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2022-09-14

一提到学困生, 大多数教师往往容易形成一种定势:即学困生“难教”, 因而没有采取必要的手段、措施、方法, 听之任之, 甚至放弃。而学困生也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 觉得老师教的“难学”, 对教师的教学反感, 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到哪, 继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教师“难教”越不想教, 学生“难学”越不想学, 周而复始, 学困生越来越多。这是当前不少乡镇小学面临的普遍而又最棘手的问题。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教师, 我在教学工作中, 深刻地认识到在实施新课改时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 是当前每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 要深究学“困”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长期的。只有找到病源, 从源头挖起, 病才可能根除。我们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接触, 仔细、深入地触及其内心深处, 感知学生的灵魂。要与学生多谈心、多交流、多勾通, 多站在未成年人的角度想一想, 本着理解的原则, 摸清其犯错误的原因和动机。同时, 想办法接触他的同学和朋友, 从侧面了解其活动的环境和背景。还可直接同家长联系, 采用通电话、写信、约会、家访等形式, 更深层次的了解其小学学习生活背景、家庭教育背景、人际关系背景、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成长经历等等。只要我们为转化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就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 采取不同的转化策略及手段。

2 要细做学“困”的思想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是缺乏自信心, 总认为自己做得没有别人好, 脑子比别人笨, 低人一等, 于是远离同学、远离老师、孤傲、性格乖僻、自暴自弃, 这对学困生的学习和成长极为不利。因此, 作为学校、作为老师:第一, 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找学生个别谈心, 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有的一次两次谈心还不够, 要深入细致地做工作。以心换心, 激起学困生的共鸣, 这一点特别重要。第二, 教师要转化学困生的消极思想, 学校、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四管齐下, 共同来抓, 同时还要发动其它同学来帮助学困生, 让学困生觉得没有人歧视他们, 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还要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不能急躁, 有时还可能出现反复。具体作法可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寻找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给学困生讲一些身边的事例, 讲清事例中的人物是怎样转化的, 让学困生有真实可学的根据;二是激励信心、教师可通过家访, 与家长取得联系, 让家长和学校共同来关心他们, 帮助学困生树立成功的信心;三是及时表彰, 只要学困生有一点进步, 就大力表彰鼓励;四是帮助学困生树立目标, 目标不要定得太高, 要让学困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样,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困生就能得到转化。

3 要敢做学“困”的榜样

我认为:在教学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首先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以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出示范, 不失时机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让学生从内心敬服。还要有良好的教态, 良好的教态即“三心”。对学习困难生要做到:关心、耐心和细心。教师的教态对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自我评价低往往是从老师评价中得来的, 教师的情感对学习缺乏信心, 自我评价低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很强的激励作用, 也可以产生负作用。教师讲求心理策略, 对学生加强“暗示法、戴高帽法”, 因为精神奖励比物质鼓励更重要, 教师通过语言、行动把精神传给他们, 自然地学生会敏感到:“有用”“无用”“有能”“无能”。

4 要给学“困”爱的希望

俗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日常班级工作中, 有人一见后进生违反纪律就声色俱厉, “只给冬天而不给春天”;甚至不许同学与后进生交往过密, 认为“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给后进生带来心理方面的阴影, 就像一棵始终得不到阳光照耀的树苗, 怎么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呢?因而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爱。?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 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 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如果没有爱, 任何甜言蜜语都无法打动一颗冰冷的心。作为教师, 要用真诚和热情去填补他们情感的空缺;用温暖和爱心去修补他们心理困惑;用信心和关爱去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只有这样, 后进生才能乐意接受帮助和批评;才能帮助他们重拾自尊, 培植自信;才能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他们从后进走向成功。转化后进生, 我们就要多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 因为多了一份关爱, 就多了一份宽容。

5 要培养学“困”的意志力

众所周知, 学困生也有“表现欲”, 同样希望在各方面“鹤立鸡群”, 但其对学习不感兴趣, 缺乏动力和意志力, 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往往打“退堂鼓”, 但积极向上, 锐意进取之心人皆有之, 而上进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需要坚强的意志作为基础, 而学困生恰恰缺乏这种顽强的意志。他们的内心很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 必须注意锻炼他们同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力, 并且途径有很多, 比如, 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一定困难的, 必须经过意志努力才能完成的情景, 当其遇到困难时, 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 但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 要让他们独立完成;教导他们如何去遵守课堂纪律, 让他们找一个班内最遵守纪律的同学作为榜样, 时时以 (她, 他为标准, 并把自己的行为与他 (她, 相比较, 找出存在的差距, 反省自己的不足, 并要长时间坚持;倡导长期坚持帮妈妈做一种或两种家务, 倡导每天坚持写二、三百字的自省日记, 倡导每天写五分钟的字, 倡导校外无监督的文明行为等等。引导他们自觉克服不良习惯, 培养与各种不良诱惑作斗争的意志力。

总之,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辛勤的劳动, 也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 只有我们有信心, 有恒心, 本着“人人都有才, 人人能成才”的观点, 用心对待每一个“学困生”, 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新方法, 用爱心去感化, 转化“学困生”就能够使学生不再“学困”, 教师不再因“生困”而“困”, 就能够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是面向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理想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根据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规律, 以慈母般的关爱、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细致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学困生,沟通,思想,榜样,自信心,爱心,意志力

参考文献

[1] 陕西教育.

[2] 咸阳教研.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女性服装发展解读女性艺术下一篇:芬兰精英体育发展的历史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