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入园准备

2022-11-17

第一篇:幼儿园小班入园准备

如何为小班幼儿做好入园准备

[摘 要] 幼儿入园是早期经验中的关键一环。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那么如何让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缩短幼儿分离焦虑期呢?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循序渐进地让孩子的慢慢熟悉老师,体验集体生活,让孩子在入园后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关键词] 幼儿 教师 入园前准备

弗洛伊德的早期经验理论,成人的发展取决了他的早期经验,幼儿入园是早期经验中的关键一环。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如果幼儿能顺利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有助于帮助他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一、做好入园准备的必要性。

1.对幼儿而言,“初入园焦虑”很普遍。

幼儿园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转折期,当他走出围着他转的家庭,走进集体,开始了他的新生活时,由于幼儿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的不同,幼儿新入园时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对初入园的孩子而言,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陌生的环境,孩子心理上难免会有起伏、跌宕,孩子一生中最大的“分离焦虑”往往就是这时产生的。

幼儿入园焦虑一般为分离性焦虑,持续时间通常是1—3个月。有的幼儿一开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开始哭闹;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则整天眼泪汪汪,神经质地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还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头痛、肚痛、尿频等现象,一回家症状马上消失。孩子这些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表现如不及时加以纠正,会严重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3岁左右的孩子对自己的家人、熟悉的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来到幼儿园,意味着他们平生第一次要从父母身边、从温暖的家里离开,这时,孩子的内心是焦虑的、彷徨的、胆怯的。多种不适应行为,干扰了幼儿正常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更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在园生活。这些孩子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治,上学后很容易发生学校恐怖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从而影响孩子心身的健康发展。 2.对家长而言,入园不适应困扰家长。

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这也正是许多家长所担心的。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困扰着家长,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自己也眼泪汪汪,孩子不肯去幼儿园,家长也是依依不舍。当孩子央示“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求求你了”时,家长就往往心软、动摇, 甚至动摇了送孩子入园的信心。然而,家长的担忧、摇摆和焦虑反过来又会强化孩子的焦虑。

3.对教师而言,幼儿焦虑有可能导致教学难以正常开展,家园沟通难以顺畅。

由于3岁幼儿语言讲述能力的制约,她们初到陌生环境,由于环境的改变,他们不知如何向老师倾诉心中的想法,由于沟通不畅,难以和教师形成信任与依赖的情感。而在孩子焦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阶段,教师是十分难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这样就会让班级教育教学陷入恶性循环的阶段,使幼儿觉得幼儿园没有吸引力,而家长在看到孩子如此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情况下又容易对老师产生误解与不满,导致今后家长工作难开展等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教师在幼儿入园前做好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做好了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能帮助孩子与家长及早做好入园的准备,能帮助家长在假期中为孩子做好入园心理上与生理上的铺垫,与使孩子尽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教师的提前准备还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家长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最终达到将幼儿的“入园适应期”缩到最短,“分离焦虑”症状减至最低的最终目的。

二、教师如何利用暑假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1.在家访中通过多种途径充分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教师需要通过家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对于孩子的个性,兴趣爱好,家长的幼儿方式,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不了解,很难把握好每一个孩子的最佳教育方式。因此可以通过家访充分了解孩子们各方面的情况,帮助教师今后顺利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家访的过程中一般可以通过以下的三个途径帮助教师更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

(1)新生家访,建立孩子对教师最初步的亲切感。

新生的家访,教师不妨带上一些小礼物,象朋友拜访似的来到新生家中,一方面在谈话中向家长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以及他们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另一方面,通过送给孩子的小礼物,自然让孩子对教师产生最初步的亲切感。 (2)运用表格收集孩子与家长资料,为今后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请家长填写教师设计的表格,帮助教师更细致、详细地了解、记录幼儿的基本情况、特殊病史、家庭背景及幼儿的发展情况等,并对家长的接送情况、兴趣爱好、联系方式及提供帮助情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摸底。深入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发挥家长的兴趣特长、职业优势,为我们今后的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与孩子游戏,通过游戏能更全面了解孩子的个性特质。

在家长填写表格的空档时间里,和孩子玩上一个小游戏,不仅能让孩子进一步加深对老师的熟悉感,还能帮助老师初步感受孩子的真实个性特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再结合家长对孩子的看法进行统整,更为全面的了解孩子。

2.运用便捷的网络渠道建立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沟通桥梁,筑起家园合作交流平台。

电脑,现在当今的社会中已经非常普及,我们充分将网络资源运用到家园合作之中,通过较好的资源整合,家长能快速的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情况,心情放松,对幼儿园也增强信任。而且,从幼儿的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也非常必要的。人生初期的幼儿阶段因为对边界缺乏认知性,自己又不具备判断能力,需要成人予以一贯性的教育和指导,可是教师和家长因为文化背景、世界观等不同,对孩子的教育上也一定会有差别的。所以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是受到单一的教育,如果教师和家长建立了很好的沟通桥梁,可以给孩子创造出更多样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建立班级QQ群,搭建班级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平台。教师主动让家长加自己为好友后,将家长拉进群,为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搭建一座沟通、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互助。

3.组织亲子活动初步消除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陌生情感。

新入园,孩子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来到了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离开了自己所依恋的亲人,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在他的心理上自然就产生一种陌生的、害怕的情感。幼儿失去原有的舒适与满意而表现出苦恼的情绪和不安定的行为,就会出现在园焦虑的现象,所以教师在为家长铺设好沟通的平台后,我们就应该开始为孩子铺设沟通的平台了。假期的时候,教师可选择一个离幼儿园又近、又方便开展户外活动地方,组织全体家长与幼儿利用一个周末的上午开展班级首次户外亲子见面会活动,为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家长之间的相互认识创设愉快的氛围。

接下来可以组织一次亲子游戏活动,教师精心设计游戏让家长、孩子、教师三方面一起参与,在欢快的亲子活动中,孩子会逐渐加深对教师的好感,消除恐惧和陌生感。等到入园时,不会特别抗拒教师,容易对教师产生依赖、亲近、哭闹现象会有所减少。在活动中还可让孩子们多跟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们与教师和小朋友多接触,从而孩子们在初入幼儿园时不会感到一切都是陌生的,环境虽然陌生,但是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是熟悉的。这样就可以初步消除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家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陌生感情。尽量避免幼儿在园焦虑的现象发生。让幼儿更容易融入到在园生活中。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在他们情绪不稳、尚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之时,在他们游戏的时候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的各种情绪得以适当的宣泄、使孩子能愉快、自然地投入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来。也可以利用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孩子在欢乐愉快的游戏中忘却离开父母的难过!因此,为了让亲子聚会活动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熟悉感,在亲子见面会上还应该准备几个轻松有趣的亲子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开怀大笑,消除心里的防御情绪,尽快的加入到游戏中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邀请家长带孩子参观园内和班级环境,幼儿园的各种大型器械、充满儿童趣味的环境布置、品种丰富的玩具、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产生渴望来园的想法。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拍摄班级家庭照了。在活动的结尾部分,我们特别有意安排了这一环节。因为我们希望能给孩子营造一个班级家庭的氛围,请爸爸妈妈回去以后,每天给孩子看看照片,认识一下老师和小朋友。当然最重要的还要给孩子看看他自己,告之他开学以后这就是他的新集体,他就要和老师和小朋友开始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了。帮孩子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

4.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到新学期活动计划的设计与安排中来,实现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天然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园没有协调一致,幼儿习惯养成有缺失,在体、智、德、美几方面不能全面和谐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从小班新入园就正确实施家园合作,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幼儿和家长、幼儿园教师三方面都会出现不适,三方面都会存在问题,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们首先通过公共邮箱向家长介绍本学期教师预想的教育教学目标及各类活动计划,给大家几天思考与消化的时间。再通过飞信通知家长在QQ群中共同讨论,鼓励家长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我们总结归纳家长的意见,将修改后的新计划反馈给家长,提高计划的可行性和家长的满意度。

结语:

入园,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父母,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孩子们及早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来。总之,教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让孩子们对幼儿园产生向往之情,更好地过渡到社会中,更好地与小朋友们相处。我们相信我们陪伴着孩子走好了最艰难的一步,相信今后他们会走的更稳,更远,更有力!

第二篇:入园攻略 幼儿入园准备完全手册

两周岁多的小宝宝们,马上就要去幼儿园上学了,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可入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就像是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家长则暗自担心———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等。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学,在进幼儿园之前,作为父母应该作好哪些准备?宝宝在入园之初会有哪些不适应的状况?学校会安排怎样的课程和活动来迎接新生的到来?年轻的爸爸妈妈是不是正为此而苦恼?看看红黄蓝蒙氏幼儿园为你整理的入园攻略吧,或许能帮到你噢~

【家长准备攻略】

首先,家长不要作消极的心理暗示。

不利暗示一:“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

不利暗示二:“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里去收骨头了。”

有的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会在孩子耳边吹这样的风或无意中这样说,但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就产生抵触情绪。

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华师大幼儿园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小范围调查,向一些刚入园就特别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哭不闹的孩子家长作了一些咨询,发现这些家长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入园之前都曾经说过鼓励性质的话,比如有的家长告诉孩子:“宝宝这几天真乖,我们过两天到幼儿园去”,或者告诉孩子“幼儿园里也有许多跟你一样乖的好宝宝,我们去找他们玩好不好啊?”之类的话。这样的鼓励对孩子有很积极的影响。 其次,要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可以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第三,重视老师入园前的家访。

很多幼儿园在孩子入园前都会安排老师上门家访,这是家长、孩子与老师沟通的好机会。家长一定要安排出时间,并且一定要让孩子在家,让孩子尽早地认识老师。果果幼儿园要求家访的老师要了解比如孩子睡眠时间的长短、睡觉时有没有特别喜欢抱的东西、是否仍在使用尿布等,此时家长尽管畅所欲言

第四,充分信任幼儿园的教育,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

孩子刚到幼儿园一定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

二、三天就哭着闹着不想去上学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第一天还比较有新鲜感,等到接下来几天“反应过来”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肯定是要哭闹的。这个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猜测,而是要尽量相信幼儿园,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幼儿园的喜欢,这样孩子慢慢也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的。

【特别提醒】

★要学会“狠心”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声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新生入园宜早接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第三篇:幼儿园开学如何准备入园用品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可入园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揪心的是父母: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小朋友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入园,在进幼儿园之前,作为父母应该作好哪些物质准备?

服装类:为孩子选择一些合适的衣服放在写有孩子姓名的小包内,既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鞋子,适合跑跳活动。由于孩子年龄小,家长可多为孩子准备两套衣裤放在幼儿园备用,以备孩子尿裤子、呕吐时更换。开学用品: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开学要用到的必需品,如彩笔、跳绳、皮球、沙包、小书包等,带领孩子一起选购或制作,孩子自己挑选和参与制作的用具和物品,会让孩子爱不释手,也会带来他们对新学期的期待。

随身物品:对于依恋性强的宝宝,家长可让孩子选择一样最喜爱的玩具或物品带到幼儿园,使其产生安全感。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小背包,放置孩子个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壶等。尤其注意开学前帮孩子剪指甲,不让孩子带细小的物品入园,以免发生危险。

收集废旧材料DIY:可以和孩子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变废为宝”亲子DIY,既提高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又增进了亲子感情。另外提示孩子开学后将成品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在激发孩子上幼儿园愿望的同时,又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成就感,真可谓一举多得。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大包大揽,要与孩子一同准备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入园通知

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的孩子已到了入园年龄,请您于2010年6月29日、30日带户口簿到黄泥沟小学办理入园手续。

黄泥沟幼儿园2010.6

通知

尊敬的家长

您的孩子已到了入园年龄,请您于2010年6月29日、30日带户口簿到黄泥沟小学办理入园手续。

黄泥沟幼儿园2010.6

第五篇:如何让小班幼儿愉快入园

如今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身上都寄托了家长太多的期望。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全都围着一个“宝贝”转。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形成了“四,二,一”的家庭模式。而对于这样一个从未离开过家人怀抱与视线的孩子来说,突然将他们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幼儿园),必定会有陌生感,孤独感,恐惧感,会从心底生出一种被抛弃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刚入园的孩子,晚上看到父母反而会哭的更凶的原因,初次与家长分离,让孩子们产生“分离焦虑”;活动空间的变大,更让幼儿没有安全感。而对于刚满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这时的宣泄方式也就只有“哭”了!于是,每到新学期开始时,小班活动室里传出的都是孩子们“我要妈妈”的哭喊声,怎样帮助孩子们度过这个从家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呢?幼儿教师担当着引导幼儿从家庭向社会过渡的重任。作为一名小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呢?结合几年的工作经验,我想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爱心安抚,稳定幼儿的情绪

刚入园的孩子,最缺乏安全感,这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让幼儿体会到母爱的延续,让幼儿有一种亲切感,渐渐地让幼儿对我们产生信任。此时,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怀抱,一声亲切的“宝贝”,便是孩子们最需要的,也是小班老师最有效的“武器”。为幼儿营造一个温暖的坏境,会让幼儿减轻戒备心理,教师才可能与幼儿做进一步的沟通和更好的交流。让幼儿知道老师会和妈妈一样爱他,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对于幼儿,让他们最直观的感受方法就是教师直接说出来,教师可对幼儿说:“老师就是宝贝的妈妈,老师非常爱你们,你们也可以叫老师妈妈。”另外,叫每一个幼儿他们的昵称,或是“宝贝”,让幼儿从老师的话语中体会到教师的爱意。 二.故事吸引,增添生活的乐趣

故事,是幼儿了解外界,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生动,有趣的故事,会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充满惊奇的神秘空间中。在幼儿的情绪平静后,教师可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幼儿,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乐趣。故事的魅力是妙不可言的,专心倾听故事的幼儿会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这时,教师可把孩子上幼儿园的情节加入故事中,用这种方式来帮助幼儿了解幼儿园,熟悉幼儿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幼儿故事《点点爱上幼儿园》。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岁的点点要上幼儿园啦,可他并不高兴。但在路上,他看到了小鸟,小兔,梅花鹿的幼儿园,来到自己漂亮的幼儿园门口时,他看到小朋友们在玩滑滑梯,看书,唱歌,跳舞,做游戏,放开妈妈的手,自己高高兴兴的进了幼儿园。讲述故事后,鼓励幼儿向故事里的点点学习,并借故事向幼儿介绍幼儿园,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的兴趣。刚入园的幼儿因为对环境不熟悉,没安全感,这一点到了午睡时尤为突出,这时教师便于为幼儿讲故事,生动的故事很快便可让幼儿烦躁的情绪平稳下来,继而安静入睡,进入梦乡。 三.游戏互动,愉悦幼儿心情

玩,是幼儿的天性,而趣味性的游戏又是孩子们的最爱。游戏如今以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年纪越小的幼儿,越对游戏有着一种天生的好奇与渴望参与的愿望。三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但这时的幼儿却又缺乏独立性,刚刚进入幼儿园的他们,会因为感到约束而不快乐,由于入园前很少与其他幼儿玩耍,更让如今的幼儿不懂得与他人合作与分享。有趣的游戏,顺应了幼儿爱玩,乐玩的天性,可以让幼儿的身心在不自觉中得到放松,从而愉悦幼儿的情绪。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对幼儿的表现做出肯定与表扬,更能让幼儿产生自豪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在幼儿刚入园时,我喜欢带幼儿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还可以从中学会合作与分享,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并交到好朋友,从而也让幼儿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与依恋,让幼儿体会到集体生活的乐趣。 四.家园沟通,凝结成功合力

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家长朋友们的支持与配合。幼儿是第一次离开家人的照顾,而父母们也是第一次让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可怜天下父母心”相信,在看到自己孩子哭闹时,父母的心中更是不舍,这就需要教师的沟通与安慰。每天晚上离园时,教师应及时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告知家长,家长们才会放心。在学习初,我们每天会为新入园的孩子拍一些游戏中或是吃饭时的照片,存入电脑中,作为一枚“定心丸”给家长们看。在教学中,只有真正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同样,只有真正了解了每个孩子的特点与喜好,我们才能在孩子哭闹时“对症下药”。如:有的幼儿喜欢玩具,有的幼儿喜欢看书,有的幼儿喜欢别人夸她漂亮。。。。。。知道了每个幼儿的这些特点,教师在幼儿早晨入园时便可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需要来投其所好了。

另外,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会存在一些误区,我们要充分利用晚上接孩子的时间及“家园联系栏目”和家长多多沟通。如:由于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的怀抱,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们都会不忍心,也不放心,来接孩子时,很多家长就会问“你今天在幼儿园哭没哭呀?”“师对你好不好呀?”“小朋友们有没有欺负你呀”?甚至有孩子在家不听话时,家长会吓唬孩子说:“再不听话,把你送幼儿园,不要你啦!”这样消极的问话及毫无道理的恐吓,不知不觉中引导孩子们吧幼儿园想象成了一个可怕的地方,从而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心理,再如有的家长,不忍心孩子哭闹,便依从孩子,只要一哭,便不送孩子入园。这样都很不利于我们的工作。需要我们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哪知道怎样正确的引导孩子愉快入园。

总之,让幼儿愉快入园,关键是一个老师要有耐心,信心,任心与智慧。只要我们用爱心来安抚稳定幼儿的情绪,用智慧来利用故事与游戏,为幼儿营造一个从满温馨与情趣的氛围,做好家园沟通工作,相信很快孩子们就会每天快快乐乐的入园。只要我们真正做孩子们的“老师妈妈”,我们的宝贝们一定会开开心心的投入我们的怀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园校本研修内容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