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实践教学初中物理论文

2022-04-1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演示实践教学初中物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属于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物理实验演示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必须要认清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演示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本文则对实验演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演示实践教学初中物理论文 篇1:

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 要:物理课程是初中阶段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作为初中阶段素质教育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逐渐得到了学校的关注。初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和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演示实验;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效果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存在教学差别。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可明显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一、 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弥补当前教育的短板

传统教育中的死读书模式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是记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缺少相应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如今综合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关键性指标。随着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等都是综合能力不可缺少的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重点是教授学生相应的解题技巧,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枯燥的教学模式难以引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而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彻底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导,借助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任务,可明显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能弥补当前教育的短板,促使学生爱上学习,热衷于学习。

(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学生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大胆提出问题,并设计探究性实验解决问题,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每条物理定律都来之不易,都是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不断验证得来的,能促使学生体会到科研成果的来之不易。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结合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学生革新和发展的要求非常有帮助。举例来说,在学习关于“压强”的知识点时,为了对影响压强的因素进行探究,有的学生就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以菜刀为例,证实了压强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有关。老师可以对发现该现象的学生给予肯定,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明显提升,由此会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三)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探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充分依靠学生的自主性。期间老师主要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在适当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点拨,为学生答疑解惑。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促使师生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更能与老师成为伙伴。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可以拉近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能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促使学生乐于与老师分享问题,探究知识点,进而将物理教学有效性得以全面提升。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物理探究性方法

物质世界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物理,物理学科是探究自然界规律的有效工具。观察法、实验法、归纳分析法以及总结法等都是学习物理不可缺少的方法。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物理结论,改变了学生以往一味接受他人结论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了学生从做中学,让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认识到只有自己主动探究,参与知识点获取的全过程,才能丰富自己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学生在遇到新的物理问题时,可以理清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依照: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的流程处理问题。

二、 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制定对比教学方案

对比教学方案可以比较出同一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为了探究传统教学模式和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学模式两者之间的异同性,老师可以将自己所教授的某班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另一个班级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学模式。以“弹力”这节课为例,可以将观察组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将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物品,如橡皮筋、弹簧测力计、橡皮泥、轻弹簧、钢尺等放在每组学生的实验台上。让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物品做实验,观察每个物品发生形变时,自身出现的变化。实验中有的学生发现拉伸或者挤压会促使物品发生形变,一旦手松开橡皮筋、轻弹簧等物品又恢复到之前的形状,而橡皮泥则不能恢复到之前的狀态。老师可以根据实验现象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弹力”。此种教学方式可以促使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进来,能明显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热情,并且促使课堂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二)选取最佳课题

课题选择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物理教学中老师需要选择最佳课题。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明显差异性,因此课题的选择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要关注每位学生,促使全班的每位学生都能在课题中有所收获。比如,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该实验中,操作较为简单,且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老师可以将该实验安排给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针对中等及以上的学生,老师可组织他们开展“测量小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实验。对于开放性且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实验,适合于全体学生,比如“纸锅烧水”实验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家中自主完成。自制小孔成像的实验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合学生在家中进行。此外,还有一些物理实验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老师都可以将其纳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等。具有探究性的课题实验课激发学生的物理探究意识。

(三)选择演示实验最佳素材

研究性学习中选择最佳演示实验作为研究素材可以极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物理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初中物理教学中,老师需要在研究性学习之前为他们设置相应的问题情景,借助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对获取新知识的欲望。举例来说,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问题,“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该观点对不对?”此时有的学生认为该观点是对的,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提前预习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为该观点是错误的。基于此老师接着可以为学生设定以下问题,“运动中的物体撤去推力或拉力之后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这时学生会联系之前所学的摩擦力,得出物体停止运动是受摩擦力的影响。该时刻全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会明显提升,借此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相关实验,验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结论。实验结束后,学生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是错误的,分析该名学者得出错误观点的原因就是他没有开展相应实验,只是凭主观感觉和生活经验获取,由此可让学生加深对物理实验的深入性认识,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再比如,在“平面镜成像”本节内容学习时,老师可鼓励学生对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自主探索,并为其设定相应的问题,如“像与物的大小存在何种关系?”“像与物离平面镜的距离有何种关系?”“平面镜形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问题一经提出,所有学生就迫不及待进入了实验环节,点燃蜡烛,并移动蜡烛,探究物和像之间的关系。在这样欢快的教学氛围中,一节物理实验课很快结束,期间学生参与积极性都较好,研究性学习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更多的学生真正喜欢上物理。

(四)将演示实验纳入课后探究环节

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有些物理问题不能利用课堂时间全部解决。尤其是一些物理实验问题,期间会引发出更多的新问题,因此就需要学生将部分演示实验纳入课后,对其探究讨论。需要注意的是纳入课后讨论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开放性和探究性,这样的问题可以充实学生的课后生活。举例来说,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大气压强”本节课教学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瓶子吞鸡蛋”“瓶子吹气球”等的延伸实验,在实验中让学生对大气压强有直观性的认识。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发现实验还有许多值得创新的地方。因此这些学生就自觉形成一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需要利用的实验器材有打火机、塑料瓶、酒精、镊子、棉花团。具体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塑料瓶盖拧开,打火机点燃沾有酒精的棉花团。第二步将点燃的棉花团放入塑料瓶中。第三步将瓶盖拧紧,棉花团熄灭后观察瓶内的情况,并记录。第四步一段时间后将瓶盖拧开,观察瓶子情况并记录。本次实验发现塑料瓶出现了变形,瓶盖拧开又恢复之前形状。其原因是瓶内棉花团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小,受外界气压的影响导致塑料瓶发生了形变。一旦拧开瓶盖,瓶子内外气压相等,瓶子受弹力的影响,又变成之间的样子。由此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此种类型的实验非常适合学生在家独立完成,对于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素质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可促使學生思维向着更广的方向发散,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因此研究性学习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值得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将此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得以全面展示。

参考文献:

[1]王前堂.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9):46.

[2]王建国.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情感读本,2019(24):88.

[3]陶袁英.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1):50-51.

[4]王春明.演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6):71-72.

作者简介:张永龙,甘肃省酒泉市,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学。

作者:张永龙

演示实践教学初中物理论文 篇2:

实验演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属于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物理实验演示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时期必须要认清初中物理教学实验演示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本文则对实验演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实验演示法;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是一门与实验教学紧密相关的科学,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物理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能力,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物理规律,揭示物理现象,并能够将自己发展得物理规律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当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物理教材,做好实验准备,将实验演示法灵活的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一、初中物理实验演示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和内容,对于物理教学水平提升及教学效果改善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物理教学中采用演示实验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当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改革理念,通过学生主动探究理念的应用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许多的论课堂教学是纯理论的知识讲授,实验课程上教师也只是让学生自由的进行动手实验,两种课程形式并没有实现相应的融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会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困难的上增加动手实验的困难。没有良好理论知识支撑的实验在进行中发生的状况会更加复杂和糟糕。有的有的老师也希望将二者进行完美的融合,但是由于自身经验的影响或者课前准备的不充分导致了这一教学愿望无法实现。有的教师将实验和课堂进行融合但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验,学生在下面观看,这样只有一少部分学生看到了实验的具体过程坐在后排的学生在观看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容易走神,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实验演示和课堂内容之间没有很好的融合以外,初中物理实验课程大多都是以实验验证为实验目的,实验往往就是为了验证教师讲解的物理知识结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为了得到理想中的实验结果,对实验的步骤进行简化,产生投机的行为,物理实验的实践作用被极大的削弱,导致物理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没有产生相应的作用,许多的物理教师嫌物理实验比较麻烦在课堂教学中占用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对比较简单的实验也实行演示的方式,学生在浅显的实验观察中得不到深刻的实验体会。比如有的教师在讲述分子运动这部分知识是,教师指准备一份实验向学生演示分子的运动,更好的方式应该是教师叫每一个学生 都准备两个杯子,在上课前做好实验主备将冷热两种不同温度的水装入杯子中,随后在水中各滴一滴蓝墨水,对墨水在两种温度水中扩散的速度进行观察促进学生在实验中自己总结出实验的结论。

二、实验演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结合不同的物理教学,选择恰当的实验演示方法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的需要。物理实验演示教学方法众多,教师在对不同的物理知识展开教学中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物理实验作为物理课堂的导入,在教学生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开展新一节的物理教学内容和单元时,教师可以选择较为合适的演示法和故事法对课堂进行 相应的引入;在教授的物理知识和前面所学的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教学中可以恰当的选择复习导入的方法进行教学;在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课程中选择联系实际的实验演示方法进行导入。

2.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制定良好的课程安排和计划

教师要对学生在实验演示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假设,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措施减小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紧张情绪,保障学生在熟悉实验规则和器材的前提下开展实验,保证课前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在课堂教学中遵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具体问题情景的创设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物理知识的掌握进行指导。

例如在教师开展凸透镜成像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将这一节课的讲解地点选在实验室中,教师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实验器材后,向学生讲述这一节课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向学生讲述各个器材的在该实验中的作用,学生在了解器材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后,可以对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产生清晰的了解。

3.在实验演示教学法中加入创新元素

实验演示法的应用还可以提升物理教学的质量。物理实验教学法的实验方法并不是死板,教师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法教学进行相应的创新,以此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物理教学改革的需求,进一步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我物理素养的养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学生看,老师演示实验以及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进行合理的交换,使得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对物理课程中电路的知识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课下任务布置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串、并联知识的掌握,学生在课下对本节内容进行学习和掌握。随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对实验进行动手操作,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4.选择多种形式的实验演示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教师可以在物理演示实验中采取学生合作演示实验的方式展开学习,在该种学习的模式下,学生之间成立相互讨论的小组,小组之间共同交流和合作,相互的取长补短。

比如教师在对摩擦力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针对本节内容提出问题:小木块A、B、C同地面之间接触面都是粗糙的,现在用一个拉力F对以上木块中的B产生作用,那么A、B之间,B、C之间,C和地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教师对学生布置需要思考的问题,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随后每个小组派出各自的代表对本组的解答进行相应的阐述。教师怎可以针对学生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实施评价,并提出自己的个人意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通过以上教学方式,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研究实验演示法和物理教学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思想,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有助于物理教学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从提升自身能力出发,不断锻炼自己对实验演示的熟练性,最终实现实验演示在物理教学中的成效,解决更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孙明.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學,2013.

[2]李树山.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演示的重要性探析[J].才智,2013,(30):123-123.

[3]刘春英.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J].考试周刊,2012,(64):132-133.

[4]刘慎田.形象演示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3,(8):41-41.

[5]向美珍.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究[J].时代教育,2014,(12):245.

[6]古胜利.浅析实验演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8):166-167.

作者:常钊硕

演示实践教学初中物理论文 篇3:

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初中物理就其内容来讲主要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基本、最简单、与实际联系最密切的部分,其主要概念、规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理实验本身就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边实验,一边观察、总结,从而获得物理知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实验都由学生亲自动手来做,还有一部分实验是由教师做给学生看。不难发现演示实验是学生集中地获得物理现象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反思

德国物理教学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演示实验的一堂课是不可想象的。”由此可见,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物理教材中已编入了大量的演示實验,其中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还不够理想;从演示实验的意义和作用来看,教材上某些章节演示实验数量还不够,教材里有的图片完全可以改成演示实验,必要时还需加入一些演示实验。本文就如何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提出一点建议。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课堂上由老师操作表演、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操作的实验。初中物理教学中,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使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简单、明晰、突出地重现,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既有利于学生建立和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为什么要改进演示实验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许多物理教师都不同地只重视理论的讲授和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已由原来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口头”实验变为实际操作,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演示实验教学在实施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演示实验中学生参与度低,主体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非智力因素的能动作用,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激发他们树立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实验教学的差距,我们应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演示实验教学,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三、如何做好物理演示实验

1.实验的目的要明确

一是为了引入课题。例如,《电阻》一课的“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实验。这种实验往往侧重在引导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或者唤起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要求这类实验尽可能新奇、生动、有趣。

二是在形成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演示实验。其目的往往在于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这类实验的要求是能突出本质的联系,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例如,为了使学生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可采用如下实验。取一个雪碧瓶,剪去瓶底,倒放,然后装入乒乓球,再倒入水,倒水前先问学生倒入水后球会怎样?学生大部分想到的都是球会上浮。然后教师倒入水,却发现球没有上浮,教师用手堵上底部(即瓶口),球立即上浮。

三是运用演示实验来深化、巩固和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这类实验应注意突出实验的思考性及理论联系的要求。此类实验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出现很少,可用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2.加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翻开物理学发展史,可以看到,任何一条物理规律的建立,科学学说的出现,都有一段艰辛而漫长的探索过程,规律的确立与形成,离不开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推理方式。探索性的实验,有利于展示前人的思路,揭示蕴含的思想,将负载着的优秀的思维方式剖析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法拉第日夜辛勤工作,经过无数次实验、呕心沥血,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为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铺平道路。如何在实验中展示这一伟大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呢?教师首先介绍,法拉第的思想中,确信物理学所涉及的自然界的各种力是互相紧密地联系着的,他分析了电流的磁效应后认为,既然电可以产生磁,反过来磁也应该能产生电。基于这一思想,实验中先引导学生猜想:(1)电和磁有什么关系?(2)实验:发现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3)猜想:利用磁场可否获得电流?(4)再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规律。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器材,探索获得感应电流的操作方式。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唤起学生希望的火花和自信,感受到学习的无限乐趣,对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终生学习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3.力求简单和可靠,做好充分准备

力求简单的目的在于突出物理原理,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要提倡用简单的方法(随手取材,“拼拼凑凑”)自制教具演示。所以要求操作简单可靠,尽力做到一次成功。为此教师就要做到课前充分准备,亲自操作,熟悉仪器的使用和性能,了解实验的准确程度,估计实验的时间、视察演示的环境等等。

4.做好演示实验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观察

对演示观察的指导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及时指导,教给观察方法。事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以及打算怎样进行,出示的仪器应当有所交代。实验过程中还要及时提醒,不能教师演示完了,学生还没有思想准备,或是由于学生观察不细,关键的地方没有看到。另外,教师还应尊重实验事实。对于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实验现象或数据,不能歪曲事实,指鹿为马,而应对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和学生一起正确分析。尊重实验事实也是对学生科学观的一种培养。成功的演示实验常常给学生难以磨灭的印象,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辅助教师教学,从而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做课堂演示实验,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探索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新方法,才能扎实有效的完成好教学任务。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方法就不能一成不变,也只有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实验教学的新出路,才能在新的教学形势下不断进步。

作者:杨大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家庭暴力法律救济研讨论文下一篇: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探究论文