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隧洞水利施工论文提纲

2022-08-22

论文题目:某工程蚀变岩的遥感识别及成因机理研究

摘要: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活动区域的不断扩展,与蚀变岩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愈发突出。由于蚀变岩的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较复杂,在工程岩体的开挖过程中诱发了许多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深入研究蚀变岩的分布范围、岩矿特性及蚀变机理等内容对于认识蚀变岩的工程地质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对某工程区的现场勘察,发现工程区内岩石存在不同程度的蚀变现象,为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施工进度的进行,有必要对某工程区蚀变岩开展深入研究。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依据对工程区蚀变岩环境条件、羟基蚀变遥感识别、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主微量元素、电镜扫描和地质年代测年试验,得到了花岗岩洞段蚀变岩的分布范围、蚀变类型及蚀变程度,系统地研究出蚀变岩的成因与蚀变特征的关联性。本文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利用TM和ASTER遥感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取了研究区域的羟基蚀变信息。结果显示两种数据获取的羟基蚀变范围基本一致,均出现在输水隧洞花岗岩段的东北部,而在花岗岩段的地表没有大面积蚀变岩石出露。然而,由于两种方式所获取的面积差别较大,部分区域只能用一种数据检测到蚀变信息,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野外数据辅助验证。(2)工程区的花岗岩类型主要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其蚀变类型根据所形成的蚀变矿物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绿泥石化、黏土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钾长石化。在岩石类别较为均一的情况下,蚀变矿物的含量反映着岩石的蚀变程度,因此可以按照蚀变矿物含量进行蚀变程度的划分,可分为轻微蚀变、中等蚀变和强蚀变三类;烧失量(LOI)可以指示样品的蚀变程度,花岗闪长岩的矿物颗粒大小可能与蚀变程度有关;二长花岗岩样品的LOI与矿物颗粒大小并未呈现显著的相关性。(3)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对热液成因和构造动力成因分别进行分析,可得出该工程区蚀变岩的成因机理为:晚古生代华力西期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区域上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与此同时,强烈的地壳运动为岩浆侵位创造了有利条件。由岩浆活动产生的热液流体以及在造山带挤压、隆升过程中,其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构造热液,都可以从深部沿断裂、节理等裂隙上升,并与裂隙两侧围岩反应,发生物质交换,围岩发生蚀变。华力西期构造运动中,在天山挤压、隆升过程中经历了大规模、多期次的挤压造山作用。岩石遭受中生代挤压构造应力作用,岩石发生碎裂岩化。因此,岩石蚀变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以及地层岩性相互耦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输水隧洞;蚀变岩;遥感识别;岩矿特性;成因机理

学科专业:地质工程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围岩蚀变的遥感识别

1.2.2 蚀变岩的岩矿特性

1.2.3 蚀变岩的形成机理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输水隧洞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区域地质条件

2.1.1 区域地质背景

2.1.2 区域地质构造

2.1.3 区域岩浆活动历史

2.1.4 地震活动性

2.2 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不良地质现象

2.3 岩体蚀变特征

3 工程区花岗岩段羟基蚀变遥感识别

3.1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理论基础

3.2 遥感数据选取

3.2.1 TM数据简介

3.2.2 ASTER数据简介

3.2.3 本文所用数据

3.3 遥感技术使用方法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干扰信息的去除

3.3.3 主成分分析

3.3.4 蚀变异常分级

3.4 遥感数据分析及结果

3.4.1 TM数据结果

3.4.2 ASTER数据结果

3.4.3 TM和ASTER结果对比

3.5 小结

4 蚀变岩的岩矿特性

4.1 现场取样及测试分析

4.2 工程区岩石类型及特征

4.2.1 花岗闪长岩

4.2.2 二长花岗岩

4.3 蚀变类型与蚀变程度

4.3.1 蚀变类型

4.3.2 蚀变程度

4.4 矿物化学成分

4.5 岩石化学成分

4.5.1 主量元素特征

4.5.2 微量元素特征

4.6 小结

5 蚀变岩的成因机理

5.1 影响因素

5.2 成因机理

5.2.1 热液

5.2.2 构造动力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间美术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