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2022-09-13

1 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通识教育 (General or liberal education) 系指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 以探究真理, 而不是为了谋生和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基于对19世纪大学教育中过度专业化和严重功利主义倾向的担心和受自由教育思想的影响, 美国博德学院的帕斯卡教授第一次提出“通识教育”一词并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 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 它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内容, 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 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 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才真正使“通识教育”成为一种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2 高等教育通识化问题

通识教育思想反对大学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 过分专业化和取消专业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近年来,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中, 出现了对通识教育的两种错误理解, 导致了两种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一是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通才教育”。其二是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非专业教育。我国现行的高等高等教育, 对专业设置过多过细, 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综合性的发展, 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专业知识上, 从而忽略了学生自身修养的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与综合素质得不到均衡发展, 带来的结果就是培养的学生有才无德。但通识教育不是要取消专业教育, 只是在平衡综合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差异, 强调各学科的融合、交叉与渗透, 从而进一步拓展专业教育和广度与深度。

3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指大学生要有健全的人格, 各种基本素质协调发展, 包括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身体健康素质等。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而大学阶段是人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 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不单纯的专业素质。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 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因而大力发展通识教育, 对于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具有比专业教育有着更大的优势。

3.1 通识教育淡化功利色彩, 重在全面提高

通识教育没有功利色彩, 主要指在校期间接受的除专业教育以外的教育, 包括学生的素质教育及第二课堂教育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 为了学生提升个人品味, 提高个人素质识奠定基础。通识教育为学生成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而专业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培养使学生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 掌握一种谋生的手段。

3.2 通识教育更加人性化, 符合人成长规律

通识教育强调见识与智慧的通性, 着重教育的内在价值, 注重实现全方位的人格教育。专业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则着重于某种特定的专门领域的知识学习, 侧重于把教育当成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3.3 通识教育更注重宽度教育, 专业教育更注重深度教育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使其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为学生日常生活做准备。而专业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主要提高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提高。但通识教育不应排斥“深度”, 专业教育也不应排斥“宽度”。

3.4 通识教育教学生做人, 专业教育教学生做事

通识教育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修养, 使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情趣、有理想、爱生活的全面的人。学生通过学习通识教育课程, 能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 提升个人层次。因此,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教育理念, 应该是造就高层次人才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是一种强调“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则关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比照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可以相应地理解为是一种强调“做事”的教育。

3.5 通识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专业教育更注重于人的单一素质的提高

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更为全面的基础知识教育, 使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得到更为合理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如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 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熏陶, 形成健全的人格, 促进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完善。使学生, 相反。专业教育更注重于学生单一素质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掌握某一领域或某一层次的本领, 使学生在社会中能够自立。

3.6 通识教育能够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专业教育提高人的思考能力

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 分享专业理论、方法论、技术的同时, 也学到了相应于专业特点的思维定势, 掌握了该专业的思维技巧。如理科学生如果同学参加人文知识的学习, 就会使他在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 发展自己的想象能力, 相辅相成。专业教育造成的这种思维定势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种局限。通识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提高, 同时好使学生对其他学科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新建本科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 又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问题。因此, 做为新建本科院校, 应该加强专业教育, 努力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实力的前提下, 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同时, 在发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 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吸收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 注重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组合, 将以综合教育和文理基础教育为特色的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强, 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比、及通识教育对当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大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税收增长的特殊因素对税制改革的期望下一篇:艺术设计与市场营销的关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