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行业服务三农

2022-10-01

第一篇:立足本行业服务三农

立足为民服务 力树行业新风

立足为民服务

力树行业新风

宜章县矿产品规费征收办公室

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县矿产品规费征收办以“科学管理,争创一流”为主题,以“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引领作用,围绕“揭”、“亮”、“创”三个字,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揭”字为切入点,彻底擦亮“窗口” 我们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抓起。合并前的原煤炭行业规费征收办、矿产品税费统征办和烟花爆竹行业税费统征办一直是全县上下关注的焦点、热议的话题。几个征收单位都被晒到百度宜章贴吧上,而且是跟贴如云,长期被置顶,负面议论甚多,整个税费统征机构就像多年未擦的“窗户”,欲明还暗。面对问题,办领导班子“不怕揭短,不捂家丑”,揪住一个“揭”字不放,重塑行业风气,擦亮服务“窗口”。

一“揭”内部人员违规违纪行为。抓好税费征管,人是决定因素,只有工作人员心纯气正了,才能净化行业风气。因此,我办在内部人员管理上,态度鲜明,不怕揭短,也不护短。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对内部人员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根据群众举报,先后严肃查处了栗源四合站内外勾结使用废票过站案,石子岭站断票案,石子岭站“7.10”违规违纪案、浆水毛力站“11.13”违规违纪案和长村站挪用票款等案件,辞退了7名存在问题的工作人员,从严处理涉案人员。通过一系列针对内部人员违纪案件的查处,有效震慑

- 1 建议,谈工作,拉家常,了解其工作状况,解决其生活困难,掌握其思想动态,鼓励其积极上进。三是敲响警钟,诫勉谈话促提高。对表现欠佳的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当面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分析原因,促其改正。对屡教不改的坚决按照办有关规定处理到位,直至退出税费征收系统。一年多来,我办辞退了6名违反纪律的工作人员,12名表现不好的抽调人员被退回原单位,使干部职工思想得到了净化,形成了良好的税费征管工作氛围。

闻过则喜,是需要胸怀的;闻过则改,是需要勇气的。通过“揭短”、“亮丑”,纯净了干部思想,理正了行业风气。如今再打开互联网,从网上到网下,负面报道少了,正面评论多了,宜章吧贴上置顶帖子也归隐起来了。

二、以“亮”字为抓手,激发职工服务意识

我们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把“外树形象,群众满意”作为推进创先争优的重要体现。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一是“亮身份”。 统一制作了政务公开栏,所有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还设立了“党员示范岗”,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便于群众监督。将全办的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对群众举报及时处理,并对查实情况的举报人实行奖励,实现了与群众和服务对象的互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多渠道亮身份、多方位树形象,增强服务意识,强化自我约束。二是“亮职责”。通过展板、电视宣传等方式,将服务职责、时限要求等进行公开。并且由办主任亲自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办系统工作纪律的通知》,按行业不同上墙公示,推行挂牌服务、免费服务、微笑服务,在主要征收站点设立了“便民

- 3 费票证大厅和烟花爆竹税费征收大厅,即方便了企业纳税又加强了税费征管,还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文明礼仪培训,实行规范用语,做到“进门看到微笑、坐下一杯热茶、出门一声问候”,推行文明服务。在站点管理上,我办推行年初定任务,平常按月跟踪考核,每半年组织业主对“窗口单位”开展一次评议活动,工作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由于管理科学、服务到位,我办的一个服务窗口即栗源税费稽查中队被省总工会评为“湖南省2011年优秀服务班组”光荣称号。三创文明单位。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站、队均积极推行阳光服务、微笑服务、规范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坚守“服务零距离、工作零延误”地服务承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回复”;不能及时回复的“限时办结”或实行“预约服务”。“只要留心,就会用心;只要真心,就会有心”。今年9月,针对铁路煤场部分煤炭经营业主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办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深入矿、场与企业业主促膝交谈,充分听取业主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了业主的好评,即改善了税费征纳关系又促进了税费征收。通过积极主动服务,使纳税人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创先争优工作在我办极大地彰显了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窗口优质服务水平,促进了税费征收。截止8月底,共完成税费入库

亿元,占全年任务的69.23%。同比增长60.24%。 下半年,我们的任务更艰巨,我办一定会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创优办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努力,完成任务。

第二篇:立足平顺 服务三农

——平顺农商银行的战略定位

一、战略制定

1、 战略定位

立足平顺、服务三农,是平顺农商行的宿命,也是其使命。平顺农商行名字中的“平顺”已经为其打上地方标签;而“农”已经注定其服务三农的本质。但立足平顺不是指将平顺县作为竞争的主战场,而是作为发展根基,发展起点。而服务三农,也不只是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服务农业,主要是服务涉农的相关产业,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平顺。

2、 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重点解决的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经营发展方向;二是获取竞争主动权。而两者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任何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都是无根的战略,难以持续。

信息技术、知识爆炸,使得今天的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今天稳固的细分市场,明天很可能因为技术进步处于巨大的威胁当中,同时,技术进步可以使一个小企业迅速成长为一个成功的企业,给企业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要预测外部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困难,企业不得不将眼光从关注外界环境变化转向重视其内在资源的培育,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体系因此应运而生。

传统战略理论的缺陷在于其战略制定和战略贯彻是脱节的,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战略理论设计基于以下假设:

1、不论在目前还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总能全面了解环境;

2、环境是稳定的,或至少是可预测的;

3、信息在不失真的情况下,集中而无遗漏地传递给战略决策者。显然,在相对封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平顺农商行很难保证做到时刻获得不失真的信息,以支持其战略决策。平顺农商行的战略目标不应是简单地扩展地理市场,而是培育经营能力和竞争能力,没有能力支撑的战略扩张,不仅难以持续,也终将失去(——失去的不仅仅是市场,也包括消耗的资本和时间)。

核心能力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它以独特的方式和角度界定了一家企业——不是业务组合而是能力组合;相应地,经理人的角色也开始转化为在各项业务中培育、利用、整合这种能力。也就是说,能力不是简单地从理论学习中获得的,而是在业务实践中培育出来的。迈克尔波特对战略的理解有这样的描述——战略不仅仅意味着方向,事实上,差异化竞争能力的产生往往取决于企业围绕战略方向所设计的一连串细节活动当中。战略设计和战略实施不可分离是战略管理活动不能分割的整体。

平顺农商行发展的战略规划,不仅仅明确诸如存贷款余额、利润等财务指标,也必须有明晰的识别标签,即树立品牌,更重要的是团队建设,包括能力培养。

3、 打造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跟随、模仿别人而不加以创新,都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能是权宜之计。

挖掘、打造核心竞争力,首先要盘点内部资源,找到其中独特的经营要素,并放大而成为优势。平顺农商行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经营管理,以及人力资源都没有突出的特性,也难以看到短时间可培育的资源优势,唯一可被识别的就是平顺两字。也就是说,平顺农商行的特色来自于地方区域的特色,平顺县的特色就是平顺农商行的特色,平顺县的品牌也可转

换为平顺农商行的品牌。

平顺县地处太行山腹地,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没有成型的工矿企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态两字,事实也是如此,洁净的空气,没有雾霾;落后的经济环境,保留了没有污染的生态资源;而这些资源对于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已成了稀缺产品。物以稀为贵,稀缺的东西都可转换成为稀缺的商品——洁净的空气,优良的生态环境,可以通过生态度假旅游转换为高档商品;这种生态环境生产出来的地方特产、农副产品可变成高层次的商品流入城市。当平顺作为生态品牌而被人熟知的时候,平顺农商银行的机会也就来了。

当我们将小、专、精,作为平顺农商行的经营策略时,其中的专业化就应该选择与平顺县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态产业。以支持平顺县的生态产品和产业为起点,进而服务全国的生态和环保产业,以生态银行的姿态展现身姿,以打造生态银行作为平顺农商行的品牌,这符合立足平顺、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也为打造平顺农商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路径,为平顺农商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平顺农商行与平顺县经济共发展,平顺农商行的团队也可在服务平顺、引导平顺经济发展中得以锻炼成长。

4、 平顺农商行的宿命与使命

从平顺农商行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其全身上下都烙印着平顺县的痕迹,没有扩张的历史,也没有扩张的经验。过去的政策保护和地方脆弱的经济环境在给了它生存土壤的同时,也把它养得极其弱小。不仅规模小,而且能力弱,以这样的身板出去争抢,不死也重伤。即使走专业化的路子,在没有经验,没有突出能力,没有准确的信息和优势资源支持的情况下,无论选择哪个经营领域作为专业化的经营对象,都是盲目的行为,短时间可能有效,但难以长久,理由就是两个字——竞争。扩张不仅需要资本,也需要驾驭资本的能力。

经验可以获得,能力可以培养,优势资源可以开发,但要考虑代价,也需要土壤。离开平顺,没有了区域老大的身份,也没有了信息掌控的优势,总而言之,没了任何优势。在没有任何优势的环境里培养能力,获取经验,代价是可想而知的。这个代价不仅包括投资成本、还有风险管控、信息的获取与识别问题等投入,这需要完善的后台系统支持。(当然,对外扩张如果不作为战略重点发展方向的话,可以采取投石问路的方式搜集掌握外部环境动态。)平顺的土壤虽然贫瘠,占了主场优势的平顺农商行,依据曾经服务三农的经验(即使是负面的经验),在此练兵,投入产出比应好于对外扩张的结果。关键还是要通过服务地方经济摸索出一种经营模式,有了这种模式才有了扩张的基础。

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也是地方信用社(农商行)的一份责任,我们要将这份责任转化为企业使命。什么是使命?简单地说,就是企业通过经营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即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使命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定位,企业能发展多大,能走多远,和使命密切相关。使命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我们把立足平顺、服务三农作为平顺农商行的当前使命,进而延展为支持生态资源和环保产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为终极使命,从而明确了战略发展目标。提到生态资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山区、农村,绿色环保、有机种植,这与平顺的自然环境契合。平顺农商银行,在太行山区里发展起来的服务农业的商业银行,扶持生态产业恰如其分,通过联想,容易让人记住,对打造品牌有利。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善于造势,更要善于借势,立足平顺、服务三农,符合了国家相关政策,包括“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金融企业服务三农的政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等,这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潮流,平顺农商行完全可以配合平顺县政府,借此东风起而造势,扩大影响,争取国家财政支持,争取政策支持,在借势中找到宣传点,在借势中找到发展机会。借势提出打造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口号,为平顺县捞取政绩,为平顺农商行捞取政绩,进而将政绩转化为品牌优势。

扶植平顺经济增长,不仅肥沃了自我成长的土壤,也能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模式,再借助地方特色品牌效应,就可顺线发展,借势扩张。

5、 打造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前面提到打造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概念,金融生态环境顾名思义,就是适合金融企业成长发展的环境。金融生态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信用环境、结构环境。

经济环境——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存款来源,也缺乏贷款对象。平顺的经济环境直接影响了平顺信用社的发展壮大。

信用环境——不良资产的多寡,决定了信用环境的好坏。改善信用环境不仅仅是通过宣传,提高百姓法律意识,改善经济环境,引进优秀人才,是改善信用环境的关键。

结构环境——主要指政策和制度,既包括银行系统内部的政策和制度,也包括外部政策与规则。要善于借用政府的扶植和导向政策,利用市场的杠杆来调节,减少行政干预。

打造平顺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还是改善平顺的经济环境。

二、战略贯彻

1、借助平台思维,构思顶层设计,搭建结构

我们最近常听到新闻提到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平顺农商行鉴于自身的能力条件同样需要顶层设计。我们还原银行的中介本质,借用互联网思维模式中的平台思维,提出构建平台,搭建结构,从中摸索出创新的经营模式。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来赶潮流,顺应时势。互联网面前众生平等,不会因为你网点广布全国,掌握信息就比我快;也不会因为你实力雄厚,你单笔业务的成本就比我低;在互联网领域,每个人都是新的开始,无需背负历史负担,也没有区域劣势;在互联网领域,我们不再是弱势群体,能平等地参与竞争,在平等的机会面前,你只需要走快一步。因互联网的特性,也便于搞隐形扩张。

生态经营平台

设计一种运营模式,搭建一个平台,使平顺的优良资源能够传递出去,展现在需求者的面前;同时,平顺农商行也可借助这个平台,作为对外辐射的渠道将负债业务和贷款业务都拓展到城市里,如此,也避免了与竞争对手正面争锋。

生态产品的最直接客户就是中老年人,这个群体的特征是:有闲钱(离退休金)、有时间、有强烈的养生欲望、有参与活动的极大意愿,而该群体的集中地方就是社区。如何在山区和社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是设计模式的第一个课题。做渠道一定要做品牌,做品牌一定要做渠道,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太行山封闭的绿色生态环境是天然的品牌,将这一品牌形象嫁接在现有的社区网络平台上,平顺农商行再用贷款政策发挥催化作用,这座桥梁则成已。平顺农商行还可借助设计生态产品的促销手段,将负债业务发展到城市中老年人的群体中。

先行打造生态旅游度假平台,试行成功后,进而借助生态旅游度假平台,设计打造有机绿色食品种植以及推广销售平台,将生态行业的业务放大,将有机产品的销售对象可拓展到其它消费群体。有了输出渠道,扶植种植产业将大大降低贷款风险,也将大大改善平顺地方经济环境,使大本营原有的贫瘠土壤变得肥沃。由于平顺农商行与地方经济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后进者都难以瓜分这块肥肉。

人才支持平台

再好的设计需要人来实施,前面所提到能力的培育,关键还是人力资源的打造,人才的培养。不仅银行内部需要人才,地方经济发展同样需要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短时间难以培养出所需人才,另现有人际关系的惯性也需要新的体系和新的血液来打破。平顺县有限的15万人口中,有

6、7万青壮年外出打工,甚至移民,这导致平顺县现有劳动力严重不足。事情总是有两面,有弊则有利,大量劳动力的流失,也使得地方很多优良生态资源闲置出来,需要有人来经营、利用,人才引进,刻不容缓。我在这里提出换血思维,就是大量引进外来人才,由外来人才带动本地劳动力搞生态行业生产建设。我曾经在平顺信用社的贷款

利率表中,看到对大学生村官的特别优惠政策,但这不够,他们还需要信息支持和业务指导,总的来说, 就是需要一个赚钱的机会,一个发展的平台。我们既肯定大学生对知识和新技能的掌握、以及强烈的创业欲望和进取精神,也要看到其经验不足、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等不足的方面,给他们一个可掌控的有限空间,可能更适合他们的发展;这也有利于顶层设计者有效地控制风险。

总之,在人才引进方面应重点考虑给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要邀请专家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为创业群体提供一个既宽松又可掌握的施展平台。

平顺农商行可以和平顺县政府合作,结合生态经营平台所打造的生态产业链,为年轻人设计好适合的创业岗位,利用政府相关政策和银行的贷款扶植政策来达到人才引进、为我所用的目的。平顺农商行可以通过与这些创业人才的合作中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从中物色人才,为银行引进人才做好储备工作。

金融运营与结算平台

一个总资本才3亿多,存款余额不到30亿的商业银行绝对配得上小字,然而,如作为一个地方性的投资公司,就不小了。如果平顺农商行将角色转换一下,将中介的实质以投资的形式来展现,参与到企业甚至于行业即产业链的经营中去,那么,小的劣势就不那么明显,同时,也增强了对风险的控制,最关键的是利用投资控股所得权力可以管控业务流程的顺畅流动,保障产业链获得预期利益。如果政策限制银行性质的企业直接投资,可以通过贷款附加条件来施行监管业务流程,也可用贷款实质创建一家投资公司,通过控制投资公司来达到掌控产业链的目的。

在生态经营平台依照设定的流程运行中,农商行利用贷款参与并引导业务流程顺利实施的同时,可以建立结算平台。商品从生产基地借助平台渠道流向用户手中的同时,资金可通过结算平台逆流流进生产基地的账户,通过贷款附加条件、存款优惠政策,使得资金一直在结算平台中,也即在农商行内部账户中流转,这样,既降低贷款风险,又避免存款流失,也能促进存款余额的增加。

银行业务的运营,在利用互联网平台充分发展卡业务,网银业务的同时,也要突破传统的存贷形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以多种业务形式创利,包括:租赁(代购)、担保、抵押、信用、保险等。当未来别人搞小微贷进行价格战,火拼利率时,我们搞混业经营,通过租赁业务减少贷款风险;通过保函形式的担保业务来避开价格战。我们还可提供行业信息来增加服务附加价值,进而将信息咨询作为新的中间业务。

三、行业前景

1、社区商业

社区商业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平台,是基于城市结构改变、以及互联网商业而产生的。 它不是简单的地理概念,而是一种创新的经营模式,区别于超市、便利店等传统商业形式的主要特征是顾客参与。

顾客的消费能力和个性需求使得其消费差异幅度不断加大,传统商业形式难以全面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让顾客参与是解决顾客个性需求最有效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顾客有时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经营者。这类顾客群体随着收入的提高,也在不断地增加着,随着诸如3D打印技术等生产技术的突破,满足个性化的社区商业将成为城市商业的主流。

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关注和参与到社区商业的领域,但更多地表现为形式化,没有深探其实质,还难以赢得顾客。开发社区商业需要先从推荐好的商品入手,通过服务了解需求,并按需求将顾客分类,建立交流分享平台,商家可通过平台参与交流、引导消费,并整合包括顾客所掌握的资源形成商品供大家分享。

平顺农商行可以参与创造、借用这个平台,将平顺县好的资源包装、提供、展示,与城

市社区的顾客群分享,并不断地寻找、挖掘更多的资源和产品拿来展示、分享,在此过程中将银行业务镶嵌进去。对于平顺农商银行来说,参与打造社区商业是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有时效性。

2、有机绿色食品产业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需求后就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城市人对有机绿色食品的渴望,不仅仅是出于健康的考虑,而更多地是满足精神层面的心里需求。容易到手的会让人难以相信其真实性,而有机食品行业不是缺乏需求群体,而是缺乏信任。当有机食品解决了信任危机后,则产业前景广阔,锐不可当。

平顺县的地理环境发展工业是绝对的劣势,而发展生态产业则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距离周边的太原、郑州、石家庄等省会城市不远也不近,属于不是很容易光临,也不会因为交通困难而轻言放弃的地理位置,甚至于对于北京也很合适。开发有机种植有着天然的优势,山区的地理环境也适合小片非规模种植。

有机种植,生产没有难题,开发销售渠道需要花费心思,顾客参与可解决信任危机,顾客分享可将这种信任传播,将有机种植与社区商业衔接,就可解决销售问题。这个产业链一旦试行成功,就可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将之复制推广。在全国寻找类似平顺县的地理环境区域,进行模式复制,前景可期。

3、旅游礼品

作为旅游附属产业的旅游礼品产业,尽管因旅行社强制安排购物而让其蒙垢,但难掩其巨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的文化传统,不会因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消亡,只会变换形式。如今惩治腐败,整治不良之风,限制了公款消费,导致礼品市场大幅萎缩,这对于礼品市场不算是坏事,调整后的礼品市场,杂质会减少,会更理性,更健康。

旅游礼品市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作为具有地方代表特性的旅游礼品,只是地方特产是不够的,也不应该是大众货,如果在各地超市柜台都能看到这种礼品,那它作为礼品的应用价值大大降低,保持旅游礼品的地方独特性,有利于旅游礼品市场的长远发展。第二是要解决礼品携带的便捷性,如果礼品需要游客一直随身携带,那将会影响游客购买欲望。

整合地方特产资源,建立销售、配送网络平台,将会扩大旅游礼品市场规模,如做到全国联网,结合社区商业,将会带来更大的市场商机。

四、德辰的角色

德辰公司专注于一个领域,定位为专业化性质的咨询公司,出于维护行业声誉和业务研究的考虑,不能效仿普通管理咨询公司通常做法——给一个方案,辅助指导讲解,然后走人,需要对服务过的企业时刻关注,扮演长期顾问的角色,甚至于参与经营。

诸如平顺农商行一类的地方金融企业,面对市场变革,既需要创新的经营模式,又因能力问题,即使有了新的模式也无法驾驭,需要借助外力。面对他们,德辰公司不应定位在雇佣关系,而应该视之为合作伙伴——视这些农商银行为一种经营资源,并为其找到匹配的资源,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打造一条产业价值链,形成一个创新的经营模式。在这创新的模式中,德辰公司担当一个平台,发挥关键环节的作用。要做到这点,德辰公司要视野够远,站的够高,不能把眼光只局限于咨询服务的收益上,更大的收益来自于股份分红。

农商银行,因其地方性,获取信息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不足,要想适应新的市场环境,需要借助外援,不仅需要外脑式的参谋指导团队,也需要执行团队。指导团队,不仅要帮助其搞顶层设计,还要有所治权,参与经营管理,以保证方案顺利实施。为其寻找合适的外援,是德辰公司担当平台的一个职责,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德辰公司将自身业务完全镶嵌到这些金融企业的业务中,不可替代,这样,在行业中不仅占有一席之地,还拥有了一定的地位。

平顺农商行服务三农的经营模式,在很多县域金融企业中都具有代表性,如试行成功即可复制。德辰公司可将之设计成德辰模式,加以推广,扩大公司影响力,也将公司业务规模化。

以上每个段落的观点都是开发性的,没有定论,预留了可探讨的空间。其中,更多的是启发性的,为的是能吸收更多的观点和意见,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杨立鹏(13009711007)

2014-7-22

第三篇:立足三农强化服务(大讨论)

立足三农强化服务

助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活动总结的几点启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县供销社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收到了为三农服务、助农增收的良好效果。今年在全县开展的以“建设沿海强县,为唐山走在全省改革发展前面做贡献”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我认为县供销社要结合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和县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做大做强。通过科学谋划、典型推动、强化服务,全面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为建设沿海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贡献。总结回顾前段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设分会,强体系,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乐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于2006年11月由供销社牵头成立乐亭县农合联,同时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农合联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立乐亭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分会的意见》。全县14个乡镇在2009年12月底全部设立了农合联分会,由主管农业的副职担任分会会长,办公地点设在镇(乡)政府,形成了县、镇(乡)、村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体系。县农合联会员由成立初期的66个发展到现在的241个。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到151个,入社成员3444户,成员出资额2.5亿元,年交易额9.9亿元,带动农 1

户2.8万户,助农增收1.4亿元。

二、建载体,强服务,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一是开办《乐亭农合网》,创办《农民合作经济资讯》刊物,为广大会员和农民群众提供政策、科技、市场供求等信息咨询和服务,为农民提供“网络快餐”;二是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服务队,配备科技服务车,拓展服务功能。金畅果蔬专业合作社建立农业专家网络视频医院,利用网络平台,使农民直接与专家对面对话资询,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专业社还配备弥雾机12台,成立了一支快捷实用的机喷服务队,可随时出动开展服务。开通社员“一卡通”,录入社员户信息,方便社员在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环节的结算;秋利机械化作业合作社成立病虫害机防队,购置60台新型喷雾机,免费为社员提供服务,整合11个村的农业生产机械,统一调度生产,不断壮大机械化作业规模。三是提供资金扶持。近三年,通过项目申报,先后为大荣笤帚苗、秋利有机水稻等6家专业合作社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85万元。农合联与金融部门合作,为广大会员提供 “金穗惠农卡”服务和小额贷款发放,有效地解决了农民“抵押难”、“贷款难”和资金周转困难的实际问题。现已办理“惠农卡”25000张,发放小额贷款1260万元。几年来,我们对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做到了技术指导到位、政策咨询服务到位、引导规范化建设到位,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树典型,搞示范,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建立身边课堂

为了全面规范专业合作社,我们按照有制度、有章程、有标

牌、有证照、有办公场地、有办公设施、有培训场所、有活动记录、有会计帐目的九有标准,大力培育示范社典型。县农合联指导协调镇(乡)政府和专业合作社,先后投入560余万元资金,用于办公设施和软、硬件建设,有效地优化了专业合作社工作环境。绿野果蔬等十多个专业合作社,新建了办公场所、培训中心、农产品展厅和农资服务部,添置电教设施,产品检测设备,做到了名称牌匾规范、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基地分布图表上墙。几年来,先后培育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6家,发挥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创名牌,提档次,助推农产品占领高端市场

以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蔬菜产业示范县为契机,贯彻落实市委农工委、市农合联《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与农业、工商等部门通力协作,为农产品品牌注册建立绿色通道。引导专业合作社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即“三品一标”)认证,取得明显成效。益农蔬菜等2家专业合作社的果菜,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野果蔬等4家专业合作社的10余种品牌蔬菜,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秋利有机水稻专业合作社的“第一斗”牌大米不仅取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获得河北省著名商标,还成功打入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我县专业合作社新注册品牌商标18个,全县合作组织农业品牌商标总数已达到32个。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打入京、津、沪及东北地区等大中城市高端市场,并向国际市场拓展。

五、巧引领,促对接,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空间

几年来,县农合联发挥引领作用,积极组织专业合作社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农产品交易会、推介洽谈会、农超对接会等促销活动,推介我县名优新特农产品,有力地提升了市场占有份额。全县有近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化龙头企业参加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河北蔬菜节洽谈会、唐山市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和县内农产品展示展销会20余次,效益可观。雷刚果树等专业合作社与北京京客隆超市等省内外大型超市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成功实现了农超对接。大荣笤帚苗等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出口到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地区,出口创汇年均150万美元以上。县农合联和新寨镇政府合作,已与市农合联农产品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成立乐亭县分公司,在新寨镇建立果菜供应基地,依托市公司在省内外大超商设立“乐亭果菜专柜”,打出乐亭品牌,为扩大农超对接搭建新的平台。

六、聘专家,育人才,提升合作组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县农合联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己任,不断创新机制,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集中办班、职业资格认证、聘请专家授课、下基地组织观摩学习等多种有效形式,对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农民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几年来,先后举办了“农民合作经济管理师”、 “农产品经纪人”等五期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有360人取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供销总社颁发的中级、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与涉农和科技等部门密切合作,深入全县14个乡镇,开展巡回讲座65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2万份,制作辅导光盘280张,累计培训农民32000人次。

七、借资源,增优势,构建专业社与基层社融合发展的新机制

本着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发展思路,积极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供销社基层组织创新工程。一是利用基层社资源和经营场地,由供销社牵头领办或采取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等方式,以资产或服务为纽带,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的共同发展。二是以基层社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构建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惠民果菜、双涛玉米等专业合作社利用基层社原有的12处经营场地和网点进行嫁接改造,形成前店生产资料、生活日用消费品经营为主,后院以农产品仓储、收购、加工及冷链物流相结合的新型基层社经营模式,即保持了供销社服务三农基本功能,又发挥了专业合作社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领域,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新型基层服务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筝一帆悬。党的富民政策,为启程远航的农民合作组织这一航船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落实县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篇历史史册中,再写出浓笔重墨的新篇章。

乐亭县供销社党委书记、主任才志安

手机:13831519199

第四篇:立足服务

围绕民生促发展服务群众创先进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来凤县突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建全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活动,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是工作的前沿,也是群众最为关心关注的环节,成效好与差直接影响活动的群众满意度。来凤县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一是以“五个基本”建设为契机,加强服务群众阵地建设。在全县大力推广“支部+协会+农户”、“支部+基地+农户”等模式,认真落实“一定三有”政策,全面推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投入资金,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新建、维修办公用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全覆盖。目前,一部分基层党组织率先达到“五好”标准,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二是加强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水平。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

来,分6期对全县185个行政村、11个社区的书记进行了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层法律知识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培训。三是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建强农村服务队伍。全县共有大学生村官29名,其中新任主职干部2名。翔凤镇黄茅坪村在大学生村官梁蕾的推动下,发展油桐苗、西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建立油桐种植示范基地。村民年均增收1200元,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万元。四是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党员干部服务项目。由组织部门统一印制《有困难找干部》、《要上访找支书》记录本,发放到全县基层党组织,用于记录群众反映的困难和建议、事情办理进展情况。今年以来,村级党组织共接待群众813人次,解决上访197人次。

二、 创新机关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能力创先争优

县直机关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务求实效;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城乡联动,整体推进”为原则,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

一是全面开展创学习型机关活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观,大力弘扬来凤精神,精心组织“学习日”活动。二是开展“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县直机关进入全县185个行政村和11个社区,进行一

对一帮扶。全县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600个,参与结队帮扶的党员达2700名。三是大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在全县开展党组织、党员干部公开向群众承诺,评选“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窗口”等活动。并进一步优化三级便民服务网络,提高便民服务效率,推进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自去年1月运营以来,全县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办理案件达37.1万件。四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全县77个单位的在职党员进入社区报道,报道率达到95%。社区分别把党员组成社情民意反馈、政策宣传、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绿化养护、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服务小队,进社区为群众服务,聆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

三、落实非公企业帮扶项目,服务驻地群众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服务群众这一中心,努力探索非公企业创先争优方法和途径,多次活动并举,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

一是开展企地共建活动。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与驻地村居开展共建活动,建立交流互访机制,在经济发展、劳务协作、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协作互动、共促共进。在非公企业中明确 “三优先”原则,即用工优

先招收驻地群众、优先安排为驻地群众办实事项目、优先收购驻地群众农产品。今年以来,多次组织全县非公企业为驻地群众捐款捐物,为驻地群众办实事好事58件次。二是争做党的政策宣传员。使企业中的每一个党员都能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宣传者和坚定的贯彻执行者,引导业主自觉执行税收、社保、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走诚信发展、低碳发展、科学发展的道路,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馈社会。三是争做生产经营示范员。要求企业中每一个党员都能成为企业决策的参谋、管理的骨干、生产的榜样,通过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为企业转型升级当先锋。四是设立职工维权岗。在宣传劳动法规、协调劳动关系、实施帮扶济困、开展法制教育上狠下功夫,设立职工维权岗,选派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困难救助、就业支持、法律援助、信访接待的工作,帮助职工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通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县上下思想认识更加统一,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措施更加有力,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25003万元,增长14.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97982万元,增长5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6044万元,增长48.5%;实现财政总收入32507万元,增长10.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939万元,增长3.8%。

第五篇:夯实基础 立足服务

全力构筑棚户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棚户区社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燕北街道党工委

为了进一步加强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社区党的建设,尤其是棚改新区社区党建工作,根据双塔区组织部的通知要求,于11月4日,由党工委副书记带队,相关人员参加的调研小组对燕北街道棚改新区的4个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现把情况汇报如下:

一、 棚户区改造的基本情况

按照市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的总体安排,双塔区棚户区改造范围主要涉及燕北街道,该棚户区改造于2004年开始实施,一期工程共建56栋楼25万多平方米,2006年底安排棚户区动迁户3400多户,11640多口人。为确保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进行,使棚户区改造居民住得好,住得稳,燕北街道党工委积极配合,主动工作;对棚户区改造后小区进行重新调整,并征得区委、区政府同意后新建3个社区(4个棚改新区,其中燕河社区为老社区,燕湖、燕山、燕城三个社区为新建社区)。并于改建之初与北大街改造指挥部签订了新建社区的办公用房,现四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已解决。2005年末已交社区使用,同时,街道党工委结合棚户区改造后的工作情况,于2005年6月份成立了燕北物业公司,待北大街指挥部将小区绿化,道路硬化等基础工作完成后

1 交付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现物业公司已经进行初步运营管理。

二、 社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情况

棚户区改造之初。街道着手对棚户区改造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重新对棚改后的社区进行调整,新建了3个社区。改造后为切实加强对居民的管理,街道党工委积极运作充实加强社区党组织班子建设,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在2004年12月日进行了选举,配齐配强4个社区的党组织,4个社区全部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并且在2005年12月5日根据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又配备了专职副书记,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注入新的活力。目前, 4个社区有4个党支部,个党小组,党员 名,其中党员以下岗失业党员名、在职党员名、离退休党员名、退伍军人和学生党员名、流动党员名。

三、 党建工作的做法、经验

两年来,4个棚改新区,在燕北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区组织工作的要点安排,按照“突出一个统领、深入两个观念、抓好五个建设”的思路,(即突出党建的统领地位,深化精品党建、特色党建两个观念,抓好组织、机制、载体、班子、队伍五个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为重点,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高,为棚改新区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具体做法、经验是:

(一)提高认识、明析思路。

2 随着4个棚户区居民的拆迁、搬迁和回迁,街道党工委充分认识到,适应当前及今后街道、社区的发展趋势,促进街道改革、发展和稳定,必须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明确要求各社区必须把党建工作作为社区的龙头工程来抓,将社区党建工作纳入社区班子成员任期目标,作为街道对社区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为全面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各社区明确了“结合社情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 “五个好”的标准,制定了社区党建工作计划,确保了各社区党建工作的稳步、有序推进。

(二)夯实基础、浓厚氛围

为切实发挥班子的核心作用,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个社区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创一流业绩的要求,狠抓两委班子建设。加强两委班子管理,突出班子的合力。加强两委班子的理论水平,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各个社区党支部通过组织社区文艺宣传、发放倡议书、开展走访和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分层次、多形式地宣传社区党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制作宣传板报、开展党建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辖区党员群众对社区党建的参与意识和对社区党建的认同感;通过“树党员形象,亮党员身份”、“党员先锋模范工程、”等多种形式开通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党建的渠道,营造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管理,注重实效

四个社区针对社区党员人数不断增多、构成复杂、教育管理

3 难的现状,不断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卓有成效发挥党员的先进性。

一是对党员实行分类教育管理。根据社区党员从业的现状,针对党员的实际,实行分类教育。对在职党员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增加党员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在环境卫生“百日行动”活动中,社区党员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清除小张贴、小广告、清扫楼道。对下岗党员开展了“下岗不失志”教育,社区党支部充分利用社区党校教育阵地,举办了4期下岗失业党员技能培训班。共有86名下岗党员接受了微机、烹饪、手工制作、面点培训,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增强了下岗失业党员创业的信心,使下岗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暧。对离退休党员开展了“退岗不褪色”教育。通过对党员实行分类教育管理,较好在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摸范作用,增强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扎实发挥不同类型党员的作用。建立了楼栋党员责任区,使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为社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为了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在社区成立了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健全了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

二是发挥电教优势加强党员管理。为充分发挥电教化教育喜闻乐见,形象直观的特点,街道党工委今年积极筹措资金,依照党员标准化活动室标准为4个社区配齐了电教化设备,社区建立健全了电化教育播放制度、“三簿一册”制度,电教片借阅登记制度、播放情况反馈制度,用制度来保证党员电教工作的正常开展。一年来,四个社区共计举办电教化教育30多场,播放时代

4 先锋、开国大典等电教片32片次,党员受教育面达85%以上。

三是以“双找”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棚户区居民搬迁、回迁频繁的特点,为了使更多的党员找到党组织,切实解决口袋党员,街道党工委按照区委组织的要求,在4各支部广泛开展“双找”活动,社区党支部成立了“双找”活动登记服务站,并明确专人负责,通过广泛联系,认真调查走访,先后找回9名口袋党员,通过开展“双找”活动增强了社区支部服务党员的意识,强化了党员履行义务的责任,提高了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的自觉性。

(四)创新载体、拓宽渠道

载体是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的动力与源泉,也是深入开展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实际工作中,4个社区不断探索党建载体和活动方式,以此推动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一是推行“党务公开阳光工程”,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出发点,大力推行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不断增强群众的参与率、知晓率,广泛接受居民的监督,将各项工作置于阳光下,减少居民的疑惑和误解。一年来,街道投资1.6万元,为4个社区制作了4块公开宣传栏,对社区的党务、政务、财务工作实行了全面公开,推动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健康开展

二是推行“党员服务工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党组织对党员的真切关怀是党员讲党性比奉献的无穷动力。

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四个社区把查民情、帮民困、解民难作为出发点,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服务百姓,造福百姓,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效果。

1、深化社区服务,增强党组织的亲合力。坚持以服务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网络,一年来,投资10万元建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大厅,实行了开门办公,推行了亲情服务、承诺服务和零距离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员活动室,实行全天候开放,为党员学习和居民活动提供了舒心、宽松的场所;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为保证棚户区居民住得好,在整个棚改之初,对新建的小区进行整体规划,并按照绿化、美化、香化的要求,北大街指挥部进行了统一施工。先后在四个小区铺设了彩砖,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绿化园地,并先后栽植了几百棵树木和各种苗木。初步形成了花园式的小区格局。及时成立了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居民的相关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在小区内设置了垃圾箱,雇佣了小区环境卫生保洁员,实行了全天候保洁,做到了日产日清、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彻底改变了原有棚户区脏、乱、差的局面;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结合新棚户区改造的实际,大力开展社区广场文化,街路文化,楼道文化建设,先后在春华,冬阳两个小区建立了两处文化广场,制作了14块宣传图板。各社区党支部结合棚改后居民的文化需求,由党员牵头,大力组织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

6 动,先后成立了老年秧歌队、健身操舞队、书法协会,初步形成了棚改居民乐有所得、乐有所为。为了丰富文化生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社区党支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关心人、凝聚人为着力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举办庆“七一”文艺演出。6月29日,燕湖、燕山两个社区举办了新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用歌声庆祝党的生日,表达对党的热爱。大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燕河、燕城社区组织党员参观尚志烈士纪念馆,通过聆听了先烈的革命事迹,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激发了党员的奉献精神。此外,4个社区,分别组织了电影放映活动。通过放映革命影片,教育广大党员和居民,珍惜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人与人和谐相处,将党的工作贯彻于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大大提升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2、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棚户区居民大多是下岗职工和城市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生活比较困难。为了切实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各社区党支部牵头,多方努力,建立了为棚户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的培训基地。还大力开展一帮一带活动,把帮扶工作延伸到棚户区的各个角落,发挥党员干部作用,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帮扶网络,目前在党员干部帮助下,四个社区重新就业的有366人。

3、完善措施,保证服务质量。棚户区改造之初。街道党工委及时与北大街指挥部协商沟通。双方达到1000平方米的社区

7 办公用房的协议。同时,结合社区换届的契机,一次性配齐新建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办公场所和人员保证。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又先后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市民学校、家长学校、计生协会及各种组织机构,从而初步实现了社会事务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同时为棚改回迁居民的生活和社会事务的开展搭建了优质服务的平台,从而增强了社区党支部的凝聚力。

三是推行“党员先锋工程”,增强党组织的感召力。

1、深化创新十支志愿者队伍的形式和方法,确保“党员先锋工程”落到实处。4个社区通过党员自愿认岗、领岗,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自身的主动性和技能优势,通过党员的申报,认领,将社区内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家电维修组、水暖维修组、配送服务组等技能型的家政服务队,通过各组的专业技能服务,丰富和完善了家政服务队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措施,先后为17户家庭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深受居民欢迎。文化宣传队,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文化专长,成立了文化宣传组、科学知识普及组、文化演出组,极大地提高了文艺宣传队的社区影响力和感召力,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帮困服务组、党员义工服务队、社区义务服务队等社会性服务组织,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和家境困难的无职党员,以服务管理为主,建立定期服务联系制度,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对建国前入党的社区无职老党员,以帮扶照顾管理为主。坚持定期走访看望制度,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及家庭生活状况。总之,通过深

8 化十支志愿者队伍建设,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2、抓好“党群再就业联合体”创建工作是“党员先锋工程”的具体体现。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在实施再就业工作中的带动作用,4个社区不断探索党群再就业联合体的创建方式,广泛开展了“四必访”和“三进三送”活动,涌现出燕都长寿康复院和选宽设备厂等辐射作用强的先进个体,有力地促进了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并且还在党群再就业联合体中组建了党支部,使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的最前沿,为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搭建了平台,为下岗职工就业和党组织在居民中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以“五好支部”创建为目标,设计开展不同的活动载体,是推行“党员先锋工程”的主要内容。各个支部都能根据支部的实际开展不同载体。以载体建设推进争创工作扎实开展,3个新建社区党支部以“五爱”为载体,积极推进人性化管理,为居民提供优质便简服务。加强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实行扶持性服务,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在棚户区回迁、入住居民安装闭路时主动上门服务,无偿提供咨询,减少居民交闭路初装费难的问题,得到居民的认可和好评。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社区支部积极向市工会申报符合救助条件的弱势群体,先后有600户居民得到了1000——500元不等的困难救助。燕河社区支部开展的“心连心”活动,倡导每名党员争做六种人,既为困难居民的贴心人、群众利益的维护人、孤寡老人的自家人、群 9 众困难的知情人、群众建议的代言人,围绕居民的需求以真心、诚心、爱心去服务居民,教育支部成员树立社区是我家,服务为大家的亲民理念。燕城社区大力开展“双做共和谐”、燕山社区开展“和谐阳光照社区”等活动,总之,4个社区各自有创新活动载体,两年来,4个社区党员共为居民做好事42件,走访贫困家庭33户,捐款520元,解决了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78件,拉近社区支部与居民交流距离,增强了支部的亲合力和影响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的开展。总之,通过推行“党员先锋工程”,增强了党组织的感召力。

四、取得的成效

1、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现在在4个棚改新区形成了有困难找党支部的风气,载体建设拉近了党员与支部、居民与支部的亲密感,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社区居民确实把社区当成自己的娘家,做到了社区党支部是我家,出现问题就找它。

2、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通过以上的做法,增强了党员责任意识,争先意识。同时也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搭建了平台,使每名党员都能找准位置,“树形象、亮身份”,在党员队伍中已经黯然成风,从而确保了一名党员一面旗。

3、社区党支部为居民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社区党支部的每项工作都是从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为居民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作为党支部增强 10 凝聚力的落脚点,因此,有效提升了社区党支部的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

1、棚户区居民就业难度大。受棚户区居民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加之相关优惠政策不能到位,对棚户区居民这部分弱势群体来讲、就业困难、收入偏低、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尽管住上了楼房,但却交不起取暖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

2、社区办公经费严重不足。棚户区改造的居民是弱势群体,加之社区新建,属于纯居民区,社区未有其它经费来源,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服务功能的发挥。

燕北街道党工委 2006年11月8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业局学法工作计划下一篇:六一节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