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坛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育教学论坛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编者按: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

第一篇:教育教学论坛论文

教育论坛教育论坛 试述职业高中计算机学科的分层教学

【摘要】 在职业中学中计算机课程成为各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针对我国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状况和职业中学学生的现状,总结了有关同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职业中学计算机分层教学的一些设想,对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测评实施了分层处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测评分层

一、当今职业中学的学生主要存在的状况

一是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教学的切入点难找。由于就业形势的加剧,不少寒门学子放弃读大学的梦想,进入职业高中,希望学得一技之长早日就业。可职业中学的生源相当部分是普高招生的“老弱病残”部分。文化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

二是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的着眼点难选。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变革期,用人单位出现了用人误区,一味追求高学历,忽视了一线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用人标准的盲目高移,

而当今大学毕业生大量冲击着就业市场,造成了职高生的心理压力,他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定位不明确,使得学习目的不明确,更无从谈起端正学习态度了。你“要他学”,他才学。而“我要学”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职业中学计算机学科的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我们学校所在的地区经济发达,但贫富悬殊,不少学生家庭都拥有多台先进的电脑,加上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他们电脑运用能力极强。而另一些学生由于各原因,对于电脑知识了解甚微,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学习起点差别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培养优秀生,扶持后进生,使全体学生达到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同时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起点上前进一步,实现大面积整体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订教学目标要体现层次性的要求

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力状况和发展需要。目标过高或过低,任务过大或过小,都不切实际、不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课堂教学只有在明确、具体、适度的目标指引下,教学活动才不会迷失方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才有可能“一课一得”,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比如在办公软件的教学中,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分三个档次,基础目标、扩展目标、提高要求。对于基础目标要求会熟悉进行文字录入与编辑、查找、保存、打印等基本操作部分,此部分课程是做到全部演示与讲解;扩展目标则录制成视频,放在学校的网站上,让相应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自行观看,模仿学习,必要时老师选讲部分内容;提高要求只提供相应的书箱和资料,配备适当的素材,利于需要提升的学生完全独立学习以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以上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各层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

(二)承认自学能力的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教学工作有一定影响。一些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情景中学习。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操作、模仿,详细地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通过更多的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各自能力,在预习时进行分层次预习,让学生尽可能地根据自己能力与水平来探讨预习内容涵盖的深浅,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准备预习的过程首先发挥他们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差异化。自由度大的分层预习促使学生发散思维,达到分层推进教学要求的目的,学生定位好,自然学得轻松、愉快。经过我们一个学期的实验,成效十分显著,学生每次准备的材料和预习的知识点都十分丰富与参差,在课堂上借助老师的组织,提示基本,让部分学生很快完成了点的掌握,让他们独立进入更深入的知识结构的学习,老师也空出更多的时间去指导一些低层次的学生,帮助他们迈向高一层次。所以,教师的课堂教授的主导性体现在是否在“导学、导思、导引”上,综合考虑学生各自现有的实际情况,有效地驾驭整个教学过程,控制好教学时间与空间,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巧入快出”、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在教学环节中落实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目标制订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是关键。信息论告诉我们,只有老师讲,学生答的教学,最好的效果也只能获取15%左右的信息量。如果只是单一的全班教学,课堂上提问就会成为老师与少数优生的对话,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长此以往,大多数学学生就会越来越怯于或懒于思考与表达,没有兴趣学习。没有全体学生共鸣的全员教学形式,一定属低效率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把分层教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质量才有希望提高。

1、认知前提的测评要求要有层次性。前提测评的题目要分层,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如五笔字型成字字根的学习。成字字根的编码规则教学中,可出示前提测评的题目:A、会背成字字根的编码规则。B、能判别成字字根和非成字字根。将A点作为中下生的要求提问,因为A是单一要求,能独立成为一个知识点,没有涉及其它的知识点,中下层面的学生过关即表示全体学生都可以过关了。如果不过关,就要做补救工作,否则给日后教学工作带来更多遗漏问题。B点则提问中等以上的同学。因为B是两个知识点的结合运用,除了要理解成字字根和非成字字根两个概念外,还要运用比较法来进行对比学习,让中等以上的学生先回答,可以带动中下层的学生。其实这也是一个补救的做法。这样做,使各层面的学生同时得到发展,为学习新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认定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是动态的、可变的这一规律,采用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因此在认定目标时(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可认定基础目标和提高目标,让学生有方向,在他们的心里,除了完成基础目标以外,争取完成提高目标。总之,要设法让全班几个层次的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对于进入高一层次的学生在进入高一层次初期时多加关照,细心地为其“量体裁衣”制定必要的方法和措施来适应新层次的发展需要,保证其不断向上进步,千万不出现“回流”的迹象,以免损伤其积极性和自信心。

3、导学达标要体现分层教学、因材导达。导学达标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目标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教學中千方百计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特点,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实施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落实计算机素质教育的要求。

(1)设定分层任务。任务式教学法是当前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十分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目标教学中实行任务设定分层,就能在群体教学中渗透个别化的教学因素,尽可能针对性地帮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真正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所谓任务设定分层,就是在教学设计中依据学生的实际,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差异存在这一客观事实,既要照顾部分差生一面,注意他们的起点低,设计一些层次较低、任务简单的问题或要求;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些层次较高、任务复杂的问题或要求。这样,就能把教学的针对性、层次性协调起来,形成面向全体每一位学生,促成学生智能、技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不同层次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必要的发展的局面。

(2)设定提问分层。问题的设计既然已经分了层,老师在提问时就要注意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感触,行动起来。如上面设计A题就是提问中下层面的学生。B题提问中上等生。这样做,就解决差生吃得消,学习自信心增强,自豪感存在,优生吃得饱,不会有陪学的思想存在等各种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提供足够时间让中下生考虑问题,体现了教学过程中耐心要求。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当前,尤其要花力气提高中下层学生。在上课时,由于设问分层和提问分层,中下生就可以用别人思考两个题的时间去思考一个题,这样给他们的时间和机会明显增多,同时不同层次的问题存在,也在促进其产生一种去争取向高一层次迈进的思想动力,希望能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能留出时间去接触一下高一个层次的问题。积极调动其思维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培养和调动。另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高层次问题的解决状况,清楚判断优秀学生学习的时间和思维敏锐的程度,为“培优”方面的准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照顾尽可能多的学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各个层面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4、设定达标测评应有层次性。布鲁纳认为:“教育目标既要追求优异成绩,也要培养参差不齐的才能,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为此,要探求的是计划一套向优秀学生挑战的材料,而又不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鉴于这个指导思想和达标反馈的原则,教师要采用“多途径的反馈,及时补救”的教学策略,设计不同层次的达标测评题目。其间应注意:

(1)同一个知识点,要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同一个知识点的达标测评的题目,既要有基础的基本要求题,即是所有学生应掌握也能够掌握的问题;又要考虑优秀生的需求,设计一些他们能力可以解决的但又需要让他们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题目。如在Word教学中图片插入的操作部分时,就分两步走:一般学生只要求能插入计算机自带的剪贴画中的图片,尖子学生则要求除了会将剪贴画中的图片插入到文档中,同时来要求他们利用Internet网络去查找有关主题性的图片,如:上网查找有关飞碟的图片。课堂上的这种做法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需求,又能满足优秀生需求。而且这过程中各层次之间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层次的达标测试题,中下生也可以鼓励他们去尝试,争取完成更多一点,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再向前迈进一步。尽可能赶上全班的总体发展水平。

(2)不同类型的知识点,也可以进行不同层面的组织训练。一节课不单单是要求掌握一个知识点,往往要求掌握多个知识点。那么,在设计达标检测题时,可以参照上面同一个类型知识,在多个层面展开训练的原则上来设计,从而体现知识的迁移性训练的要求。

(四)改革评价标准,评价也要体现分层的要求

1、评价观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观的改革就是要求老师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一刀切,或者一定将评价放在教学过程之后面,而要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将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比方:对于每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都应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上课前进行堂前小测验,每次出两~三个有层次的测试题目,让学生来完成,并将这作为学生学习总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这种做法一来可以让学生在未接触正课前尽快地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否。即使失败,由于分段细化,改正起来十分容易,不会给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太大的压力,学生也不会因一时的失误造成轻微的损伤而痛苦万分,失去上进的动力。二来教师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会凭借学生偶然的一两次的成绩而错误地对学生进行评判。所以讲,这种贯穿整个过程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和教师都科学且合理的做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师生间的矛盾明显减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改观。

2、评价观应与教学艺术相结合,灵活运用。上课时由于采用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老师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在评价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生应以鼓励为主,还可适当降低评价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优秀的学生则要求稍高,比如动画效果设置操作时,中下生只要按要求插入了任何一种动画形式,就可以得到表扬和肯定。对于中上生则十分具体地规定插入动画的位置、时间、动画形式等,例如位置错误或形式不规范等都不能算做达到要求,同时还尽可能地启发他们去尝试自己没有涉及的地方。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作为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才能推动各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争取教育教学大面积丰收。

总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经总结出不少分层教学的好方法、好策略,为我的教学工作带了不少的帮助和优势。今后的教學过程中我仍将努力运用分层教学法的长处,更好地提高我的计算机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真微.科研论文导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年份

2 陈时见.教育论文写作.广西人民出版社

3 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邵冲编著.管理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

5 江月孙,赵敏主编.学校管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分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山西职业教育信息网-江苏省盐城商业学校

7 仇万元.http://gaosan.533.net/ - 磁盘整理高手 Vopt 99计算机教学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盐南职中.

作者:章彬

第二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编者按: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农村中学美术师资建设新探

汪安康(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芜湖240008)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匮乏现象,一直是我国师范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中十分关注的问题,很多师范院校艺术专业都实行过相关的教学改革并针对农村地区学校的特殊性探索过一些相应的培养模式。但由于占我国85%的农村中小学分布较广,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由于受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专业艺术师资“数量奇缺”,艺术师资队伍素质整体“偏低”。要改变这种现象,仅仅依靠师范院校毕业生来源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因此从农村在职教师中培养兼职艺术教师,作为解决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匮乏问题的一种措施,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1 农村学校在职教师中培养美术师资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村乡镇体制改革,农村中学也进行了合并与扩大等形式的调整,经过调整一些学科出现了“超编”现象。又因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的实施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的现象凸显出来。引发了农村中学教师们蔚然成风的在职进修。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严重“缺编”,而另一些学科又“超编”的现状,从在职教师进修中培养美术教师顺应了农村学校机制改革和学科调整的需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明确了终身教育理念是我国教师教育的基石和精髓之后,在重视职前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后教育,已成为师范院校教学改革中新的发展思路。为了有针对性做好在职教育工作,经过对农村学校调查。安徽省农村中学美术教师匮乏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虽然我国师范院校基本上已按地域性分布,但艺术类师资的总量还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的需要,农村学校担任美术课的教师几乎毕业于师范学校(中专)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专业学习;

2)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农村学校实际需要相比显得分科太细、专业性太强、知识面狭窄,不能“一专多能”,同时美术专业的毕业生多来源于城镇,对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及学生的认识水平都不易适应;

3)虽然有一些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来自农村,但他们从思想上也不愿再回到农村。由于上大学是跳出“农门”的思想根源,导致很多毕业生宁愿流向城市打工行列,也不愿回到农村学校任教;

4)农村学校规模小,数量多,学校分散,经费和编制都受到限制加上其它原因,“养不起”专职美术教师,美术课只有让一些“副科”教师兼任,他们大多年龄偏大或是被照顾的对象;

5)在一些传统文化浓厚的地区部分兼职美术教师具有民间美术和传统绘画技能。但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培养,缺少教育基础理论修养。

总之,被调查的地区美术课基本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他们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美术专业学习或培训,而且年龄偏大,美术课后继无人。鉴于以上原因针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养,师范院校的美术专业还面临较大的改革和调整,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首要的问题就是在不影响学校编制情况下尽快培养出大批美术师资。然而,笔者发现农村教师对学校和孩子非常有感情,而且善于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熟悉农村学校的教学规律熟悉地方文化,并且掌握一定民间艺术技能。他们通过专业培训完全能胜任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他们有高师课堂培养不出来的教学经验,他们热衷于教学工作,能因陋就简地寻求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农村学校现有的人才资源。目前广大农村学校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农村艺术教学,需要补充大量艺术师资。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人材资源,因地制宜地针对性培养无疑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最有效方法。

2 培养思路与实践方法

2.1农村中小学文科类教师中培养美术师资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改革正朝着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培养目标而调整课程内容和培养方式。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理念中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总结过去师范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中过多强调学科本位,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等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情况。笔者曾调查了农村中学一些担任过兼职美术教师的人,发现他们大部分都是文科教师而且他们在美术教学上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各自的方法。特别是语文老师都非常愿意兼任美术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为了调剂讲课方式,也可施展一下自己的小特长”。经过对教学实际的深入了解和思考,笔者总结出文科教学与美术教学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

1)美术与文科同属社会科学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知识体系息息相通,从古到今绘画艺术与人文学科更有着相互融合,相辅相存的亲源关系。如中国画就是诗、书、画一体的门类艺术。在普通教育领域中,美术与文科共同承担着对学生的思想性,人文性,审美性的教育任务。在文科类教学中离不开美术的配合,如教材中的插图、诗配画和连环画、黑板报、教学挂图、幻灯片等。在美术教学中,更需要人文学科的理论基础,语言修养和广泛的社会知识。如教案的编写,教学中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对绘画理论的解释和作画过程的表述等;

2)从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的方面看:文科的课程主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及人文知识。而美术课主要以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前者以工具性、知识性为主,后者以认识性、创造性为主,两者存在着互补性。即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审美能力的辅助。在美术基础教育中需要语言的启发、解释、表述。而且语言艺术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造型艺术的感情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对普通教师的全面素质来说都不可缺少;

3)具有一定文科基础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再学习美术专业,自然会与其自身文科知识相交融,文学与美术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选材角度,不同的技巧有助于拓展思维,开发智力,完善人格,实现自我。就人才培养而言,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现代社会对“一专多能”型人材的需求也在急速增长。文美兼习,融汇贯通完全符合当今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文科教师再学习美术专业并不是仅仅让学员多掌握一门不同学科的知识,两个专业简单相加只能形成油与水的关系,而文科与美术可以是互溶互渗,相辅相成的。由于文美在教学上的互容性从文科类教师中培养美术兼职教师更适合学校实际需要。

2.2培养农村中小学美术师资的实践

以安徽师范大学在皖南山区黟县教学点的“美术教育班(基本情况见表1)”为例:

1)办学性质。师范类成人大专(函授)学制三年。招生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文科类教师及一些兼职美术教师(多为中专学历)。

作为师范类成人美术专业的针对性培养还存在着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问题的探索;

2)教学思路。作为职后教师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区别于职前教师的培养。美术教育班的教学对象是有一定教龄的大专或中专毕业生,所以教学大纲中的相关公共课可以压缩集中教学。把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针对成人在职人员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来调整专业课内容”,如:

首先,根据大专美教专业的教学大纲,结合有一定文科基础的学员并针对学员美术水平不整齐的情况对美术课进行调整,把美术课分为三种形式:①技法课。主要是绘画基础技能训练,绘画技能是普通美术教育中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也是作为一位美术教师职业技能的核心。在基础技能训练中试行以素描写生和水墨画为重点。要求学员对这两种技能和有关知识掌握得较熟练,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学习其它技能,这时原有的技能就会产生正迁移效果使学习新的技能变得容易和迅速;②阅读课。针对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采取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后师生共同交流的教学方式。课程以中外美术史、美术评论及当代名画欣赏等为主;③辅导课。对中学教学中涉及但又不可能开足的技法课,采取课余时间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和评讲的方法,同时借助电视台的美术讲座,VCD美术技法大全等现代化手段;

其次,在理论课设置上力尽文学与美术的贯通尝试。如“在艺术概论”的教学中注重了文学和美术的共同特征,并从两者不同的创作过程和鉴赏方法的比较中得到理解。再如增设“诗画鉴赏”专题课,将文学欣赏与美术欣赏融为一炉。以历代大师诗画作品为教材,用艺术概论为理论,去认识文学与美术的相通与不同。以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比较学习开阔艺术视野,拓宽欣赏知识面;

最后,开设特色课。在皖南山区古建筑群是保存较完好的天然艺术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木雕、石雕、园林景观等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品,是学习民间美术,研究传统美术文化的最好教材。因此在教学中就地取材将写生课、史论课、创作课都围绕古建筑中的艺术形象,让学员能深入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以此为基点,把中国传统艺术的教学提到一个较高层次。并鼓励学生深入当地雕刻工艺厂、文化馆、民间木雕艺人的作坊拜师求艺。

3 初步的成果及启示

美术教育班的培养对农村学校美术教师队伍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如:

1)在不影响农村学校编制的情况下,扩大了美术教师队伍。有的学校培养了3~4名能担任美术课的教师,改变了过去教师中没有受过美术专业学习的状况。美术课作为照顾“老弱”教师的轻松工作,学校可择优选择安排;

2)原来对美术有一定专长的代课教师获得了学历,使他们安心教学工作,精力集中。这些代课教师中大多对美术或民间艺术有一定特长;

3)一些学科由于招生数量的改变多出了一些教师,美术班的学习使他们有了重新学习转岗的机会。虽然他们的美术专业水平较弱,但他们更珍惜新的教学机会,工作更努力;

4)为了提高学历,农村学校的一些领导也参加了美术班学习,懂得了美术教育的规律,为美术教学管理提供了保证;

5)对本地区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欣赏与学习,培养了教师们对地方美术的热爱,为他们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融入地方美术遗产打开了思路。

“美术教育班”的教学方式,是仅仅针对安徽省皖南山区的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培养的一种尝试性教学。要建构一个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职后培养模式,还应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成人“夜大”或“函授”的方式,对农村在职教师的培养,是农村中小学师资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种办学形式。它不仅能使农村教师获得不脱产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通过跨学科学习有利于农村学校的学科调整,和解决一些紧缺学科的师资来源。同时也给师范院校的办学如何与地方教育部门的相互协作,使教学与社会需要紧密相联的改革与探索开辟了“试验田”。

实践告诉人们:①在成人美术教育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成人学生的经验和积累是必要的,同时要使教学内容满足成人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和按需施教,针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在职教师要通过学科内容的结构化调整,处理好系统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关系,把教学内容,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三者辩证结合起来;②发达地区与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学条件,审美文化差别较大。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众对艺术的偏爱使的人们对美术理解不同。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感受、体验、想象、理解艺术形象,只有学生受到艺术形象的强烈感染才能在反复回味、咀嚼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教育的陶冶。所以作为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培养不能脱离地方文化和当地民间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美术教育只有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共存的境界,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

“诗意的旅程”——诗化语文的教学研究

王 蕊(南开中学,天津300100)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可谓几经沉浮,无论理论定位还是实践操作都有令人深思的地方。为了突现语文文以载道的功能,强调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强调的是学生从语文课堂获得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理想信念的教育,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运用却生疏和荒芜了。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背离了语言文字的训练,造成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下降后,便提出了削弱语文的思想性,大力提倡语言文字的训练,赋予语文学科以工具性的特性。随之而来的科学性、客观化等原则应运而生,充满生机的语文教学又走进另外一个极端,发展成了“标准答案”,非此即彼,表现为用大量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把学生当作记忆的机器、训练的对象,当成毫无生命意识的个体,从而导致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缺失。

思想性与工具性这些学科定性,决定了当时状态下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发展。而这两种倾向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达到积重难返的程度,以至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必须严肃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学,导致了世纪之交的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

而上述两种观念下的语文教学都无视学生的个体发展,把学生置于教育的对立面,是一个被动施行教育的对象,而不是活生生的个体,不是一个个具有各自不同的经验世界、思维情感、个性尊严的人。学生学习语文处在被动的地位,他们外化和游离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不能充分享受到学习语文所带来的乐趣。而语文教学的精神内核、意境美感在学生的脑海中成了技术化、无生命的概念和表述。在没有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就钻入了“多费慢差”的怪圈。原本人文气息浓厚的语文教学就沦为或是技术性的或是政论性的套路,成为一门黯淡无光、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语文教学最终也就落入“荒了自家地,种了别家田”的尴尬境地。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给予了明确的定性与阐释: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性”涵盖了丰富的含义,既是对语文学科本身的认识澄清,也是对学生生命状态与个性心理的全新关注。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笔者开始了语文教学走向“诗意化”境界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向美的世界、向精神的王国张开臂膀,去感受一个用文字凝聚而成的诗意的世界。

“诗化语文”的“诗”并非狭义的诗意,不是指诗歌所表现出的那种言词排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的韵律美以及由此营造的意境美。这里的诗化是一种“喻指”,是着眼于其本体意义,着眼于语言和个体栖居的世界的关系这一角度。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带有本体的关系,精神的成长离不开语言,一定意义上语言就是个体存在的家园。个体通过语言跟世界缔结一种和谐、完满的关系,这样语言就不仅是一种信号,更成为一种象征。个体本身是有灵性的、情感的,他们初始阶段的语言是非符号的、逻辑的,他们的话语方式就是诗性的,他们通过语言抒发性灵、表达内心。个体与语言的这种关系就是一种诗性关系。在这样的诗性话语中,蕴涵着生命创造的冲动和对世界的洞察力,甚至包含着跟世界的对话关系。因此,为个体营造一种诗性的语境、心境、情境,让他们跟自然、伙伴、老师、文本对话,诗意的立场、态度、思考方式就会走进他们的内心,心灵会因契合而共鸣。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深刻地体验,与文本进行深度的对话、精神的交流,从而使语文学习达到一个自由的创造的境界,语文学习成为愉快的物我两忘的“诗意的旅程”。具体地,诗化语文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学生生活在一个普遍使用母语的环境里,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学习语文不限于课堂,我们的教学应该突破课堂时空的囿限,使课内外结合,课内习得方法,课外自主阅读,增加知识积累,获得更加广泛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为学生感受和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

2)生成性。学生学习语文,必然是在语文实践中完成的,日积月累,积淀到一定的量后就会产生质的变化,正是在这种浸润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提高。正是在这种实践性的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开放语境之中,处在动态的、弥散的、交互式的、多维的语言环境里,不仅获得语文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也接受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熏陶感染,在不断累加式的生成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厚实;

3)情感性。阅读教学讲究的是“披文入境”,阅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心无旁骛,才能终有所获,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情动而辞发”。语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感犹如“活性酶”,又是“催化剂”,可以让记忆深刻,让思维活跃,让想象生发翅膀,体察到百味多彩的作品中的世界。因此,情感参与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产生视界趋合,与人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4)圆整性。诗化的语文学习统谐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思维和文本内容,诸种因素和谐地存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之中。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则是指师生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自由地对话交流,是经验的分享、个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教师、学生、文本不再处于孤立或是松散的状态之下,而是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切在个性的视野里生长与生成;

5)审美性。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有的展示山河锦绣、旖旎风光,有的饱含鲜明的情操、风骨和理想,有的则与时代紧密相连,反映着社会的进步,等等。这些内容无不流淌着美的因素,如清亮的河流隐伏在字里行间,阅读者用敏感的心灵去捕捉,去感受,把这些内容与个人世界里的情感因素连接起来,就会产生思想共鸣,使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成为一种诗意的旅程;

6)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没有个性就没有五彩生命的展示。同样,语文教学也要高扬个性的大旗,尊重和彰显学生的个性,而不应用理性二元的观点去评价学生。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原有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这一学习方式的运行,必然是建筑在学生充分自由的个性基础上。对于同一种学习对象,从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建构主义学说,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他们在感受与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语言、绘画、动作、音乐等都应成为学生备用的手段,让他们用自己的最习惯的方式去描摹和表达所感悟到的客观世界和内心体验。

在一节诗歌课程中,笔者于实践中探寻“诗意的旅程”,这一对“诗化语文”的实践研究。

……

教师:这首《春江花月夜》洗去了六朝时期浮糜的文风,带来了清新美好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春江月夜的景色描绘,将春江、花月、夜景、离人,这一个又一个意境充分展现,于是便有了这纤尘不染的景致,便有了对月怀人的情思。

范唏文《对床夜语》卷2《四虚序》中写道:“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否则偏于枯瘠,流于轻俗,而不足采矣。” 范唏文谈到的“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便是有关诗歌意境的一种诠释。我们想请同学们谈一谈这首《春江花月夜》是否真正做到了“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

学生1:老师,在诗歌的前16句中,诗人首先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静美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的更为幽雅恬静。之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有疑而问,用意是什么呢?

教师:的确,诗人笔锋一转,提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一看似稽无答案,而事实上却充满了对宇宙人生的严肃探索,可谓问己、问天。而其中江月有情、江水无痕、人生苦短、聚散无常的苍凉与静美恬谧的春江月夜图又互为映衬,虽蕴藏着淡如轻泓的哀伤,然更多的则是对美好人生的渴望。

学生2: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恰能够很好地展现这种意境,就像老师说的真正做到了“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

教师:你能进一步的补充解释吗?

学生2:后20句中,诗人由自然景象转入到人生多情。这一股离绪别愁,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心醉神迷,百转千思,陈郁嗟伤。不但为闺中思妇的对月伤怀而惆怅,更为游子的只身漂泊、欲归不能而苦况。

教师:真是妙语连珠!

学生1:正所谓人生憾事也不过生离死别了。

教师:于是诗人便于自然之中,将这一份景物化为情思,流水行云的贯穿至尾。于是,《春江花月夜》就不是仅仅展现这一幅静美恬谧的春江月夜图了,更是将春江、花月、夜景、离人揉合一处,将诗情、哲理自然融合,创造了情、景、理、境的水乳交融。

学生3:其实在我看来这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结尾更是令人百转回味。

学生4:我看这首诗是月光连了江水、沙滩、天空、岸浦、清枫、花林、飞霜、白云、高楼、镜台、砧石、扁舟、鸿雁、鱼龙、思妇、游子,于是这景与人、物与情便不用再去感悟了,因为它已经深入心灵、陈郁灵犀了。

教师:正像同学们说得那样,“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个结尾结的百转回味。春江、花月、夜景、离人已是不忍再品了,怎又添了这“情”字,看了这“动”景?满江春树岂不正印了这月华留影,思绪撩心!

于是乎,怎一个“行云流水”,怎一个“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旷世的清丽、雅约,纯挚的思绪、离情,天人合一的问理、静思,便成就了这“孤篇压倒全唐”的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

……

教学过程的诗意化追求,正是为诗化语文自身的特征所决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停留于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的演绎,而应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和利用情感因素,关注学生的原有生活,使之与语文学习产生链接,对文本进行批判意义的解释,畅通和构建课堂里的对话机制和环境,以使教学过程脱离技术层面的“窠臼”,从而焕发诗性的光华。教学过程是实现课题意义的重要环节,对话、情感、个性、生活、审美等关键词应成为诗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特色。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诗性的修炼。要追求和实现诗化语文的教学,对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限于教材、教参,更要求从这些外显的表现形式转向为内隐的素养构成,那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文学素养,具有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以及艺术化教学应机处理能力。因此,诗化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必然带来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大提升。笔者也希望语文教学在走向“诗意化”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向美的世界、向精神的王国张开臂膀,去感受一个用文字凝聚而成的诗意的世界,体味语文的魅力。

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

倪金升(兰溪市马涧初中一校,浙江兰溪321100)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具有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中学生有一定的欣赏基础,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探究、仔细品味,就可以进入优美动人、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所以,欣赏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审美过程。作为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来学会欣赏诗歌。

1 诵读吟咏,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多“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其实,要想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理解诗歌中的内容,领悟诗歌中的情感,诵读吟咏是首要的了。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也就是要让学生认真地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音乐般的美来。音读,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子;意读,就是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诵读;情读,就是在音读、意读的基础上,联系诗人的思想、生平和创作背景,尽可能地融入到诗人的情感之中,以便富有感情地诵读;美读,就是要深刻领会诗歌中的情感,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并融入自己的情感,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音乐美。

2 探究意象,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象”,是诗人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融合的复合体。而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加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它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意境美。指导学生欣赏诗歌,可以让学生将诗歌中一系列单个的意象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幅融情于景的美画,享受到情深意浓,真挚感人的意境美了。如欣赏王维的《山居秋暝》,只要将“明月”、“松林”、“清泉”、“山石”等几个明净、清幽、苍翠的意象组合起来,就享受到了一个清新、宁静、和平安乐的意境之美。又如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只要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西风”和“瘦马”几个意象组合起来,就会享受到一种清雅安适、深婉悲凉的意境之美。真可谓是无声的文字,有形的意象,更有着立体的效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欣赏诗歌,只要对诗歌中的意象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就能把握诗歌的内容,享受到诗歌的意境美。

3 揣摩品味,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语言,它更形象精练,更富有色彩感、节奏感、动态质感。而欣赏诗歌,无论是诵读吟咏,还是解读意象、赏析意境,都必然要对语言现象进行反复揣摩、仔细品味。要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从字里行间去发现遣词造句的匠心,努力地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盎然意趣,只有这样,才能亲切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诗人的艺术风格,进而享受到诵读诗歌的快乐,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品味语言,可以从修辞角度出发,也可以从炼词的角度出发。炼词,可以用“换词法”,也可以用“变序法”。如欣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中的“绿”就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把看不见的春风转移为色彩鲜明的视觉形象,蕴含更为丰富,也更富有艺术表现力。欣赏王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只要将词序变换一下,改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再去品味不同的效果,就会发现原句除了反映一种生活真实之外,又产生了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是增添了无限的情趣。欣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可以先将“三两枝”改为“满树枝”后再去品味诗歌的语言效果,就会明白“三两枝”更能表现江南早春的景色特点。进而品位下文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知”、“蒌蒿满地芦苇短”的“短”,就不难发现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了。让学生明白,只要去探究、去品味,就能欣赏到诗歌的语言之美了。

4 联想体验,欣赏诗歌的情感美

许多优美的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的,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形象、图景,把字里行间的含义乃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表述出来,把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空隙填补起来,以便进入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中丰富的内容,受到思想和情感的感染。因此,让学生欣赏诗歌时,可以抓住诗歌中的画面和气氛,也可以根据作品中的描述性语句,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通过联想去理解、感受,和诗人取得情感共鸣,或通过想象再造形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享受诗人的情趣。例如,曹操的《观沧海》,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虚拟了一个极其广阔的意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时,只要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展开联想和想象,就不难理解诗人借大海吞吐如日月星辰的意境,感悟到诗人那种为国家统一的宏伟抱负和博大的胸襟。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常是思维异常活跃,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任意驰骋。那么学生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用联想和想象去主动地感受、认识、补充、丰富诗歌的意境,享受诗歌无限的情趣。

其实,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笔者指导学生欣赏诗歌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吟咏中,抓住妙字佳句,捕捉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借助联想想象,进入到诗人所创作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最真切的诉说,对接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享受最具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美趣。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呼唤语文课堂形式的理性复归

汤其虎 丁卫东(射阳外国语学院,江苏射阳224300)

随着课改的深入,笔者欣喜地看到,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各种新思维、新理念不断涌现,各种新课例、新方法令人目不暇接。但静下心来不难发现: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种种“创新”“改革”已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轨道,与新课标理论指向形似神异、貌合神离。诸多做法热热闹闹,但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的“绊脚石”。

1 课堂形式:在徒有形式的合作学习中热闹非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

笔者认为,那种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火花迸发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由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研讨的精神,有利于激励竞争,激发创新,是语文教学在经历了痛苦的反思后的必然选择。

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只求互动效应。有些老师在学生缺少阅读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小组讨论,导致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肤浅片面;有的老师备课不够充分,设计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有的老师对有层次与难度的问题一带而过或满足于结果的硬塞,淡化思维过程的导引和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有的老师满足于热闹的形式,动辄“讨论”“合作”,似乎没有“合作学习”便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种种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内涵,未能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重要,将品读、感悟、玩味、思索、涵泳等内化过程弃之一隅,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课。

笔者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实践证明,只有在学生充分地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因此教师在操作中要做到:一要设置有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二要把握时机,让学生在与文本初步对话,对研究的问题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组织合作讨论;三要教给合作学习的方法,制定评价机制,努力克服合作学习的无意义、无实效的行为;四要全程掌控,相机点拨,引导合作学习始终在一个可调控与可牵引的状态下进行。

2 课堂评价:在言不由衷的表扬中偏离方向

传统教育木然、刻板,似乎总是在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新课改提倡要用激励性的评价方法多鼓励学生、赏识学生。于是,教师的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在课堂上,“你真棒!”、“你真聪明!”、“掌声鼓励!”、“你太伟大了!”等褒扬之语俯拾皆是,有时学生答对了最简单的问题也不惜“隆重”夸奖,甚至时有小奖品“物质刺激”。

笔者认为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过分“苛刻”,表扬过分“吝啬”固然不行,但也不能矫枉过正。这种打着“以人为本”外衣的廉价表扬光照顾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模糊之处,不当之处视而不见,不予纠正,会导致学生形成模糊的知识概念,客观上造成知识误区与学科缺陷,长期以往,会使学生对讨论和发言失去兴趣。超值的奖励也会让学生“迷失自我”,并产生预期奖励的心理,而忽视了语文学习本身。小奖品的出现,则使原本处于老师、学生、文本间精神对话状态的一个朴素的课堂杀出了一个不容小视的物质元素,多出了一丝功利性的诱惑色彩。这种“物”的参与延长甚至阻止了学生走向自主、自律的发展道路。

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应是课堂评价的正确归宿。在语文课堂评价中,一方面要着眼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激励功能,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使评价带着鲜明的持续激励功能。对待学生的错误要作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简单否定,也不能随便叫好,更不能模棱两可;另一方面要注意评价的发展性,要着眼于启迪思维,拓展思维,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思维能力。

3 双基训练:在人文精神的张扬中渐行渐远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工具性,过于偏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文字训练课,课堂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而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因素纳入了教学目标,又使语文教学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一味强调“人文性”,对知识技能训练熟视无睹,甚至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有的老师认为搞“双基”教学就是“土老冒”。一时间,语文课堂花色繁多,热热闹闹,可就是听不到琅琅书声,看不到对词句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篇章的精彩分析。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应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的基础上去实现语文能力的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要处理好这对关系,并非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同等对待,平均用力,而应该在注重工具性时突出人文性,在落实人文性时肩负工具性,亦即在扎实基础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巩固基础,形成能力。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依托于对语言文字的体悟、理解。因此,应结合文本找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点,寻找语言和精神同生共长的“兴奋点”。

4 教学手段:在电光声色的渲染中“秀”他一把

心理学理论告诉人们:“新异刺激能引起人的无意注意”。多媒体教学在直观性、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手段可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多媒体手段如果控制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

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光看不练假把戏”。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教学上。

具体地说,借助视觉画面,最多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认识,而对于“怎么写”则少有触及。尤其是对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探索与把握更是不足。所以,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索作者是运用哪些材料,哪些手法来写作的。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故鼎新的运动。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要“弃”,也要“立”,但决不是为了“弃”而无视实际,回避传统;为了“立”而标新立异,违背规律,甚而矫枉过正。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记住这一点,新课改必然会一路走好。

如何让农村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说会道”

胡华勇(青田县舒桥乡中心学校,浙江丽水323913)

新课程科学要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中心,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为农村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激励学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充分利用农村特有资源实践训练,使农村学生在科学课堂中“能说会道”是科学教学工作成功的关键所在。所谓“能说”,就是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道”就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如何让农村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说会道”,培养农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1 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能说会道”的欲望

1)以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小学科学教学,笔者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一些激励性语言的评价,老师一句激励性的评语、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一个鼓励上进的动作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例如,笔者在教《土壤》一课,刚上课,学生面对自己桌上的土壤,心理很快产生了许多问题,笔者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今天想研究土壤哪一方面的问题?”“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这时,学生提出了二十个多问题。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这正是引导学生进入探索性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同时评价激励学生“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等。 表示出“对,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好,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研究!”等积极的支持态度,使学生内心激起了科学探究的欲望,进而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情感和激活“能说会道”的动机。这样,他们才能主动的在探究活动中去发现和领会科学的乐趣,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

2)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趣味化。学习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儿童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儿童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求知欲。科学课堂满足他们这方面的要求,极易引起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激活“能说会道”的动机。如《牙齿》一课,要学生了解龋齿的成因及防治,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播放口腔中的细菌是怎样一步步腐蚀掉原本洁白光滑的牙齿的动画,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3)创造条件,激发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和欲望。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教学《蜡烛熄灭了》一课,先要求学生动手划火柴点燃蜡烛,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把蜡烛熄灭”,“尽可能使蜡烛慢慢地熄灭”,该怎么办?还有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好?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老师不要像以前一样牵着学生走,给学生提出要求,指明研究的方向,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妙体验科学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学会“能说会道”本领

儿童思维、活动能力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最主要、最重要的途径是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儿童的实践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动手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在实践中,逐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研究、归纳和创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教师既要进行具体细致的示范指导,又要做宏观的组织和调控。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时,指导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具体操作方法,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操作皮筋、鼓、吉它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同时,问:“研究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而制造的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等现象,课后还可让学生自制乐器。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

2)结合教材组织学生参与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农村学校学生接触社会、自然,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活动能力,比在教室里的“清谈”更重要。结合教材,利用各种活动(如郊游、参观等),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从而真正理解人与自然。 如:三年级学习做植物压制标本,应与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植物,在学习制作中既贴近大自然,又获得了许多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实际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许多不知名的植物,它们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处?如何培植?……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书店去搜集和查阅各门各类的资料,或者向长辈请教,从中就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自然界的实地考察,不但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而且能让学生在身心共鸣中得到深刻的教育,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3 掌握一定的基本科学方法,为“能说会道”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1)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程序的训练。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面对某一具体的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

3)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自行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不仅仅是老师和黑板,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地学习,要让学生成为主体,把更多的机会还给学生。如《蜡烛熄灭了》中,“你有什么办法去熄灭它?比一比谁的办法多?”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广度、多向性扩散。鼓励学生求新存异,找出多种与众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引进竞争机制:“你还有别的方法吗?”使学生主动地、能动地、专心致志而又兴趣盎然地去独立探索。

4 创设主动探究气氛,在探究中真正“能说会道”

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营造主动探究氛围:

1)建立和谐、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究气氛。在师生交往中,要消除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在教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看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具有安全感。如:在学习《热胀冷缩》一节课时,笔者讲到: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一位同学提出:“有没有热缩冷胀现象?”笔者当时对他的这种行为进行了高度评价,并且鼓励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只有建立了和谐、尊重、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主动探究气氛,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真正“能说会道”;

2)对学生赏识,创设主动探究气氛。赏识就是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作用对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学习《植物的根和茎》一节课时,在完成猜想“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后,笔者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且用自由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走上讲台,像个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台下的同学听得很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对设计得好,讲得精彩的,还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让学生在朴素的课堂、自然中去品味科学。要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用技巧引导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发展的空间,真正让农村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说会道”。它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参考文献

1宋汉阁.小学科学课教学指要.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研究,2004,(11).

3周小姣.小学自然科学教学要在奇、趣上做文章.教育信息报,2004-10-30.

4杨章宏.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陈学锋.从容面对儿童的学习困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浅谈素描教学中的现代意识

陆 佳(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部分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当下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社会,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们意识到要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关键是能够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就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作为美术学的基础,素描教学需要改革,在素描教学中需要增强现代意识,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设计的需要。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要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艺术创新型人才,就要从素描基础加以训练。审视我国的传统素描教学模式,就不难发现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训练,是一种强迫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这种素描教学模式,其教学观念、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都不能适应现代对艺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尽管近年来素描教学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也仅是部分院校和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大部分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意识中,比如说,契斯恰可夫的素描教学体系,那种“全因素”的教学方式,便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还在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种单纯的追求共性而忽视个性,追求表面而忽视内在的单纯的模拟对象的训练,如何能向培养创造型的人才的教学转换呢?

要改革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更新素描观念、明确素描教学目标指向。现代素描教学的观念:一是训练创造的头脑;二是训练创造的技术。这也是素描教学在各个造型艺术领域所起到的作用;三是要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1 增强现代意识

现代意识,也就是与时俱进的理念。作为一个现代人,就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探索未来。现代意识的把握需要研读现代的哲学、了解当下的人文思潮,紧跟世界的潮流。作为艺术,她本身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先锋,是产生各种思潮的发源地。因此,素描教学就应该不断地增强现代意识,把现代思想融入到教学实践中。这就是创造的头脑的前提。有了现代意识才能在素描实践中训练创造的头脑。

在素描教学中融入现代意识,就要改革教学内容的设置。现代素描教学的课程设计,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拓宽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突出结构造型训练。结构造型是排除自然物象的光影、肌理等视觉元素,以研究物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以线条为主要手段的一种造型方法。所谓“结构”是指事务内部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比例、透视、解剖、构造等因素。这些是素描的本质。现代意识本身也就是让人们直接进入事物的本质,以素描表现的途径去观察、认识、表现客观事物。这样就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同时,探素新的表现手段和方法,寻求创造性的技术语言。这样才能做到从思维到表现的创新。

2 诱导个性意识

传统的素描教学,往往只要求学生按照一种统一的观察方法、造型方法或者以教师自己的喜好为标准来训练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个性气质、主观情感的尊重与开发。其实人有不同的心理类型,如思考型、感情型、感觉型、直觉型等,因心理类型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观察方式和表现形式。人类的艺术表达形式与人类的心理类型是高度相关的。要尊重人类的这个差异,诱导这个差异,更大程度地去挖掘这个差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形成创造的动力。

美术教育的最高追求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拓展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有人说,“造成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而不是无知”,那就要好好的研究已知的东西。该继承的继承,该舍弃的舍弃,该发展的发展,该探索的探索。但无论如何,现代意识是革新和创造的前提,没有现代意识是谈不上什么创造的。

数学基础教育体会点滴

崔自浩(衡水市第五中学,河北衡水053000)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教学内容不断变化,教学方法丰富多采,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数学教学同其它事物一样千变万化,总有其规律可循的。学生升入高中后,数学知识量增加,数学问题也变的更加抽象,已不同于小学、初中简单的记知识、套公式。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现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谈一点关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1 数学思想的培养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的体现,是形成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的桥梁,是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灵魂,数学教学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意识离不开数学思想。近年来各地中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数学思想的考查,特别是运用数学思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常用的数学思想有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1)转化思想。“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有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问题”。面对一个全新的问题,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求解;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将其简单化处理;面对一个抽象问题,如何将其形象化、具体化,这就需要转化。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它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陌生问题熟悉化,隐性问题明朗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无序问题和谐化;

2)数形结合思想。“数无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这充分说明了数与形的辩证关系。数形结合就是抓住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以“形”直观地表达“数”,以“数”精确地研究“形”。它可以把抽象的数转化为直观的形或把复杂的形转化为具体的数,从而避开繁琐的运算;

3)方程的思想。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方程,如函数表达式或方程中未知数的确定,几何题中边长、角度、面积的求解等,都可根据量与量的等量关系,通过列方程或方程组得到解决;

4)分类讨论思想。这种思想是根据教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数学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一般分三个步骤:首先确定讨论对象;其次针对讨论对象进行合理的分类;最后归纳讨论结果,综合得出结论。为保证分类讨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类应做到不重不漏。

2 教学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使数学问题解决能够顺利完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机能,这种特殊的心理机能直接影响着数学活动的效率,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十分必要。有以下做法:

1)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教师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思想,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在定理与例题的教学中,宜采用“自我发现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规律,获取结论;

2)注意“变式”教学,发展学生探索能力。在例题教学和解数学习题中,不宜就题论题,而应该启发引导学生把思路延续下去,从题目的各个方面去联想、类比,通过“变式”(改变对问题的提法,或引进新的问题)得出同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3)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探索能力。发散思维是从同一来源材料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分析性思维。要求思维发散,就是要求对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途径。这种思维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解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探索能力;

4)鼓励学生解题反思提高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由于欠缺经验,对知识理解不深透,解答往往不完整、不严谨,所以引导学生“反思”质疑,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积累经验,增强思维的严谨性。

3 帮助学生矫正思维缺陷,提高思维水平

许多高中学生不适应数学学习,在一些基础薄弱的学校,这一点更为突出。如果不能使这些学生改变这种情况,他们也许会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上越来越被动,以致完全放弃,所以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所表现出的诸多思维缺陷进行具体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维缺陷主要表现为:

1)思维单一化。所谓“单一化”是指学生习惯于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满足于求问题的特解,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对象。特别是,学生缺乏用运动的、发展的眼光全面认识事物。这就要求教师把运动变化的观点引进数学教学,因为在高中数学中,研究点的运动和量的变化,可以说无处不在。教师必须紧扣教材,适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其间,逐渐接受此观点;

2)思维无序化。所谓“无序化”是指学生的思维呈颠三倒四的无序状态,尤其是做证明题,表现为没有使思维受阻的障碍,没有不能完成的证明。即使是对有思路的题目,也缺乏简洁、准确、流畅的表述能力。正是这种思维的无序化,造成学生对做对的题不能自信其正确,对做错的题难以自查其错误,严重制约着数学学习的效果和成绩的提高。教师要首先抓住典型错例,剖析具体错误根源,把充足理由渗透其间,宁可让学生完不成作业,也坚决杜绝无依据推理,这是顺利过推理关的关键;其次,还要引导学生于细微处不忽略,做到推理步步有据,并注重关联词的使用,以增强推理过程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3)思维表面化。所谓“表面化”是指学生沿用初中的学习习惯,仅满足于“结论”(公式或定理)的套用,而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探求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普遍持听不懂就不听,迫不及待等结论的心态。这种思维的表面化,造成头脑中知识发生“过程”与“结论”的割裂,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而且还严重制约了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有理由以“问提解决”为切入点,把“过程”和“结论”设计得浑然一体,使“过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结论”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顺手所得。

数学方法是一个十分活的东西。但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即教育是有规律的。顺其规律,则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否则就会事倍而功半,搞不好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总结规律,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数学人才。

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毛有力(迁安市二中,河北迁安064400)

创新教育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课堂教学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即教材内容研究多,现实现象联系少;教学方法研究多,学习方法指导少;教师传授灌输多,学生活动发现少;对识记知识考察多,而对能力培养方面训练少。这样片面强调学生繁锁的练习,盲目的抄写,过多的背诵,只注重了对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及运用,致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降低,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

而实施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要使课堂教学变得具有吸引力,就必须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方式,促成课堂教学向互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方向发展,通过师生多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和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的形成,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如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尝试与体会。

1 运用活动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创新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可选取适当的教学模式。1999年高考“3+X”改革,迁安市二中报考文科的学生人数少,大部分学生不是因为对文科感兴趣才报文科,而是各科成绩不理想,没有什么特长,寄希望于少人报考的冷门科目中“搏一搏”,但又对文科前途忧虑重重。而且他们在高一阶段已通过地理会考,高二如果马上进行复习初中、高中的知识,学生可能觉得乏味。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呢?笔者尝试了活动教学的模式,在分班后的第一节地理课,笔者没有急于赶时间讲课,而是先从地理科本身的特点入手,指出地理课具有的综合性、实用性,又引导学生联系报纸上的内容,如当前报纸中通常有大篇幅的旅游、房地产等的广告,指出当今社会需要地理方面人才,增强学生对未来的信心。接着,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走了一圈,有目的地观察了校内小山岗上的生物(主要是植物)、土壤、岩层(基建时削开的山体剖面,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不同部位颗粒大小不同)以及砌石山用的石灰岩、装修用的大理岩、花岗岩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还要求每个学生课后找一个生活中与地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写出来,留待下一节课发言。第二节课,同学们都踊跃发言,他们的题目很多,如“现有了青山,但还没有绿水”、“我家后山坡为什么会滑下来”等,很多同学还分析了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向学生明确提出“只求人人进步,不求人人高分”的要求。事实上,经过这二节课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了较大提高,并且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时常拿一些植物或拣到的奇石等与老师共同探讨、质疑问难,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学生更是积极大胆地思考、想象和探索。此后,据有关的课题,多次带学生外出观察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

2 处理好教材与现实的关系,设疑激趣,引发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在讲课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教材与现实的关系,设疑激趣,引发思维,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贴近生活,又富有哲理,使教师真正能做到导学生之思,激学生之悱,解学生之疑,引学生之路的作用。例如,学习了地球自转线速度后问“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了什么问题?有没有局限性?讲锋面雨后问昆明为什么“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假如地球自转方向变,公转方向不变,则太阳日、恒星日如何变?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训练了其思维的敏捷性、开阔性和创新性。

3 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定情境。合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融洽,会产生满足、愉快、羡慕、互谅、互助等积极态度和体验。实践也证明良好的氛围,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思维潜能,从而使学生主体参与增加,表现欲增强,并能产生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环境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而“创造力又源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有了这种氛围,有了这种欲望,同学们便会敢想、敢说、敢问,使之思维灵敏、开阔,畅所欲言,不会为自己的错误答案或离奇的想法而遭到老师的指责和同学的讥笑。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师生关系,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以自己良好的人格、积极的情绪、新颖的方法、公平的态度来营造合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本着“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主动参与”的原则,给学生以说的自由、想的空间、做的余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若不然,培养的学生便只会是照本宣科,循规导矩,人云亦云没有一丝活力和创新的“小绵羊”。

4 善于联系实际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和实施教学的。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众所周知,高中地理第二章有关气温的日变化、大气运动及降水的形成等内容是教学上的难点,许多学生学起来往往感到很吃力,普遍存在着老师讲时明白,课后一塌糊涂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通过小实验去加深学生的理解,上课时用一个电热锅烧开水,首先用较小的火力加热,然后逐渐调大火力,水温上升越来越快,当接近烧开时,再将火力略为调低,但水温仍然继续升高并达到沸腾。这时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在调低火力之后,仍会有沸腾现象发生?而在最大火力的时候却没有沸腾?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指出虽然火力小了,但水得到的热量比散失的多,因而继续升温,并将结论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再分析“为什么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而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烧开了的水”还可用来说明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当打开电热锅盖时,学生能清楚看到热气上升(相反,如果夏天时打开冷库的门,能观察到流出来的冷气下沉)。这些日常生活事例学生时常观察到,用来说明热空气膨胀上升、冷空气收缩下沉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此外,在打开电热锅盖的同时,如果将一块玻璃水平放置在电热锅上方,可以观察到水汽凝结在玻璃下面。这样就为以后讲解水汽的凝结作好了铺垫。

由于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生活事例可应用于教学上,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平时通过发动学生收集报纸杂志上有关地理方面的材料,用来说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或者作为分析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各种事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判断思维和创新活动的能力。

5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创新。如果还是单靠老师使用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课堂上包打天下,满堂灌,就会使学生像现代化饲养场里的牲畜,失去寻觅食物的能力一样,失去了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逐渐地进入课堂,为改变落后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迁安市二中设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已上网),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①笔者常自行设计课件,在地理班进行多媒体的教学;②自行先上网浏览有关地理网页的内容,后指导学生上网学习。这样,运用投影、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新鲜的地理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密度与容量。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拓宽,基础知识更加牢固,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的本领和能力,以新思想、新观念武装自己,积极主动地吸取新信息,特别要加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其次,要尽快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加强情感教学,营造合谐民主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激发情感来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点燃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思想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析初中科学课中的生物演示实验

叶旭涌(永嘉县济时中学,浙江永嘉32510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更为形象地讲解生物学概念、现象和规律等;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于一些直观性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来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另外,通过演示实验,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学生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各个实验。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学手段之一。

1 中学生物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

生物学科主要是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在初中《科学》教材中凡是与生物有关的内容,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农村中学,在实验室的设备配置和规范管理方面都比较落后,因此,在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使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这一极为有效的教学手段认识不够,从而忽略了演示实验的优越性。永嘉县济时中学在这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花费了一定的资金添置各种必备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用品,以满足教学要求;永嘉县济时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上的每个演示实验(对于一些有条件限制的有些实验做了适当地改进)绝大部分都在课堂上加以演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艺术性

在初中阶段所涉及到演示实验一般都比较简单,可塑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演示实验内容的特点不同,教学方式可做相应的改变:

1)验证式实验——先授课后实验。例如,讲授“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时,教师可先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讨论食物中可能具有的某些成分。在学生思考、讨论并获得一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通过演示实验加以验证。实验中,学生发现加热干燥的小麦种子后,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挤压花生的一片子叶会在白纸上留下油渍等等。通过这些现象,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同步式实验——边授课边实验。在"显微镜构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显微镜实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至下或分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对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其功能进行讲解。这样,可使学生直观、形象和深刻地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

3)探索式实验——先实验后讲授。例如,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中,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在水中的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通过这些直观现象使学生极为容易地掌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师在加以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科学研究表明,人们从语言形式获得的知识大约能够记忆15%,而同时运用视觉、听觉则可接受知识的65%左右。因此,通过课堂演示实验讲授生物学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走近路,走直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3)传授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通过演示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生物科学事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正由于演示实验有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中应当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甚至一个微小的动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全局性。为此,教师应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不可忽略每一细节,力争做到实验准确无误,授以学生科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

总之,作为直观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每个演示实验,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使每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美珍,郑鸿霖,张代芬.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别样的课堂 样的精彩

王 晖(金坛市洮西实验小学,江苏金坛213233)

短暂的寒假结束了,学生带着满脸的新年喜气和欢乐返回了学校。他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开始。

在学生报到工作完成之后,他们领到了新学期的各种教材。看到崭新的《科学》教材,学生兴奋不已,忍不住东翻翻西看看,似乎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也深深打动了笔者。

在新的学期中,如何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何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科学课?笔者在办公室一边浏览着《科学》教材一边在不断的思考着。不经意之间,笔者的目光落在了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写的《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和教材目录上。突然间就想:学生现在正处于新年过后的“余热”之中,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尚未完全扭转过来,如果此时按教材内容直接上《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我在成长》,教学效果肯定不好!那何不在第一节科学课堂中打破教学常规,先引导学生一起学习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写给小朋友们的这封信,然后就本册《科学》教材的整体教学内容编排向学生进行大致的介绍。这样一方面能通过这封充满期望和鼓励的信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热情;一方面通过学习本册教材目录能够让学生对本学期的《科学》主要学习内容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于是,在第一节科学课堂中,笔者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读郝京华教授和路培琦老师写的《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并简短的介绍了一下郝京华和路培琦老师,学生顿时肃然起敬:“哇!大教授居然给我们写信!”、“他们称我们为小朋友,而且他们是我们的大朋友!”、“有了他们的鼓励,我一定认真学习科学!”、“他们真了不起!教会我们这么多的科学知识!”……,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笔者又趁势把整册教材内容编排向学生逐步进行了介绍。在浏览教材目录的时候,笔者把每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了大致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单元内容进行阅读,并允许学生对其中一些话题相互进行交流。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显得非常兴奋。他们没有想到新学期的第一节科学课如此的轻松!他们一起开心地翻阅着教材,相互交流着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几个女生聚在一起悄悄学习《我们长大了》单元、男生们则在翻阅《探索宇宙》单元、有的在学习《有利于生存的本领》、有的在了解《各种各样的能量》,还不时拉笔者参与到他们的话题研讨之中:“老师,你说恐龙为什么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集体消失的?”、“老师,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存在着生命吗?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吗?你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想详细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老师你能给我们讲讲吗?”、“老师,大海中的潮汐是不是也是一种能量?”在学习中,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的提问都快让笔者这个科学教师应接不暇了。

就这样在新学期的第一节科学课堂中,学生尽情地领略着科学的神奇和奥秘、倾诉着你我的感慨与设想!看着学生开心的笑脸,听着他们争论的声音,笔者的内心升腾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

作者:汪安康 等

第三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

编者按: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现代校长的公关意识和公关活动

韩 艳

开放式的社会需要开放式的学校。开放式的学校要求开放式的校长。办特色学校做现代校长,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所以广大的中小学校长要变传统封闭的管理观念为开放的管理观念,变传统的求稳求平的守业观念为现代求新求实的创业观念;变传统的重个体效能的效益观念为现代的重整体效益的观念;变传统的重事务的行动观念为现代的重战略的行动观念。而这些现代的思想观念必然要求校长开展积极的社交活动,建立发展学校工作的关系网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本文从学校公共关系的角度出发,着重说明校长应该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意识,及如何开展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

1 现代校长必须树立良好的公关意识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分工的一个部门。尽管公共关系并不是起源于学校教育,可学校教育中早就存在公共关系活动。校长是学校主要行政管理人员,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全面行政工作,其职责的多样性决定了校长角色的多重性。因此一旦以学校组织为主体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时,尽管校长本身不一定就是这一活动的具体实施者,但是多样的职责和多重性的角色又使校长不得不成为这一活动的核心。那么作为校长,究竟应当具备哪些正确的公关意识呢?

1.1 自我宣传,塑造形象的意识

组织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组织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注重自我宣传是校长公关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宣传是扩大社会影响,建立学校声誉,树立学校形象的主要手段。

树立自我宣传、塑造形象意识的基本要求是诚实、真诚。公共关系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抓住有利时机,真实地传播信息。要知道,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任何虚假、哗众取宠,文过饰非的宣传都不可能使一个教育质量很差的学校,永远在公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另一方面,形成公众对学校信任的第一步,应该让公众知道学校在哪一方面干的很出色、目前面临什么问题、学校准备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树立良好形象关键的一点是要显示出开诚相见、诚实负责的精神,要让公众相信,他们没有被蒙蔽。学校管理者必须向公众表明,学校的目标是追求卓越。只有当公众知道学校管理者是认真的对待责任和义务时,他们才会对管理学校的人产生更多的信任。

在自我宣传、塑造形象过程中,学校领导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就是了解公众。学校公众涉及的面很广,有校内的校外的、有政府的社会的、有组织的有个人的,所有与学校现在或将来有关的都是学校的公众,根据公众的特征有不同的分类。对于学校的领导者,要有效自我宣传、塑造形象就必须对公众有所了解,分清面对的公众的类型,深入地了解公众希望学校提供哪些教育服务。知道了这一点,学校才能准确把握公众需求,掌握好宣传的重点,提高宣传的效率、效益。对校长来说更难得可贵的,就是用战略的眼光,不但“投公众所好”而且研究市场“培育公众的爱好”,在学校竞争中找到自己学校的“卖点”,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1.2 主动沟通、求得合作的意识

学校公关活动的主体是学校,学校必须主动积极与公众交往、沟通,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校长是否具有主动沟通的公关意识会直接影响学校公关活动的成效。学校沟通是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内容的,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内部公众主要是学校内部的一切机构和所有成员。成功的管理者通常是一个有能力的执行者,精力充沛并拥有良好的人格,尊重人的价值并能与人民主相处。他的政策包括认同教职员工的成就、提供在职进修的机会、邀请职工参与政策和目标项目制定、平等对待员工、改善工作环境和真诚关心员工福利等等。同样重要的是,前述的利益不是以家长制的作风使员工温顺。要想在学校系统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教职员工的分化形成小团体,那就必须使他们相信:管理者的确是在真诚的对待他们、尊重他们。每个社区中,都有数目惊人的父母对学校体系的判断是来自于学生给与学校的评价。他们听学生评论他们的老师,讨论家庭作业,对自己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发表评论,评价规章制度的公平性,描述他们与学校教职员工相处的一些经历。所以作为校长不要忽视与学生的沟通,如果学校与学生的日常关系不令人满意,学校不要期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和支持。

外部公众是指内部公众以外与学校发生关系的组织或个人。以往学校管理者把公关活动局限于上级行政机关与社区及家长。这种带有很大局限性的外部交流措施导致学校只能获得有限的支持。现代学校必须要重视新闻媒体和企业界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是公众了解学校、学校自我宣传的主要渠道之一。学校通过新闻媒体将学校的政策、改革措施、成绩进行较好的报道,既能减少学校遭受批评的次数,也有助于获得外界的肯定和支持。学校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经济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支持与赞助有密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学校要主动寻求和扩大与企业界的交往联系。但这种物质上、经济上的援助必须建立在发展学校事业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

沟通是多方面的合作,涉及多个成员之间信息、观念的交换,并在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理解、采取行动。沟通可以被看作是拉近双方感情的、形成满意的亲密关系的手段。

1.3 注重信息、增进效益的意识

沟通和交流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游说的信息改变听众的态度和观念。在学校的公关活动中,这一目的通常是获得公众的知情、同意。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很复杂,涉及许多因素。学校要准备一系列包含信息、观点、提议的材料,把它呈现给公众;公众收到材料后思考并决定如何做出反应、做出什么反应。在双向交流中,相反的过程是:学校相关人员受到公众的建议和观点后,决定下一步应该采取何种行动。

在开展公关活动中,校长面对众多的信息。注重信息,首先要注重信息的广泛性和准确性。在开展学校公关活动中,校长要面对的公众的信息有学校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有固定的信息和变化的信息,有重大的信息和日常的信息,有教育教学信息和学校管理信息,有正规渠道的信息和非正规渠道的信息,有正面的信息和反面信息等等,众多的信息涉及到学校公关活动的各类公众,各项工作和各个角落。校长在注重收集大量信息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缺乏准确性的信息是无用的信息。信息源的权威性、客观性和公众关系的亲密性是决定决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键。作为校长,不但要有收集信息的意识,还要有输出信息的意识。信息是由一定的内容和形式(符号)组成的,要根据特定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公众的经验制作沟通、交流的内容,尽量扩大与公众的共同经验范围,使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感受。由于公众在接受信息时,不是任人摆布而是有所选择,要尽量采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现内容,针对公众特点及时调整和改进信息内容,才能引起公众对所传播的信息的兴趣与共鸣,进而获得理想的公关效果。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充分的调查听证、科学分析才能保证决策的高效益。同时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机制,实现信息的互通,影响及改变公众的观念并最终影响、改变他们的行为,达到增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目的。

2 现代校长的公关活动

具体的公关活动是以一定的公共关系目标、任务以及这些目标和任务所决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根据公共关系活动性质不同,校长的公关活动可以分为宣传性、交际性、服务性和征询型。

2.1 宣传型的公关活动

宣传型的公关活动,是运用大众传播媒体以向外传播学校组织信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的公关活动。目的是迅速的将学校的相关信息传播出去,形成社会舆论。其特点是:主导性强,时效性快,传播面广,推广学校形象效果快。

宣传型公关活动的途径很多种。首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学校外观形象来进行宣传。比方说学校的建筑风格、校园格局、环境布置等物质性的空间形象,以及学校的校服、校徽、校训和校风等精神性的外观形象,所有对这些外观形象的宣传都会对社会产生直观直觉的影响,对树立学校形象具有积极的、有效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有意计划的学校特定的专项活动来进行宣传。比方说学校的艺术节、科技界、庆祝晚会、毕业典礼、校庆活动等,这些活动如果组织得好、宣传得好将会产生轰动效应,大大提高学校的声誉。

2.2 交际型的公关活动

交际型的公关活动是一种不借助其他媒体,只在人际交往中直接接触并建立感情,达到建立良好关系的公关活动。目的是通过人际关系与公众交往,进行感情沟通,为学校广结良缘,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网络,形成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人际环境。其特点是直接、灵活、感情色彩浓厚、易于接受。

校长进行交际型的公关活动主要包括:首先,与教师、学生团体的公关活动。对校长来说,必须注意一要以身作则,为教师、学生做出表率;二要充分关心、理解和信任教师、学生,加强他们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三要与教师、学生平等相处,努力在学校形成相互信赖、相互尊重、协同合作的校风;其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关活动。学校领导要经常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让上级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得到上级的理解和帮助。同时积极支持上级的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以争取博得上级的好感和赞许,为学校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然后,与社区、家长的公关活动。校长要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对社区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用社区有利条件,依靠社区力量办学。通过设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生活、走访家长等活动促进与家长的关系;最后,与企业、媒体的公关活动。学校呼吁企业资助的同时应主动加强与企业的交往,如帮助他们培训称职员工,开办特别的成人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阅读能力等。校长还需努力与记者交朋友,在宣传时向他们征询意见,了解如何加工处理新闻等。

2.3 服务型的公关活动

服务型的公关活动,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手段的公关活动。目的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社会的了解和好评。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实际行动,优质的服务不但要靠校长,关键是在校长的带动下全员公关。

学校所提供的主要服务是教育服务,优质的教育质量是得到公众支持的关键。如果学校不能向公众表明其教育教学成绩,学校的形象就会遭受致命损失。所以作为校长要通过教职工大会、教代会等形式让员工清楚的知道他们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自己也是学校公关的一分子。不但如此,学校还可以参加公益性、赞助性的活动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以博得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2.4 征询型的公关活动

征询型的公关活动,即是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来收集信息、了解民意,为学校制定公关决策提供咨询。

学校开展征询型的公关活动主要通过民意调查,具体可以采用论坛、会议和访问等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邮件调查,报纸、广播、电视、杂志调查。在调查前,管理者要仔细考虑要调查的问题、调查的方法、抽样方法、问题的设计和表述、采访方法、问卷设计、使用电脑数据处理以及如何利用调查结果。假如学校管理者认真设计并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就能够提供有关公众意见和态度的宝贵信息,而且,从长远来看,可以帮助学校建立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桥梁。

综上所述,现代校长必须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开展公共活动,站在时代的前沿来思考。学校在社会中要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于学校要尽一切努力满足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期望。

参考文献

1柳斌.校长素质培养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2唐培根,唐纳德R格莱叶.学校与社区关系[M].周海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赵晓兰,赵咏梅,繆春萍.最新公共关系学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试论课改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管理

余育新 沈 萍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然而,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都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更不用说课程资源的管理问题了。

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

课程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对课程资源的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价,以实现既定课程目标的活动过程,包括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课改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管理,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室、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育部在2004年12月15日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也明确要求教师应“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和优化学习资源的意识”,“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努力使不同背景、不同性格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均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发展”。也就是说,在课程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要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能力得到发展,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得到提升,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资源观,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3)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新课程资源具有丰富性、广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体验、经历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所以,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4)当前学校教学的现状也迫切需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管理。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学科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视书本忽视其他学习资源,重视课内忽视课外学习活动”的状况,这与课改的推进极不协调,甚至阻碍课改的有效推进。

综上所述,加强课改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管理,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1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使得我们的课程视野不断扩散,在这样的背景下,课程资源不能也不可能局限于教材和课堂的范围,而应扩展到社会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吴刚平先生把课程资源从功能上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又从空间分布上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还根据资源载体的不同,提出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即内生性课程资源)和非生命载体(即外源性课程资源)”两种形式。也有人认为,资源从类别上可以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传统的和网络的,动态的和静态的。还有的把资源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声的和无声的,生活的和艺术的,甚至是有纸的和无纸的。可以说,学习资源是一种生态资源,它应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具体到某一学科,则至少又可以分成以下诸多类型:

1)传统教材类。包括各种在用或不在用的各种版本的教材以及配套的学习材料和辅导资料。这些教材及其相关材料是最容易得到的。不过,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只采用一、两种教材,而且多数学生对教材内容也不可能完全吸收掌握。因此,仅有教材及其相关材料是远远不够的;

2)生活实践类。赞可夫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或准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如购物、就医、租(住)房、问路、旅行交通、通讯通信、广告通知、演讲演说等,它有很强的情景性和实用性;

3)艺术形式类。包括各种难易适度的文学、电影、音乐、美术等声色、动静、形态各异的艺术作品;

4)新闻报道类。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刊杂志,都有最新的信息,可以在其中了解到世界最新的发展和变化的信息资源;

5)网络载体类。在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许多梦寐着想看到、想发现、想了解的东西,通过网络,很容易就获得了。网络资源的丰富是毋庸质疑的,它大大开阔了学习的视野,它对学生充满了吸引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6)其他学科类。不同学科间,都有着相通的“点”,学科间的融合和沟通,可以将学科“激活”,使学生对“点”的学习能基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面”;

7)无形潜在类。学科教师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他的学科知识自不必说了,他的气质是一种人格魅力,他的举手投足都对学生产生着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随时都受到良好榜样的示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此外,周围环境也一样在无声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富有创意地布置学生周围的可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同样能起到很好的影响作用。

2课程资源管理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课程资源的管理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和途径的开放性;

2)优先性原则。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并使之优先得到运用;

3)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如果要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那么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除了考虑学生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此外,还要注意管理中的经济性,要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4)特色性原则。课程资源的管理,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就是要根据具体地域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资源开发更加合理有效。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本轮课程改革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中,更应体现特色,切忌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学校各自的角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应该把学校课程资源的管理与特色学校的建设结合起来,在课程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促进特色学校的建设,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注意培育并优化学校的课程资源结构。

3课程资源管理的要素

1)课程资源管理的关键: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观就是人们对课程资源的态度和看法。课程资源观直接影响人们认识和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也影响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效果。可以说,正是课程资源观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起着导向、维持和监督作用,成了影响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关键因素。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形成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增长和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要促进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形成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引导教师经历感知、领悟、模仿、扬弃、熟练、创新的发展过程,逐步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2)课程资源管理的核心:建立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评价机制。课程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建立对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和正确评价的良性运作机制,这种机制应是动态的、立体的、交互式的运作机制。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资源的利用及价值,利用的过程也是二次开发和价值再判断的过程,评价过程又必须反思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得失,使后续的开发和利用更加有效。如图1表示。

在这个管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课程资源的整合。整合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需要分别处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经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这也就决定了有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价值的整合。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应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和反思性、合作性。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将有利于塑造新型的学习型人才,并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二是课程资源的生成。生活中不是缺乏课程资源,而是缺乏自觉发现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与事先预设的资源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宝贵。生成性资源是在特定的教学或生活场景中,随着非人为的发展而自然生成的,它与学生的身心紧密相连,如果生成性的课程资源不被关注,将使学生失去一个个优秀的学习机会,甚至会伤及他们的心灵,会让他们感到:学习与乐趣相背、与生活相离。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生成性资源,就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三是课程资源的共享。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地球村”的概念被人们深刻地接受,因此,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共享。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的同时,要充分认识自身在课程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研究者”的地位,转变“知识批发商”的传统认识,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优化课程资源的共享,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应逐步建立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机制,通过征集遴选、组织开发、引进购买等途径和方式加速资源的开发建设,建立共享课程资源库和课程资源索引中心,尊重和维护课程资源制作者的知识产权,对优质课程资源不断优选、更新。可以举办一定范围内优质课程资源的推荐和评审活动,鼓励优质资源的开发,促进其广泛应用。

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评价机制过滤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和评价,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3)课程资源管理的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是其他课程资源发挥作用的关键,教师的价值观、知识观、学生观、发展观等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开发利用方式和开发程度的大小。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和工作方式,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有对事物特有的看法,有自己的经验、兴趣、爱好、专长和个性特征,在教学中也有不同的风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四点:一是要最大可能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专长,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具有自己的个性;三是教师也要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分享他人创造性的成果,取长补短,学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方法,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成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新型教师;四是要注意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教师是开发课程资源最基本的力量,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发挥每个教师的主动性,也要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作用。只有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对学校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有鲜明的学校特色。

显然,课程资源管理应当是“经过有计划地选取、组织,使之有序化的、适合学生发展自身的有用的各类信息的集合”,是十分广泛存在的;其利用的主体应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可以独立地利用课程资源,也可互相协作,共享资源,同时教师应负责组织和指导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在课程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指导学生从无限泛在的、重复堆砌的、有些是滥竽充数的、甚至是危害学生的资源中,取精华去糟粕,获得最佳的课程资源,最终的目的是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 教基[2001]17号2001.

2 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5钟启泉等.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8).

校本教研与新课程同行

时传朴

新课程在2002年走进了哈尔滨初中校园,教学实践中大家切实体会到这次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从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教材使用之前笔者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新教材及相关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通过分散研修和集中培训,教师对这次课程改革的意义、新课程的理念、教材的特点及实施的要领,在理论上都理解和接受。但在具体的课堂上,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思想、新教材的内容与旧教材知识点的处理、新课程课堂上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评价等新旧事物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出现不谐调音符,这就给新课程的实施带来许多实际的困难。比如:①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落实三维目标?②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③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④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⑤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价?⑥如何展现物理学科的人文价值?⑦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这些都是一线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操作的问题,仅通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文献学习也很难把理论与实践问题整合好。

面对课程改革的现实,笔者感到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工作显得不适应新的形势、完成不了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教研部门改进和完善教研工作方式。笔者将教研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开展以校为本教研机制,把校本教研作为与实施新课程相匹配、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必要和必备的工作,把校本教研作为新时期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一种发展策略。

为此笔者所在的教研室确定了现阶段校本教研工作的“六五”行动方案:

1)明确校本教研的“五大意义”:①校本教研是新课程的呼唤;②校本教研是对专业教研机构教研工作的补充与调整;③校本教研是构建学校文化,办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需要;④校本教研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⑤校本教研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力保障;

2)掌握校本教研的“五大要素”:①以学校教学问题为中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②以校为本——以学校为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梳通学校发展的瓶颈;③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④以发展为本——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⑤专家引领——校本教研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行动研究,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共同发展体;

3)坚持校本教研的“五种研究制度”:①问题的反思制度;②课题研究制度;③学习讲用制度;④教师叙事制度;⑤教师论坛制度;

4)落实校本教研的“五项工作”:①引领课、示范课活动——写出教学设计,进行实际教学、评价、研讨活动。(每个月);②课程开发活动——至少开发2课时的校本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程。(每个月);③学习与研究活动——撰写与新课程有关的经验、体会、反思、总结、论文……(每年度);④论坛发布活动——围绕每一个专题开展教师论坛活动(每学期);⑤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活动——利用网络备课、交流;自制多媒体课件,自制物理教具,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个月);

5)体现校本教研的“五种途径与方法”:①理论研究与实践体验相结合;②个体研究与群体合作相结合;③校本研究与专家引领相结合;④校本教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⑤个案研究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6)完成校本教研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五大举措”(五录):①教材剖析录——新、旧教材比对;②备课创新录——课程设计;③教学实录——优秀案例;④教学反思录——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法;⑤教学评价录——综合素质评价与考试评价。

2002年起,哈尔滨市各区县一些学校尝试开展校本教研,他们把课程改革过程中所思所想及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梳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校本研究。如:物理教师所研究的话题是:

专题一解读《物理课程标准》

话题一 《课程标准》新在哪里

话题二 教学理念,鱼和渔

话题三 角色转换,教师学生

专题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话题一 理念跟进,教材是有待完善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

话题二 走出教室,闯入眼中的课程资源

话题三 开发资源,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专题三课堂——物理教学的绿洲

话题一 组织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

话题二 善于引领,谈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话题三 做思同步,带着问题去学习

话题四 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

话题五 实验课堂,既是演员又是观众

话题六 捕捉契机,使知识在互动中升华

话题七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互补

话题八 着眼实践,使物理与自然和生活结合

话题九 学习乐园,把课堂还给学生

话题十 因材施教,新课程更适应时代的发展

专题四引领学生触摸可能的世界

话题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索

话题二 你猜我想,“动起来肯定比不动好”

话题三 介入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话题四 及时研讨,引导探究向纵深发展

话题五 成功标准,立足于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悟

专题五物理复习的探究与创新

话题一 自主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话题二 归类例析,抽取解题规律

话题三 迁移应用,创新实践

话题四 双方互动,合作交流共同排除认识上的错误

专题六实践反思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话题一 思行并举,才能走出“痛苦”的低谷

话题二 评价先行,有效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专题七校本教研怎样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

话题一 面对问题,校本教研得以起步

话题二 思考问题,校本教研得以深入

话题三 行为自觉,校本教研得以内化

话题四 关注成长,校本课程得以立足

他们通过这些话题讲述教学中的故事,交流教学中的体验,提升了自己专业化水平。

哈尔滨市多数学校把校本教研作为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并规定每周拿出半天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笔者总结了这些学校的校本教研的情况,归纳起来呈现了五个特点:①校本性——“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学校中进行”;②专题性——以实践中遇到的困感、矛盾、障碍、热点问题为切入点;③全员性——自我认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合作交流;④论坛性——交流协作,营造教师内部自由争论的气氛:a.各抒己见,自圆其说(体现教师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b.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各种意见、体验和看法的交流、比较、质疑、认同);c.不做结论,各取所需(个人的感受、认识、体验与同伴的感受、认识、体验进行对话、商榷、兼容);⑤整合性:a.具体的教学事件与新课程的理念整合(理论与实践);b.个体的认识、观点与群体的共识整合(个体与整体);c.单一学科与诸多相关学科整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d.传统教研方式与信息技术整合(传统与现代)。

通过反思和实践我们体会到,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教研把研究作为一种事业,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学工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的提高,校本教研不单纯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研究的取向,使大家各尽所能,发挥专长、和谐发展。它不仅是一种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而是一种经验的理论提升过程,它不仅是教师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学校文化,是教师共同的一种生活方式,是真正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创建个性化、特色化学校的主要途径。校本教研在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哈尔滨市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便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苏霍姆林斯基克服学生 厌学情绪的经验及启示

刘小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重视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也不应忽视这种现象:在中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厌学情绪。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也曾于1998年在全国做过关于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4%,而高中生仅有4.3%。(《法制文萃》2000年2月24日)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在2000年8月召开的心理学专家座谈会上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学生厌学率高达20%。诸如此类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着普遍的厌学倾向,厌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的棘手问题。为此,教育界人士也曾广泛、深入地调查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克服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学生普遍厌学的现状远未得到根本改善。在这方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克服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解决该问题提供某些启借鉴意义。

1苏霍姆林斯基克服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功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从教30多年来,一直都在研究学生学业落后的原因。他发现,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是导致学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厌学到学业落后再到留级、辍学往往是学业不良学生发展的三步曲。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采取措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结果证明他取得了成功。

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因为,热爱学生是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巨大的情感动力。只要师生之间形成了真挚诚恳,相互信任,善意相待的关系,学生就会自觉地去学好功课,认认真真地去完成家庭作业。他声称,“学习——这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精神财富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善意和相互体贴的赠与。”[1]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心,他们的心灵就会受到伤害,好好学习的愿望就会熄灭。例如,沙夏在课堂上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却不问青红皂白地一味训斥,竟不知道、甚至知道后又忘记那是因为沙夏亲爱的奶奶死了。于是,这双重的痛苦使沙夏再也无法投入学习。正是人与人之间这种粗暴的、漠不关心的、非人道的态度使学习几乎不可能。苏霍姆林斯基是真正做到了爱学生的,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前言中他这样写到,“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爱孩子。”他甚至认为,“教师不爱学生,无异于歌手没有嗓音,乐师没有听觉,画家没有色彩感。”[2]

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预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习上取得成就——这是儿童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坚定学习愿望的内在力量的唯一源泉。只有当儿童的脑力劳动给他带来某种成就感时,他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精神潜力,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所以,无论学生对学习怎样冷淡,苏霍姆林斯基总是让他们从取得成绩入手(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成绩),让每一个孩子都由衷地体验到经过自身努力赢得的长知识、长智慧的欢乐与自信,逐步激发学生认识的欢乐。他谆谆告诫广大教育同行:“我们要象害怕火灾一样害怕学生的智力劳动一无所获!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只要有那么两三个月看不到自己智力劳动的效果,他就会失去学习的愿望”,“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在于智力上的不懈努力,在于胜利的欢乐”[2];

第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即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如制定学习计划的技能,读、写、算的必要速度,使用教科书的技能,对学习效果自我检查的技能,等等。苏霍姆林斯基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学习是懒惰和懈怠的最初原因,不愿学习、厌学这种不良的学习态度是经由不会学习转变而成的。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最终才发展为不愿学习、甚至厌学的,并非教师眼中的彻头彻尾的懒汉。他说,“教师未能及时了解不会学习的不幸,似乎正是不愿学习的祸根”[2]。所以说,针对因不会学习才变得不爱学习的学生,首先应该教会他们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如教师应该教会低年级学生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朗读和迅速地、清晰地和正确地书写。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除了读、写技能之外,还应该学会一种具有更重要意义的能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能力;

第四,要鼓励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他认为,“克服智力冷淡的最正确途径就是思维。”[3]他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思考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途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绕过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想办法克服困难。因为精神上的满足必须经过紧张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而精神上的满足又成为激励着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果教师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不让他们碰到任何困难,最终的结果只会让学生远离思考而走上死记硬背的道路。而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是僵死的知识,随着这种知识的一天天增加就会成为学生不堪忍受的沉重的负担,结果只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厌学情绪。他告诫说,如果“教师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程的兴趣,那就永远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学生的任何兴趣、任何注意力都是不可思议的。”[3]

第五,要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具有极大的意义”[2]。他通过分析教师的课发现,如果教师本身对知识非常冷漠,对教材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上课时精神萎靡不振,言语枯燥乏味,语调沉闷单调,那么他的这种冷淡就会“传导”给学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感到郁闷,感到上课时间是那么漫长,在这种“很蔫”的课上是培养不出学习的愿望来的。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精神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和评价每一节课时,也总是把课堂上是否有积极活跃的气氛作为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因为,按照这种标准来分析和评价一节课,“有助于个别教师和整个教育集体在课堂上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2];

第六,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参加课外小组活动。因为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参加课外小组活动能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周围世界不懂的东西产生疑问,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课堂学习的新概念、新现象也会纳入这个广阔的、生机勃勃的“智力背景”,使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变得更有吸引力,也更容易。这个“智力背景”越广阔,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比如,苏霍姆林斯基在教物理课时,感到学科里有许多难懂的概念,为了使学生学好弄懂,他每教一个新的概念都要借助于课外阅读的配合,通过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3],所以,苏霍姆斯基在帕夫雷什学校建立了数目众多、种类多样的课外活动小组,开辟下半天让学生自由支配,还引导学生在此空间和时间内突出三项爱好:最喜爱的学科、最喜爱的读物、最喜爱的劳动创造项目,为知识的运用创造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通过采取这些独特的措施使学生体验到了人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自豪感,感受到了知识由于“动”起来而产生的魅力,这一切使学生们变得兴高采烈,变得好钻研、不平静了;

最后,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人喜好,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因为理想的树立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并选择适合于这一目的的手段,从而使学习的愿望变得切实有效和富于理性。这项措施尤其适合高年级的厌学生。

2几点启示

启示一:认真研究、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首要前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导致每个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认真研究每个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而后再对症下药。比如,只有查明了学生是由于不会学习才导致不愿学习的,教师才不会一味地抱怨学生懒惰、不用心学习,才会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同时着手去消除学生知识上的缺陷,从而在矫正学生厌学情绪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二: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情感基础。因为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做到真正去尊重、接纳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才能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即使遇到困难也会知难而进毫不退缩。这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带给学生的极大的情感动力支持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源泉;

启示三:优化教法和学法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关键。我国中小学教学长期以来普遍采用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和记忆-再现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接受教师提供信息的地位,知识与思维割裂,与生活脱节,成为不能周转的沉重的负担,怎能不越学越累越学越厌烦呢?因此必须优化教法、学法,使学生养成思维的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并能看到成功的希望,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帮助他们逐步消除不良的学习情绪;

启示四: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克服重课内轻课外、盲目补课、作业布置各行其事的应试教育的弊端,避免让学生终日局限于阅读教科书和做练习,而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有意义的、健康的书籍,多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因为,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反过来,与课堂学习内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智力背景”又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4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5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蔡汀,王义高,祖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第2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创新课堂教学应体现的四条基本特征

孙如法

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教学是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发展的领路人。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教育必须与世界接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评价的主旋律。

1传统的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

1)“认知目标的划一性,刻板性”限制了教师对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的关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完成预定的教学认知目标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于否的重要指标。当然,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笔者注意到有些老师为完成一节课的认知目标而付出艰辛劳动,最终使同学们获得“认识一致,目标一致”,这往往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好课。但是,世界是复杂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或近似的,这就要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传统意义的“认识一致,目标一致”造就了中国学生“千人一面”的格局。由于进化的结果形成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不同学生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每个学生对学科兴趣不同,人生志向也不同,如果仅仅为了完成教学认知目标而不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倾向性等非认知因素发展,就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这种教育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育;

2)“丝丝入扣、目中无人”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许多研究表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学习的潜在可能性,只是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方式不同,这样,学生学习的差异就不是优劣之分,而是快慢之别[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如果教师只顾自己的表演,而忽视学习者作为主体“人”的存在,学生就无法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就会压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学“贵在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作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结构紧凑、样样俱全”的所谓优秀课常常使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可以说十分完备,而且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炼”、“多媒体运用恰当”、“板书设计美观”、“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等等。结果我们会发现,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但是教师有没有想过,课堂教学既然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如果为了把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在黑板上即使板书并不那么美观,甚至让学生参与板书,又何尝不可呢?

4)“教师权威、课本权威”压抑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传统课堂教学的认知内容来自于长期不变的教科书,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常识”性的内容不需要学生问“为什么”,学生只能像容器一样的接受。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是评价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不妨重新审视发明家爱迪生的人生经历:“爱迪生在家排行第七,也是他母亲所生的最后一个儿子。爱迪生8岁进学校读书,只学习了三个月,原因仅仅因为他经常问老师‘为什么2+2=4?’之类的问题,结果被老师视为‘低能儿’退学回家,12岁时,家庭生活困难,开始在列车上卖报,16岁时发明了自动定时发报机,之后不断有发明问世,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项发明。”为什么一个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低能儿”会有很大的发明?如果爱迪生接受了当时美国“良好”的教育,如果爱迪生只是听从老师的话,世界上还会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吗?

传统的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使得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素质教育创新体系下的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创新教学的基本特征应该包含哪些方面?

2弹性评价及其课堂教学特征

目前能够较好地体现时代对教育要求的理论是建构主义[2]和人本主义[3]学习理论。基于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理论分析可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而且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人本主义强调情感和认知的统一,提倡科学探究,重视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可见,两种学习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关心学习者的心理和行为,他们在更多方面的观点是一致的。据此可以提取其中符合时代“素质教育”特征要求的核心思想,构建一种全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用于教学实践。基于这一理念,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多价值的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弹性评价[4],弹性评价能够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差异出发,采用灵活性的评价策略,关注学生的主体生命性、多维互动性、理解建构性、个体体验性。

弹性评价方式主要可包括: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②学生对学生的评价;③自我评价。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认知因素还包括非认知因素。彻底改变传统评价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弹性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适应与发展。

弹性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弹性教学[5],教学有“弹”性才有“活”性,有“活”性才有“灵”性,有“灵”性才有“创”性。由此可以总结出创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如下四条基本特征:

1)主体生命特征:弹性评价下的课堂教学直面主体的生命及生命价值的提升,把学习求知、情感、个性的发展看作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呼唤“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学活动中不仅强调人类的理性,更重视人的生命性与完整性,把生命、命运、自由、自发性、不确定性等非理性因素与理性有机结合起来;

2)多维互动特征:知识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方式获得。创新教育把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看作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强调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主体与客体(教师与媒体、学生与媒体,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认知与情感的互动;

3)理解建构特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因此,创新教育把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看作其获取知识的真正能力;

4)个体体验特征:人本主义代表马斯洛认为,内在的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和学生的内心世界,重视学生的选择和内心感受。只有内在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帮助学生自我实现。创新教育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体验性,使学生在感悟、领悟、体验中获取新知,滋生活力和灵性,进而达到情感和认知的统一。

上述课堂教学的四条基本特征体现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和期盼。笔者认为能够体现上述四条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John B Carrol.A Mode of School Learning.in Teacher College Record,1963,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谭志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弹性教学模式研究[D].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

5谭志中,孙如法.弹性教学:发展个性的教学模式[N].教师报教育理论版,2002-7.

“走班制”与学生生存状态的改善

阳红珍

新世纪之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方案是在总结当前各学科领域理论成果以及别国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对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课程管理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甚至根本性的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培养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将课程改革目标重点定位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自主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上。针对目前中国学生普遍处于一种“受逼的”学习状态,受逼学习以及与其相干而产生的儿童受虐、权利被剥夺,成了儿童的一种普遍生存状态,课程改革亟待从“根”上发生变革,不仅要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而且急需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取而代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还继续显示出它的生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其局限性越来越多地暴露了出来,已很难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新课程亟需一种灵活的、弹性的、符合当前课改精神的新型学习组织方式——“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

1学生的生存状态与变革教学组织形式的必要性

“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那么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成功的教育呢?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学得最好的学生呢?下面从现行的教学组织方式——班级授课制来看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存状态。班级授课制的最大弊端是不考虑儿童之间的智力差异、个性差异,不考虑儿童掌握知识的速度和兴趣、动机的不同,而从学生的“平均情况”设想出千篇一律的教育,强求他们齐步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统一的要求和一致化的教学过程中被扼杀。从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方法上、授课的速度上、评价的方法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可以对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有一大致了解。

1)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和学生根本谈不上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权,教学内容是事先安排好了的,用的是统一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更谈不上对教材进行开发和设计的权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相脱离,教材的突出特点是繁、难、偏、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对教材进行理解和消化,只要记住了,能获得高分应付考试和升学就行了。这种以学科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从培养;

2)教学方法上:学生被视为“知识”的“受体”,是在知识授受过程中的一个“客体”,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质以及丰富的内心矛盾被忽视了。教学过程中认知双方教师和学生无需交流、对话、共同学习,感知、理解、应用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活动是纯粹的授与受的活动,课堂上出现的是教师进行讲授,而学生则被动地听讲、接受、记忆和重述,没有任何思维、批判、创新;

3)授课的速度上: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就是在固定的教室,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堂课一般为45分钟),由固定的教师以一定的速度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师们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内容,就会按自己预定的方案和速度对学生进行灌输,五个阶段(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非常清晰,甚至规定好了时间。教师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方法上课,往往是差等生对所传授的知识一知半解,优等生又无法满足对更多更深知识的需求,形成了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局面;

4)评价的方法上:升学率或考试成绩成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最重要标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向分数看齐,仅仅将评价作为选拔、甄别学生的工具。一切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一切,为了考试,不惜一切代价,教师使出浑身解数灌、学生用尽全身气力练,学到的是一些应试技能和结论性的知识。“在这种评价的重压下,学生作为人,已失去了它的主体地位,德育在考试成绩后得到化解,体育在试卷上隐匿,学生就像孙悟空,不管你有多大的本领,也只有在如来佛的手掌(试卷)中跳来跳去。这种只关注学生智育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5)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 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控制和被控制的不平等的关系,“师道尊严”师高生低的传统观念还牢牢地束缚着教师和学生。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是由教师规定、安排的,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教师来决定,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学生在教师面前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更谈不上与教师的相互交流、互动,信任与合作,对教师任何的怀疑和质疑都被视为冒犯和不敬,学生只是在知识、道德教育方面的一种被填充物。

综上所述,班级授课制确实对学生的生存状态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学业负担可以说已重到不堪忍受的地步,严重破坏了学生的自信心,扼杀了学生的欲望,每一个学生的珍贵的生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每一个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可能的每一点成长和发展、进步被忽视、被否定。因此,关注改善学生的学习中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大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维护学生学习自由的权利,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的新型学习组织方式——走班制,应运而生,“走班制”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的需求。

2“走班制”为何能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另外,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各种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自主管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德育课程中。

“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学生主体地位彰显。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实行的是统一的教材、教学计划,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完成父母和老师规定的任务——考高分、升大学。而实行“走班制”后,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兴趣特长,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培养目标和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学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学会了如何正确评价自己,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并逐渐找到将来发展的方向;

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充分赋予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几百名学生读同一本书,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练习,忽略学生自身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这一弊端基本解决了普通班级授课制中凸显的一部人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

3)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学生按年龄进入同一个班级体中,由于学习基础、智力水平的不同,必定会有成绩优、中、差之分,在以后的学习进程中,学习基础差的即使付出成倍的时间和精力,由于起跑线的不同,也难以追赶上优、中水平,而一直处于班级最底层。“走班制”实施后,学生按自己的学习水平,自我发展的需要,自身的兴趣、特长选班,能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减轻了思想压力,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从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4)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差生由于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走不出情绪的低谷,而优等生则一直处于班级前列,常常出风头、受表扬,容易产生骄傲感和优越感,因而不利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友谊。

3如何进一步促进“走班制”的实施

“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在现实教学中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有效地推动这一新型的学习组织方式呢?

1)课程设计应更具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是实施“走班制”的前提和关键。课程结构的构建要突出选择性、多样化原则,课程类型可包括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必修课为国家基础型课程,确保所有学生达到共同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学力。选修课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国家设置的课程,其设置的目的,是在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中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另一种为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比如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等,其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这种课程结构赋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权,他们可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爱好灵活地调整所学各门功课的比重和速度,并向不同方向发展,大大打破了“学科中心”课程对学生的桎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2)教师应进一步尊重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观念,平时多注意观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因遗传、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造成在知识经验、学习兴趣、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好自身教学个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点,选准任教课题并进行设计,并充分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真正能做到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延伸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能力、深化学生的特长;

3)管理机制上应真正确保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第一,建立与走班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实施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后,教学资源如师资、教室、仪器设备等改善相对滞后,其教学计划、选课安排、学生注册、成绩登记与公布、毕业资格审查等变得较为复杂。因此实现教学管理的计算机程序化、网络化是促进走班制实施的可靠保证,另外,必须加强教学督导、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及时收集和处理师生意见等,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建立起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促进、激励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教学管理制度,彻底摒弃传统的“见分不见人”、“以分为本”的管理模式;第二,改进班级管理工作,确保走班制的顺利实施。走班制客观上要求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和深化,要适应走班制的特点和内在要求:实行走班制后,由于每个学生分布于不同的教室上课,行政班的班主任很难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任课老师在短暂的一节课里也不利于熟悉学生,老师们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由于“走班制”属活动上课,老师授课结束后,学生又返回行政班,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这样一来,学生颇有“跟不住”老师的感觉,另外,“走班制”使学生的交往范围超出行政班,学生的活动颁繁起来,经常化的来去匆匆,使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在感到好奇、好玩的同时,平添了一份浮躁和心散。同时,学生的集体观念会日趋淡化,思想教育和集体活动的组织也比较困难。因此,针对上述可能的种种弊病,首先必须为教学班配备一支高水平的学生干部队伍,采取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班干部“选聘”激励制,学生的“评价”激励制和“奖惩”制,让班干部负责把上课纪律、作业情况,包括对任课教师的反映情况传递给班主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思想上遇到的问题。其次,选配热爱学生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业务能力强和良好的思想素质的教师担任教学班辅导员,对教学班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对学生在各教学班中的流动进行指导,并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这是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推进“走班制”的保障;

4)加强对学生选课和学生生活的指导。配备选课指导老师,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修习计划,要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全面发展,就要提供可供学生的选择的内容,新生入学时将有详细说明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活动课的课程按计划发给他们,这样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了解,并制定长远的学习发展计划;

5)积极避免“走班制”对学生生存状态可能造成的新问题。随着“走班制”的实施和推广,还可能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亟需我们随时研究和解决。因为这些新的问题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走入困境,恶化学生的生存状态。

“走班制”当前的突出问题有:①分班之前的宣传发动不到位,如学生选择层次的依据不明确,每个层次的教学标准不明确,会使A、B、C三个层次的A层次班里的学生有一种“我是尖子”的优越感,而C层次班的学生有一种“我是差生”的强烈的自卑感,对于他们的成长进步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因此,必须在分层走班之前做好思想工作并适当“铺垫”,让他们确实感觉到分层后,自己如鱼得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发展;②另外,“走班”学生的成绩评价如果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阴影,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作为一种筛选、选拔的工具,提供的是终结性的结论,则学生在考试中考得好的,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就会心情开朗,充满自信;考得较差的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这样的教育将会极大地损害学生的发展,严重地违背教育规律。学生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不是“单方面”发展的人,在评价学生时,应将学生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评价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多把尺子“丈量”学生,挖掘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真正发挥评价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在管理和评价学生时,不妨将学分制引入进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长实行自由选课和弹性学习,打破学年与年级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空间,学生只要达到基本的学分要求,就可以毕业,这样就淡化了评价的选拔功能,强化了评价的诊断功能,为挖掘学生潜能使之顺利成材提供了最优化的环境和机会;③再则,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给予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造成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学校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课程管理网络和数据库,新学期前在学校网站上发布下学期的课程设置、课程建议和选课指导,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选择。另外,担任辅导员的教师要多注意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困难和需要,关注对学生的指导。现今已进入21世纪,“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还很大程度上仍只停留在口号层面上,与之相应的实际行动少之又少,这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对人全面发展的迫切的要求的实际严重不符,如何让教育成其为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向人的本体的回归,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专家、教师、家长的肩头重担,也是全社会有识之士共同要关注的问题,教育改革没有终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完善“走班制”这一新型学习组织方式,更需要建立一种尊重学生自由和保障学生权利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方式,追求一种人性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地活泼地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叶澜.中国教育学科年度发展报告2002[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韩艳梅.新课程背景下学习组织方式的新探索-“走班制”的实施与管理[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9).

5 姜德仁.高中“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利弊及趋利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9).

6 刘德华.“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字路口的科学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7陈珍国.构建套餐式课程促进学生卓越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3).

8 刘志选.素质教育的新探索:“走班制”的理论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11).

9李润洲.“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11).

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隋海滨

英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基所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英语课堂教学的源泉来自于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教学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总体结构及其有关层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它能精心安排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教学内容,适当使用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使教师如尝甘露。使学生如沐春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和谐融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如下教学设计的要点。

1明确全面性教学目标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英语课要达到教学的目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的每各个器官都参加活动,耳听、眼看、手写、口说、脑想……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

2体现交际性教学原则

语言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独立地进行各种语言的交际活动。交际性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新教材编写的出发点。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给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同一个称呼,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在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教师要理智地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课堂教学并非是“我教你学”,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课堂教学活动是通过交际使学生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的认知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学就是为了促进交流,鉴于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有意义的语言情景,安排各类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交际,为了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尽量体现真实的交际,教师在设计时要创造“信息沟”,使学生感到进行交际活动的必要性。比如说在谈论喜爱的东西时,采取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们自演自导,在这个过程中,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又能巩固他们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很自然的他们就随着课堂的步骤把自己带了进去。

1)模仿性交际。学生利用对话进行表演,开展句型操练和小型会话,背诵对话、课文,重复教师或磁带所给的范例,都属于模仿性交际,这可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2)模拟交际。在这种交际中,大多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剧本或图片编成对话,并能使他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讲话。学生必须更多模拟角色表演,应该表现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为他们得根据情景剌激,本能地作出反应;

3)真正的交际。在进行此类交际活动的时候,学生代表他们自己对话;在组织和活跃小组活动的各个阶段中,以及在小组作出决定的时候,他们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交际。同样当人们在进行创造性练习,解答问题等活动时,也都涉及到真正的交际。

3营造趣味性教学环境

兴趣会产生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如果能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英语学习的难度大大超过母语学习,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兴致勃勃地潜心学习、探求。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按学生的兴趣进行活动,更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培养兴趣。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前苏联教育家科罗廖夫语) 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说拿快餐作为话题。学生一提到自己喜爱的话题自然的就跟着笔者的思路走了,先介绍自己的爱好,再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在笔者引导的示范中,慢慢进入了教学过程。从自己喜欢的到家人喜欢的,朋友喜欢的,甚至后来小动物们喜爱的,都作为了话题。在购物一课中笔者采用了食物彩色图片,并作为奖励发给勇于回答问题的同学, 同样是食物, 换一种设计,学生当然不厌其烦。

这样,学生就能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

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暂的,一般来说他们的兴奋(兴趣)也不会持续很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使学生的自尊得到满足,并转化为新的主动性,从而关注新的内容。

4辅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仪、幻灯、语言实验室、电脑多媒体等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为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的利用他们,让现代化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功用。使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产生需要运用外语的激情,增加使用外语的机会。例如,在多媒体教室学习,和蔼可亲的声音、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的音响效果,栩栩如生的影视画面,可大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电化教具生动、形象,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都参与到语言实践中来,由学生的被动听讲变为全面参与,变化的情景,多方位的语言刺激和实践活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现代教学手段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语言信息的活动强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5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设疑提问法。设疑与提问是英语教学课堂调控的常规武器。它是促进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推动教学流程迅速向前拓展的重要契机。对于学生来说,它还具有多种教育心理功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启迪聪明智慧,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疑提问的精心运筹;

2)对话法。语言交际的主要方式是对话,对话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授课方法。在课内模拟真实、半真实对话能够克服课内书本学习与实际交际存在的巨大差距。如今教科书上的许多课文都采取对话形式,以便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活动,能比较自然的使用英语。对话方式可分为两人小组对话、男女生对话、小组间对话、师生对话、自由对话等;

3)游戏法。在英语课堂中恰当的运用游戏,能有效的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英语教学变得更生动、丰富,使课堂变得有趣、活泼。游戏设计可以有:①快速反应 ;②竞赛评奖;③角色扮演;④听说训练。授新课时,穿插一些游戏,如比赛、表演等,以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使学生们能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

4)竞赛法。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在课堂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如:在进行模仿性游戏操作时,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佳模仿者和最佳模仿搭档;在练习礼貌用语时,设计抢答题和必答题;在巩固新授内容时,设计各种擂台赛;在单元复习时,设计各种活动,评出最佳表现奖。比赛性游戏既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5)角色表演法。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尽量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按设定的情景结构演出来,做到声情结合,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机会。总而言之,教师的角色不要总是当“裁判”,而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调控者。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要想取得英语课堂教学的成功,教师首先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先进的教学思想统帅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改革,归根结底就是教学思想的改革;其次,教学目的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为教学目的服务。英语教师必须注重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再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还要受到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此外,教师要善于自我设计,扬长避短,发挥创造性。

作者:韩 艳 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层林业技术论文下一篇: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