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研究

2022-09-11

无伴奏合唱起源于欧洲天主教唱诗班, 16世纪末欧洲无伴奏合唱进入巅峰时期过后, 至今无伴奏合唱的发展步伐显得十分缓慢。我国当代无伴奏合唱出现于第九届青年歌手大奖赛, 随着赛程的不断推进, 无伴奏合唱开始逐步面向社会, 收获了一部分青年学生的喜爱。新时代的无伴奏合唱艺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合唱而言, 其存在传唱度与社会认可度较高的潜在优势。而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如何将无伴奏合唱与时代背景相融合, 是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也是当前无伴奏合唱艺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无伴奏合唱意义

无伴奏合唱对中国合唱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 无伴奏合唱对声音质量和个人专业素养都具有高标准的要求, 对从事无伴奏合唱从业者个人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 无伴奏合唱是一项团体性质的活动, 他能以社团的方式在高校内完成组建, 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能进一步滋养无伴奏合唱团的成长, 进而使得无伴奏合唱艺术在校园内推广开来, 起到帮助高校师生提升艺术素养的目的。最后, 无伴奏合唱团在校园发展成熟后, 继续面向社会开展普及, 时尚文化与无伴奏合唱相互碰撞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 使得社会广大人民开始欣赏和参与到无伴奏合唱艺术中, 从而起到提升人民生活文化审美水平的作用[1]。

二、无伴奏合唱多元化发展现状

(一) 各民族发展现状

我国的无伴奏合唱在民间的主要发展分为侗族大歌及其他民族无伴奏合唱两大类。其中侗族大歌是我国第一个被发现的流行于我国贵州、广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多声部民歌品种。侗族大歌以多声部、无指挥、伴奏为特点, 变奏灵活, 其主要以族民口耳相传, 文字记录相传为主。其他民族无伴奏合唱主要有布依族民歌以及汉族民歌。布依族民歌, 为同声重唱混合混声重唱, 声音表达独具凝重质感。汉族是中国人口占比数量最高的民族, 汉族民歌无伴奏合唱形式发展多样, 有号子, 田歌、山歌等种类。

(二) 国家发展现状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我国政治趋于稳定, 无伴奏合唱多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之情。这一时期, 我国的民歌合唱创作也随之开启, 对收集的民歌素材进行改编或将其融入西方作曲风格是该阶段的无伴奏合唱艺术创作形式。该时期民族音调在无伴奏合唱中作为主要改编元素, 在作品数量上, 无伴奏合唱作品并不算多, 但就作品艺术性和质量性而言, 都有较大层面的提升。演唱节奏及风格突出的地域风格色彩, 歌曲中偶有方言加入, 歌曲结构庞大旋律悠扬, 抒情表达效果较为明显。

改革开放初期, 曲艺艺术家创作激情也开始逐步复苏, 合唱艺术与世界接轨。我国无伴奏合唱艺术在该时期的创作类别可以根据诗词体裁、创作素材进行划分。以创作体裁可分为诗词体裁和抒情写意体裁两个大类;按创作素材则可分为借鉴民族传统音乐素材和借鉴西方现代音乐素材两个大类。

20世纪90年代中期, 无伴奏合唱民间改编创作手法多沿用五六十年代创作手法为主, 声部关系呼应陪衬主旋律, 综合运用了主调、支声和复调思维。体现了当代无伴奏合唱技术与传统合唱技术的激荡融合。语言、旋律及和声在多声部音乐中的穿插, 使得民族音乐富有了立体之美, 从而也大大促进了无伴奏合唱与民族相融合。此外, 将部分独唱类歌曲改编成了无伴奏合唱歌曲无形中帮助无伴奏合唱多元化开拓了崭新的领域。

(一) 流行风格无伴奏合唱

我国最早的当代无伴奏合唱团是1994年建团于中国香港“姬声雅士”无伴奏合唱团, 该团也是迄今为止仍旧在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声乐团之一。当代的无伴奏合唱艺术与传统合唱艺术是相辅相成的, 无伴奏合唱艺术既融合了传统合唱的主旋律, 又在传统合唱基础上添加了包容性、节奏性、高声部个性等特征。中国大陆当代无伴奏合唱首次出现在第十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 随之带动了众多高校无伴奏合唱社团建设, 随后国内无伴奏合唱训练营、内无伴奏合唱中小型比赛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二) 童声无伴奏合唱

改革开放后, 儿童参与无伴奏合唱训练开始逐步受到社会认可, 由此童声无伴奏合唱艺术开始朝着专业、表演的性质方向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童声无伴奏合唱艺术内容多以体现国家繁荣复兴, 儿童健康向上为主, 部分优秀民歌也改编成为童声无伴奏合唱作品。

三、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研究

无伴奏合唱是合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当前, 人们对无伴奏合唱艺术认知度不高, 社会普及率较低, 人们缺少对无伴奏合唱的体验过程, 自然无法将无伴奏合唱多元化与自身文化生活产生紧密联结。但对于合唱艺术从业者而言, 应该体验无伴奏合唱多元化与伴奏合唱的关系联结, 进而能牢牢把握无伴奏合唱要素, 熟练掌握无伴奏合唱要领, 最后使无伴奏合唱质量得到提升。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可以从创作多元化、表现形式多元化、表演风格多元化和音乐风格多元等四个方面展开多元化拓展。

(一) 创作手法多元化

创作多元化主要包含仿效改编、自我体验、讨论分析三个层面。仿效改编及无伴奏合唱创作者依据自身所学知识经验, 结合现有无伴奏合唱知识进行改编, 是无伴奏合唱必须经历的基础阶段。这一时期, 无伴奏合唱可以遵循事物认知规律, 无伴奏合唱作品逐渐从容易升至困难, 从浅层次改编逐步迈入深层次, 逐层递进, 遵循无伴奏合唱基本原则, 仅进行音乐作品的基本改编, 不进行全方位的新作品创作。自我体验是在仿效改编阶段层次基础上升华而来, 其与仿效改编在本质层面异化就已十分明显。自我体验的开端, 不是一味仿效他人作品, 而是创作符合自身要求的作品。

自我体验侧重于仿效改编后, 对自身改变的作品不断练习、体验, 进而逐渐将创作情感带入美好生活之中, 发现蕴藏于生活之中的音乐素材。讨论分析应不拘泥于单一作品的创作心得, 而是将其推进拓展为团体活动, 在前期改编创作或个人独自创作结束之后, 将作品公布于团体内部, 展开创新讨论。在相互挑战、相互提问、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无伴奏合唱创作多元化的灵感。

(二) 作品风格多元化

由于作曲家风格、地理地形条件的限制、演唱风格的不同, 无伴奏合唱艺术在作品风格层面体现出多元化特征。

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同时代文化, 催生了若干无伴奏合唱艺术作曲家, 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云南作曲家刘晓耕与华人作曲家陈怡就是典型的例子。刘晓耕工于当代作曲技法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融合, 故其作曲风格多包含云南风格, 其代表作品《月亮今晚要出嫁》就体现了其独具风格的作曲特点。陈怡则偏好于诗词与曲调的结合, 陈怡作品中使用歌词作辙韵是其作曲表达特点之一[2]。

不同区域民族也存在着不同的独特音乐风格, 无伴奏合唱艺术作品风格与其族民的生活环境, 风土人情具有不可分割关系。陕北民歌产自于居住在黄土高原的陕北人民, 其高亢的旋律体现了人民内心的思想情感。而蒙古民歌则包含了马头琴等具有浓厚地域文化元素, 使得蒙古民族无伴奏合唱蒙古气息浓烈[3]。

(三) 表演风格多元化

表演风格多元化, 指的是在无伴奏合唱中表演元素的展现各不相同, 美轮美奂。无伴奏合唱的表演不再限于固定的表演形式, 借鉴其他表演的长处及风格, 博采众长吸取其他表演优秀经验, 运用多元的表演种类, 完整呈现无伴奏合唱中情节表演的张力与灵动之感。

相同的一首歌, 各合唱团能根据其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唱出不同的风格, 表演风格也各有所长, 各具特色。表演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而言是无伴奏合唱的组成元素之一, 表演轻松、自由等特征元素的加入对无伴奏合唱的舞台效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舞台效果与合唱效果是紧密关联的, 好的舞台效果必然对合唱效果变优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表演风格多元化将助力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的发展。

(四) 音乐风格多元化

2000年后, 中国合唱艺术随着文化需求的增加迎来了发展的小高潮。在合唱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我国衍生出种类繁多的音乐风格, 流行音乐文化受到新青年一代的追捧。无伴奏合唱的多元化艺术发展路径, 需要融入流行音乐部分内容, 组合形成让普罗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文化艺术体。不同的人群组合传唱, 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音乐表现风格, 进而助推无伴奏音乐风格走多元化艺术发展道路。

四、结语

在合唱事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硕果累累。而中国当代的无伴奏合唱在民歌改编创作、借鉴传统音乐元素创作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无伴奏合唱演唱多样性、高雅性所体现的和谐、纯净的韵味符合当代人民文化需求, 为现代人民所喜爱, 是当代人民现实生活情趣的艺术表达。

摘要:合唱艺术是音乐表演中较为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 而无伴奏合唱是合唱训练中较难把握的一类合唱方式。作为合唱艺术中殿堂级的表现形式, 其对人声的品质追求堪称极致。随着合唱艺术不断发展, 无伴奏合唱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我国目前无伴奏合唱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对无伴奏合唱的相关研究也多为纵向的条线分析, 而对无伴奏合唱的多元表达研究甚少。本文从无伴奏合唱的作用意义出发, 探究了无伴奏合唱多元化发展现状, 最后对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展开研究, 逐步梳理出无伴奏合唱多元化主要艺术表现形式, 旨在为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研究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关键词: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

参考文献

[1] 宋扬.关于无伴奏合唱多元化艺术的研究[J].艺海, 2018 (08) :28-29.

[2] 孙嘉艺.《陈怡音乐创作美学观——以无伴奏合唱为例》[J].中国音乐学, 2016 (04) :146.

[3] 莫日根高娃.蒙古族无伴奏合唱艺术形态特征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 (03) :55-5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考下一篇:优化多媒体教室环境,构建人性化教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