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大学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文化,审美主体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以“中和之美”的趣味为美学追求,积淀和生成着大学的文化精神。在当前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大学的审美文化精神被淡化、遮蔽甚至割裂,导致了大学人文性的偏离和丧失。

第一篇:高中生消费论文范文

高中学生“英语语言消费”调查研究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正如时间投入的多少可以反映动机强度的大小一样,在教育消费上的投入多少也可以看成是动机强度的外在表现之一。

英语语言消费属于教育消费的范畴,它是指围绕英语语言学习展开的消费活动,包括参加英语语言学习强化班,购买相关学习资料,参加相关英语语言水平测试等的支出。由于语言消费与英语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学生英语语言消费进行调查和了解也就十分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调查从一个侧面来发现他们英语学习动机的强度。本研究拟通过对样本的调查对这一问题作一定的分析,通过对英语语言消费探究英语语言学习的投入大小,以及发现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性别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四所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重点中学一所,外语学校一所.普通中学二所。涉及到的班级共11个班,其中文科3个班,理科8个班。由于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各班的人数相差较大。因此在各班中又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使各班被调查人数在45人左右,其中人数最多的48人,最少的40人。所有调查对象所学外语均为英语。

测试时发放问卷510份,收回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94.3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工具是自行编制的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A 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包括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家庭背景等。

B 学生基本情况调查:包括性别,就读学校的类型,分科等。

C 外语教育消费情况调查:即平均每月教育消费水平、英语语言消费水平及主要英语语言消费项目。

在测试之前就“你(你的孩子)平均每月在教育上的总体消费和在英语学习上的消费状况及主要项目”对50多名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英语语言消费水平划分了4个等级,即低于50元、50-100元、100-150元、150元以上,教育总体消费的4个等级分别为:低于200元、200-400元、400-600元和600元以上。这里的两项消费均不包括学生在校的学费、书费,只包括学生自行购买辅助资料(包括参考书、辅导材料、电子词典、复读机、光碟等)、各项补习等的费用。

统计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家庭背景、学生性别、学校类型、分科等因素对英语语言消费的影响。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 英语语言消费的总体情况分析

下表中反映的是所有学生英语语言消费的平均水平及在各档次上的人数及比例,英语语言消费与教育消费总体水平的差异。

表2的数据显示,从总体上看,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上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他们在教育总体消费的平均值(a=0.000)。这就反映了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上的投入在整个学习投人中所占的比例较为突出,明显高于平均的学习投入。在各档次上的人数比例也有较大差异。也就是说,有更多的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上的投入比在学习的总体平均投入要多。

2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的比较

表3中的数据反映了不同的家庭背景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三组之间消费的平均值有着明显的差异(a=0.000),这说明了三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投入也有较大的差异。

教育消费的投入与家庭所处环境有关。首先,地区间经济非均衡发展导致教育消费的非均衡性。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如同其他商品和服务一样,教育需求受到收入因素的约束。

其次,地区间教育回报的差异也影响着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教育经济学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出发,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力素质的作用。因而教育不仅是一种消费,还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

第三,自然环境及客观条件如地理、环境、交通等状况也会影响教育消费支出。来自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信息灵通、人口稠密的主城区的学生能更方便地接受更多英语教育,而对于区县城镇和农村家庭来说,即使他们与主城区家庭具有同等的投入意愿,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教育资源不如主城区资源丰富。在外语方面的投入渠道不多,也无法刺激语言消费。

3 不同性别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的比较

男女学生在外语方面的消费也显示出了较大的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女生每月在外语方面的消费集中在100-150元之间,而男生在外语方面的消费每月约在50-100元之间则占大多数。每月外语方面消费为100-150元的学生中女生有85人,占女生比例的37.12%,男生只有47人,占男生比例的18.65%。不过有趣的是每月外语方面消费超过150元的男生比例比女生比例略高。

通常女生被认为比男生在外语学习方面更有天赋,一份问卷调查曾显示,76%的女大学生觉得英语学习过程本身能使她们获得成就感,她们对语言感兴趣,比较喜欢英语学习。在耳濡目染之下,不少高中女生都有“学好语言是自己本份”的观念。不少女生认为在体力、抽象思维能力不如男生的情况下,必须学好外语。否则缺乏竞争力。社会导向让女生对外语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因。在内外驱动力的驱使下,女生在外语方面的消费需求得到家长普遍的支持。

4 不同分科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的比较

不同学科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上也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科学生英语语言消费明显高于理科学生。

通常影响学生在学科上投入的因素主要为:兴趣、学习难度、重要程度。

从兴趣方面来看,文科学生中有不少希望考外语专业,因此外语学习的动机比较强烈,对外语就十分重视,外语消费也较高。理科学生多数愿意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理工科的专业,因而会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理科学习上。在调查中发现,文科学生中购买复读机、磁带等的比例也超过理科生,文科学生课余时间请家教补习外语的也比理科学生多。

从学习难度和重要程度来看,理科中的物理、化学等科目相对而言难度较大,理科方面的竞赛又较多,理科导向明显,容易导致学生重理轻文,在数理化学习上加大投入,相对而言,外语的分量就比较轻,所以在外语上投入不多。而在文科方面,外语是抓分的重要科目,外语考不好就意味着总分低,高考失利。所以,文科学生普遍在外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比如请家教,买辅导书等。

5 不同学校类型学生在英语语言消费方面的比较

从调查看出,三类学校之间学生的英语语言消费平均值的差异十分显著(a=0.000),表现在重点中学和外语学校的学生在外语方面投入的金钱也大大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

在外语学校,外语当然是他们最重视的科目,在重点中学中,由于竞争十分激烈,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地学习,因为在这里学习成绩是决定性的。为获得更高分数而有高投入是值得的,这包括时间,也包括金钱。所以,在重点中学的学生中有21.2%的学生每月在英语方面花费超过150元,有30.7%的学生花费在100-150元之间。他们主要消费在请家教和购买工具书和学习资料上。

而普通中学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如另外两种学校的那么高。因此他们对外语学习上的要求也不如前两类学校的学生那么高,在这些学生中,英语方面的消费在100元以上的累计只有24.6%。

三、结论

不论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是何种类型,他们学习动机的强度都反映在学习的投入上。既然经济上的投人受到了动机的驱使,那么他们英语语言消费的程度也能反映他们学习的动机强度。

从上面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上花费比其他学科花费多,可以说明其英语学习动机强度远远大于其他学科。同时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动机强度也有所不同。主要表面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花费不同,不同分科的学生花费不同,男生女生花费不同,学校类型不同花费也不同。

但同时在调查中也反映出学生语言消费上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现象非常普遍。从学生自身的角度上看,在消费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盲目性较大。许多家长平时忙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结果盲目轻信,这样既浪费了孩子的时间,也造成了金钱的浪费。其结果是投入效果较差。而且在消费过程中攀比心理也比较严重。别人买了什么辅导材料我也买。别人进了什么辅导班我也进。多数人并不是从自身的实际需要考虑。从子女的教育上看,进重点班,考大学,上特色班是众多家长的心理,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愿望和投资培养的积极性是无可非议的。不过这种心理,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此不论家长还是学生本人,在英语语言消费上都应该理性一些。

作者:李 军

第二篇:从“消费”回归“审美”:大学文化精神要在美育中生成

[摘要]大学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文化,审美主体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以“中和之美”的趣味为美学追求,积淀和生成着大学的文化精神。在当前的消费文化语境下,大学的审美文化精神被淡化、遮蔽甚至割裂,导致了大学人文性的偏离和丧失。加强美育,实现大学人文品性和审美特性的重塑,既是大学审美文化精神的本源式回归,更是大学应对消费文化意识形态冲击的现实策略。

[关键词]大学;审美文化;消费文化;意识形态;中和之美

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现实语境中,中国的大学面临着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强力冲击,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融会、功利意识与人文品性的混生,成为了大学文化精神生成的话语维度和驳杂主题。而在自身的发展和衍变过程中,大学教育的功能、结构和机制、体制的多重变化,也使得大学文化精神的时间记忆(历史积淀)、空间拓展(话语形态)等更多地显现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特征相互交错的具象状态。在这一现实境遇中,带有“失真、失控、失态、失魂”等特征的种种大学校园的文化表象既让大学教育的从业者深感忧虑,也让社会群体对于大学文化的本真精神有了更多的困惑和拷问。

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伴随着人类知识理性的积淀和文化观照视野的扩大,越来越显示出内在的模糊性和多义性。但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文化的符号象征意味,文化作为物质、精神和符号商品进行生产、消费和传播的功能,以及文化作为权力载体在公众交往行为中的映像作用等,成为文化学者、人类学家言说的焦点。如克利福德·格尔兹指出,“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在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和对生命的态度。”他的这种“象征人类学”的观点所谓的“符号的象征意义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下,恰恰契合了全球后现代文化的一大特性———符号消费。也就是说,在社会生活中,文化的物化品性被极大地张扬,人类审美的诗性智慧屈从于商品消费的物欲,审美的意识形态被掩藏在商品经济的消费话语和科技信息全球化、市场和象征符号主宰下的“自由主义”的消费幻象下,人的精神家园日益碎片化,远离生命的本真澄明之境。

大学文化作为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着社会文化的整体性、普遍性特点,又具有着亚文化的个别性和独特性。自现代以来,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学校园文化,在形式上始终表现为一种以精英意识为主导的多元文化的聚合,在内容方面则体现出知识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主导作用。而纵观中外大学的文化精神的养成,显现在本质追求上,大学文化事实上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文化。以知识分子群体和现代人文知识所构成的大学的独特文化“习性”,体现在其以多姿多彩的情感体验、生活内容、行为模式和审美意味,反映着不同主体内在的精神旨趣。在大学校园的文化领域里,师生个体和群体在科学求知、发展个性、彰显理性、完善生命的过程中不断改造着自己的意志世界,重建着高质量、高品位、个性化的特色风俗、习惯和传统,朝着“身体自由”和“灵魂自由”的理想彼岸坚实迈进。这是在知识理性熏陶和浸染下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模式和象征体系,体现着大学文化应有的智慧风貌和理性特征。从社会文化的整个系统来看,这更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先进方向的要求,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新的价值和伦理尺度、提供先进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标杆式”的和谐文化、诗性文化。

中国的大学始终立足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园地,其文化的审美特性表现在大学校园的文化精神始终体现着“中和”的美学宗旨和人文诉求。无论从早期的大学教育注重启蒙和现代性的人文理念来看,还是从新时期大学教育注重开掘当代文化人群体的先锋姿态和精英意识来看,中国大学的学术活动和人文理念始终立足于促进人的理性精神和感性审美意识的自觉成长,使大学文化的生产者、传承者在面对客体对象世界的时候铭记和强化主体精神的“意志”,始终寻求着由“本我”到“超我”的超越,主体始终向往着生命不被尘俗物欲所遮蔽的自由澄明之境。也就是说,在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下,我们的大学虽然源自西化,但其拥有着坚实的本土文化根基,受中华文化特有土壤的滋养,它不只是注重启蒙理性,追求以知识“解放”自我,而是始终表现为建构主体精神和趣味,讲求人文化育、追求天人合一、力求德性品格的磨砺和教化。因而大学的人文诉求有着独特的美感体验,更富于生命的感性。谈到大学文化是一种感性文化,我们就不得不反思每一个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过程了。在大学校园里,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所谓“大楼、大师”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感性。大学无疑是一个让人不断超越和飞升的生命自由之境。这种超越,不只是表现在每个个体自身学识的积累和理性的成长,还体现为身心的平和与感性的愉悦。在对于校园客体化的审美对象(校园建筑、教学过程、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公共关系交往等)的感知过程中,主体陶醉于物化表象所具有的独特美感中,并在积极参与校园建设的实践活动后更多地体验着、收获着自我“本质力量对象化”之后的快感。同时,伴随着自己在学海求知中不断从懵懂无知走向满腹经纶,在反复的自信、自卑中走向自省、自立,主体一再地丰富和积淀着自身的审美经验,或充满“悲悯之情”、或享受“崇高之意”,内心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强大的磁力场,感召和激励着自身、他者。而大学的师生群体之间,也因为相互间较少功利性目标的交往而淳朴、动人,为审美表象的生成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心理基础。

同时,大学文化的审美特性还表现在大学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引领和辐射层面。也即大学作为社会先锋文化的发源地所显示的旗帜、标杆和尺度功能。在传统意义上,大学被称为“象牙塔”,它既是一个人文理想教化的圣地,也是一个固守精英品性的精神家园。一方面大学在“崇礼”,为人们经世致用而碰撞、汇集智慧的火花,引导人们从“器识”的跋涉中积淀、丰富其“工具理性”,另一方面大学也在“求道”,它要努力成为文人们从大干世界的尘嚣中超脱自我、“精神还乡”的归途,引导思索者灵魂飞升,寻求通向生命彼岸的自由境界中国古代先贤曾将“新民、明明德、止于至善”作为古代的“大学之道”,就很清晰地说明了问题。而在现代大学的发展史上,启蒙精神和主体性的弘扬,则成为了大学文化精神的主潮。这也正是大学文化所包容的现代性的突出表现。

大学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在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大潮中能够始终如一地保留自我的独特习性。真正令我们焦虑的是,在当前公众的文化观照视野里,中国大学的特有气质和人文根基不再让我们引以为豪,正像全球知名大学的公众品评中,中国缺乏世界知名大学的原因往往是“硬件豪华,缺少文化”,这种富有讽

刺意味的说法,既可以从大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的不足来考论,更能从钱学森、杨振宁、季羡林等大师级人物对国家领导人语重心长的建言中得到印证。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在大众化教育的征程中不再“文采熠熠、光华灼灼”,反而是愈加消费化、物欲化、世俗化?这一方面是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普遍性影响,如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学科门类的条分缕析,导致了“实用理性至上”,大学的审美文化精神隐隐剥离。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在大学文化精神的陶铸和传承方面,在应对多元意识形态观念共生的“杂语喧哗”的语境时,缺乏科学发展观念的主导,没有形成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气派的大学文化发展模式的“产业链”,软环境的改造没有跟上。

必须认识到,大学的校园文化不只是受社会文化“大气候”影响所形成的“小气候”,在知识分子四海云集、思想和智慧相互交锋的文化园地中,也会萌生出许多新鲜的、充满生机的文化因子来,为社会的道德规范、精神传承和文化创新树立精英意识、启迪理性思维、灌注青春活力。概括起来,社会主义大学的职责和使命不只在于培育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更主要的是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其文化的先导功能,只有如此,大学的审美特性才能够真正得以显现,大学文化也才能够回复其本真澄明之境。

当前,随着中国社会大众化、消费化语境的逐步确立,中国大学文化的审美意味日趋淡化,而其消费品性却在不断增强。高校的许多师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时,缺乏自我和群体的认同感,往往容易“自失于围城之中”,忘却了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来“书写”自己作为社会精英文化一份子的独立身份,时代责任感的淡漠以及民族文化记忆的敏感性的消失,导致了其思想上的百般困惑和行动上的种种盲从。而在高教大发展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在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时存在着偏差和误读,过分地强调了对于个体自由品格的宽容、理解,而没有充分地认识和行使大学的先进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功能,缺乏了应对多元文化变更形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学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们,往往不是主动适应大众文化的需要,在快餐化、复制化、庸俗化的言语行为和消费心理背景下寻求自我“文化人格和主体精神的突围”,而是把自我等同于社会大众群体,刻意迎合大众文化的低俗趣味,甚至乐意在一种文化消费的幻象之中自我放逐,结果导致精神志气的靡顿和意志世界的贫乏。面对镜像化、拟像化时代的种种后现代的审美特征,大学传统文化精神的厚重、博大、宽容、严谨等质素被一再消解,大学校园生活所应有的文化气息、自由品质、民主氛围、和谐精神、高雅志趣等淡化了。从个体到群体,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过于注重符号包装,注重外在形象,着眼当下、崇尚豪华的享乐主义趣味和个性体验大行其道,主旋律、主导意识形态和多元审美话语、诗化的公众行为往往不能很好地融会贯通,群体之间容易出现令人惊异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经验模式的隔膜。于是,“散漫而非浪漫,得言而非得象,审丑而非审美,重文而不重质,求形而不求神”的“单维化审美文化”日益滋生和蔓延。传统人文教化的优秀传统的退场、经典艺术审美形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边缘化、媚俗艺术在大学校园的乐此不疲,都折射出了大学文化审美特性和美育教育规律的被“遮蔽”。这些负面现象,显现出大学亚文化在与社会多元文化碰撞交锋的过程中的“失势”,既严重影响了大学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大学自由精神的积淀,也导致了大学校园公众交际的不平衡和各种权力话语的无序争斗。大学应有的人文圣地的姿态和形象,得到了不应有的消解和颠覆。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智慧含量的审美文化,它吁请着审美者的“无目的性而合目的性”的观照和“主客相融”的倾情参与。这样一种独特的审美特性注定了大学文化的终极使命。而当前大学文化建设所面临的现实语境和生存困境,只能说明现代大学在知识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双重重压下走向了自我“消费化身份”认同的境界,这是一种和谐文化主旋律的变调,也反映了大学文化在生存过程中的“自失”状态。“文化模式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我们用来为自己的生活赋予形式、秩序、目的和方向的意义系统。”大学的审美文化所具有的深刻人文意义和独特美感经验,往往会形成我们内心的信仰体系和感知系统,启迪和支撑着整个社会和群体的良知、理性。因而,重视大学审美特质、培育独特的审美文化,是我们为新生活树立良性的秩序、为主体精神世界提供规范的尺度、为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确立崭新的目的和意义的智力基础。纵观古今著名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成功的典范。如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美育教育思想,就成为北大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象得以生成的关键,并辐射、扩散为一个时期中国现代文化的个性风格。同时,培育大学文化的审美特性,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完成当代人文知识分子使命的必然要求。新时期以来,“人类开始更自觉更人道更自由地判断自己和世界。人文知识分子负有促进人类更自觉更人道更自由的使命。”“现代人文知识分子独立的群体意识与独立的人格应当是人文知识分子阐释并守护世界现代意义的产物。”

要改变大学校园文化的种种“消费化”倾向和趋势,使其不断地走向“审美化”,就必须努力恢复大学文化的“诗性”本质。当前,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倡导“以人为本”,是因为大学办学的根本立足点是育人,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为高校的科学发展营造和谐校园的软、硬件环境,其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孕育和生成大学的文化精神,并将之辐射、传播到全社会,借助大学这一文化平台,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应该具备的精神意蕴、风俗传统和价值内涵等广为宣扬,从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思想的先导和实践的示范。为此,我们必须从重建当代大学文化的审美特性出发,建构起以美育为核心的大学审美文化教育体系,实现大学人文品性和大学师生审美精神的本原式回归。

首先要倡导和构建大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和现代学术自由精神,弘扬大学的“德性”(也即其启迪文明和智慧、教化道德和人伦的本质价值观),并在其中渗透当代的竞争意识、主体精神意识、多元文化意识等,使广大师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思维理性在广阔的学术空间中自由生长。

其次,要力求大学校园内言语交际模式和功能的转换,力求在智慧化、通俗化、审美化、趣味化的公众言语中拓展青年人的审美想象空间,用“美”的形式来昭示“真”与“善”的内涵,在高雅、中和、宁静、从容、多元对话的氛围中积淀起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深度,使校园的青春亚文化与时代主流文化合拍,从而求得青年的生命尊严意识、文化价值理念、审美趣味尺度等的和谐统一。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大学的校园文化是较高层次的社会文化,作为一种审美经验,它将以“意象”的符号意味来产生凝聚力,长久地存留在师生的审美经验模式中,那么在具体的文化实践中,就必须注重以“意境”的创造为目标,以“情感”的激发为纽带,在文化的载体上狠下功夫,各类文化活动都要体现辐射效应,增强师生们情感的“向心力”。要多借助“中和”的情境式审美教育手段凸现出校园文化的美感,并且强化“校园的美是师生们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校园的美是校园和谐道德伦理的象征”的大学审美文化观。如大学校园内的“班集体和谐文化”、“宿舍和谐文化”就具有内在的向心力,可以激发大家的集体归属感和人格尊严的崇高感(而班级文化质量的降低则往往容易导致同学们产生“消费化”心理,从而富于想象力的大学的“集体记忆”容易残缺);迎新文化活动、毕业生离校惜别文化活动等就可以创造出特殊的心灵情境,寄托道德教育于美育之中,等等。这些充分说明了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关键在于创设情境、潜移默化地教化引导。如此,我们才能让大学的青春记忆不再是惊鸿一瞥、支离破碎的消费片断,而应是充满豪情和诗意的波澜壮阔的审美乐章。

[责任编辑:王润秋]

作者:王 刚

第三篇: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及体育消费分层

摘要:符号消费正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而且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将不同人群清晰地定格在不同阶层上。本文一方面探讨了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另一方面探讨了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所带来的社会分层,最后分析了符号消费及其消费分层对体育消费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消费;符号消费;社会分层

Symbol consumption is becoming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sports consumption, and sports consumption which based on symbol consumption make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n different social stratum distinctly. This paper, on one hand, researched the symbol consumptin in sports consumption, and studied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bring by the sports consumption which based on symbol consumption on the other hand.We analysed that the symbol consumption and its consumptioanl stratification have an impact on sports consumption finally.

Key words: sports consumption; symbol consumpti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阶层体系正日益成熟,其中因体育消费的差别而呈现的社会分层现象已日渐显现。目前有学者对此展开了一些研究,譬如有学者依据体育的参与者而将社会阶层划分为管理阶层、知识阶层、业主阶层、蓝领阶层、退休阶层五个社会阶层。但笔者认为,体育消费分层更多的是基于符号消费差距的结果。

1 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

从传统消费观来看,体育消费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与观赏体育竞赛过程中对体育服务及与体育消费直接有关的实物产品、精神产品的消费;它不仅包含直接体育消费,还包含间接体育消费,即为参与体育活动与观赏体育竞赛而需要所支付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购买食品及饮料费用[1]。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体育消费进行分类,其中既有学者将体育消费划分为体育实物消费、体育劳务消费及体育信息消费[2],也有学者将体育消费划分为观赏型体育消费以及参与型体育消费[3],还有学者将体育消费划分为有形的实物消费和无形的劳务消费[4]。

但实际上体育消费不再仅仅体现为实物产品的消费以及精神产品的消费。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体育消费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健康和乐趣,更是享受和荣耀。因为当体育资源与文化资源结合之后,体育消费便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目标、价值、观念以及理想,体育商品便衍变为一种文化商品,其内涵大大超过它的实物价值。参与体育消费所带来的成功、荣耀、富贵等心理上的满足,正是刺激了人们体育消费欲望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元素,而且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元素在体育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将更加显现。特别在消费多样化及个性化背景下,经过广告系统、时尚系统、商品设计和产品包装等手段的催生与运用,更加充分地调动了消费者对体育消费文化内涵与附加值的关注和重视。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当把商品视为表达意义和信息的符号来操纵和使用,它就属于“符号消费”。[5]符号消费将消费过程视为社会表现和社会交流的过程,通过消费过程向社会观众传递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所有社会属性。于是消费成为展示人们社会地位以及价值观念的有形标记。当人们穿上一件李宁牌运动服时,那必定比穿上一般运动服更加引人注目;但与国际名牌运动服相比,人们希望表达的就不仅仅是更为引人注目,而更多的是文化趣味。倘若人们穿的是耐克的运动服,所表达的意义就更为丰富,除了独特的品位之外,还表明其特有的体育娱乐高手的身份和地位。

一般来说,体育产品的符号价值具有二个层次的内涵。第一个层次的内涵是差异性和独特性。尽管体育产品的物质形态和表现方式存在一定差别,但渗透在体育产品中的文化符号的差别更为显著。消费体育产品实际上更多是消费与其它体育产品不同符号和价值。第二个层次内涵是象征性,进入高档体育健身中心进行锻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生活品位和社会认同。学者张永军为了考察体育消费的动机和体验,曾经对公务员和私营企业老板的健身消费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人们购买健身卡进入健身房进行消费,最主要原因并不是想通过健身来提高自身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而是一种心理体验和满足,也就是说人们进行体育消费,并不是认真进行体育的实质消费,而是进行体育产品中的“符号消费”。他的另一项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调查也显示,大学生购买运动服注重的并不是实用而是品牌,这一结果更加充分的表明人们进行体育产品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实物消费而是符号品牌的消费[6]。实际上体育消费已不再仅仅只是经济现象[7]。体育消费更多的是作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8],因为人们在满足自我而不是他人感到满足时,通常总是表现出纯真和情感实现[9]。因此体育消费远不是满足物质欲求行为[12],而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10]。

2 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分层

大众日常的身体锻炼和体育娱乐活动,是体育产品的一种基本形态,它通过自身运动提升身体机能,但当一个人付费到高档健身馆进行健身时,他所购买到的不仅是身心的愉悦或者说是延缓生命的希望,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社会地位、身份和品位(即社会含义),以及与之相的自鸣得意等心理体验。因为符号消费的差别,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可以划分为:“贵族运动”体育消费、时尚体育消费、公共空间体育消费、“麻将”体育消费。

“贵族运动”体育消费主要为社会精英所把玩。社会精英拥有比普通民众更多的权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一方面他们深知其资本的运行需要一定的体育消费,另一方面他们也非常注重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把体育消费看成是身份、地位最好的展示机会和手段。于是,作为区别于普通民众的“贵族运动”便为社会精英所推崇。从目前来看,“贵族”体育消费主要表现为高尔夫球运动。高尔夫球运动之所以成为社会精英的首先,主要是因为在高尔夫球场上精英们能找到那种惬意、心安理得以及与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他们不仅打球时有球童侍候,也有随时听命的服务生,而且还能与前来运动的其他精英进行广泛沟通和交流。他们将高尔夫球运动看成是其身份象征,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品味的享受。当然并不是所有社会精英都去高尔夫球场进行身体消费,他们总能找到表征他们身份地位的体育消费形式。现在国内外少数企业家对登山运动颇感兴趣,有的竟登上了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尽管登山运动需要比高尔夫球运动更加昂贵的成本,但它和高尔夫球运动一样,体现了社会精英的生活品位和人生价值理念。

时尚体育消费是体育消费与时尚的结合。由于消费的符号价值更为凸显,其象征意义或文化内涵更具特殊意义,因此时尚消费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更为强大的诱惑力,从而促使人们的消费行为与社会时尚求同。在这样一种氛围下,体育消费自然会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并且产生巨大的能量。时尚体育消费的主要对象为中等收入阶层,或者说是知识白领阶层,他们引领了体育消费中符号消费的潮流,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他们是数量最大的消费群体。从目前来看时尚体育消费的最主要方式为健身房消费。时下的流行语“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是这一运动广受欢迎的真实写照,到健身房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一种刻画身份的符号,并且已成为获得社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有一批拥有一定文化追求、个性突显的青年,为了躲开喧闹的都市环境,选择自助型的体育活动。他们购置户外野营等基本装备,设计好路线图,便和“驴友”一起同行出游。应该说时尚体育消费是体育消费中最具中产阶级体育消费特色的品味文化。

公共空间体育消费是广大普通民众体育消费的一种主要方式。由于普通民众占有的权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相对较少,他们进行体育消费时,只能尽可能地使用公共资源,特别是使用公共空间。从目前来看,公共空间体育消费最主要的方式是广场体育消费。在广场的舞台上,普通民众可以进行最为传统的跑步、跳舞以及健美操等体育活动和锻炼,他们成群结队,欢歌笑语,不仅可以共同享受体育消费带来的快乐,而且可以交流情感和思想。广场体育作为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聚集的场所,将普通百姓从社会精英以及中等收入阶层体育消费的场所带入了更为广阔的体育空间中。目前广场体育消费已成为我国休闲体育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并且已经形成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文化。 [11]

“麻将”体育消费是一种最为便利的体育消费方式。麻将适合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对场地以及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原本长期属于有闲阶级所专有的玩具,在改革开放后迅速蔓延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尽管如此,但“麻将”体育消费的主体更多的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所能选择的身体消费资源很少,因此在百般无奈之际,只能将体育消费定格在麻将上。应该说麻将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消费,而且在广大农村麻将较为普遍被作为赌具,但现有的社会经济背景下,麻将对于广大弱势群体来说无疑是一种消解“运动欲”的最好方式和手段。

可见,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将不同人群清晰地定格在不同阶层上。从目前情况来看,从事“贵族运动”体育消费的主要是为数不多的社会精英,他们手中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行政资源,“贵族”体育运动成为了这一人群的标志和符号;从事时尚体育消费的主要是中等收入阶层即白领阶层,他们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追求时尚是这一阶层的主要标签,参与以健身房为标志的时尚体育运动将他们与其他社会人群区分开来。从事公共空间体育消费即广场体育消费的是普通城市居民,他们体育消费的目的更多的为了真正的强身健体,因为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较少,占领免费的至少是廉价的公共空间进行体育消费,是这一人群最为理性的选择。而从事“麻将”体育消费的绝大多数为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居民,他们几乎没有体育消费资源,大多数进行“麻将”体育消费是其打发时间的无奈选择。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将整个社会构筑成一个巨大的金字塔。在这一金字塔中,居于塔尖的是从事“贵族运动”体育消费的社会精英,居于塔胸的是从事时尚体育消费的白领阶层,居于塔腰的是占领公共空间从事体育消费的普通城市居民,而居于塔底的则是广大的从事“麻将”体育消费的社会弱势群体。

3 符号消费对体育消费及其分层产生的影响

在体育消费中,符号消费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体育消费更将走入符号消费的“殖民地”。而且因体育消费中符号消费的差异而呈现的社会分层将更为清晰和明确。当我们沉浸在体育消费快速发展带来的欢娱之时,我们也不得不审视符号消费对体育消费及其分层产生的影响。

3.1 符号消费促使体育消费变得非理性和具有炫耀性。依据消费对象,消费可以划分为实用型消费和感性消费,其中实用型消费主要为功能消费,而感性消费主要为心理消费、意义消费和符号消费。一般来说,实用型消费的弹性系数较小,消费空间有限,而感性消费的弹性系数较大,消费空间很广。因此实用型消费相对理性,而感性消费则相对浪漫和非理性。当体育消费变为符号消费之后,体育消费已远远超出满足健身娱乐欲望的行为,变成出于各种目的的需求对象征物进行操作的行为,这样体育消费便从理性消费走向感性消费。[12]而伴随着体育消费中符号消费而来的便是消费的狂热和非理性,这既是感性消费必然结果,也是消费社会的常态。另外以社会精英为代表的富裕阶级,更多地把体育消费过程作为其身份、社会地位、文化趣味、修养以及经济条件等符号的表达过程,通过对符号消费的奢侈和铺张,向社会展示和炫耀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符号消费便成为了典型的“炫耀性体育消费”。因此,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不仅促使体育消费变得非理性,而且也使得体育消费具有炫耀性。

3.2 符号消费使得不同体育消费阶层之间的差距更加显现。尽管近些年随着政府的大力提倡以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作为一个整体,社会体育参与的水平都在稳步提高,但是体育参与水平的普遍提高没有平均分配到各个阶层中。普通城市居民虽然可以占领免费公共空间进行体育消费,但他们所获得的体育资源非常有限,而且农村居民则因所获得的体育资源极其缺乏而找不到体育消费的途径,只好将人类自身天生的“运动欲”发泄在几乎不需要任何硬件设施的“麻将”运动上。更有甚的是当体育消费具有符号意义之后,由于相互攀比,社会精英将对“贵族运动”体育运动狂热追求,从而促使他们在体育消费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一方面普通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体育资源增长缓慢甚至减少,但另一方面社会精英体育消费不断攀高,由此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社会体育消费不同阶层的消费差距越拉越大。

3.3 符号消费造成体育消费的大量浪费。符号消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和限制,具有广阔的消费空间,从而为符号消费无限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且人们在进行符号消费时,不会也无法依据自身的需要来确定消费数量,在符号消费面前往往变得盲目和非理性,这就为符号消费的无限扩张提供了心理基础。正如前述,符号消费促使体育消费变得非理性和具有炫耀性,因此符号消费带来的必然结果是造成体育消费的大量浪费。而且符号和交往价值的生成往往是主观、多变和快速的,这样嵌入体育产品中的符号价值表现出相应的主观、快速和多变的特征。这样必然加速了符号消费的速度,从而导致符号商品的快速“死亡”。这客观上造成了一次性体育产品的增加,加速了体育产品的淘汰,从而形成了过度的消费和浪费[13]。

对于符号消费给体育消费及其分层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辨证的态度。一方面应承认其存在的客观性,在消费社会中,符号消费成为体育消费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政府和民众应采取相应措施对其加以解决,政府应高度重视城市特别是农村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尽可能加大基础体育设施投资的力度,而民众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适度范围内消费相应的体育运动,淡化体育消费中符号消费,尽可能避免体育消费中社会资源的浪费,切忌体育消费中的非理性和炫耀性。

参考文献:

[1] [3]张岩.略论体育消费[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4):19-24

[2] 徐钟仁. 论体育消费[J] . 体育论坛,1989(3):7-9

[4] 高林洲.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调查与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1999(1)69-74

[5] 石涛.“符号消费”与人民币投票[J].新周刊, 2005(5): 1.

[6] 张永军.试论符号消费视角中的体育消费[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13-16

[7] 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8] 肖显静.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解读[ J].人文杂志, 2004(1): 170-175.

[9] [英]迈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译林出版社, 2000: 39.

[10]鲍曼著,何佩群编译.消费主义的欺骗性[N].中华读书报, 1998: 6-17.

[11]石立江.运动的品味———大众文化视野下的体育消费分层[J]. 山东体育科技,2008(1):7-9

[12]魏红珊.炫耀消费与身份焦虑[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5(1): 84-9

[13]王改艳,周兵.符号消费视域中的休闲体育消费[J] . 体育文化导刊,2007(1):45-46

作者:张宇, 罗雯, 李艳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贸易法论文范文下一篇:生物实验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