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融合与化学教学论文

2022-04-2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生活融合与化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化学教学与生活相融合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以“立足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并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活融合与化学教学论文 篇1:

高中化学教学与生活素材的融合

笔者在教学中,时常提醒学生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讲,更应当有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更微观的层面上讲,关注社会就是要关注生活,在学习的同时将眼光的着力点落实到生活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这种学习意识,教师在化学课堂中应主动地将生活素材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

生活现象导入课堂

课堂导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一方面,它可以在思维上给整堂课起到预热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将学生的精神从课间拉回到课堂的媒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作为课堂导入的素材。以《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为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若干种实验室常用的实验方法,而这些方法,有一部分生活中其实随处可见。比如,现在很多家庭都会安装窗纱网、窗纱门等,其实就是利用过滤的原理来阻挡室外的风沙、灰尘、草叶、苍蝇、蚊子等等。比如,捕鱼时常用的捕鱼网,也是利用过滤的原理来将水与鱼分开。制酒厂为了确保酒的品质,会用到蒸馏的方法来提高酒精浓度并提取香味成分。用高度酒泡制药酒,则是用萃取的方法。类似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很多时候学生可能在生活中就已经用了很多次类似的方法来进行一些活动,但在此之前,部分学生可能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原理,而课堂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生活现象设计案例

在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师一般会借助具体的案例,将理论知识“套入”具体案例中,基于将生活素材融入到课堂中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用生活现象作为案例设计的素材与模板。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教材中将这一反应的各个概念都拆分来讲解得很细致,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呢?教师可以用生活现象来巧妙诠释。比如,食物的腐败,其实就是最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食物之所以会腐化变质的原因,就在于它被氧气所氧化了,这样讲来并不难理解。又比如,学生之前在生物学科中已经学习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食物腐败相比较而言,这是一种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样地,教师可以选择某一种学生熟悉或者感兴趣的植物,通过分析其光合作用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如此一来,当用生活现象作为教学案例时,不仅贴合于教学任务的要求,而且也让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现象变得有趣奇妙起来,这无疑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生活问题启发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生活问题来启发學生思考化学知识。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为例,在硅酸盐中,教材着重介绍了三种硅酸盐材料,分别是:水泥、玻璃、陶瓷。选水泥来看,其主要的原料是石灰石,粘土,石膏。水泥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材料。比较普遍的使用方式是在装修时将水泥和沙搅拌在一起,细心的人会发现,假如在搅拌时,水泥和沙的分量没有控制好,量过多了,即使还没有兑水,水泥匠师傅也会说第二天不能用,很多人可能会心生疑惑,水泥匠师傅就会解释这种水泥浆的强度甚至都没有土的牢固度那么强,因此不能用来砌墙。一般我们的判断依据就是看是否有发硬或是结块,强度低的水泥浆几乎是一捏就散开了,这些现象我们平常即使能够听到专业人士的介绍,但很多人也并不知晓当中的原理,而教师就可以用这些问题来启发学生去思考硅酸盐的相关特性特征。

生活经验丰富学习

理论知识在演变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受到实际生活的影响,而劳动人民的智慧又是无穷的,因此,长年累月的生产与生活会积累很多宝贵的生活经验,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干货”,教师也可以选择性地用一部分生活经验作为教学课堂上的补充。以《基本营养物质》为例,教材介绍了六大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讲究和搭配。比如,学生自进入青春期以后就开始对自己的外貌仪态非常重视,小部分男学生开始有“健肌”的这个概念,小部分女生也开始有“塑形”的概念,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除了身体锻炼以外,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均衡的饮食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热量,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己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而在生活中,除了来自于父母的饮食原则以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能够轻易地在网上搜到关于饮食搭配的相关建议,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领域进行趣味教学,选择有代表性或者被吹捧得很厉害的经验,拿出来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辨别真伪,鼓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鉴别,看哪些经验是正确的,哪些是忽悠的,如此这般的课堂,也非常有趣。

高中化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知识都是对于生活具体现象的一种抽象规律缩影,比如生产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非金属、有机物,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等,因此,这是一门与生活关联度非常高的学科,教师要巧妙地将生活中的部分现象、问题、经验等融入到化学课堂当中,以尽量缩短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之间的距离,从而鼓励学生能够更好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

作者:吴民民

生活融合与化学教学论文 篇2:

浅谈化学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摘 要]化学教学与生活相融合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化学教学 生活化

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以 “立足生活,回归生活,服务生活”为基础,从生活中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并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生活化教学中,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化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挖掘生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学习《化学电池》时,让学生了解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战略意图,调查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电动车的优缺点,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2.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通过融合生活的探究性教学,学生逐渐养成用化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探究原电池形成的条件”教学中,展示西红柿和铁铜组成的原电池能使耳机发声,引发学生质疑:装置中的电流是从哪里来的?促进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充当原电池材料的条件。

3.促进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能力的提高

在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探究过程中,把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在学过《铵盐的性质》后,让学生分析氮肥不能和草木灰混合使用的原因,实现学以致用。

二、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原则

1.生活化原则

化学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在问题情境设置时,首先要体现生活化原则。如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时,可提出“为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炉膛材料”“为什么无论怎样加高熔炉都不能使铁矿石的转化率达到100%”等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2.开放性原则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也应具有开放性。如学习铁的性质时,可让学生列举“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引导学生从隔绝与氧气的接触、隔绝与水的接触、电化保护等方面进行思考,列举出尽可能多的措施。

3.创新性原则

创新成为目前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原动力,化学教学更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敢于提出新问题,运用新的探究方式、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流程

1.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是化学教学与生活融合的前提条件。生活情境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生活情境一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粗盐的提纯中可以创设“海水晒盐”的生活情境。

2.唤醒生活的灵感

在化学与生活融合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搭建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树立生活与知识关联的学科思想,唤醒学生联系生活的灵感,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运用生活经验去验证理解课本知识。如学习了甲烷物质的含碳量后可让学生思考煤气灶头要改烧天然气,风门应如何调节的问题。

3.活学活用

化学教学与生活的融合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来源于生活的问题要思考、探究,更重要的是在得出结论后,最终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如学习了《蛋白质的变性》后,可让学生通过探究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变性来体会牛奶有解毒之功效的原因。

4.总结归纳

融合生活教学课结束时一定要首位呼应地对新课开头设计的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设计的问题进行回答。例如,在《溶液的稀释》一节新课伊始,教师拿出加了食盐的一杯水,亲自尝了一下,说太咸了,怎么办。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本节课的难点“溶液稀释中溶质的量不变”进行学习。新课结束时我们引导学生对之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化学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合作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化学教学融合生活的探究式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生活化教学途径多、范围广,在此笔者只是粗略做些探讨,望能够抛砖引玉,求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绪生。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实践及探索[J]。学周刊, 2015(10)。

2、曹世彤。高中化学生活化探究教学的实践及探索[J]。中华少年, 2016(02)。

(特约编辑 安 然)

作者:王福祺

生活融合与化学教学论文 篇3:

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策略探讨

[摘 要] 护理学科和化学学科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借助生活化的视角将两者融合,并贯彻到化学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去。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策略,为二者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 键 词] 生活教育;化学通识教育;护理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师从杜威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这种生活教育的理论揭示出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只有把两者较好地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五年制高职护理职业院校,化学作为培养护理卫生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属于护理学科和化学学科的交叉学科。不管是化学学科,还是护理学科都跟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借助生活这一纽带,将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较好地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主要探讨一下两者融合的策略。

一、教育理念生活化:统领教学设计,贯穿教学始终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理念。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息息相关,护理关注着人类的生活健康,它们都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的融合就是把课本知识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赋予课程教学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促进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深层次的融合。因此,教师和学生首先要扫除理念认识上的障碍,统一思想观念,在教学设计中遵循融合的原则,始终体现生活教育理念,并贯穿教学的始终。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优化生活视角,促进教学目标多维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历来受到各方强烈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的目标容易受到忽视。生活化教学从生活的视角让学生感悟、体验、享受学习,在化学通识教育中加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同时,与护理教学目标接轨与融合。要全面贯彻生活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态度来分析、解决生活和护理中的有关问题,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因此,要从生活化的视角,促进教学目标多维化,为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明确目标,使三维教学目标都得以发展,尤其是后两者目标得到足够的尊重。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社会生活现象,体现生活化和专业化

教学内容好比教学活动的原材料,其质量优劣决定了生活教育的成败。化学和护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要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并作为切入点进行融合,达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护理,从护理走向社会”,实现护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如,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日本核泄漏事件,联系到化学原子结构部分的放射线同位素,再可联系医护中的放射线同位素可以治疗疾病,并能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途和危害进行宣讲与防范教育。再如,榨汁机刚榨出的苹果汁为浅绿色,几分钟后变黄,时间愈长黄色愈發加深,加入粉末状维C,又逐渐变为浅绿色,可对学生进行化学上氧化还原反应的教育,联系到医护上高锰酸钾和双氧水等消毒剂和其他知识的介绍,并对今后的生活和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和护理有关的教学资料,增添与社会生活、护理专业联系紧密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便于学生探索的内容和素材,并加以甄别与取舍。

四、教学情境生活化:置身于和谐民主的生活氛围,激情引趣

教学情境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或是动听悦耳的背景音乐。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至关重要,学生只有置身于真实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感同身受,倍感亲切。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和护理知识,学生在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经验的积累,已经在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各种现象的认知、理解和看法。

五、教学问题生活化:提出生活化问题,设疑导思

近代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的问题。”生活问题的设计者可以是教师、学生个体或学生小组,也可以是他们共同提出的。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尽可能地将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与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生活实物相联系,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专业背景等,对生活化内容和素材加以提炼,试图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和护理问题。

六、教学过程生活化:传统与新课程相得益彰,在活动中体验学习

(一)理论教学生活化: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传统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相得益彰的教学方式。摒弃唯书是教、照本宣科、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的做法,突出知识应用、思维引导、方法点拨、能力培养。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素材,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化学知识去分析和思考,保证生活化课堂的实效。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生活化教学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生活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与合作、探究与讨论、迁移与应用,有效地促进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体验学习的价值,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势必会事半功倍。

(二)实验教学生活化:利用生活用品做实验器具,快乐学习

化学和护理都内含实验部分,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的生活化,不仅仅是指做与生活相关的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器材和试剂也可能是生活用品,要学会利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废弃物和常用物品,如塑料瓶、吸管、电池、油盐酱醋等以及医疗上的各种废弃品,如注射器、输液管、塑料药瓶等,制作方便实用、美观价廉的实验仪器或搭置装置。生活化实验与常规实验相比,无论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生活气息越浓,越可以变废为宝。安全系数高,可操作性增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到参与的快感。

七、通专融合生活化:化学科学素养与护理职业素养的迁移

化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文化基础学科,化学与护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相互衔接、渗透、交叉的,这对增强学生的职业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的可行性。师生必须在“化学—医护—社会”关系的认知上,寻求恰当的定位,使它们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紧密联系,善于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例、临床医护案例有机组合。例如,讲授葡萄糖时,可联系尿糖和血糖,临床上常用班氏试剂检测尿糖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关于渗透,可联系临床上为什么输液的生理盐水的浓度是9g/L?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医护知识,重视它们之间的广泛联系,会强化五年制高护学生对化学重要性的认识,对提升学生化学科学素养和护理专业素养以及之间的融合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要以化学知识和原理为载体,解释现实生活和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渗透职业精神,激发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他们进行诸多职业素养和社会道德的教育。譬如,分组测量“蛋白质的氮含量”,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一些不良商企要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八、实践作业生活化:践行生活,提升职业知识、能力与素养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等实践活动,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的所有学习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该简单地为了应试而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业与生活世界的紧密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到學习乐趣,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信心。学生的作业应该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由“题海”走向“求精”“求活”,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

课外实践活动多种多样,既是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检验与应用,更是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养成关注社会生活和护理问题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了解科技动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社区和医疗单位开展与化学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学生适应社会而服务。

九、反思评价生活化:明理生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反思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与教学过程相分离或仅是教学过程之后的事。从时空上来说,在教学过程之中和之后,都要进行反思评价。从评价内涵上来讲,不能窄化为测验和考试,当然也要与生活、医护接轨,应理解为全方位的进行生活化评价,建立多元多维的学习评价体系。生活教育视阙下化学通识教育与护理教育融合的优劣以及在融合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都可以作为评价的范畴。

在评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除了教师评价外,教师也应让学生个体和学生小组,甚至同事、领导者、专家和学生家长等参与评价,组成“评价共同体”,多方共同参与评价。

(二)评价对象多元化

评价对象应包括教师、学生和学生小组。除了对教师和学生个人行为进行评价外,更要对小组整体进行评价。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要积极开展自评和他评,定性与定量评价,注重活动表现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综合而客观地评价各个对象。活动表现评价不过分注重结果,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表现、合作精神、探究能力、贡献程度等活动具体进行评价。还要注意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现有的表现,还要注意其可塑性。

(四)评价内容多元化

反思评价的内容要突出生活化和医护性,看是否更多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医护情境,是否将化学和护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通过生活化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劣,并加以改进,练就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技能。

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已成为新课程的共识,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理论和实验教学)、实践活动(课内与课外)、教学评价都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体现生活化,这是对原有课程与教学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倪建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6):10-11.

[2]苗深花,张练臻.生活化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6):14-15.

[3]冯桂好.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0):9-10.

[4]苏香妹.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4):70-71.

[5]魏健.试论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教学策略[J].吉林教育,2015(32):152.

作者:周汉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非医学专业思想教育论文下一篇: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