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和谐的教务管理办公文化的建构

2023-02-21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一大批民办高校应运而生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 “借助大量的外部需求和政策支持以及内部灵活的办学机制, 民办高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由于在起跑线上的先天不足、民间认可度不高、政府扶持政策力度有限等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民办高校目前还处在较低层次的以规模促发展的粗放式发展阶段, ”高校内部的各项“发展机制”、各种“文化形态”都处于逐步的完善过程中。在以和谐促发展的当今社会发展大背景下, 文化的和谐无疑为这一过程的完善指明了方向。

所谓“和谐”, “是指在由人参与的事物中无势均力敌的对抗性矛盾的良好对立统一状态, 是事物稳定性和协调性的成熟表现,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作用的结果。”和谐社会, 即组成社会的各个因素, 各个组织, 各个系统之间保持一种相互协调, 稳定的共生状态。和谐社会在本质上体现为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四个方面的关系之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过程中, 和谐的教务管理办公文化主要体现在人与自身、人与人及人与组织三个方面的关系中。但就目前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而言, 在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本文主要以这三对主要关系为框架, 试图构建以“和谐”为内涵的民办高校教办管理办公文化。

1 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办公文化中不和谐的影响因素

“高校教务管理是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 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合理组织、指挥和调度, 是执行教学计划、落实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保证。”教务管理全过程的实现需要管理各环节的良好衔接, 更需要管理主体人的协调与主导作用, 然而对于发展初期的民办高校教务管理而言, 在管理主体人与各种关系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不完善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人与自身的不和谐

我们这里指称的人与自身之间不和谐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个体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每一个在社会中生存的个体都不可避免地扮演着社会所分派的各种角色, 这些角色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 其所应尽的角色义务也不尽相同, 当个体不能很好的处理由于角色环境不同所产生的多种角色时, 便会引起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紧张及不和谐的现象。对于教务管理工作者也同样如此。由于教务管理工作具有稳定性、连贯性、常规性等特点, 即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由专人负责, 不宜经常更换, 每学期中的每项工作都需要长期跟踪处理, 同时, 一些教务管理工作者都被视为学校安排“家属人员”的良好去处, 教务管理工作者经常要为奔波家庭角色而忙碌不休, 这就给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此外, 还有一些人到中年的教务管理工作者, 当他们面对人生中繁重的角色冲突时, 往往表现为得过且过, 工作能少做就少做, 更不用想象创造性的、高效率的工作了。在民办高校的教务管理过程中, 还有一点人与自身角色处理的不和谐现象更要引起重视, 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发展现状, 导致高校中同一个人身兼“数职”, 超负荷的工作使得个体不得不在其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之间频繁地转换工作视角, 这势必会影响每一项工作的专业化, 同时影响工作者个体的精神状况与心理健康。

1.2 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现象

在教务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现象, 这些现象对于大多数长期从事教务管理的老工作者来说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这些现象的存在却如同“致命伤”一样干扰着教务管理整个活动过程的和谐、高效的发展。经常表现出来的不和谐现象如, 由于一项边缘性的工作涉及到两个或多个教务管理工作者, 大家都抱着让对方去做的态度推诿工作, 明知道这项工作很棘手且需要要大量时间来完成却都假装不知道, 等到这工作非作不可之时才由领导硬性指派其中一人完成, 这为一项工作的完成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一种不和谐的现象为, 同一项工作由于未得到及时的沟通, 从而影响了工作进一步的开展, 如果这一不良的沟通行为发生在上、下级之间, 往往这种影响将会是导致办公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3 人与组织之间不和谐的现象

个体总是作为组织的成份而存在, 脱离了组织的个体便失去了作为“机能”的鲜活意义。教务管理者总是要作为教务处中的一员, 为了教务工作的整体而发挥效用, 同时也与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其它职能部门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现实的教务管理过程中, 特别是对于成立之初的民办高校而言, 过于强调对工作的分工, 协作处理不好, 管理者往往没有看到管理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联系, 学籍工作涉及到学生的课程, 学生的课程又进一步影响着学生的成绩, 如果每一个环节未得到及时的告知, 便会错过最佳调整时期, 整个教务工作就会变得漏洞百出, 效率下降, 从而影响了整个教务组织的发展,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组织发展空间不足, 作为组织中的个体也失去的存在的本真意义。同样, 在组织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个体不断的学习, 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 但就目前的教务管理现状而言, 个人学习不足, 天天忙于“常规化”管理, 组织内部没有提供促进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平台, 组织对个体的发展没有提出具体化的要求, 也没有必要的奖励机制, 这些组织内部中人事管理的漏洞势必也会影响组织的发展, 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也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2 以“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组织”三对主要关系建构和谐的教务管理办公文化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分析, 结合和谐的涵义, 以下主要从人与自身、人与人及人与组织三个方面谈谈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和谐的教务管理办公文的建构。

2.1 人与自身的和谐

这里指称的人与自身的和谐主要指的是个体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协调、稳定与互利共存的关系。当面对家庭角色与工作角色相冲突时, 教务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应对, 而不是以牺牲一种角色、成全另一种角色为代价, 更不能是对工作角色都采用低度胜任的态度, 即在工作上不好也不坏, 把工作都摘开, 为的是责任更少。在和谐的人与自身的关系中, 教务工作者要主动、灵活地处理家庭角色与工作角色之间可能发生的潜在冲突, 而大多数情况下, 这两种角色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同时, 教务工作者要勇于承担起两种角色各自的义务, 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不断地充实自己, 提高业务能力与学习能力, 高效地完成工作。

2.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谐的办公文化更多地体现在教务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中。教务管理者在与上级、同级及下级的交往过程中都要坦诚相待, 及时有效地沟通, 主动承担责任, 相互帮助, 最大化地发挥整体效能。上级与下级之间要学会换位思考, 多站在彼此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上级在给下级分派任务时要做到清晰明了, 明确各自的职责所在, 同时, 要尽量作到一视同仁, 工作平等分派, 不能因为“某某人”的工作能力强而倾斜任务量, 不能因为“某某人”工作一向如此而不予理采;同级之间要相互帮助, 在工作任务重新调整时, 要作好工作交接及档案工作, 同时, 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同一份工作在交接过程中要倾囊以待, 不要怕别人抢走自己的工作而有所隐瞒, 造成日后彼此之间工作的障碍。

2.3 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只有达到相互促进, 互利互存, 荣辱与共, 才能体现出和谐的本真涵义。1990年美国学者彼德·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 在书中他概括出了“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 这无疑为人与组织之间和谐的发展关系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按照圣吉的理论, 学习型组织有五个要素, 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景及团队学习。作为教务管理人员都要积极地投入工作, 专精工作技巧专业, 使个人与组织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 从而达到不断的自我超越;教务管理者内部要达到一致, 透过组织共识, 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 为组织发展的目标而奋斗;组织内部还要开展定期的团队学习, 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 找出个人弱点, 强化团队向心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个人固守的旧思维, 本位主义, 完善“心智模式”, 不断创新;同时培养纵观全局性的思考能力, 收集各方面有价值的信息, 掌握事物的全貌,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当然,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更需要废止一些影响组织发展的“人事制度”, 建立良好的人事激励机制, 明确组织发展的目标, 从而促进人与组织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

摘要:在民办高校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起跑线上的先天不足及政府扶持政策力度有限等原因, 高校内部的各项发展机制和各种文化形态还都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民办高校教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成分, 本文试图从和谐的内涵出发, 以“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组织”三对关系为框架, 阐述了目前民办高校教务管理过程中不和谐的关系, 并提出了如何建构和谐的人与自身、人与人及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务管理,办公文化,和谐

参考文献

[1] 袁怡琴.现阶段中国民办高校的定位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6.

[2] 林国梁, 黄弢, 王人禾.广东省民办高校办学思想、定位和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08 (4) :10~18.

[3] 杨文斌, 梁永丰.学习型组织:高校管理改革的新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1) :88~90.

[4] 梁志聪, 王冬, 曾志嵘, 陈立明.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建构[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4) :357~358.

[5] http://baike.baidu.com/view/1246332.htm.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桥梁桥头跳车产生原因与病害防治措施下一篇:浅谈对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工作的认识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