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现状及对策

2022-09-10

我国在2001年正式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 本次改革使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诸方面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长期以来的“一根粉笔度春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新课程走过了快20个春秋了, 到底怎么样, 取决于大量一线的教师。面对基础教育对师资水平的高要求, 培养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早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 但目前高校在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确实存在问题。正视问题并作出有力应对措施, 全面提升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刻不容缓。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从上到下重视不够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上到学校层面、下到学生本人全面动起来, 而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需要长期持久的训练才可以。但是, 当前现状却是学校层面要求多, 落实少;雷声大, 雨点小, 搞搞形式就完事了。教学院系层面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的教学上, 将师范教育这块边缘化了, 不够重视, 所以师范生教师教育相关工作仅仅停留在完成相关任务即可的程度, 不求深究其效果, 如试讲工作的安排主要是为了平衡教师的工作量, 并未从训练的效果的角度去考虑。系部教师层面新入职的较多, 且相当一部分毕业于非师范院校, 这些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也才是“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个人经验不足, 指导能力有限, 还有部分教师忙于其他工作而疏于指导, 只有个别教师的指导有力有方, 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有较大帮助。从学生层面来说, 绝大多数学生迟迟未进入教师角色认同, 直到三年级要试讲时才意识到自己将来要从事教师职业, 平时缺少观察、思考和积累, 在短时间内要提升教师职业技能那是“痴人说梦”, 不大可能了。

(二)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置和实施存在问题

从目前各系的课程设置方案来看, 均有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书写规范汉字训练、学科微格教学训练等与教师技能训练相关的课程, 但是这些课程的具体实施都存在只注重形式, 不注重落实的问题, 学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过程, 具有长期性, 不能破坏整体性, 但当前相关课程的设置却呈现碎片化, 如将以前的中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硬生生地割裂为学科教学设计、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学科课程教学策略等, 既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更不利于系统训练学生教学技能。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课程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技能训练环节, 恰恰也是最薄弱的环节, 特别是教育见习基本流于形式, 只见课程未见实施, 纯粹流于形式。多数学生反映教育实习时也就是听听指导教师的课、批改一下作业或跟一下自习等, 教学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

(三) 师范专业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师范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技能不仅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而且在自身良好教学习惯的帮助下, 教学质量也得到了稳步的提升[1]。但是, 当前大学教师普遍不重视教学, 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 导致对教学不进行精心设计, 照本宣科、照“P”宣科现象大量存在;另由于教师的年轻化, 且有部分教师来自于非师范专业, 教学过程中经验不足, 激情有余, 方法不足, 不能给师范生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师范生从老师身上误读到的只是教学很轻松, 不需要做专门训练的错觉, 造成了师范生轻视教学技能的训练。

(四)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长效机制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环节紧密相扣, 相互促进, 才能有效果。但是, 当前师范院校普遍存在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保障机制不完整的情况, 如三笔字训练明确作为一门课程, 在具体实施时, 却未真正当做一门课程来对待, 只是象征性的让学生做一下训练, 有责任的班主任老师可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 大多数放之任之, 也没有有效的考评机制;还有校内试讲环节也是学生实习前必须要进行训练的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由于没有可操作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导致指导教师训练学生的程度不大一样, 效果大打折扣;校外实习更重要, 同样由于没有机制保障, 校内指导教师无法一一跟踪学生的实习表现, 使大多数学生的实习走了过场, 未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策略

(一) 全员参与, 教与学结合

把全体学生按年级分成若干个小组, 全系专任教师均参与训练指导, 每位教师带几个小组分阶段分技能进行指导训练, 教与学、训练与自主训练相结合。

1. 教师发挥好模范和指导作用

一方面, 教师要加强自身职业技能的训练, 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 以身立教, 起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 所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要有明确的职业技能训练意识, 共同承担职业技能训练任务, 对学生书写、语言等基础技能进行常规性的指导和训练, 通过自身的教学给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应用的成功范例。建议所有教师每次课留出十分钟时间让学生把专业学习内容拿出来讲, 大家评, 最后, 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2. 调动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思想教育、带领见习、教师引领、训练成果展示反馈、成立互助小组、竞赛等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性, 让他们主动自觉地投入职业技能训练。

3. 全程训练, 分阶段实施

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渐进过程, 从认知、理解到熟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因此, 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必须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并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技能形成和发展的顺序, 确定各个学期训练的重点, 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不断提高。因此, 在新生刚入学时, 通过讲座、见习等方式进行强化、督促学生尽快完成教师角色定位, 进而明确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 通过观看高年级训练的成果、教学大赛等方式, 激发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兴趣和动机, 增强训练的自信心。然后, 结合课程学习和学生接受能力把技能训练项目系统地、层进式地落实到每个学期, 逐步深化和提升, 实现从认知技能、体会技能、改善技能到内化技能的发展过程。

(二) 全面渗透, 多渠道结合

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贯穿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课程学习、教育见习实习、微格训练、各种比赛 (微课比赛、板书板画比赛、说课比赛、自制教具比赛、教学技能大赛等) 、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途径全面渗透, 实现理论课程与技能课程相结合、职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文化建设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对于理科师范生, 还有一个优于文科生的得天独厚的平台, 那就是实验课程, 实验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这个平台之所以好, 一是因为实验课程是相关理论课程的后续课程, 学生对实验原理比较熟悉;二是因为一次实验只有一个内容, 且时间足够充裕, 加上实验课学生人数较少,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微格训练, 学生心理负担小, 不会怯场, 参与性强。实验教师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 实验课上分小组进行讲解, 其他同学还可以发问, 这样既提高了实验学习的效率, 又非常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三) 多元多层, 创新考核机制

为保证职业技能训练质量, 必须做好考核这一环节。全程性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决定了考核工作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建议: (1) 分项考核与统一评价相结合。建立学生职业技能学习档案, 实行分项考核、统一评价。逐项确定各项技能的考核标准, 先对各单项技能进行考核, 后通过模拟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进行综合考核。 (2) 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在技能训练成绩评定过程中, 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各占一定比例。 (3) 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 (4) 以证代考。

总之,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培养质量以及未来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师范院校必须建立完善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机制, 才能确保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师资。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作为培养师资的主阵地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却严重滞后, 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的大背景下, 调查高校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做深度改进, 是当务之急, 意义重大。本文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做研究, 着重为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提出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技能,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婷.师范生教学技能“分层递进训练”模式探索[J].教育评论, 2018 (08) :139-142.

[2] 张春雨.师范生物理教学语言技能训练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8) :66-70.

[3] 李芳平, 彭鸿喜.浅谈微格教学的发展及在我国高师学生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甘肃高师学报, 2017 (12) :121-12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设计下一篇:儿童小肠疾病57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