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建设永远在路上

2022-09-29

第一篇:廉洁建设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党员干部廉洁之心要《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党员干部廉洁之心要《永远在路上》近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

据了解,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白恩培、周本顺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透露出不少贪腐细节。

(月日京华时报)天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的妻子授意商人给自己买价值万的手镯;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住省军区大院平方米的小楼,有保姆专门负责养宠物……广大党员干部可以清醒地看到,这些落马的大老虎苍蝇都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

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却都成了贪污堕落的借口,也许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这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

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是个人的贪欲占了上风。

为官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修养身心,而不是没有查找自身原因,反而化借口为贪欲,疯狂敛财,成为贪路上的代表。

党员干部只有常怀为人民服务之心,便不会觉得生活的清贫给工作带来了牵绊。

不让借口而远离清廉,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切实担起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当看到白恩培、周本顺等人突破纪律底线,丧失党员信仰,成为阶下囚,做党员干部的你是否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历史、忘记了党纪国法、忘记了为人民服务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一定要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那是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敲响的警钟,不要为自己的堕落寻找借口,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重视家风建设,明辨是非、以身作则,管好家里事、管住家里人。

以实际行动树立干部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良好形象,为人民谋利益,以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远离违法违纪红线,时刻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心上,守住做人当官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做一名合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坚持不忘初心,要知道借口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

第二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心得体会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收入了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全面地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书中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做出了一些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纪检监察干部是反腐败的生力军,反腐败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总书记说过“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自我监督,防止出现‘灯下黑’”。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努力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到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铸造一支作风过硬的执纪铁军。

一、严以修身,坚守“底线”

“底线”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行为操守,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称职的下线指标。作为党员干部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始终坚守做人底线、党员底线和从政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一)培养高尚人格,守住做人“底线”。古人云:“ 百行以德为首”。习总书记在山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官风”决定民风,

1 “官德”影响民德。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没有高尚的品行操守作保障,思想就容易出错、道路就容易走偏、行为就容易失范。因此,党员干部首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讲道德,知廉耻,一身正气,在“底线”之上堂堂正正的先做好人。首先,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情趣低下,必然贪图物欲享乐。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往往都是从吃喝玩乐、追求物质享受开始的。其次,要保持和谐的心理状态。就是要常怀感恩之心,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认识自己;常怀平常之心,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常怀自励之心,始终以乐观的态度、豁达的心态开展工作、投入生活。在家做一名好儿女、好父母和好丈夫、好妻子,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二)坚定理想信念,守住党员“底线”。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云南省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担任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没有为妻儿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退休后,为了履行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放弃进省城安详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的扎进大山里,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创造林场价值3亿多元无偿移交国家。是什么促使他这样做,这就是信念问题,就是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仰。因此,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灯塔,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党员干部要自觉增强党性修养,政治上清醒坚定、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践行为民宗旨,守住从政“底线”。“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这里的“根”和“源”就是“群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今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近年来,个别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之所以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维护好群众利益、没有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

二、严以用权,不越“红线”

党的纪律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在“红线”之内做事,一是要严以用权,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二是要严格按照八项规定要求,持之以恒改作风反“四风”。

(一)严以用权,不越纪律“红线”。严以用权就是要在党纪政纪“红线”范围内按程序用权、公权公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不越“决策”红线、“用人”红线和“财经”红线。不越“决策”红线就是要严格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和作用,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尤其是在“三重一大”事项等方面,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

3 定,决不能搞“一言堂”。不越“用人”红线就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带头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做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努力营造正确的用人导向。不越“财经”红线就是要过好金钱关和利益关,不为物欲所惑,对凡是有碍公平、公正和廉洁的事,要做到不打招呼、不批条子、不插手干预、不徇私情,管好自己,管好亲属和身边人。要像习总书记所说那样,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事事出于公心;就是要遵循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二)改作风反“四风”,在“红线”之内担当履职。一是谋事要实,反对形式主义。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不脱离实际,反对形式主义。当前,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贯彻文件,调查研究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照搬照套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一定要以“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认真纠正,坚决整改。反腐败工作不是一句空话,不能因为面子情、心软,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应该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二是创业要实,反对官僚主义。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根据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不是以我为中心,凭经验办事,主观臆断,坐在办公室想当然下命令作主张。无数事实证明,官僚主义误事误政,是工作落实的大敌,是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寄生虫。官僚主义如果不及时解决,就有踩“红线”,越“红线”的

4 危险,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是做人要实,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人要实必须要克服浮躁心理,赖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艰苦奋斗。花天酒地、大吃大喝、比阔气讲排场,铺张浪费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充斥人们的眼球,腐蚀人们的灵魂,污染社会风气,长此以往,其发展的结果是失民心、遭民怨、激民愤,导致干群之间的尖锐对立。

三、严以律己,不碰“高压线”

“高压线”,就是国法,是不可触犯的。违法了、甚至犯罪,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坚决不碰高压线,就必须要严以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

(一)敬畏权力,心中要有“高压线”。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每一个干部都只是权力的行使者,而不是权力的拥有者,权力只能用来为老百姓服务,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服务。有权必有责,掌握了权力,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重。只要你掌握了权力,一些不法分子就会千方百计地收买你,如果放松警惕,把握不好,就会触碰“高压线”、栽跟头。

(二)敬畏法纪,坚决不碰“高压线”。敬畏不是害怕, 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表现。法纪既是对个人的约束,也是对个人的保护,如果缺乏对法纪的敬畏感,就会轻视法纪,心存侥幸,放纵自我。很多踩越纪律“红线”和碰触法律“高压线”的腐败案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法纪缺乏敬畏、知行不一的结果。山西落马人

5 大副主任金道铭长期在纪检监察系统工作,担任领导职务,也是非常精通法纪的,但最终还是走向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如果没有对法纪的敬畏之心,总是说一套做一套,即使你再懂法,再懂得纪律条规,最终也会受到法纪的惩处。

(三)认真履职,让“高压线”通电。有了“高压线”,关键要“通电”,“通电”就是执行。当前,中央对“通电”问题态度是坚决的,就是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违纪违法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又怎样做到真正让法纪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呢?这就需要突出纪检监察工作主业。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突出纪检监察工作主业,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具体来说,就是要持之以恒地严格正风肃纪,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就是加大纠风治乱力度,严肃查处民生领域腐败问题,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就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强作风建设,严肃追究执行不力、执行不到位的责任,狠抓“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突出问题;就是要持之以恒地从严治党治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厉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以反腐败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第三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赵卫东

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作风建设空前重要,各方面工作正是最需上劲的时候。越到此时,越要防止歇歇脚的思想、松口气的情绪,必须做好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开展作风建设,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存在过关思想和松劲情绪,觉得主要规定动作已经完成,后面的工作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一些部门存在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问题,有走形、变味的倾向;一些同志存在拖着不改、等待观望的现象,对应该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这些问题警醒我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松动。必须保持锲而不舍的劲头,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善始善终,还有大量的工作要扎扎实实做好。一方面,全面整改落实实际工作,如果思想上懈怠、行动上疲软、措施上不力,就无法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还应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旧问题尚未根除,新问题又会产生。会所中的歪风、奢华浪费,这些都是突出的问题,倘若不能出重拳、下狠劲、有恒心,是无法从根本上铲除“四风”的。保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警觉,涵养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耐性,才能防止“四风”反弹。才能永远保持优良的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永远不会收场,我们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真正生根落地。 “为学犹掘井,井愈深土愈难出,若不快心到底,岂得见泉源乎?把每一环节抓细抓牢,把每一步走好走实,作风建设的效果就会不断显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能逐渐形成。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杨兵

作风建设,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强筋壮骨和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及执政目标。

转作风,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禄当县委书记仅一年多时间,但是群众对他的感情、他在群众心中的地位是很多党员干部十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无法达到或超越的,这源于他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意和真心付出。文体工作者就是要学习焦裕禄对群众、对工作的那份感情,一方面把服务群众和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体现文体惠民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汲取文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以更多的优秀作品回报群众、回馈社会。

转作风,根子在思想上。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触及思想、触及灵魂,只有在思想上把各类模糊认识厘清了、把各种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动上有方向和目标、在作风上有改进和完善、在灵魂深处有信仰和坚持。

转作风,关键在行动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教育是手段和方式,走进群众、为了群众是目的和关键。活动有时限,但文体系统践行群众路线,为民、惠民永无“休止符”。我们需要更多的行动、更多的执行来赢得群众满意度。

党的干部,为民是宗旨和信念,务实是职业操守和行动准则,清廉是思想底线、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要求,争当焦裕禄式好干部、好党员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第四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习近平是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指示的。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在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力戒形式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

新华社的文章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如: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部分地区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一些干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把责任往上推;一些地方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态度漠然;有的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台下两个样。

12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指出,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对于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迅速传达学习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讨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指示的内容和精神实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各地区各部门年底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作风改作风情况作为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切实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查找“四风”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表现,采取过硬措施,坚决加以整改,务求取得实效;要坚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以上率下、层层带动,继续紧盯元旦、春节等时间节点,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

更多考试资讯:http://nmg.huatu.com/

第五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里塘小学

雷激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于12月1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上黄金时段播出。该纪录片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并反映了两年来各地落实中央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工作实践,引起社会强烈共鸣。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作风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人民群众也有了更高的期待。毫无疑问的是,作风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通过对《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的深入研读,笔者认为,党中央已经感受到了整个社会对作风建设的强烈诉求,也充分认识到了作风建设对发展大局的推动作用。所以这两年来才开展了一系列从上至下、内容详实的作风建设活动。从根本上讲,这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发展之福,也说明了党在自身建设和治国理政方面的愈发成熟。

当然,作风建设并非一日可成。目前所存在的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这一点众所周知。但党的决心也是显而易见的,党的态度更是坚定和明确的。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还是基层的“小贪小占”,都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笔者认为,社会各界在为此而欣喜的同时,更要坚信党的力量。不管作风建设之路有多少荆棘,只要有党的领导,定能攻坚克难。最为关键的是,不能因为取得的成绩而忘乎所以,要牢记,作风问题像弹簧,“问责弱了它变强”。唯有认识到作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对“四风”问题的高压打击态势,确保所有的整改和监督措施不放松,才能够使作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向人民交出优异的答卷。

不得不提的是,作风建设不是空谈,更不是空想。目前取得的成效只是初步的,要想使其稳固,那么就不能出现“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等问题。要牢记,广大干部群众最渴望的是要形成一个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的作风建设体制机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党员干部不能“干瞪眼”,更不能抱有闯关思想。必须构建更完善的监督制度、更科学的决策制度和更合理的用人制度,切实回应这一诉求,使作风建设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我们党是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所肩负的是13亿多人口的期待。在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党建工作,特别是作风建设也要聚精会神抓起来,打好、打胜 作风建设这场硬仗,以更好的作风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廉洁文化进校园汇报下一篇:离婚时财产如何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