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财务管理课程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课程管理是幼儿园管理者及全体教师对课程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我园在对综合课程进行文化反思与重构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课程管理的理念和责任,重塑课程管理者的角色,理顺与实施综合课程相适应的多维关系。

第一篇:财务管理课程论文

财务管理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

摘 要: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探索,是深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提出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财务理论的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内容设计,从教师、教材和制度建设三个维度为课程思政提供保障。

关键词:课程思政;财务管理;传统文化

黨中央长期以来一直都非常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要相互配合。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其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必然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一、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一)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是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高素质财务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时代,思想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生显得更加迫切。在各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革命,推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赋予高校非思政课程的历史使命。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是工商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课程,这门课有很强的时代感,与国家的经济政策、发展理念联系很紧密,应当责无旁贷地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改革。

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认为商科教育(包含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商业伦理、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全球性思维、决策能力、团队能力等。当前我国高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过程中,注重技能和应用的培养,忽视价值观的培养;任课教师在讲授财务管理这门课的时候,注重公式的推导、知识点的讲解,忽视原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培养的学生诚信意识淡薄、道德观念弱化。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之中,不仅在于充实专业课教学的内容,使专业课教学变得更加丰满和厚重,更在于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专业课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内在统一。因此,对财务管理这类以技能知识为载体的课程,进行“思政化”,改变财务管理授课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是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二)当前财务管理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不足

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元素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教师和教材两个方面。首先,财务管理任课教师思政意识淡薄。主观上,他们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辅导员和思政课老师的职责,自己的任务是把财务知识传授给学生,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价值引领”。导致专业课和思政课没有形成协调发展、同频共振的局面,主动放弃了通过专业课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渠道。有研究表明,高校教师中有超过72.7%的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教育与自己无关,自己只负责专业课教学,86.6%的专业课教师完全不关心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师比例不足专业课教师总数的28.1%。客观上,财务管理任课教师在思政教育能力上可能存在不足,这与他们的自身受教育经历相关。有些老师在学习、备课过程中,没有深刻挖掘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甚至有些高校为了调整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更倾向于招聘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海归”,这些老师因长期在国外生活和学习,深受异域文化的熏陶,对我国的政治理论、方针政策等了解不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财务管理教材内容也缺乏思政元素,当前财务管理教材的内容体系大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体系,比如资本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股利政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都是在西方经济社会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还有些高校为了与国际接轨,直接选用英文原版的财务管理教材,导致学生对国外文化的崇拜感不断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削弱。

二、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内容设计

(一)整体设计思路

课程思政要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实现财务管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可从教师、教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管理制度等四个维度入手,其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即思政元素的挖掘,是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备课和讲授过程中,需要认真挖掘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德育资源,并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以间接、隐含的方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能够真正实现入脑、入心的效果,让学生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受到启迪和涵养。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文化如海纳百川,博大精深,蕴含其中的传统财务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将传统财务文化挖掘出来,并将之传承与发展,不仅有助于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更是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师传承财务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即财务管理学课程思政可以遵循以下路径开展: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财务理论融合的具体设计

1. 传统义利观与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义利观

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是本课程的基础理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折射出中国企业家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也影响着学生义利观的培养和形成。关于财务管理目标有两个主流观点,即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两个观点某种程度上都以西方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强调“逐利性”。受到“逐利性”财务理论的影响,财务管理实践中出现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贪图私利”等现象。在此,可以引入中国传统优秀财务文化中的义利观,为学生讲授,比如,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中“君子义以为上”的论述。这些传统文化中体现出来的“以义为重”“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义利思想,对于新时代背景下,重塑学生“义以为上”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

2. 传统勤奋美德与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的融合——引导学生脚踏实地,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时间价值被称为财务管理的第一原则,是进行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在讲授时间价值时,可以举例,1365=1,1.01365=37.8,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只有0.0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要坚持、勤奋,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就会取得很大的进步。也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论述,荀子《劝学》中的表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引导学生脚踏实地的做事。《论语》中也有孔子关于珍惜和管理时间的表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陶渊明的诗句:“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勉励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勤奋。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指出:“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通过融入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脚踏实地,珍惜时间,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提升终身学习能力,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3. 传统诚信文化与委托代理理论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委托代理理论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委托理论问题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产生的股东和管理层、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委托代理所产生的冲突及其协调问题,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委托代理问题所产生的根源可以理解为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信任问题。“诚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对于当今企业的理财活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此,可以融入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对委托代理问题进行讲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与“信”是两个重要的道德规范,“诚”有诚实、诚意、忠诚之义,“信”有信任、信赖、信誉等义。孔子曰:“民无信无以立。”孟子:“诚者,天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韩非子:“巧诈不如拙诚。”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通過传统诚信文化的融入,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诚信文化,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也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继而增强“四个自信”,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委托代理理论的学习,也要引导学生弘扬企业家精神,恪守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

4. 传统忧患意识与风险价值理论的融合——启发学生增强忧患意识,弘扬担当精神

风险价值的理念被称为财务管理的第二原则。投资总会伴随着风险,不同阶段有不同风险,投资风险也会随着投资活动的进展而变化,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增强风险意识,做到正视风险、分析风险、防范风险。

在此,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将忧患意识与现代投资理论进行很好融合。忧患意识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当民族处于逆境中,忧患意识呈现出镇定自若、奋发有为、不屈不挠的志节和情操。关于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孔子提出“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孟子也提出“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传统孔孟的忧患思想具有很强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意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美德,更是超越了其生命个体,呈现出忧国忧民的宏大气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彰显的是自觉和担当,通过将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与投资风险理论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助于他们形成“胜不骄,败不馁,顺不浮,逆不衰”的品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5. 传统感恩文化与股利理论的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股利理论是研究公司应当如何制定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股利分配是企业对股东投资进行回报的一种形式,股利分配也是企业价值投资的重要根基。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在证券市场发展早期,上市公司很少有分配现金股利给投资者,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证监会出台政策进行干预,企业分红的意识逐渐增强,分红企业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资本市场中仍有不少多年低分红甚至不分红的“铁公鸡”式的企业,甚至还出现有不顾自身经营状况的超能力派现的企业,以及将“高送转”作为利益输送工具的企业,这些非正常的股利分配行为,不仅侵害了中小股利的利益,对企业长远健康发展也极为不利。

在此,可融入中国传统的感恩文化,既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中国民间的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投资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说明受恩必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中有表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表达了“德福一致”的理念。《战国策》“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表达了“受恩必报”的主张。唐代孟郊《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对感恩父母的思想。通过融入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引导学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文明的感恩观,增强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感恩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实现途径与基本保障

课程思政要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除了教学内容设计这个维度之外,其余三个维度,即教师、教材、教学管理制度,是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学课程的实现途径与基本保障。

(一)打造能承担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改革任务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体和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增强教师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能力。在课堂上,不仅要“授业”,还要“传道”,这个“道”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大局意识、诚信品质。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教师的政治站位。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教育使命,让教师自觉主动地践行“课程思政”,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促进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二)加强具有思政元素的财务管理教材建设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教材涵盖的内容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对教材、教学大纲、教学习题集等教学资源的“思政化”建设,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材当中,让教材等教学资源在源头上突出中国元素,体现出思想政治引领功能。比如,可以在财务管理教材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财务制度、深化国企改革的内容、中国的制度环境、中国的企业文化、植根于中国的最新财务研究成果等中国元素,在课后习题中增加关于中西方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方法对比的讨论题,增加关于财务管理实践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的思考题,避免中国的政策、文化、经济、哲学等中国元素在教材中“失语”。培养学生对我国财务文化、财务制度、经济制度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加强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课程思政的实施和推动,离不开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高校党委应加强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对课程思政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统筹规划,构建课程思政工作的长效机制。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成立课程思政领导部门、教务部门、二级学院共同努力。完善财务管理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源,将思政元素和德育理念融入这些教学资源。开展财务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改革项目,以项目促教学;培育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并以思政元素的融入作为其中一个评价标准。开展跨专业的课程研讨和集体备课,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一起备课,研讨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在学科背景和知识储备方面的不同,转化为他们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举办财务管理课程说课大赛,评价标准中可以增加德育教育这一指标。实施听课和评价制度,平时可以随机听课,了解老师们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及时反馈,完善提高,树立典型,观摩推广。

四、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政策支持。将课程思政融入财务管理的课堂教学之中,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行动,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核心问题。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财务理论的融合,来推进和落实财务管理的课程思政工作,实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协同发展和同频共振,培养具有扎实專业知识和人文情怀的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结合实际,挖掘思政元素,找准切入点,融入专业教学,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N].人民日报,2016-12-09(1).

[2]耿刘利,王琦,陈若旸.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71.

[3]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1):112-120.

[4]涂悦.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6-49.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

[6]杨文迪,潘国涛.试论孔孟义利观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2):85-87.

[7]程越华.从范仲淹的忧乐观论当下文人意识[J].艺术百家,2017(S1):26-28.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河南理工大学-迪博风控实验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902253010);河南理工大学2019年课程思政试点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学”(教[2019]41号);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课程育人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编号:202102)

作者简介:张圣利(1978-),男,汉族,河南焦作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张圣利

第二篇:转变课程管理理念顺应课程变革需要

【摘要】课程管理是幼儿园管理者及全体教师对课程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我园在对综合课程进行文化反思与重构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课程管理的理念和责任,重塑课程管理者的角色,理顺与实施综合课程相适应的多维关系。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逐渐明确课程管理服务理念,努力促进课程管理走向权力分享,促进课程管理趋向平等对话交流,推进课程管理走向科学决策,从而重新构建协调高效的综合课程管理文化。

【关键词】课程管理;课程变革;综合课程

【作者简介】曲新陵(1962-),女,山东荣成人,南京市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李旭(1967-),男,安徽蚌埠人,南京市实验幼儿园教科室主任,幼儿园中级教师。

课程管理是幼儿园管理者及全体教师对课程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其中既包括行政指令、课程实施规章与保障服务等管理手段,又包括课程研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范围和内容,它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重建幼儿园课程管理文化,引导教职工成为课程建设、发展与实施的参与者,是课程管理文化重建的重要追求。我园的综合教育主题活动课程追求和谐统一、自主创新的课程管理文化。伴随着对综合课程文化的再认识和再建构,我们进一步明晰综合课程管理的理念和责任,重塑课程管理者角色,理顺综合课程相适应的多维关系,重新构建协调高效的综合课程管理文化。

一、课程管理走向权力分享

管理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课程管理也不例外。我园课程管理以积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作为课程实践者的最高信念,在管理文化中不断追求以儿童发展为本。明确以教师成长为先、以管理者素养为重、以群体协作共进为主的理念。幼儿园课程管理不应简单地被看成是园长的个人决定,应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课程管理中来,重视不同的声音和意见。明确课程管理职责、分享课程管理空间,这是实现协调高效的综合课程管理的必然选择。

(一)园长从课程管理控制到课程管理合作

园长是课程管理的领导者,但领导并不意味着控制。在以往的课程管理中,园长基本处于控制者地位,课程的内容、方式和调整都需经园长同意。高控制的课程管理虽然能够实现园长的课程管理目标,但对于推动课程改革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教师在课程管理中没有参与权,就会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被动的执行者。因此,园长必须转变课程管理观念和角色意识,让自己成为有合作意识的课程管理领导者。除了处理好日常的行政事务,园长更应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课程实施、评价和规划工作,将课程管理权限分解到各部门,并协调各部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好常规管理、日常教研和质量掌控等工作。

(二)年级组长从课程管理传达到课程管理建构

在园长高控制课程管理模式下,年级组长只能成为传话筒,成为园长课程管理目标的执行者。而在课程变革中,年级组长应当成为课程建构的设计师和课程实施的工程师,成为以人为本理念下课程管理的协调者,成为联系同长和教师的桥梁和通道。因此,我园的教科室成员和年级组长在课程计划指导下,认真组织好各种类型的课程研究和课程质量评价工作,积极落实课程审议制度,在日常质量监控和课程实施者反馈的基础上,调整和明晰课程实施方案,落实课程目标。

(三)教师由课程管理的对象到课程管理的参与者

在园长高控制的课程管理模式下。教师只是课程管理的对象,只有执行权而没有参与权。在综合课程文化再建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班组长和班级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管理者。课程计划与目标的落实要顺应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水平,教师应智慧地制定和执行教育方案,灵活调动各种资源,将课程目标落实在幼儿身上,实现各具特色的班本化课程。团长应赋予教师课程管理的职责,给予教师课程管理空间,调动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后勤从课程管理局外人到课程管理保障力量

行政后勤人员是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幼儿园课程管理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保育老师、保健老师、会计、炊事人员、总务人员及资料管理、电教管理等行政后勤人员同样是课程管理不可缺少的角色。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源、必需的服务保障、有力的信息平台等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课程资源。这些对于有效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二、课程管理趋向平等对话交流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由于参与者的多元化,带来了不同的声音。课程管理者应当承认不同意见的存在,允许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这是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手段,也为改变单一呆板的课程管理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一)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保障课程实践的创新

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节并控制影响因素,完善课程内容及实施途径,顺利实现课程目标是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应为教师搭建交流对话的平台,积极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考感悟,发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促进他们从问题出发,找出问题存在原因并积极寻求调整的策略。我园综合课程实践中的年级课程审议组、教学研究组、名师工作坊、特级教师工作室等都是课程实施者对话交流的有效平台。

(二)园长与教师问平等对话,实现园本课程管理的宏观调控

园长直接与教师面对面沟通交流,参与课程审议、课题研究、教学研究、教育质量监控等各种形式的课程管理活动,是实现园本课程宏观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平等对话中,园长才能了解到教师的所思所想,发现教师的劳动创造与智慧火花,体察教师的疑难与困惑;在平等对话中,园长才能集众家所言,审视课程管理理念与行为是否一致;同长与教师间的平等对话,有助于聚集体智慧。实现课程管理的宏观调控。为此,园长应保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沟通渠道的畅通,拉近课程决策者与课程实施者的距离,使双方互动起来,相互为对方以及课程管理的发展注入活力,从而让课程管理走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园长、教师与家长交流,助课程实施一臂之力

家长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可或缺的力量。要想获得家长正面力量的积极支持,必须与家长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倾听家长对课程的看法与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的负面消极行为,会直接影响课程的有效实施,甚至成为一种阻碍。为此,与家长建立有效沟通,进行平等对话交流是实现课程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在课程改革中,我们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对活动的想法,及时调整、修正活动方案,让家长成为课程实施的有力支持者。

三、课程管理迈向科学决策

为实现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课程管理需建立在扎实的课程研究基础之上。在新一轮综合课程文化建设中,我们反思过去的课程管理行为.努力在课程管理权力分享的基础上,在平等对话交流的共识中,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决策。

(一)课程研究从部分教师参与到全体教师参与

综合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幼儿发展目标的实现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在以往的课程研究中我们只重视骨干教师的参与,希望他们能在研究中出成果、出成绩,而忽略了促进幼儿更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新一轮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明晰了课程管理的理念,即“以儿童发展为本,构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管理文化”,积极调整课程研究的思路。目前,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研究、参与课程管理逐渐成为我园适应课程变革的有力举措。在课题研究现场、教研组活动、年级组备课时,处处可以看到老中青教师、园长、专家们的积极互动交流。以教师成长为先,培养有课程研究与实施能力的教师,相信教师的潜力,支持不同能力、特长、个性教师的发展,综合课程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课程研究从脱离现场到回归真实情景

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幼儿常被教师带到专门的活动室上“教学研究课”,这一现象说明,“以儿童为本”的观念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未真正落实在行动中。在专门的活动室里上课,教师可以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安排丰富的教学具、挑选能力较强的幼儿,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但这样的研究结果却是脱离日常教学活动的。以幼儿为主体的研究,应让课程研究现场回归到真实的情景中,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前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准备教具为基础,研究课程、研究幼儿、研究教学行为,这样才能科学地把握课程研究方向。经过实践探索,如今我园的研究现场和观摩活动,更多地出现在幼儿的活动室里、户外运动场上、幼儿游戏区域中和种植园地里,教师的课程研究也回到了真实的教育情景当中。这种回归真实情景的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决策,大大提升了课程管理的质量。

(三)课程研究从感性散点状态到理性聚焦模式

在以往的课程研究中,上课教师辛辛苦苦准备,听课教师现场即兴点评,专家悉心指点,看似过程流畅,但散点式的点评,往往导致我们的研究停留在技术、方法和方式层面上。课程研究浅表化、简单化、形式化,使得课程改革效果甚微。在这一过程中,“研究”只是装点门面、应付领导的手段,“研究”未真正成为教师文化自觉中的一部分,“研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尚未成为教师文化成长中的重要观念。因此,我们从规范研究人手,积极开展“学术沙龙式的研讨活动”,变教师“盲目被动的消极应付”为“明确积极的主动参与”;以“问题”为导向,变教师“无备的现场即兴点评”为“有备的全程深度探讨”;变“简单的工作记录”为“聚焦关键问题、汇集集体智慧”的“课程研究简报”。在课程研究改革中,引导教师思考“我为什么这样做(课程观、课程行为)”“这样做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儿童观、教育观)”“我的困惑”等问题。研究者更多地从课程建构的中观和宏观层面认识和研究课程文化的建构问题,教师课程文化素养的提高为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研究从课题研究走向日常研究

如何使课程管理理念转化为教师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化为文化品质,需要让课程研究从课题研究走向日常研究,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与完善年级组课程审议机制,进一步明确年级组课程审议内容和基本形式,使课程审议不再是形式上的年级组备课,而贯穿于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幼儿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课程。专职年级组长的设立,也使得课程研究和课程管理更脚踏实地。年级组长积极负责课程实施计划的检查、课程目标的落实、课程班本化的实现、课程质量的评估等,逐渐成为推动课题研究走向日常研究的有力助手,成为理顺课程研究和课程实施的重要角色。

四、课程管理重在服务管理

简单的发号施令已经成为落后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扼杀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以人为本的文化落实在课程管理上,就是要为课程实践者和课程受益者提供各种及时、全面的服务。在综合课程文化再建构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以课程管理者素养为重,群体协作服务”的课程管理理念。

(一)明确管理服务理念,根植于教师文化之中

教师的文化自觉,需经过对教师文化的自知自醒到自信自行,最终达到自新自强。课程管理者如果没有深刻理解管理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们的管理行为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幼儿园教育是集体劳动形式的体现,需要全园各岗位人员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缺少任何部门和岗位的配合。幼儿园将无法正常运行。只满足于低水平的合作,幼儿园就会失去竞争力,影响幼儿学习、生活和游戏的环境。因此,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将其渗透到每个人心里,是以人为本文化落实在课程管理上的需要,更是实现协调高效课程管理文化的必然。

(二)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提升教育服务的品质

虽然幼儿园各岗位人员就职前都接受过专业学习和培训,但随着教育改革与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从业人员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园从各个方面搭建学习、研究和展示交流的平台,成就教职工的专业成长愿望。我们邀请专家教授来园讲课、指导教学研究,请特色园的教师来园上示范课;为教师提供参加各类专题培训、参加省市区教研组、旁听高校学术沙龙、走访规程试点园考察学习、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申报集体和个人课题,研究并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成立青年教师教研组、名师工作坊、特级教师工作室等,让不同教学经历的教师在各研究小组中共同反思、学习,解决实践中的困惑问题。正是依托这些专业发展平台,我园在省内外幼儿园中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搜集同行的反馈意见,审视课程的研究成果,调整活动改进方案,提升教师的应变能力,检验课程的适宜性。

(三)健全优质的服务网络,保障课程有效实施

幼儿园的行政、后勤、教学等各部门之间形成了连环效应。因此,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健全优质服务的管理网络,才能保障综合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通过理顺组织职能,明确岗位职责,让大家重视自己的工作、认识到自己工作对他人的影响、了解到自己工作离不开他人的支持,从而逐渐形成健全的服务网络。保健老师服务于教师、保育老师、厨师和全体幼儿,为他们提供科学保育、营养膳食的技术支持和健康保健服务;保育老师服务于教师和幼儿,为教师教育活动开展和幼儿一日活动提供教育配合与生活护理;总务人员服务于全园人员,保障幼儿园各部门水电气的正常供给和设施设备的供给与完好使用;电教员和资料员服务于教师和教研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和课程物质支持;财会人员服务于全园各项工作的经费保障。这种立体的、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在课程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转变课程管理理念,改变课程管理行为,是综合课程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综合教育课程不断建构发展的需要。我们将伴随着幼儿园成长的脚步,在不断的文化自觉中,自知自醒、自信自行,实现从理念到行为自新自强的转变,实现幼儿、教师、家长与幼儿园管理者的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 罗嘉君)

作者:曲新陵 李旭

第三篇:如何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

[摘 要] “课程领导”是个新概念,是要在学校课程管理上进行变革,突出这个新字,获得更好的课程实施效能。文章从“生态系统改变”“课程目标取向”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课程管理;课程领导;改变

从学校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的组织、课程的实施到课程的评价,都需要进行研究、探索、促进、强化、干预和修正。过去,我们把这种过程称为课程管理,现在称为课程领导。由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是钟启泉教授提出的命题,那么理念上到底有哪些的变化,如何在学校层面具体进行课程领导,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探讨。

一、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概念的分析

“管理”可以解释为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管制”。现阶段学校主要是依据上级管理部门或学校内部的行政命令来进行课程研究、规划和实施。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管理中是被动地应对而非主动的进行课程活动,因此,学校的课程改革多是自上而下的而非自下而上的,是主管意志的而非客观生成的,是外部强加的而非主动开拓的,是外部评价的而非内部改进的,是固定封闭的而非自由解放的。而课程“领导”强调通过引领、引导、推动、驱动教师群体、教师个体自身的创意和创造,显现出主动而非被动,积极而非消极,内源而非外源,富有成效而非敷衍应对的课程质态和效能。“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根本转型,要求学校、教师要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地、创造性的实施。

二、革新课程管理,进行课程领导的途径

理查兹(C.Richards)提出的“为建立永续的组织生态而管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应该说,学校的“课程领导”是多方多面的,有比较复杂的取向,是一项系统工程。

1.课程领导在于改变学校的生态系统

在传统的组织范畴里,上下级的科层关系,上传下达的管理与屈从关系,教师由于分工和竞争形成的紧张的人事关系,同事之间很少有协调和协作,工作交流少,共享和支持几乎没有。新的组织范型则多是基于“开放的合作”的领导。所谓“开放的合作”,就是指立足于开放教育观的合作体制的改进。主要在于学校愿景的制定,并在学校愿景的引导下,建设学校课程,加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形成开放的、合作的、共生的、互助的、平等的课程生态关系,以此来推动课程结构的深层改革。

2.课程领导在于改变学校的课程目标取向及生成过程

传统的课程目标取向多是以“学科课程”为中心,它们的终极价值追求在于管理的稳定性、安全性、效率性和传统性,课程目标的设定多是以大一统的中央、行政层面的方针、政策所强调的内容为基准。而课程领导模式则是以崭新的视角看待课程,强调学生的发展和改变,强调课程目标的不断生成,它们的终极追求是问题的解决,课程目标的设定是由学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决定的。

3.课程领导在于改变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第十六条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意味着我国课程设定行政化的大趋势将要发生改变。课程建设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僵化局面,逐渐开始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课程、课程开发一时间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热词。课程内容不再只是“学科课程”,而是强调学科课程、儿童生活课程、社会需要课程三方面的整合,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开始受到重视,问题学习、项目学习成为常态。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在课程领导的理念指导下共同研发课程,学校的管理模式、师生关系都得到了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人际关系得到重塑,课程生态得到重构,管理课程更多地转变为服务课程。课程实施不再是一味的“忠实”取向,开始由计划的课程走向修改的课程走向创生的课程,实现了由技术理性到实践理性到解放理性的变革。

4.课程领导在于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改变

过去的课程与教学经常是相悖的,一面是专家的课程,一面是自己的教学,课程管理表现为强制要求教师忠实执行教材和标准,课程评价也以制定好的标准去核对。当今,课程领导充分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课程研发的热情,教学中,教师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课程与教学实行了整合,这种整合主要是以“解放兴趣”为核心。课程不再是“制度课程”,而变成了“体验课程”,在这里课程与教学不再是社会对教师与学生施以控制的手段,而是教师与学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

5.课程领导在于对课程评价的改进

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把课程评价看作是对课程与教学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描述,我们的教学其实就是设定目标、展开达标、检验达标、补充达标、巩固达标的过程。在我国,多数的评价都是针對目标达成程度的测试成绩进行的。教师奉行不考不教,学生奉行不考不学的教条,一些学校把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奉为至宝,片面追求教学效率而不是教育效益。课程领导重在引领教师采取更人性的方式评价课程的实施成效,突出评价中的价值问题,突破长期以来追求“科学性、客观性”的取向,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者无过错、管理者即评价者、评价为管理背书的“管理主义倾向”,评价的价值在于服务,在于促进。采取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多元性评价、“协商”评价的方式,以促进自我评价为主,评价的结果要取得本人的认可,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

6.课程领导在于教师研修的改进

课程管理对于教师的研修往往是上级行政部门提供学习机会的回应,不从个人研修积极性出发加以组织,课程教学与研究提升不能融合,致使教师的研究水平始终在低水平徘徊。课程领导强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引领教师进行自主研修。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愿望,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把问题当课题,以群体的形式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获得发展。在组织上重视“学习型学校”的建设,并在制度、文化上着力建构持续不断的学习、亲密合作的关系、彼此联系的网络、集体共享的观念、创新发展的精神等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课程领导是学校治理的中心工作,课程管理的革新实际上是学校治理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要求,是学校管理的质的提升,是学校课程文化的全面改进。其实“课程领导”必须被理解为并不是在“控制”人,而是在“引导”人,做出高层次的判断与“自我管理”,激励相关人员投入持续成长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同样可以让学校焕发勃勃生机,诗意地走向更遥远的远方。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12(12):24-28.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426.

(作者单位:江苏兴化市昭阳湖学校)

作者:沙国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贸易风险论文下一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