方案,严格评分标准

一是精心制定工作计划。开班前,我们精心设计了《中青班党性分析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写入教学计划。方案明确了党性分析的动员、主题、材料撰写要求、实施步骤和时间进度,明确了党性分析点评的原则与方法、评分标准、考核分值及优秀占比,以及这项内容在学员总体考核中的分数占比等。同时,以附件的方式,制作了《党性分析点评专家评议表》《党性分析点评专家打分平衡表》《党性分析学员互评打分表》《党性分析学员互评打分平衡表》等。

二是事先明确评议要求。借鉴市委党校二分校的经验,采取评议汇报活动现场由专家打分和学员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明确按照15%的优秀比例,40人班级每人限选6名90分以上者,多选为无效票;存在明显的“好人主义”“千人一分”倾向者,为无效票。

三是合理设定评分规则。学员互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专家点评取二者的平均分;专家点评和学员互评各占比50%。专家评分和学员评分中有一方不通过者即判定为不合格,该党性分析材料必须重写。

2.完善工作流程,做实“六步法”

目前,各党校对学员党性分析的模式和流程不尽相同。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学习借鉴上海市委党校总校、分校和本市其他区委党校的做法经验,思考归纳出“金山党校中青班党性分析流程六步法”,力求将学员党性分析工作做深、做实、做出成效。

第一步,专题动员。一是在开学当天,就作党性分析专题动员。由中青班教学计划和党性分析实施方案的设计者教务科长主讲,专题讲座的题目是“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干部培训始终”。讲座包括了党性分析方案介绍和思想预警等内容。讲座中反复提醒学员,要充分做好“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思想准备。二是在党性教育单元的第一天,就安排《如何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专题辅导。通过专题辅导和困惑答疑,让学员明确党性分析材料的撰写主题、格式和要求。专题辅导老师市委党校二分校副校长、党性分析的理论和实践专家吴从环教授提出了“十个绝不能”:绝不能自我表扬、绝不能避重就轻、绝不能抄袭复制、绝不能面面俱到而不深入、绝不能过于宏观抽象而不实在、绝不能不讲逻辑缺乏关联、绝不能以培训小结代替党性分析、绝不能以理论学习代替党性分析、绝不能以工作总结代替党性分析、绝不能以社会或他人的问题分析代替自己的党性分析的总体要求,从党性分析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的角度,对学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辅导。

第二步,党性考察。专题辅导之后,组织学员赴革命老区开展党性教育,提升党性觉悟。到南泥湾现场教学,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到寶塔山下重温入党誓词,感悟延安精神;参观延安保育院,感受无数先烈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到杨家岭聆听“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之情”,感受伟人的家风教育;参观七大会址,感受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领悟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参观抗大军政纪念馆,感受红军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到梁家河,体验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辛、磨炼与奋发。到延安革命圣地的现场教学、参观体验,为全体学员树立了党性对照剖析的标杆,激发了学员不忘入党初心、补足精神之钙的动力。

第三步,撰写材料。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是党员个人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提高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路径之一。材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查摆问题与不足、剖析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与思路。在撰写材料时,要求学员聚焦问题、敞开心扉,不回避、不掩饰,做到查找问题准、剖析原因深、整改措施实,把党性分析材料的撰写过程转化为向党交心、向组织交底、向自己的思想偏差交锋的过程,转化为洗澡、治病、正衣冠的过程,做到问题、原因、整改措施三个方面都能相互呼应,坚决不说空话、假话和多余的废话。

第四步,专家初评。初稿(一稿)全部交给专家,一对一的提出书面修改建议。40人的班次,2名专家分别点评,时长约一周左右。我们聘请了市委党校原教育长和市委党校二分校副校长这两位党性强、资历深、水平高的专家,逐字逐句对全班学员党性分析材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改,既查点篇章结构是否存在“散、乱”问题,又直截了当指出思想内容是否存在“浅、淡”问题,还对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及其背后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专家批改完成后,及时将修改意见稿(二稿)发给每位学员认真对照、抓紧修改。

第五步,学员互评。学员依据专家初评的建议进行修改,修改稿定稿之后(三稿),召开党性分析小组互议互评会,时间半天。每位学员自评后,至少做到二对一互相评议。通过互评,既为同学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又在相互批评中,寻找自身的差距,加深对自己的问题的认识,实现学学相长。小组评议后,再进行修改,形成交流稿(四稿)。

第六步,专家点评。全班交流之前,将二稿和四稿一并交给点评专家,熟悉修改情况,然后进行党性分析汇报评议。每位学员交流时间严格限定在5-6分钟,逐一交流。点评专家2人,比对二稿和四稿,结合修改情况和发言情况,进行二对一逐一点评。通过汇报交流和专家点评,每位学员都有一个自觉不自觉的对比,从而发现不足,提升自己。点评专家和学员参照评分标准,分别在《评议表》上打分和评议,如有修改,再在《打分平衡表》上写上分数。

3.及时总结成果,延伸教育效果

我们在专家点评环节进行过程中,即要求每位学员认真听取、认真记录,对照专家点评要求,进行深刻反思和事后修改。评议活动结束当晚,我们顺延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收集思想体会。按照班主任的安排,每位学员通过微信或短信,提交一份50-200字之间的思想体会,通过回顾和总结,巩固和提升活动效果。

二是小结工作不足。班主任和部分班委对整个党性分析评议工作开展“回头看”,查找了5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且逐一提出了整改建议。

三是及时统计得分。我们安排专人计分与监票。如遇意外情况,及时请示分管领导和点评专家。最终评议结果由计分人、监票人、班主任签字。

四是继续修改定稿。要求学员依据专家点评意见继续修改,完成定稿(五稿),一周后交学校存档。同时,我们也做好了预案,如有不合格学员,我们将做好后续工作,确保不让—个学员掉队。

二、主要体会

1.态度上动真碰硬是关键。在我校中青班历史上,本期中青班,遇到了史上最严格的学员管理制度,遇到了首次开展的加强红色基因教育的异地培训,遇到了首次开展的由专家犀利点评的党性分析汇报与评议,这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中青班党性教育工作的具体细化。在党性分析过程中,更是决不允许存在“宽、松、软”现象,决不允许在党性分析材料的撰写、修改、汇报、评议等任何一个环节上走过场,始终坚持态度不端正不放过、问题不具体不放过、原因缺深度不放过、措施不实在不放过等“四个不放过”,真正把党性分析作为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环节,动真碰硬、红脸出汗、角圾灵魂。

2.程序上环环相扣是基础。专题动员、党性考察、撰写材料、专家初评、学员互评、现场汇报和专家点评的党陛分析流程“六步法”,在时间上继起,在逻辑上顺延,做到了环环相扣。专题动员让学员明确了党性分析的意义,党性考察让学员树立了学习比照的标杆,撰写材料让学员进行了自我反省,专家初评让学员看到了写作差距,小组互评让学员受到了相互启发,现场汇报和专家点评让学员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极度难堪与涅槃重生”。这“六步法”,实现了党性分析的闭环管理,遵循了党性分析的设计初心,优化了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基层党校中青班学员触及思想灵魂、进行整治洗礼、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站位,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3.内容上深挖细究是根本。党性分析汇报与评议的理论高度,根本上取决于学员和专家的思想深度。在这次党性分析汇报与评议过程中,学员剖析针针见血,专家点评刀刀入骨。在近9个小时的时间里,专家和学员金句频出,澄清了理论“过时论”“无用论”等模糊认识,进一步端正了入党动机和学习态度,进一步明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苦乐观、奉献观。有学员指出“党外干部也是党的干部”“党龄长不等于境界高,党性修养永远在路上”“腐败分子为什么出问题,不是因为学习理论没用,实质是没有做到真学真信”。有学员谈到“入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共产党员不应仅有8小时的概念,入了党以后,24小时都是党的”。有学员表示“可以比事业,不能比待遇”,要“少坐办公桌,多坐八仙桌;少说官方话,多说百姓话”;有学员表态,“提拔在组织、境界在自己”。许多学员都认为,“好人主义,不是性格问题,是党性问题。是党性原则弱化的表现,根源是考虑自己利益过多”“党性分析的自画像要有个性,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点评专家针对学员党性分析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指出:“你们的第一身份是政治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二身份是行政身份,即领导干部”“对待党性分析,找不出问題本身就是问题,能轻易解决的问题是没有深挖问题”“心理失衡会导致行为失范,最后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形式上完成了逻辑联系,但内容上缺乏逻辑联系”“党性分析不要找客观理由,要挖主观原因,要触及灵魂深处”“不要泛党性化,什么问题都往党性上生拉硬扯,防止极左思想”“问题查找要准,剖析根源要深,整改措施要实”“要注意问题、原因和措施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关联度和针对性,特别要理清问题和原因的层次关系”“党性分析的整改措施不要口号化”“整改措施要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并可操作、可评估”。师生双方始终扭住党性分析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回到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要求上来,抓住了党性分析的根本,体现了延安整风精神。

4.力量上专家过硬是保证。点评专家需要有一定的权威性。其理论高度、思想深度、直面问题的“火力度”,是党性分析汇报评议的难点和亮点所在。只有点评专家勇于揭短亮丑、敢于触碰痛点,整个流程才会有高潮和看点。我们认为,点评专家的评聘条件必须严格,要有高度的党性自觉和敢于面对面讲问题的魄力;有较高的党史党建理论水平;有较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善于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的敏捷思维;有较好的语言归纳水平。不痛不痒的形式主义党性分析点评不如不要,否则是对党性教育的亵渎。为了让点评专家都能够抛开面子不留情面、一针见血地直指问题,点中要害,指明方向,我们建议所有点评专家一律外请。

另外,我们认为党性分析汇报评议必须邀请负责调训和党性党纪党规教育的相关部门领导参与,这既是相关部门领导了解学员党性觉悟的良好机会,也是考量学员政治素质的重要场合。活动全天,我们邀请了区委组织部和区纪委领导前来观摩。同时,精准的专家点评,是一堂机会难得的党性教育课,是一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会。因此,我们要求专职教师和中层及以上干部旁听,从而提高党校人的党性觉悟。观摩和旁听,有效扩大了受教育的点和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结语

金山区中青班党性分析的探索实践证明,党性分析材料撰写与汇报评议,是学员个人党性修养和党组织党陛教育的重要环节与有效途径,是领导干部在差别面前保持平衡、在诱惑包围中保持清醒、在权力风险中保持生存发展的—张王牌,是一次涤荡灵魂的政治洗礼。

(责任编辑周巍)

作者:张国明 何庆兰

党性教育体会分析论文 篇2:

如何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

[摘 要]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开展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我们党赋予党员教育工作的重大使命。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特点和干部成长规律,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是党校工作应当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上海市委党校第二分校紧跟党性教育的要求和形势,从党性分析入手,查找问题,明确方向,创新载体,使党性教育更加富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深刻性和鲜活性。

[关键词]

党性教育;党性分析

2014年以来,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二分校(以下简称第二分校)积极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抓住党性分析的五个环节

第二分校从开学之初的党性教育动员即营造氛围,前后历经专题指导、自我剖析、小组互评、专家点评,把党性教育熔炉的炉温烧至最高。

(一)在党性教育动员中明确党性分析的方向。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性分析则是党性教育的关键环节。为让学员早重视、早准备、早锤炼,入学教育阶段,校领导即为学员进行党性教育动员,在动员过程中对党性分析做到“四个讲清”,明确党性分析的方向:讲清党性分析的重要意义、讲清党性分析的五个环节、讲清党性分析的操作方式、讲清党性分析的考核机制。为了让学员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时言之有物,要求学员在培训期间记下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并将其有机融入于党性分析中。

(二)在专题指导中理清党性分析的思路。为帮助学员撰写出自画像精准、认识到位、有思想深度的党性分析材料,第二分校邀请了党性教育专家为学员进行专题指导,讲授“如何撰写党性分析材料”。针对学员的问题意识、听得懂与写得准之间的差距、问题与原因纠缠不清等困惑,明确党性分析材料撰写必须做到“五结合”“八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结合自己的学习、结合自己的经历、结合自己的个性、结合自己的家风等;不能回避问题、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宏观抽象、不能自我表扬、不能以学习小结代替党性分析、不能以工作总结代替党性分析、不能以政策理解代替党性分析、不能以社会现象代替自己的党性分析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给自己画好像。

(三)在撰写材料中找出党性存在的问题。学员结合党性分析专题指导、培训期间的学习心得和党性教育体会,按照第二分校“四个围绕、四个延伸”的要求,撰写党性分析剖析材料,即:围绕党校党性教育情况,延伸至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和实践;围绕党校学习情况,延伸至对学风的认识和实践;围绕遵守校规校纪情况,延伸至对党风廉政建设和规矩意识的认识和实践;围绕服务班级情况,延伸至对宗旨意识的认识和实践。党性分析材料是否到位要以“是否勇于暴露自己党性存在的问题,是否敢于触碰内心的痛点”作为标准,要做到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

(四)在党小组互评中进一步查找党性存在的问题。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第二分校着力将此落到实处,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学员间的互评。首先由学员做自我批评,然后由其他学员对其进行批评。学员在进行分组互评时不指定批评主体,每位学员都有两位以上学员对其批评;不预设批评对象,每位学员都可以对其他学员提出批评;不预先准备好批评内容,本着真诚客观、互相帮助的原则,对自己的同学开展实事求是的批评。互评后,结合同学们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建议,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学员对自己的党性分析材料作进一步完善修改。

(五)在专家点评中接受党性教育的洗礼。第二分校党性分析专家点评,为期两天,由校领导主持,邀请多方专家共同为学员党性分析汇报问诊把脉——既有党性教育理论的专家,又有从事干部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还有各理事单位政治部领导。学员在全班面前逐一进行党性分析,各位专家从“五结合”“八不能”的角度对其进行党性分析点评,做到:一是不回避问题、在全班面前进行批评;二是强调针对性,对每一位学员进行点评;三是变“党性——分析点评”为“党性分析——点评”,着重强调学员对党性分析的态度。

二、形成党性分析的鲜明特色

(一)历时长。从广义看,自入学教育阶段开始,第二分校就将党性分析的重要意义、主要环节、操作方式、考核机制讲清楚,党性分析材料撰写、党性分析分组互评、党性分析专家点评、党性分析材料修改等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始终。从狭义看,单纯的“党性分析”专家点评前后历时两天时间,学员不仅在自我批评和专家点评中得到教育,还可以通过其他学员的自我批评和专家点评得到教育。即使是参与“党性分析”点评的专家也普遍认为,在两天的党性分析中自己的党性得到又一次的锤炼。

(二)动真格。在“党性分析”点评阶段,最关键因素即在于各位专家能否抛开面子不留情面,一针见血地直指学员党性分析中的问题;其次是学校能否真正敢于动真格。第二分校经过探索,已经物色了敢动真格的专家队伍,在已经进行的九个班次的“党性分析”点评中,每个班次少则三五個,多则八九个学员的党性分析材料因不合格而被要求重写,即使合格的也被要求按照专家点评的意见重新修改。

(三)强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校培训的主业主课、从严管理的氛围较之以前已有很大的改观,这为党性分析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无论是校委领导、还是普通教职工,无论是制度规定、还是制度落实,无论是党性教育要求、还是学员自身需求,第二分校都在主动地营造党性分析严肃认真的氛围。经过三年的探索,每个班次的党性分析氛围以及整个二分校的党性分析教育氛围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真考核。学员党性分析的考核成绩由专家点评成绩、理事单位政治部领导点评成绩、党小组学员互评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专家点评平均成绩占党性分析成绩的50%,对点评专家的要求是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前后两天时间保持评分标准的一致性,尤其是要注意避免趋中现象;理事单位政治部领导的点评成绩占20%,考虑到各理事单位人选的不一致性,第二分校对其进行了加权处理;党小组学员互评成绩占30%,采取实名评分方式,要求学员要注意拉开分差——毫无疑问,打分考核的过程也是一次党性锻炼的过程。

三、党性分析的初步成效

党性分析是学员在党校培训期间进行党性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党性分析”点评则是学员在第二分校熔炉中锤炼党性的“高潮”。经历过如此党性分析的学员普遍表示,第二分校党性分析是一次对标找差距的过程,是一次涤荡灵魂的过程,是一次浴火重生的过程,是一场极其震撼的党性教育课,是一次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

(一)直面问题,红了脸。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反思难,开放心灵更难,在全班面前直面问题更是难上加难。第二分校严肃认真的氛围,让学员们鼓起了直面不足、查找问题的勇气;开诚布公的批评、诚恳的点评,也让学员解除了思想的顾虑,直面和审视自己。

(二)深挖根源,触灵魂。专家点评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直奔问题的根源,触动内心的痛点,让学员受到灵魂上的震撼,正是这种“震撼”才能让学员走出问题的泥沼,拿到打开通往一名合格党员道路上的金钥匙。在主观和客观原因面前,要深挖自己的主观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把反省修身、党性修养引向思想深处,触及灵魂。 (三)整改提高,明方向。整改提高是党性分析的目的。专家不仅对学员党性分析中的整改措施是否实在进行点评,更为学员做好整改出谋划策;不仅让学员看清了前进道路上的拦路石,更为学员指明了方向。党性分析是第二分校的重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创新,但就问题整改而言,还要靠学员自我监督。说到底,党性分析是要促进自己党性修养提升的。

责任编辑:赵 菲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二分校

党性教育体会分析论文 篇3:

党性教育学科化:时代价值与建构路径

综观近年来地方党校党性教育的实践探索,在现场体验式教学、课堂案例式教学、经典著作导读式教学、现身说法式教学、学员论坛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教学形式说到底还是专题教学。当然,基于学制限制、对象特性、教学传统等现实因素制约,党校党性教育也不得不采用专题教学这一基本形式。然而,专题教学却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放弃学科建设。显而易见的道理:倘若专题教学背后缺乏学科支撑,那么教学本身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党校党性教学改革难有根本成效,忽视党校党性教育的学科建设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形式的规定性背后更具决定性意义的是教学内容本身。人们一谈及党性教育,不是把学员拉到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感受感受”,就是把学员带往监狱、看守所、电影院“警示”,要么把学员封闭起来读党规、写感想、谈体会“反思”,而忽略了党校党性教育的特色学科,这说明我们的党性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舍本逐末”的实践困局。仅在形式创新上“兜圈子”,一般培训机构亦可为之,党校的优势无法充分体现。倘要把党校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学府”,首先应建立健全党性教育学科体系,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

一、党性教育学科化的时代价值

要确证党性教育学科化的时代价值问题,可以将其在历史性、现实性和规律性三个维度进行分解之后予以回答:一是过去党校党性教育缺乏学科化建设,至少学科化建设是不够的;二是现时代对党校党性教育提出了特殊的、紧迫的时代要求;三是党校党性教育学科化是符合党校教学规律的,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

1.话语模式转换的价值:从“工具论”到“党员主体论”

党员与党的互动关系问题是党性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从党员组成并塑造政党的发生逻辑看待党性教育,还是从政党性质决定并培塑党员属性的发生逻辑看待党性教育,两种不同的路径取向决定着党性教育的行动逻辑。与近代西方发达国家民主发展孕育并建构政党不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乃是基于马恩理论启蒙、列宁主义建党实践及其原则直接指导下所建构,因而它不是从前一种基于民主形态的政党发生学,而是从后一种革命形态的政党发生学。因应这种政党发生学,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教育是一种“工具论’’逻辑——中国共产党是完成历史使命的工具,而党员则是工具之工具。历史的看,如果说处于秘密活动状态的革命型政党采取“工具论”而非“党员主体论”,是当时情境中的“不得已而为之”,那么当党的历史方位转到执政党的时代背景下,仍然还是从党的历史使命对党员的要求层面去开展党性教育,全然不顾党员主体诉求的新变化,这类教育会显得过时,甚至会让一些党员对此难以接受。目前党校党性教育的话语仍然主要沿用早期共产党人的话语模式;一些党校教师党性教育的话语模式与官员的话语模式高度同构;一些学员提出党性教育课程应该由资深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授;等等。这表明话语模式系统性转换的学科化时代重建命题尚未提出和进行,从而使其承担起党性教育话语模式转换的根本使命。

2.绩效来源创新的价值:从“行动化教育”到“教育化行动”

党性教育绩效考量的唯一标准是党员的外部行动。追溯中国共产党党性教育的历史,在“革命党”与“执政党”两个时期,党性教育活动都在持续深入开展。而且就投入、规模、频次等而言,我们今天的党性教育远远超过革命和建设时期。但从党校教育的绩效也就是党员行动来看,时代语境中的党员行动力及其社会公信度却大不如前——党员与群众、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党的高级干部与党的一般干部的“比较优势”及其“群众认同”式微,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党员质量有着不断递减的现象。这说明我们教育内容本身出了问题,大大落后于党建发展的实践。其实,“革命党”的党性教育主要是一种行动教育。在革命战争年代,入党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经历“生死考验”。这就构成了党性教育的外部压力体制,这使得党性教育只要在党员队伍本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的基础上给予行动意义即可。但在和平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许多人入党本身就是冲着执政党的资源及其影响力去的,这就构成了党性教育的外部侵蚀动力机制,这使得党性教育不再仅仅是赋予行动意义,而更为根本的是要解决“触及灵魂”战胜“触及利益”的问题。比较言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过程中的党性教育,其使命必然要从“行动化教育”向“教育化行动”艰巨转型。然而,审视当前党性教育的实践,“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党性教育绩效的“过时论”和“无用论”等表明我们对党性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和意义认识不足。具体来说,“革命党”的党性教育可以通过有力的意义赋予来达成,但“执政党”的党性教育则要通过学科化的系统教育来实现。

3.教育规律探索的价值:从“规模型教育”到“集约型教育”

社会科学是通过实践经验“量”的积累而进入客观规律“质”的飞跃的。就党性教育而言,其对客观规律的挖掘也必须建构于对每一个党员个体教育绩效经验累积的基础上;而如果缺乏对个体教育的持续深入跟踪,就谈及发现并运用了党性教育的规律,那无疑是虚妄的态度。目前,党校的党性教育就性质来说是一种“规模型教育”,主要强调的是每年培训了多少党员人头,并将之视为教学的主要成效。但问题是规模教育只能说“覆盖了”却绝不能说“受用了”。这种只见规模、不见绩效的现象值得反思。一方面,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个超大型政党而言,党性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规模全覆盖当然重要;但另一方面,从教育成本的视角看,党性教育作为一种深刻的价值观教育,其艰难性决定了应由点及面,而“撒胡椒面”式的规模教育,其直接结果可能是执政成本居高不下,但绩效成效却收效甚微。近年来,在党校党性教育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被称为“学习专业户”的党员干部数次到党校学习党性教育课程,但我们的党校教育从形式到内容却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使得这些学员觉得党校党性教育“没有味道”“缺乏营养”。这实际上就是党校党性教育本身学科化建设不足的问题所导致的。如果说党校的党性教育是一种根据教学对象需求、具有针对性的、能够持续跟进的“增量式党性教育”,那么学员重复、内容重复培训、形式重复的“规模性教育”问题就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其实党校的“增量式党性教育”就是学科化教育。当然,这里所谓的学科化不是一般高校教育意义上的学科化,而是以学员价值观层面持续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科化。概言之,党校党性教育的学科化是针对党员个体对象性问题持续更新教学设计,让每一次党性教育都逐渐累积,提升受教育对象的党性素养。有鉴于此,党校党性教育的学科化理应实现从“规模型教育”到“集约型教育”转变,不断探索党性教育的内在规律。

二、党性教育学科化的建构路径

顾名思义,党性教育学科化就是要建立一门党校党性教育学。它的学科性质应该归入政党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目的是探索党校党性教育的基本规律;它的研究对象是党校党性教育所累积的实践经验;它的指导思想是马恩的“双重改造思想”、列宁的党性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党建思想;它的研究方法应该综合运用政党学、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方法。正是基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等,党性教育学科化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1.问题导向的路径:从矛盾分析切入学科建设

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基本概念切入、注重灌输价值理念的思路不同,党校党性教育是从问题切入的,更多注重及时关切和回应党员干部的动态思想问题。这就使得党校的党性教育学科建设必须从问题意识切入学术话语。学术话语实质上是对党校党性教育即时问题回应和表达的产物。顺着这样一种思路,我们要找到党校党性教育的学科基本矛盾运动,切入点就在于把时代语境中党性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找出来,并贯之以学术话语的质性表达。当前党校党性教育实效性不强的症结在于:党性教育的组织要求与学员学习的个体需要之间不相一致;党性教育的感官触动与理性沉淀不相协调;专题教学与学科建设不相结合。因而相应的党校党性教育学科化建设便要从化解以下矛盾入手:一是组织意图与学员意愿的矛盾;二是情感教化与理性教育的矛盾;三是官方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矛盾。

2.绩效累积的路径:将跟踪教育贯穿学科建设

大凡一个学科的建设,必然要建构相应的“中层概念”。但这些“中层概念”的建构,一定不是学者们臆想的产物,而是学者们基于对实践中成功经验的不断审视和升华之后所获得并加以表征的。党校党校教育学科化的“中层概念”的产生及获取自然逃不开这个一般性认知理路。就此而言,党校党性教育的成功经验的不断获取及其持续性累积就成为基础。但就目前党校党性教育实践绩效累积进程看,其主要还是一种教育观感型评价,缺乏针对具体被教育对象的持续跟进评价,也就谈不上成功经验的有效累积。就此而言,党校党性教育的学科化建设在教育的对象性互动过程中,理应从规模化教育的传统思路上跳出来,更加注重从个体化、长效性、动态性维度上累积实践绩效。显而易见的道理,在当前这个“个性化”膨胀发展的时代,党校党性教育倘若仍然只是停留在宏观叙事、规模取胜、感官评价上,那么党性教育不免会被受教育对象诟病。个性化时代的党性教育也必然是个体化的,也就是说,党校党性教育应该是针对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全政治生命周期”的跟踪教育。这种跟踪教育的绩效本身不仅真正可考,也可以就教育本身探索出个体化教育的经验。惟有在这种实践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党校党性教育学科化的“中层概念”才能获得生长的现实基础。

3.教学管理的路径:以教学布局带动学科建设

一个学科的建设,学科团队至关重要。党校党性教育的学科建设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就是团队建设问题。有些人把党校党校教育的问题局限于党史党建学科的专业性工作范畴,而地方党校中真正从事党史党建研究的教师是相当少的。所以,有些人认为党校党性教育学科化团队建设无从谈起。其实,思想和认识常常是互动强化的。中国学科建设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综观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学科建设,都经历了一个从价值建构到知识建构再到方法建构的过程。而我们学习西方的学科建设经验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方法论或者知识论,对价值论则是长期忽视的,也可以讲尚未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把党校党性教育的学科化理解为党史党建相关专题的学科化就是这样一种不全面认识的产物。对于党校教育而言,党史党建、政治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其实都属于党性教育范畴。党性教育作为价值论实际上是支撑和贯通知识论和方法论的。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的框架体系下,在“四个全面”战略任务推进的现实背景中,党性教育学科化不是部分党性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而是党校教学全面布局与系统重构的过程。在教学管理的维度上,让所有从事党校教学的教师都有推进“党校姓党”具体化的价值意识,这样就能够形成党校党性教育的整体性团队。而作为教学管理者,以“党性教育+知识论+方法论”的科学教学布局带动党性教育的学科建设,更是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和行动方向。

(责任编辑 张敏)

作者:寇政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保险学教学创新论文下一篇:cad机械技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