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学习总结

2022-07-22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学习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留守儿童学习总结

学习“两会”心得: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时候,要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这是留守儿童的福音。但政府应该切实作为,才能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

也许有人会问,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应该培伴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只要你看看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字,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农村的青壮年要抛家别子进城打工。2011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是6977.3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809.8元。同样的三口之家,城里有六万多元,农村不足两万元。人都有追求美好和活的愿望,所以他们要进城打工,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也没有能力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低廉的工资,高企物价和房价,连城里人都生活不易,何况农民工。事实上,我们城里人都在享受农民工的服务,我们的周围干脏活累活的都是农民工。如果我们要求他们留在农村,马上就会出现用工荒。如果我们追究他们违犯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有80%的父母是犯人。在目前无法从根本消除城乡差别的时候,我们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个时候,政府切实作为,建立长效机制,关爱这些留守儿童。

我们在说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为他们建立寄宿制学校。其实,寄宿学校也许能缓解他们的安全问题,却不能解决他们的亲情饥渴。留守儿童并不是没地方上学,没地方住,而是缺少亲情。他们本来还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有亲情关爱,完全扔到学校,孩子会更缺乏情感的交流。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物质上并不缺乏,最重要的是情感上的看护。所以也许一台可视电话胜过你给他建一所寄宿学校。

经过20余年的呼吁和努力,教育经费终于达到了4%。如何用这笔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倾斜。这种倾斜,首先应该要改善乡村教师待遇。

因为工资待遇差,条件艰苦,现在老少边穷地区普遍留不住老师。在大城市博士生教小学的都不稀奇,但在偏远山区,一所中心校就缺好几科老师。现有的老师也都在纷纷逃离。

《教师法》里有这样一条:教师工资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这个公务员事实是指当地公务员。我们一直以为如果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老师的工资就有保障了。但公务员普遍有其他收入,老师只有这份死工资。以我们中部某省某县为例,2011年公务员的工资单上的平均工资预算是1.1万元,老师工资就是按这个标准发放的。一个老师拿这点工资怎么养活自己?何况还要养家?所以,教师的工资还应该有一个全国的平均水平,让乡村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全国教师的平均水平,并且还应该专门增加山区津贴。

说到津贴,大家会说老师不是有了绩效工资吗?绩效工资本来是一件好事。奖勤罚懒。但是,实施起来很难。实施两年来满意的人很少。绩效工资比较适合企业,却并不太适宜于教书育人。比如班主任工作有绩效,副科科任老师没有绩效,大家都当班主任。比如学生成绩好有绩效,成绩差的学生就劝他转学,休病假。学校里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我收到一个老师给我的留言是这样说的:“实行绩效工资后,更不公平了。钱是不明不白给领导了。成天工作还要扣钱,领导一节课不上拿的比谁都多。”教师的工作很特殊,有些方面无法用绩效来衡量,所以,老师的绩效工资的制定细则,还需要更科学合理。要尽量增加人均普惠性的工资,才能让每个老师得到实惠。让他们的工资高于全国同等水平,再加上山区津贴,才能留得住人。我们都为“感动中国”的那一对在甘孜支教的夫妻胡忠和谢晓君感动,但让他们每月拿着300元生活补贴干了11年,我们国家实在亏欠他们。教育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首先应该让老少边穷地区的教师的生活美好起来,整个国家的教育面貌才以改变。教育是充满了爱的事业,但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首先要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现在免费师范生有90%分配到了农村,但要留住他们,光靠感动是不够的,还要有实惠。

教育是百年大计,对教育的任何投入都利在当下,功在千秋。但希望教育经费能首先向农村倾斜,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让这些地区慢慢享受到教育的公平,从而改善这些地方的教育现状。

晋安区第一中心小学蔡心宇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德育论文

花明楼中心完全小学

电话:滕思杨1865015589

1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分析

花明楼中心小学滕思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向大城市的步伐也越来越快,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本文以花明楼镇中心小学中的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问题提出了一点构思与对策。从而更新社会和家长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让社会及大家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解决措施

今年六月份毕业,八月份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初来乍到,对农村充满了好奇,对于学校的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接触,许多事情也是初次碰到,在工作中慢慢的摸索,对比城市的小学教育,我开始慢慢的发现了问题。

在农村,我开始真正体会到“留守儿童”的含义,农村的年轻父母为了给这个家庭创造更优越的生活条件,更多的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劳动力纷纷流向了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农村就只剩下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特征一般是与爷爷奶奶、亲戚以及父母的朋友一起生活,有的甚至是把孩子托交给一些托管机构,请他们代为看护。我现在的班上,总共有46名学生,其中就有10名学生是双亲留守儿童,还有14名是单亲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只能通过电话和父母联系,其中有些孩子的通话时间很短,并且部分留守儿童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为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的甚至与父母不怎么联系。

在他们的日常表现中我发现多数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也不如其他学生。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我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出现的问题

1.1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根据我对我们班上留守儿童的观察,发现他们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走神或者开小差。追其原因就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家,他们可能承担了在家里照顾老人和负责一些家务的责任,对于他们这个年纪来说有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会使他们消耗太多的精力与体力,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学习,到了上课的时候,精神无法集中,瞌睡、疲倦让他们不能认真听课。而此时老师对他们上课不认真的责备和批评就会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进而变成恶性循环。

1.2 课外学习主动性差,自觉性不高

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是被托付给亲戚看护,父母对他们缺少关爱和管教。一些儿童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愿与人交往。即使他们学习上有疑问或者完全不懂,也不愿意向老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久而久之,面对学习就产生了逃避,厌倦的情绪。

而看护他们的暂时监护人又对他们的一些学习习惯不做强调和要求,就让他们养成写作业时喜欢边看电视边学习,或者是玩一会,做一会。这种写作业的坏习惯又会使他们无法在一定时间集中注意力,作业的质量差甚至是不写作业,到了学校又要受到老师的批评。长此以往,他们对学习就完全失去兴趣,放弃上课上学。

1.3 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自卑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而爷爷奶奶对他们又比较溺爱。这些儿童较其他儿童更容易陷入情绪的低潮,自卑、任性、暴躁等性格缺陷都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

刚参加工作,对学生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我也犯过一个错误。有一次,我发现有一本作业做的非常差并且明显的伪造家长的签名。当时,我非常生气以至

于忘记向班主任先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把那孩子叫到办公室来,语气比较重的说了几句话,就看到这个孩子开始掉眼泪了。当时我有些疑惑,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敏感,随后的几天我发现她上课也没有精神,作业越做越不好。我这才问了班主任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发现她是留守儿童,家长不在家爷爷奶奶又不会写字没有人给他签名。

第二天我把她叫到了办公室,问了她是不是上课没听懂又不敢问老师所以作业不会做,她点头。我这才恍然大悟,并不是我们的孩子不愿意学习,老师的一次粗心可能会扼杀他们对学习产生的一点点兴趣。我向她道歉了,因为我没有了解清楚原因就批评了你,她接受了我的道歉。在以后的课堂上,我更注重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只要有进步,哪怕不及格也是值得表扬的。慢慢的我发现她变得喜欢回答问题了,会主动举手了,作业的质量有明显的进步。

所以这些孩子有比常人敏感而脆弱的心,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他们才能茁壮的成长。

二、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又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儿童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更为迫切。

2.1 把课堂变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点

想要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还是在课堂中。首先要培养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如果上课不能注意力集中就肯定不能学好知识,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又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他们,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对于完全听不懂的我们需要课后个别辅导,对他们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不要伤害他们的自信;对于有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教

师不但要增强自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课堂的教学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小组竞赛、情景教学、适当的奖励等多种教育手段并用,最重要要在课堂上对其表扬,让他们充满自信。

2.2 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培养

按时完成作业是对今天课堂教学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强化,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但是对改善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不能“一刀切”,要因人而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的控制他们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使学生经过努力,能过自己克服困难,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进而可以自觉地完成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目的要明确,布置的作业要体现出今天课堂所学知识的重点,量不能太多要进精简;二是要注意书写,书写要整洁格式要正确,这些都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元素。教师要在每天的作业检查的时候认真检查并且落实到位。

2.3 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想要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更重要的是要有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爱是教育的前提,所以老师对学生的爱要像暖风一般缓缓吹入学生的心里,润物细无声。老师不能只爱班上的“白天鹅”对于这些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要用更多的爱去宽容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这些孩子身上肯定有一些闪光点,教师就要像伯乐一样去发现他们的美,他们的好。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保护好他们那颗脆落的心。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只有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坏习惯才能对得起老师对他们的那份真挚的爱。

2.4 家庭学校一起努力,共创美好明天

教育并不是学校一力承担,学生在成长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学生才能成长的越来越好。

怎样让学校和家庭合作,教师在其中就扮演的重要的角色。

教师要经常跟学生的监护人联系,反馈他们在校的学习习惯并且询问他们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如果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教师要及时和监护人沟通,共同商量对策。如果条件允许,要多去这些孩子家中走访,贴近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更了解他们。同时教师还要向家长或者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学校和家庭拧成一股绳,共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还要家庭与教师的配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同时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各方面都运转起来,才能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为现实。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关爱留守儿童的总结篇一

古往今来,家长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莫过于“望子成龙”,然而,对于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孩子,每个做家长的往往感到困惑,不知道该何从入手。孩子的培养与教育关乎其未来的人生旅程,也

关乎做家长的责任。

我班有些家长自身经济受条件限制,在外经商、务工,无法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学生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在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现象令人瞩目。至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对学校、家庭、社会影响颇深。为了更好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学习,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安心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不会愧对于代理家长这个神圣的职责。现将自己的工作心得谈一谈:

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学校和教师密

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首先让班主任做本班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让全班留守儿童结对子。

2、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如果孩子生病,我立即带领学生去医院治疗。在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他们能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以优异成绩完成小学的学业;课间关心留守儿童,经常与他们一起拉家常、做游戏,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这样默默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此外我们还组织班干部协助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跟踪,有的放矢地做好相关帮扶工作,这样一来二去,留守儿童就觉得自己在这儿读书拥有“大家庭”的心理归属感,使留守儿童能安心生活和学习,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3、确定监护人员、家校通力合作。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娇生惯养,这就给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学校的留守儿童这么多,无形中给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增添了许多麻烦。至于这些重重的困难摆在我们老师面前,大家感到十分困惑,也是教育工作上的一种挑战,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体座谈、个别访问,真正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然后要求留守儿童的父母配合学校确定孩子的监护人,学校建立班主任、监护人联系卡,这样便于学校、班主任、监护人随时可以相互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同时建立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爱心妈妈”、全权负责的“父母”,学生中的“爱心同学”等交流平台,发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作用,对留守儿童进行齐抓共管,保持家校通力合作这条永不消失的天线,对孩子的管理提供一条捷径,保证了留守儿童的正常运作。

4、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

捉。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5、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我们老师总不能看着这些留守儿童的悲剧一幕幕地重演下去,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期初期末还给每位家长发去《致家长的一封信》,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许多家长照着这种方法去做起到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

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第四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

一、 课题的提出

(一)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是时代的要求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贫困的农村山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每年春节一过,大批农村青壮劳动力,离开家乡,这一走往往要到年底甚至几年才能返乡,这种“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状况,致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群不能完全享受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 —“留守儿童”。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人格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不少人误入歧途,这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不专心,各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同时,他们在“家”骗第二监护人,在学校骗老师,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第二监护人管理不当而离家出走,甚至被拐卖„„“留守儿童” 现象成了一个新的社会话题,特别是能否保证留守儿童正常学习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讨论的热点。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是现实的需要

在我校,“留守儿童”占20%以上,超过了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通过对这部分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学生远比其他

学生更感到孤独,逆反心理更强,学习习惯的养成存在更大的障碍,因此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乃至身心诸方面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了解了其他一些农村学校,发现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尤其是村小,“留守儿童”的情况更为突出。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3-6年级中的“留守儿童”所受影响较为明显,在调查中,教师们对这一群体的普遍评价是:不能主动、按计划学习,学习过程中不思考、不质疑,没有学生卫生,常违反纪律,常常成了各班里的问题生。而除了在学习和行为表现上的问题外,这些孩子在心理发育上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和80多名3-6年级“留守儿童”的谈话中,有近60%的孩子感到孤独,有95%的孩子明显感到父母不在身边所带来的压力。比如开家长会、和同学发生争执、和监护人发生矛盾等,由此总被老师批评,并受到其他同学的轻视,使得他们的逆反心理极强。由于这一群体正呈扩大趋势,如果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不仅对这些孩子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而且不能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关注留守儿童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

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面对复杂的社会,身心健康成长尤其令人担忧。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无处诉说,只能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对于一些自制能力差的“留守儿童”,因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容易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报刊和媒体更是

大规模地报道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业、生活及性格培养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全国千万农村“留守儿童”需要关爱,这些“准孤儿”的成长状况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如何教育好农村“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从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的培养着手,通过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教育部提出基础教育要城乡均衡发展,但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影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要因素,而此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关注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通识部分)》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也是现代课程理念。”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日益突出将直接影响这种现代教育理念在新课程中的实施,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发展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张正之提出了“发展教育——让每一个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的办学思想。这一办学思想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呼应了时代主题,体现了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通过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还是比较重视的。在没有父母督促的情况下,38.6%的留守儿童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54.5%的留守儿童大多数情况下能完成学习任务,4.5%的留守儿童偶尔会完成学习任务,只有2.4%的留守儿童不会完

成学习任务,但有70%左右的留守儿童不能持续地自觉学习。这表明留守儿童拥有一定的学习独立性和自觉性,但这种独立和自觉无法持久,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五)我校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存在的不足

我校地处成雅交界的浅丘山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

二、三产业。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存在以下不足: 1.留守儿童想学但不会学。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他们还是有学习的欲望,通过教师的思想教育,他们渴望提高自己的成绩,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致使原有基础太差,无法跟上班上的其他同学,个别甚至连基础知识也无法理解和掌握,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本课题正是基于此提出培养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提高成绩和能力。

2.留守儿童不愿学。由于一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和儿童自己对学习的期望值都不高,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认为不读书以后同样可以打工挣钱。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将采用科学的方法从提高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承担“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研究依据

(一)国家政策法规依据

《义务教育法》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留守儿童在学校总体表现不如父母均在家的孩子,作为学校和老师,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发展,就必须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使他们能享受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留守儿童占农村小学未成年人的大多数,对他们所表现的不足和缺点,我们只有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不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二)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指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和自由发展的人,认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的创造性等基本属性。并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一个只有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就显得更为迫切。 2.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要求进一步从时间、空间和发展趋势上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而留守儿童因其背景的特殊性更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虽说对于现代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理论也许已经有些过时,但人之所以为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灵魂和科学的方法。医生医治的是人的身体,教师医治的是人的灵魂,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健康的心灵和一套科学的学习习惯,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也正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4.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须以优良素质为基础,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让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其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三)事实依据

通过网络搜索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目前还没有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比较全面的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形成一套专门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方面的比较全面的、科学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我校数百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

我校以前也在开展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保护工作的研究,但这种

研究大部分是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品德养成、亲情缺失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而且这种研究还不够规范、全面、具体,而在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我们提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正是基于留守儿童的不会学、不愿学。

三、课题的界说

农村小学:泛指在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人民聚居的地方开设的小学,是经济、文化落后地方的小学。这里所说的农村小学是指处于成雅交界的浅丘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有很多留守儿童而且学习习惯有待改善的黑竹小学。

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此是指因父母外出工作,不是由父母亲自监护的少年儿童。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家庭中出现一个特殊群体。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无法接受全面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课题中留守儿童指的是黑竹小学学区内的留守儿童。

学习习惯: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生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自己能长期使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它包括的内容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针对留守儿童,我们对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为: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培养: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本课题指以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所进行的长期的教育和训练。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是指处于成雅交界的浅丘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有很多留守儿童而且学习习惯有待改善的黑竹小学,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和训练,使留守儿童能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使留守儿童逐渐养成自己能长期使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将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进行提练总结,形成一套适合留守儿童较多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培养方法和操作模式。

四、研究的目标

(一)认识目标

认识进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践目标

1.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了解当前我校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现状。

2.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根据所获数据资料分析造成当前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异常的各种因素。

3.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指出教师、家庭教育中不符合当代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

4.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探究适合农村地区小

学留守儿童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5.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和总结。

(三)实效性目标

1.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2.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形成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提高方案,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提供参考,推动课改工作的实施。

五、研究内容

1.留守儿童目前学习、生活现状调查了解。

2.影响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教师、家庭教育中不符合当代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 3.留守儿童主动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4.留守儿童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5.留守儿童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6.留守儿童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7.留守儿童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培养的策略。

六、研究的措施

1.了解当前我校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现状

在研究之初,我们将对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互动及教育实施情况、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的优劣势、留守儿童对待学习的态度、留守儿童对自我学习成绩的评价、留守儿童课余活动情况、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期望值、留守儿童自主学习情况、留守儿童自己学习习惯情况、教师评价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情况作全面的调查了解。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将对教师、学生,特别是学生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以期得到真实的、第一手的资料。

2.分析影响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原因,找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获得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后,课题组将组织专门人员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找出学校、家庭、社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了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并找出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培养策略的制定并付诸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料。 3.探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

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

(1)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是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期望,为此,我们从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入手,以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①增强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

为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学校硬件建设,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舒适安逸的学习生活环境;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游园活动、野炊郊游活动、文艺表演活动、知识竞赛等,融趣味性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 ②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建立并实施好教师与留守儿童的交心、谈心活动,通过此活动,融洽师生感情,进行学习目的的渗透;其次,实行代理家长制,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再次,从留守儿童身边和网络等找优秀学生事迹,使每个留守儿童树立学习榜样,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③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首先,学校组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设计比赛,以此为载体,鼓励教师设计能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精品教案,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其次,开展好教学研讨活动,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技艺都得到提高,能有效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孩子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④创建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每期至少撰写一万字以上读书笔记;其次,在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让留守儿童“近朱者赤”。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专心致志是对学生及留守儿童的最起码的要求,通过科学的注意力训练可以让留守儿童形成专心致志的习惯。 ①复述性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看书5——15分钟(按孩子的年龄来控制时间),立即合上书,要求孩子按你的要求“复述”故事或教材内容。为防止孩子摸准你的要求,“复述”的内容可以灵活多变。 ②多米诺骨牌练习

多米诺骨牌训练其实是考验孩子能将单一的动作坚持多久的一个训练——将来,我们不能指望孩子所面临的所有学习科目都是多变、有趣、富有挑战习惯内的,遇到重复训练会不会使孩子犯“老毛病”?骨牌训练无论对心神的专

一、心神集中的持续时间,都是一个极好的练习,而把几十块甚至几百块骨牌瞬间推倒的快感,也能促使孩子对训练的“单调”产生耐受性,只有最终有快乐和成就感,孩子就可以逾越集中注意力所产生的单调感。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成语接龙,数学教学中以多步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机械式训练,让学生在体验枯燥的同时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逐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③抗干扰练习

教师可以考虑在留守儿童的“注意力训练”空间中,放上“干扰源”,比如孩子在看书或作业时,可以稍稍打个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注意力焕散的现象,会有反复,但最终他的抗干扰能力会渐次上升,等孩子在无干扰环境中的注意力已大大集中。

首先,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意志品质教育,鼓励孩子们集中精神抗干扰;其次,在练习过程中要随时给予教育和指导。 (3)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

①定时学习,要让留守儿童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每天必须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二是到了该学习的时候马上学习。

②定量学习,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记忆先行,每天必须完成记忆任务,包括定理、定义、公式,语文字、词、语法、修辞等等;二是必须完成作业,把所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例题和习题)弄懂弄通;三是复习领悟,使以前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要培养学生按计划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做好全面检查和重点指导,特别是做好问题留守儿童的督促检查,并发挥班队干部的作用进行互相监督。并通过各类宣传和评优专栏进行广泛的宣传,以树立学习的典型。

(4)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①对所学的新知识,通过思考找出它与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知识形成体系,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②对于思考过程中发现的不懂、不理解的问题,及时向别人请教,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同学之间充分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互补性;

③请教仍然得不出正确答案的问题,暂时存于头脑中,日后再继续探索。

(5)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留守儿童应该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将通过听报告、看展览的形式,以科学道理、形象图片、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确不良学习卫生习惯的坏处,再以自己的努力和家长、教师的指导帮其形成正确的学习卫生习惯。 ①用脑卫生

人的耐力是有限的,打破限度就会造成永久性损伤,尤其是眼睛,视角长时间固定在一个范围内,最容易引起眼肌疲劳,造成假性近视,甚至发展成真性近视。因此,在学习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每学习一个小时以后,都休息10分钟,做一些锻炼身体的运动,及时消除大脑和眼肌的疲劳,防止造成疲劳积累,提高总体学习效率。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一旦学习热情上来了,就废寝忘食,有劳而无逸,得到一本好书,就一口气看上几个乃至十几个小时。学习起来,不感到累就不休息,不感到困就不就寝,劳逸不结合,睡眠不定时。这种学习习惯,天长日久必将对身体产生负作用。

②用眼卫生

躺着看书,很难控制书与眼之间的距离,也难以控制视角;躺着时大脑由于局部受压迫,血流不畅。因此,躺着看书、看电视,容易引起眼睛疲劳,时间稍长,眼睛就会有一种干涩的感觉,严重时就会造成

视力损伤。除了注意不要躺着看书之外,还应注意不要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有许多人喜欢躺着看书,感觉躺着看书舒服、不累,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躺着看书最容易疲劳、犯困。经常躺着看书,不仅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可能因为条件反射,引起习惯性失眠。同时,要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看书,不要在光线不足的地方看书,看书写字时眼睛和书本要有30厘米的距离,要经常做眼保健操

③克服闭目思考或躺在床上思考的习惯

闭目思考或躺在床上思考,对思考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这种习惯对睡眠和健康有不良影响。有的人什么事情想不通,就晚上躺在床上思考,结果往往是问题想通了,而睡意全无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一躺下就想问题。长此以往,便造成了习惯性失眠。晚上头一贴枕头就条件反射,不由自主地想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于不能自制。人脑的兴奋与抑制是一对矛盾,当兴奋占上风时,人就醒着,当抑制占上风时,人就睡了。俗语说“闭目养神”,其实闭目所养的神恰好可以保证你睡不着,使你的精神兴奋与抑制处于势均力敌状态,结果是一睁眼睛觉得困,一闭眼睛又兴奋。因此,切忌闭目思考或躺在床上思考。

七、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不断进行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和反思四个步骤展开。前两个步骤是实践阶段,后两个步骤是反思阶段,

通过对实践结果的检验、观察、反思,寻找得失的原因,制定对策,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计划。

2.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或称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留守儿童进行个案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个案研究。 3.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是教育科研中普遍应用的方法。在本课题研究中,要及时地通过分析、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将经验在一定范围内共享并反复地实践,以促进经验向理论发展。

八、研究周期和时间保证 研究周期:两年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5——2007.6)

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进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课题研究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7.9——2009.1)

对原来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分析;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研究、评估与改进,撰写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与结题阶段(2009.2——2009.9)

整理有关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请专家进行研究鉴定。

九、预期成果

1.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中,通过调查研究、分析

整理,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造成习惯异常的因素和问题。

2.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中,通过科学细致的实践研究,探究出适合农村地区小学留守儿童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3.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研究中,通过科学的对比实验和总结,形成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提高方案,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提供参考,推动课改工作的实施,提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

十、预期效果

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使我校所有留守儿童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学习。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自觉关心、爱护和教育留守儿童,最终形成一套科学的培养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边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特色。

第五篇:远程学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最近,我参加了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网有关留守儿童的远程培训,学习的内容有:农村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诊断及其干预策略)、

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思考(情感的缺失)、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经过一个星期的认真学习,尤其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块的内容受益非浅,其心得体会如下: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看管人的情况,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习惯,建立好个人档案做到对每名留守学生“因人施教”。通过观察总结,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

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以我为中心”,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 “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倾听孩子诉说的同时,并且,我还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园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副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述摘编学习心得下一篇:零售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