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现状、问题及路径研究——以黄河科技学院为例

2022-09-13

现如今,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不争的事实, 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在经济新常态下,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在此阶段, 民办高校也在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

一、黄河科技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

黄河科技学院创办于1984年, 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在创新创业大潮的推动下, 建成“创客工作室--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了充分了解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建设的实施情况, 特对此开展了问卷调查。

(一) 样本的选择

此次调查涉及本科、专科学历层次共10个专业的学生, 覆盖了理、工、经、管等多门学科。本次问卷围绕学校对创业教育的认知重视程度、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开设的种类及其高校创业教育师资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访谈, 调查收回问卷200份。

(二) 调查现状及分析

如图1所示, 调查发现有58.39%的学生提到学校开设有选修课和必修课, 说明样本学校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在全校普及创业教育。必修课重视的理论教学,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理论知识, 然而创业教育未以专业课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 也未重视学生创业观念的梯度发展变化。说明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 创业教育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

双创课程开设形式集中在开设专门课程、专题讲座等方面, 其学生选择比例占到67%, 创业大赛选择、学生社团选择比例占到60%。而创业教育服务机构占得比例却相对较少, 图2中有30%的学生并不清楚学校是否有提供创业资讯服务的机构。图3有53%的学生对举办创业活动的次数也并不清楚。说明创业教育的宣传并没有做到大众化和普及化, 有些只是流于形式, 并没有使得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创业的氛围。

学校创业教育的老师是一般老师或专业课老师、行政岗工作人员, 这些老师没有接受过创业的培训、没有创业经历, 甚至有些不懂经济学或管理学, 邀请有创业经验的社会人士授课的情况较少, 直接影响创业课程的效果。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高校认为创业就是浅层次的就业, 导致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初期重视度不够。家长会觉得小孩刚毕业, 没有经历社会的磨练, 没有与社会接轨, 创业必须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模块干到一定的程度了才敢创业。创业本身自身存在风险, 家长担心小孩不能承受创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二) 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

就业形势严峻, 多数企业也是看学历看成绩看在校表现, 许多大学生打算通过考验、考公务员、出国深造、考证等方面来开拓自己的前途, 自然而然就不愿意去了解创业。另外, 创业教育课程归属于就业办或者商贸学校下设的一个课程, 导致许多的学生并不是很熟悉。

(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创业教育未体现梯度式发展, 不能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需要, 并未邀请企业家或者公司的高层来指导学生创业, 致使学生对学校的创业比赛参与度不高。网络授课形式简单, 固定时间内放完视频就算上过本节课。没有权威性的教材, 课程讲授更多地依赖教师的理解和经验。

(四) 课程方案设置不详细

创业课程类别单一, 基本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讲座、比赛方面。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创业理论课程主要是由金融、财务、管理相关的理论课程组成, 没有跟学生的专业有效融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基础教育、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等方面的课程不全面。

(五) 师资力量薄弱

从师资层面来说, 教师都已具备了创业理论, 而真正有创业经验的较少, 缺乏实践型师资, 教学内容及方式滞后。高校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一般有相近专业的教师担任创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 资源不足的情况下, 也会由辅导员和行政人员以兼职授课的形式进行授课。

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建立层次分明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

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共性目标, 认知层面教授学生创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情感层面强调学生创业的课堂状态、兴趣, 操作层面培养学生一般的实践技巧、管理技能等, 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学生设置个性目标。

(二) 提高创新创业意识

打造知名创业品牌活动。开展创业论坛、创业大讲堂等活动, 并将其系列化、常态化、持续化[1]。支持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青春等各类创业大赛, 利用各种平台和活动开展创业交流活动等。宣传创业故事, 表彰创业先进学院和优秀个人事迹。

(三)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重点建好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完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建设, 并引进行业课程、与行业共建课程、课程外包、课程改造等方式, 构建科学合理、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2]。

(四) 规范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在评价对象上, 要对课程本身、教学以及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在评价方式上, 坚持量化和质性评价;长时和短时;总结性评价与生成性、诊断性评价结合等[4]。在评价原则上, 要弄清楚为什么评价、评价什么等。完善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

(五) 引入创新创业师资

专职教师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力军, 在教授内容、教授方法与教授手段等方面需创新。聘请有创业经验且有学术背景的人士兼职授课, 聘用经验丰富的创业者与企业家、行业经理担当客座教授, 举办创业讲坛、圆桌会议等活动。实施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互派人才进入高校或企业挂职。

摘要:创新创业是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关键要素。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席卷全球的教育浪潮。本文主要以黄河科技学院民办高校作为直接实践者, 从多个角度研究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民办高校,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小珍, 李京徽等.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问题及效果提升——基于河南省10余所高校的调研[J].大学教育, 2018 (3) :154—155.

[2] 蔡壮华.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0:11.

[3] 舒心.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 2011:11.

[4] 河南创新创业发展报告 (2017) 双创基地的培育与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从法制统一角度分析我国地下水资源的立法问题下一篇:关于彭阳县生态建设问题的反思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