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院感监测计划

2022-09-26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的任务,而要更好的完成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书写工作计划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急诊科院感监测计划》,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急诊科院感监测计划

2017院感监测计划

2017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条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并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2017年院感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内容与项目 (一)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1.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的监控管理。 2.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和督查执行。

3.病历监测 (1)开展前瞻性监测

定期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2)回顾性调查

每月初对上个月死亡病例或住院日期大于20天的病例进行查阅,防止漏报。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消毒液(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监测项目:污染菌量及有效浓度。 2.凡接触完整皮肤、粘膜医疗用品应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各种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细菌总数不高于20cfu/g,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凡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灭菌后的各种物品应每个月进行检测,不得检出任何致病微生物。 3.紫外线灯:紫外线辐射强度。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

1.空气监测(手术室、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外科换药室、内科治疗室、急诊抢救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

2.物体表面(手术室、供应室工作台、产科产床、妇产科治疗室工作台、外科换药室工作台、内科治疗室工作台、急诊抢救床、换药室工作台、门诊注射室工作台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及致病菌(沙门氏菌)。 3. 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监测。 (四)手卫生监测

通过对各科室的手卫生用品领取量、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来对手卫生进行评价。 (五)细菌耐药性监测 1.常规药敏结果监测。 2.耐药流行病学分析。 (六)侵袭性操作监测 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

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时到外科查看换药、侵袭性穿刺过程中

无菌技术执行情况。院感专职人员定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是

否接受合理治疗,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七)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 1.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

2、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频繁使用

抗菌药物的、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

二、监测频次和时间

1.对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工作监督检查每 周至少两次。 2.医院重点科室、部门(供应室、产房、门诊人流室等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有效浓度监测每周一次和不定时监测。

4.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一次。 6.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一次。

医务科

第二篇:急诊科2018院感工作计划

2018年急诊科将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特制定2018年院感工作计划如下:

一、主要目标:

1、科室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率达100%,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

2、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85%,正确率≥90%。

3、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

4、医院感染漏报率<5%。

5、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6、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每月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每月科室根据本科业务开展情况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并做好记录。

2、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4、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5、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月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3、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4、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杜绝恶性院感案件的发生。

5、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科室将每次出现的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三、工作重点:运用管理工具,提高院感质量

1、以2017年急诊科院感存在问题为依据,选择2个品管圈主题,对专项问题进行改进。首选品管圈为: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例数。

2、运用PDCA手法,持续改进科室医护人员院感管理流程质量,如:手卫生执行率及正确率等。

3、制作院感知识微讲课视频,便于翻转式课堂在院感培训工作中开展,落实各级培训。

4、落实急诊科院感管理三级质控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共同提高院感管理水平及质量。

以上为急诊科2018年急诊院感工作计划,如与医院、院感科工作有冲突,科室计划将做相应调整。

急诊科 2017年12月21日

第三篇:急诊科院感制度

目录 1. 消毒隔离制度

2.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的报告制度 3. 换药室工作制度 4.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5. 手卫生制度

6.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制度 7. 抢救室感染制度

1

消毒隔离制度

1 认真贯彻执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消毒隔离制度常规”。 2 使用国家卫生许可证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

3 护理部有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每月对各临床科室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督察(定期查.抽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贯彻一人一用一灭菌的方针,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或灭菌。

5 医务人员必须衣帽整洁,进入治疗室.换药室.无菌室,必须带好口罩.帽子从事各种治疗,操作前均应洗净双手,用托盘放规定处置室操作。

6 污物处理必须遵循三个原则。(1)消毒—清洗—消毒原则。(2)妇产科.皮肤科污物四步法消毒(消煮洗消)。(3)一次性用物,用后必须消毒.毁形(其中输液皮条使用后要剪断)并由登记本;消毒处理后送往相关科室处理,并签收登记;使用一次性用品初步处理后,要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

7 医院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无菌室.烧伤科.换药室等空气.物体表面和医疗用具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做到每日清洁1—2次;一旦培养细菌数超过规定的标准时,必须采取措施,重新消毒。 8 认真做好出院.死亡病人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床褥日光暴晒或紫外

2 线消毒,床头柜.床等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至清洁整齐后备用。 9 各种消毒物品,如无菌包等必须干燥保存在专用柜中,注明失效日期,一般为14天,梅雨季节为7天。

10 特殊菌种,如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结核菌等感染伤口,按特殊菌种处理更换敷料应及时焚毁。

11 发生医源性感染,导致传播流行,应及时报告当地防疫站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采取有效消毒措施杜绝播散。

12 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室或床边隔离,并传染病处理原则执行。 13 为预防院内感染,按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执行。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3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报告制度

1.

短期内同一科室出现2~3例感染病例,有不能控制的流行趋势;突发3例以上的感染病例并暴发流行;检验科发现同一科室送检标本的病原体有聚集现象时应立即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

2.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科室报告后,立即进行现场流行病学检查,如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专家协助对感染病员的诊断与治疗。

3.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与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一起,及时认真查找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方案,包括医务人员的防护.消毒灭菌处理.病员隔离等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流行蔓延。 4.

一周内未控制医院感染流行,且出现死亡病例,医务科应报告医院主管领导。发生医院感染流行的科室应暂停收治病员,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干预措施,并按要求24小时内报上级卫生部门。

5.

医院感染事件处理后,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写出调查报告,报医院感染委员会及上级卫生部门。

6.

确定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流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报告和处理。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1 凡进入换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

2 严格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固定位置分开放置。

3 换药次序: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视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4 每次换药前洗手,换药时按无菌操作进行,做到一人一碗(盘)二镊,一份无菌物品。

5 换药盘内常用的换药缸及敷料已经启用,每日需高压蒸汽灭菌;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各种检查.治疗包未使用者,每周重新高压蒸汽灭菌一次。

6 换药用具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送供应室酶洗,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污染敷料必须投入医疗废物桶。

7 每日以0.05%有效氯溶液擦拭换药床.门.窗.台.凳一次(抹布分开使用)。地面宜湿式清扫,每日以0.05%有效氯溶液拖地1—2次,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

8 无菌物品每月抽样培养1次 10cfu/cm ,空气培养每月一次 500cfu/m ,报告单留存备查。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5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1 医疗废物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2 医疗废物应现场交接,核对其数量,种类,标识是否相符及包装是否密封。

3 若发现医疗废物包装袋破裂.泄露,回收人员应协助科室进行处理。

4 交接双方必须根据交接情况认真填写《一次性医疗器械使用销毁登记本》《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并签字确认。 5 妥善保存登记资料,并定期向主管部门报告。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手卫生制度

1.

手卫生是预防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根据2009年12月1日执行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全院工作人员遵照执行。

2.

手卫生知识培训应作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做好参加培训人员统计,做到全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全覆盖。

3.

手卫生指征.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原则.手卫生方法和注意事项按《医院感染控制操作规程(SOP)》执行。

4.

为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各临床科室要做好手卫生自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定期和不定期下科室检查,检查成绩与科室绩效挂钩。

5.

手术室负责手术医生的外科手消毒督查工作,对于外科手消毒不规范的医生,责令其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以确保外科手消毒质量。每月手术室将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报院感办,日常监督与每月考核挂钩。

6.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根据“手卫生考核规范”定期各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及外科手消毒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7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制度

1.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2.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按医疗废物类别,将医疗废物分值与符合《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标准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3. 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4. 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等高危险的医疗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再按要求处理。 5. 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排泄物,应按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6. 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7.

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8.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工作人员衣帽整洁,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医疗废物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消毒双手。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抢救室感染管理制度

在病房感染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达到以下要求: 1 布局合理.分治疗室和监护区。

2 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放置。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 工作人员进入抢救室要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4 也各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是戴手套。 5 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6 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防止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

7 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8 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9 对特殊感染或高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二0一二年十月试行

第四篇:院感消毒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方法,对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进行经常地定期监测。

(一)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监测

1、每锅应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等项目,以及灭菌操作者、检查者签名。

2、每个灭菌包外应用化学指示胶带作暴露控制监测,胶带上应标明灭菌日期,责任人;包内应用化学指示卡作包裹控制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晨进行一次B—D试验,作为设备控制监测。

3、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指示剂作载荷控制监测,生物指示剂应置于物品包裹的中心部位,新设备启用前或维修后均应监测。

4、监测所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必须是经卫生部批准并有卫生许可证的规定产品,所用指示胶带、指示卡、指示剂不得超过产品规定的有效期。

(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程序监测

1、经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物品包外应有化学指示胶带,胶带上应注明灭菌日期、责任人,包内应用化学指示卡监测。

2、每月进行一次生物指示监测。

(三)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1、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新灯管应≥90uw/cm2,旧灯管应≥70uw/cm2,<70uw/cm2的紫外线灯管不得使用。

2、室内紫外线消毒每立米≥1.5w,照射时间≥30分钟。

3、每次紫外线消毒后,应逐项填写在统一制定的“紫外线消毒登记本”上,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000小时。

(四)其它监测

1、特殊保洁区域应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指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验,其细菌菌落总数应达到部颁标准。

2、每月对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无菌器械保存液进行一次监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细菌含量<100cfu/ml,无菌器械保存液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每月对无菌物品,常规医疗器械进行随机抽样检测,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物品、器械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接触粘膜的器械、物品应<20cfu/100cm2(g)。接触皮肤的器械、物品应,<200cfu/100cm2(g)。

4、输液器,注射器及一次性使用的输、注器、针头每月或每批抽检热源监测,结果必须阴性。

5、每月对透析液进水及出水进行一次监测,细菌数应分别<200cfu/m1,<2000cfu/ml。疑有透析液污染或出现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对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进和监测。

(五)所有监测结果都应符合质控标准,并有原始资料及记录。

(六)对不能达标的项目,科室应及时查找原因,改进措施,继续监测至合格。

(七)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季度对全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综合分析后反馈临床科室,指导工作。

(八)对监测中发现的各种危险因素,科室不得隐瞒,应迅速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九)各种消毒灭菌设备应定人保管,定时检修,一年不得少于一次。

第五篇:急诊科院感质控小组职责

平泉县医院

急诊科院感质控小组职责

组 长: 赵海涛 副 组 长:汪艳侠

主要成员:左继华 赵明琴 刘进秀 孟庆慧 职责:

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结合院感科相关制度,制定本科室的院感相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科室感染病例及科室感染控制的环节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科室感染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及时报告院感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参加本科室医院感染质量的考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及全科反馈,要有记录持续改进,追踪评价。

四、完成院感科每月的院感质量检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追踪评价。

五、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制定院感相关知识培训大纲,并组织培训学习,将内容记录在册,并有持续改进措施。

六、督促、检查本科室相关人员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

七、做好本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及时填报本科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登记表及职业暴露后处理。

八、培训医务人员对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和理使用抗生素,在选用抗生素是应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配合医师做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九、做好对卫生员、保洁员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进行监督。

十、定期进行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和紫外线监测并做好登记。

2017年1月修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筑工程增值税税率下一篇:建筑公司经营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